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拿山中学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班级姓名

得分

评分标准:第1题——第11题每空2分,计76分;

第12题每空4分,计24分。

1.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爆发,首次打出

的旗帜。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起义失败,部队向湘赣边界退却。9月29日率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后部队进行改编,史称“”。

2.1927年10月,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

3.1927年11月底,工农革命军攻克县城,成立了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任主席。

4.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向工家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

、。

5.1928年3月,,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4月,与两部在宁冈龙市会师。5月,召开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

(后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任军长,任党代表,

全军共一万多人。

6.1928年5月,毛泽东、朱德等根据地领导人总结出“、、、”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即十六字诀。

7.1928年6月,红四军取得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8.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任军长,任党代表。12月,红五军与红四军在宁冈新城胜利会师。

9.1928年8月,红四军取得的胜利,击破了湘赣敌军的第二次“会剿”,毛泽东为此挥笔定下了《》的光辉诗篇。

10.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给中央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的思想,为“、”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1930年1月,毛泽东写作《》一文,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

12.井冈山精神可用24字概括为、、

、、、。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参考材料3】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1927年8月——1930年2月) 1927年8月 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27年9月 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20日,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开始沿湘赣边界向南转移。 22日,工农革命军在萍乡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2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莲花县城。 29日,工农革命军到永新的三湾进行改编。 1927年10月 3日,前委在宁冈古城召开会议,讨论开展游击战争和团结、改造袁文才和王佐部队的问题。 7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茅坪建立了留守处和医院。 中旬,毛泽东在酃县水口派两连部队进攻茶陵,亲自率主力部队继续南进。 22日,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遭敌袭击,三营到桂东活动,毛泽东带领其他部队转向井冈山。 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首次宣布人民军队“三大纪律”。 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茨坪。 1927年11月 下旬,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1927年12月 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1928年1月 12日,湘南暴动爆发。 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25日,毛泽东首次在遂川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 1928年2月 上旬,袁文才、王佐部在大陇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1928年3月 上旬,湘南特委代表到井冈山,取消前委,将工农革命军拉往湘南,致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 1928年4月 月初,朱德、陈毅带领湘南暴动部队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 1928年5月 4日,在宁冈砻市召开两军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红四军)20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 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在茅坪苍边村成立。 本月,产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1928年6月 23日,红四军取得龙源口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30日,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县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不去湘南。 1928年7月 中旬,红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被拉往湘南,导致“八月失败”。 22日,平江起义爆发。 24日,红军大队与范石生部战于郴州,先胜后败。 1928年8月 23日,毛泽东率部与红军大队在桂东会合,决定回井冈山。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小故事(二)

