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参考材料3】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1927年8月——1930年2月)

1927年8月

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27年9月

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20日,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开始沿湘赣边界向南转移。

22日,工农革命军在萍乡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2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莲花县城。

29日,工农革命军到永新的三湾进行改编。

1927年10月

3日,前委在宁冈古城召开会议,讨论开展游击战争和团结、改造袁文才和王佐部队的问题。

7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茅坪建立了留守处和医院。

中旬,毛泽东在酃县水口派两连部队进攻茶陵,亲自率主力部队继续南进。

22日,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遭敌袭击,三营到桂东活动,毛泽东带领其他部队转向井冈山。

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首次宣布人民军队“三大纪律”。

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茨坪。

1927年11月

下旬,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1927年12月

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1928年1月

12日,湘南暴动爆发。

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25日,毛泽东首次在遂川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

1928年2月

上旬,袁文才、王佐部在大陇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1928年3月

上旬,湘南特委代表到井冈山,取消前委,将工农革命军拉往湘南,致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

1928年4月

月初,朱德、陈毅带领湘南暴动部队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

1928年5月

4日,在宁冈砻市召开两军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红四军)20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

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在茅坪苍边村成立。

本月,产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1928年6月

23日,红四军取得龙源口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30日,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县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不去湘南。

1928年7月

中旬,红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被拉往湘南,导致“八月失败”。

22日,平江起义爆发。

24日,红军大队与范石生部战于郴州,先胜后败。

1928年8月

23日,毛泽东率部与红军大队在桂东会合,决定回井冈山。

30日,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击溃湘赣敌军四个团的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8年9月

13日,红军大队在遂川击溃尾追之敌刘士毅部,占领遂川。

1928年10月

4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茅坪步云山召开。

中旬,毕占云率湘军126人在桂东起义,编为红四军特务营。

1928年11月

月初,张威率赣军连余官兵在袁州起义,编为红四军独立营。

6日,根据中央来信精神重新组织前委,毛泽东为书记。

9日,红四军取得宁冈新城和永新龙源口战斗的胜利,打破湘赣敌军的第二次“会剿”。

25日,毛泽东向中央写信报告边界斗争的情况即《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12月

10日,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一部到达新城与红四军会合。

本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公布《井冈山土地法》。

1929年1月

4日,前委在宁冈柏路召开会议,决定实行“围魏救赵”的方针,对付敌人第三次“会剿”

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从茅坪、行洲出发向赣南进军。

月底,井冈山失守,彭德怀率部冲出重围,何长工、王佐、李灿率部转入深山坚持斗争。

1929年2月

10日,红四军取得大柏地战斗的胜利后,在吉安东固与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会合。决定放弃救援井冈山的计划。

中旬,湘赣边界临时特委在永新小江区成立。

1929年3月

20日,红四军前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本月,红军独立第一团成立。

1929年4月

8日,前委在余都召开会议,决定红五军返回井冈山,和红四军在赣南的斗争相呼应。

月底,红五军返回井冈山。

1929年5月

10日,湘赣边界特委第二届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在宁冈古城召开,恢复了特委工作。

