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过高,是一种非常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成年人的健康。高脂血症容易导致心

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给人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将从高脂血症的原因、症状、预防和

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高脂血症的原因

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食用过多

的高脂食物、高糖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摄取过多的酒精,以及体育

锻炼不足等都是导致高脂血症的原因。

另外,高脂血症也可以是一种基因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有患者的

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脂血症和

相关的代谢性疾病都会开始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发胖、血脂

值升高、血压升高、胸闷、心悸等。

高脂血症的预防

要预防高脂血症,首先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食物,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此

外,控制体重,不吸烟,适度饮酒,多进行体育锻炼等都是预防高脂

血症的重要方式。

高脂血症的治疗

治疗高脂血症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非药物

治疗主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身体运动量、戒烟戒酒等。而药物

治疗则是通过服用降血脂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降低血脂值,预防

并控制高脂血症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展。

总之,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减少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远离高脂血症。同时,要及时进行治疗,以便能够尽早控制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高脂血症的诊断及治疗

高脂血症的诊断及治疗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及早发现血脂异常并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发生率。血脂检查常用的有四个项目,包括血浆总胆固醇crc)、甘油三酯cr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认为,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国临床医生2012年第40卷第3期憩181)总胆固醇crc),甘油三酯cr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但目前公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故目前文献多以血脂异常的概念取代高脂血症。 1、高脂血症的诊断 血脂异常主要通过临床日常的检查及常规健康体检来发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妇女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而对缺血性心血管病及高危人群,则每3 -6个月测定1次血脂。 血脂异常本身的临床表现不多,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眼部等位置沉积可引起黄色瘤、高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环。这些可在体格检查时发现,但发生率不高。明显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等。 而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被发现血脂异常。 血脂水平受人群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影响较大,也与性别、年龄等有关。故目前不主张使用“正常值”的概念,而是根据血脂水平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来提供一个合适的范围o《中国成人血

脂异帝防治指南》提出的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如下: TC合适范围<5.18mmol/L,TC 5.18 -6.19mmol/L为边缘升高,TC≥6.22mmol/L为升高;TG合适范围<1. 7mmol/L,TG l.70 -2.25mmol/L为边缘升高,TG≥2.26mmol/L为升高;LDL-C合适范围<3. 37mmol/L,LDL-C 3.37 -4.12mmol/L为边缘升高LDL-C≥4. 14mmol/L为升高;HDL-C合适范围≥1. 04mmol/L,HDL-C<1.04mmol/L为降低。 为对不同人群确定不同的治疗目标《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了成人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表1)。 2、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 调脂治疗以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临床上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调控的目标水平。在决定药物治疗时需全面了解患者的伴随危险因素,对不同危险人群,开始治疗时的

高脂血症论文:关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与进展

高脂血症论文:关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与进展 【摘要】高脂血症(hlp)是由于机体内质代谢出现异常所引起的病症,临床上将胆固醇检测结果在6.3mmol/l,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在1.5g/l的人群,划定为高脂血症患者。该给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血清中的tc、tg含量严重超出正常水平,如果任其发展不予控制,则会导致冠心病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病症发生。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控制,在近几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从早期研究、药物概况、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血管功能、金属元素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中医在该病治疗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中医高脂血症进展 高脂血症(hlp)是由于机体内质代谢出现异常所引起的病症,中医理论知识显示,高脂血症属于本虚标实证,属浊、痰、瘀的范畴,大多数为肝、肾、脾三脏的虚损,以肝肾不足最为常见[1]。病理机制为:一、饮食厚味肥甘,脾胃的损伤,以及肝胆疏泄的功能不顺畅,泌输精汁不良所导致的 脾之消谷、不能正常运化,转化成痰浊。二、肾脏阴阳两虚,相火妄动,导致肝阳上亢,严重者可导致化火,木旺则乘土, 致使脾胃输布的功能不良,湿热郁结,造成痰浊而内生[2]。临床上将胆固醇检测结果在6.3mmol/l,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在1.5g/l的人群,划定为高脂血症患者。该给患者的共同

