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08通信)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08通信)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08通信)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08通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08级通信工程指导教师:王新辉、明华、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08级通信工程指导教师:王新辉、明华、辉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08级通信工程指导教师:王新辉、明华、辉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08级通信工程指导教师:王新辉、明华、辉

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 1、本毕业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题是基于资源丰富(environmentally abundant)的碳基氧化镍超级电容电极优化设计研究。要求学生了解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和研究背景,重点掌握氧化镍电极材料材料、碳基氧化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改性处理及分析、测试方法,对新能源材料的研究进行初步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兴趣,为科研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内容: ⑴氧化镍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①通过水热法合成氧化镍:通过大量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设定不同水热反 应参数(pH、表面剂、不同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制备的样品不少于12组; ②研究氧化镍微观形貌的控制手段,并结合至少4组SEM图像进行分析; ③对氧化镍进行物相、形貌分析和相关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的水热反应 条件对氧化镍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水热反应参数。 ⑵复合电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①选择电化学性能较好的氧化镍与碳源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生物碳荷叶、 椰壳),研究复合方法,制备的样品不少于4组; ②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碳基材料对于氧化镍 的形貌改变,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作用。 技术和工作要求; ⑴原始数据要求:要求学生学会记录并分析在样品制备、样品改性、性能表征、 测试时的一系列实验变量和实验数据,尤其是在电化学性能测

试时对恒流充放电测试曲线以及阻抗曲线分析;学会使用正交 设计助手安排实验进展、寻求最佳实验参数;学会使用Origin 等软件分析大量实验数据和作图,及时总结规律; ⑵技术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样品制备、样品改性、性能表征及测试过程中相关实 验方法、基本操作步骤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维护,并能指出并改进在 这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高实验精准度,优化相关工艺参数; ⑶工作要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任务进度表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秉着严谨大胆、 虚心踏实的工作态度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任务,并独立撰写毕业设 计说明书一份。 实验用品与仪器如下: 名称/化学式生产厂商纯度 Ni(NO3)2·6H2O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AR CO(NH2)2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AR C2H5OH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AR NMP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AR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AR 乙炔黑太原迎泽力之源电池销售部电池级聚偏氟乙烯(PVDF)- 电池级 泡沫镍梧州三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名称生产商型号水热反应釜天合科研协作中心250 度 F4 内衬 250mL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QP 磁力搅拌器江苏省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J-6 型 真空干燥箱上海索谱仪器有限公司DZF6020 真空管式烧结炉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OTF-1200X-S 真空石英管式炉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SWGL-1400X 砂芯过滤装置建湖县近湖镇亚东玻璃仪器厂100ml 油压式压片机- - 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CHI660C X 射线衍射仪德国 BRUKER-AXS 公司Bruker-AXS D8 Advance 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 FEI 公司FEI Quanta 250FEG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通信工程 团组:电子设计大赛1组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摘要 (3)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3) 三、硬件资源 (5) 四、硬件总体电路搭建 (13) 五、程序流程图 (14) 六、设计感想 (14) 七、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 1 程序代码 (17)

一、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led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 DS18B20温度芯片温度控制 ,LED报警提示.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1、设计要求 基本功能: 不加热时实时显示时间,并可手动设置时间; 设定加热水温功能。人工设定热水器烧水的温度,范围在20~70度之间,打开开关后,根据设定温度与水温确定是否加热,及何时停止加热,可实时显示温度; 设定加热时间功能。限定烧水时间,加热时间内超过温度上限或低于温度下限报警,并可实时显示温度。 2、系统设计的框架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以STC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存储相关的温度数据并记录当前的时间。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测量及调理电路、键盘、数码管显示、指示灯、报警、继电器及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1 系统设计框架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STC8951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压缩制冷器)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的下时 , 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 (加热器) ,这里采用通过LED1和LED2取代!!!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这里采用HLLED提示。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信息工程1班 姓名:寇路军 学号: 201620101133 指导教师:周玲 成绩: 2019 年 3月 23 日