中旬,红五军(含王佐部)转战湘粤赣边境地区。

五、六月间红四军三次攻占福建龙岩。

1929年7月

中旬,红五军攻打安福,虽重创敌军,但军参谋长、纵队司令在战斗中牺牲。

1929年8月

8日,红五军回湘鄂赣边界活动。

1929年10月

30日,永新、莲花、宁冈三县地方武装攻克永新县城。

1929年12月

28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

本月,红五军第一、三、四纵队先后回到湘赣边界活动。

1930年1月

5日,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1930年2月

7日,毛泽东在吉安陂头主持召开军队和地方党的联席会议,决定赣西、赣南、湘赣边界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参考材料3】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1927年8月——1930年2月) 1927年8月 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27年9月 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20日,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开始沿湘赣边界向南转移。 22日,工农革命军在萍乡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2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莲花县城。 29日,工农革命军到永新的三湾进行改编。 1927年10月 3日,前委在宁冈古城召开会议,讨论开展游击战争和团结、改造袁文才和王佐部队的问题。 7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茅坪建立了留守处和医院。 中旬,毛泽东在酃县水口派两连部队进攻茶陵,亲自率主力部队继续南进。 22日,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遭敌袭击,三营到桂东活动,毛泽东带领其他部队转向井冈山。 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首次宣布人民军队“三大纪律”。 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茨坪。 1927年11月 下旬,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1927年12月 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1928年1月 12日,湘南暴动爆发。 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25日,毛泽东首次在遂川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 1928年2月 上旬,袁文才、王佐部在大陇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1928年3月 上旬,湘南特委代表到井冈山,取消前委,将工农革命军拉往湘南,致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 1928年4月 月初,朱德、陈毅带领湘南暴动部队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 1928年5月 4日,在宁冈砻市召开两军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红四军)20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 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在茅坪苍边村成立。 本月,产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1928年6月 23日,红四军取得龙源口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30日,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县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不去湘南。 1928年7月 中旬,红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被拉往湘南,导致“八月失败”。 22日,平江起义爆发。 24日,红军大队与范石生部战于郴州,先胜后败。 1928年8月 23日,毛泽东率部与红军大队在桂东会合,决定回井冈山。

延安精神

发扬延安精神做实本职工作 旬阳县城关小学黄桂丽 从儿时起,我的脑海中便烙下了“延安”这个神圣的名字------象征革命精神的宝塔山巍然屹立于延安;见证者革命的辉煌与胜利的杨家岭、枣园留下革命先烈的足迹;庄严而朴素的窑洞至今尚存革命精神的温热;那首包含深情《延安,我把你追寻》多次吟诵在耳边。 这儿时的画面,儿时的声音总让我魂牵梦萦。延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们尊崇倍至的、坚守与继承的延安精神究竟是什么? 如今,我逐渐成长,逐渐成熟,在一次次的专业学习中,在一次次地接受思想洗礼之中,我对延安的认识越发明晰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也愈发透彻了 延安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总结和升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不断进取、不断探索,永不停歇的民族之魂。他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踏实肯干的“骆驼精神”等。 而在如今这个奢靡成风,享乐主义纵横、金钱至上的年代,在这个很多人行为堕落,思想腐朽,心灵被虚荣、名利蒙蔽的社会,延安精神早被抛掷脑后,人们早已将追求延安精神看作是愚蠢落伍的行为。可是,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肩负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教育工作者,越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越是在很多人已经迷失自我的社会中,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要坚定自己的理

想与信念,越是要认准自己遵循的准则,坚守自己的原则,我们要自觉地在追忆延安精神,重温延安精神的学习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净化自己的心灵,以“延安精神”为引航明灯,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更高的工作标准不懈努力。 一、践行艰苦朴素、反对奢华享乐 教师是平凡而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形象,教师的素质在众多人眼中应该高尚而神圣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我们的工作是传道授业,我们的理想是教书育人。我们的生活质量,人生价值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追求的是个人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比别人多一份奢华与享受,不是炫耀自己的拥有与财富。因此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艰苦朴素的精神指引,以朴素的外在塑造“高尚的内心”;我们需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用坚定的信念抵制不良思想、拜金主义、奢靡享乐主义,自觉地遵循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质朴与真实,自觉地为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人生理想坚定、坚持地奋斗。 二、淡泊名利,静心教学,潜心钻研 每次在教师研讨会上,我们校长都会对我们说:教师就是要潜心钻研教学工作,努力提升个人素养,不断提高个人思想境界。是呀,潜心钻研,多么普通的字眼,可是要将它的含义诠释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之中真比登天还难。 潜心于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淡化个人主义,淡泊名利,不为争夺