特点是,血清中的tc、tg含量严重超出正常水平,如果任其发展不予控制,则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病症发生。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医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稳定,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从早期研究、药物概况、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血管功能、金属元素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中医在该病治疗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早期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医学科已经开始利用实验医学的方法对hlp进行治疗与研究。相关资料表明,很多单味中药与复方,例如:益寿调脂片、调脂胶囊、黏脂通冲剂、降脂通脉方、舒肝降脂胶囊、复方葛根胶囊、加味复方血脂清等,均具有降低三酰甘油(tg) 、血清胆固醇(tc) 、载脂蛋白b (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c)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 、载脂蛋白a(apoa),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预防,并且能够改善血液的流变性的功效,只是程度不一。,且毒副作用反应不明显。 2 药物概况 国内与国外在治疗hlp时所用的药物一般分为两类: 一、西药,大多数为3 - 甲基3 - 羟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烟酸的制剂;不饱和的脂肪酸;鱼油类;胆汁酸的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过高,是一种非常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成年人的健康。高脂血症容易导致心 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给人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将从高脂血症的原因、症状、预防和 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高脂血症的原因 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食用过多 的高脂食物、高糖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摄取过多的酒精,以及体育 锻炼不足等都是导致高脂血症的原因。 另外,高脂血症也可以是一种基因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有患者的 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脂血症和 相关的代谢性疾病都会开始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发胖、血脂 值升高、血压升高、胸闷、心悸等。 高脂血症的预防 要预防高脂血症,首先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食物,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此

外,控制体重,不吸烟,适度饮酒,多进行体育锻炼等都是预防高脂 血症的重要方式。 高脂血症的治疗 治疗高脂血症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非药物 治疗主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身体运动量、戒烟戒酒等。而药物 治疗则是通过服用降血脂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降低血脂值,预防 并控制高脂血症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展。 总之,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减少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远离高脂血症。同时,要及时进行治疗,以便能够尽早控制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肪肝;血脂水平 肝脏是脂类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异常积累的病理状态[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摄入的食物中含脂质物质过多以及饮酒量过多、熬夜、不注意锻炼等种种因数影响,导致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探讨脂肪肝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同时为了给脂肪肝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本文对从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脂肪肝患者中随机抽取35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行B超检查和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脂肪肝患者中随机抽取35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0人,女140人,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7岁。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标准参照中华肝病学会2002年修订的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1.2诊断标准 1.2.1脂肪肝分型[2]轻度脂肪肝:B超显示肝脏形态大小均正常,近场显示肝实质回声稍增强,肝实质密集细小光点,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清晰可见,肝包膜显示较清晰。 中度脂肪肝:B超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近场显示肝实质回声增强,肝实质密集细小光点,远场回声衰减,肝实质光点稀疏,肝内血管状结构模糊,肝包膜显示尚清晰。 重度脂肪肝:B超显示肝脏形态饱满,体积增大,左右叶下缘角圆钝,近场显示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肝实质密集细小光点,远场回声明显衰减,肝实质光点稀疏,肝内管状结构无法辨认,肝包膜显示欠清晰。1.2.2血脂生化指标诊断依据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仅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TG>1.71mmol/L,血清胆固醇水平正常。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仅血清胆固醇(TC)水平升高,TC>5.17mmol/L,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正常。 混合型高脂血脂:TG与TC水平均升高,即TG>1.71mmol/L 且TC>5.17mmol/L。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不同程度脂肪肝与血脂浓度的关系所有脂肪肝患者中轻度182例(52%),中度105例(30%),重度63例(18%)。 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略有差异,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脂肪肝与血脂浓度的关系2.2不同类型高脂血症与脂肪肝

