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80年代后期,复旦现代西方哲学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更快的发展。1986年刘放桐的《现代西方哲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增嘏的《西方哲学史》获二等奖。同年刘放桐获准领衔设立现代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点(后来与西方哲学史合并为外国哲学博士点)。为了进一步加强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同年以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为基础扩大成立了现代哲学研究所。

为了更好地使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1988年在现代哲学研究所内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由俞吾金、陈学明等组成),他们在国内最早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部分内容来讲授,后又在国内最早独立开设西方马克思主义系统课程,并编写出教材《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曾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使课程建设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克服左的倾向,学科成员展开了大量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刘放桐的《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于1990年出版。它在往后的10年仍是我国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并于1997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直到2000年被更新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取代,新版于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90年代以来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又有纵深重大发展。孙向晨、丁耘等几位更年轻的博士加入本学科。张汝伦、张庆熊、汪堂家、莫伟民等中青年教师不仅对本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教学上各有重要创新,能适应本系、外系、本科生、研究生等的不同要求分别开设(张汝伦在本科基础课教学上更有突出成绩,受到普遍欢迎),还开设了“现象学”(张庆熊)、“分析哲学”(张庆熊)、“语言哲学”(张庆熊)、“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张汝伦)、“现代西方宗教哲学”(黄颂杰、张庆熊)、“现代西方法哲学”(莫伟民)、“现代西方社会哲学”(林辉)等多门专题课。由俞吾金、陈学明负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由此在西哲马哲两学科的参与下建立教育部国外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复旦外国哲学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其中现代西方哲学有突出作用。

书法课程安排详表

书法课程安排详表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五角星书法课程安排 说明:书法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即硬笔基础班、硬笔提高班、软笔基础班、软笔提高班。 课程介绍 硬笔基础班 本阶段培养孩子规范的书写习惯,着重强调坐姿握笔姿势及力度调整,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横竖撇捺点勾等基本笔画),笔顺的练习,中间穿插着相当一部分的独体字,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主要是对独体字进行了比较正统的训练。其实在汉字里面占大多数的还是合体字,合体字的字形较独体字而言更为复杂。基础班则是根据情况将合体字的基本偏旁进行归类分组练习。通过基础班的学习,学生对一般类型的合体字(比较复杂的,生僻的合体字除外)就会做到合理的安排布局,同时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工整等书写要求也是授课重点。 硬笔提高班 本阶段是以硬笔基础班为基础而开设的,主要面向对硬笔书法有兴趣或者有一定的硬笔书法功底(招收对象会进行考核)的教学对象。提高班以古代名帖为典范,课程安排不仅仅是笔画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碑帖的角度去理解书法,理解中国汉字。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摆好合体字的结构(左右、上下、包围、半包围等),同时使学生在遇到未曾见过的陌生字形时,能够及时地,准确地做出判断,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使自己的硬笔书法有一个质的飞跃。 软笔基础班 本阶段主要是面向对中国书法(特指毛笔书法)有兴趣的教学对象而开设,课程主要是介绍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国书法的演变(甲金篆隶楷草),学会欣赏精妙的中国书法,了解不同时代书法的特点,最主要的是掌握楷书中基本的书法笔画(横竖撇捺点勾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同时学会认识最简单的繁体字并能熟练的书写,最后还要能独立的完成一副书法创作。 软笔提高班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临床肿瘤学概论___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临床课表

大一: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基础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大二: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伦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 大三:局部解剖学,医学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药理学,外科总论,医学心理学。 大四: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眼科学,口腔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核医学。 大五实习。 公共英语和政治理论我就不写了,现在医学生都要考研才能找到工作,所以公共英语和政治理论也是很重要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话,要先在复旦本部(邯郸校区)接受一年通识教育,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大学英语(根据开学初的水平测试决定等级,分三级,大多数人从二级开始,一年学完)、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VB程序设计(如果入学考试的计算机没过的话还要加学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大二起到枫林校区(原上海医学院)学习,课程有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社会医学英语(上学期)和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局部解剖学、病理解剖学、卫生法(下学期)。 大三上学期有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功能学科综合实验、诊断学、医学伦理学,下学期有肿瘤学概论、内科学(上)、外科学(上)、影像诊断学、中医学、卫生统计方法、医学心理学 大四上学期有内科学(下)、外科学(下)和一些其它临床学科,我知道的不清楚,大致有眼耳口鼻、妇科、儿科、传染病之类的吧,之后就是实习了,一般去中山或华山。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今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自2006年起实施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施10年后开始“大换血”。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新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此次调整后,核心课程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而且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 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

