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日本失去的十年股市表现

日本失去的十年股市表现

日本失去的十年股市表现
日本失去的十年股市表现

90年后日本股市各版块表现及行业轮动简介

一、简介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股市泡沫逐渐累积,1989 年末达到顶峰。从1985 年12月27日至1989年12月29日的四年间,日经225股价指数从13083点上涨至38915.87点,四年间日经225 指数累计上涨197.45%。早在1988年,东京证券市场交易额就超过纽约市场,居世界第一。

图1 泡沫经济时期股票总市值东京交易所远超NYSE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随着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进入上世纪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股指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 年4 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三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

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日经225指数一路直线下跌,几乎毫无反抗之力。直到2000年底,当欧美股市及新兴股市均纷纷上涨至历史新高时,而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上世纪90年代也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萧条。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更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2006年底,当大多数欧美及新兴股市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时,日本股市才终于缓过气来。2007年7月9日,日经股市收盘18261点,收出自2000年4月份以来的7年新高。但与历史最高点38916点相比,相差约20655点。

2007 年下半年开始,受石油等资源品价格快速升高,世界经济减速,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日本股市同世界其他主要市场一起进入新一轮调整期。2007年7月23日,日经指数跌破18000点大关。

图2 90年以后日经225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二、各阶段表现

1990年股市泡沫开始破灭至今的日本股市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图2 90年以来日本股市历经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第一阶段:快速下跌阶段(1990年1月4日-1992年8月18日)。此阶段历时两年零八个半月,日经225指数跌幅63.2%。

表1 快速下跌阶段各行业表现

累计涨跌幅(%)

证券业-74.03

房地产业-73.98

海上运输-73.04

采掘业-71.59

其他金融业-70.83

钢铁业-69.75

陆地运输-69.28

信息通讯-68.88

农林牧渔-66.9

批发贸易-66.79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在1990年1月股市开始下跌后,下跌初期下跌幅度较大的主要是批发与零售贸易、空中与海上运输、电力煤气等行业。但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快速下跌后,跌幅较大的则是证券业、房地产业等与泡沫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同时,海上运输、采掘业、其他金融业、钢铁

业、陆地运输业等跌幅也较大。

在日本股市惨烈的下跌过程中,交运设备、电器、精密仪器、化工等日本在国际上竞争力较强的行业下跌幅度相对较小,表现较为坚挺。这不难理解,从长期来看,在一国股市中最具投资价值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成长性较为明确且稳定的行业和板块。

第二阶段:震荡筑底阶段(1992年8 月19 日-2003 年4月28日)。此阶段历时10年零8 个多月。2003年4月28日,日经225指数收报7607.88点,与第一阶段快速下跌的低点14309.41点相比,下跌6701.5 点,跌幅47%。与最高点38915.87点相比,跌31307.99点,跌幅80%。

表2 震荡筑地阶段各行业表现

累计涨跌幅(%)

银行业-78.48

航空-72.80

采掘业-66.97

建筑业-64.80

农业-60.89

钢铁-59.12

有色-50.06

金属制品-50.00

纺织-49.02

港口运输业-44.38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第三阶段:筑底后四年回升及近年下调阶段(2003年4月29日-现在)。2007年7月9日,日经225指数收报18261.981点,与2003年4月28日的7607.88点相比,升10654.1点,升幅140%。日本股市也从此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在2003年完成筑底后,日本股市开始进入连续四年多的上升周期。2007年7月9日,日经225指数收报18261.981点,与2003年4月28日的7607.88点相比,升10654.1点,升幅140%。此期间行业涨幅见下表

表3 四年回升阶段各行业表现

累计涨跌幅(%)

钢铁555.76

房地产业441.98

海上运输369.59

有色金属301.65

批发贸易286.08

机械设备255.68

采掘业242.53

银行业222.87

玻璃陶瓷制品221.82

保险业208.22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自2007年7月9日创出近年高点后,日本股市开始进入新一轮调整期。2008年7月18日,日经225指数收报12938.29点,与前期高点相比,跌5323.69点,跌幅29%。

表4 新一轮调整阶段各行业表现

累计涨跌幅(%)