“我是伙夫头” 红四军军长朱德当年在井冈山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绰号“伙夫头”。说起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惊险的故事。 1927年11月,朱德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2000余人,由从广东潮汕一带千里转战,来到了江西南部上堡村休整。 由于沿途连续作战,将士们都已是疲惫不堪,而眼下隆冬将至,同志们身上穿的单衣单裤却得不到及时的更换,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薪饷弹药没有着落,损坏了的枪支也得不到修理。 面对这种现状,朱德心急如焚。他多次与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琢等人商量对策,但一下子却难于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如果部队的给养不能尽快得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将士们的情绪,还直接关系到这支起义军的存亡。如何保存这支来之不易的革命武装力量,成了朱德等军部领导日思夜想的一大难题。 一天有侦察兵来报,说是被蒋介石排挤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及其所部的三个师长张浩、曾曰唯、赵超率部驻扎在湘南、粤北一带,由于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窝囊气呢。朱德一听到范石生三个字,早年在云南的生活情景立即浮上了脑海。原来,范石生和张浩等人都是他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现在既然他们遭到排挤,何不前去和他叙叙同学旧谊?说不定可以得到一点他们的给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再不济也算是正规的“国民革命军”呀!而且还可趁此机会和他们建立反蒋统一战线。 主意打定,朱德立即修书一封,直寄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探问他能否联手拒蒋,共渡难关? 不出所料,半月之后,朱德果然收到了范石生的回信。信中邀请朱德到湖南汝城一叙。朱德看罢信后,心中大喜,他断定范石生本人同意联合之举,只是希望朱德亲自到汝城与师长曾曰唯谈判。 于是,朱德和陈毅、王尔琢等人经过反复商议,为了表示诚意,决定按范石生的意见,由朱德亲自到汝城和曾曰唯面议大事,陈毅、王尔琢率部镇守上堡,待机而动。 第二天,朱德带着50名身强体壮、机智灵活的战士,日夜兼程,赶往汝城。 从江西的上堡去湖南的汝城,要经过湘赣两省的边陲地带。这里地处山区,群峰峻岭,山峦起伏,地势险要,道路艰难。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更是匪祸连绵,盗贼横行,一个名叫胡凤璋的就带着一股人马在这一带打家劫舍,掠夺民财。 一天,朱德一行来到这山间的濠头圩,当时天色已晚,人疲马乏,朱德见此情景,决定在圩中歇息一晚,次日再行,以防不测。 投宿前,朱德向战士们交代说,万一发生意外,大家务必赶到南山脚下集合,以便占领制高点。随后,他与几名战士和衣睡在圩中祠堂内的厢房里,这厢房与伙房仅一墙之隔。几位战士因长途跋涉,实在困乏,一躺下便进入了梦乡。 午夜三更时分,突然间,祠堂外杀声骤起,火光冲天。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 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一) 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自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诞生了。这一伟大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产物;同时,这一伟大精神,不仅是革命斗争的产物,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还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精神武器。 二十四个深具分量的汉字高度浓缩概括了伟大的井冈 1 山精神,那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仅仅二十四个汉字,却突显着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内涵。 其中,坚定信念,在革命时期,也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是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而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这让我们醒悟,革命要胜利,必须紧密联系群众而勇于胜利。实事求是的精神,则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我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伟大精神。在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同时,又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不断地付诸实际生活斗争,在实践中行动起来。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充分体现了军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有了信念,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环境中艰苦奋斗,也要敢创新路,不断在实践中拓展和创新,有新路才有新发展。

