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

袁书琪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摘 要 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国内外对生态旅游资源基本问题的研究还在深化

的过程中。笔者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新国家标准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提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这些基本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特性,类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 Q 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4)02-0109-05On the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evaluatin system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Y UAN Shuqi (Fu -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4,23(2):109~113.

Ecological tourism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world tourism .T h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issues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weak .Based on the action of our country 's tourism resource classifica tio n and evaluatio 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natio nal standard and the abundant ex perience of long -term practice research ,the author put forw ard the char -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 stem of ecology ical tourism resource put fo rward .T he essence issues have special sig nificance to w ester n China who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weak in our country .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ty pe ,evaluatio n sy stem .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R ].北京.2)国家环保局.2002.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R ].北京.*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310011)。**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02-10-09 改回日期:2002-12-10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应当引起旅游学界对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的足够重视。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新国家标准,国内外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正处在深化的过程中,而对相对较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还存在不少问题[2,5]。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讨论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否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3]。迄今为止,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并没有单独列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因子只涉及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而未涉及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亟待研究。2.1 生态旅游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取决于生态旅游的特性。

我国正在研制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对生态旅游涵义的界定,是一切生态旅游管理规范的前提2)

诚然,迄今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不同看法很多,但共识的成份比较大,且趋同的态势明显[4]。2.1.1 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从旅游发展的吸引力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依赖人(包括游人)与环境的和谐。这里所谓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但也包括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而一般旅游吸引力来自景观美或某种兴趣活动的便利。2.1.2 生态旅游的场所 从旅游活动场所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处于环境质量优越的自然环境。当

今地球上纯自然环境已经不多了,且远离人类社会。所以这里所谓的自然环境包括部分人化自然(如人工林地),以及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乡村社区。2.1.3 生态旅游的目标 从旅游开发的目标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侧重生态效益。生态旅游地的开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 logy 2004,23(2):109~113

DOI :10.13292/j .1000-4890.2004.0059

发,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的游客不但有享受优质生态的权利,而且也有接受环境教育、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义务。生态效益还包括保持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社区文化,为当地创造绿色经济及其就业机会。

2.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

2.2.1 环境容量较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资源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环境容量足以支持比较全面的生态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游客要体验到优质环境,要开展人与环境和谐的活动,一些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是不足以满足这些旅游需求的。所以生态旅游资源不是旅游资源单体,而是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是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如一座山林、一片湿地等。2.2.2 环境质量较好 并非所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森林、草地、湿地和海滨等都是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与一般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环境质量较好。一些林木分泌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物质,一些谷地、林地小气候恶劣,一些洞穴、湖泊、湿地有毒气,一些自然生态系统有致病的生物和微生物。所以,并非所有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物群落都适宜开发生态旅游。应当指出,某些典型的生态环境退化地,也可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反面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如某些水土流失地等。

2.2.3 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较好 如前文所述,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不宜过多地人为加工。人为加工多了,会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削弱旅游资源的生态功能。如果某处生物群落可进入性极差,如果某处生态环境较好但区位环境偏僻,如果某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如果某地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繁,如果某处生态系统是其他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的保障(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则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至少现在目前还不能成为生态旅游资源。

3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3.1 从空间分布角度对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1.1 山岳生态旅游资源 由于人口和聚落稀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山体的高度和隔离作用,山岳可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组成部分的植物、动物也比较多。山岳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保留有不少与自然环境和谐之处,也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山岳生态旅游资源呈垂直分布,而具有多样性。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山岳生态旅游空间十分广阔,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多样。许多山区与林区重叠。我国山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1)。

1)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1999.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南缘旅游区总体规划[R].福州.

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系.2002.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福州.