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 10年探索试点,通识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出现时间才10年左右,许多大学对究竟什么是通识课程的认识,是在教学中逐步统一的。 复旦大学是最早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在2006年推出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这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而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割裂。因此,在通识教育最初实施时,六个模块的设计意味着学生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宽度。 但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生要真正掌握足够宽度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加之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

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2: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 (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 (宋体、五号) 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该课程是何种课程性质,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般课程还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理论还是重在技能培养,或者两者并重、相互结合,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应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二、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应尽量详细完整,一般按章节、单元叙述为宜;说明每章的教学要求,即应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包括: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参考格式: 第1章xxxx 1.1 xxxx……..大纲细化到该级目录 四、课程考核方式(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在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列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方式是开卷还是闭卷;课程成绩评分办法、内容、标准有何特殊要求,明确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课外作业等所占比例。(宋体、五号、行距:20磅)

五、学时分配表(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表格要求:(宋体、五号、行距:20磅,教学内容到章。) 六、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要注明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以及是否外文原版教材等内容 (宋体、五号、行距:20磅。顺序要求: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七、有关说明 此部分主要为大纲的使用说明,应包括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等;学生自学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如采用双语教学,说明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比例;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大纲撰写人: 大纲审核人:

第二章 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张庆熊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 【提要】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阐述了三条基本原理,这三条原理一方面说明他为什么要构造他的人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说明算术何以能够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论证他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基础。 弗雷格(Gottlob Friedrich Ludwig Frege,1848-1925)于1897年发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Begriffsschrift,eine der arithmetischen nachgebildete Formelsprache des reinen Denkens)。这本薄薄的书可谓现代逻辑的开山之作。它奠定了数理逻辑中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基础。然而,对于这本逻辑史上划时代的专著,在当时却少有人问津。弗雷格反思其原因,认为除人们对那陌生的符号系统望而生畏外,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构造这一系统的理由。他在1884年发表了专著《算术基础》(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在这本书中,他没有使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而是哲学理论上论证他所构造的人工语言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必要性;强调决不要忘记概念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对当时所流行的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展开批判。他认为逻辑是数学的基础,数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逻辑的类的概念,而类则被看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算术基础》一书是弗雷格在哲学的方面为他的数学基础研究中的逻辑主义的方案奠定基础。 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所提出的原理一共只有三条,下面我们就结合考察这三条原理来评述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逻辑规律的客观性 在弗雷格所处的时代,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占支配地位。按照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逻辑推理是一种思维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是一种心理的活动,所以逻辑的规律可以还原为心理的规律,逻辑的真理是一种主观的真理。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的观点就如压在逻辑和数学成长之树上的巨石一样,为使逻辑和数学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必须搬开这块巨石。为此,他在《算术哲学》导言中所列出的第一条原理就是: “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1 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混淆了逻辑本身和从事逻辑推理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在从事逻辑推理的时候,确实发生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是主 1G. Frege,Die Grundlage der Arithmetik. Eine Logisch-mathematische Untersuchung über den Begriff der