饮食论文饮食与高血脂

饮食与高血脂 摘要: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活动量明显减少、饮食趋向西方化,以致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患有高血脂的人口逐年增加,有年轻化的趋势。饮食与高血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健康的饮食有助于高血脂的降低。 关键词:饮食;高血脂;高血脂的危害;五大原则 (一)高血脂的涵义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高血脂简单的说就是血液中的脂蛋白浓度高于200(mg/dl=毫克/100毫升)的正常值。 (二)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对身体的危害具有隐匿性、渐进性和全身性的特点,是引起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三)饮食与高血脂的关系 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血脂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民以食为天,现代人"大饱口福"的同时,却常常忽视了营养结构。饮食不节制可以导致高脂血症及其相关很多疾病。

无论任何疾病,饮食都非常重要,俗话说药食同源,适当的饮食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治疗疾病。 (四)平衡饮食,遵循五大原则 患有高血脂,很多人就完全素食、偏食,这是个误区,对身体是很不利的。我们从饮食中获得的各种营养素,应该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如果在两星期内您所吃的食物没有超过20个品种,说明您的食结构有问题。患有高血脂,就更应该吃得明白,吃得健康。 遵循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是高血脂饮食的"五大原则"。进食七分饱,不宜暴饮暴食;宜低热量、低脂、低糖、高纤维素膳食,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蛋类每天不超过一个,提倡吃植物油,多食用鱼类、豆类、瘦肉、海产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五)降血脂之妙方-----新疆少数民族饮食 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是有道理的,新疆少数民族选择了一些适宜自己的饮食方法,以此制彼,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洋葱:温辛气味走窜,能除腥去膻、活血化淤、消食导滞。当地民间还流传用洋葱配鲜辣椒、西红柿,共切成丝、放适量的盐凉拌后食用,称“皮辣红”,其性酸辣清香,味道鲜美可口,清心开胃,除腻除脂。 砖茶:用茶树细枝和叶径压缩成块,通过发酵生黄色菌,一般认为茶质地坚硬菌丝多者为佳,有消导理气,促进脂肪分解和减肥的作用。 酸奶块:天然的乳酸菌素,有助消化,促进胃肠道吸收,并能止泻。

高脂血症检验与动脉硬化及治疗

高脂血症检验与动脉硬化及治疗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或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症,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甘油三脂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 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急性心梗死等早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国际上著名的多危险因素干扰试验对36万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总胆固醇>6.48mmol/L者,其5年冠心病病死率较血清总胆固醇<6.48mmol/L者高2倍以上。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此而病死的人数占总病死人数的1/3左右,其中脑血管病占45%,这与多种因素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其基本病理改变都有动脉粥样硬化,又无不与高血脂症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保护心血管,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之一,乳糜微粒(CM)许多学者认为它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1]。 1 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升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胆管梗阻、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形、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毒性肝炎、门静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老年性白内障及牛皮癣等。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脂肪肝、肺结核、先天性血清β-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脂升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管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脂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提示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下降和载脂蛋白B增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最为明显,还可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蛋白血症。 2 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 “人老始于血管”,所谓血管老化就是动脉硬化,即使在20岁左右的人也会发生动脉硬化。血管变化不经过一定的时间,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不会表现出来,这就是动脉硬化的可怕之处。所谓动脉硬化即指血管内腔变窄,失去弹力的状态。脑动脉硬化,血液在脑血管内堵塞(脑梗死),变脆的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无法输送,最终导致脑细胞坏死,当下身体麻痹、语言障碍等后遗

