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与血管疾病同时伴行或单独发生的特殊性心肌病。DCM是心肌对糖尿病的急性反应而导致的慢性病理改变。这些急性反应包括基因表达异常、信号传导改变及细胞凋亡。高血糖是DCM的主要病因,但高血脂、高血压和炎症反应等其他因素,也同样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肌氧化损伤高血糖可诱导自由基的产生,并促进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脏对糖尿病的一个早期综合性反应,所以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在DCM的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报告,糖尿病患者心肌中有较高数量的心肌细胞死亡现象。糖尿病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心肌细胞死亡的现象更为明显。但在当时,这一现象对DCM发生的重要性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笔者利用转基因糖尿病小鼠模型系统地证明了在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可诱导心脏产生过多的氧或氮自由基,并降低心肌抗氧化损伤的能力,使心肌中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使其释放细胞凋亡因子、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因心肌细胞无分裂或再生能力,所以当心肌细胞死亡达到一定数量时,心脏组织结构和心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见图1)。心肌炎症反应 Ang Ⅱ、IL和TNF等炎性因子在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及DCM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都是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的直接病因,而三者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可加速心肌细胞死亡及DCM进展。已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系统中的关键效应分子,能诱导血管壁和心脏的炎症反应。AngⅡ激活受体 AT1和AT2,进而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或氮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见图1)。菲奥尔达利索(Fiordaliso)等发现,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赖诺普利或抗氧化剂(NAC)或二者联用治疗糖尿病大鼠7周后,可明显降低其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8-OHdG)及羟基的浓度,减少糖尿病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或肥大以及心脏形态学的改变。韦斯特曼(Westermann)等也发现,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处理糖尿病小鼠,能阻断心肌炎症反应及细胞死亡,预防糖尿病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及纤维化。所以,抑制AngⅡ的效应可通过减轻心脏炎症、心肌纤维化而减少DCM的发生。除AngⅡ以外,其他炎性因子如多种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心脏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拮抗这类细胞因子为靶标的治疗策略都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的危险。防治DCM的潜在途径他汀可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及心衰症状金属硫蛋白可抵抗TNF-α诱导的心脏毒性,对DCM具保护效应他汀:他汀除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以外,还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如抗炎效应。格尔根(Gurgun)等对氟伐他汀的抗炎及抗心力衰竭效应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40例患者中,20例为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另外20例为缺血性心肌病,用药(80 mg/d)12周后,氟伐他汀组心肌炎症反应显著降低,TNF-α和 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超声检测的心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他们由此认为,氟伐他汀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衰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反应来实现的。金属硫蛋白(MT):MT是一类含有21个半胱氨酸的胞内金属结合蛋白质(61个氨基酸残基),是体内金属微量元素平衡的重要调节因子,同时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或组织免受氧化损伤。MT具有广泛的抗超氧阴离子、羟基及过氧亚硝基等活性。近期研究发现,MT心脏特异性高表达的转基因(MT-TG)小鼠能有效抵抗乙醇、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诱导的心肌病。TNF-α是一种多能细胞因子,在人类多种心脏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中都已经检测到这种因子。而心肌细胞既是该因子的分泌细胞,也是其作用的靶细胞。在慢性心力衰竭中,TNF-α的重要性表现在它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配体/受体介导的细胞死亡信号通路引起心肌细胞死亡。克莱因(Klein)等发现TNF-α通过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细胞死亡,但在MT-TG小鼠的心肌细胞中,TNF-α诱导的细胞死亡效应受到抑制。笔者应用LPS

