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内外对虾病毒病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虾病毒病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虾病毒病研究综述

张奇亚

【期刊名称】《现代渔业信息》

【年(卷),期】1995(010)010

【摘要】本文就对虾病毒最新进展与动态进行了概述。具体介绍了对虾病毒研究的各项成果,列出了已见报道的近20种对虾病毒病原的中英文名称;描述它们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的一些特征,包括对虾病毒的地理分布、对虾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病对虾的发病症状以及宿主虾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概述了对虾病毒的诊断方法:显微镜观察生物学测定、免疫学方法、细胞培养、生化检验、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目前还未发现有效治疗对虾病毒病的药物现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张奇亚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5.26

【相关文献】

1.南美白对虾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J], 雷燕;肖洋;戚瑞荣;张会军

2.对虾疾毒与对虾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J], 薛清刚;王文兴

3.南美白对虾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J], 张井增

4.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WSSV)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J], 张莉

5.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和虾烂眼病的防治 [J], 瑞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与讨论

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与讨论 摘要: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能导致养殖的对虾大规模死亡。WSSV是含有囊膜的无包涵体杆状双链DNA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WSSV传染能力强,致死率高,且能感染多种虾、蟹。本文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报道,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便利,并在最后用哲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相关讨论。关键词:对虾;病害;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基因;蛋白质 1 对虾养殖及其病害 1.1 世界对虾养殖情况 由于全球对虾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且海洋中能捕捞的量逐年减少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对虾养殖业便逐渐兴起。1982年,对虾养殖产量在世界虾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不到5%,到2003年,已上升到37%。目前,虾类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消费量约占世界虾类产销量的75%,而主要对虾类生产国,包括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对虾却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少部分在西半球。1997年-1999 年养殖对虾的国际市场价格非常好,于是一个新的对虾养殖高潮突然掀起,越南和印度成为对虾主要出口国。2002年,中国养殖对虾产量超过泰国居世界第一。2004年全世界虾关产量达到607。9x104t,全球最大虾类生产国依次为中国、泰国、印尼、越南等,而西半球国家只有拉丁美洲厄瓜多尔居于主要产虾国的第十位,其次是墨西哥[1]。在此背景下,全球养殖对虾的面积激增,产量大幅度增加,给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对虾养殖业得到更迅猛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食物供给、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就业和扶贫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虾养殖起源于亚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南美国家基于本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虾养殖业,特别是南美白对虾的人工养殖,目前亚洲总产量仍然位居世界对虾养殖产量的80%以上[2]。 1.2 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 我国对虾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发展,目前我国对虾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上,对虾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对虾养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起步发展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从几千公顷发展到近10万公顷,养殖对虾产量从几百吨增长到近20多万吨。其特点为养殖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育苗商业化,饮料生产工业化,水产冷冻加工业开始起步,对虾养殖成为辽宁、山东、河北三省水产养殖发展的最大亮点。 (2)第二阶段为萧条期:从1993年-1997年,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暴发流行,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92年的22万多吨,下降到1994年的5。5万吨。对虾养殖产量的急剧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很多对虾养殖企业因病害严重,又无法控制,纷纷转移养殖其他经济种类海洋生物或者放弃。 (3)第三阶段为恢复-快速发展期:由于经历了灾难性瘟疫,对虾的病害防治引起了人们的不断重视。从1998-2003年,历经多年的努力探索,政府和企业把对虾养殖业作为优势产