在井冈山大学,红色更应重视,井冈山精神更应重视起来。当然,不仅仅井冈山大学要这样,身为井冈学子的我 2 们也同样应该把这一伟大的革命精神放在相当的高度,把这一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精神渗透身心。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关系到每一位共产党人,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重要课题;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关系到每一位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井冈学子,是每一位井冈学子的使命。身为井冈山大学的学子,必须了解和熟悉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熟透理论,并把这一精神实现从理论到实际行动的升华;同时,以精神理论内涵为基,在实践中弘扬和发展井冈山精神,丰富并完善精神内涵,并以此提升自我涵养,致力成为优秀的井冈学子。井冈山斗争过去了,但井冈山精神是属于历史的同时,也是属于现时的,更是属于未来的。井冈山精神既然是伟大的,井冈学子自当勉励和骄傲着。 当今大学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生活学习多样。相比于艰难困苦的革命时期,如今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学生是多么的幸福。这是我们学习环境的现实状况。但也正因为这种差别,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发展、弘扬以及传承也更有其相应的空间和潜力,而且更有其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更需要学习井冈山精神,结合历史和现时,在一个更有空间更有潜力的范围或深度上努力发扬传承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共同的红色使命。 3 时代在迅速前进,信息化突飞猛进,人们包括广大学子,面临着更多更广的选择和选择空间,但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以及怎样选择最合心意。在这选择的过程中,尤其会渗透一种精神的内涵或者说自我价值内容,以丰富并发展自我的世界,我们也因此而更会安心无悔。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共同需要的精神价值,更应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价值。我们也要学会在选择中渗透井冈山精神,让我们的选择有所坚定、懂得信念,理解艰苦、懂得奋斗,实事求是、懂得创新,懂得勇敢、相信胜利。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二) 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圣地井冈山,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XX 年第十期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我已是三上井冈了,但前两次都是参观旅游、走马观花。唯有此次大为不同。学院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独特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通过现场体验式、激情式教学,再辅以生动的专题教学、音像教学、访谈式教学和原着研读、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引领我们研读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 4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原则。早在井冈山斗争中,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成功地实践这一原则,效果斐然。 1.团结袁文才、王佐,立足井冈山 在毛泽东来井冈山之前,袁文才、王佐已经在这一带活动,是井冈山的“山大王”,他们所领导的武装组织,没有正式的名称,在人们的眼中被看做是一股土匪。而毛泽东要上井冈山,就必须与他们合作,建立统一战线。那怎么争取袁文才、王佐呢? 第一,以诚待人,取得袁文才的信任。袁文才出身较富,读过书,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参加过农代会。王佐是裁缝出身,和袁文才意气相投,后当了井冈山的绿林首领,与周围各地豪绅地主为敌,经常出去“吊羊”(就是抓一些有钱的富人来,迫使他们出钱来赎命),周围的地主富农都很痛恨王佐。袁、王两人中,袁的工作最为关键。毛泽东心中清楚,地方武装对外来力量是格外警惕的,不能盲目前进。于是,他以礼相待,先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争取他对引兵井冈山的支持。然而,袁文才是果断地用书信委婉拒绝了,他写道:“毛泽东、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江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 接信后,毛泽东决定致病与袁文才见面。为了取得袁、王的信任,他没有带枪,带去的人也很少。袁文才见如此,一颗悬而未决的心放了下来,立即对毛泽东有了好感。毛泽东这样去,是冒着一定危险的,因为他对袁文才并没有多少了解。这次会见体现了毛泽东诚信待人,从而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 第二,以枪相送,支持袁文才、王佐武装的发展。毛泽东第一次与袁文才见面后,便决定赠送袁文才100支枪。这使袁文才认识到,毛泽东的到来非但不是吞并自已,反而帮肋自已发展。袁文才当即表示包下工农革命军的粮饷供应,并赠给银元1000块。在取得袁文才的信任后袁的态度对王佐也发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8年2月,毛泽东将袁文才、王佐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任副团长兼任第二营营长,何长工为党代表。经过训练和改编,袁、王部队的性质有了根本的变化,提高了军事素质,部队的成分也逐渐起了变化,把一批年轻的农民吸收到部队里来了,把一些“老油子”送回到地方去安置。1928年春,王佐也加入了党组织。这样,两支原来被人称为土匪的地方武装,成为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地说,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能够很快立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很快形成、巩固和发展与袁文才、王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团结小商小贩和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红色贸易 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落,山高林深,比较偏僻,再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得根据地内的商品流通很困难。为了防止商品流通堵塞,保障军民生活,确保根据地内的工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在土改中,照顾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拿山中学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班级姓名 得分 评分标准:第1题——第11题每空2分,计76分; 第12题每空4分,计24分。 1.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爆发,首次打出 的旗帜。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起义失败,部队向湘赣边界退却。9月29日率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后部队进行改编,史称“”。 2.1927年10月,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 3.1927年11月底,工农革命军攻克县城,成立了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任主席。 4.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向工家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 、。 5.1928年3月,,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4月,与两部在宁冈龙市会师。5月,召开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 (后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任军长,任党代表, 全军共一万多人。 6.1928年5月,毛泽东、朱德等根据地领导人总结出“、、、”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即十六字诀。 7.1928年6月,红四军取得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8.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任军长,任党代表。12月,红五军与红四军在宁冈新城胜利会师。 9.1928年8月,红四军取得的胜利,击破了湘赣敌军的第二次“会剿”,毛泽东为此挥笔定下了《》的光辉诗篇。 10.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给中央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的思想,为“、”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1930年1月,毛泽东写作《》一文,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 12.井冈山精神可用24字概括为、、 、、、。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小故事(一)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就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准备上井冈山的前三天,1927年的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个荆竹山的小山村里召集部队讲了话。 那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数百名工农革命军官兵整整齐齐地在站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毛泽东则站在稻田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毛泽东首先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了井冈山的情况,然后说:“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的根据地是建不起来的,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为了和群众搞好关系,我给大家宣布三项纪律。” 接着毛泽东掰着手指说:“这三项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农民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正儿八经地当众宣布,把它当作部队必须遵守的一项纪律呢?原来,就在昨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战士们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又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伙食担子也跑散了,既疲劳又饥渴,只有300人的队伍行进在山道上,稀稀拉拉地摆了二、三里路长。好不容易看见了一户人家,不知是谁眼尖,发现离屋子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块红薯地。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大家听见这个消息,不由得一涌而上,连泥带苗拔出红薯,也来不及找点水洗洗,用衣袖胡乱地揩一揩,就塞进嘴里吃了起来。转眼间,就被挖去了约200多斤红薯。 这时,毛泽东随殿后的队伍也赶上来了,看到这一情景,他很生气,忙问在场的几