(脂多糖)/TNF-α处理MT-TG和野生型小鼠的心肌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形态和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发现MT-TG心肌细胞具有抵抗LPS/TNF-α诱导的心脏毒性的能力,MT的这种保护效应与其抑制LPS/TNF-α诱导的细胞内氧化亚硝基形成密切相关。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与血管疾病同时伴行或单独发生的特殊性心肌病。DCM是心肌对糖尿病的急性反应而导致的慢性病理改变。这些急性反应包括基因表达异常、信号传导改变及细胞凋亡。高血糖是DCM的主要病因,但高血脂、高血压和炎症反应等其他因素,也同样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肌氧化损伤高血糖可诱导自由基的产生,并促进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脏对糖尿病的一个早期综合性反应,所以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在DCM的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报告,糖尿病患者心肌中有较高数量的心肌细胞死亡现象。糖尿病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心肌细胞死亡的现象更为明显。但在当时,这一现象对DCM发生的重要性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笔者利用转基因糖尿病小鼠模型系统地证明了在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可诱导心脏产生过多的氧或氮自由基,并降低心肌抗氧化损伤的能力,使心肌中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使其释放细胞凋亡因子、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因心肌细胞无分裂或再生能力,所以当心肌细胞死亡达到一定数量时,心脏组织结构和心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见图1)。心肌炎症反应 Ang Ⅱ、IL和TNF等炎性因子在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及DCM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都是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的直接病因,而三者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可加速心肌细胞死亡及DCM进展。已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系统中的关键效应分子,能诱导血管壁和心脏的炎症反应。AngⅡ激活受体 AT1和AT2,进而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或氮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见图1)。菲奥尔达利索(Fiordaliso)等发现,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赖诺普利或抗氧化剂(NAC)或二者联用治疗糖尿病大鼠7周后,可明显降低其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8-OHdG)及羟基的浓度,减少糖尿病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或肥大以及心脏形态学的改变。韦斯特曼(Westermann)等也发现,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处理糖尿病小鼠,能阻断心肌炎症反应及细胞死亡,预防糖尿病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及纤维化。所以,抑制AngⅡ的效应可通过减轻心脏炎症、心肌纤维化而减少DCM的发生。除AngⅡ以外,其他炎性因子如多种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心脏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拮抗这类细胞因子为靶标的治疗策略都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的危险。防治DCM的潜在途径他汀可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及心衰症状金属硫蛋白可抵抗TNF-α诱导的心脏毒性,对DCM具保护效应他汀:他汀除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以外,还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如抗炎效应。格尔根(Gurgun)等对氟伐他汀的抗炎及抗心力衰竭效应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40例患者中,20例为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另外20例为缺血性心肌病,用药(80 mg/d)12周后,氟伐他汀组心肌炎症反应显著降低,TNF-α和 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超声检测的心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他们由此认为,氟伐他汀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衰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反应来实现的。金属硫蛋白(MT):MT是一类含有21个半胱氨酸的胞内金属结合蛋白质(61个氨基酸残基),是体内金属微量元素平衡的重要调节因子,同时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或组织免受氧化损伤。MT具有广泛的抗超氧阴离子、羟基及过氧亚硝基等活性。近期研究发现,MT心脏特异性高表达的转基因(MT-TG)小鼠能有效抵抗乙醇、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诱导的心肌病。TNF-α是一种多能细胞因子,在人类多种心脏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中都已经检测到这种因子。而心肌细胞既是该因子的分泌细胞,也是其作用的靶细胞。在慢性心力衰竭中,TNF-α的重要性表现在它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配体/受体介导的细胞死亡信号通路引起心肌细胞死亡。克莱因(Klein)等发现TNF-α通过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细胞死亡,但在MT-TG小鼠的心肌细胞中,TNF-α诱导的细胞死亡效应受到抑制。笔者应用LPS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45%的患者为Wagner 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率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2]。