其他金融业-45.40

有色金属-43.31

石油煤炭-42.83

房地产业-42.65

金属制品-39.75

橡胶制品-39.13

纺织服装-39.06

仓库港口运输-36.94

玻璃塑料制品-36.73

建筑业-35.94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三、90-03年行业轮动

1990年以来的股市下挫,在初期下跌幅度较大的主要是批发与零售贸易、空中与海上运输、电力煤气等行业。但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快速下跌后,跌幅较大的则是证券业、房地产业等与泡沫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同时,海上运输、采掘业、其他金融业、钢铁业、陆地运输业等跌幅也较大。这一过程在2003 年4 月28日股指跌7607.88点后,才最终结束。这一点在1990-2003年的行业轮动上也可以看出。

表4 新一轮调整阶段各行业表现

累计涨跌幅(%)

其他金融业-45.4

有色金属-43.31

石油煤炭-42.83

房地产业-42.65

金属制品-39.75

橡胶制品-39.13

纺织服装-39.06

仓库港口运输-36.94

玻璃塑料制品-36.73

建筑业-35.94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表5 1990-2003行业轮动情况

行业进入跌幅榜次数(共12次)进入涨幅榜次数(共6次)

制药业0 1

农林牧渔 5 0

采掘业 5 2

建筑业 3 0

食品业0 0

纺织服装 4 2

制浆造纸 3 0

石油煤矿 6 2

橡胶制品 1 1

钢铁业7 2

有色金属 6 4

金属制品业 2 1

电器业 1 3

交运设备0 3

精密仪器 1 3

其他制品0 0

房地产业9 4

陆路运输 1 0

海上运输 5 2

空中运输 5 1

仓库港口运输 5 2

信息通讯 5 3

电力煤气 4 1

服务业 5 2

批发贸易9 3

玻璃陶瓷制品 4 2

化工业 1 3

银行业 6 2

机械设备 6 4

证券业11 5

零售贸易 3 2

保险业 4 3

其他金融业 2 0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

日本失去的十年

日本的泡沫经济与失去的十年 日本失去十年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 失去的10年(日文:失われた10年)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的状况持续达10年左右才逐渐转好的情况。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自1991年开始到2000年代初期的长期经济不景气。 以下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程: 1985年到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但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于均衡。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帐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帐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帐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 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日本钱”(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 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点38915日元87钱,此后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日元,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万4000日元左右。大量账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 日本失去的十年对国内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之覆,中国之鉴

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之覆,中国之鉴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古人有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随着GDP增长率破7时代悄然而至,中国经济三 十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然不可持续。一年以来,股市汇市的剧烈波动和楼市的报复性火爆等激烈而反常的现象似乎在昭告天下,经济拐点正式到来。一切悲观的现象仿佛预示着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步入中等收入陷阱,此刻审视与我们一水之隔、从20世纪九十年代就一直配合国际社会唱衰自己的日本,他们著名的“失去的二十年”的经济崩溃论调的产生背景及这些经济社会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或许会为中国经济通过软着陆方式实现顺利转型升级提供宝贵借鉴。今天我们将刊登一篇来自读者东方欲晓来稿, 作者将分享一些他的独到见解。 关于“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之覆,中国之鉴 文/东方欲晓,现就职于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 过去二十年,国际社会的各种评论一直在唱衰日本,日本也配合甚至在渲染这种悲观论调,实行哀兵之策,日本经济的衰退仿佛成为不争的事实。回顾上个世纪,在能源危机和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确实陷入了低速增长的迟滞发展期,名义GDP同比增长率由1951年 的37.9%、1960年的21.4%、1973年的21.8%跌落至1998年的-2.1%、1999年的-1.5%、2008年的-2.3%和2009年的-6%。 但是近些年来,经济研究领域逐渐开始出现“失去的二十年”是一种伪命题的声音,显示日本经济尽管低速增长,但是亮点不断,尤其是通过并购等拓展手段,其海外资产实力不断增强,在本土经济财富之外,日本还拥有相当于1.8个日本的海外资产和海外产业,国民生活水平也没有下降,经济实力依然不容小觑。那么这二十年,日本经济究竟失去了什么,又有怎样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泡沫梦魇 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国签订广场协议,达成促使日元有秩序升值的共识,但是随后日元的飞速升值导致美元资产大幅受损,大量国际游资出于避险需要开始不断涌入日本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日元升值,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显著下降,日本原本就依赖出口的产业格局受到极大冲击,为了抵御这种冲击,国家开始实行低息政策,鼓励贷款,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充裕的流动性进一步刺激了银行的贷款意愿,许多不符合风控标准的抵押物成为了银行贷款的担保品,明星歌手甚至仅凭自身信用都能在日本获得千亿贷款。过度泛滥的银行贷款和不断涌入的国际热钱疯狂地推高了日本房价。1987年,银座地价增长了40%,东京地价增长了53%。到了1989年,国土面积仅相当于美国总面积的3.84%的日本的地 价已经相当于全美地价总和的400%。举国人民都沉浸在借贷抢房的狂热中,对于日本经济

