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 道德· 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研究品德构成要素的教育意义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心理形式与社会内容完整统一发展的过程,教育中要注意各要素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行脱节;情知冲突;意志薄弱;不良习惯;

品德各要素发展的一般顺序

二、品德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个性特征

2.必须以某种社会规范为基础

3.与行为密切联系

4.具有稳定性

三、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

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五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较多的注意和尊重。一般将这两个阶段都归为他律道德阶段,即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道德发展原因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3.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两难故事法

2. 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它包括: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

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

它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

它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行为完全自律。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表现而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内容。

班杜拉把道德发展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强调模仿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学习并非被动地接受环境的示范作用,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对示范行为有所取舍,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趋势

道德认知:按道德观——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的顺序发展。

道德情感:四种基础性的情感:同情心、自尊心、羞耻感、敬畏感

道德行为:他律——自律

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想法认同、改变、拒绝主要矛盾:新的教育要求与原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和条件:

1.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内化)

2.将个体的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外化)

转化的条件:多样化的交往和活动

(三)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动力)是什么

社会环境中的道德冲突——利益冲突;情理冲突;

品德各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四)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个体的生活经历(内隐记忆);所处的环境氛围(道德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德育手段)

四、研究品德问题的教育学价值:

1.从结构上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心理形式与社会内容完整统一发展的过

程,要注意各要素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2.从发展过程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不断发展的过程,具

有明显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

3.从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看,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要注意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4.从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因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

5.从品德形成发展的特点上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

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注意教育措施和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五、学生不良品德的有哪些类型

(1)过失型(2)品德不良型(3)攻击型(4)压抑型。

品德培养的主要任务:转变态度;矫正不良行为;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学生品德的教育培养

(1)晓之以理,以知引人(2)动之以情,以情感人(3)导之以行,以行练人。

(4)持之以恒,以志树人(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

七、把握德育的本质和道德学习的特点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德育的本质:将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

学习内容

事实性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学到的知识。

评价性知识——以个体已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带有情感性的思维和态度

来加以把握的知识。

人事性知识——由个体自身感悟获得的经验和体会。

特点:

1、道德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学习。

学习方式

2、亲身体验是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

体验的主要方式:直觉型体验;联想型体验;伦理型体验

学习水平:顺从行为——认同行为——自觉行为

3、认同是道德学习的关键和难点

道德学习的基本策略:创设情景,触景生情;激起共鸣,以情染情;唤起经验,以理导情;组织活动,行中促情

第三讲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与现状

一、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初中生道德观念形成

高中生具有按照道德标准调节自己行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具有主导性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二、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道德概念的掌握

2.道德信念的确立

3.道德评价的发展

三、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初中生道德情感的形式有如下特点:(1)冲动性。(2)理智性。(3)偏激性。

高中生的道德情感已经接近成年人,他们的伦理性情感体验逐渐占据优势

四、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在中学生中,言行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占多数,言行脱节和道德水准很低的是少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忘我学习和工作等属于勇于奉献,是道德意志发展到高水平的表现。

五、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及其习惯的形成

据资料表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学生,60%是在初中,20%是在高中,余下20%在高中毕业时还不行。

六、我国中学生品德特点:

(一)“独立感”“成人感”产生,但爱走极端。

(二)关注自我,但行为偏激。

(三)关注社会,但闭锁文饰。

(四)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

七、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首位有待加强。

2.重智轻德影响德育内容落实。

3.学校德育在认知好策略上的错位。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过于功课化、知识化、理想化。

(2)学校道德教育忽视学生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4.学校德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层次行,主流价值导向乏力。

(2)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向,针对行和时效性不强。

5.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八、教育策略

1.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2.学校管理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

3.利用大众媒体,主动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

4.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

5.建立德育教育阵地,大力开发社会资源。

(1)做好家庭的教育。(2)利用社区,开展德育工作。

6.德育的方法和形式要行之有效不断创新。①榜样教育②社会实践教育③重

视自我教育④惩罚教育

7.确立大德育观念。

第四讲德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基本途径

1.教学

2.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什么是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二)德育方法与其他各育方法的区别

(三)中小学德育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德育课程教学的总指导思想。

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2、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

问题。

3、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

4、要融洽师生关系,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以语言为媒介的德育方法)讲授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第一,注意内容的组织。第二,注意学生的发动。