确切的有关糖尿病足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数据仍很有限,根据现有文献报告的数据,往往低估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截肢率。 糖尿病足病预后很差,甚至比除肺癌、胰腺癌等以外的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全球每年约有400万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足溃疡是糖尿病足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3]。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相对于非卧床的糖尿病门诊患者,糖尿病足病患者接受住院/急诊诊治、转诊给其他医生以及1年就诊次数分别增加3.4倍、2.1倍和1.9倍,医生花费在诊治上的时间更多;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直接转诊到急诊或住院诊治的概率增加6.7倍[4]。2017年全球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7 270亿美元,其中中国为1 100亿美元。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足病占用了12%~15%的糖尿病医疗卫生资源,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40%[5]。 二、糖尿病足的筛查与预防 早期筛查并矫正糖尿病足病危险因素对避免及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关键作用。筛查需涵盖整体与局部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整体危险因素是指:男性、糖尿病长病程、吸烟、视力障碍、并发症与合并症多,此类患者需要重点关注足部情况。而局部危险因素更多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方面,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病变、足部力学变化、足溃疡病史、截肢史等。本次指南的亮点之一就是参考中国临床研究数据,针对糖尿病足主要诱因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出了具体的筛查流程与频次,使指南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外指南结合我国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张新红张亚蕊(福海县人民 医院 836400)【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治愈,是造成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 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加深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和正确护理,是预 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糖病尿足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 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率的有效性。 方法在内科系统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联谊会,进行健康教育,发 放《糖尿病知识手册》。 教会他们合理控制饮食、适度锻炼、正确应用胰岛素治疗及早进 行足部护理等等。 结果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意。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9) 05-0228-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 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 目前,全球已有 1.5 亿以上糖尿病病人,我国糖尿病病人已超过 9 千万人,患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 2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 足。 1 /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非创伤性下肢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 所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程度、有效预防及护理,是控制因糖尿病足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的最有效方法。 一、发生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继发肢体血管闭塞性缺血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的功能异常和关节畸形有关。 二、致病相关因素(1)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造成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极易发生感染。 (2)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二重真菌感染。 (3)摩擦、挤压等都可能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 (4)足癣、甲癣、跖疣、鸡眼、胼胝等足部疾患引起感染。 三、不良后果足部细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这些感染很多都开始于轻微的表皮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提供了细菌感染的有利环境,而感染一旦发生,常经久不愈,当感染难以控制时,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严重后果。 四、现将预防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 年 1 月~2010 年 1 2 月,共收住糖尿病患者 660 例,并发糖尿病足的165 例(均为入院时带入)。 根据 Foster 等提出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 1 级为正常的足; 2 级为高危的足; 3 级为溃疡的足; 4 级为合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一、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基本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 –尽量将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显著减少外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降低发生糖尿病足病的危险血糖监测频率:* –1型糖尿病患者:≥3-4次/天 –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1-4次/天 –血糖控制良好患者:1天-2天/周 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4.4-6.1mmol/L –非空腹血糖:4.4- 8.0mmol/L 血糖监测时间点 ?早餐前,早餐后2小时 ?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 ?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 ?睡前 ?必要时监测凌晨3点钟血糖 ?感冒等急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不稳定时监测随机血糖 二、足部护理要点: 足部清洁注意事项* ?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洗脚,水温不可太冷或太热,先用手肘测温,不要用热水泡脚。 ?洗脚时不要用毛刷擦脚,以防皮肤破损。 ?洗净后要轻轻擦干双脚,包括脚趾缝也要擦干,不要过分用力,以防擦伤干燥的皮肤。