高脂血症患者的食疗研究论文

高脂血症患者的食疗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疗法对高脂血症治疗的意义。方法通过对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查体发现血脂异常者进行改变不合理饮食结构和不良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预防高血脂的发生应从饮食入手。结论我们应重视合理的饮食结构,特别是血脂紊乱者应高度重视膳食疗法。 【关键词】高脂血症膳食疗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的患者也逐年上升,而且逐渐年轻化,患病率大约为30%~50%[1],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居于死亡率原因第一位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防止血脂升高已成为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1膳食疗法 1.1一般营养原则(1)控制食物总能量的摄入,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就以脂类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使摄入的能量基本等于消耗的能量。(2)控制食物中总脂肪的摄入量,使其不超过总能量的25%,动物性脂肪中饱和脂肪酸较多,它能促进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增加血液粘度并加速血液凝固,促进血栓的形成。植物性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它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但也不能过多摄入,因为会引起体内较多的氧化损伤[2]。(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量和比例,使其占总能量的60%,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甘油三酯,并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因此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主食、粉条、精糖等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2]。

1.2科学的饮食方法(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提供的能量要占总能量的11%~15%为宜。同时给予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可以吸附肠道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加快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减少脂类物质的吸收,促进排泄。(2)减少酒精的摄入,酒精可以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导致血脂升高。酒精本身也是能量物质,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因此要减少或者不饮酒。(3)控制盐的摄入,盐中的钠离子可导致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壁硬化,加重血脂紊乱,专家建议,每日食盐6g以下。 1.3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要求做到生活有规律,睡眠控制在8h 以内,1日3餐(或4餐),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和缺餐少顿,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保持身心愉悦。 2结果 目前临床上对血脂异常的患者大多采用药物治疗,疗效是肯定的,但也有局限性。膳食疗法主要是饮食控制,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以及生活方式的调节,膳食疗法不仅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也是调脂药物治疗的基础,因此,膳食疗法是高脂血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3讨论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不当是引起血脂紊乱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实验均表明膳食因素与成人的血脂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否采取药物治疗,都应辅以适当的营养饮食措施,注意饮食也是改善血脂紊乱的基础[3]。

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搜集和深入分析近年来高脂血症中医临床最新文献资料,从中医角度对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分型及临床治疗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明确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和分型依据,为中医临床预防、诊断、治疗高脂血症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57-01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由脂质代谢异常和新陈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发病后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上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常会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等[1]。常规西医治疗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长期用药会产生药物依赖现象,停药后易发生血脂反弹,不利于长期病情控制与治疗。中医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有极大优势,可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根据病因辨证施治的同时,起到调理作用,是病情长期控制与治疗的首选途径。近年来,中医临床在高脂血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面均得到较大发展,现将最新的高脂血症中医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属中医“湿阻”、“中风”、”血瘀”、“痰浊”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脏器功能下降、肥甘食物摄入过多、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2],另外,过度饮酒或腑气不通也会引发此症。若具备单种或

多种上述因素,便会影响正常的脏腑功能、痰瘀互结。当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减少会停止水津生成、使之凝聚而为痰、精化而为浊,形成的痰浊不断增加聚集,就会引发血脂堆积[3],也就是说,体内大量堆积的血脂实际是痰浊所化而成的。尤其在机体肝肾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痰瘀、痰热和痰湿,最终均淤积在人体各大脉道之中阻塞流通作用,使得清阳不升、浊阴难降,引发和加重高脂血症。 2 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目前为止,中医领域对高脂血症的分型不仅相同,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分型方式是将高脂血症分为肝郁痰阻、痰浊中阻、脾虚湿盛等类,也有中医临床工作者认为应当将高脂血症分为肝肾亏虚、痰浊中阻、气滞血瘀、肝郁脾虚4类[4]。不同的分型方式之间并无过大差异,中医临床应加大研究力度与理论分析力度,尽快统一高脂血症分型标准,以便为高脂血症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为统一、可靠的依据。 3 治疗研究进展 此处根据最新的中医论治主体的不同探讨了高脂血症的中医临 床治疗研究成果: 3.1 脏腑论治。脏腑论治是当前中医临床论治的一大重点,而脾虚又是脏腑论治的重中之重。国内有临床工作者尝试对比了中医健脾降浊方与一般血脂康两类药物的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以治疗脾虚为主的健脾降浊方更有针对性地消除了脾虚现象[5],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作者:李万义鲁鹏程陈玉强刘彦云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相关脂蛋白的升高(同时,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由于其升高而造成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如动脉粥样硬化等。通常认为血脂主要包括血液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脂蛋白。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生化监测技术的普及,愈来愈多的人注重健康体检。高脂血症作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血脂升高与很多疾病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高脂血症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脂血症根据其发生的原因、血脂异常的成分不同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简单分类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 水平减低。二.按病因分类:1.原发性高脂血症,指遗传性、家族性或原因不明的高脂血症。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病因: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现将高脂血症中西医治疗的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高脂血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30~60岁年龄发病率高,以肥胖者、喜食肥甘厚味者、有烟酒嗜好者多见。高脂血症通常不引