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

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 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arlyMortality Syndrome(EMS)在泰国被定义为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PHNS),暂时翻译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长期位居世界南美白产量最高的亚太地区,持续受到大规模死亡疾病困扰。无论是大型水产公司,还是小型私人养殖户,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纵观过去十几年的对虾养殖病害历史,发光弧菌、白斑、黄头、桃拉等疾病对该区域的养殖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从某些方面上说,这些无可治愈的疾病摧毁了斑节对虾养殖产业,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兴起应运而生。而在近期,一种新的对虾疾病正在亚太地区蔓延。它就是所谓的“早期死亡综合征(EMS)”,也被定义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PHNS)”。该疾病早在200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发现,随后越南(2010)和马来西亚(2011)相继报道了此疾病。2012年初,泰国的部分养殖场也发现了此疾病(Flegel, 2012)。Lightner D.V.等对早期死亡综合征的症状、病理和病因进行了精确的描述:这种突如其来的疾病造成斑节对虾(P. monodon)和南美白对虾(Litop. Vannamei)的大规模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一般在投苗20至30天后,疾病迅速扩散,死亡率显著上升。该疾病的表型症状包括:昏睡、厌食、生长缓慢、颜色苍白、软壳等等。将病虾解剖后发现,肝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褪色和坏死(Ligntner D.V., 2012)。造成该疾病的传染型病原尚未确定,然而,在病虾的解剖中发现了大量弧菌、少量线虫和微孢子虫(NACA-FAO, 2011)。在组织学检查中发现,该疾病似乎仅仅影响了肝胰腺(Ligntner D.V., 2012)。肝胰腺功能型障碍的病理可以概括为:1)肝胰腺E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力下降; 2)中央肝胰腺B、F、R细胞功能障碍; 3)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大量脱落,细胞核增大; 4)大量血细胞聚集,并伴随着继发性细菌感染(如弧菌)。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于2009年底在中国就已被发现(Panakorn,S., 2012),但当时这种情况往往被养殖户认为是苗种质量问题而并未引起重视。直至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疾病问题才愈发突出。调查报告显示,5龄以上的池塘和盐度高于20ppt的近海区的病害情况尤为严重(Panakorn, S., 2012)。2011年上半年,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的死亡损失高达80%。 Prachumwat等于2012年初收集了泰国的尖竹汶省和罗勇省的EMS病虾样本,组织病理学分析后得出了与美国亚历山大大学疾病实验室相同的结论,由病变导致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退化和渐进功能障碍。已有的研究显示,这种类似的病变很有可能是有毒病因造成的,但对虾死亡的信息表明疾病的传播方式与传染性病原体有关。 马来西亚的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在2010年中期曾有报道,主要疾病发生在彭亨州和柔佛州,当时还没有对该疾病命名。2010年,马来西亚约有7,0000吨的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产量,但FAO的2011年统计结果显示,总产量下降至4,0000吨。2012年5月,官方预计的2012年全年产量将不会超过3,0000吨。马来西亚对虾减产的根源就是早期死亡综合症(EMS),2011年,该疾病的区域危害程度已经超过了白斑综合症。但造成该疾病的病原和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无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尽管如此,该疾病惊人的危害程度和蔓延速度不得不让马来西亚制定与邻国对虾进出口贸易的应急计划,尤其针对在亚太地区广泛养殖的南美白对虾。 2010年,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发现了该疾病,直到2011年3月,早期死亡综合症被确立并相继报道时,疾病问题已经泛滥(Mooney, 2012)。越南的田刚,坚江,槟知,朔庄,薄寮和金瓯等省份的总计9,8000公顷养殖面积受到该疾病的影响。2011年6月,斑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 治技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STy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棋至是

毁灭性的,现已成为南美口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口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 态健康养殖,经常对水质进行检测,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饵料和免疫多糖,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同时严格防范、切断病原体的入池,做到防重于治。下面对其主要病害做一简述。 一、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征”) 主要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患病的虾体形消瘦,中壳变软,红须、红尾,体色变暗、变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部分病虾中壳与肌肉容易分离,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肠道发红,并且肿胀,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且靠边死亡,头胸中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 流行情况:该病为南美口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0%〜60%。发病对虾规格大约在5 〜9厘米,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环境剧变时更易发生此病。 预防:①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放养。②定期泼洒漠氯海因,每亩每米水深200〜250 克,消毒后2天全池泼洒微主物制剂,每亩每米水深500〜1000克。③经常按饲料量的%〜%添加FRC 活力源添加剂和复合免疫多糖、高稳Vc,可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及抗病力。 治疗:①第一天全池泼洒二澳海因每亩每米水深250〜300克,连泼2天,一天- 次,下午4点左右再沿池边泼洒Vc一次,其用量为每亩250克。第三天停药一天,第四天再全池泼洒白浊红体F,每亩每米水深250〜300毫升。笫七天再全池泼洒活力菌,每亩每米水深500〜1000克,保持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优势种群。②外用同时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FRC活力源添加剂8〜10克+