?看不到的部位用镜子帮助进行检查,或者请家人帮助。 ?如果皮肤干燥,清洗后应涂上润肤膏。 鞋子的选择* ?穿着合适的鞋子可以有效保护双脚。 ?最好在下午购买鞋子,此时脚部比早上略大,尺码的选择更为合适,如果左右脚的尺码不同,应以较大的尺码为准。 ?尽量选择柔软、厚底、系鞋带的鞋子,不要选择尖头鞋,防止脚趾受压。 ?高跟鞋会增加脚底受到的压力。 ?无论何时都不要穿凉鞋或拖鞋外出。 ?禁止赤脚走路,即使是在室内。 ?新鞋每次的穿着时间不宜过久,应慢慢延长穿着的时间。 ?每次穿鞋前都需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如硬币、钉子或砂石等。 ?鞋子如有破损,应修补后再穿着。 袜子的选择 ?穿着一双合适的袜子不但能保护双脚,还具有吸汗和避免摩擦的作用。 ?应选择柔软的棉质袜,天气寒冷时可穿着柔软的羊毛袜。 ?不宜穿着过紧的弹性过强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不可穿着有破损的袜子,因破口如套住脚趾,会影响血液循环,破损的袜子应丢弃,否则修补的缝口会增加摩擦,损伤皮肤。 ?袜子应每天更换,保持清洁。 三、足部问题护理方法 ?修剪趾甲: –要用指甲钳将趾甲小心修剪平整,不要剪得太短,不能短过脚趾尖。 –如果视力欠佳,应请家人帮助。 –如果发生趾甲陷进肉里,应请足病医生或护士处理。 ?鸡眼与胼胝: –不可自行处理鸡眼或胼胝,应请足病医生或护士处理。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如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在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重点人群为: 1、年龄≥45岁,BMI≥24,以往有IGT或IFG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二)在重点人群中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1、糖尿病教育,特别是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如肥胖、活动少、不适当的营养及生活方式等。 2、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分期分批进行特殊人群体检,如干部体检、单位集中体检。 (2)利用其他个别的体检方式,如司机体检、婚前体检、出国前体检。 (3)通过各级医院门诊检查 (4)加强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使之能尽早发现糖尿病。 (5)对于一些因大血管病变、高血脂、肥胖及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住院者,进行常规筛查。 筛查的方法可采用空腹血糖(FPG)或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结果判断详见“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部分。 (三)糖耐量受损的干预 详见“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部分 (四)一级预防的目标 1、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2、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调查显示,至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3亿。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9240万,而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达1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1974年Hamby等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概念: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微血管病变、肌代谢紊乱和心肌纤维化等所致的心肌广泛结构异常,最终引起左心室肥厚、舒张期和(或)收缩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状态。迄今的证据表明,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由DCM所致[2]。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1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1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糖尿病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的始动因素是高血糖,糖尿病心肌在糖酵解和糖氧化两个环节存在明显的缺陷,从而导致心肌代谢的底物发生变化。糖尿病时胰岛素抵抗或不足,心肌细胞由于:(1) 葡萄糖转运体(GLUT4)数量减少;(2)糖磷酸化速度减慢;(3) 丙酮酸氧化减少等原因导致心肌组织中葡萄糖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过程发生障碍,进入心肌分解产能的葡萄糖流量减少,心肌细胞糖代谢低下,导致心脏功能障碍[3]。Iribarren等[4]研究证明,心脏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关,主要机制是晚期糖化终末产物与胶原等大分子物质结合聚集,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释放,增加心肌细胞炎性反应。 1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显著特征之一,血脂水平已成为DCM早期心功能改变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游离脂肪酸代谢障碍促进DCM 的形成。在糖尿病时,脂肪酸摄取和代谢增强,并且脂肪酸的摄取超过了氧化的速度,因此导致了脂类在心肌内堆积,细胞发生“脂中毒”现象[5],引起心功能异常和心肌肥厚,纠正脂代谢紊乱可改善心功能。胰岛素可抑制脂肪细胞的分解及脂肪酸的产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岛素抵抗导致对脂肪细胞抑制减弱,使脂滴颗粒在心肌中聚积增多,对脂质氧化供能依赖明显增加,尤其是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增加。 1细胞内的钙调节异常及膜电位异常大量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是心肌功能受损的直接原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是调节心肌收缩的重要离子,糖尿病心肌毒性物质(长链的酰基肉毒碱、自由基和异常的膜脂内容物)的聚集会引起心肌调节蛋白和收缩蛋白调节异常,同时心肌亚细胞水平重构和钙通道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发生[6]。Basu等(2009)发现1型糖尿病模型Akita(In2WT/C96Y)小鼠早期出现持久性舒张功能障碍,与心肌肌浆网Ca2+ SERCA2a的严重减少和心肌脂毒性有关。心肌纤维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胆固醇,糖尿病心肌病时胆固醇与磷脂中的溶血磷脂胆碱都升高,使钙内流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导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Na+-Ca2+交换的能量来源于Na+-K+泵,反映Na+-K+泵活性的是Na+-K+ATP酶。有研究测定了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膜的Na+依赖的Ca2+的摄取活性,4周后发现Na+-Ca2+交换的受损限制心肌细胞排钙,导致细胞内的钙蓄积[7]。另外糖尿病心肌病由于糖代谢异常,可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外向钾电流降低,其变化在心外膜较心内膜明显[8]。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心脏亦是一个内分泌器官。糖尿病心肌病时心肌血管紧张素早期处于激活状态,RASS系统激活,心肌局部ATⅡ增高,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于心肌,使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增多,从而诱导生长刺激原癌基因表达。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血管收缩,血管平滑肌增生,胶原合成,最终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RASS系统激活后,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表达增加,结果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增加和心肌纤维化增加[9],使心室壁的僵硬度增加,心室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全。 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的靶细胞对胰岛素样作用的敏感性和(或)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广泛存在于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的结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措施的对象是一般人群,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又称为初级预防。一级预防措施包括: 1.1、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人群预防是病因预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教育对象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还着眼于以预防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个社会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1.2、预防和控制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压肥胖者,减轻体重就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肥胖者应严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过分摄取。 1.3、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 经常性的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4、提倡膳食平衡 提倡膳食平衡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人。可用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取代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人。 2、二级预防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通过定期筛查尽量做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二级预防强调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定期筛查,以尽早发现,早诊断,尽早给予治疗。主要措施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和