目录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2) 一.绪论 (2)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2) 三.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 (3) 3.1 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基本原理 (3) 3.2 2PSK信号的调制 (3) 3.2.1模拟调制的方法 (3) 3.3 2PSK信号的解调 (4) 3.4 2PSK的“倒∏现象”或“反向工作” (5) 3.5功率谱密度 (5) 四.数字调制技术设计 (7) 4.1 2PSK的仿真 (7) 4.1.1仿真原理图 (7) 4.1.2 仿真数据 (7) 4.1.3 输出结果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一.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在社会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电话,Internet,ATM机等通信设备都离不开通信系统。随着通信系统与我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对通信系统的性能也越高。另外,随着人们对通信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不得不缩短通信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提高系统性能。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必需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自从现代以来,计算机科技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实现了可视化的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仿真,在目前的通信系统工程设计当中。已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本论文主要针对模拟调制系统中的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技术进行设计和基于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系统仿真验证理论中的结论。本论文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熟悉Matlab软件。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 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模拟系统2PSK调制和解调原理及设计方法。 2.熟悉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数字通信课程设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通信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数字基带调制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信息1041班 姓名:唐欢 学号: 25 号 指导教师:范珩王冬梅 时间: 2013/11/25----2013/12/13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1) 1.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 第二章数字基带信号 (3) 2.1数字基带调制原理 (3) 2.2单极性不归零波形 (4) 2.3双极性不归零波形 (4) 2.4单极性归零波形 (5) 2.5双极性归零波形 (6) 第三章载波调制的数字传输 (7) 3.1载波调制的原理 (7) 3.2 二进制2A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8) 3.3二进制2F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15) 3.4二进制2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20) 第四章总结 (25) 参考文献.............................................. I 附录:................................................ I

第一章绪论 1.1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络的相互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已成为21世纪和世界的新的强大推动力。信息是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交流,才能产生利用价值,而欣喜的传播与交流,是依靠各种通信方式与技术来实现的。学习和掌握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是信息社会每一位成员,尤其是未来通信工作者的迫切需求。 通信就是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不同形式的消息来表达信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涵,即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如手势、语言、旌旗、消息树、烽火台、金鼓和译码传令,以及现代社会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因特网、数据和计算机通信等,这些都是消息传递方式和信息交流的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是电通信。由于电通信迅速、准确、可靠且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自然科学领域凡是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值“电通信”。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信者) ,它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

毕业设计任务书

附表1: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5课《快乐的节日》第一课时学生姓名:付祝专业/班级:初语1411班系部:初等教育系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珺/讲师下发日期:2016 年12月15 日(任务起止日期:2016 年12月15 日~2017 年 6 月30 日) 设计目标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要完成一个具有实施性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大纲和教课书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在设计中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一年级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中要体现学生技能、技巧的掌握以及对学生精神、心理的关怀,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通过此次设计将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从而建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设计任务 1、通过广泛的查阅各种相关文献资料,完成相关设计的资料收集以及获取新的知识。 2、通过对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拟定好毕业设计提纲。 3、拟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了解设计流程,要求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4、按规范要求完成学院规定的各项文档,精心的设计教案,认真的准备课件,要求有步骤有条理的完成初稿、定稿的作品,在最终的设计成果中展现清晰的符合小学课程改革要求的设计思路。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2016.11.7--2016.12.15:选题,开题。对照文件下载相应文档。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并将指导老师加为好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传至个人空间。 2016.12.16 --2016.12.30:收集毕业设计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2017.1.1--2017.2.1:通过对学情教材分析,把握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案准备课件,完成毕业设计初稿。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的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 1 课题背景 单片微型计算机室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他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8个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 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简易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琴硬件的组成。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的音阶,最终可随意弹奏要表达的音符。并且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个模块原理及各莫奎的程序的调试来详细阐述。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构成我们想演奏的那首曲目。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的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编写正确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曲目。 2 任务要求与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所给键盘的1,2,3,4,5,6,7,8八个键,能够发出7个不同的音调,而且有一个按键可以自动播放歌曲,要求按键按下时发声,松开延时一小段时间,中间再按别的键则发另外一音调的声音,当系统扫描到键盘按下,则快速检测出是哪一个按键被按下,然后单片机的定时器启动,发出一定频率的脉冲,该频率的脉冲经喇叭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相应的音调。如果在前一个按下的键发声的同时有另一个按键被按下,则启动中断系统。前面的发音停止,转到后按的键的发音程序。发出后按的键的音调。 2.2 设计方案 2.2.1 播放模块 播放模块是由喇叭构成,它几乎不存在噪声,音响效果较好,而且由于所需驱动功率较小,且价格低廉,所以,被广泛应用。 2.2.2 按键控制模块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2011 级通信工程专业1113071 班级 题目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胡娟 2014年6月27日