位干部:“你们经过了老表的同意没有?” 连长曾士娥难为情地摇摇头,小声地说:“没有。” 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军阀的队伍,怎么能随意侵犯群众的利益呢?像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和旧军队有什么区别?” 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大家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毛泽东又耐心地说:“几个红薯值不了几个钱,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体现了一支队伍的作风和纪律。过去旧军队已经让群众伤透了心,我们只有做到对群众秋毫无犯,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啊!”说完,他又问战士们,“现在怎么办啊?” “照价赔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好!知错就改,一定要赔足钱。”毛泽东满意地笑了。 那时候,2吊500文钱可以买100斤红薯。曾士娥估算了一下,要大家凑足6吊钱,并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表,很对不起,没经过同意就挖了你地里的红薯。现赔上6吊钱。——工农革命军。”然后用纸包好,又用一块布裹了一层,埋在红薯地边上。 一路上,毛泽东陷入了沉思,由这件事,他想到,一定要制定几项具体的纪律让大家共同遵守,好让大家“有法可依”。于是,工农革命军最早的“三项纪律”就在偏僻的荆竹山应运而生了,那块当年毛泽东站过的、被当地群众称作“雷打石”的大石头,也因此而写进了党史军史中,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稍后不久,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又对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还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到乡下搞调查。他问老表:“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这么久了,有没有战士违反纪律,给老表们找麻烦啊?” 老表听了,都竖起大拇指说:“工农革命军真是一支好队伍,自打我出娘胎,还没见过这样的好部队。历来兵匪一家,哪有军队处处为老表作想的事啊!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不过……”

评价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及其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评价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及其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评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块根据地。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贡献是: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毛泽东同志不仅出色地领导了井冈山斗争,而且勇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他在井冈山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件中,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在敌人四面包围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较为完整地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祥细分析了解决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怎样建设苏维埃政权,怎样去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等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全,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壮大革命力量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影响和意义:冈山精神, 就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井冈山的斗争时期用鲜血和生命培有起来的革命精神。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及在当代要利用井冈山精神为支柱,完成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弘扬是必需的,也是急迫的。 1.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革命实践、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始终不 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井冈山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内涵。 2.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长期 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 3.关心群众疾苦。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时刻密切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反映群众的 要求. 4.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不是被动地在苦难中挣扎,或者消极地忍受苦难, 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革命斗争性和乐观的进取精神。 对大学生的启示:首先,弘扬井冈山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深刻牢记国家的基本国情,认清祖国的美好未来,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其次,面临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学校的建设中以及社会的建设中,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精神,为创建文明的赣院、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而努力。最后,井冈山精神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引了方向,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弘扬的最主要精神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正确看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冷静分析和估量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抢抓历史机遇,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居安思危,戒骄戒躁。

井冈山革命斗争简史

井冈山革命斗争简史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道路狭窄,地形险峻。只有五条小路可以出入。在军事上,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影响湘、鄂、赣、粤四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下面我们将井冈山斗争历史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叙述。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经历了创立、巩固发展和坚持斗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7年9月至l928年2月) (一)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1927年4月至7月,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相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走?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了确定全党在新形势下的斗争任务,根据共