糖耐量低减者。糖尿病的筛检不仅要查出隐性糖尿病人、未引起注意的显性糖尿病人,而且要查出IGT(糖耐量低减)者。IGT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其转归具有双向性,既可转为糖尿病,又可转为正常。因此,在此阶段采取措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3、三级预防是针对病人的预防措施,强调糖尿病的规范的治疗和疾病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1、年龄40岁以上的人 4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大。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3、肥胖的人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4、体力活动不足或者有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膳食及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1、多尿 典型症状:尿量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多尿可不明显。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发病的三大因素是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糖尿病足的危害是比较大的,由于糖尿病足并不是单一的病变,而是全身性疾病,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糖尿病足的工作,那么糖尿病足怎么预防,下面就请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们相许的给我们解释一下吧。 一、选合脚舒适鞋袜 糖尿病患者穿鞋袜宜合脚舒适,不宜过松过紧。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 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既不利于血供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糖尿病患者需准备鞋尖宽大、尺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不挤脚的鞋。穿新鞋的第一天要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袜子选择纯羊毛或棉制品较好,袜口要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这些同样是有效糖尿病足怎么预防的方法。 以上是糖尿病足怎么预防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加强做好预防糖尿病足的工作,从而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的人生。 二、足部取暖适温是关键 防寒保暖是最常见糖尿病足怎么预防的有效方法。临近冬天,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脚麻、脚凉。因此,很多人选择电热毯、热水袋等方法取暖。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性反射减弱,对热感反应迟钝,一些人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把脚烫伤了。糖尿病患者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以37℃为宜。不要用刺激性药水泡脚,如果是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以避免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泡脚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才可结束;洗完脚后用吸水毛巾轻揉并彻底擦干,保持足部温暖干爽,可对足部进行按摩,但动作要轻柔,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病十分有效。 三、饮食调理 合理分配膳食,严格控制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醍各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不良因素 四、生活调理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二)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每题2分) 1、通过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2、糖耐量受损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3、胰岛素抵抗是正常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基本因素()。 4、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5、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重要防治方法,而药物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方法()。 6、糖尿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并随病情的进展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 7、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糖尿病保健食品或药品,一部分含有降糖药或激素,长期服用对糖尿病有好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应多吃糖尿病保健食品()。 8、糖尿病管理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其管理和教育应是连续和全面的()。 9、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0、1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可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 11、糖尿病的筛查首先要进行检测胰岛素和C肽()。 1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个体化()。 1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统一化()。 14、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主要由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来完成()。