踏寻红色足迹 弘扬井冈山精神

踏寻红色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昔日吟主席词,无限向往;今朝上井冈山,无比豪情!红米饭,南瓜汤,红军菜,老表汤,今日食之乐,谁解当日苦? 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我院7位思政课教师一道于7月29日踏上了去往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红色之旅,追寻革命足迹,祭奠英烈忠魂。短短两天的参观学习考察,却让我的内心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革命的熏陶和洗礼,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巍巍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雄伟的井冈山,写满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井冈山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踏寻昨日红色足迹,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是我们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伟大转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大地。 井冈山创造的奇迹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创造奇迹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井冈山时期是我党我军创业的艰难阶段,条件艰苦,生活物资极为短缺,人员武器严重不足。有一首歌谣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歌谣既是对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反映,又是对红军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井冈山时期不仅生活艰苦,而且国民党军队还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军事上“围剿”、经济上封锁的政策,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但是英勇的红军没有被艰苦的生活和极度的困难吓倒,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与官兵同甘苦、共患难,“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小故事(二)

“我是伙夫头” 红四军军长朱德当年在井冈山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绰号“伙夫头”。说起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惊险的故事。 1927年11月,朱德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2000余人,由从广东潮汕一带千里转战,来到了江西南部上堡村休整。 由于沿途连续作战,将士们都已是疲惫不堪,而眼下隆冬将至,同志们身上穿的单衣单裤却得不到及时的更换,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薪饷弹药没有着落,损坏了的枪支也得不到修理。 面对这种现状,朱德心急如焚。他多次与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琢等人商量对策,但一下子却难于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如果部队的给养不能尽快得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将士们的情绪,还直接关系到这支起义军的存亡。如何保存这支来之不易的革命武装力量,成了朱德等军部领导日思夜想的一大难题。 一天有侦察兵来报,说是被蒋介石排挤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及其所部的三个师长张浩、曾曰唯、赵超率部驻扎在湘南、粤北一带,由于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窝囊气呢。朱德一听到范石生三个字,早年在云南的生活情景立即浮上了脑海。原来,范石生和张浩等人都是他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现在既然他们遭到排挤,何不前去和他叙叙同学旧谊?说不定可以得到一点他们的给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再不济也算是正规的“国民革命军”呀!而且还可趁此机会和他们建立反蒋统一战线。 主意打定,朱德立即修书一封,直寄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探问他能否联手拒蒋,共渡难关? 不出所料,半月之后,朱德果然收到了范石生的回信。信中邀请朱德到湖南汝城一叙。朱德看罢信后,心中大喜,他断定范石生本人同意联合之举,只是希望朱德亲自到汝城与师长曾曰唯谈判。 于是,朱德和陈毅、王尔琢等人经过反复商议,为了表示诚意,决定按范石生的意见,由朱德亲自到汝城和曾曰唯面议大事,陈毅、王尔琢率部镇守上堡,待机而动。 第二天,朱德带着50名身强体壮、机智灵活的战士,日夜兼程,赶往汝城。 从江西的上堡去湖南的汝城,要经过湘赣两省的边陲地带。这里地处山区,群峰峻岭,山峦起伏,地势险要,道路艰难。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更是匪祸连绵,盗贼横行,一个名叫胡凤璋的就带着一股人马在这一带打家劫舍,掠夺民财。 一天,朱德一行来到这山间的濠头圩,当时天色已晚,人疲马乏,朱德见此情景,决定在圩中歇息一晚,次日再行,以防不测。 投宿前,朱德向战士们交代说,万一发生意外,大家务必赶到南山脚下集合,以便占领制高点。随后,他与几名战士和衣睡在圩中祠堂内的厢房里,这厢房与伙房仅一墙之隔。几位战士因长途跋涉,实在困乏,一躺下便进入了梦乡。 午夜三更时分,突然间,祠堂外杀声骤起,火光冲天。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 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一) 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自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诞生了。这一伟大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产物;同时,这一伟大精神,不仅是革命斗争的产物,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还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精神武器。 二十四个深具分量的汉字高度浓缩概括了伟大的井冈 1 山精神,那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仅仅二十四个汉字,却突显着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内涵。 其中,坚定信念,在革命时期,也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是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而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这让我们醒悟,革命要胜利,必须紧密联系群众而勇于胜利。实事求是的精神,则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我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伟大精神。在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同时,又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不断地付诸实际生活斗争,在实践中行动起来。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充分体现了军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有了信念,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环境中艰苦奋斗,也要敢创新路,不断在实践中拓展和创新,有新路才有新发展。