3.1.2 滨海生态旅游资源 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海陆交界地带。由于海陆之间空气和水的往复运动,使海洋巨大的环境净化作用延伸到沿海陆上,虽然存在较密集的人口和聚落的干扰,而滨海地带仍具有较高的生态质量。规模不大的海湾、海岛、半岛,海滩、岩岸,滨海林地、田野湿地以及近岸水域等都是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滨海地带水中、陆上、空中多种多样的生物,大多数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由于有海水作为生态旅游的活动载体,由于人类天生的亲水习性,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我国是个海陆兼备、季风典型的大国,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前景看好2)。

3.1.3 河湖生态旅游资源 环境质量较高的河湖水域构成河湖生态旅游资源,其特点与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类似。我国河川、湖泊众多,河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较多,应提高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3.1.4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湿地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在我国是近年的事,例如东北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经评价,其价值不亚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我国湿地破坏严重,必须树立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种类繁多的湿地生物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3.1.5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 构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是高原和平原上规模较大的草地。高山草甸和湿地草地归属山区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草原人烟稀少,可进入性强,生物可见性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较高。但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我国草原面积虽大,但已有不少地区受到破坏。草原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比较有限,且季节性较强。

3.1.6 荒漠中绿洲生态旅游资源 荒漠并非毫无生机,平原和高原上的荒漠中也有绿洲生态旅游资源。我国荒漠面积较大,其中的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还很少。荒漠环境十分脆弱。

3.1.7 冰雪地带生态旅游资源除了山区、滨海、河湖、湿地、草原等地的冰雪覆盖地带之外,苔原、冰原地带的冰雪覆盖空间中也存在冰雪生态旅游资源。

110

生态学杂志 第23卷 第2期 

苔原、冰原地带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远景开发价值。这种生态旅游资源环境脆弱,特别易受污染。

3.2 从旅游产品开发角度对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2.1 生态观光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质量,而且具有较高的景观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多种感官吸引力。优质生态环境中的构景地貌、构景水体、构景生物群落、构景天象气象、突变遗迹及人为生态恢复景观等,均属生态观光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对可进入性要求不高,如封山育林也可,远望景观也可。有不少景观不美的生态旅游资源不宜开发观光旅游,少数可在生态环境许可的前提下作一些景观更新。野生或放养动物和珍稀植物,是这类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

3.2.2 生态运动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对景观审美要求不高,注重生态质量和运动适宜空间,主要开发运动旅游产品。例如在天然氧吧中开展有氧运动,在优质生态环境或生物群落中开展多种体育运动和竞赛。这类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可进入性、空间容量、适宜运动多样性、适游期等。

3.2.3 生态休闲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注重生态质量、环境容量、环境多样性,对运动场地、景观审美要求不高。主要开发老少咸宜的休闲活动旅游产品,巧妙地将各种休闲活动,游艺竞赛与生态环境背景相结合,使游客体验到在日常环境下同类休闲活动所没有的乐趣。能与游客亲善的一些小动物,也是这类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3.2.4 生态度假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要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较大的环境容量和聚落空间以及优越的区位。开发度假产品不宜在主要构景地区、核心保护地区,可以依托已有小规模聚落。所处的地形部位、风向和水流位置都要有利于小气候、排污。位置最好接近风景名胜区。空间要能容纳较大的团队或会议。合格的生态度假旅游资源较少,不要忽视季节性的生态度假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纬度、海拔高度的差异2)。

3.2.5 生态科考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也叫生态教育(修学)旅游资源。科学考察性质和游客性质,取决于生态性质和空间容量。生态修复工程、绿化种苗场、保护生物培育放养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处等均可作为生态科考旅游资源。这类资源一般包括

游客参与生态建设的场所,如采集、植树、研究等场所。典型的生态退化景观也具有生态教育和生态科考的旅游价值。1)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2000.福建省永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福州.

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系.2002.福建省福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福州.