起任何的症状,但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不重视,因为冠心病或中风,往往是高脂血症患者最早的异常表现。对易感人群定期检查,及早进行高脂血症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血脂: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有黄瘤或黄疣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4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绝经期后的女性也应该接受血脂检查。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或不典型,以血液生化检查改变为客观诊断指标。化验结果主要显示为: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增高。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正确的血脂检测,是在经过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静脉血液检查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血清LDL-C3.15-3.61mmol/L(121-139mg/dl):血清HDL-C1.04-1.55mmol/L(40-60mg/dl);血清TG1.70mmol/L150mg/dl 以下。血清TC5.23-5.69mmol/L(201-219mg/dl)。 2病因病机 脂蛋白代谢过程极为复杂,若引起脂质来源,脂蛋白合成,代谢过程关键酶异常或降解过程受体通路障碍等,均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血脂异常。原发性血脂异常多原因不明,认为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继发性血脂异常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和药物等引起。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瘀和饮食习惯有关,其本为肝脾肾三脏的虚弱,其标为

中医干预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中医干预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摘要】本文采用中医干预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的办法,选择内科门诊高脂 血症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中医干预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记录了两组患者血脂 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高脂血症治疗效果显著,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验证了中医干预高脂血症疗效的有效性,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干预;三味调脂茶;经络保健按摩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 0117-01 高脂血症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是威胁人民 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 底出血、周围血管病等。我院自2013 年以来,应用中医干预对60 例高脂血症患 者进行治疗,并与口服辛伐他汀治疗30 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采集 90 例2 组患者为2013 年2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在我院内科门诊患者,均符 合以下条件。入选标准:(1) 符合 1997 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 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确定的血脂升高的标准【1】:静脉血液检查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血清LDL-C 3.64mmol/L(140mg/dl) 以上;血清HDL-C 0.91mmol/L(35mg/dl) 以下;血清TG 1.70mmol/L(150mg/dl) 以上;血清 TC5.72mmol/L(220mg/dl) 以上。(2) 入院前未经调脂治疗。治疗组60例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49-79 岁,平均年龄66 岁;病程2 月至4 年,平均6.1 月; 根据血脂水平划分,轻型42 例,重型18例。对照组30 例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1-78 岁,平均65 岁;病程1 月至5 年,平均5.8 月;根据血脂水平划分,轻型20 例,重型10 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确诊后即进行饮食指导,并给予“三味调脂茶”中草药方剂代茶饮,并 教授中医经络保健按摩;对照组确诊后即进行饮食指导,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山 东鲁抗医药集团生产国药准字H20083839)10mg 口服,每日1 次,4 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所有患者均视全身其他患病情况,酌情给予降压、抗凝、降糖等治疗。但在 临床观察期间,均未采用其他调节血脂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 疗程后各 评估1 次。疗效判断标准【2】:(1)基本痊愈:各项血脂水平完全降至正常范围;(2)显著进步:各项血脂水平较前明显降低,但未降至正常范围内;(3) 进步:各项血脂水平较前有所降低,仍未降至正常范围内;(4)无变化:血脂 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5)恶化:血脂水平升高;(6)并发其他疾病。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2.2 毒副作用 治疗组中医疗法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1 人服用辛伐 他汀3 周后,因肝功能异常停药。 3 讨论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应军王磊胡宾王薇薇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年第05期 [关键词]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030-02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TC升高),高甘油三脂血症(TG升高)或二者兼有。