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

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1). 供求无法平衡,供给量始终小于需求

图表三:国际石油供需走势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8》

从需求方面看:石油需求增长迅速。

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只有约6000万桶/日,而目前已经快速增长到8500万桶/日左右,增长幅度达到38.5%,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高达250万桶/日,远远高于1990年代的100万桶/日的水平。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13年之前,国际原油需求将会以年均1.6%的速度递增。该机构最新一期报告也将今年的国际原油需求预测由日均8610万桶提高到8690万桶,明年的日均需求量甚至会增至8770万桶。

经济因素无疑对石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 增长速度非常之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对石油的需求,甚至一些传统的产油国由于本身需求的增加,而转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如印尼;而以往消费量较少的中东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使得国内对石油的需求上涨,如沙特、伊朗等。

尽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保持了3%左右的较为强劲的势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达5.6%,而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更是高达5.9%。这必然造成其对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增加。截至2005年3月,全球日均消费总量8370万桶,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和印度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给国际石油市场造成一定的紧张因素。而美国在全球油价不断上涨之际,不但不动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平抑油价,相反不断地增加其战略石油库存,令市场供求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日均供给总量8430万桶,同比增长1.6%,剩馀产能仅为每日约100万桶左右。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构成了决定的油价为每桶40美元左右。

从供给方面看:石油供给增长缓慢。

欧佩克国家是石油供给的主力军。1980年代,由于非欧佩克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挪威等原油产量的增加,欧佩克曾削减过其产量,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剩余产能,这对缓冲世界石油供给不足有很大意义,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石油生产大减,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立即增产填补了伊拉克出口的下降,成功防止了油价大幅波动。

然而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2005年及2006年的石油需求增长比2004年要小,但是一方面由于美国飓风、石油项目延迟以及油田自然减产等因素造成了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生产受到袭击而一度中断、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人罢工、印尼石油产量快速下降,使得整个欧佩克石油生产受到影响,尽管沙特作为机动产油国试图弥补这些减产,但由于其剩余产能只有2003年时的一半左右,因此不能完全抵消其他欧佩克国家产量下降的影响。根据统计,2005年开始,供给的增加开始落后于需求,特别是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增长只有26万桶/日,而需求则增长到131万桶/日,差距非常大。

国际能源机构不久前也发表报告指出,市场对未来国际原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推高了油价。同时,根据跨国集团英国石油公司BP的报告,去年欧佩克原油日均减产35万桶,非欧佩克产油国仅增产23万桶,经合组织国家的产量则连续第五年下滑。这造成世界原油产量去年日均减产0.2%。这也是2002年以来,全球原油产量首次出现下降。今年以来,俄罗斯的原油增产势头又出现减缓迹象。这都增加了市场对未来原油供给可靠性的担忧。

而面对发达国家要求增产的压力,欧佩克方面坚持认为,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充足,油价飞涨并非供求失衡,而是美元疲软、地缘政治动荡、市场投机以及炼油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沙特原油储备局专家纳森·沙勒尔说,虽然说全球剩余产油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均1000万桶下降到了如今的150

万至200万桶,但仍谈不上短缺,全球原油供应至少能再保证100年。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之前也公开表示,高油价更多是由投机活动造成的,对此,欧佩克“无能为力”。

2). 地缘政治因素等突发事件产生恐怖溢价影响供求平衡,亦为游资炒作提供契机

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局势陷入动荡。而恐怖袭击事件的时时悬在世界人民头顶令油价称为「惊弓之鸟」。近年来,伊拉克动荡政局内部矛盾加剧,破坏石油生产、输油管道事故层出不穷;沙特炼厂遭遇恐怖袭击、朝鲜半岛核问题、2006年以色列军事打击黎巴嫩,对黎造成灾难;美国遭“卡特里娜”、“丽塔”飓风的袭击,炼油设施、油井遭到损坏减产;美国和伊朗等国的紧张关系升温,伊朗转而进行核开发活动;尼日利亚由于内部动乱使原来每天250万桶的石油产量下降到每天190万桶,加上输油管

