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

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

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
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

会议名称: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深度解析

会议时间:2013年8月28日 15:30-16:30

会议主办方:易贸

会议主讲人:韩华明易贸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

会议简介:

国际油价的走势一直以来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神经,而如何正确地预测油价走势则成为是否能够精确把握经济脉搏的重要因素。2012年“M”型震荡有何寓意?2013年油价走势如何?

此次会议,易贸贸商品信息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韩华明先生将通过3C中国财经会议对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深度解析。会议内容:

主持人:各位参会者,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参加Wind资讯3C 中国财经会议,我是此次会议的会议助理。此次会议由易贸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韩华明先生主讲,他会就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预计需时1个小时,首先由韩华明先生做主题讲解,之后我们安排了专门的提问环节,供大家就关心的问题与他交流。如果您需要提问,请在我宣布会议进入提问环节后,按电话上的*2键开始提问。好,那我们事不宜迟,立即将会议交给本次会议主讲人韩分析师,大家欢迎。

韩华明: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分享有关于2012年-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的分析。我们知道2013年下半年预计国际原

油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窄幅震荡的趋势,我们预计均价的区间98-102美元之间,这个是指WTI的价格。9月2日劳工节之前,市场仍然处于消费旺季,但是由于夏季北海油维护,以及美国加大制材伊朗的力度,国际原油价格受到较强的支撑,但是随着劳工节之后,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也逐渐退出,油价可能震荡下行。

我今天的PPT演讲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我们会回顾2012年国际油价的变化,之后我们会将如何预测油价,在这个同时,会对2012年油价走势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将详细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真正推手,曾经有人说过:“谁控制了原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因因此出于政治的考量,或者经济利益的趋势,一直以来油价一直是受到操控的,操纵国际油价的推手之一投机,它正面临着更为严厉的监管,第四部分将从供给、市场的焦点以及投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率二个基础上预判2013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的走势。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2012年国际油价的走势,主要呈现M 字的震荡,PPT第三页,显示的是2012年1月份到2012年年底国际油价的走势图。2012年两种主要的基准原油价格,也就是WTI和布伦特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WTI2012年均价是在94.12美元/桶,布伦特 111.65美元/桶。从全年来看,WTI下跌10.81%,布伦特下跌0.91%,它的价差扩大到25美元。但是我们知道,2013年价差缩小非常小,2012年价差扩大那么大,首先告诉我们,2012年主要影响油价的因素是什么,也就是地缘政治起到非常大的因素。另外,美国国内原油运输瓶颈,它的变化引发了WTI和布伦特油。

首先我们来回顾2012年油价走势的具体情况,我这里分了四个季度。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第一季度,由于欧美西方国家加大制材伊朗的力度,随后伊朗就威胁和封锁是有运输命脉,受这个影响可以看到,第一季度国际油价的走势是震荡上行的趋势,在2012年第二季度4月份,美国汽油零售价达到3.941美元,触及了美国公众可接收汽油价格的底线。受这个影响,美国汽油消费量和消费者的信息指数也是大幅度下滑。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来维持油价。大家知道2008年是奥巴马维持竞选的一年,所以说国内汽油价格对它的竞选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个时候他非常明确的说他要动用SPR。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得到IEA的认可,IEA这种全球的供应还是非常充足的。同时OPEC也表示愿意增产保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季度的油价震荡下行的趋势。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主要是欧债危机,包括QE以及美国财政悬崖,第三季度由于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希腊是有风波其实对国际油价是利空的。

与此同时,美国的OE是否能够退出,何时退出,其实市场已经有预判了,可以说被提前消化的,因此可以看到第三季度,尽管希腊或者欧洲这块,它的经济危机非常不好,但是国际油价才是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在第四季度,当OE退出以后,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债危机的核心,而随着年底的逼近,美国财政悬崖一触即发,而OE3、OE4尽管已经退出,但是由于提前被市场消化,第四季度油价基本在震荡的趋势里面行进的。