1任务书 试建立一个基带传输模型,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基带系统的理论分析 1.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和工作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 所示,它通常由脉冲形成器、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器与码元再生器组成。系统工作过程及各部分作用如下。 g T(t) n 定时信号 图 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 发送滤波器进一步将输入的矩形脉冲序列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波形g T(t)。这是因为矩形波含有丰富的高频成分,若直接送入信道传输,容易产生失真。 基带传输系统的信道通常采用电缆、架空明线等。信道既传送信号,同时又因存在噪声n(t)和频率特性不理想而对数字信号造成损害,使得接收端得到的波形g R(t)与发送的波形g T(t)具有较大差异。 接收滤波器是收端为了减小信道特性不理想和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而设置的。其主要作用是滤除带外噪声并对已接收的波形均衡,以便抽样判决器正确判决。 抽样判决器首先对接收滤波器输出的信号y(t)在规定的时刻(由定时脉冲cp控制)进行抽样,获得抽样信号{r n},然后对抽样值进行判决,以确定各码元是“1”码还是“0”码。 2.基带系统设计中的码间干扰和噪声干扰以及解决方案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二、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1□□×××××)节标题:四号黑体(1.1□□××××)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中文摘要(1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 (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或绪论)不要与摘要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2) 第1章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3) 1.1 电子琴的设计要求 (3) 1.2 电子琴设计所用设备及软件 (3) 1.3 总体设计方案 (3)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5) 2.1 琴键控制电路 (5) 2.2 音频功放电路 (6) 2.3 时钟-复位电路 (6) 2.4 LED显示电路 (6) 2.5 整体电路 (6) 第3章电子琴系统软件设计 (7) 3.1 系统硬件接口定义 (7) 3.2 主函数 (8) 3.2.1 主函数程序 (8) 3.3 按键扫描及LED显示函数 (9) 3.3.1 键盘去抖及LED显示子程序 (10) 3.4 中断函数 (11) 3.4.1 中断程序 (12) 第4章电子琴和调试 (12) 4.1 调试工具 (12) 4.2 调试结果 (13) 4.3 电子琴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4) 第5章电子琴设计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前言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内容,它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但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力度离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如今,电子琴作为电子时代的新产物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兼容性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推崇。而在课堂教学方面,它拥有其它乐器无法比拟的两个瞬间:瞬间多元素思维的特殊的弹奏方法;瞬间多声部(包括多音色)展示的乐队音响效果的特点。结合电子琴自身强大的功能及独特的优点来进行音乐教育的实施,这样就应该大力推广电子琴进入音乐教室,让电子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乐器中,电子琴是高新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体现了人类电子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电子琴自动伴奏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鲜明的强弱规律、随人设置的速度要求,都更便于人们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和乐曲风格,对其节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训练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电子琴所包含的巨量的音乐信息和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可以帮助音乐教学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音乐素质和能力。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琴可谓琳琅满目,功能也是越来越完备。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设计并制作的电子琴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与参考价值。这就为电子琴的普及提供了方便。 二、电子琴设计要求本设计主要是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台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7个按键和1个复位按键。本系统主要是完成2大功能:音乐自动播放、电子琴弹奏。关于声音的处理,使用单片机C语言,利用定时器来控制频率,而每个音符的符号只是存在自定义的表中。