日本股市

日本股市不同时期的行业板块走势分析 在日本长达 17 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时期板块之间的走势出现明显差异。 1.1973-1979 年石油危机下能源一枝独秀在 1973年-1979年期间,日本GDP 从3047.6亿美元增长到9653.5亿美元,增长了2.17倍,名义GDP年均增长17.92%,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2843美元增长到8331美元,增长了1.93倍,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期间日本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累计贸易顺差为130.44亿美元;汇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计上涨76%,年均上涨8.41%,但日经指数的估值提升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明显。在这一阶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06%,是市场平均涨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医疗、消费品、公用事业、科技和电信行业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银行、地产、原材料和消费服务行业表现则明显弱于市场,详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基本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暴涨,日本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停滞阶段,以及消费服务行 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的产业特征。 2. 1980-1984年电信独领风骚在 1980年-1984年期间,日本GDP从9653.5亿美元增长到12544.1亿美元,增长了29.94%名义GDP年均增长3.88%,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8331美元增长到10452 美元,增长了25.46%,这一时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胀水平得到控制。期间日本外贸收支出现方向性变化,在出口的推动下外贸顺差的绝对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均持续扩大,而同期美国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进入失落的10年,日美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为日后的日元被动升值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日元汇率贬值7.74% ,日本股市却在企业盈利增长的推动下劲升117%,年均上涨16.76%。在这一阶段,日本电信股涨幅最大,上涨了86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7.40倍;银行股表现也很突出,上涨了31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医疗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能源板块在这一阶段下跌了1%,地产、消费服务、消费品、保险、原材料和公用事业等板块走势也弱于市场。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反映了投资人对新兴行业电信、科技未来高速增长的预期,以及国内货币供应增加后催生的银行资产膨胀和银行规模的扩大。 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产消费 1985年的“广场协议”成为日本股市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经济发展和盈利推动转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于担心升值对经济的紧缩作用,采取了低利率的扩张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明显增速,M2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长的财富使广大投资人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催生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也为日后的泡沫破灭埋下了伏笔。在这一阶段,日本实际GDP仅增长17.19%,但汇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涨了456%,市场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在这一阶段,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涨幅居于前列,分别上涨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低迷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涨幅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在前两个阶段涨幅居前的科技、电信和健康医疗行业涨幅居后;消费品和工业由于制造业地位的下降,涨幅也落后市场;能源与银行涨幅基本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可以说,这一阶段行业板块的涨幅体现了明显的资产属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与失去的二十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与失去的二十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成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导火索。九十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国内经济受到灾难性打击,陷入长达二十年的衰退时期。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泡沫经济之前的日本有相似之处,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崩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论述了对中国的启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泡沫经济的理论考察。对泡沫经济相关理论进行了基本梳理,对易于和泡沫经济相混淆的几个概念做了区分,对泡沫经济的形成机制及其 危害进行了论述,加深了对泡沫经济的认识。(2)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原因。 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发展阶段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整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失误是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直接原因,同时主银行制度的消极影响、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存在弊端及日本实体经济自身问题的暴露对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日元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实证分析。选取股票价格作为资产价格的代表,通过Johanson协整检验分析其与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得到日元汇率与 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日元升值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及后果:失去的二十年。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原因、表现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失去的二十年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政府宏观经济 政策失误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导火索,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崩溃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主要表现,金融业受到巨大打击、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失业率增加、居民消费下降及经济增速急剧下滑是失去的二十年的主要表现。(5)日本泡沫经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日文资料整理) 一、泡沫的形成(80年代后期) (一)由「广场协议」引发的快速日元升值和「内需扩大」 ●「日元升值经济衰退」、「产业空洞化」对策 + 美国施加的「条件放宽」、「内需扩大」的要求(「日美构造问题协议」)→财政扩大、金融缓和政策。 ●大幅度的金融缓和政策(低利率、货币供给同比超过10% )→股市投资、地产投资成为了资金的流向地。 ●由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大额存款的自由化)引起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企业的「资金管理」。 ●快速日元升值引发的错觉→对美元过度评价(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将升值)、 对日元过低评价(缺乏「富裕」的生活实感,日元将贬值)。 (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剩余钱财+资产价格上升→企业、个人的「资金管理」、土地投机→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 ●企业的资金调集转移到「直接金融」[←平衡金融(=伴随新股发行的资金调集)变得容易]→大企业的「脱离银行」进行→银行需要发展新的融资对象→向中小企业、房地产融资倾斜。●「双边建立交易」(B/S表上的资产、负债两边扩大):把土地A作为担保进行融资(期待土地A的升值)→买入土地B→(期待土地B的升值)→买入土地C→。 ●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泡沫,而是为了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上升(例如:「国际金融中心—TOKYO」)。 ●沉迷于「资产效果」的有利之处→造成对勤劳的观念,对企业伦理等的不良影响。 ●批发物价(←日元升值)、消费者物价安定→否定了对通胀的担忧,政策性的疏忽。 二、泡沫的破裂和归结(90年代=「失去的十年」) (一)泡沫破裂的经过 ●股价1989年末达到顶峰,进入1990年后下落。 ●1990年,大蔵省作为地价对策引入了房地产关联融资的总量限制机制→地价下落的诱因 →1992年更是引入了地价税(1998年实际废止)