3.2.6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质量,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并非生态环境中有人文景观或无形文化就构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这类资源的文化成份必须与生态有关。悠久历史形成的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社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天人合一”的宗教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寄情山水的艺术表现形式,利用生态环境的革命文化和军事文化等构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这类旅游资源,必须让游客融入当地社区,或扮演历史角色,潜心体验生态文化。3.2.7 生态探险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必须具备风险性。复杂高峻的地形,茂密的森林,神秘的河谷、洞穴,浩瀚的荒漠、冰雪、海洋、湖沼,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等等,生态质量好,可构成生态探险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探险旅游产品,也可兼为扩大生态旅游资源区和普查生态旅游资源基础考察工作。

4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4.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4.1.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应服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原则主要有以下各项:

①突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为生态旅游开发服务的,必须突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首先,评价的重点在于是否符合生态旅游的涵义,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的涵义,而不在于一般旅游价值的评定。其次,评价是从可以形成产品和市场的旅游开发出发,而不是从资源环境保护出发,当然要在必要的保护前提之下。

②寻求多种方法论的统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需要多种方法论的统一。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社会生态等方法论各有其优缺点,用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时应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目前,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大量案例研究和经验积累。应通过实证检验和修订,要深入研究复杂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要突出人作为生态的主体,从人文关怀去看待生态质量,要采用社会生态的视角,而不仅限于自然生态的视角。

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生态旅游资

111

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

源体系、类型和单体均属复杂系统,生态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均不够客观。所以,应当采用定量与定

性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既有同类可比性又有各别针对性。总之,要能满足生态旅游开发的需要。

4.2.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程序 ①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调查是评价的基本依据,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开展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实务,培训是当务之急。其调查表主要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旅游资源单体调查项目Fig .1 Single investigation schemeof ecological touris m res ource evaluation

②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根据生态旅游资源调查成果,同时结合评价者的实地考察或旅游。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包括专家评价和游客评价。专家包括旅游、生态、生物、地理、经济、文化、社会、行政、环境、体育、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尚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游人评价,可参照已开发的同类生态旅游资源的游人评价。

为体现专家评价与游客评价各自不同的重要性

和权重的不可比性,笔者特别建议二者评价的定量分值相乘得出综合分值,而不用相加。

③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开发后验证。由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尚属新生事物,必须进行资源开发后的适宜性验证。验证时要排除因不按照资源评价所提示开发方向而随意开发的后果对资源评价的干扰。开发后验证可以修正资源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标准体系分为专家和游人两种(表1、表

112 生态学杂志 第23卷 第2期 

2)。游人评价对象为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游人对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可参考对同质同构资源的评价。

表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专家表

Tab.1 Sp ecialists table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评价项目评价因子

A特征价值(50分)a1环境质量(10分)

a2环境容量(10分)

a3要素多样性(5分)

a4要素集中性(5分)

a5人与环境互动方式(5分) a6特色突出性(5分)

a7主题鲜明性(5分)

a8功能多样性(5分)

B开发价值(40分)b1体量(4分)

b2通达性(4分)

b3竞争性(3分)

b4互补性(3分)

b5依托性(3分)

b6气候舒适度(4分)

b7适游期(4分)

b8水资源(3分)

b9社区发展程度(3分)

b10政策环境(3分)

b11开发合理性(3分)

b12保护合理性(3分) C品牌价值(10分)c1稀缺性(3分)

c2知名度(4分)

c3吸引向性(3分)

注:综合分值M S=(∑8

i=1a i)+(∑

12

j=1

b j)+(∑

3

k=1

c k).

表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游客表

Tab.2 T ourists table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项 目赋 值(分) K1通达性12

K2知名度8

K3环境质量14

K4环境多样性10

K5主题鲜明性8

K6功能多样性10

K7人与环境互动性10

K8气候舒适度12

K9开发合理性8

K10保护合理性8

注:综合分值M t=(∑10

i=1k i).

综合考虑专家评价与游客评价,则综合分值M=M

s ×M

t

.

4.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4.2.1 定性评价标准 生态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标准是宏观的总体的标准,主要包括品位和特色两个方面。

品位是从总体上看,凭借经验,与同类生态旅游资源相比而确定的,用文字表述如“国内少有的”、“省内唯一的”、“具有境外吸引力的”等等。

特色则是从总体上对资源特殊性的描述,例如“福建周宁鲤鱼溪体现人鱼亲善”,“清代的`禁伐碑'及风水林体现传统的生态文化”等等。

4.2.2 定量评价标准 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确立,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征集和筛选评价因素,这个过程要征求专家和游人的意见,还要经过实践经验。其次,构建分层评价体系,本文分为项目层和因子层。再次,对评价体系赋值,采用比较矩阵来确定分值。最后,确定综合分值计算方法,笔者建议采用加法与乘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

5 小 结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习惯的改变,生态旅游将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一个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国内外都在探索中。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复杂多样,研究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对于国际此类研究会有较大贡献,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1996.生态旅游与查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

16~18.