在井冈山大学,红色更应重视,井冈山精神更应重视起来。当然,不仅仅井冈山大学要这样,身为井冈学子的我 2 们也同样应该把这一伟大的革命精神放在相当的高度,把这一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精神渗透身心。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关系到每一位共产党人,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重要课题;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关系到每一位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井冈学子,是每一位井冈学子的使命。身为井冈山大学的学子,必须了解和熟悉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熟透理论,并把这一精神实现从理论到实际行动的升华;同时,以精神理论内涵为基,在实践中弘扬和发展井冈山精神,丰富并完善精神内涵,并以此提升自我涵养,致力成为优秀的井冈学子。井冈山斗争过去了,但井冈山精神是属于历史的同时,也是属于现时的,更是属于未来的。井冈山精神既然是伟大的,井冈学子自当勉励和骄傲着。 当今大学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生活学习多样。相比于艰难困苦的革命时期,如今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学生是多么的幸福。这是我们学习环境的现实状况。但也正因为这种差别,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发展、弘扬以及传承也更有其相应的空间和潜力,而且更有其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更需要学习井冈山精神,结合历史和现时,在一个更有空间更有潜力的范围或深度上努力发扬传承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共同的红色使命。 3 时代在迅速前进,信息化突飞猛进,人们包括广大学子,面临着更多更广的选择和选择空间,但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以及怎样选择最合心意。在这选择的过程中,尤其会渗透一种精神的内涵或者说自我价值内容,以丰富并发展自我的世界,我们也因此而更会安心无悔。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共同需要的精神价值,更应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价值。我们也要学会在选择中渗透井冈山精神,让我们的选择有所坚定、懂得信念,理解艰苦、懂得奋斗,实事求是、懂得创新,懂得勇敢、相信胜利。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二) 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圣地井冈山,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XX 年第十期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我已是三上井冈了,但前两次都是参观旅游、走马观花。唯有此次大为不同。学院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独特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通过现场体验式、激情式教学,再辅以生动的专题教学、音像教学、访谈式教学和原着研读、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引领我们研读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 4