道遭到武装分子攻击出口量锐减;挪威工人罢工;以及伦敦地铁爆炸等等,每一次都造成国际油价的短期走高。这些因素中,有些确实对石油的供给带来了影响,如尼日利亚石油生产中断和美国飓风对墨西哥湾地区的破坏等,这些事件造成了石油供应的减少,不仅仅是在心理上对市场是种打击,对市场本身也造成了影响;朝鲜、黎巴嫩、以色列等是非石油生产国,在这些地区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是在心理上对市场造成影响;基金则利用这些事件的发生,加大了在期货市场上的进出,助长了油价在短期内的波动,据估计,国际油价中存在10-15美元左右的「恐怖溢价」。

图表四:世界性事件对原油价格的冲击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8》

地缘政治的风险是油价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从08年油价的连续“闯关”看,政治动乱、战争引发了人们的石油焦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大的恐慌。如果再加上新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如国际恐怖主义,或者因食品涨价而引发的多国骚乱,不仅影响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从而极大影响石油需求以外,还会为投机交易创造出理想的环境。有人估计,人们在购买每桶石油时都要多付10美元的“恐怖附加费”。从图表四中世界性事件对原油价格的冲击情况来看,几乎每次涉及到石油的地缘政治事件,都会引起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于飙升。美国的中东政策和伊拉克战争也产生了预想不到的后果;对伊朗和伊拉克乃至利比亚的经济制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战争,则在事实上使这个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储藏量的国家陷入不安定状态,伊拉克的石油产

量至今也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伊朗的石油生产和输出。

2008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最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和伊朗。尼日利亚的罢工和绑架事件频传,而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则陷入了更加令人担忧的境地。2007年5月以后,尼南部产油区社会治安急骤恶化,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的河流州、三角洲、巴耶尔萨州及其濒临的海上钻井平台经常发生绑架事件,迄今有超过200名外国人在当地被绑架。当地武装组织对重要出口输油管道进行破坏,原油生产及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国际石油公司的钻井或输油设施被迫关闭。动荡的局势使尼日利亚的原油日产量仅为200万桶左右,比高峰时期260万桶的产量减少了大约四分之一。

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2008年4月份伊朗日平均出口原油390万桶,伊朗局势牵扯面大,每一次伊朗核问题比较紧张的时候,原油价格就会很敏感。6月6日,原油价格创下原油期货挂盘以来新高就是在以色列威胁不排除攻击伊朗的言论刺激下形成。伊朗声称一旦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将对霍尔姆斯海峡实施封锁,而从海峡中经过的油轮每日运送的油气将近世界总产量的20%,将会对全球的油价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缺少相应的替代方案,现有的东西输油管已经不堪重负,一些已经废弃的输油线路缺少维修。中东出口的石油最大消费者是亚洲国家,超过60%;剩余消费者中欧洲为16%,美国仅为11%。而亚洲国家的资源十分稀缺,可能将成为最大的受损国;同时国际游资炒作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大油价的变动。

3). 非商业性的投资基金炒作及美元贬值等金融因素助长了短期内油价波动

首先,国际游资炒作抬高了油价。基金原油期货持仓量与国际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每当基金净多持仓量大幅增加,国际油价随之飙升,而当基金大幅减仓时,国际油价便会出现快速下挫。影响国际油价的各种因素都会成为国际游资炒作的题材,因而国际游资会对油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供需因素造就了此轮油价的整体上升的走势,然而各种投资基金利用造成这种脆弱供需平衡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石油供求的不确定性作为契机炒作,助长了短期内油价的波动。

美国舆论界宣传原油价格将冲破100美元关口以及石油供给能力不足的论调,使超过1万亿美元的热钱进入石油期货市场炒作。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是在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主导下确定,美国和进入美国的投机金融家、期货原油投机商炒高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油价。