[2] 世界旅游组织.1997.国家公园和旅游保护区的开发[A].见:

何光伟等.旅游规划工作纲要[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621

~649.

[3] 杨桂华,等.2000.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5~

46.

[4] 郭来喜.1997.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J].地理科

学进展,4:15~16.

[5] M ieczkow ski Z.1995.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 ourism and

Recreation[M].Inc.,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465.

作者简介 袁书琪,男,1948年4月生,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从事人文地理学、旅游学等研究。承担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生态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多部。

责任编辑 李凤芹

113

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从而预测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设计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导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从而预测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设计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导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目前,生态旅游己成为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并被誉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二者相结合的角度考虑,实际上是保护大自然,实现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环保性和自然性等特点。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农村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可进一步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真正发挥绿化在文化教育、科学考察、卫生保健、环境教育、旅游观光上应有的功能,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脱贫致富。生态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都有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的例子。深刻认识生态旅游在中国,特

别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对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进行全面估量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过考察麦秸沟流域资源条件,分析其发展旅游的优势,并采用生物游憩资源分析和风景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预测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以期对各地农村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尝试开展农村生态旅游的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麦秸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北部的龙泉乡刘德村,流域面积860km,属于泾河水系二级支流,为土石沟壑区,海拔高程593~452m,相对高差1401TI左右。流域呈扇状,主沟道长 201Xm,沟壑密度0.58kmkm2。土壤以红土■作者简介收稿日期郝咪娜,女,新疆石河子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研究,E-mail: haomina201X@16 3.。 201X6-2O 为主,有效土层厚度在0~30m。天然树种主要为野生酸枣,草主要为菊科蒿草。年均降水量543mm,年均气温l3℃,l0℃以上积温在4100~4500℃;年均日照时数2192h,无霜期213d。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是在麦秸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基础上建立的。该地历史上因处旱腰带,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养分含量低,年年广种薄收,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当地一名中学教师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承包了刘德村北的荒沟荒坡,并且以得天独厚的天然酸枣资源嫁接各类名优枣类品种,使嫁接成活率达90%,很快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外,旅游区还针对当地野草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鱼洞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国家森林公园、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关天星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森林公园 2、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云杉坪、牦牛坪、黄草岭、大海草山 3、荒漠生态旅游资源:元谋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湖泊生态旅游资源:滇池、程海、泸沽湖、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洱海、浴仙湖 2、温泉生态旅游资源:安宁温泉、下关温泉、云县小定西沸泉、龙陵邦腊掌温泉、新滩坝温泉、腾冲热海 3、河流生态旅游资源:金沙江(万里长江第一湾、小江泥石流)、澜沧江(西双版纳橄榄坝)、怒江(三江并流)、南盘江(三江口)、元江、伊洛瓦底江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一)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石屏杨梅、蒙自石榴 2、牧场生态旅游资源:迪庆那青波牧场、扎西牧场、丽江甘海子牧场、念瓦洛牧场、小中甸牧场、南宝牧场 (二)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1、中国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 (三)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1、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丽江高山植物园 2、天然野生动物园:西双版纳野象谷公园、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011届毕业生:存档号: 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青海乡村旅游的发展 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班级:景区09(01)班 学生姓名:布音白力格 指导教师:张晓兰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物、文化传统、风情风俗、体育娱乐等四大类型。生态旅游资源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物,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Abstract: tourism resources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mainly includ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and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ing mountains, canyons, lakes, rivers, forests, volcano, beach, hot spring, wildlife, climate, landform, hydrolog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iological climate.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chievements, eating, shopping, arts and culture,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can be summarized as humanitarian scenery, cultural traditions, customs,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in four categorie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 taking ecological beauty attracts tourists, tourism industry by. I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on, can produc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tourism integrated benefit, have a high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matter, for ecological tourist perception, experience, enjoy the natur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resources.(把底纹去掉)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sources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生态旅游资源介绍