回顾了2012年的油价以后,我们来看国际油价预测当中,可能

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其实很多机构都会预测油价,并且是不停的预测油价。其中,高盛就是预言家,2011年6月,高盛预测2012年布伦特油价,2012年布伦特油价上涨至14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预测2012年布伦特油价上涨至120美元/桶,2012年10月,高盛预测2013年布伦特油价为110美元/桶,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准的,2012年12,美银美林预测2013年WTI降至50美元/桶。他给出的原因美国页岩油大量分离法,导致原油供应非常大的增长使得油价下跌。这种情况下,当时分析的是见仁见智,有些靠谱有些不靠谱。不但是投行,美国的能源机构也是非常喜欢预测油价,美国能源署的下属机构。

EIA每个月都会公布月报,会根据全球原油供需的情况,找国际原油价格的预判,我们可以看到的数据是到2013年6月份的,他这里是预测到201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认为国际油价是下行的趋势。从这些来看,供需是这些机构预测国际油价的依据,就是说这些机构预测油价就是供需在驱动,事实是否是这样?我们这里做了比较,我把2011年和2012年的供需罗列出来,三大机构EIA,美国能源署、IEA能源署,以及OPEC,每个月都会对全球的原油供需进行分析。在这里我罗列出2012年四个季度全球原油供需的情况,由于统计口径的关系,我这里用的是IEA的数据,把这些数据和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放在一起,得出一个结论,相信供需主导油价,那么我们就被这些机构给忽悠了。

2012年第一季度供需的缺口是负二,国际油价上行可以得到揭示,但是在第二季度,它的供需缺口有一定的缩小,油价所示也可以

揭示。但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如何解释呢?它就不能用供需去解释了。第二个方面,除了供需以外,很多媒体喜欢用事件去预测油价,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路透社作为重要的媒体,国内很多对于当天国际油价的分析,很多都是参考路透社的分析,这里举几个例子,2013年6月28日布伦特升穿103美元,因美联储称不急于缩减刺激政策。2013年6月26日,美国原油期货跌至95美元下方,受美国经济数据和库存影响。2013年6月14日,布伦特原油从近105美元下跌,因美国库存充足且前景疲弱。

其实如果把一些事件联系起来,从逻辑上行不通,6月18由于中国汇丰PMI不好,就说国际油价下跌,但是7月1日公布中国汇丰PMI是创下了9个月以来的新低。但是国际油价却是大涨的,因为当天他选择了欧美的经济指数。这告诉我们,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但是市场往往选择性针对某一件利多的消息进行影响油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各类事件有所跟踪,去了解市场到底会聚焦哪类事件,这是我们易贸研究中心与其他机构不同的研究方式。

接下来来看2013年,我们预计国际油价的操盘手将面临全面的监管,国际油价其实很早以来,一直被操控。我们可以看到谁都是像操纵油价的,OPEC,IEA、美国。大型油企,BP,埃克森美孚、华尔街的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国家里面,OPEC、IEA这些组织,基本在油价波动之后才开始采取行动,才去操纵油价。操纵油价的同时,其实更多的是对油价的调控,华尔街以及石油公司则是以投资操纵,在波动当中获利。金融衍生品泛滥“倒逼”油价,通过分析美国金融

衍生品的监管制度,以及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变化,我认为正是由于监管的缺失,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倒逼油价。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1983年-2012年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油价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一个高速上涨的,框框里面写的一些都是关于金融投资商的证明以及美国所出台的一些法案。我们里面可以关注两个,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和2000年通过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这两个法案,大概美国投机商以及美国银行操纵油价,大量进入大宗商品领域,操纵油价的窗口。在2010年7月的时候,奥巴马签署通过一个法案,这个法案经过三年以后,也就是2013年开始逐步生效,这个法案将会对2013年下半年,原油投机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是什么样的法案?