15、糖尿病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主要在一级医院完成;二级预防在二级医院完成;三级预防在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 1、中国人糖耐量受损每年有约()转化为糖尿病患者。 A:5%;B:10%;C:15%;D:20%。 2、糖尿病的筛查主要是针对()。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妊娠糖尿病;D:特殊类型糖尿病。 3、通过筛查检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有()。 A:30%;B:40%;C:50%;D:60%。 4、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儿童;B:≥45岁的人,体质指数≥24;C:空腹血糖受损;D: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或有巨大胎儿出生史的妇女。 5、对糖尿病的管理不仅要利用医院的资源,而且要尽量利用()资源。 A:国际;B:国家;C:社会;D:家庭。 6、1型糖尿病的筛查主张()。 A:推荐筛查;B:推荐高危人群筛查;C:不推荐筛查;D:推荐儿童筛查。 7、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在()完成。 A:医院;B:家庭;C:社区;D:专科医院。 8、糖尿病防治管理和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是()。

三级预防具体措施

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措施如下: (1)针对机体预防措施:增强机体抵抗力,戒除不良嗜好,进行系统的预防接种,做好婚前检查。 (2)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对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对遗传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健工作,防止近亲或不恰当的婚配。 (3)对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对心理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溃疡病等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1] 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 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组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即在发病前期就进行干预,以增强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致病因子或机制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的,这又称为“原始预防”或“原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它应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第一级预防还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旨在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

糖尿病心肌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引言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 CAN )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神经病变的一部分,是2型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2.5%~50.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CAN[1]。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一旦发生将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脏意外的风险。有文献报道,若糖尿病并发CAN,5年死亡率高达53%,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仅为15%[2],但本病起病较隐匿,早期不易为患者和医生所重视,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其引起的无痛性心肌梗死可致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而威胁生命,早期诊治可延缓病情进展,晚期CAN呈不可逆改变。 本文就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生理学机制: 正常心脏自主神经作用有一定均衡性,对整个心脏所产生的效应并非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二者的总和,而是通过各种反射途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达到动态平衡。它主要表现为心率为适应人体需要而呈持续波动。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影响是通过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来实现的,而胆碱能受体对这一过程的反映是增加了细胞膜K十浓度,阻滞激活起搏点起搏电流的超极化;交感神经影响心率是靠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活环磷酸腺苷(cAMP)介导的细胞膜蛋白质磷酸化、L-钙通道电流和起搏电流的增加,最终结果是使本来缓慢的心脏舒张期去极化加速。 在静息条件下迷走神经张力占优势,心动周期变异很大程度上独立依赖迷走神经的调控[3],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活动不断互相影响。窦房结具有丰富的乙酞胆碱脂酶,能够快速水解乙酰胆碱,所以任何迷走神经冲动对窦房结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如果副交感神经作用超过交感神经,可能是通过以下两个独立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一、什么是糖尿病?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三、糖尿病如何分型? 三、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四、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五、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 六、如何使用血糖仪自我测量血糖? 七、血糖试纸如何保存? 八、为什么指血和静脉血测出的血糖值会出现差异?应该如何看待? 九、在测指血的时候,需要消毒么?应该怎样消毒? 十、采血时应注意什么? 十一、如何保养和清洁血糖仪? 十二、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是什么? 十三、糖尿病病患者饮食治疗 十四、糖尿病要怎么样吃水果? 十五、糖尿病患者早餐怎么吃? 十六、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治疗? 十七、常用口服降糖药 十八、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胰岛素进行常规治疗? 十九、常用胰岛素和作用特点

二十、如何使用胰岛素? 二十一、如何注射胰岛素? 二十二、如何储存胰岛素? 二十三、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 二十四、发生低血糖怎么办? 二十五、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二十六、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 二十七、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二十八、如何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 二十九、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三十、糖尿病中医食疗 三十一、糖尿病治疗验方精选 三十二、糖尿病的针灸疗法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血压及治疗记录表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感谢聆听...