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统计,纽约市场入市基金家数由一般情况下的4000-5000增加到8500多家,基金净多头寸一度高达27万手左右,相当于2.7亿桶,是正常全球需求量的3倍多.据估计,目前高油价中有15-20美元的「投机溢价」。今年3月30日,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第一次发表其油价「超级上涨」观点时,激发了市场的想象力。它关于油价可能上涨至105美元/桶的观点,立即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宛如在当时一片牛市氛围中投下一个炸弹,当天油价大涨1.5美元,也为今年夏季油价突破70美元

/桶埋下伏笔。

之后,高盛先后共三次发表看多油价的观点,而每次都会激起原油价格的大涨。高盛公司发表的报告全然不理会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油价高企已开始削弱原油的需求,它再次强调了原油市场供给紧张的局面将维持数年。高盛的报告出台与油价走势有些巧合,每次都在油价处于下跌之际,市场对此也是将信将疑。有人将高盛报告的商品研究团队与高盛的石油交易员联系起来,怀疑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共谋。因为每次报告公布之后,对冲基金以及所谓的投机商总会对掀起对油价的推波助澜。

图表五:投机活动对油价的推动

资料来源:《油价:傲临PEAKS》,国信证券行业深度报告,2008年7月8日

马斯特纳斯资本管理公司负责人迈克尔·马斯特纳斯日前援引过去5年的数据指出,中国的石油需求在过去5年里增加了9.2亿桶,与此同时,来自指数投机商的交易需求却增加了8.48亿桶。2003年—2008年之间,指数基金在商品市场相关的投资增长了20倍,从5年前的130亿美元飙升至目前的2600亿美元之间。仅今年前52个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场的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这样大规模的“热钱”远远超出了对石油的商业需求。但这类投机者实际并不真正持有石油,他们往往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合约,在合约交割前卖出合约。

其次,美元贬值刺激油价走高。先从油价上涨对美元的影响方面来看,一般而言,油价的走高对美元是不利的。因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油价的走高意味著美国的进口成本加大,从而扩大了美国的贸易赤字。这从今年以来,油价节节创新高,而美国贸易赤字不断扩大可以看出。

此外,油价的走高还会打击美国消费者信心。美国作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率非常高,而油价的上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提高其消费成本。持续上涨的油价将使能源指出占据美国消费者消费支出的份额增大,从而减弱其消费信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石油价格的结算大都是以美元进行,因此美元的走低与石油价格的上涨形成一种顺循环的走势。这意味著,当油价上扬时,会打压美元走低;而美元的走低又将进一步刺激油价走高。伊朗石油部长诺扎里如此评价:“问题不是油贵,而是美元太便宜了!”

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高油价虽然也推高了他们的通货膨胀水平,但是高油价对他们的影响较小。美国次贷危机并非事出偶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严重失衡以及这种失衡所造成的巨大债务问题。当其国内储蓄无法满足投资需求时,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样导致美元的流动性过多。油价上涨,美元本身就是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可以获得铸币税,可以对冲油价上涨的损失。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计价货币,美元近年来一直表现疲软,美元指数一路下滑,从美联储2007年9月19日第一次降息到现在,美国一年期基准利率从5.25%下降到2%,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0.7161欧元下跌到现在的1美元兑0.6395欧元,降幅达10.7%。美元的不断贬值反映在石油价格上必然是油价持续上涨,两者的相关系数超过0.9。因此,美元的持续贬值是近年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图表六:石油价格与美元走势(单位:美元/桶)