两种海洋病原体在虾腕足畜养中的感染效应研究

两种海洋病原体在虾腕足畜养中的感染效应 研究 在我国,虾养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其中,对以虾腕足为代表的腕足类动 物的养殖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海洋病原体的存在却给虾腕足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将探讨两种海洋病原体在虾腕足畜养中的感染效应研究。 一、虾腕足畜养中的常见病原体 在虾腕足畜养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细菌和病毒的 感染率最高,对虾腕足生长和健康的影响也最大。 1.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虾腕足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常见的细菌有弧菌、克氏杆菌、副 溶血性弧菌等。这些细菌不仅对虾腕足的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导致虾腕足的生长受到限制。 2.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虾腕足养殖中另一个常见的病原体。常见的病毒有白斑病毒、传染 性黄质病毒等。这些病毒会导致虾腕足出现白斑、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危及虾腕足的生命。 二、两种海洋病原体的感染效应研究 1. 复合感染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在虾腕足畜养中,多种海洋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显得尤 为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在虾腕足养殖中,复合感染导致了虾腕足的生长受到限制,虾腕足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明显降低。

2. 病原体抗性 除了复合感染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虾腕足养殖中,细菌和病毒的抗性逐渐增强。这导致了虾腕足的病害难以治愈,对养殖产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三、如何防止病原体感染 为了减少虾腕足的病害发生,养殖户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健康的虾腕足进行养殖 在虾腕足养殖中,选择健康的虾腕足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虾腕足的健康,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2. 加强水质管理 水质是虾腕足养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养殖户应该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稳定,保持水质清洁。 3. 加强养殖管理 加强养殖管理,注重防病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虾腕足的病害发生。养殖户应该学习防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时处理虾腕足的病害。 四、总结 虾腕足养殖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在虾腕足养殖中,海洋病原体的存在给虾腕足的健康和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只有加强病原体感染的研究,掌握有效的防病治疗方法,才能保证虾腕足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

患病南美白对虾病原的确定与药物治疗效果

患病南美白对虾病原的确定与药物治疗效果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虾类,近年来因病害的流行而引发了虾业的危机。其中,南美白对虾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原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探讨南美 白对虾病原的确定及其药物治疗效果。 一、南美白对虾病的病原 南美白对虾病的病原主要为阿维里病毒(Avian baculovirus,ABV),是一种双链DNA 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高度的病原性,可导致对虾体内各种组织的病变,最 终导致虾死亡。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南美白对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口部等呼吸道组织的摄 食传播,因此,水质的净化及防疫措施是预防南美白对虾病的关键措施。 目前,针对南美白对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生物学的疗法,即利用 生物制品或疫苗等来防治南美白对虾病;另一种是基于化学的疗法,即利用化学药品来治 疗南美白对虾病。 1、生物学疗法 生物学疗法主要包括疫苗疗法和生物制品疗法两种。 (1)疫苗疗法 疫苗疗法是一种针对南美白对虾病的预防措施。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南美白对虾病疫苗,其中以使用多种病毒表面蛋白(envelope protein,EP)和其他病毒组分的复合疫苗 在应用中效果最佳。复合疫苗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激发宿主的免疫系统,增强宿主对南美白 对虾病的免疫力。 (2)生物制品疗法 生物制品疗法是利用生物制品对南美白对虾病进行治疗。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制品有 卵黄抗体和化感中和剂。 2、化学药品疗法 化学药品疗法是利用化学药品来治疗南美白对虾病。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化学药品主要 有福晋溴铵、清嘉维菌素、硫酸链霉素等。 其中,福晋溴铵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南美白 对虾体内的病原菌,抑制其繁殖和生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南美白对虾病的目的。但是,