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论文

单位代码:007 分类号: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专业:护理学 姓名: 学号:1047234002 指导教师: 职称: 毕业时间:2014年6月

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足的防治的临床经验,探讨提高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4月46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资料,对46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采取了将已溶的坏死组织锐性剥离去除,锐性剥痂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涂包扎,促进痂皮自溶,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结果:46例糖尿病足44例痊愈,1例出院时创面结痂干燥,1人行局部足趾切除。结论:早期干预、对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正确的足部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达到了增进健康、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的好处。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糖;防治;护理

目录 绪论 (3) 1临床资料 (4) 2.护理方法 (4) 2.1心理护理 (4) 2.2皮肤护理 (4) 2.3局部溃疡护理 (5) 2.4适当锻炼 (5) 2.5健康宣教 (5) 2.5.1严格控制血糖 (5) 2.5.2饮食护理 (6) 2.5.3足外伤的预防 (6) 3.护理效果 (6) 4.讨论 (6) 4.1教育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自我保护的关键 (6) 4.2控制血糖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保证 (7) 4.3加强对足部皮肤的护理,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尤为重要 (7) 5.结论 (7) 参考文献 (8)

绪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和血管的病变,皮肤、组织极易受到外伤,而且由于供血不足,免疫力低下,伤口易感染,形成溃疡难以愈合,若治疗护理不当或不及时,最终导致坏疽或截肢。所以,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非常重要。

什么是三级预防

什么就是三级预防 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就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的措施,也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与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就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阻止病程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发展的主要措施。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与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与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即首先找出各种致残的危险因素,再去采取预防措施。由全社会及社区来完成优生优育教育,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产前诊断及围产期保健,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健康教育,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的防疫措施等等。一级预防当然就是最重要最积极的防残措施,但需全社会与每个人的充分合作。 二级预防就是指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在残疾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逆转)由残损所造成的残疾,即防残损发展为残疾。如为防止智力残疾而对新生儿采取的各类筛查及对某些人群的筛查均属于此。这点也很重要,就是防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三级预防则就是指积极康复及防止残疾向残障转变。对智残则就是尽力使其不发展成重度或极重度智残。康复训练,就是防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对于各类残疾人都就是非常必须的,这需要多方通力协作,需要社会保障,应由医生、护士、特教教师、康复工作者及家庭的参与。 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 1、预防性保健及咨询指导:如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预防慢性传染 病、优生优育、预防先天性残疾等; 2、预防接种:减少与消除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等致残传染 病; 3、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与危险源; 4、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营养,适当运动,预防心脑血管病;

浅谈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护理

浅谈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21T14:30:37.1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杨侠鲁侠 [导读]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 杨侠鲁侠(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永城 4766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244-01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即糖尿病发病的三部曲:溃疡、截肢、死亡,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1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足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 预防 (1)积极控制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 (2)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 (3)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 (4)改善肢端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药物; (5)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良好,穿软底布鞋,棉织袜,禁止赤脚行走; (6)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化脓; (7)注意保暖,洗脚水不宜超过患者体表温度,禁用热水袋、电毯、理疗、火炉取暖,以防烫伤; (8)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预防外伤; (9)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 护理 (1)皮肤处理。 ①注意观察下肢,尤其是足趾皮肤色泽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弹性等表现,如有搏动减弱,皮肤发冷,苍白或变紫,应及时采用皮肤保暖、按摩; ②每晚用温水洗脚,用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并彻底擦干; ③用植物油充分摩擦,使皮肤柔软,清除鳞屑,防止干裂; ④修剪趾甲不要过短,以免损伤甲沟,引起感染。 (2)鸡眼及胼胝的护理。 ①穿合脚的鞋袜,避免脚受摩擦和挤压; ②处理鸡眼时应小心切去角化层,一直切到活组织层; ③治疗胼胝,每晚用温水泡脚20min,用纱布擦去表皮。 (3)下肢循环保障的护理。 ①禁止吸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 ②保暖,寒冷使血管收缩,组织供血减少,所以病人穿保暖的袜子和衣服; ③坐位时不要一只腿压在另一只腿上以免压迫封闭下肢血管; ④睡眠或卧位时,若盖被很重,应在足旁放一枕头; ⑤有些外用药物刺激性太强,必须经医生同意方可足部涂用; ⑥禁止在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以免烫伤。血液循环不良时即可损伤皮肤 (4)皮肤摩擦伤的护理 ①对任何很小的损伤都应十分重视。皮肤变红、生疮,疼痛、肿胀均应到医院就诊。皮肤的小裂口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形成溃疡和坏疽。 ②禁止用刺激性消毒药水如碘酒等。 (5)预防和治疗足部霉菌感染,每次洗脚或洗澡后,保持局部干燥,若已患足癣,可用克霉唑软膏,有继发感染的足癣患者应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脚,1~2次/d,擦干后外用消炎药膏及纱布包裹,必要时应口服抗生素。 (6)坏疽的局疗处理。对湿性坏疽要保持深部窦道引流通畅。且不宜过分冲洗,以免细菌沿肌腱、肌肉间隔蔓延扩大。对感性坏疽的处理,在常规消毒下切除坏死组织,局部选用654-2、金因肽、苯妥英钠等局部贴敷,促进肉芽生长。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护理是糖尿病患者们在生活中应积极掌握的。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及早的进行糖尿病足的护理很关键。下面就让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给大家介绍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一: 鞋袜要透气性好,糖尿病足病人的鞋袜首选透气性好的,质地松软,大小合适。建议病人不要穿露出脚部皮肤的凉鞋或者拖鞋,因为皮肤裸露在外容易碰伤。也不要穿过紧的鞋或高跟鞋,以免给足部增加负担。建议使用专为糖尿病人而设计的减压的鞋子,穿鞋前要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不要压迫脚。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二: 注意保持皮肤润滑,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病人每天要涂抹羊脂油类润滑剂滋润双脚,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病人如果是汗脚,出汗过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议他们在洗脚时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还可以在洗脚水中加少量醋,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三: 坚持每天温水泡脚,糖尿病足患者每天要洗脚,用39℃~40℃温水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彻底擦干,因为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都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四: 糖尿病足护理还应注意切忌赤脚走路,糖尿病患者切忌赤脚走路,即使在家中厨房或浴室也应穿上布拖鞋,因为他们往往脚上踩到硬物弄出伤口而不自知,等到脚发烂发臭都搞不