单片机课程设计 数字电压表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数字电压表设计 名姓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月年日 1 任务书 电压表是测量仪器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实现的数字电压表。本系统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以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LED显示器为主体,设计了一款简易的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的直流电压,最小分辨率为0.02V。 该设计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同时,各部分选择使用的主要元器件确定如下: 1、单片机部分。使用常见的8051单片机,同时根据需要设计单片机电路。 2、测量部分。该部分是实验的重点,要求将外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的处理显示在显示器上,该部分决定了数字电压表的精度等主要技术指标。根据需要本设计采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 3、键盘显示部分。利用4×6矩阵键盘的一个按键控制量程的转换,3或4位LED显示。其中一位为整数部分,其余位小数部分。 关键词:8051 模数转换LED显示矩阵键盘 2 目录

1 绪论 (1)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2) 3 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3) 4 总原理图及参考程序 (8) 5 结论 (14) 6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16 (7) 3 1.绪论 数字电压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A/D转换电路将待测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相应换算后将测试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的一种电压表。较之于一般的模拟电压表,数字电压表具有精度高、测量准确、读数直观、使用方便等优

点。 电压表的数字化测量,关键在于如何把随时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完成这种转换的电路叫模数转换器(A/D)。数字电压表的核心部件就是A/D转换器,由于各种不同的A/D转换原理构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DVM。一般说来,A/D 转换的方式可分为两类:积分式和逐次逼近式。 积分式A/D转换器是先用积分器将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成时间或频率,再将其数字化。根据转化的中间量不同,它又分为U-T(电压-时间)式和U-F(电压-频率)式两种。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分为比较式和斜坡电压式,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比较式又分为逐次比较式及零平衡式等。斜坡电压式又分为线性斜坡式和阶梯斜坡式两种。 在高精度数字电压表中,常采用由积分式和比较式相结合起来的复合式A/D转换器。本设计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以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ADC0809、LED 显示器为主体,构造了一款简易的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1路0~5V直流电压,最小分辨率0.02V。 4 2.方案设计与论证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字电压表电路的基本组成如图3.1所示。

校园网络架构技术方案——课程设计

XX集团网络组建方案(现代通信网-大作业) 规划单位:通信工程1302班 项目成员: XXX、XXX 成员职责: XXX:总体规划与文档整合 XXX:网络结构与设备调试 项目时间: 2016年5月23日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二、网络规划: (4) 三、布线系统设计 (4) 四、设备选型: (6) 五、IP分配 (8) 六、硬件及软件清单 (9)

需求分析: 刘闫集团公司现需要组建局域网LAN,企业内有人才部、财务部、市场部、研发部、行政部,部门人员数量与设备数量如表1.1所示(采用华为设备、传输线选材、IP分配、网段分配)。现要求各部门能够进行独立通信,在需要时能实现部门间及Internet通信。网络拥有一定的物理安全性(冗余:抗毁性),而且行政部门不在当地。(拓扑图、设备连接图、IP分址表、总体框架图、辅以文字说明) 表1.1 图1.公司建筑分布图 1.本公司是一个小型IT产业公司,其产生主要信息的关键部门在研发部和市场部; 2.由公司建筑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之间的距离不是相差太远,距离如下: AB楼之间30m;AC楼之间50m;AD楼之间70m;E楼在外地(>50km) 4.由电脑分配可以看出,电脑主要集中于财务部与市场部,未来公司的扩大也将主要集中于这两个部门,对此这两个部门的硬件要求将会比较高,其余部门对硬件要求勿需太高。