复旦大学第一学期学生选课须知 .doc

复旦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生选课须知 选课 1、选课方式: 选课网址: 本次选课采用分阶段上网选课方式进行:第一次选课时间段内系统对选入课程的人数不设限定,学生只需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选课,系统关闭后将对学生的选课申请进行随机筛选。所有选课信息是在选课系统关闭后一次性处理, 不分先后顺序。随机筛选的原则为:保证该课程修读的条件限制,以及学生的个人课表时间不冲突,如选课人数超出排课人数则随机删除超出的人数。 2、选课共分三个时间段进行: ●第一次选课时间段: 2015年06月29日08:00时-2015年07月02日8:00时 2012、2013、2014级; 2015年09月01日08:00时-2015年09月03日8: 00时 2015级。 ●第二次选课时间段: 2015年07月06日13:00时-2015年08月30日8:00时 2011、2012、2013、2014级; 2015年09月04日08:00时-2015年09月07日8:00时 2015级; 选课系统第二次开放。选课系统继续为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设置专业保护,学生可以寻找选修人数有余量的课程,继续选课。 ●第三次选课时间段: 2015年09月07日13:00时-2015年9月21日8:00时;2011、2012、2013、2014、2015级; 选课系统完全开放,学生经过对课程的试听,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选课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 2015年09月19日(周六)上午8:00时,选课系统退课功能关闭。请试听周五晚上课程的学生尽快决定是否退课。 2015年09月18日(周五)下午17:00时,选课事务处理关闭,复旦学院不再受理任何选课申请事宜。 2015年09月19日(周六)上午8:00时-2014年09月21日(周一)上午8:00时,学生可以继续选课,但该时间段的任何课程一经选上,不能退课,请学生慎重对待。 2015年09月21日(周一)上午8:00时,选课系统选课功能关闭。 选课系统关闭后,本学期的选课结果及上学期各课成绩请学生登录“URP系统”进行查询。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申报操作手册【模板】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申报操作手册 一、登录系统 直接登录***45.18.38:8080,进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选择“教师”角色,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忘记密码的老师可在院系教务办查询)登陆系统。 二、申报课程 1、进入课程申请页面 点击“信息维护”栏目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自动弹出“校公选课开课申请表” 2、选择课程 请任课教师认真核对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名称和课程编码,准确选择自己下学期所开课程(以课程编码为准),请勿错选。 选择方法一: 任课教师点击课程名称后的下拉箭头选择所开课程(请按照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名称和编码选择)。 选择方法二: 任课教师点击课程名称后的图标,输入课程名称进行查询(输入课程名称时请严格按照教务处公布的名称输入查询) 查询到课程之后,点击“选择”即可。

三、课程信息输入 选定课程之后,请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注意事项: 课程性质均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类别均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归属请严格按照教务处公布名单中的课程归属选择。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学分均为2.0。学时均为32。周课时均为2.0-0.0。 起止周均为03-18,个别课程若需要压缩上课周数,请与教务处沟通.。 上课学时32,实验学时为0,上机学时为0;个别含上机的课程周课时为2.0-1.0,上课学时为32,实验学时为0,上机学时为16。 容量指教学班容量,请任课教师预先填写,学校将根据教师所填写人数安排教室,随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报名情况进行调整,理论课人数不少于60。 上课校区每次只能选择一个校区,南北校区均开课的教师需要填写2次“校公选课开课申请表”,请任课教师注意核对,不要重复填写或者漏写。 场地要求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面向对象为本科。禁选对象等其他项目均不填写。 课程简介控制在200字内,字数过多将不能正常保存。(为方便学生选课,此项内容必须填写) 申请说明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续表 代码学期方式单位 T200002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2 35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03 魅力科学 1 19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6 天文学新概论 2 31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7 数学文化 2 26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100010 家用化学品 2 32 双考试材料T020004 微生物与健康 1 16 双考试动资T030001 数学建模与竞赛导论 2 32 双考查理学T010006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2 32 双考试林学T010005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 16 双考试林学T070002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1.5 24 双考试生命T010008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1.5 32(24+8) 单、双考试林学T010009 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 2 32 单、双考试林学T060008 ACM程序设计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60001 计算思维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80009 管理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7 金融学与好的社会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8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10 资产评估 2 32 单考试经管T050001 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评析 2 32 单考查文法T050002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1.5 24 单考试文法T080014 推销技巧实训 1.5 32(16+16) 单、双考查经管T200047 管理百年 2 24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080002 管理沟通 2 32 双考试经管T0800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36(32+4) 双考试经管T080003 理财基础 1.5 24 双考试经管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说明 (本页无需打印) 一、自选课题完成信息调研综合报告 二、具体要求 1. 学期最后一次课上提交纸质版综合报告。 2. 检索年限取近三年中的任一年。各检索工具尽可能选用 同一年,以便相互比较。(如果课题相关文献较少,年限可设多年) 3. 检索语句包括:检索方式、检索字段、检索运算符、检 索词、检索年限等。 如: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高级检索: (篇名=双向电泳或者篇名=二维电泳 ) (模糊匹配) 并且 (主题=蛋白质组并且主题=应用) (模糊匹配) 并且年between(2010,2012) 全部专辑 4.每一种检索工具检出的文献,如果超出了3条记录,则填写3篇题录在空栏中。题录包括以下事项:著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格式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标准GB/T7714-2005编排。 5.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1 ~201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_ _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B___ 课程代码:__ _MED130087.01____ 开课院系:____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__ 考试形式:调研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 复旦大学 信息检索与利用 综合实习报告 (医学本科生选修版) 检索题目(中英文) 考生姓名学号 学科专业报告完成日期