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检查党中央过去工作中的错误;制定新的路线;改组中央政治局。经过到会代表的一致努力,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成立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派毛泽东和彭公达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8日,湖南新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确定成立秋收起义领导机关枣党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讨论制定了秋收起义的计划。省委会议后,毛泽东于9月初在安源召开军事会议,组织了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下辖4个团,计5000余人。卢德铭任总指挥。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要各地会师长沙,夺取省城,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发动。我军首先破坏武长和株萍铁路,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10日,分头向萍乡、礼陵、平江、浏阳等地进攻。第二团从安源出发,两次攻萍乡未成,西取老关,后攻克礼陵,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于敌强我弱,第二团经老关北上,攻克浏阳,在浏阳被围,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一、四两团向平浏进发,在攻打长寿街时〕,四团团长邱国轩率部叛变,勾结敌人,

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毛泽东同志于1928年11月25日所著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了解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具体情形,也更加懂得了创建革命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清楚的感觉到,红军初始建立时的各种困难。包括经济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军事素养问题、反水问题、内部矛盾和分歧的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问题不仅对于当时高速发展的红军来说是问题,对于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组织来说有些问题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这些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如何应对组织高速发展与相应资源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作于1928 年11月25日。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在我们党所走过的70年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它所点燃的星星之火燃遍中华大地,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块奠基石,是恰如其分的。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斗争中所创建的不朽业绩永远彪炳于史册。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历尽艰险,百折不挠,最后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这样一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陈毅同志的这两句诗表达了革命先辈对后来人的殷切期望。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关键时刻的新的历史时期,重温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学习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和教育。众所周知,井冈山是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4至7月,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孙中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讲课提纲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讲课提纲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概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在全党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以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革命气魄,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区域范围。 2、井冈山军事根据地。 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代表人物。 井冈山的三大亮点: 1、开创了一条革命新路——井冈山道路; 2、培育了一个精神瑰宝——井冈山精神; 3、走出了一批开国元勋——中国的脊梁 二、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回顾 井冈山斗争从1927年10至1930年2月,历时两年零个月,经历了创立、巩固、曲折发展和坚持斗争四个阶段: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1927年10-1928年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1928年4月-7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曲折发展 (1928.8-1928.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1929.1-1930.2)。 (一)“逼上梁山”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一环紧扣一环的历史过程。毛泽东能成功引兵井冈,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与他的"上山"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毛泽东"上山"思想,渊源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大革命失败前后,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实现。 毛泽东所说的"上山",实质上就是在大革命失败后,要将党的工作重点,从敌人统治力量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较薄弱、发展革命较有基础的农村、山区去。 (二)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引兵井冈的历史过程:路线----秋收起义→文家市退兵→芦溪折将→莲花“转向”→“三湾改编”→古城定策→大苍会见→茅坪安家→水口回师→大汾劫难→军至大井→进驻茨坪 (三)引兵井冈决策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为严重受挫的秋收起义部队找到了一个落脚生息的大本营。 二是为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找到了一条宽广正确的新路子。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与启示 (一)、“‘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 1、党的阶级基础改变; 2、浓厚的家族观念; 3、严重的地方主义; 4、激烈的土客籍矛盾; 5、右倾悲观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思想的干扰; 6、极其恶劣的斗争环境(二)、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实践 1、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实践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崇高的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和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4次进剿和3次会剿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4次进剿和3次会剿 第一次(反)进剿:新城战斗 时间:1928年2月18日 经过:1928年1月中旬,赣军第27师以第81团和第79团的1个营,由吉安进至泰和,准备进攻万安;接着以第79团的1个营进占宁冈新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剿”。 