网络规划: 1.网络通信速率:100Mbps/1000Mbps高速以太网 2.网络拓扑结构:星型 3.网络拓扑图: 图2.网络拓扑图 4.网络情况概要: (1)A楼共有5台电脑,为人才部。假设A楼与网络基础设施的距离最近,且楼内空间有 空闲。在此我们在A楼划出一间房间用于放置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以方便日后的维护。 (2)AB楼之间为30m,B楼有7台电脑。AC之间有50m,C楼有8台电脑。AD之间有70m,D 楼有6台电脑。E楼在外地,有5台电脑。 (3)各部门在各楼底层架设通信设备,A楼内有光猫、路由器、核心网关,BCD楼内有小 交换机。BCD各楼之间通过光纤收发机通过光纤连接到A楼,E楼在外地,通过光猫、路由器和小交换机连接到公网。所有部门内部的连接使用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 布线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包括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根据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来确定,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设计任务书模板

重庆三峡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批次、层次、专业_ _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__ _ ___ 学号_ _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4年2月20日起至 2014年3月6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场地红线图(详见cad附件) 1、建筑设计部分(必做) 1.1功能要求

该小学教学楼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教学楼的总建筑面积3000~5000平方米(±5%以内),层数3~5层;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学生可以考虑教学楼若干需求进行设计。要求根据周围环境,合理选择建筑体型,合理安排主入口、楼梯位置,平面布置应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和防火要求;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规律,结合平面剖面的空间组合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1.2建筑设计内容 (1)完成下面所要求的图纸绘制,各项图幅可以自行调整,但要求布局合理。 部作法、门窗数量和尺寸等。 1.3建筑设计参考资料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 (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3)《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 2.结构设计部分(必做) 2.1结构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 夏季最高气温35C?,冬季室外气温最低2C?;基本风荷载 2 0 0.35/ kN m ω=; 年降水量680mm。

(2)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地形平坦,地基土成因类型为冰水洪积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新近沉积层(第一层),粉质粘土,厚度0.5-1.0米,岩性特点,团粒状大孔结构,欠压密。 粉质粘土层(第二层),地质主要岩性为黄褐色分之粘土,硬塑状态,具有大孔结构,厚度约3.0米, qsk=35-40kPa。 粉质粘土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3.5米, qsk=30-35kPa。 粉质粘土层(第四层),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qsk=40-60kPa,qsk=1500-2000kPa。不考虑地下水。 (3)地基土指标:自然容重1.90g/cm2,液限25.5%,塑性指数9.1,空隙比0.683,计算强度150kp/m2。 (4)结构选型:钢筋混凝土柜架结构 (5)地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三级 (6)设计地震分组:场地为1类一组Tg(s)=0.25s max 0.16 α= (7)材料: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基础采用C25,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8)相关工艺: 屋面做法: 楼面做法: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班级: 2班 成员:魏振杰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一、引言 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范围不同、精度不同,则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法也将不同;产品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不同、时效不同,则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算法也不同,因而,对温度的测控方法多种多样。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利用微机对温度进行测控的技术,也便随之而生,并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较广泛。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系统利用传感器与单片机相结合,应用性比较强,本系统可以作为仓库温度监控系统,如果稍微改装可以做热水器温度调节系统、实验室温度监控系统,以及构成智能电饭煲等等。课题主要任务是完成环境温度监测,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监测并通过报警信号提示温度异常。本设计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 本设计系统包括单片机,温度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报警和指示模块五个部分。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进行温度监控,完成了课题所有要求。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2.1学习DS18B20温度传感芯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掌握LED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及编程方法。 2.3掌握独立式键盘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4掌握51系列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方法。 三、方案设计

通信系统课设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设计 课题名称现代通信系统之EPON光接入实训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胡瑛乔汇东张鏖烽 2014 年12月20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设计 课题现代通信系统之EPON光接入实训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胡瑛乔汇东张鏖烽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12月1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0日