第三,注意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提问,提问法的要义在于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二是对话。对话法是直接来源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一种较为现代的教育方法。在对话法中,师生双方应当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 [案例]:和每位学生聊天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的确,作为班主任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与每位学生聊天,受益最大的其实是我,因为经常同学生们真诚而平等的交流,不仅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自我,与孩子们有了心灵深处的沟通,能洞察到他们的观点、态度和内心活动,摸清他们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随时反思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好地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且最让我幸福的是身边多了几十个最纯真无邪的朋友,时时都能给予我鼓励与鞭策,使自己愈来愈真切地感受教育的无穷魅力,并深深地爱上她。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教育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4.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这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示范方法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榜样的方向性

(2).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榜样

(3).要注意榜样的时代性、层次性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6、自我教育法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约束、自我锻炼等等。

运用自我教育方法的注意事项:

1.要把自我教育的钥匙交给学生

2.要把自我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3.要尽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

4.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5.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7、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品德评价要师生共同参与,包括教师评、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和惩罚等方式。

奖赏与表扬:

表扬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而奖赏通常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如果说表扬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奖赏就是表扬的辅助手段。

奖励的基本要求

第一,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

第二,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第三,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第四,奖赏时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把精神奖赏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第五,表扬、奖励要注意时间。

第六,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学校的惩罚必须满足的条件

1.它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2.它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益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

3.它必须由权威执行。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第二,要注意态度。

第三,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第四,要抓好时机和场合。

第五,要注意批评的次数。

第六,要善于等待,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

第七,要有针对性、讲究方式方法。

第八,惩罚的灵活性,即不能刻板地使用惩罚手段。

8.角色扮演

9.实际锻炼

10.修养指导

常用的德育手段:语言、榜样、情景、环境、体验、奖赏与惩罚

第五讲学校德育中基本突出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讨论:“道德”(美德)是可以教的吗

道德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作恶的原因是对善的无知。科学的真知和道德的真知都是智慧或知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是智慧的。有善的灵魂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道德是可教的,基本上是所有教育家的基本假定。

道德不可教:

杜威认为,关于诚实、纯洁与仁慈等这些道德观念是不能自动地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道德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不可教的。

结论:

道德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

来实现的。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却是无法简单地通过“教”来实现的,它们更多地依赖于德育主体的内心体验和转化来完成。

所以道德(美德)是可教的也是不可教的。

德育对象有接受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吗

儿童先天具有道德禀赋,道德学习的过程不是由外而内,而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内发和生长或建构的过程。

认知学派说的图式、格式塔学派讲的格式塔、马斯洛讲的超越性需要都具有某种先天性。移情实验也证明儿童具有先天的社会移情能力。

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善端”。

结论: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基础还在于儿童先天具有“良知”和“善端”。即人类个体先天具有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这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儿童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在道德教育中要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和切实需要出发,反对强迫和灌输的方法。

专题一: 态度决定一切吗

一、态度及其结构

态度:态度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待一定人、事物或观念的一种心理倾向或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构成态度准备状态的因素:

1、认知因素

2、感情因素

3、行为倾向因素

三、态度与品德之间的关系

四、态度的形成和转化

1、态度的形成:品德态度的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

2、态度的改变

3.影响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因素

(1)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2)所属群体的制约:

(3)信息和知识的影响:

(4)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专题二、怎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品德教育与态度培养的理论

一、品德的心理教育

二、转变态度方法

①说服教育:

②大众宣传:

③积极参加活动:

④群体规定:

三、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四、形成态度与培养习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形成态度的原则与方法

1、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2、全面把握态度的结构,灵活采取适当的对策;

3、充分利用群体的力量;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行为的激励与习惯的培养

1、增强理解;

2、提供必要的诱因条件;

3、进行强化激励;

4、提倡自我教育。

五、态度形成与转论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1、德育工作必须贴近人的需要。

2、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奖惩。

3、必须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

4、必须努力提高德育师资的专业性、可靠性,在社会转型期,建立高素质的

德育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专题三、过错行为和不良道德的转化与矫正

不良行为:网瘾、早恋、吸烟

资料:一项针对4所高中、2所初中共318名中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79%的学生承认自己初恋发生在中学阶段。而另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中自杀或想自杀的原因,第一是学习压力过大,第二就是早恋。