2月4日。毛泽东由遂川率上农革命军主力返回井冈山,经过充分准备,18日拂晓,工农革命军第1、第2两团在赤卫队配合下,由南、北、东三面向新城之敌发起突然进攻,经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攻占新城。 结果:此战,工农革命军首次全歼敌正规军1个营,俘敌近300人,打破了敌人的第一次进剿。 第二次(反)进剿:五斗江战斗 时间:1928年5月 经过:1928年4月下旬,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率部由永新城分两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1928年5月7日,朱德率红四军军部和二十八团在五斗江打败了驻赣敌军杨如轩部的两个团,取得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首次大捷——五斗江战斗的胜利。 结果:此次战斗,工农革命军第4军歼赣军1个团大部,缴获枪300余支(挺),粉碎了江西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 第三次(反)进剿:草市坳战斗 时间:1928年5月 经过:1928年5月中旬,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31军第27师和第3军第7、第9师各1个团共5个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 19日,第4军主力向永新奔袭途中,在草市坳与由永新城西进澧田的第79团遭遇。朱德当机立断,指挥第28团从正面发起攻击,以第31团1个营向敌侧后迂回,经近两小时激战,全歼第79团。接着,第4军主力出敌不意攻进永新城,全歼第27师师部和第27团1个营,击伤杨如轩。 结果:此次战斗,红4军以4个营的兵力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部、1个团另1个营,缴获枪300余支,迫击炮7门、山炮2门,银元20余担,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 第四次(反)进剿: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战斗 时间:1928年6月 经过:1928年6月,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3军第9师和第31军第27师共5个团,由第9师师长杨池生担任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6月中旬,杨池生率部由吉安进占永新。22日,以2个团留守永新及其附近地区,以3个团分两路进至龙源口和白口,企图分经新、老七溪岭合击宁冈,消灭红四军。据此,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特委和红4军军委决定,由军长朱德、军委书记陈毅率红4军主力在新、老七溪岭阻击国民党军,然后相机转入反攻,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小故事(一)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就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准备上井冈山的前三天,1927年的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个荆竹山的小山村里召集部队讲了话。 那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数百名工农革命军官兵整整齐齐地在站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毛泽东则站在稻田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毛泽东首先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了井冈山的情况,然后说:“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的根据地是建不起来的,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为了和群众搞好关系,我给大家宣布三项纪律。” 接着毛泽东掰着手指说:“这三项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农民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正儿八经地当众宣布,把它当作部队必须遵守的一项纪律呢?原来,就在昨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战士们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又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伙食担子也跑散了,既疲劳又饥渴,只有300人的队伍行进在山道上,稀稀拉拉地摆了二、三里路长。好不容易看见了一户人家,不知是谁眼尖,发现离屋子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块红薯地。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大家听见这个消息,不由得一涌而上,连泥带苗拔出红薯,也来不及找点水洗洗,用衣袖胡乱地揩一揩,就塞进嘴里吃了起来。转眼间,就被挖去了约200多斤红薯。 这时,毛泽东随殿后的队伍也赶上来了,看到这一情景,他很生气,忙问在场的几位干部:“你们经过了老表的同意没有?” 连长曾士娥难为情地摇摇头,小声地说:“没有。” 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军阀的队伍,怎么能随意侵犯群众的利益呢?像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和旧军队有什么区别?” 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大家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毛泽东又耐心地说:“几个红薯值不了几个钱,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体现了一支队伍的作风和纪律。过去旧军队已经让群众伤透了心,我们只有做到对群众秋毫无犯,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啊!”说完,他又问战士们,“现在怎么办啊?” “照价赔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好!知错就改,一定要赔足钱。”毛泽东满意地笑了。 那时候,2吊500文钱可以买100斤红薯。曾士娥估算了一下,要大家凑足6吊钱,并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表,很对不起,没经过同意就挖了你地里的红薯。现赔上6吊钱。——工农革命军。”然后用纸包好,又用一块布裹了一层,埋在红薯地边上。 一路上,毛泽东陷入了沉思,由这件事,他想到,一定要制定几项具体的纪律让大家共同遵守,好让大家“有法可依”。于是,工农革命军最早的“三项纪律”就在偏僻的荆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开辟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它是我们党和国家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众多研究中,关注点多放在凸显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上,而如何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鲜有涉及。分析在红色旅游中井冈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有利于深化对红色旅游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提高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诠释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众所周知,井冈山红色旅游的目的是实现它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教育功