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寻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降血脂药一直是医药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 1、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脂药物 1.1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 这类化合物主要是指他汀类,该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限速酶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起作用。该酶受到体内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若细胞内胆固醇排空可致该酶活性增加,而使体内胆固醇合成加速;相反,细胞内胆固醇量增多,该酶活性下降,胆固醇在体内合成减慢。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使体内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来源。同时,该类药物增加或激活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表达的水平而减少血液中LDL的含量。因此,他汀类药物具有选择性好,疗效高的特点,副作用较少,可明显降低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迄今为止他汀类药物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以发酵方法从微生物中获得的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汀;第二代是半合成物,如阿托伐他汀;第三代是全合成的药物,如氟伐他汀;最新上市的他汀类(rosuv-astatin)以及在开发研究中的pitavastatin。从化学结构分析,他汀类分为前药和活性体两类。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为活性药物,易溶于水,在体内直接发挥作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为内酯,无活性,在体内水解后发挥作用。 1.2贝特类药物 该类化合物属于贝特类,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最有效的药物,对于LDL-c疗效较差。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以及吉非贝齐,环丙贝特副作用大,临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 标签:高脂血症;中医药;治疗 高脂血症是目前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防治血脂异常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西医治疗本病疗效尚不十分理想,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仍然是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中医药适用各种血脂异常患者,通过改善血脂状况而达到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并减少西药副作用。笔者现就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治疗进行探讨。 1 病因病机研究 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胸痹”、“中风”、“痰浊”、“血瘀”等症范畴。对其病因病机,诸家看法较为一致,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年龄、饮食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本为肝脾肾三脏虚弱,功能失调;其标为痰浊、瘀血内生;诱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 龚一萍等[1]认为,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胸阳不振,心脉挛急造成高脂血症的原理与之非常相似,痰、瘀、脂质胶着心脉形成心脏疾患是高脂血症影响心脉的重要因素。庞剑等[2]认为肝的疏泄功能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均为肝脾不调、肝胆不利、肝阳上亢及“水不涵木”等所致。有学者[3]认为脾虚气弱为病之本,脾失健运,失其“游溢精气”和“散精”之职,非但气血生化紊乱,膏脂转运、输布亦不利,滞留营中,形成高脂血症。昌炳如[4]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肾虚”关系密切,肾虚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脂内环境动态平衡,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升高,故临床上常见中年后出现高脂血症,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杨智敏[5]认为脂质代谢紊乱,过氧化脂质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与中医学的痰浊、瘀血密切相关。姜文良等[6]认为,高脂血症重点不在虚,而在过食肥甘厚味,精神紧张,使脏腑转化不及或脏腑功能失调,饮食不归正化致膏脂疏化障碍,渗入血中,发生高脂血症。孙丽英等[7]认为,过度安逸,人体气血不畅,浊阴不用,可致膏脂内停,气血壅滞,导致高脂血症。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分型施治 高脂血症属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心肝脾肾,痰浊证、血瘀证、脾肾亏虚证是临床主要证类。实证治以活血化痰,通络降脂为主,虚则治以滋补肝肾,阴虚兼以补脾和胃为主。目前大多数文献和研究将高脂血症分为四型,即痰浊阻遏型、气滞络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 吴同启[8]以“高血脂为血中痰浊”作为立方依据,以益气理脾化痰为大法制出理脾化痰降脂片,旨在消除血中之痰浊。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与用利脂平治疗对照组30例作治疗前后、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于文涛等[9]用