一.核心检索系统检索 根据你的信息调研课题,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核心检索系统检索可以帮助你全面、高效地查找相关文献。 1.Pubmed 检索语句: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篇,并填写3条相关文献题录: 二、全文数据库 根据你的课题,如果需要尽快获取全文详细内容,可以选择全文数据库进行直接检索。请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数字化期刊群中任选一种检索。 数据库名称: 检索语句: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篇,填写3条相关题录: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规定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规定(2017年7月21日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通过,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和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是维护良好的课程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复旦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规章和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共课程”)的建设、组织、协调,负责学校研究生课程的监督、检查、评估等工作;研究生公共课程开课院系负责学校研究生公共课程的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学院、系、所(中心)(以下简称“院系”)负责本单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课程和必修环节 第三条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一般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无下设二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一般按领域设置,无下设领域的按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课程设置应当以各专业或专业学位领域的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为根本依据,应当覆盖本专业或专业学位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当体现不同培养层次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应当加强研究方法类、综合能力类课程的设置。 第四条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核心课和选修课,其中学位公共课、学位核心课组成学位课程(简称“学位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第一外国语课程、专业外语课程;学位核心课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跨一级学科选修课。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类别参照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或参考性培养方案确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办法 通识教育选修课(简称通选课)是我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的教学体系,重在启发学生思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跨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这一体系,不仅体现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育取向,也体现了为学生提供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方法和眼界。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通选课开课质量,规范其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通选课的设置 1.设置原则 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史、思想史和学科智慧; ⑵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学科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视角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批判精神; ⑷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⑸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 ⑹有利于学生对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规范和恒久价值的了解,课程内容强调价值导向性,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学识的培育; ⑺有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智慧; ⑻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人类世界面对的挑战的认识,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国际视野; ⑼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2.课程类型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人文与艺术。 3.课程学分 除外语类课程外,通选课学时一般以24学时为宜,1.5学分。 二、通选课的开设 (一)开设条件 1.符合通选课设置原则,具有较系统的教学内容; 2.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师稳定,并能够连续开设。

(二)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教师系列的教师开设通选课必须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非教师系列的人员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三)开设申请 符合开设条件的通选课,教师按教务处每学期发布的通选课开设申请通知要求,填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申请表》,并附课程讲义、备选教材等书面材料,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提交教务处审批。 三、通选课的教学 1.开课申报 教师按教务处每学期发布的通选课开课申报通知要求,按时提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报表》。申报材料必须经学院审核同意,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汇总后一并提交教务处审批。审批通过的通选课,由教务处负责落实教学安排。 2.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学环节应由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组成。 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时间安排 通选课的教学时段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9-10节,或双休日白天,以避免与其他教学活动发生冲突。 4.通选课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依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进行。 四、学生修读管理 1.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兴趣有选择地修读通选课课程; 2.通选课实行网上选课,具体要求与时间以教务处每学期发布的选课通知为准; 3.原则上,每门通选课选修学生达到20人即可开课;每一教学班学生数最多不超过200人,超过200人的增开教学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 2010年10月28日