能是实现价值的手段和前提,彰显教育功能不能代替价值实现,价值实现必须遵照它自己的规律。井冈山红色旅游现有开发模式着力点放在凸显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上,缺乏对教育价值实现的自觉思考。这是因为革命传统教育功能是红色资源的属性,蕴藏在红色资源开发认识中;教育价值比教育功能更抽象,且价值实现是多种因素作用产生的结果,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可见,如何认识红色旅游中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自觉把握价值实现过程,减少干扰因素,对提高井冈山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价值哲学业已形成了三种基本倾向的观点:一是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主观主义价值论;二是以摩尔为代表的客观主义价值论;三是以怀特海为代表的过程哲学价值论[ 1 ] (63页) 。过程哲学价值论不如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影

响大。主观价值论强调价值是满足主体需要,客观价值论强调价值是一种实体。这两种价值论共同的缺点在于它们分别从主体或客体的一端来理解价值,割断 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而在19世纪有人提出价值是关系范畴。1931年日本学者牧口常三郎在《价值哲学》一书中指出:“价值不是被评价的客体的概念,而是 一个客体与人之间关系的概念———它是这种关系客体的一个象征。”[ 2 ] 我国学者袁贵仁指出:“所谓价值是客体对增强人的本质力量或主体性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3 ]王玉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 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1 ] ( 151页)因此,研究价值实现除了必须考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还要 考察同主客体联系的环境、手段和方式。价值必须在动态过程中来把握,具有层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拿山中学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班级姓名得分 评分标准:第1题——第11题每空2分,计76分; 第12题每空4分,计24分。 1.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爆发,首次打出 的旗帜。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起义失败,部队向湘赣边界退却。9月29日率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后部队进行改编,史称“”。 2.1927年10月,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 3.1927年11月底,工农革命军攻克县城,成立了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任主席。 4.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向工家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 、。 5.1928年3月,,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4月,与两部在宁冈龙市会师。5月,召开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 (后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任军长,任党代表,

全军共一万多人。 6.1928年5月,毛泽东、朱德等根据地领导人总结出“、、、”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即十六字诀。 7.1928年6月,红四军取得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8.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任军长,任党代表。12月,红五军与红四军在宁冈新城胜利会师。 9.1928年8月,红四军取得的胜利,击破了湘赣敌军的第二次“会剿”,毛泽东为此挥笔定下了《》的光辉诗篇。 10.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给中央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的思想,为“、”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1930年1月,毛泽东写作《》一文,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 12.井冈山精神可用24字概括为、、 、、、。

解读《井冈山的斗争》

解读《井冈山的斗争》 一、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本文第一段“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以及后来中央苏区的建立,以至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最终形成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重新高涨,根本上来说由于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这一点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总结到了。 应注意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革命力量,“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取得斗争的胜利,必须审时度势,善于把握和利用好敌人内部的矛盾,在缝隙中生存、发展,并壮大人民的革命力量。“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期,割据地区对四围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例如两湖在李宗仁唐生智战争时期,广东在张发奎李济深战争时期,我们的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说的正是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而在反动统治集团内部相对稳定的时期,则应采取“渐进式”的策略,

不可盲目出击。切忌分兵冒进,战术上应注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闪光点。此外,还应攻其薄弱,长期斗争,“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从而击败“数倍于我之敌”和扩大根据地。 在农村根据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发展人民革命力量的根本途径。而广泛建立工农兵政权,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武装群众则是在农村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斗争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部队分开行动时,则组织行动委员会指挥之。这时党的高级指导机关,是秋收起义时湖南省委任命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三月上旬,前委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而取消,改组为师委(何挺颖为书记),变成单管军中党的机关,对地方党不能过问。同时毛部又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调往湘南,遂使边界被敌占领者一个多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对自己的军事领导才能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的不满。 “八月失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要做好红军各级战士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自己战斗的意义,统一思想,顽强作战。 二、割据地区的现势 经过1928年4月以来的一系列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屡次击败了来犯之敌,把附近几个县都连在了一起,建立了各级革命政权。7、8月份湘赣之敌来犯,“白色恐怖布满城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事记 (1928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事记(1928年)一月 5日,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 8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天主堂主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遂川县委,陈正人任书记。 中旬,前委在遂川县城五华书院召开遂川县委和万安县委联席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济南战术。 12日,湘南起义爆发。 毛泽东在遂川草林宣布“保护中小商人政策”。 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王次淳任主席。 25日,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首次宣布“六项注意”。 下旬,何长工从粤北回到遂川,毛泽东派他去王佐部帮助工作。 本月,中共酃县特别区委在酃县下坪成立,刘寅生任书记。 二月 上旬,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在宁冈大陇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中旬,中共莲花特别支部在狮形坳成立,朱亦岳任书记,同时,以“莲花一支枪”为基础,成立赤色队。 18日,工农革命军攻克宁冈新城。随后毛泽东在茅坪宣布医治白军伤病兵,优待俘虏政策。 21日,中共宁冈县委和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龙超清任书记,