浅论井冈山精神时代新内涵及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1

浅论井冈山精神时代新内涵及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 11级法学本一班李泽波学号:110115039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时代新内涵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 摘要: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头;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里井冈山精神不断与时俱进,自我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现在大学生出现了一些价值观扭曲和错误的理想信念,为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思想和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1.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井冈山精神产生的条件以及历史背景。中华民族的历史曾经是那么的灿烂和辉煌。然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接踵而至,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苦难和被蹂躏也接踵而至。国内封建主义、军阀主义、官僚主义各派势力抢地板进行战争。各阶层的志士为救民族于水火,不断进行改良、改革、革命,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因各种因素均以失败而告终。自从有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新事物的产生、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亦是如此。 在北伐大革命顺利进行中,由于国民党阴谋叛变、,破坏国共合作,屠杀共产党员和广大革命群众。导致大革命“流产”。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退缩,毅然坚持革命道路的探索。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坚强领导下,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中,找到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同时也培养了影响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精神——井冈山精神。 2.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具体表现在:1.在井冈山精神指引下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原则。早在井冈山斗争中,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成功地实践这一原则,效果斐然。 1.团结袁文才、王佐,立足井冈山 在毛泽东来井冈山之前,袁文才、王佐已经在这一带活动,是井冈山的“山大王”,他们所领导的武装组织,没有正式的名称,在人们的眼中被看做是一股土匪。而毛泽东要上井冈山,就必须与他们合作,建立统一战线。那怎么争取袁文才、王佐呢? 第一,以诚待人,取得袁文才的信任。袁文才出身较富,读过书,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参加过农代会。王佐是裁缝出身,和袁文才意气相投,后当了井冈山的绿林首领,与周围各地豪绅地主为敌,经常出去“吊羊”(就是抓一些有钱的富人来,迫使他们出钱来赎命),周围的地主富农都很痛恨王佐。袁、王两人中,袁的工作最为关键。毛泽东心中清楚,地方武装对外来力量是格外警惕的,不能盲目前进。于是,他以礼相待,先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争取他对引兵井冈山的支持。然而,袁文才是果断地用书信委婉拒绝了,他写道:“毛泽东、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江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 接信后,毛泽东决定致病与袁文才见面。为了取得袁、王的信任,他没有带枪,带去的人也很少。袁文才见如此,一颗悬而未决的心放了下来,立即对毛泽东有了好感。毛泽东这样去,是冒着一定危险的,因为他对袁文才并没有多少了解。这次会见体现了毛泽东诚信待人,从而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 第二,以枪相送,支持袁文才、王佐武装的发展。毛泽东第一次与袁文才见面后,便决定赠送袁文才100支枪。这使袁文才认识到,毛泽东的到来非但不是吞并自已,反而帮肋自已发展。袁文才当即表示包下工农革命军的粮饷供应,并赠给银元1000块。在取得袁文才的信任后袁的态度对王佐也发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8年2月,毛泽东将袁文才、王佐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任副团长兼任第二营营长,何长工为党代表。经过训练和改编,袁、王部队的性质有了根本的变化,提高了军事素质,部队的成分也逐渐起了变化,把一批年轻的农民吸收到部队里来了,把一些“老油子”送回到地方去安置。1928年春,王佐也加入了党组织。这样,两支原来被人称为土匪的地方武装,成为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地说,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能够很快立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很快形成、巩固和发展与袁文才、王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团结小商小贩和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红色贸易 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落,山高林深,比较偏僻,再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得根据地内的商品流通很困难。为了防止商品流通堵塞,保障军民生活,确保根据地内的工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在土改中,照顾

井冈山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

拿山中学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知识竞赛试题班级姓名 得分 评分标准:第1题——第11题每空2分,计76分; 第12题每空4分,计24分。 1.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爆发,首次打出 的旗帜。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起义失败,部队向湘赣边界退却。9月29日率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后部队进行改编,史称“”。 2.1927年10月,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 3.1927年11月底,工农革命军攻克县城,成立了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任主席。 4.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向工家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 、。 5.1928年3月,,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4月,与两部在宁冈龙市会师。5月,召开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 (后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任军长,任党代表, 全军共一万多人。 6.1928年5月,毛泽东、朱德等根据地领导人总结出“、、、”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即十六字诀。 7.1928年6月,红四军取得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8.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任军长,任党代表。12月,红五军与红四军在宁冈新城胜利会师。 9.1928年8月,红四军取得的胜利,击破了湘赣敌军的第二次“会剿”,毛泽东为此挥笔定下了《》的光辉诗篇。 10.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给中央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的思想,为“、”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1930年1月,毛泽东写作《》一文,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 12.井冈山精神可用24字概括为、、 、、、。

2020陕西继续教育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 .1939年10月4日在延安创办的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是()。 ?A. A.《共产党》 ? ?B. B.《前锋》 ? ?C. C.《向导》 ? ?D. D.《共产党人》 ? 2 .1936年1月26日,红军实施东征,红28军军长()不幸牺牲,年仅33岁,遗体送回瓦窑堡安葬, 周恩来亲扶灵棺。 ?A. A. 汪峰 ? ?B. B.谢子长 ? ?C. C. 刘志丹 ? ?D. D.黄克功 ?