详解日本经济危机

。 日本经济危机的始末以及日本经济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第一介绍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 第二介绍日本经济危机的始末 第三对比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异同 第四未来经济怎样发展预测 第一介绍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 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二战期间,随着军事失利,其经济遭遇了重创。战败后,美国占领日本,拆迁设备作为战后补偿,此项政策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恢复。 第一次增长但随后出现转折,随着美苏关系的日趋紧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日本民众反美情绪的高涨,美国唯恐日本也成为反美国家,于是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政策,开始向日本提供物资援助,并开始扶植日本的资本主义以及垄断资本。 第二次增长1950 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在日大举筹措物资,日本借此机会大规模扩大生产,使垄断资本迅速积累,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使经济迅速恢复到站前水平,并走上扩大再生产的轨道。 第三次增长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日本经济也高速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原因有三: 1. 这期间石油等工业原料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为资源匮乏的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原材料基础; 2.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工业迫切需要采购各种机器设备,为日本的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市场; 3.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无暇顾及亚洲市场,率先占领了东南亚市场,为占领世界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次增长六十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同时,越战为美国提供的战略物资,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在此期间,日本大举引进通讯汽车运输机械等资源,兴办学校,广建码头,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稳定增长。 九十年代后,日本遭遇经济危机,开始负增长。 虽然1989 年日本经济危机开启了一场日本国民经济的灾难。就其社会与政治后果而言,日本不仅未能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连政府威信也大打折扣。然而,日本经济在长期的低迷状态中依然创造了“奇迹”。2000 年度,日本GDP 总值为40789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而人均GDP 则为32230 美元,高于美国,同时人均GNP 高达37528 美元,居世界第二。如果继续把视野向下延伸,我们还会发现近20 年来日本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相反,由于资产价格回归理性促使物价下降,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实际工资的购买力不降反升。此外,近20 年来日本的基尼系数始终维持在0.27 左右,近三年的政府清廉指数也排进全球前20 名。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日本经济的困难主要停留在政府财政方面,而日本的社会的经济实力与活力依然强劲。 第二介绍日本经济危机的始末 上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经过30 年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不仅低端产品上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在钢铁,摩托车,家电,汽车等行业也因为物美价廉而在世界