南美白对虾疾病调研报告

南美白对虾疾病调研报告 南美白对虾疾病调研报告 疾病概述: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全球最重要的养殖物种之一,然而,由于其种群密度高和养殖环境复杂,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威胁。本次调研报告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的疾病进行研究,以期深入了解其疾病防控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疾病种类: 南美白对虾常见的疾病包括白斑病、近楔菌病、鳃胃炎和传染性低头病等。这些疾病可引起虾苗停食、发育异常、死亡增加等问题,对养殖业产生重大影响。 疫情调查: 在对若干养殖场进行疫情调查后发现,白斑病是南美白对虾中最常见的疾病。白斑病主要由土壤和水源中的病原菌引起,虾体表面会出现半透明、白色病灶。在重病毒感染下,感染率高达80%以上。近楔菌病则是由细菌引起的,一般发生在虾苗期,可引起虾苗的死亡率高达50%。 防控措施: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1.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发现疾病及时隔离:若发现虾在体表出现白斑病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将其隔离,以阻止疾病的扩散。

3.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确保水质、饲料和温度等方面的合理控制,减少虾的压力并提高其免疫力。 4. 消毒处理:定期对养殖设施、工具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病原菌和减少感染机会。 结论: 南美白对虾疾病是目前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证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防控建议,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防控效果。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防疫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利益,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病的病原、症状和防治,难治愈防为主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病的病原、症状和防治,难治愈 防为主 一、流行情况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为全球对虾危害最大的病毒,毒力极强,污染宿主后致死率高达90%-100%。对虾一般污染后48小时出现白斑,4天内死亡率达100%。全球因此每年对虾养殖产量减产一半,损失几百亿人民币。该病1994-1995年在泰国、印度、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沿岸国家酿成暴发性流行病。1996年,由于病毒性虾病 暴发,斯里兰卡80%以上养虾场频于绝产。 该病自1998年首次在台湾暴发以来,随后从福建沿海蔓延到黄 海和日本海对虾养殖水域,并逐年导致养殖对虾暴发性、毁灭性死亡,到目前为止白斑仍没有特效药,建议以提高对虾免疫系统及合理消毒控制弧菌滋生为最佳方法。 1993年以来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造成对虾大面积死亡,这 是危害对虾养殖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 养虾: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二、病原 病原体为一种无包涵体病毒。但不同学者研究方法及侧重点不同,对此病害的叫法不一。分别为白斑杆状病毒(WSBV)、皮下造血组织 坏死杆状病毒(HHNBV)、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病(PCBV)等。 主要传播途径为带病毒的食物,水中的病毒粒子亦可经鳃腔膜的

微孔进入虾体,引起鳃及全身的病变。死亡的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大而缩短,即大虾死亡要比小虾快得多。 环境条件是诱发白斑综合征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水温在20℃~26℃时发病猖獗,为急性暴发。天气闷热(南方是遇到寒潮)、连续阴天、暴雨、池中浮游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池底质恶化均可诱发本病暴发。如果种苗带病毒,随时可诱发,特别是在环境突变时,带病毒的虾会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暴发而死亡。 三、症状 对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死虾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围着池边在水面兜圈或在水中翻滚)这种行为上异常行为可在几小时内重复出现,直到最后无力活动,腹面朝上慢慢沉到水底。或被其他对虾吃掉。 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是很多,需注意观察才能见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伴肌肉发白,肠胃也没有食物,空空的,用手挤压甚至能挤出黄色液体,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凝。发病的对虾活力下降,应激性下降,病害呈暴发性,死亡率高,因此又称为暴发性白斑病。 四、病理变化