3 .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延安,横跨陕西西北部与甘肃东部以及宁夏东南部的交界之处,其地形地貌 十分严峻,形成了十分复杂且繁琐交织的丘岭沟壑,(),很多时候都是黄沙漫天。 ?A. A.多旱少雨 ? ?B. B.多雨少旱 ? ?C. C.干旱 ? ?D. D.洪涝很多 ? 4 .()代表延安精神的核心。 ?A. A.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B.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 ? ?C. C.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D. D.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5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延安让我如拨云雾见青天,我未往延安时,对中国的前途甚为悲观,以为中国 的救星尚未出世,或还在学校读书,其实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现在延安,他就是毛主席。” 。这段话出自()。 ?A. A. 陈嘉庚

? ?B. B.宋耀如 ? ?C. C. 陈果夫 ? ?D. D.陈诚 ? 6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 ?A. A. 灵魂 ? ?B. B. 精髓 ? ?C. C. 本质 ? ?D. D. 主要标志 ? 7 .1938年5月5日,马列学社成立,张闻天任院长,一批红色学者开始基本理论研究。哲学教员艾思 奇,他的()很是受欢迎。 ?A. A.《大众哲学》 ? ?B. B. 《德意志小传》 ? ?C.

延安精神

学习延安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六月份,在党的生日来临之前,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赴延安“红色之旅”学习活动,去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延安精神。 延安,位于陕北南半部的一个小城,在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优秀共产党人,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主席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杨家岭是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一站。上午八点到达杨家岭,阳光普照,凉风习习。回想小学课本里的文章: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顿时对这个神圣的地方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看到一排排的窑洞和里面简朴的设施,便可体会到当初共产党人的艰苦!就是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在昏暗的小油灯下,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写出了《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并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创造了陕北的好江南- —南泥湾;组织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党代会;举行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他们创造了奇迹的十三年、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这里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诞生。并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杨家岭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强大的伟大历史,从此,这条陕北高原上普通的大山沟便充满了传奇色彩。 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而为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可惜此次只是在远处进行仰望,没有到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小故事(一)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就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准备上井冈山的前三天,1927年的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个荆竹山的小山村里召集部队讲了话。 那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数百名工农革命军官兵整整齐齐地在站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毛泽东则站在稻田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毛泽东首先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了井冈山的情况,然后说:“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的根据地是建不起来的,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为了和群众搞好关系,我给大家宣布三项纪律。” 接着毛泽东掰着手指说:“这三项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农民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正儿八经地当众宣布,把它当作部队必须遵守的一项纪律呢?原来,就在昨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战士们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又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伙食担子也跑散了,既疲劳又饥渴,只有300人的队伍行进在山道上,稀稀拉拉地摆了二、三里路长。好不容易看见了一户人家,不知是谁眼尖,发现离屋子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块红薯地。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大家听见这个消息,不由得一涌而上,连泥带苗拔出红薯,也来不及找点水洗洗,用衣袖胡乱地揩一揩,就塞进嘴里吃了起来。转眼间,就被挖去了约200多斤红薯。 这时,毛泽东随殿后的队伍也赶上来了,看到这一情景,他很生气,忙问在场的几