文根宗任政府主席。 下旬,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茨坪成立,李子清任主席。 本月,中共永新县委在小江区成立,刘真任书记。 三月 月初,毛泽东在永新秋溪乡发展党员,成立秋溪乡党支部。 上旬,中共湘南特委派代表来井冈山,把前委改为师委,将工农革命军调往湘南,致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了一个月。 中旬,工农革命军为策应湘南暴动,分三路向湘南进发。 19日,毛泽东在酃县中村给部队上政治课,为期一个星期。 月底,毛泽东率一团在桂东沙田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 朱德陈毅率部向湘赣边界转移。 四月 3日,毛泽东在湖南桂东沙田正式颁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月初,朱德率湘南暴动部队转战至安仁、茶陵等地。 上旬,陈毅率湘南农民一部分与何长工带领的第二团在资兴会合。 中旬,湘南特委在资兴彭公庙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队上井冈山的问题。 下旬,朱德、毛泽东在湖南酃县的十都会面。 28日,朱、毛两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重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登场人物 毛泽东(李乐饰————中央委员,工农革命军前委书记 袁文才(李永兴饰————井冈山农民武装首领之一,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佐(李强饰————井冈山农民武装首领之一,袁文才的拜把子兄弟 袁文才妹妹(常月饰————对中国共产党比较认同 陈慕平———(时旭饰—————袁文才心腹,曾听过毛泽东讲课 旁白—---(时旭 时间和地点 第一幕秋天寂静的晚上————袁文才的客厅 第二幕次日上午————井冈山大仓村林家祠堂前,村民林如凤家 第一幕前夜的密谋 (旁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井冈山过去长期有"山大王",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工农革命军要在井冈山落脚,不得到袁文才、王佐的允许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们对前来的这支工农革命军毕竟没有多少了解,还担心革命军夺取他们原有的地盘,心中难免存有疑虑。

怎样说服和争取这两支农民武装?毛泽东选定先从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袁文才入手,再通过他去做王佐的工作。 (袁文才手里拿着一封信在客厅中走来走去,显得心事重重。袁文才妹妹领着王佐快步走进来 妹哥,大哥来了。 (袁文才回过神,收好信,迅速迎了上去。 袁大哥,今儿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来,坐! (王佐顺势坐下 王今天我听手下说山外来了不少兵马,领头的好像叫什么毛泽东。不知他们什么来路,所以就过来合计合计。 妹毛泽东那可是个人物啊,前段时间在湘赣边界搞秋收起义,把那些保安团打得落花流水,大快人心呐! 袁大哥,我现在也为这闹心呢。今天他们捎信过来说毛泽东想和我碰碰面,与我们联合,按理说我是共产党,这中央来的人肯定得见一见,但人心隔肚皮,弱肉强食,自古有之,我不得不防啊! 妹哥,你还共产党呢,人家毛委员一片诚心与我们联合,你怎么还这样? 王小妹啊,你哥说的是,江湖险恶,现在我们力量比不过他们,万一出个意外,我们这么多年的心血可就都没了。(停顿一下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尽然这样,我们不妨把见面地点定在林家祠堂。到时我派人在那里设下埋伏,凭着那里的地势,就算他们发难,我们也能全身而退,你觉得呢? 袁大哥好主意!行,我就这么通知下去。 王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就回去准备人手,那我先走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