第五讲生态旅游资源 第一节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关于资源的概念 1、资源的形成 资源的概念源自经济学科,是作为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提出来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1983)。资源一度被定义为“人类财富的来源”,不断地被某一主体利用。资源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是指可以成为人的资产或利益的外界物。如作为物质资源的矿产,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具有经济实用性。但是矿产也具有文化价值,古代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让我们联想起人类早期的文化史,至此,物质资源上升为精神资源。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物质资源,但我们把他们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物质资源有了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资源。 2、资源的类型 实际上,资源是一种关系概念,表示某物对某一主体有价值。资源还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有机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和能量形式。对人类来说,资源就是能在个人及社团两个水平上,满足生理、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的任何一种物质或能量形式。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的要素,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源泉。通常情况下,资源可被分成两大类,不可更新资源是依赖于有限贮存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物燃料等;可更新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换句话说是从生命有机体生物量中获得的资源。然而资源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同时资源又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利用却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森林和草地、湿地以及荒漠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林、副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美学、户外休闲以及文化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资源的动态 我们分析一下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或技术文化功能作用,就不难发现,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涉及到物质的转化(生命有机体是通过代谢活动,人类社会是通过工业过程),这种转化是能量不断(连续)流动和消耗的结果(生物圈能量来源于太阳,技术文化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这种考虑又使我们提出资源的另一个定义,正如已经提到的,资源是出现在生态圈初级(primary)能量的各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也可定义为生命有机体需要的任何东西。在这个定义下,能量、物质、空间、时间和多样性都是资源,即所有的基本生态因子都是资源,不可再生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是指那些化石能源和生物能源。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基本生态因子,可以直接对生物发生作用的某一环境下的典型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都可称为基本生态因子或资源。所以说资源亦属于生态学的范畴。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1.旅游资源定义 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并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认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定义: (1)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生态旅游现状情况 (一)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二)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 袁书琪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摘 要 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国内外对生态旅游资源基本问题的研究还在深化 的过程中。笔者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新国家标准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提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这些基本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特性,类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 Q 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4)02-0109-05On the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evaluatin system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Y UAN Shuqi (Fu -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4,23(2):109~113. Ecological tourism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world tourism .T h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issues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weak .Based on the action of our country 's tourism resource classifica tio n and evaluatio 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natio nal standard and the abundant ex perience of long -term practice research ,the author put forw ard the char -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 stem of ecology ical tourism resource put fo rward .T he essence issues have special sig nificance to w ester n China who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weak in our country .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ty pe ,evaluatio n sy stem .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R ].北京.2)国家环保局.2002.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R ].北京.*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310011)。**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02-10-09 改回日期:2002-12-10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应当引起旅游学界对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的足够重视。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新国家标准,国内外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正处在深化的过程中,而对相对较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还存在不少问题[2,5]。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讨论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否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3]。迄今为止,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并没有单独列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因子只涉及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而未涉及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亟待研究。2.1 生态旅游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取决于生态旅游的特性。 我国正在研制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对生态旅游涵义的界定,是一切生态旅游管理规范的前提2) 。 诚然,迄今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不同看法很多,但共识的成份比较大,且趋同的态势明显[4]。2.1.1 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从旅游发展的吸引力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依赖人(包括游人)与环境的和谐。这里所谓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但也包括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而一般旅游吸引力来自景观美或某种兴趣活动的便利。2.1.2 生态旅游的场所 从旅游活动场所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处于环境质量优越的自然环境。当 今地球上纯自然环境已经不多了,且远离人类社会。所以这里所谓的自然环境包括部分人化自然(如人工林地),以及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乡村社区。2.1.3 生态旅游的目标 从旅游开发的目标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侧重生态效益。生态旅游地的开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 logy 2004,23(2):109~113 DOI :10.13292/j .1000-4890.2004.0059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形象定位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形象定位 2013年06月13日15:32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8期作者:刘玉姝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48 摘要:伴随时代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生态旅游在这个全民都注重低碳环保的今天被人们所欢迎。属于绿色消费的生态旅游可以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绿色消费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也可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日后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针对生态旅游绿色消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向。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发展 课题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黑龙江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24125)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绿色消费,更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地球只有一个,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具有不可逆的特性,也就是说一旦枯竭,也就意味不能再生,哪怕是人造景观,再生也不能保留原来的文物价值。然而,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更加依赖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也是旅游产业所独有的性质。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时不考虑环境因素的消费者仍旧占了很大一部分,为此,更应该提倡生态旅游这种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定义 要兼顾两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不能只为满足自己这一代人自身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的要求,就不顾及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为此,作为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就此产生,并为广大人们所接受。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是消费时的首选,消费的过程中产生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合理处理垃圾为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再逐步将原有的消费观念转变珍爱自然、注重健康的消费观念,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是要注重环保,节能减排,让购买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的最终选择,实现可持续消费。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等方面,便是环保专家概括的绿色消费中的5R。 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各国在联合国环境会议中对将原有的不可持续消费转变为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达成共识,将是各国日后的正式发展议程。坚持适度消费、节制消费、消费正义的实现以及坚持可持续消费就是生态消费模式下所提倡的消费活动。过度消费和不足消费都会影响个体基本的生存而且也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结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的情况适度消费。始终秉着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不能因为要满足人们的自身欲望或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过度消费。 消费正义否认消费是一种私人化行为的同时,也否认了消费的纯粹经济性质,但提倡消费活动中的责任及公平意识,强调消费享受和代价之间的公平性。 不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可持续消费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考量标准,考虑人们现阶段的经济活动所包括的消费活动对子孙后代的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初,罗毕会议上阐述了由布兰抡特女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延伸得到的可持续消费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随着这一理念进一步阐述及延伸,涵盖的氛围也扩大延伸到人与地球非人类成员、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承担力的情况下,