资料来源:《中国等新兴市场定价权缺失造成高油价》,上海证券专题研究,2008年6月28日

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摘要 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供求紧张,油价大幅攀升。国际原油价格从2007年年初为49.9美元/桶,到2008年突破100美元/ 桶大关,到5月下旬,国际油价直逼每桶130美元,创历史新高,再到现在的稳定在110美元/桶。国际的石油价格对世界各国的 各个经济部门都有着异常深刻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影响着各国经济,经济增长成本有所增加。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特别是以石油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企业,油价上涨导致其运营成本上升,生产成本难以向外转移,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并将因此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和财政收入。 由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在还没有找到合理可靠的新能源来代替石油之前,国际油价波动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增大。虽说从当前国际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国际油气技术发展来看,未来石油供给将保持稳定;但从世界经济走势来看,对原油和成品油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因此国际油价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国际游资随着交易产品的增加、交易市场的扩大,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大。所以在这里我要根据近几年来国际油价频繁变动的状况,对石油价格对我国国内的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字:国际原油国内经济石油价格国内经济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ight supply and demand i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market, oil prices rise significantly.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from early 2007 to 49.9 U.S. dollars / barrel in 2008 exceeded 100 U.S. dollars / barrel mark in late May to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almost equal to 130 U.S. dollars per barrel, a record high, to the current stabilized at 110 U.S. dollars / barrel.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on the various economic secto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abnormal, rapid increases i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affecting economies, economic growth has increased the cost. Elastic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 sharp rise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ill bring mor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s impact on th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oil companies as the main means of production, higher oil prices lead to rising operating costs, production costs are difficult to transfer out, squeezed profit margins, even a loss, and thus affecting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fiscal revenue. As oil reserves are limited, it is not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o find new energy to replace oil,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volatility for the world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lthough international oil resources from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future oil supplies will remain stable; but the world economic trends of view, the demand for crude oil and refined oil product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ill remain high run tre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transactions of products with the increase in market expansion, the impact of fluctuations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So here I want to frequent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oil price on China's domestic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mpact.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the domestic economy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 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滑。分析人士认为,此轮国际油价下跌,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是核心因素。而美元走强等因素也助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供强需弱 国际能源署14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5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将分别达9240万桶和9360万桶。今年10月,全球原油日均供应增至9420万桶。 国际能源署解释说,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对能源需求和亚太一些国家原油进口增长减弱,缓冲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需求增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有可能跌至五年低点,明年有望加大。 供应方面,国际市场却出现超出预期的增长。得益于技术突破,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导致2008年至2014年其总体原油产量增长80%。根据美国官方数据,2008年至2013年,全球原油供给增幅仅5%,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从10%上升至13.7%。虽然美国并未解除实施40余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但其国内供给充裕导致的原油进口量不断下降,间接对全球供求格局产生影响。 目前,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在9000万桶左右。石油输出国组织自2011年将石油日均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过,欧佩克成员国的实际产量接近3100万桶。 欧佩克影响力减弱

目前,全球其他市场的原油生产也处于健康状态,包括利比亚、伊拉克等局势动荡国家的原油产量都在提升。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增长令欧佩克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有分析人士认为,曾对市场“呼风唤雨”的欧佩克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 欧佩克将在11月27日举行部长级会议。市场关注此轮油价大幅下挫后,欧佩克是否会下调产量上限。欧佩克成员国近期的表态显示减产的意愿不强。科威特石油大臣10日表示,他不认为欧佩克会在此次会议上决定减产。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产油国甚至祭出降价的“杀招”。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本月3日调低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市场人士将这条消息解读为“沙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价格战”。 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到打压。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2)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2)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2) (三)美元贬值助推国际油价上涨 (3) (四)OPEC限产保价措施逐步发挥作用 (3) (五)石油作为“黑色黄金”具有保值功能 (3) 二、2010年国际油价稳步上行 (4) (一)全球经济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 (4) (二)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剩余产能和库存充裕 (5) (三)美元仍可能维持弱势 (6) (四)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困扰国际油市 (6) (五)商品期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投机炒作继续盛行 (7) (六)基本结论 (7) 三、国际油价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 (一)油价上涨并未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 (8) (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9) (三)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 (9) (四)推动节能并促进替代能源行业的发展 (9)