虾桃拉病毒病流行特点症状及解决办法

虾桃拉病毒病流行特点症状及解决办法 虾桃拉病毒病主要感染对虾,流行于国外,但国内也有产生。由于该病的危害大,所以最好的控制办法是预防为主,医治为辅的原则。针对虾桃拉病毒病的流行及预防,本文介绍以下: 虾桃拉病毒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 主要流行范畴在美国、巴拿马、厄瓜多尔,我国大陆、台湾均有发觉。 对虾病害流行的原因: 1、环境因素。影响对虾的环境因素包括池塘、水质、水源、气候等。池塘、水质和水源可以通过细致的管理来加以改进和调控。对于气候,在大规模的养殖中恐怕就很难加以控制,靠天吃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气候的卑劣多变只是增加了应激因素和调控水质的难度,如果对虾本身的身体状态良好,它是完全有能力应对应激的。 2、营养因素。其实营养改为身体状态可能会更确切,但身体状态在排除已经讨论过的水质因素造成的影响之后就应为营养了!饲料的营养不安稳或不全,可以直接影响对虾的生理性能,导致对虾营养不良、生长慢、脱壳难、壳钙化速度慢、抗病力减弱等,饲料营养不安稳的过量部分还可造成水质污染,增加对虾发病机率。 3、让我们先看看病原体。对虾流行性病害发病以短时间快速病毒发作为主,同时并发、继发性细菌感染较普遍,一旦发病,极难救治。病毒的罪魁祸为白斑病毒,其次是桃拉病毒。病毒可以由种虾垂直传播,但在开放式养殖环境里,养殖进程中做到不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少。 虾桃拉病毒病如何预防? 1、病毒病重在预防,对已发病的塘口,应及时捕捞。 2、二茬南美白对虾苗下塘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除害。 3、养殖户进苗时,第一要查看此批虾苗是否有通过检疫准出、准入的合格证明,杜绝桃拉病毒病原从种苗带入。放养无病毒感染的健康苗种,严格控制放养密度,控制在5万~10万尾/667m2。 4、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加强巡塘,多视察,发觉池水变色要及时调控,遇到流行病时,暂时封闭不换水。 5、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0.3%~0.4%的维生素C、葡聚糖、肽聚糖等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外用溴氯海因0.4~0.6g/m3全池泼洒,隔天再施药一次。保持虾池环境因素的稳固,切不可滥用药物。 6、依照养殖池塘面积,公道计划建设微孔增氧设施,保证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 7、要科学投喂饲料定时、定位、少吃多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着落水体的有机物的积存,另外要避免细菌、寄生虫等继发性疾病。

斑节对虾的携带病原体与传播风险

斑节对虾的携带病原体与传播风险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虾类,被广泛应用于 全球的养殖业。然而,斑节对虾的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携带病原体与传播风险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从斑节对虾的携带病原体的种类、传播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斑节对虾被发现携带了多种病原体。其中最为关注的是白斑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这是一种对斑节对虾养殖业具有极大危 害的病毒。其他常见的病原体还包括黄单胞菌、弧菌和须肢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斑节对虾,包括水环境、饲料、介体和感染虾苗等。 其次,斑节对虾的携带病原体带来了传播风险。一旦感染斑节对虾的病原体进 一步传播,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白斑病毒的传播会导致大规模虾苗和养殖虾的死亡,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病原体的传播还可能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如病菌进入自然水域中可能对其他野生动物产生影响。 针对斑节对虾携带病原体的传播风险,相关研究与实践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防 控措施。首先,加强养殖管理中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养殖场应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处理,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减少病原体的感染风险。其次,注重饲料的质量控制。合理选择和配比饲料,提高虾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引进疾病抵抗性强的新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手段。 此外,加强疫病监测和及时诊断也是减少斑节对虾携带病原体传播风险的重要 措施。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斑节对虾养殖场的病理学数据,及时发现病原体的存在和传播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防控。同时,加强病原体的检测技术研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携带病原体的斑节对虾进行及时诊断,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