2010年7月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是美国去杠杆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互换交易商的定义,场外交易监管,银行自营业务限制。这分别从投机的成本、投机的方式以及投机的资金量这三个方面打击原油投机。对于大宗商品或者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大宗商品的场外规模已经大范围的缩水,为了躲避监管,一些投行、银行拆分出售自营业务,大量的投行的大宗商品的收益也有了非常大的锐减。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显示大宗商品场外交易的规模。我们可以看到在1998年的时候大宗商品场外交易的规模只有4万亿,在2008年达到顶峰132万亿,但是到2012年的时候它的规模大幅度缩水,现在目前只有25万亿左右。但是导致它大幅

跳水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大宗商品这几年的波动比较小,投机商很难在波动中获利,那么玩过期货的人知道,只有期货市场在波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做多或者做空从中活力。另外,由于新的监管机制,在这中间管辖,导致场外交易规模的下降。

另外一方面,对于银行的自营业务新的法案它是有限制的,有一个沃克尔规则,银行自营业务不得超过超过3%,在这张PPT的左手边,罗列了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大通,他们各自的自营业务的比例,这里划黑色圈的都是超过3%的规定。为了保证能够达到监管的要求,可以看到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出售自己的自营业务。2012年10月,花旗银行剥离2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花旗银行的对冲基金整体规模大概在50亿左右。2012年6月,摩根士丹利发布,出售大宗商品业务部门,2012年6月高盛出售旗下对冲基金管理业务部门。2012年11月到目前为止,高盛设立大量的商业发展公司,去转换他们的投资方式,等于把自营反而无剥离出去。由此可见,在新的法案对于银行自营业务的限制,已经开始影响到大宗商品投机的资金量。

再看下面一张PPT,大宗商品收益性,我们看到2009年高盛在大宗商品交易当中的收益高达53.4亿美元,在2010年法案通过以后,收益性下降非常明显,尤其是2012年,收益仅仅5.75亿美元,相当于缩水10倍。摩根大通,2012年大通收益同比下降16%,摩根士丹利下降20%,预示有的分析机构认为,新的规则,新的监管机制一旦完全实施以后,银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从目前的20%左右,下降到8%。从这个方面看到投机,对于投机的打击力度非常大。总结一下,新的

法案是美国去杠杆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华尔街核心利益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很多细则没有出台,大宗商品的投机规模、成本、收益已经收到影响。

另外一方面,刚才我们说的是期货,在现货方面,最近几个月也有一系列的打击,油价操纵的事件。美国商务委员会最近都开始对于大庆有体以及使用贸易商利益进行挑战,一个是欧盟,5月份突击检查欧洲的七家大型的石油公司,美国商务委员会也一样,他们认为这些石油公司是通过操纵市场博弈期货价格。比如说他想要卖出一桶油,它可以先在市场上以很低的价格卖出少量的原油,这种情况下,国际油价,现货市场可能被拉低,同时通过这种情况会影响到期货市场。这个之后,他就可以以非常低的买入。

最后来看第四部分,2013年原油价格走势分析。首先,我们来看2013年下半年全球原油的供需情况,由于统计口径的关系,三大机构,IEA、EIA、OPEC,2013年下半年全球石油消费供需的预期值有些许出入,其中EIA和OPEC认为2013年下半年度让球员有需求它的增速可能脚上半年度略有上升,在OPEC原油恒定的情况下,下半年度供需缺口将会少量放大,比如说EIA,5月份月报认为,2013年下半年度原油及液体燃料供需的缺口在5万桶每日,在6月份把它上调到14万桶,OPEC全球原油缺口从23万桶上升至24万桶。不过,一旦将全球庞大的库存考虑进去,下半年度的缺口根本是不足为惧的。