复旦大学教务处文件-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B 卷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基础 课程代码:ENVI130010.01 开课院系:_环境科学与工程系_ 考试形式:闭卷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第一题: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 1、(1)当Re 时,必定出现层流,称为层流区。 (2)当Re 时,称为过渡区。 (3)当Re 时,一般都出现湍流,称为湍流区。 2、流体在钢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与____和____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λ仅与____有关。 3、明渠恒定流可根据其流线是否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分为 和 。 4、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对于热传导,各种物质的热导率通常由实验测得,对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的热导率进行比较排序可知: 。 5、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与Re 的关系是 。 6、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液相传质分系数。(填>,<,=或者≈) 7、亨利定律的表达式p* = Ex ,若某一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 气体。 8、总传质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L G G Hk k K 111+=,其中G k 1表示 ,当 项可以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9、两流体在一套管换热器中换热,热流体温度由90 ℃降至60 ℃,冷流体温度由20 ℃升至50 ℃,若逆流操作,m t ?= 。 10、在利用吸收塔进行多组分吸收的过程中,易溶组分的吸收主要在 进行,难溶组分的吸收则主要在 进行。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

附件: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 一目录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5 明史十讲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1 14 316100301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王晓秋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1 17 316100302 中华民族精神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2 30 李太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黄长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栗志刚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316100303 国学智慧曹胜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2 30 B自然、科学与科技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04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赵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2 31 316100305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副校长 2 27 316000306 从“愚昧”到“科学”- 科学技术简史雷毅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 3 杨舰 教授、副所 长 9

冯立升教授、博导 2 戴吾三教授 5 蒋劲松副教授 2 鲍鸥副教授8 刘兵教授 6 316100307 化学与人类刘旦初复旦大学教授 1 25 316000308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钟江复旦大学教授 1 20 C社会与文化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09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高旭东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 1 22 D自我与人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0 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2 28 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 316100311 李砚祖清华大学教授 1 14 写作 2 30 316100312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艾跃进 南开大学教授 2 27 31610031 3 创新创业领导力陆向谦 清华大学教授 E.经济与管理思维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4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石磊复旦大学教授 2 36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 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 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重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介绍

重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介绍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根据学校对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学习规定,要求学生必须跨出学科专业大类,修读文学艺术、文化历史哲学、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现代科技、生态环境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6学分。学校正在逐步改进和提升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质量,并将纳入重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系列。每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学分,理论课32学时,并根据课程需要安排讨论课学时;每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1学分,32学时。目前,学校依托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优秀师资资源,将于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虎溪校区开设2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2学分。修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1学分。 1、《美国文明史》(课程编号:74670110),32学时,2学分 开课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授课教师:王希教授 教师简介:王希,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美国史博士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重庆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科学院资深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美国史、美国国家与民族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著有:《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学人反思录》(与姚平共同主编)以及中英文论文数十篇。译著包括:《美国自由的故事》;《给我自由: 一部美国的历史》。自2004年起,任英文期刊《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主编。 课程简介:本课是为本科生设计的美国文明史概论课程,勾画了美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脉络,讲述18-20世纪美国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秩序的形成与演变,分析美国历史演进的动因、动力和机制,介绍美国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并讨论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并结合小班讨论。选课学生需按要求参加课程讨论、完成指定的阅读材料、作业和期末考试。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和期末考试(含论述题和简答题)构成。 开课时间:第1、3、5、7周星期四下午、星期五上午。星期五晚上讨论课。 上课地点:虎溪校区DZ126,学生人数限300人。 课程讨论主题:北美殖民地的起源;殖民地时代的政治文化;独立战争与美国立宪;早期的市场革命、民主化与改革运动;奴隶制与废奴主义运动;美国内战与重建;工业化的进程及其代价;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与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冷战与美国利益的世界化;9·11之后的美国等。 2、《爱与正义:法律与文学导读》(课程编号:74790110),32学时,2学分 开课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授课教师:陈颀博士,青年研究员 教师简介:陈颀,男,法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中山大学人