虾的病虫害调研报告

虾的病虫害调研报告 虾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许多国家的重要水产资源之一。然而,虾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许多病虫害问题,这对虾的养殖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将对虾的常见病虫害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帮助虾养殖者更好地应对病虫害问题。 一、病虫害的种类 虾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寄生虫两类。常见的虾病害有白斑病、黄颗病、即死病等。白斑病是由白斑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虾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会造成虾体溃烂,导致虾群死亡。黄颗病是由黄颗病毒引起的,会导致虾体变黄、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虾的生长和免疫能力。即死病是由即死菌引发的,会导致虾体活动能力下降、食欲不振,并最终导致虾群死亡。 虾的寄生虫主要包括各种蝦蛄、沟蚌等。蝦蛄可寄生在虾的体表、鳃腔和消化道等部位,造成虾体表溃烂、生长发育不良,对虾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沟蚌则会寄生在虾的鳃上,干扰虾的正常呼吸,导致虾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二、防治措施 1. 环境管理:保持养殖池水的清洁,并加强底泥处理,及时清除池底的残饵、虾粪等有机物,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 良好的养殖技术:建立科学的饲料投喂和水质管理制度,提高虾的抵抗力,并创造适合虾生长的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疫苗接种:在养殖过程中,适时接种病虫害疫苗,提高虾的免疫力,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4. 药物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后,可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如使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等,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投药,以避免对虾体产生不良影响。 5.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和寄生虫的天敌,如鱼类、甲壳类等,以降低病虫害密度,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6. 彻底消毒:定期对养殖设备、水泵、养殖池等进行消毒,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保证虾的健康生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虾的病虫害对虾养殖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养殖者应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加强养殖管理和技术的学习,以保证虾养殖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候选基因分析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候选基因分析 中国对虾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白斑综合征病 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暴发以来其产业受到严重影响。近年 来随着种苗和养殖水平整体的提高,我国对虾养殖业逐年发展。 但时至今日,WSSV依旧是影响对虾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从根本上解决 对虾养殖业中WSSV等问题的关键是选育出抗病能力强和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 兼顾的中国对虾新品种。 对于阈性状和低遗传力性状,将传统选育手段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能提高选择准确性,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以中国对虾“黄海2号”454转 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以RACE、基因克隆、常规测序、HRM、ELISA、real-timePCR 等常规生物学技术为平台,进行中国对虾抗WSSV性状候选基因和SNP分析,为 中国对虾抗WSSV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材料。 主要研究包括首次获得中国对虾MEK、ERK、Ras和组织蛋白酶B基因序列;开发、分析各基因内SNP位点;进行正常中国对虾和感染WSSV的中国对虾不同 组织内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感染中国对虾WSSV复制特点以及抑制中国对虾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对WSSV复制水平影响;挑选454转录组测序中的候选SNP 位点;利用HRM技术在抗病组和敏感组内进行基因分型,统计遗传多态性信息和 进行抗病关联分析等。具体内容包括:1、报道了中国对虾MEK(FcMEK)mRNA 序列(序列上传至GenBank,登录号为KJ135020)并发现该基因表达受WSSV感 染的影响。 感染WSSV的中国对虾,FcMEK mRNA在肝胰腺中6h和48h呈现上调表达,

养殖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及其免疫防控措施(11)

养殖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及其免疫防控措施(11)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23期 张喜贵1 孟长明1 陈昌福2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②生物学功能Crustins具有抗菌活性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在WAP结构域中,N端带正电 荷的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的正确定位可使蛋白质呈现出两性分子特征,而两性分子蛋白质可 以插入至微生物细胞膜中破坏膜结构,从而起到抗菌作用。C端结构域显示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与抗菌活性一样,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在甲壳动物免疫应答中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参与蛋白酶级 联反应,防止蛋白酶的过量激活,从而避免宿主组织的自身损伤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抗脂多糖因子(antilipopolysaccharid factor,ALF) ①种类与结构ALF最初发现于马蹄蟹体内,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和结合脂多糖(LPS)的多肽分子。此后,在白滨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中也发现ALF,并且虾类ALF与马蹄蟹ALF 具有较高的同源性。ALF的相对分子量约为11.5KDa,由10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端有20个 高度疏水性氨基酸,在Cys32-Cys53间形成二硫键,二硫内有保守的正电荷氨基酸。 ②生物学功能ALF能替换LPS分子中的Ca2+,然后利用它的正电荷特性,结合到LPS的 磷酸基团和羧基基团上,ALF与LPS结合后可以阻止启动炎性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减少组织 损伤。此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ALF与LPS的毒性成分类脂A结合后,可破坏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4)来自血蓝蛋白的抗菌肽 ①阴离子抗菌肽Dexstoumieux-Garzon等从细角滨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和凡纳 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血淋巴中分离到3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阴离子抗菌肽。两种来 源于细角滨对虾的酸性血浆,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9KDa和8.3KDa,分别命名为PsHctl和 PsHct2,PsHct1是PsHct2除去了部分残基所得到的短肽;另一种来源于凡纳滨对虾,相对分 子量为2.7KDa,命名为PvHct。3种阴离子抗菌肽与其他类型的抗菌肽没有序列上的相似性, 但与对虾血蓝蛋白的C端氨基酸具有95%~100%的同源性,表明它们是血蓝蛋白的裂解片段。阴离子抗菌肽与阳离子抗菌肽最大的区别是它们在生理pH条件下带负电荷,pI为5.65~6.54,分子结构中不包含铜离子结合位点。通过免疫检测发现受真菌感染的甲壳动物血淋巴中的阴离 子抗菌肽浓度高于未被感染动物血淋巴中的阴离子抗菌肽浓度,说明阴离子抗菌肽与抗真菌免 疫反应有关。同时,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发现阴离子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未 有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显示出广谱的抗菌活性。 ②Astacidin1Lee等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HPLC从淡水小龙虾(Pacifastacus leniusculus)的血淋巴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具有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相对分子量为1.95KDa 的抗菌肽,并命名为astacidin1。与小龙虾血蓝蛋白序列比较发现:它也是一种来源于血蓝蛋 白C端的抗菌肽,但与同样来源于血蓝蛋白C端的3种阴离子抗真菌肽无同源性。astacidin1 的一级结构序列为FKVQNQHGQVVKIFHH-COOH,不含糖残基及半胱氨酸残基。astacidin1的二级 结构中含有一个B-折叠结构。Astacidin1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但切去其氨