青山何处埋忠骨——为忘却的历史

今天是二战日本向盟军投降64周年纪念日,转帖四年前读到的一篇旧文,以缅怀纪念每一位为我们今日生活付出了生命的人,向每一个为国家民族独立付出亲人代价的普通中国家庭致敬;追思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族中为国家捐躯、投笔从戎的长辈。 青山何处埋忠骨——为忘却的历史 ?简杨? 一 我父亲本来不是独子,但一场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却变成了独子。 我祖父原本是位前清秀才,因清政府于一九O五年废除科举,便放弃了读书仕进的梦想。他后来考入当时山西大学堂的西斋,专攻起了化学和英语。山西大学堂是国内较早成立的高校之一,分东西两斋。西斋是由英国传教士倡议、山西地方政府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建立的,是我国近代最早采用西方教学模式的学堂之一。 祖父一九一一年大学毕业,本欲出国留学,但因当时长兄亡故,其母阻挠,便回到故乡。他从此一边经营农事,一边办学教书。那时的县辖五区之中,只有祖父的村子里有一所小学,全区四十八村的子弟若有谁愿念书的,就总会找到祖父这里来。祖父平时除主持村里的小学外,还兼任着村长。他为人正直,平等谦和,那些与他平辈或大一些的人,也都像他的学生那样,称他是先生。他那时仅有二十多岁。 祖父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他便开始把亡国之痛融入于教学之中。每讲到统治者的无能和侵略者的暴行时,他就会痛心疾首声泪俱下,但讲到志士仁人的抗争和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时,又推崇备至。我父亲在回忆到那段生活时曾经说过,早在西安事变之后,山西的抗日气氛已经相当高涨,学校里经常教唱抗日歌曲,他那时就已经会唱《义勇军进行曲》了。他还对我讲过另外几首歌的歌词。一首《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的歌是这样写的:“同胞们,向前走,不要后退。用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亡国的条件,我们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已到最后关头!”而《新小放牛》的歌词则是这样:“什么时候失去了东三省,什么人抢占了沈阳城?沈阳原是谁家的地,东三省住的是哪里人?九一八失去了东三省,日本人抢占了沈阳城。沈阳原是中国的地,东三省住的是中国人。”

日本股市的历史

日本股市的历史 默认分类2010-01-25 21:52:42 阅读10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日本股市的历史(转载自周公的博客) 1950-1989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到38900点,历时39年,主要分为5个阶段: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到470点,涨幅为453%,随后在1953年到1954年出 现了37.8%的调整,回落至300多点。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从314点涨到1829点,涨幅为483%,随后在1961年到1965 年的4年里调整了44.2%,回落至1000多点。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涨幅为415%,随后在1973到1974年 出现了37.4%的调整,回落至3300多点。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从3350多点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了2.4倍,随后在1981年到 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 5、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6000点直上38900点。1987年10月14日,市盈率曾高达92.28 倍。 你见过一个熊市长达14年的股市吗?罕见!然而,它的的确确存在过,并发生在日本,这场熊市 始于1990年,止于2003年。 日经指数的疯牛:1984年收于11543点;1987年收于21564点;1984——1987三年涨幅接近100%,原属正常“慢牛”。然而,随后两年的持续暴涨则已过头,每年差不多上涨一万点,实属“疯牛”。1988 年收于30159点;1989 年收于38915点的历史最高记录。从1万点到接近4万点,5年累计涨幅 接近300%。 日经指数的慢熊:1990年收于23849点,一年跌去15000点;随后股指连年下滑,在西方股市普遍走牛的2000年,它却收于13785点;2003年4月28日更是收于7607点,创下近20多年来的最 低记录。 日经指数的无奈:2003年后,随着日本经济缓过劲来,股指开始缓慢苏醒。直至2007年4月25日,当世界各国股市均冲向了历史最高峰时,日经指数才勉强收于17236点,离40000点尚差若大一 截。 日本人对从美国人手中接纳过来的市场经济具有进一步强化的神奇能力,不幸的是,日本人也 接过了美国人手中的股灾,而且它使日本的股灾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报复和原子弹轰炸使日本的几个主要城市遭受严重破坏,几乎沦为一片废墟,整个国民经济一派萧条。战后,由于更多的努力和艰巨的工作,日本经济慢慢开始稳定并逐步恢复。同时,美国帮助日本重建,并提供大量资本和军事保护。这种保护使得日本经济和政府运作更自由、 更有效率。

