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倍的认识(23)

倍的认识(23)

倍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倍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一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的内容。

2.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学生深刻的认识倍的意义有助于后续学习中理解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表内乘除法,两个数的差比关系基础上学习,为下一节课解决有关倍数的实际问题及认识分率、百分数、比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材在编写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学生已有的乘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注重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初步认识倍的含义,难点是建立倍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落脚点

1.已知: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表内乘除法,两个数的差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个数的被比关系。

2.未知:对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而比率反映的是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具有一定抽象性,是学生原有知识所不具备的。

3.能知:这节课只要沟通乘法中“几个几”的意义与倍的关系就可以初步认识倍这个概念。所以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就可以初步认识倍。

4,想知和如何知:学生对形象、生动的教学材料,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观察、操作中学习倍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提高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抽象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发视频《秋的收获》,引出三种水果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找出篮子中的苹果、梨、桃子的个数,并贴在黑板上。

3.圈一圈

2个

有3个2

有5个2

以两个苹果为一份,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

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5)倍

(设计意图:通过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水果来引入倍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

4.练一练、说一说

让学生初步了解倍的含义。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建立概念

1.出示课件主题图

让学生自己说出红萝卜和白萝卜的倍数关系,老师给予点评鼓励,随后不断改变红萝卜的根数,让学生反复练习倍数关系概念和“几个几个”的联系。

2.看我七十二变

出示课件,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根数一样时,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找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白萝卜和红萝卜都是2根,第二次根数都是4根,第三次根数都是1根)

学生发现,白萝卜根数是红萝卜的(1)倍

3.我的发现

当两个数量相同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一倍。(板书)4.画一画(老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结果)

(1)画小棒

第一行__?

第二行(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2)第一行

第二行__?(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来画出个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5.摆一摆

让学生拿出学习用具小圆片,自己摆出两行,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三倍。(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同学们都摆完之后挑出几个比较好的作品让学生上讲台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更加明确了几个几的问题,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6.让学生自己说出什么是倍?

师总结:倍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

(三)、强化练习,巩固知识

1.火眼金睛

正方形的个数是圆的(2)倍

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的(5)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填空题,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手脑并用

让学生拿自己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要求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通过手脑并用,让学生对倍的概念能灵活运用。)

3.能说会道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说谁是谁的几倍?

(加深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4.超级演说家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倍”

(让学生能将所学到的《倍的认识》这一节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本课小结

播放视频《秋的收获》,首尾呼应,用秋天的收获激励学生收获知识,对学生给予期望。

(通过视频,老师发自内心的希望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对学生进行激励给予期望)

五、教学评价

“倍的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设计大胆新颖。

为了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倍,本节课,我没有利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视频《秋的收获》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苹果、梨、桃子的数量关系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学习新知。

2.注重方法的渗透。

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合理选择习题。

巩固环节的习题设计很有层次性、合理性。习题层层深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自然的在这几道习题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这几道习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参与度高,回答问题很积极,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4. 结尾较好。

本节课我通过视频《秋的收获》来结束,和课前播放的视频很好的衔接起来,首尾呼应,使本节课显得很圆满。我用秋的收获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所收获,对学生给予期望。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游戏:数字抱抱团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叫“数字抱抱团”,老师想请6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上讲台来。老师喊到数字几,你们就几个人抱成一团。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台下的同学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你们要做什么呢?找出游戏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办到吗? 生:能。 师:非常好。游戏开始。 (面向台下学生)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4个3。师:2(6个2),4(3个4),6(2个6)。非常棒,同学们都说到了“几个几”。 2、出示PPT,看图说几个几。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几组图片(播放幻灯片),谁能快速的说出有几个几? 生1:2个2 生2:2个4 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连小兔子都被吸引来了。(课件出示第50页主题图)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探究关于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50页例1 (1)数一数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各有几根? (2)圈一圈,摆一摆,组内互说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学具1)(3)完成例1的填空。 2、小组汇报:经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生:无质疑或补充师:为什么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呢?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板书) 生:同样的道理,白萝卜有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师板书教具图1) 3、师:思路很清晰,看来同学们对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兔妈妈又拿来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思考倍数关系,一定要考虑以谁为标准量,标准量变化,倍数关系也发生变化。“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亲身感受,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温习乘法中“几

倍的认识教案(完整版)

倍的认识教案(完整版)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倍”的概念。你们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举个例子,如果我有一个苹果,你们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们有几倍的苹果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吧。 二)建立“倍”的概念 1.观察比较 老师出示三种不同数量的萝卜,让学生观察并分辨出数量最多的萝卜。然后让学生用圆圈圈出每种萝卜的数量,进行比较。 2.建立倍的概念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数量最多的萝卜是其他萝卜的两倍,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3.练巩固 老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用圆圈圈出数量最多的物品,并计算其他物品是数量最多物品的几倍。