乡村旅游资源生开发与整合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 我国当今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市场机制及法律问题,其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资源开发不合理,当地农民受益少,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资源的生态开发与整合。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 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坚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重视建设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通过实施新课程计划来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注重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校本课程、综合活动课程、劳动实验课程等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各地各有关学校特别是四星级高中,要充分发掘老区特有的人文底蕴,在弘扬老区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振兴淮剧艺术,开发海盐文化和滩涂文化等不同方面注重收集整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主题系列,形成区域文化建设基地,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要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营造生机勃勃的有个性的校园景象,让学生在各种特色文化中接触、感受先进的鲜活的文化滋润,抑制和抵制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升钟湖旅游规划与开发 学生:××××××× 学号:×××××××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指导老师:××××××× ××××× 二O一二年五月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对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资源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本文在以家乡—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的发展与规划为例,重点对旅游地本身的开发设计进行了规划,并归纳出生态旅游规划模式,以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升钟湖,规划,开发

ABSTRACT Ecological tourism as the solution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 ways and mean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But because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connotations of lack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ny resources damag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NanBuXian rise in home nanchong citySheng ZhongHu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tself to the design planning, and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mode, in order to promote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tourism,Sheng ZhongHu,Planning,development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评价

----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评价

摘要: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发展历程,如今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已经相当成功,是国内生态旅游景区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保护;管理;评价 九寨沟县境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除拥有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国际桂冠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九寨沟外,还有国家级勿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白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为全国之最)、神仙池风景区、甘海子国家森林公园、黑河风光带、勿角白马藏族风情园和被誉为“东方达沃斯”的九寨天堂等众多生态人文资源。 一、九寨沟县旅游资源概况 九寨沟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山高沟狭,河谷深切,属高山深谷地貌类型。气温适宜,山川秀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9.8%,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特征,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县内有野生动物255种,其中珍稀动物26种。由于我县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生态景观,其境内不但有“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美誉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还有九寨国家森林公园(甘海子风景区,神仙池风景区)、白河金丝猴保护区、勿角大熊猫保护区、甲勿天池、玉瓦石碏红叶风景区、喇嘛石大峡谷风光、杜鹃山…… 2、人文景观众多:九寨沟县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形成了众多人文景观。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具有典型藏族建筑艺术特色的大录寨;独特民族文化的白马藏族风情园;藏传佛教寺庙―――扎如寺、东北寺和达基寺以及典型汉族文化寺庙风城庙和朝阳庙等。 3、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采花小调”的发祥地,九寨沟县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民风、民俗。