中国股市20年

中国股市之7波熊市 第一次熊市 (1992.5.25-1992.11.17) 沪指:1429-386 跌幅:73% 深成指:2918-1529 跌幅:40%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 第二次熊市 沪指:1558–325 跌幅:79% 深成指:3422–944 跌幅:69%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 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熊市 (1994.9.13- (1995.5.16) 沪指:1052-547 跌幅:48% 深成指:2162-1018 跌幅:50%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熊市 (1995.5.22-1996.1.19) 沪指:926-512 跌幅:45% 深成指:1473-931 跌幅:31%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

童大焕 中国20年后或将面临全线大衰退

四年前的2010年,中国GDP比日本54742亿美元多出4044亿美元,正式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中国人为此着实亢奋了一阵子。随后,英国《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在2021年重新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声称,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实,21世纪注定是中国的世纪。美国花旗银行一份最新的报告则预测印度将在2050年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我们将很快发现,GDP总量世界第二将有可能是当代中国昙花一现的一个巅峰,它完全有可能迅速从世界第二的位置上开启一个相当长期的大衰退旅程。 站在2014的时间窗口上向未来眺望,也许英国《经济学家》和美国《时代周刊》当年的结论都得改写,因为中国的国企红利、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城市化红利、城市化创新红利等已经显而易见地呈现颓势,它们正在全线消失甚至越来越成为未来发展的陷阱。 随着中国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最大也是最后一波城市化浪潮在20年后结束,中国这头沉睡了百年一直没有真正苏醒的狮子将有可能永远沉沉睡去。最迟20年,中国将要面临的是全线大衰退。 这是有别于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真正的失去!因为在过往岁月里,我们的自然环境、社会的基础保障、教育的自由、人口增长等等,都已失去太多。不论走到哪里,中国人都堪称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但再怎么勤劳,也抵不住国内不合理制度安排对人口资源、对人的创造力的毁灭性打击。 美国这样的超发达国家,GDP增速不可能像发展中国家那样快,一般维持在2%左右,有时2%都不到。中国过去几十年GDP增速平均每年将近两位数,但若以此来计算未来多少年中国GDP总量将赶超美国成世界第一,无疑只是在做一个简单幼稚的小学算术题。 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许多变量,这些变量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以往我们津津乐道自以为豪的“中国模式”,事实上正在遭遇戛然而止的短路风险。 中国过去用降低劳动力、土地和环境成本、用政府投资砸出来的GDP不值得夸耀甚至必将成为今后的包袱。 在GDP总量突飞猛进的同时,是人均GDP排在全球105位的靠后位置,而且,我国货币供给(M2)平均增速将近GDP的2倍,于无声处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剥夺。其不仅造成国进民退、官富民贫的格局,扼杀了国家创新力,而且“做大做强”的往往是一批扶不起的阿斗。 目前,美、中两国GDP分别是167997亿美元和91813亿美元(201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字),美国要高出中国近一半。

老龄化下的10倍股 以日本为鉴

老龄化下的10倍股以日本为鉴 作者:董量 很多投资人喜欢将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日本进行对比,虽然明天的中国未必就是今天的日本,但是不妨将日本的资本市场当成一个借鉴,如果中国市场跟随日本,那么哪些行业和股票会是老龄化社会中最亮丽的那一抹彩霞? 笔者选取了2005-2015年的日本股市涨幅前10名的公司,虽然整体涨幅和A股无法比肩,但也相当不错了。 10.日本housing(4781) 是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兼房屋维护。其中管理公寓户数约为50万户,为日本第二大的物业管理公司。在日本,别墅是老年人的主要居所,步入老龄化社会,房屋维护成为今后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收购了越南的一家清洁公司,在中国天津成立合资公司,可见,在日本市场饱和的前提下,海外的发展也是重点。 10年间累计升幅386%,平均每年14%。目前PE为18倍,PB 达2.43倍,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4%。市值为35亿元人民币。 公司2015年度的营业额为5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94亿元人民币。物业管理约占每年营业收入的60%,房屋维修维护约占35%。雷曼危机后营业额上升很慢。 与此对标的企业是港股中的中海物业(02669.HK),2015年25亿港元的营业额录得1.17亿港元的业绩,市值36亿港元,与日本