目录 一、固网通信系统拓扑图 (1) 二、简单理论介绍 (1) 三、设备介绍及设备在固网通信系统的作用 (3) 3.1 EPON-MA5680T产品 (3) 3.2 HG813e设备 (7) 四、平台硬件连接图 (8) 五、数据规划 (8) 六、代码分析 (9) 七、结果 (9) 八、体会 (11) 九、评分表 (12)

现代通信系统之EPON光接入实训 一、固网通信系统拓扑图 EPON协议为OLT到每个ONU建立一条逻辑链路,从OLT到ONU的下行数据流被封装为以太网报文,从OLT到ONU的下行数据流被封装为以太网报文,ODN中的光分路器将数据流广播到各个支路,所有ONU都可接收到下行以太数据帧。从ONU到OLT的上行方向上,各个ONU采用时分复用的机制共享上行带宽。EPON通过MPCP协议定义ONU向OLT注册发现、OLT向ONU分配时隙授权、ONU向OLT 报告带宽请求等机制,实现了一种高效简洁的TDM-PON模型。 图1 通信系统拓扑图 二、简单理论介绍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采用PON的拓扑结果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中间采用光分路等无源设备,光纤接入各个用户点(ONU),更多地节省光缆资源,并具有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无论是在技术优越性和运营效率方面来说,EPON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EPON技术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大规模的应用,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也正在大规模的推广使用EPON接入网技术。特别是在中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相信EPON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推广和使用,将会在以后的宽带IP接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EPON 系统采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EPON(Ethernet Passive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吕恒林周淑春尹世平张营营 2013-1-2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本科培养计划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设计全过程,掌握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 具体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对建筑物设计树立整体概念。对一般常用结构能独立进行计算、设计和绘制施工图; 3.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使用各种设计规范、手册和技术标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 设计基本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翻译和专题(选作)四个方面。本次 毕业设计的结构形式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框剪、剪力墙)或钢结构,每人一题。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教学楼、2,7000m5000~多层建筑面积约商务楼,办公楼、综合楼、层数一般为5~8层,高层和小高层不限。毕业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其设计工作量比例约3:7左右。1.建筑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进行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并绘制相应的建筑施工图。包括方案选择分析、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和有关构造设计,并绘制主要的建筑施工图,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建2 筑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有关的建筑构造设计和节点处理,熟悉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2.结构设计:根据确定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结构方案的选择分析,结构平面的布置,选择结构材料及其强度级别,确定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独立进行一定数量的结构构件内力分析及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与设计。在此基础上,绘制主要结构施工图,分别完成基础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配筋图、楼梯配筋图等主要结构设计施工图,并编制毕业设计说明书,使学生初步掌握地震区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内力计算、截面设计以及节点构造处理方法。 3.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毕业设计结束时,每个学生应提交设计说明书和有关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是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必须认真编写、整理计算书和按制图标准绘制施工图。 建筑部分说明,应有工程概况简介、方案选择分析以及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和构造设计、节点处理的说明。 结构部分计算书应有结构方案比较、结构布置、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和组合,构件及节点设计、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推荐-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秒表课程设计任务书 精品

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多功能秒表 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吴腾飞 学号:093411143 河南城建学院 20XX年1月1日

成绩评定· 一、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及其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二、评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目录 第一章设计目的 第二章设计任务要求 .................................. 第三章总体设计 ...................................... 3.1 任务分析................................................. 3.2 方案确定................................................. 3.3 单片机概述............................................... 3.3.1 单片机的特点 ........................................... 3.3.2 STC89C51单片机简介 3.3.3 STC89C51功能特性概述:................................. 第四章各部分电路设计 4.1 显示原理................................................. 4.2 键盘及读数原理............................................ 4.3 复位电路................................................. 4.4 按键电路................................................. 4.5 时钟电路................................................. 4.6 驱动显示电路............................................. 第五章整体电路图 .................................... 5.1相应程序.................................................. 5.2 硬件实物调试............................................. 5.3 硬件调试.................................................. 5.4软件调试.................................................. 5.5系统联调.................................................. 5.6现场调试.................................................. 第六章设计总结 6.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2设计体会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