柯尔莫哥洛夫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柯尔莫哥洛夫 龚光鲁 清华大学 柯尔莫哥洛夫,A.H.(Андр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Колмогоров)1903年4月25日生于俄国坦波夫(Тамбов);1987年10月20日卒于苏联莫斯科.数学、大气力学. 柯尔莫哥洛夫的父亲卡塔也夫(НиколайМатвеевичКатаев)是农艺师兼作家,母亲柯尔莫哥洛娃(МарияЯковлевнаКолмогорова)出身贵族.他们并没有办结婚手续,所以柯尔莫哥洛夫从母姓.十月革命后,卡塔也夫主持农业人民委员部教育部门,在1919年A.И.邓尼金(Деникин)进攻时死于南方战线.柯尔莫哥洛夫生后十天母亲就去世,他由姨妈薇拉(Вира)与娜捷日达(Надежда)抚育,生活在沿伏尔加河的雅洛斯拉伏尔(Ярославлъ)下游约20公里的图诺斯那村(Туношна).她们都有民主思想,卒于50年代初.在柯尔莫哥洛夫幼年,两个姨妈努力引导他对书本和自然的兴趣,开拓他的好奇心,带他去田野、森林,给他讲花草树木的知识、星星与宇宙演化的故事、安徒生的童话…….她们办了一个有十个不同年龄的孩子组成的家庭学校,以适应当时新的教育模式.五六岁的他负责家庭杂志《春燕》(BeсенниеЛасточки)的数学部分.在1963年发表的文章《我是如何成为数学家的》(КатЯсталматематиком)中写道:“在五六岁时我就领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我观察到 1=12, 1+3=22, 1+3+5=32 1+3+5+7=42 等等.我的发现被刊在《春燕》上,在那里还发表了我发明的算术问题(其中例如:要固定一个有四孔的扣子至少要用线缝合两个孔,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固定办法?).”孩子们还参加农庄劳动、收集柴火、自己缝扣子等等.1910年他进入莫斯科列普曼(Лепман)文法学校预班.该校崇尚自由,着重因材施教,学生可以自由选听高年级的课程,还采用了很多试验教学.在女性环境中成长的他特别珍视男孩特点的培养,诸如淘气、嬉闹、大胆、果敢、灵巧等.在该校他结识了A.Д.叶戈洛娃(АннаДемитриевнаЕгорова).

复旦大学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规定-复旦大学教务处

复旦大学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规定 (二〇〇五年九月制定,二〇一五年七月修订) 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二)项,学校决定实施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并制定如下规定。 第一条课程设置 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培养要求原则上与现有本科各主修学位及专业相同,以保证教学培养质量标准的统一。 院系应根据同届本科生主修专业的课程结构、名称、代码、学分数与学时数,确定第二学位教学培养方案(60学分左右,以专业课程为主,文理基础课程为辅)或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40学分左右)。新增课程应已统一列入主修专业的课程表及选课管理系统。 第二条开课与选课 为处理好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量、主修与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安排之间的关系,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是: 1、为确保所有学生主修课程的需要和利益,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组织原则上不占用主修课程开课计划。为此,学校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专门为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安排教室和授课时间,尽可能避免与主修课程时间冲突。 2、院系应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为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学生组织单独开课。单独开班的人数不少于10人,报名人数在10人以下的专业,可与主修专业的课程合班开课。 3、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编有专用课程代码(与主修专业课程合班开课的,也编有专用课程代码)。学生按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代码选课,按修读学分缴纳费用。 4、某些热门专业的报名人数过多,可能会超过教室、师资和教学条件的承受能力,院系将根据教学条件的承受能力选择接受人数。有些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的报名人数过少而影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不适合单独开课。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学校目前尚不能保证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选择需求,学生在报名时,应对上述各种可能产生的结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个别二专业、二学位在报名时对“高等数学”等课程有特殊要求的,按开课院系的要求办理。 第三条学籍管理 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学习属于规定范畴内的教学活动项目。除本规定已明确的内容外,学生在修读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期间,学籍管理与学习纪律等事项按照《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条款执行。 1、报名注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