另外,2013年原油市场所关注的事件有以下几点。一是全球经济,里面包括美国经济复苏的状况,那么我们知道近期,美国所公布

的经济数据,包括对消费者信心指数,PMI,就业等都显示了美国强劲的经济复苏。但是,它的经济复苏能否持续,或者说能够带动欧洲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是存在疑问的。第二,欧洲债务危机。希腊问题已经是得到缓解,意大利、西班牙最近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欧洲失业率一直持续高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产业可能已经收到了结构性的损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债务危机在2013年很难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和解决。

另外就是中国。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出口贸易疲软,GDP 增速下修,以及制造业萎缩的尴尬局面,因此全球经济2013年可以说喜忧参半,美国经济复苏能否带动欧洲,欧洲经济能否有起色,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市场关注的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我们知道货币宽松政策一直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扬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与前两轮相比,QE3的影响力可以说小了很多,政策持续性仍然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6月下旬,伯南克的发言,令国际油价大幅度跳水。随后,多位美联储官员去安抚市场,油价迅速反弹。目前,大量的机构预计QE的退出时间将在2013年下半年度敲定,并开始逐步缩减资产的规模,支撑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很有可能就此消失。

地缘政治,2012年欧美国家纷纷加强对伊朗的制裁,2013年美国决定将之才变得更加严厉,在伊朗的货币变成废纸,甚至成了美国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全球原油攻击的角度来看,在接受不断地制材之后,伊朗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影响可以说是正在缩水,包括伊拉克、沙特他们的增产,以及北美地区的革命,再加上全球最庞大的原油库存,

完全可以抵消伊朗带来的影响。与供应相比,市场可能更加需要但有的是需求的疲软,我们知道在地缘政治方面,最近从昨天开始,叙利亚问题成为推升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昨天WTI油价大涨3美元,今天早上再度大涨3美元,两天涨了6美元,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尽管美国现在给出的报道是,在短时间内对于叙利亚进行打击,预计在3天左右,从短期来看,叙利亚问题成为新的支撑2013年第四季度有家的重要因素,这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跟进。

接下来我们来看国际油价的操盘手。这些控制油价的机构在2013年第四季度有会发生什么?从历史来看,OPEC多次通过了减产保价或者是增产保供的方式影响了国际原油价格,然而由于美国页岩油的大幅增产,替代了OPEC部分原油增产过同等品质的原油,也就是轻质原油,这就造成了OPEC成员内部的分化。对有些国家来说,页岩油没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油价下行的时候不同意减产。对有些国家来说,页岩油的增产影响了他们的出口,希望能够限产保持更高的油价。了这种不断分化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13年下半年,OPEC打成增产不减产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投机领域,2013年原油投机价格操纵迎来大考。2010年奥巴马签署的史上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法案的细则正在逐步生效,预计这个法案将在2013年年底-2014年年初开始影响进入市场。5月,欧盟委员会突击调查了几家大型的石油公司。怀疑这些通过现货价格的方法寻求在期货市场获利。在投机炒作的方式上,在2013年有什么改变呢?比较2012年至今,非商业净持仓量与国际油价的走势,

投机基金的操作模式发生改变,从图中可以看到,蓝色阴影部分显示非商业基金的净持仓量的变化,红色是WTI期货价格。我们看净持仓量的变化,净持仓量的变化周期越来越短,显示了投机基金活跃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再看WTI价格变化,我们可以看到WTI的价格震荡趋势和震荡范围越来越窄,这说明投机基金对油价的控制力度正在减弱。

另外,净持仓量的下面底部的趋势不断上行,考虑到净持仓量的高位操作。本来净持仓量跌倒10万手的时候,油价才有可能会反弹上行。但是现在净持仓量在15-20万手开始转向上行。那么,通过这个我们做一下今天的总结,首先,在预判国际油价的时候,刚才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个是供需、新闻、突发事件还有投机操作,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分析国际油价的几个大型机构,主要通过供需基本面分析油价,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受到供需面的情况,其他大多数媒体通过突发事件去解释油价,市场究竟关心哪一个是需要我们判断。第三是投机操作,正是由于金融监管的缺乏,导致场外交易规模大幅上升推升油价,2013年下半年度这个方面来的影响可能会受到这个打击。关于2013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的预期,我们预计先扬后抑。随着9月2日劳工节消费旺季结束,美国QE逐渐退出,油价的上升受到限制。现在还有叙利亚的问题,叙利亚问题可以在10月之前得到得到解决的话,那么国际油价下行的空间就会打开。