牙周病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牙周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牙龈炎症、牙齿支持组织的丧失,严重者还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牙周组织的炎症与高脂血症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牙周病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可能相关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预防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周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血脂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常见疾病,它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3]。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6]。牙周炎可以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7、8],牙周炎对于血脂水平的影响可能是牙周炎引起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9],因此牙周病与血脂的关系可能是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桥梁[10、11]。本文拟介绍牙周病与高脂血症相关的研究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理论参考。1.牙周病 牙周病是影响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牙周附着丧失、牙龈退缩,严重者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病是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统称,其主要原因是牙面上不断形成的菌斑生物膜。 牙龈炎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菌斑生物膜将扩散至龈下,细菌及其毒素产物会刺激牙周支持组织,激活机体的防御系统,在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形成牙周炎的同时,毒性产物及其引发释放的炎性介质可以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可能影响血液中的脂质水平,进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程 慢性牙周炎在人群中发病率相当高,在发达国家约占成年人口数的22﹪[12]。牙周炎为多因素疾病,除主要的细菌因素外,一些全身性的易感因素(危险因素)也影响了牙周炎的进程。因此高脂血症与牙周炎之间可能相互影响,有关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2.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或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指人体内血清(浆)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即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属中医学“痰湿”、“浊阻”、“血瘀”等范畴,近年应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在病理上、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历代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祖国医学虽无高脂血症的概念,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无高血脂的独立病名,但对人体膏脂已有所认识,认为血中膏脂在正常情况下是生理性的。《灵枢.五癃津液别》认为,“津液与膏脂密切相关,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若五脏生理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痰浊血瘀,则形成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又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景岳全书》谓:“人之多痰,悉由中虚使然”。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津液代谢失常,凝聚成痰,阻于血脉,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血瘀,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痰瘀同病,积聚血中,形成高脂血症。 2 现代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钱卫东等[1]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失运,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而转变为致病的代谢产物-痰浊,其与高脂血症的发病也有着密切关系。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龚一萍等[2 ]认为,膏是津液之稠浊者,是血的成分之一,与肾的主宰关系非常密切,肾阳虚,水凝为痰,肾阴虚,炼液为痰,肾气虚,脂浊停留。高红勤等[3 ]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发育,肾亏蒸化无力,且肾虚可致脾失健运,精化为浊,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的疏泄功能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肝肾亏损或肝失所养,疏泄不及,气郁化火,内耗阴血,致津液亏损,热灼津液,或痰或浊引发高脂血症。痰湿血瘀,留滞脉络。近年來[4 ]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为肾虚,涉及肝脾两脏,标实为痰浊血瘀。有学者认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痰瘀壅滞而致高脂血症。 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3.1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上同样要辨证施治。王化猛[5]将46例HLP辨证分为痰浊凝滞型、痰凝血疲型、痰凝阳亢型、痰凝阴亏型、痰凝脾虚型,以导痰汤加味治疗,3个月内疗效分析表明:以痰凝为核心辨治HLP有其临床依据,切实可行。李辉[ 6]将高脂血症52例辨证分为痰浊内蕴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用胃苓汤、血府逐瘀汤、左归饮、济生肾气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的文献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超出正常范围,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常见健康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Zhang Y, Da Silva JR, Reilly MP, Billheimer JT, Rothblat GH, Rader DJ. Hepatic expression of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R-BI) i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macrophage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in vivo. J Clin Invest. 2005;115(10):2870-2874. 这项研 究发现肝脏表达喀斯特家族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在体内对巨噬细胞逆胆固醇转运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个结果揭示了SR-BI在高脂血症的发展和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2. Sarwar N, Danesh J, Eiriksdottir G, et al. Triglycerides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0,158 incident cases among 262,525 participants in 29 Western prospective studies. Circulation. 2007;115(4):450-458. 这项研究通过对29项西方前瞻性研究中的262,525名参与者进行纵向研究,发现三酰甘油与冠心病的风险密切相关。这个发现提醒了人们在预防高脂血症相关疾病时要特别注意三酰甘油的调节。 3. Ference BA, Ginsberg HN, Graham I, 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caus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 Evidence from genetic,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studies.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Consensus Panel. Eur Heart J. 2017;38(32):2459-2472. 这项共识