三)拓展教材资源,丰富比较活动 1.情境设计 老师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识倍的概念。 2.创新练 老师对课本上的圆片题进行创新,让学生打乱散摆三种颜色的圆片,进行分类计数,并计算每种颜色圆片的数量是其他颜色圆片数量的几倍。 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倍”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并能够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同时,通过丰富的比较活动和创 新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迁移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数学概念,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材P50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苹果数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量的关系。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并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 2.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教师设计连续的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例如增减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量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 1.第一行:12个红苹果,第二行:4个黄苹果。先圈一圈,再填数。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50~51页。 教材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这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求几倍的问题和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白兔吃萝卜的情境图——胡萝卜2根,红萝卜3个2根,让学生根据“3个2根”,体会“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让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然而教材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举例把一份圈出来,并安排学生动手圈一圈。教师引导学生每2个圈一组,看看白萝卜能圈出多少这样的几组,然后根据圈出的结果填空,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在脑海里建立“红萝卜有几根,白萝卜有多少个和红萝卜同样多的根数,则白萝卜的根数就是红萝卜的多少倍”的表现。通过实际操作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认识“倍”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度的趋向,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本课教学内容之前,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对“几

个几”的知识已经掌握,对“倍”的名称有了解,但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晰。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促进“倍”的思维模型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法:动手实践、观察法和直观演示法。 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想请一些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 2.按要求完成游戏。 先请3名男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排;然后请6名女同学到前面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尼(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 学生:2只白蝴蝶,6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花蝴蝶是白蝴蝶的3倍,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 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 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

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 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 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分组讨论: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教师:肯定结论的正确性,对说出问题结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同时用贴图飞来2只花蝴蝶并且提出问题,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学生:4倍,有4个2只 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三、集体练习: 1、图片展示: 教师:()的个数是()的几倍?为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摆 教师:()的个数是()的2倍,谁会摆?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摆或用印尼在练习本上印。 (请一个同学上台摆,教师来回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2、拍手游戏: 教师:第一次拍几下?(3下)第二次拍几个3下?(2个3下)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0页——《倍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原来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之后,现在则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之后,并且独立成一个单元。虽然“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但学生之前已经知道“几个几”的概念,有一定的数感和学习数学的意识。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也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势,但他们的抽象逻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之中,并与旧知“几个几”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在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法学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设疑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谈话法、做游戏、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学法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在整节课的探索过程中,设计有独立活动、同桌两人活动,还有四人小组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一、设计思想 “倍”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解“倍”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然而;它是建立乘法模型的情景之一.为了更好建立倍的概念;教材中把这部分内容是在从表内乘除法中移出;安排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之后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倍的认识”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㈡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五、重点难点 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二、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然而,它是建立乘法模型的情景之一。为了更好建立倍的概念,教材中把这部分内容是在从表内乘除法中移出,安排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之后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倍的认识”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㈡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五、重点难点 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承接了二年级对简单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在学习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中,让学生经历构建“倍”的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徙及口头表述能力;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再出示第2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 。3.思考: (1)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2)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3)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份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de)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de)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de)概念,需要一个反 复、持续(de)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de)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de)认识,理解倍(de)本质. 二、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乘法与除法(de)基础上学习(de),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de)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百分数、比(de)内容(de)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de)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de)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de)“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de)比较关系,但它反映(de)是两个数之间(de)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然而,它是建立乘法模型(de)情景之一.为了更好建立倍(de)概念,教材中把这部分内容是在从表内乘除法中移出,安排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之后教学.使得学生学习(de)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de)理解,了解所学习(de)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de)意识和 解决问题(de)能力. 三、学情分析 “倍(de)认识”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de)学 习内容.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de)方式形象(de)理解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de)几倍.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de)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de)含义, 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de)能力.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经历“倍”(de)概念(de)形成过程,建立“倍”(de)概念. 2、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de)几倍. ㈡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经历“倍”(de)概念(de)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de)几倍”(de)含义.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de)能力及善于动脑(de)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de) 学习兴趣. 五、重点难点 经历“倍”(de)概念(de)形成过程,建立“倍”(de)概念. 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de)几倍.