一、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特征

1.认识特征。

2.情感特征。

3.意志特征。

4.动机特征。

5.行为特征。

二、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是家庭方面的原因

2.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3.是学校方面的原因

(二)主观原因

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3.学生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

4.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5.学生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中学生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经历阶段

1.醒悟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要注意把帮助其改正错误的真诚愿望、关

心爱护以及耐心的说服教育与青少年认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使青少年把“感恩和认识错误结合起来”;

2.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可能有反

复,在教育上要允许反复、减少反复、在反复中坚持教育;

3.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

三、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

(二)矫正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三)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和劝导、批评应注意的问题

1.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对症下药

2.劝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3、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1)批评要及时。(2)批评要就事论事,(3)批评应尽量个别进行,(4)批评时不要和别人比较,(5)批评时不能抬高自己,盛气凌人(6)批评应开诚布公,不要绕圈子。(7)批评时要注意创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8)批评时应允许被批评者辩解和说明情况,(9)批评时,不要太计较对方冒失的话,(10)批评时,关注对方的感受。

所以,必须提高师德

师德的专业精神包括: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以身作则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教学目标: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的心理结构;理解品德的含义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培养良好品德和矫正不良品德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 (一)品德的概念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所属范畴不同 反映的内容不同 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三)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持这种观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根据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不同,大体上分为唯知派和行为派,他们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复杂性;整体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二节品德的发展 一、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7岁);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这个课以后收获是什么 对你教育的启示 听了这个课之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参考文献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这门课,应算是本学期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但短暂中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升华,就正说老师所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和教育孩子。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学习收获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了众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在学习中收获比较大的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统合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整合对失望。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有发展危机,危机的成功解决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品质,并对以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造成发展障碍,一个阶段的危机没有解决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自我统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内容,贯穿人的一生,然而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出现了危机。青少年的对自我的觉醒,以及及身体发展导致青少年急切想要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人评价会对起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会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对着自我与客我的冲突。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共同导致了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危机。在人生的阶段有重要他人,而老师在学生的人生的阶段中,特别是在青春期统合对混乱中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皮亚杰看来,智力发展是一个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即认知图式的进化过程。建构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认识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建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1a1544165.html,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作者:陈妍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7期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并且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访谈的方式以两位青少年为对象,收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道德两难事件,并着重分析了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科尔伯格的哪个阶段,从中也发现他们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帮助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42-02 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国家的发展依靠青年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发展情况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从来都不缺少关注。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都是专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护他们的权益而制定的。从社会层面看,青少年所享有的社会福利也是其他群体所不能及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他们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他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等都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其中道德发展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但也是青少年儿童发展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偷盗、抢劫、性侵等案件屡屡登上社会头条,引發全民关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建设刻不容缓。 探寻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清楚他们的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他们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提升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希望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 一、理论依据 20世纪伊始,中西方的心理学家就开始聚焦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并在此领域进行 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低层次认知到高层次认知的转换过程,也就是道德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一研究为探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最被广泛认可。 三水平六阶段是科尔伯格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一阶段他们往往为避免惩罚从而服从于权威。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 道德· 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公共心理学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品德和道德固然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却不能相互等同,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规范来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可见,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物质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的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与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 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即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品质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实践作业