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逐级回升的走势。截至10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年内最高点(10月21日81.37美元)较年初最低点(2月12日33.98美元)飙升139%,10月末较上年末飙升了82.4%,但前10个月WTI平均油价为每桶59.1美元,同比降幅仍然高达44%。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将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元继续疲软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使得国际油价将呈上行趋势,但全球经济难以强劲增长等因素制约国际油价上涨空间。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领域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减少,全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150万桶左右,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当然,对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的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油价。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各国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大量注入流动性。美联储通过回购长期国债、再贴现、定期拍卖机制(TAF)等方式,使得美国基础货币投放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高峰时期曾达17701.77亿美元。因此,各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新的流动性,而实体经济疲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内容摘要: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 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全年平均期价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供给较为充裕。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助推国际油价上涨,但由于缺乏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速急剧反弹作为支撑,对油价的推动作用有限。中东等产油国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加剧的可能。因此,201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可能会向上突破,初步预测,2013年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每桶98美元左右。 一、2012年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波动剧烈。WTI原油期价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超过了40%,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截至11月底,纽约市场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4.6美元/桶,北海Brent原油期价平均为111.9美元/桶,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WTI原油期货价格与Brent的平均差距保持在每桶17美元左右,近期二者差价约为21美元。总体来看,近期WTI原油期价将在每桶80-100美元之间震荡,预计全年WTI原油期价平均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 1、年初伊朗局势助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与上年非常相似的是,2012年初地缘政治动荡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只不过2011年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以及利比亚战争,而2012年为伊朗核问题,加上2012年初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价由上年末的每桶98.8美元飙涨至2月24日的109.77美元,上涨了10.9美元,涨幅达到11.1%,并创出年内最高水平。此后直到5月初,WTI油价一直在100-110美元之间的高位窄幅震荡。估计这段时间“地缘政治溢价”约为每桶10美元。 2、5月初之后国际油价暴跌回归基本面 5月初以来,伊朗迫于欧美国家金融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措施,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欧美大国也因国内大选问题,无心进一步扩大伊朗紧张局势,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二季度美日欧GDP分别增长1.3%、0.7%和-0.7%,较一季度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也较上年减弱,同时利比亚产量恢复和美国大幅增产使得石油供应大幅增长。这一阶段国际油价出现跳水式的大跌走势,至6月底,WTI原油期价跌至每桶77.69美元,创出过去9个月来的新低,较年内高点猛跌32美元,下挫了29.2%。 3、7月初以后量化宽松预期刺激国际油价反弹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一、原油的自然属性 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主要储存在地壳上层部分。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原油的化学成分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三类化合物。此外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以及其他杂质。 不同地区生产的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同,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含蜡量、含硫量和含盐量等特性都会存在差异。原油按密度(API重度)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原油三类;按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原油三类;按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石油的炼化加工技术工艺日益成熟,原油经过炼化加工后的产品主要包括成品油、三大合成材料和各种有机化工原料。成品油则包括了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石油燃料产量最大,接近原油炼化加工产品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日常所指的成品油主要是石油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等。 二、原油的历史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成第一口商业性油井,开辟了现代石油工业先河。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 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到11.7亿美元,该时期国际石油货流的流向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同时,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 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 三、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石油作为一种普通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其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小。进入70年代后,伴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油价开始出现剧烈的波动,石油产品的金融和政治属性日益增强。整体而言,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1、供求关系(供应量、需求量、库存)