虾的病害及解决方法--病毒性虾病

虾的病害及解决方法-- 病毒性虾病 一、对虾白斑症病毒病(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disease) 【病原】白斑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首先停止吃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有白点,白点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有的病虾白点不明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白点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野生虾类感染WSSV后,活动能力减弱,身体褪色,并在光照下略呈微红。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等组织均发生病变。这些组织受感染的细胞核肥大,核仁偏位,浓缩成电子密度很大的团块或破成数小块,分布在核边缘。核内有大量病毒粒子,严重者核膜破裂,病毒粒子散于细胞质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虾的不同组织均存在广泛的变性、坏死、上皮细胞大量解体脱落;被感染的细胞核肿大约为正常核的1.5倍以上。 【流行情况】对虾白斑症病毒病是从1992年开始在我国乃至东南亚对虾养殖 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急性流行病。此病发生在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等对虾上。在我国大陆沿岸是1992年首先发生在福建省,在1993年很快蔓延到广东,以后迅速沿海岸向北发展,一直到辽宁省,几乎遍布全国各养虾地区。一般虾池发病后2,3d,最多不足一周时间可全池 虾死亡。病虾小者体长2cm,大者7,8cm以上。 该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但还不能证实就是垂直感染, 也可能是亲虾排出的粪便污染了水体后传给虾苗。【诊断方法】 1(外观症状: 2(解剖:

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组织特异性共4页文档

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组织特异性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属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该病毒曾被误以为杆状病毒,曾被称为皮下及造血坏死杆状病毒等[1]。对虾白斑综合病毒可以引起对虾严重的传染病-白斑综合征(俗称白斑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对虾的养殖安全。该病毒诱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速度快。病虾停止摄食,部分濒死虾甲壳出现白色斑点,白斑综合征因此得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强制通报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对虾病毒性疾病频繁暴发,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对虾养殖是广东省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产业,由于WSSV致病性强、危害性大、流行范围广,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系统极为重要。WSSV 检测方法有多种,如现场快速诊断、常规组织学、电镜、免疫学、PCR和原位杂交等。PCR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的特点,是检测WSSV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组织特异性进行分析,为实现对虾养殖中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监控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病虾取自广东省江门市对虾养殖场,病虾为疑似白斑综合症、濒死的南美白对虾,用95%乙醇保存,运回实验室用于检测。 1.2 试剂和引物 Tissue DNA Kit D3396购自美国OMEGA公司;Easy PureTM Quick Gel Extraction Kit和Easy PureTM Plasmid MiniPrep Kit 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x Taq DNA聚合酶、dNTP、10×buffe r、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克氏原螯虾后的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克氏原螯虾后的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学 研究 朱斐;吕梦园;许梓荣 【摘要】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were conducted by feeding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fected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of crayfish to WSSV.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umulative mortality of 90% was observed in the infected crayfish, while no death in control group. Crayfish that dead in oral infection was positive for the presence of WSSV by PCR. PCR detec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six tissues including hepatopancreas, mid - intestine, muscle, gills, gonad and heart of dying crayfish were positive to WSSV, while those were negative in control group. Optical microscope observation also proved that hepatopancreas, mid - intestine , muscle, gills, gonad, heart and hemolymph of dying crayfish showed pathological variation to different degree.%采用投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对虾肌肉的方式,对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易感性.结果发现,投喂病虾感染组螯虾的死亡率达到90%,而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PCR对试验组螯虾的肌肉进行WSSV检测,发现投喂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0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PCR检测结果发现,濒死螯虾的肝胰腺、中肠、肌肉、鳃、性腺、心脏六种组织的PCR结果均为WSSV阳性,而对照组的各组织检测结果均为 阴性.组织切片的光镜观察也证实,濒死螯虾的肝胰腺、中肠、肌肉、鳃、性腺、心脏及血淋巴等组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 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 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 第一类、病毒类 一、对虾杆状病毒病 1、病原: 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据囊膜,核酸是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约为74nm*270nm,病毒在肝胰腺以及前中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 2、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鲤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组织切片,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包涵体从锥底至锥顶的高度为0.5~20um, 一般垂直高度为8~10um,该病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成环状排列。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3、流行情况: 对虾杆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和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在对虾孵化场中,该病是万氏对虾幼体的严重疾病。 4、诊断方法:

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切片,在相差显微镜或者明视野显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就可诊断。 5、防治方法: 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新近亲虾和幼体要严格检疫,已感染对虾要销毁并对池严格消毒。 二、xx综合病毒病 1、病原: 对虾桃拉病是由Taura综合症病毒引起的,TSV为一个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的粒子,直径31~32nm,为单股DNA,属小DNA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南美虾的上皮细胞,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2、症状及病理变化: TSV病主要是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减少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在特急期到急性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空胃,在附足上会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在虾蜕皮前后表现的比较典型。患了严重的急性TSV病的虾,死于 蜕皮期,个别幸存者进入慢性期,并出现恢复迹象。在这个时期的虾将会出现多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则的斑点、坏死灶,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虾体要经历发炎、再生和康复的过程。据试验证明,恢复期对TSV有一定的抵抗 力。 3、流行情况 南美虾幼体对TSV高度易感,累计死亡率超过95%,感染后,仍存活的个体终生带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出现感染。 4、诊断方法: 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急性期、慢性期和过渡期,各个阶段的症状不同,处于急性期濒死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观察细小腹肢,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

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实用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亘据养殖条件的不同,在养殖模式上可采用主养、混养、套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目的是在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即不浪费水体资源又能取得更高产量和效益。 混养: 混养模式为三种①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②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益。③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鲢混养,在养殖期间,淡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调节改善水质。 套养:

淡水鱼虾细菌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淡水鱼虾细菌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蔺凌云;潘晓艺;袁雪梅;姚嘉赟;徐洋;尹文林;沈锦玉 【摘要】In this article,the common bacterial diseases in freshwater fishes and shrimps we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d,including bacterial septicemia,bacterial enteritis,bacterial gill-rot disease,streptococcal disease,delayed Edwards disease,intestine-like enteropathies,nocardiosis,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and spiroplasmosis,etc. Meanwhile,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methods for bacterial diseases endangering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dustry in and outside China were also summarized,which included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s and on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such as common PCR method,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technology,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16S rRN detection method,nucleic acid probe hybridization method,and gene chip technology),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immunology(such as immunoenzymatic technology,immunofluorescence,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nd antibody chip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ummary,it was indicated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urveillance,early warning,immunity, drug and ecolog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a conclusion,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bacterial disease diagnosis in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dustry,standardization of detection methods an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