学生抄袭说谎案例分析 在海兴县第三中学顶岗实习的时候,带着八年级6个班的课,其中八年级5班的抄袭作业的现象最严重,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里的一位叫张丽娟的女生。 我带着八年级5班的化学课,在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没有练习册可以做作业,在将近一个月之后,学校才给学生们定了导学案这本练习册。由于练习册是班主任领来直接发给学生的,所以,我晚了一步把答案撕下来。当我把导学案都收上来打算把答案撕掉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把答案自己撕掉了,所以不得已我得自己去找学生把答案要过来,要不然后果就严重了。当我把那部分学生的名单找出来挨个要答案的时候,都不情愿的把答案给我了,而唯独有两位同学没有给我,其中一位就是这位叫做张丽娟的女生,我问她导学案的答案呢,她说她手中没有,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承认她把答案撕下来自己流着了,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弃。但是,对于这位爱说谎的学生也有了注意。 在接下来的时候,每次留作业让学生们交导学案的时候,我都会注意一下那位教张丽娟的女生的作业,果不其然,她的作业几乎每次都跟答案一模一样,这让我很气愤,因为每一个班只要有一份答案存在,那么这个班的作业就相当于没质量,又会有很多的学生去抄袭,所做的作业根本看不出来一个学生他到底对于这些知识掌握了多少。 一次周一,交上导学案后我就开始批改,正巧那天5班的班主任杨老师有事情,没能来上课,他的课就让我给他到班级里去盯着,于是我就抱着导学案到班级里去批改了。学生们在下面上自习,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越批改越气愤,于是我就开始看完一份导学案就点一个人的名字让他自己上来拿导学案,看到不是自己做的作业我就气愤的点那位学生的名字,当看到张丽娟又不是自己做的作业的时候我就更火了。 我把她叫到讲台前就问她,作业是自己做的吗。她回答说是。我又问她为什么跟答案一模一样的时候,你的答案呢。她就又改口了,说不是自己做的,是抄袭7班的,然后还跟我说7班的化学老师讲了。这就让我更加生气了!我就问她是真的吗,她还理直气壮的跟我说是真的,7班的化学老师真的已经讲完了。她还在那理论着想要拿回自己的导学案,这时候我就跟她说,7班的化学老师讲完了,我怎么不知道哦,你知道7班的化学老师是谁吗。后面有学生悄悄地告诉她,7班的化学老师就是咱化学老师,这次她无话可说了,沉默了。我也继续批改我的作业,不在搭理她,也不把导学案给她。如果单单是抄袭答案,自己承认了的话我还可以原谅,但是竟然撒谎骗人,这就不可原谅了。 下课后,我就把张丽娟叫到办公室跟她聊了很长时间,说了很多,至于她听进去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当时她并没有把她手中的那份答案给我,但是过了不久,她就主动把那份答案给我并向我承认了错误。 我知道,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第二学期又新开设了化学课这门新的课程,作业压力负担就更大了,虽然平时我给他们留的作业并不是很多,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轻松,其他科目的作业照样有增无减。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抄袭作业可以很快的完成作业,不必接受老师完不成作业的惩罚,但是,他们这样,只是应付了作业,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样对自己学习只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可能也跟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有关系,虽然他们认为自己比较成熟,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但是事实上,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只顾眼前,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有甚者就出现了撒谎这样的后果。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善良的,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约束自己而已,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使其学生,如果不加以劝导,可能后过会很严重。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并没有考虑学生到底是怎样完成的,有一部分教师会管着不让学生抄袭作业,但是效果不佳,因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今天,全球超过lO亿台的计算机联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神奇之网;数以千万的人在网上工作、学习,每天上亿美元的商务资金在网上流动交易。如今在中国,上网人数越来越多,成为世界第三大网之国,上网主流是学生群体。目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中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改变着中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日益形成影响,这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且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观念和适应形势也成当务之急。 一、网络世界给中学生道德的负面影晌 网络以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给中学生带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首肯的是它对人的正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也给中学生的道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l、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带来了虚假有害信息的泛滥,造成中学生价值观的混乱 互联网上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健康的、有益的信息,也有大量有害、虚假的内容,加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极端,造成网络观念价值的模糊。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l%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 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已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而在现实中不可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l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 2.网络的弱规范性,使中学生的网上行为缺乏制约 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水这样被人们依赖着。但有时也闻得洪水如猛兽。今天的网络似乎己“类化”为水之模样。的确,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充分自由发挥,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从时间跨度上讲,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第二,从内容上讲,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第三,从性质上讲,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变化 第四,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简答) 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例如,在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的发展最早,然后是运动技能、情绪、动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通常最迟 3.具有不平衡性 如婴儿期与青春期发展较快,成人期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4.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根据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这些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 11、12-14、15岁)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并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论文摘要】结合当今社会网络现状及学生上网目的,简述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应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校园文化 自从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后,便以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惊人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到现在,互联网尤如毛细血管一样遍布我国城乡.应该说互联网带来了~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产的全面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当我们大踏步进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的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呈愈演愈烈之势。新闻组中和BBS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相互攻击、谩骂已经司空见惯,千百万网站和数不胜数的电子刊物使剽窃修改、转贴他人的文章能够完成在分秒之间。还有充斥网上的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道德问题。 目前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收集信息、游戏、娱乐和交友.它都会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消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统计表明.一部分学生利用互联网聊天玩游戏、观看不