第三方面就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毫无疑问是2013年影响国际油价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国法案的出台导致投机操作,国际

油价的操纵将会面临重大的挑战。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

主持人: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谢易贸研究中心石油研究员韩华明先生带来的精彩讲解,以及各位的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到此结束。祝大家工作愉快,再见!

版权声明:

未经万得信息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万得信息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免责声明:

本文所引述机构或个人的观点、言论、数据及其他信息仅作参考和资讯传播之目的,不代表万得信息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2)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2)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2) (三)美元贬值助推国际油价上涨 (3) (四)OPEC限产保价措施逐步发挥作用 (3) (五)石油作为“黑色黄金”具有保值功能 (3) 二、2010年国际油价稳步上行 (4) (一)全球经济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 (4) (二)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剩余产能和库存充裕 (5) (三)美元仍可能维持弱势 (6) (四)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困扰国际油市 (6) (五)商品期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投机炒作继续盛行 (7) (六)基本结论 (7) 三、国际油价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 (一)油价上涨并未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 (8) (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9) (三)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 (9) (四)推动节能并促进替代能源行业的发展 (9)

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逐级回升的走势。截至10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年内最高点(10月21日81.37美元)较年初最低点(2月12日33.98美元)飙升139%,10月末较上年末飙升了82.4%,但前10个月WTI平均油价为每桶59.1美元,同比降幅仍然高达44%。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将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元继续疲软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使得国际油价将呈上行趋势,但全球经济难以强劲增长等因素制约国际油价上涨空间。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领域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减少,全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150万桶左右,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当然,对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的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油价。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各国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大量注入流动性。美联储通过回购长期国债、再贴现、定期拍卖机制(TAF)等方式,使得美国基础货币投放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高峰时期曾达17701.77亿美元。因此,各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新的流动性,而实体经济疲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内容摘要: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 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全年平均期价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供给较为充裕。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助推国际油价上涨,但由于缺乏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速急剧反弹作为支撑,对油价的推动作用有限。中东等产油国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加剧的可能。因此,201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可能会向上突破,初步预测,2013年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每桶98美元左右。 一、2012年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波动剧烈。WTI原油期价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超过了40%,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截至11月底,纽约市场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4.6美元/桶,北海Brent原油期价平均为111.9美元/桶,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WTI原油期货价格与Brent的平均差距保持在每桶17美元左右,近期二者差价约为21美元。总体来看,近期WTI原油期价将在每桶80-100美元之间震荡,预计全年WTI原油期价平均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 1、年初伊朗局势助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与上年非常相似的是,2012年初地缘政治动荡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只不过2011年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以及利比亚战争,而2012年为伊朗核问题,加上2012年初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价由上年末的每桶98.8美元飙涨至2月24日的109.77美元,上涨了10.9美元,涨幅达到11.1%,并创出年内最高水平。此后直到5月初,WTI油价一直在100-110美元之间的高位窄幅震荡。估计这段时间“地缘政治溢价”约为每桶10美元。 2、5月初之后国际油价暴跌回归基本面 5月初以来,伊朗迫于欧美国家金融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措施,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欧美大国也因国内大选问题,无心进一步扩大伊朗紧张局势,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二季度美日欧GDP分别增长1.3%、0.7%和-0.7%,较一季度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也较上年减弱,同时利比亚产量恢复和美国大幅增产使得石油供应大幅增长。这一阶段国际油价出现跳水式的大跌走势,至6月底,WTI原油期价跌至每桶77.69美元,创出过去9个月来的新低,较年内高点猛跌32美元,下挫了29.2%。 3、7月初以后量化宽松预期刺激国际油价反弹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的趋势,但也暴露出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近年来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分析