糖尿病心肌病疾病研究报告

糖尿病心肌病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糖尿病心肌病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内科,心脑血管,内分泌科 病症体征: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疾病介绍: 什么是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疾病,糖尿病患者血脂增高能促进血管壁细胞摄取脂 质,VLDL-C更易转变为胆固醇酯,LDL糖化损害了肝细胞上的受体对其识别而使其代谢减慢,并通过另外受体结合而被巨噬细胞优先吞噬和降解,堆积在巨噬细胞内成为泡沫细胞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血糖控制不良时,三酰甘油增加,脂蛋白氧化脂蛋白酶活性增高,致氧化蛋白成分和密度小的LDL增加,均成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胞质毒,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学研究也呈现与代谢相关的广泛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灶性坏死,坏死区为纤维组织取代 心肌细胞外葡萄糖水平的升高直接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现发现2型糖尿病的心肌细胞钠钙交换受抑制,而肌浆网CA 泵正常,使逐渐CA 浓聚于肌浆网,CA 超负荷的心肌肌浆网,可增加自发性CA 的释放,心肌舒张时张力增高,心脏的顺应性下降 症状体征: 糖尿病心肌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糖尿病心肌病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较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多见,在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并发充血性心衰的概率约为男性的2倍,在考虑年龄,血压,体重和胆固醇等因素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5倍多,男性约为2倍,患者如有心梗病史,则很难与心梗后心衰鉴别,需病理活检方能确诊,合并高血压者需与高血压性心脏病相鉴别。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糖尿病预防的社会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 1亿 2千万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约占 1/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年龄构成的日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据1994年 19省、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患病率达 2%以上,是 10年前的 25倍,估计到 2000年,我国将有 3 000 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劳动力丧失,寿命缩短;糖尿病又是一终生性疾病,一旦患病,难以治愈,常需终身治疗,因此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医疗费用高达 900亿美元,估计我国有关糖尿病的医疗费也是十分巨大的。 1 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 2 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致残、致死率:积极有效地开展糖尿病预防,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 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 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延长寿命。 3 有利于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加强糖尿病预防,进行糖尿病早期防治,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人民。糖尿病预防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二、糖尿病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 是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 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