位干部:“你们经过了老表的同意没有?” 连长曾士娥难为情地摇摇头,小声地说:“没有。” 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军阀的队伍,怎么能随意侵犯群众的利益呢?像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和旧军队有什么区别?” 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大家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毛泽东又耐心地说:“几个红薯值不了几个钱,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体现了一支队伍的作风和纪律。过去旧军队已经让群众伤透了心,我们只有做到对群众秋毫无犯,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啊!”说完,他又问战士们,“现在怎么办啊?” “照价赔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好!知错就改,一定要赔足钱。”毛泽东满意地笑了。 那时候,2吊500文钱可以买100斤红薯。曾士娥估算了一下,要大家凑足6吊钱,并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表,很对不起,没经过同意就挖了你地里的红薯。现赔上6吊钱。——工农革命军。”然后用纸包好,又用一块布裹了一层,埋在红薯地边上。 一路上,毛泽东陷入了沉思,由这件事,他想到,一定要制定几项具体的纪律让大家共同遵守,好让大家“有法可依”。于是,工农革命军最早的“三项纪律”就在偏僻的荆竹山应运而生了,那块当年毛泽东站过的、被当地群众称作“雷打石”的大石头,也因此而写进了党史军史中,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稍后不久,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又对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还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到乡下搞调查。他问老表:“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这么久了,有没有战士违反纪律,给老表们找麻烦啊?” 老表听了,都竖起大拇指说:“工农革命军真是一支好队伍,自打我出娘胎,还没见过这样的好部队。历来兵匪一家,哪有军队处处为老表作想的事啊!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不过……”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形成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严峻的岁月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最艰难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于1939年及时发出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搞生产的号召。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军队提出了“一手拿锄,一手拿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机关学校提出了“白天开荒生产,晚上整风加班,生产、思想双丰收”的口号,农民提出了“搞互助、搞生产、多打粮食多贡献”的口号。由于大生产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自给程度竟达到财政总支出的84.44%。359旅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为“陕北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是完全的布尔什维克的精神。”这标志着延安精神的诞生。随后,党中央领导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纠正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外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对党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由于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取得丰硕成果,使中共中央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延安的13年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人们亲切地称这个时期为延安时期,赞誉这个时期产生、形成、成熟的革命精神为延安精神。 在过去六十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延安精神都有深刻、丰富的论述。正如不久前李长春同志在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时所说:“延安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可见延安精神具有经久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延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一道,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成为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尤其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延安精神。 遗憾的是,有些年轻人由于对历史缺乏了解,在谈到弘扬延安精神时,常常流露出“过时”、“无用”之类的错误想法。误区之一是弄不清延安精神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联系。延安精神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强我弱、敌大我小、敌富我穷、敌

传承井冈山精神演讲稿

弘扬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2012年4月11日) 绿色井冈,红色摇篮,革命圣地,心神向往。作为县委党校第三十期科级干部培训班的一名学员,有幸在县委党校的组织下到江西干部学院学习,在井冈山倾听红军后代讲诉红色故事,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登黄洋界哨口,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看着一件件朴实无华而又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面对一处处历经风雨、耳熟能详的革命旧址,脚踏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耳边似乎回响起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喊杀声,眼前仿佛浮现出满山遍野的革命者在红旗的指引下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我不由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心灵受到不断的冲刷、洗礼和震撼,我明白了有一种精神不仅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淹没,相反,它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这种精神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什么?是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在于根据地军民始终坚持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坚忍不拔的精神,永怀革命理想,最终,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成就了

中国革命的摇篮。当前,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从自身真正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智慧。 井冈山精神的法宝是什么?是实事求是 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褒生命力的法宝,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当前,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和改善我们的工作作风。要尊重实践、尊重实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深入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调查研究,为我们有效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是什么?是依靠群众 井冈山斗争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当前,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做好各项工作,就是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作为一名干部,我们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评价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及其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评价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及其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评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块根据地。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贡献是: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毛泽东同志不仅出色地领导了井冈山斗争,而且勇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他在井冈山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件中,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在敌人四面包围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较为完整地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祥细分析了解决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怎样建设苏维埃政权,怎样去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等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全,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壮大革命力量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影响和意义:冈山精神, 就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井冈山的斗争时期用鲜血和生命培有起来的革命精神。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及在当代要利用井冈山精神为支柱,完成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弘扬是必需的,也是急迫的。 1.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革命实践、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始终不 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井冈山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内涵。 2.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长期 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 3.关心群众疾苦。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时刻密切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反映群众的 要求. 4.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不是被动地在苦难中挣扎,或者消极地忍受苦难, 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革命斗争性和乐观的进取精神。 对大学生的启示:首先,弘扬井冈山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深刻牢记国家的基本国情,认清祖国的美好未来,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其次,面临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学校的建设中以及社会的建设中,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精神,为创建文明的赣院、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而努力。最后,井冈山精神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引了方向,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弘扬的最主要精神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正确看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冷静分析和估量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抢抓历史机遇,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居安思危,戒骄戒躁。