不但有以抒情优美见长的“南坪小调”,而且还有各种藏族民歌。其中“南坪小调”较流行的唱腔有“背宫”调、“小宫”调和“高腔”,主要集中在永乐、白河、双河(部分地区)和郭元等汉族聚居地;而藏族民歌中白马藏族的民歌最具特色,歌手一般熟悉固定的曲调,遇不同情况,即现编现唱,内容生动,曲调深沉、幽雅、婉转。 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九寨沟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今天却以“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美誉蜚声中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人;景区年经营收入从1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亿多元,九寨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地开发。20世纪70年代九寨沟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地区之一,人口仅约800人,人口密度为114/km2 。寨子分散,且大部分在湖泊下游,以农牧业为主,农业用地减少,耕作方式落后,所以在开放前区内保持着原始的地质环境,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然而,旅游开发初期,由于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盲目开发,使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区内地质环境开始恶化,如滥砍滥伐,沙尘暴的袭击,残害鸟类、动物,工业徘放废气,被污染的河流,水体污染鱼类大量死亡,地下水位下降、外动力地质作用加剧、森林萎缩及环境受到污染等。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生态旅行资源的分类是依照生态旅行资源的共性与个性,按一定目的和需要进行集合归类的一个科学划分。 一、分类原则 相似性和差异性原则:同一级同一类型旅行资源,必须具有共同的属性,不同类型之间应具有一定的差异。 逐级划分原则:旅行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能够分为不同级不、不同层次的亚系统。 不同标准原则:不同级不或不同系列的类型划分,能够采纳不同的标准;不同级不的类型划分不能采纳相同的依据,对每一类型直截了当划分次一级类型。 二、分类标准 参照国家关于旅行资源分类标准(GB/T18972—2003),依据旅行资源本身的某些具体属性或关系进行分类。由于旅行资源的属性、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人们能够依照不同的目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标准有属性、功能特点。 三、四川生态旅行资源分类 (一)按资源属性分(见表1)。 1.生物景观。 要紧包括森林、草原、草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四川地处亚热带,气候温顺潮湿,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物种数量名列全国之冠。四川有10000余种高等植物,其中珙桐、银杏、水青冈、莲香树、白辛树、大叶柳、桫椤等85种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野生植物爱护名录。四川还拥有100余种包括国宝大熊猫在内的珍稀动物,1259种野生脊椎动物,其中兽类和鸟类约占全国的50%,属于国家爱护的有140多种。目前,共建立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各类型自然爱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66个。 2005年,四川草地面积15.22万平方公里,占幅员的31.36%。川西北高原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目前,红原—若尔盖大草原观光、塔公草原风情游、理塘赛马节、西岭雪山滑草等旅行产品已初具规模,进展潜力庞大。 四川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广,自然爱护区多。目前已建立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爱护区35个(包括卧龙、唐家河、蜂桶寨、王朗等);川金丝猴栖息地自然爱护区7个(包括九寨沟、白水河、喇叭河等);白唇鹿栖息地自然爱护区10个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升钟湖旅游规划与开发 学生:××××××× 学号:×××××××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指导老师:××××××× ××××× 二O一二年五月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对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资源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本文在以家乡—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的发展与规划为例,重点对旅游地本身的开发设计进行了规划,并归纳出生态旅游规划模式,以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升钟湖,规划,开发

旅游规划与开发 2

旅游规划与开发 ABSTRACT Ecological tourism as the solution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 ways and mean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But because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connotations of lack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ny resources damag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NanBuXian rise in home nanchong citySheng ZhongHu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tself to the design planning, and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mode, in order to promote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tourism,Sheng ZhongHu,Planning,development

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类

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划和策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人才匮乏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