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

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在造成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本文主要阐述了金融危机后石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石油价格 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爆发和逐步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石油需求严重萎缩,国际石油价格自2008年7月中旬达到历史高点后持续快速回落,并一直延续到2009年初。2009年全年,尽管全球石油需求始终呈负增长,但随着欧佩克成员国严格执行减产协议,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开始回暖,加之美元贬值和国际投机资本重仓介入,国际石油价格从2月初的34美元,桶上升至超过80美元/桶,并维持在70~80美元,桶区间震荡。国际油价走势再度走出了罕见的大起大落。2010年年初至今,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及其经济复苏国际油价一直是稳步地上下波动着增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与走向、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和供需基本面正在主导国际原油市场基本状况,而金融因素、货币因素和能源地政治因素等仍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持续的影响。 二、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油价的上涨会增加外汇开支,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增加,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油价的制约,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消耗也随之迅速上升,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旺盛的需求,只能通过大量进口。当国际油价上涨时,石油进口费用相应增加,必然减缓我国经济增长,事实和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油价的制约,并且石油进口量越大,这种制约作用就表现越为明显,根据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我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 2、油价上涨导致我国经济运行成本增加,通胀压力增大。我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原油进口价格的上升:一是形成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压力,一旦调价直接影响与成品油相关的消费和生产;二是直接导致依赖原油进行加工的化工原料、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 3、国际油价的上涨给整条石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对于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内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内变化及相应时期内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逐年攀升。近些年来,国家石油价格的紊乱不仅仅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还受到地缘政治、国际投机行为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同基本的供求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油价的变化扑朔迷离。 关键字:石油价格供给美元投机 正文:一、供给因素分析 (一石油储量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二OPEC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减弱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 二、需求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石油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经济活动的高涨一般伴随石油需求量的上升。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增长率上有差异,但同步上升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

(二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影响石油的需求外,替代能源的成本也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石油作为一种能源,虽然不存在一种完全替代品,但在它的各种用途上,都存在同其他能源的竞争。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短期因素分析 (一地缘政治事件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短期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加上人们的预期行为,更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波动。地缘政治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影响油价变动的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是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政变等。 (二美元汇率变动 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一直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会促使产油国提高其出口的石油产品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油价上涨,再加上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短期油价波动更加剧烈。 (三投机行为与心理预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以美元汇率持续低迷为主,国际金融市场可供投机牟利的机会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游资炒作。 参考文献: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的趋势,但也暴露出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由于市场人士担心石油供应紧张,国际石油价格近期持续走高。在美国石油库存水平接近24年来最低水平的同时,国 际石油市场上两大基准原油的价格再次接近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高油价已引起西方工业国的不安和忧虑, 它们担心居高不下的油价将会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压抑西方国家经济的增长。欧共体和美国同时呼吁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 油产量,遏制油价上涨的势头。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讲话,希望油价回落到每桶25美元的水平。 由于美国石油需求量约占世界石油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一,通过美国石油库存水平大跌可以看出,全球石油供应日趋偏紧 。导致石油供应偏紧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导致石油需求旺盛。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研究报告,全球经济增长率今年将会高达4.5%以上。这将刺激全球石油需求大幅提高。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日均7600万桶,比去年多出120万桶。 2.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产政策抑制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 此次该组织能够出人预料地认真执行限产协议的主要原因是:1,低油价造成的巨大损失和高油价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各 成员国深刻地意识到了团结一致的意义;2,该组织成员国拥有的剩余生产能力有限。目前,只有沙特阿拉伯还拥有较多剩 余生产能力。为了维护内部的团结,即使受到了来自美国等西方盟友的压力,它也不敢擅自增产。 除了供应偏紧促使油价大涨外,国际垄断资本和投机资本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炒作对油价的上涨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专家推测,目前的高油价每桶约有3美元是这些资金炒作所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占据着 主导地位,而来自于这些国家的投机资本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势力无人匹敌,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对油价进行炒作。炒作结果 往往使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石油进口国受害。 综合下列的各种因素,第四季度的石油价格很可能会居高不下: 1.冬季石油需求可能会强劲上升。 第四季度通常是石油需求的旺季。依据有关权威机构的预计,今年四季度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将比三季度高出200多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培训课件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 策 前言 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将产生影响。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几次世界经济衰退。都与石油价格暴涨有关。一般说来,国际油价上涨将通过贸易形式使石油进口国家的收入转移到了出口国家。石油净进口国的真实国民收入或GDP将遭受损失。在石油净进口国,由于生产成本因油价升高而升高,厂商将降低产量;供给减少,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此外,油价上涨将通过进门产品特别是进口石油产品,直接影响消费品价格上涨。价格上升、收入减少使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上升。遭受真实收入下降损失的消费者希望提高工资,这又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加剧,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消化。这种“通胀—工资”之间的恶性循环,将严重危害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波动,投资、消费和出口受阻,减缓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经济发展来看,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油价每上涨10%并持续一年时间,会使中国的增幅平均降低0.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1%,其中消费下降0.075%,投资下降0.16%,出口下降0.25%。 具体可以从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投资和出口进行分析,油价上升将使其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增长减慢。从投资方面,石油价格越高,成本越高,市场开拓受阻,行业利润越薄,吸引力降低,投资不再进入;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削弱了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出口自然下降;从消费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产品成本升高,价格也随之提高,阻碍了原有消费需求的扩大,也使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受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汽车消费,两年来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轿车作为新的消费热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油价攀升,居民购买机动车的意愿受到压抑,许多人担心买得起车养不起车,因而将会持币观望。 下面是具体分析 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投资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投资的分类。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换、现有原油储备、局部战争以及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于国际油价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国际油价将是稳步增长的趋势,直至可替代能源的出现,否则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一、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工业以及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兴起,可以说石油已经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农药、化肥、炸药、医药、染料、油漆、合成洗涤剂这些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石油,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石油就寸步难行。正是由于石油用途广泛导致世界性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二战起到现在国际油价,在稳步提升着,而这种提升跟需求增加密不可分。在未找到能够替代石油的廉价能源之前,人类对石油的需求是逐步增加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趋势可能被打破,而那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后的必然。 二、世界原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 目前世界原油储备状况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但是站在长久角度来看,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原油价格只能继续提升。 石油安全一直是工业化国家的心病。二战时日本就是被美国的能源禁运逼得铤而走险发动珍珠港袭击;纳粹德国的许多军事行动也是为油所迫,如为夺取高加索油田而转移进攻方向,最终导致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战争后期德国不得不靠工业酒精和“液化煤”维持。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发动“石油战争”,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组建国