近年来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分析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 脉之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日益扩大。到1993年,我国由石油自给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并由此而引发了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逐步变革。1998年6月1日,我国实现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并因此引起石油价格的一系列波动。石油和石油化工生产在我市工业中占有相当份额,价格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影响这些行业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 一、近年来我市石油价格变动趋势。 1、石油价格虽有起落但一路走高。 从1997年到2001年,我市石油出厂价格一路走高,每吨由1997年的866元上升到2000年的1713元,2001年回落到1474元;以1997年为100的价格指数,1998年至2001年分别为106·64、126·89、209·91和185·52。几年来石油价格虽小有起伏但保持上升趋势不变,尤其是2000年石油价格暴涨,当年指数为165·43,涨幅超过65个百分点;2001年,石油价格在经过前一年的高位震荡后有所回落,但实际价格已经远高于三年前。 2、下游产品价格波动频繁。 石油价格变动自然会带动石油加工产品价格波动。其中,首当其冲是成品油。1997年以来,我市汽油、柴油价格起落较频繁:1998年、1999年及2001年指数较低,2000年指数相对较高。总体来说,成品油价格指数走势呈波浪型。 其它石油加工产品,在我市主要有:石油液化气、纯苯、乙烯、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等等,这些产品均或多或少的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3、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市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较大。 几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文简称总指数)始终在低位线上徘徊。1997年-2001年分别为98·32、94·71、96·37、102·76、95·87。1999年石油价格指数为118·99;同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比上一年增长1·66个百分点,其中,由石油拉动0·69个百分点。2000年,石油价格再创新高,指数高达165·43,拉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上升2·64个百分点。2001年石油价格指数下滑到88·38,拉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下降2·85个百分点。见以下数据及图表。(以上年价格为100)二、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市相关行业的影响。 石油作为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产业关联度是较高的。目前我市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对石油工业的依赖度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增长、波动必然影响我市整个经济的进程,对某些直接相关的部门,更是左右了

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 记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 06期)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内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内变化及相应时期内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三年萎靡不振。2013 年,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的平均价格为逾108 美元(与2012 年和2011 年的表现一样)。投资者本来担忧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供应过剩,但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下降,这种担忧未能成为现实。对追踪大宗商品的众多投资者和押注原油波动性的对冲基金而言,这意味着回报欠佳。对投资银行来说,它意味着缺少业务,因为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对冲。只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简称欧佩克)对持续的高收入感到高兴。因此,投资者是应该放弃布伦特原油,还是应期待2014 年会有所不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 许多人相信,在2014 年,产量增幅最终将超过需求的温和增长,从而压低价格并考验欧佩克平衡市场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决心。 花旗(Citi) 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艾德?摩尔斯(Ed Morse)说:“深海开采技术成熟之后的美国页岩气革命,绘制了一幅强劲的供应图景。”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在2014 年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98 美元。不过,其他人则辩

称,供应将令人失望,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JBC 能源咨询公司(JBC Energy) 的迈克尔?代-米夏伊(Michael Dei-Michei) 表示:“最近几年的模式可能会不断重复,因为确实没有实质变化。” JBC 能源咨询公司预计2014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0 美元。 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欧佩克内部供应中断情况增多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 虽然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可以说产量中断——从利比亚内战到为制止伊朗发展核项目而对其发起石油制裁——会对总体价格产生同等的影响。许多分析师再次将欧佩克产量视为不可知因素。 例如,巴克莱(Barclays) 预计,2014 年非欧佩克供应增幅将比全球需求增幅高出约50 万桶。但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Miswin Mahesh) 表示,由于许多欧佩克国家产量的不确定性,这仅仅意味着原油价格面临温和的下行压力。在利比亚,武装分子们继续阻止主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三年萎靡不振。2013年,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的平均价格为逾108美元(与2012年和2011年的表现一样)。投资者本来担忧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供应过剩,但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下降,这种担忧未能成为现实。 对追踪大宗商品的众多投资者和押注原油波动性的对冲基金而言,这意味着回报欠佳。对投资银行来说,它意味着缺少业务,因为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对冲。只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对持续的高收入感到高兴。 因此,投资者是应该放弃布伦特原油,还是应期待2014年会有所不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