健康内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网上学习的时间。由于网络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学生以字符为中介进行网上交流,所表现出的是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容易使其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而网上各种良莠混杂的信息,也增加了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 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这样的悲剧很多:某县一名十三岁小学生从家里偷出38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强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格斗,玩游戏者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瘁死网吧。一名12岁小学生在网吧泡了3天3夜.饿了喝口水.困了伏在电脑桌上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某重点高中有一女生因网上交友而离家出走投奔网上男友。在此后的半个多月学校家庭心急大燥,均全力以赴找人,给平静的学校,温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波澜,严重破坏了家庭的安宁幸福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更有一些初、高中生.高校学生,因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违犯校规校纪、勒令退学。取消学籍的也有,开除学籍的也有,坑、蒙拐骗、偷的也有,中学生也有.中高职学生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也有。举不胜举.追悔莫及,结局惨痛。 看看一些学生吧.他们个个眼睛胀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形似缟素。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的上网.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 1、学生网络道德素养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2、定向性和顺序性: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 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 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 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 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 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 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 中国: 狭义:指道德教育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第七讲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第七讲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皮亚杰是从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儿童的公正观念以及对惩罚公正性的判断几个方面,来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的(皮亚杰,1984)?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与5-13岁的孩子玩弹子游戏,问:“这些规则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吗?” ?观察发现,年幼儿童虽然都说自己是按规则进行游戏的,而实际上却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玩着“自己”的游戏,而不理会规则的规定。年长一些的儿童由于产生了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逐渐意识到有义务去遵从这些规则,只有在此时,单纯的规则才变成了行动的准则,规则才成为对儿童行动具有约束力的东西。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严重程度,即注重行为的客观责任;年长儿童则能够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行为,即注重行为的主观责任 ?对偶故事: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 ?7岁前的孩子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 ?10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平等(公平)的行为就是公正的。 ?13岁左右的孩子已能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公道是一种高级的平等,是公正的高级形式。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在儿童心目中什么样的惩罚最公正?什么样的惩罚最有效?结果表明:年幼儿童认为犯了过错,遭到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惩罚就是为了抵罪。年长儿童认识到,犯过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例如,损坏了别人东西,应该用赔偿来惩罚。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根据研究事实,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渐进更替,体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脉络。 ?1.自我中心阶段 ?5-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规则阶段,他们虽然已能接受规则,但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于他的行动还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 ?6-8岁的孩子绝对地顺从权威,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他们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因而处于他律道德水平。 ?3.可逆性阶段 ?9-10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修改。 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互惠的可逆性特征,这意味着儿童开始进入自律道德水平。

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 据权威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青少年学生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在城市,中学生的上网比例可能达到95%以上。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网上的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和网上“行为偏差”,同时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造成了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隔离。 因为网络在给学生提供巨大的交流方便和自由的同时,却在物理空间上隔绝和孤立了交流主体,缺失了人际直接交往所固有的丰富的人情表达和密切的人伦关系,以至使中学生可能在虚拟的交往环境中,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真实的他人和社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数字化、非伦理化、非人性化。他们一旦离开网络,置身真实的社会人群,面对直接的人际交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比较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使他们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导致心理障碍和隔离。 2.网络行为的隐藏性导致了中学生道德观念的缺失。 网络世界中几乎不存在社会规范,这正好为中学生提供了摆脱社会规范束缚、松弛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解读

学号姓名成绩 研究生课程作业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课程名称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任课教师谷传华

2015 年6 月20 日 作业1 你的青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试用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自己当年的心理、行为或困惑。注意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并说明如果是现在你会如何做。 (1000字以上) 我的青少年时期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自卑心理比 较重。由于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在家乡的小学上学,那个时候还是很活泼开朗的,每天都是和小伙伴打打闹闹。但是,自从小学五年级转学到镇上的小学,意识到自己和班上大多数镇里的小孩的差别,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玩的吃的都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因此很自卑,不敢和他们交流,怕被看不起。之后的中学也是这种心理,总是很羡慕那些每天可以回到家吃饭睡觉的孩子。

我觉得我的这种心理问题可以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来解释。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