"倍"的初步认识(精选4篇)

"倍"的初步认识(精选4篇) "倍"的初步认识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经过自己探索,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在认识“倍”的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星星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在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数数金星有几颗?(2颗)蓝星有几个2颗?(2个2颗)2个2是多少?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4)再数数红星有几个2颗?(3个2颗)3个2颗是多少?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6) 2、小结:求几个几相加得多少,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3、谈话:这些星星这么美,想摘吗?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学习新课 1、教学“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1)(出示图片)谈话:春天来了,公园里真美呀!看,花坛里开出了什么花?(板书:蓝花有2朵)黄花和蓝花一样2朵2朵地开出来了,开了几个2朵?(3个2朵)为了能清楚地看出黄花和蓝花的关系,我们来摆一摆,好吗? (2)小朋友用蓝、黄花片进行操作。 (3)指名到黑板上摆。数一数,黄花摆了几个2朵? (4)讲解: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这时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出示这句话,并让学生读。 (5)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巩固对“倍”的认识。 (1)谈话:小明有3本书,小红有2个3本,(出示图)这时我们可以说小红的书是小明的几倍?(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2)谈话:妈妈买了4个苹果,草莓有4个4,(出示图)这时谁又能用“倍”来说一句话。(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3、教学计算黄花的朵数。 提问:要求黄花有几朵?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的? 4、教学计算红花的朵数。 (1)谈话:红花也和蓝花一样,2朵2朵地开出来了,开了几个2朵?(4个2朵)现在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2)学生操作学具,同桌合作讨论,讨论好的打开书列算式。 (3)反馈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摆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朋友这么了不起,把米老鼠也吸引过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请把书翻到第82页,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填写在书上后提问:为什么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4倍?如果红带子再添上2段,现在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如果红带子仍然是4段,绿带子添上1段。那么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看,又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贝贝,它想出一道题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验吗?把书翻到第83页,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摆道具,填括号,写算式。做完后,一人报结果,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4、拍手游戏。 请一位学生拍2下,教师拍6下,让该学生说说老师拍的是自己

倍的认识教案三篇

倍的认识教案三篇 倍的认识教案篇1 课题:《倍的认识》 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知识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除法的拓展应用。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电脑游戏吗?课件出示斗地主游戏,提问:这是什么游戏?游戏中的“加倍”是什么意思? 2、不知道没有关系,学习了本节课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课本50页主题图,看看图中有哪几种萝卜?(板书: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萝卜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50页“做一做”以上内容。 自学提示: (1)仔细数一数每种萝卜的数量记录在萝卜的前面。 (2)想一想: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较时,把什么看做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课本中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3)说一说: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 (4)照样子圈一圈,完成填空。 (5)说一说: 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4分钟完成。 3、汇报: (1)摆一摆。(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它们根数的倍数关系?为什么这样摆?)(2)圈一圈。(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听清楚了他的想法? 4、引导学生总结: (1)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倍的认识教案4篇

倍的认识教案4篇 倍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例题呈现。 1、课前口算 师:同学们,上课前,廖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判断。 师:同学们可真棒,算得又对又快!这节课,我们要来比比看,谁是最会观察,最会倾听,最会思考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口算,培养学生进行每天口算10题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学生有更精彩表现。 2、揭示课题 师: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萝卜)廖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萝卜,请你仔细观察,比一比,胡萝卜和红萝卜他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黑板摆好萝卜卡片 指名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比多少、倍)生: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师:对,倍是一种数量关系。 (1)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对,这是他们的数量,那它们之间什么数量关系呢? (2)谁比谁多,谁比谁比谁少 师:其实,当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时候,除了比多少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通过让学生比较萝卜的数量,从而引出倍的概沟通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类题呈现 1、感知倍 师:到底什么是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8篇)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8篇)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倍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倍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从复习题开始通过看图说“几个几”,做游戏拍“几个几”为后面倍的概念的建立做了铺垫。也是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同桌议一议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倍的概念,降低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设计

倍的认识简单教案(通用8篇)

倍的认识简单教案(通用8篇) 倍的认识简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材解析: “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选取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在比较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贝壳图片,练习作业纸,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海边玩吗?今天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海边采集贝壳标本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吧!(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交流反馈问题。 预设一: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和、差的问题,说明:同学们提的是我们以前学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的问题。 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说明:预设二是根据上课环节中学生提出倍的问题这一生成而设计的。) 3、谈话:王晶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问题,师板贴问题。 4、谈话: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吗?(生可能提问:什么是倍?)是啊,倍的知识咱们以前没有见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和倍做朋友。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倍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倍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倍的认识教案10篇

When you truly love something, you will discover how fragile and weak the language i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 (页眉可删) 倍的认识教案10篇 倍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准备 出示算式: 2 × 3

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 1.学生画教师巡视 2. 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花坛图片: 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 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 1.黄花比蓝花多4朵 2.蓝花比黄花少4朵 3.蓝花和黄花相差4朵 4.蓝花再添4朵就和黄花同样多 5.两种花一共有8朵 6.黄花是蓝花的3倍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 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认识“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