许多人相信,在2014年,产量增幅最终将超过需求的温和增长,从而压低价格并考验欧佩克平衡市场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决心。 花旗(Citi)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艾德?摩尔斯(Ed Morse)说:“深海开采技术成熟之后的美国页岩气革命,绘制了一幅强劲的供应图景。”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在2014年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98美元。 不过,其他人则辩称,供应将令人失望,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JBC能源咨询公司(JBC Energy)的迈克尔?代-米夏伊(Michael Dei-Michei)表示:“最近几年的模式可能会不断重复,因为确实没有实质变化。”JBC能源咨询公司预计201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0美元。 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欧佩克内部供应中断情况增多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

虽然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可以说产量中断——从利比亚内战到为制止伊朗发展核项目而对其发起石油制裁——会对总体价格产生同等的影响。许多分析师再次将欧佩克产量视为不可知因素。 例如,巴克莱(Barclays)预计,2014年非欧佩克供应增幅将比全球需求增幅高出约50万桶。但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Miswin Mahesh)表示,由于许多欧佩克国家产量的不确定性,这仅仅意味着原油价格面临温和的下行压力。 在利比亚,武装分子们继续阻止主要港口的石油出口。事实可能证明,国际社会很难达成一项取消对伊朗制裁的全面协议。在委内瑞拉,交易员日益担心,政治动荡可能影响到石油行业。 人们担心产量下滑数据,而且还怀疑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能否实现宏大的预期目标。例如,哈萨克斯坦巨大的卡沙干(Kashagan)油田最近由于天然气泄漏而停产,而且至少在今年春季前不会复产。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 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1). 供求无法平衡,供给量始终小于需求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来源百度文库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 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 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 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 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 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

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 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 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 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 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 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 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此后,原油价格暂时回落90美元以下。 ┳1月内┳↑↓ 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遇袭身亡消息影响,油价回升至97美元。 ┳5天后┳↑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破100美元。 3月12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10美元。 5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突破120美元。 5月16日,美国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27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 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近年国际油价节节攀高,对国际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油价的高涨使得国际市场对此日益关注,关于油价高涨的原因,众多机构和学者都有过分析。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2008年6月30日开始正式议程,但首日讨论却再度陷入无休止的争论,高油价谜局依然难解。作为产业界的重量级人物,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和美欧等石油消费国的立场相一致,他在当天的首场全会发言中率先将矛头指向了供求层面,认为油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供给没有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而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则将矛头对准了投机行为。他认为,由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美元贬值,大笔资金流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世界知名能源公司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7月8日表示,导致当前国际油价加速上涨的原因复杂,但供需紧张仍然是油价高涨的首要因素。而金融大亨索罗斯6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回答关于能源价格投机的质询时就指出,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吹大了油价“泡沫”。他认为,目前商品期货指数市场的狂热投资行为,与导致1987年股市崩盘的狂热投资组合保险行为惊人的相似。 经分析总结,我个人认为对于高油价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 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 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 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 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 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 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 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 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 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 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 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 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此后,原油价格暂时回落90美元以下。 ┳1月内┳↑↓ 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遇袭身亡消息影响,油价回升至97美元。 ┳5天后┳↑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破100美元。 3月12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10美元。 5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突破120美元。 5月16日,美国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27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5月21日,国际油价盘中突破130美元/桶的关口,此时距离其突破120美元/桶仅过去了10个交易日。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