际能源署,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国际能源署规定,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应相当于该国90天原油或成品油净进口量。 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另外,每天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美国石油公司油轮相当于储备8000万桶原油,等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美国巨量的石油储备,成为实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另外,虽然石油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内不会出现短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石油市场会平稳发展,更不意味着国际石油价格能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国都在储备,目前原油供给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原油价格却在增长,所以说各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从一定角度上刺激了国际油价的增长,如果将战略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国际油价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下降,因此国际油价与原油储备密不可分。 三、战争局部冲突对原油的影响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 去年的利比亚战争也对原油价格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虽然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只占全球的2%。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就这样小的比例,在短时期内对国际油价依旧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局部战争对国际油价产生着影响,但是这种波动相对而言是短暂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基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下面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 (1)稀缺性。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一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各国纷纷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 2 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不足。OPEC国家凭借其独有的垄断地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较大产量对应较小边际收益,较小产量对应较大边际收益,这一特点促使OPEC单个国家的实际产量经常小于组织统一制定的配额。2007年11月,OPEC组织对生产协议作出进一步调整,协议只规定总体生产目标,而对生产配额不作明确规定,这一改变加剧了OPEC国家的继续减产行为,也给国际原油供给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石油需求强劲增长,OPEC减产推动石油价格迅速上涨;2008年9月以来OPEC三次减产则是在石油需求和价格双双回落时作出的,它对石油价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下,易开采、低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难开采、高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一直在持续,原油储采比的指标持续下降,下降的储采比意味着原油开采量的增加速度大于探明储量增长速度,此时原油价格会上升,生产者降低产量的同时会增加勘探力度,随着储采比逐渐上升,原油价格得以回落;反之亦然。因此,储采比决定原油价格的长期走势。 (2)需求因素。2004年以来,OECD、亚太、欧盟、北美等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欧盟国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现递增趋势,2006年后虽略有下降,但绝对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强劲的需求增长带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