论井冈山精神

论井冈山精神 09级历史(1)班 0918140135 杜沙沙 摘要: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先进的价值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这种价值体系中蕴涵着许多宝贵的思想滋养, 和谐理念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的和谐执政理念、民主平等的和谐干群关系、诚信互助的和谐军民关系、不和谐因素的有效化解等。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井冈山道路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和谐理念;和谐价值;时代价值;坚定信;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 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的信念。井冈山精神产生于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一新。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认真探索民主革命的规律,逐步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的边陲之地,边界数县高山丘陵起伏连绵,远离中心城市,是敌人统治力量鞭长末及的地区,而便于革命力量得以保存和发展;边界自然条件有独到之处,气候适宜、动植物的生长条件良好,可以为部队提供一定的物资给养;这里还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大革命时期,边界党组织曾获得过发展,农民协会力量壮大,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红色风暴。它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进程中第一座历史丰碑。与此相应,通过艰苦奋斗,开创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的革命精神就是井冈山精神。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

浅谈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浅谈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永远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斗志、永远向前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她的存在和发展,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历史向前发展的需要。 标签: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 1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永远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斗志、永远向前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她的存在和发展,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历史向前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民族特点的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江西时,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了精辟的科学的高度概括,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激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将星星之火燎原了全国,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那一股劲,那一种拼命精神,使我们的各项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井冈山精神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支撑,起着凝聚人心,激励人民的重要作用。井冈山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她已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她是火,永远具有耀眼的光芒,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支撑。继承、创新、发展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它是对中国几千年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它。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在历史的各个不同阶段,都产生过许多激励人心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几千年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积淀和发展的历史。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三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这样一种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中国三代历史上其他的许多杰出人物和技术的创造,也证明了这种民族精神的久远。井冈山精神正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在革命过程中的创造。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怀着解民众于水火,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幸福的志向,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那种艰苦,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的支撑那是难以想象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自己崇高的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开辟自己的道路,从而赢得自己的生存。井冈山精神产生于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因而它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精神。事实已经证明,井冈山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在今天仍具有指导作用。在我们今天的条件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支持我们前进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重要力量。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井冈山革命斗争简史

井冈山革命斗争简史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道路狭窄,地形险峻。只有五条小路可以出入。在军事上,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影响湘、鄂、赣、粤四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下面我们将井冈山斗争历史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叙述。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经历了创立、巩固发展和坚持斗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7年9月至l928年2月) (一)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1927年4月至7月,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相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走?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了确定全党在新形势下的斗争任务,根据共

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检查党中央过去工作中的错误;制定新的路线;改组中央政治局。经过到会代表的一致努力,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成立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派毛泽东和彭公达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8日,湖南新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确定成立秋收起义领导机关枣党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讨论制定了秋收起义的计划。省委会议后,毛泽东于9月初在安源召开军事会议,组织了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下辖4个团,计5000余人。卢德铭任总指挥。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要各地会师长沙,夺取省城,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发动。我军首先破坏武长和株萍铁路,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10日,分头向萍乡、礼陵、平江、浏阳等地进攻。第二团从安源出发,两次攻萍乡未成,西取老关,后攻克礼陵,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于敌强我弱,第二团经老关北上,攻克浏阳,在浏阳被围,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一、四两团向平浏进发,在攻打长寿街时〕,四团团长邱国轩率部叛变,勾结敌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