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临床治疗观察

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安引弟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借助前瞻性数字双盲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西医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使用阿

托伐他丁治疗,研究组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患者对比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降低高于對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疗效理想,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该联合用药方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阿托伐他汀;冠心病;高脂血症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A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1]。临床调查显示[2],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诱因之一。国内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发病率较高,临床针对该疾病时主要通过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进行脂代谢调节[3]。中医学将冠心病归为“胸痹心痛”范畴,将高脂血症归为“血瘀”范畴,两组疾病治疗原则均为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相关中医治疗药方较多[4]。近期一项临床研究显示[5],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水平。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借助前瞻性数字双盲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各50例。纳入标准:(1)疾病符合中西医确诊标准,入院接受治疗;(2)年龄65岁以上,精神治疗正常,可以正常交流; (3)专人讲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加入。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严重性基础疾病等;(2)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依从性较差,研究资料不全。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5~79岁,年龄均值(70.06±1.40)岁,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5~80岁,年龄均值(71.00±1.50)岁。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开展研究,组间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1)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西药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研究 进展 【关键词】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 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赵二强等[1]认为,2型糖尿病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脂代谢异常是其它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脂肪肝、肾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的纠正对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从而对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工作者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治疗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近5年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郭美珠等[2]认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痰瘀内阻。痰湿瘀

血既是脾肾亏虚的病理产物,又是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孙丰雷等[3]认为,糖尿病血瘀证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尤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的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有关。丰胜利[4]认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机演变遵循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规律,且随着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血瘀证的出现,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LDL-C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阮诗玮等[5]认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证、瘀证、标实范畴,与本虚密切相关。认为肾的某些功能归属于下丘脑—垂体— 靶腺轴功能,此功能失调可影响调控血脂内环境动态平衡的某些下丘脑和垂体激素水平,导致脂质代谢紊乱。 2 辨证论治 滋阴益气活血法黄耀强[6]自拟降糖脂汤配合糖适平片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30例,并与单纯应用糖适平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

中医难病诊治——高脂血症!

中医难病诊治——高脂血症! 中医难病诊治——高脂血症! 一、概述: 高脂血症是指人体血浆一种或数种脂质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最高值限。本病在营养代谢性疾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被视为冠心病的三大因子之一。在我国,此症并不罕见,近年来其患病率及死亡率还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病原发性病因未明,多有家族史及遗传史。现代医学虽有多种降脂药物,但多有副作用且疗效不稳定。 中医古文献虽无“血脂”之名称,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脂者”、“油脂”、“脂膜”等记载。如《灵枢·卫气失常》篇说:“脂者,其血清,气滑少。”这是最早论及脂者的记载。在历代医籍中,对类似高脂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治法,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分别见于痰饮、心悸、眩晕、胸瘅、卒中、真心痛等病症中,并一致认为痰浊是形成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因素。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是从70年代开始的,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报道首见于1973年,此后,在单味中药治疗本病的文章不断发表的同时,亦开展了中医辨证分型的探讨。80年代以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病因病理方面,突破了古人以“痰”立论的认识,进一步观察到机体阴阳失衡对本病的影响。在辨证分型方面,经过长期的摸索研究及临床经验的累积,亦渐趋于一致。在治疗方面,大量的临床工作表明,单昧中药或复方有显著的降脂疗效。据初步统计,目前经过临床验证已经筛选出具有确凿降脂作用的中药50余种,有效降脂方剂达40个组方。此外,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刺、推拿、气功等,亦收到较好的降脂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前景广阔。 近年来还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在诊断上,发现血脂数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