housing差不多,可见香港市场也给出了相当的估值。管理公寓数,中海物业大概是日本housing的1倍,但员工竟然是后者的10倍。 9.nitori控股(9843) 是一家经营非常便宜家具的连锁店,营收和利润增长非常稳定,现在已经是日本家具贩卖业界的第一了。nitori在中国译为"宜得利家居",几乎伴随着永旺超市开店。 2015年度营业额达28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28亿元人民币。 家具走风格简约路线,和优衣库、无印良品类似。在通缩社会,比起面子来,低价朴素耐用的东西更受欢迎。 目前PE为21.58倍,PB达3.37倍。10年累计升幅396%,平均每年14.75%。ROE为16.5%。市值687.5亿元人民币。 中国没有与此对标的企业。 8.天气预报(4825) 是世界最大的气象情报企业。主要收益源是船舶等交通部门、农业部门及面向化妆品公司的紫外线情报。在确立商业模式之前曾经长时间承受赤字彷徨过的公司,这几年渐渐确立盈利模式。 专业的气象情报是一门需要极专业能力的细分行业。公司资本充足率达到90%,ROE达到20%,是相当有护城河的垄断企业。中国暂时没有对应的标的。 目前PE为17.2倍,PB达3.38倍。10年累计升幅445%,平均每年16%。市值为30亿元人民币。2015年度营业额为8.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则有2.1亿元人民币。

历史上十大被丢失的中国城市

历史上十大被丢失的中国城市 拾、玄菟郡咸兴) 遗憾指数5 痛心指数6 综合评定5.5 据考证,咸兴古称沃沮城,是汉代统治朝鲜地区的四郡之一——玄菟郡的第一个治所。尽管如此,客观地说,历史上我国政权并未对此地进行过有效管辖;这里的原住民应该是满洲的通古斯语系民族(比如粟末人,渤海国的南京据说也在咸兴),而韩民族取得咸镜道是蒙古帝国灭亡以后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一向喜欢和满族人攀亲戚的韩国学者似乎却又忘记了本民族攻杀、驱逐女真人去开拓北方领土的光辉业绩。所以,把这里算作汇集了女真人的我国的故土也不为过吧。多说一句,朱元璋本打算把铁岭卫设在这一地区,但最终将鸭绿江以南作为奖赏给了“识时务”的李成桂,并将铁岭卫迁至辽东一个叫银州的地方,为后世增添了一座“大城市”。 玖、日南郡顺化) 遗憾指数5.5 痛心指数6.5 综合评定6 今天说起中国陆地领土的最南端,人们会毫不犹豫的想起天涯海角那一堆面朝大海的石头。然而在它更南面大约一个半纬度的越南中部的顺化一带,曾经是汉王朝最南端的一个郡、建立于前111年的日南郡。日南郡治西卷(广治省东河),顺化则是当时它属下的一个县。在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南方边境一直维持在顺化一线。公元192年,当地的土著占婆人开始闹事,到南朝梁陈之交彻底占领了这一地区。总的来说,日南郡在实质上并未超出羁縻地区的范畴,由于远离我国的中心地区,丢失也许是迟早的事情。但在那个汉民族生存空间尚不拥挤的时代,马援将军们的开拓向子孙们诠释了什么叫做汉唐精神。 捌、碎叶托克马克) 遗憾指数7 痛心指数6 综合评定6.5 碎叶城,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在那条戈壁千里、黄沙漫天的丝绸古道上,注定了不会仅仅是一座军镇。正值盛唐的公元701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许不必“之一”)李白就出生在这里。与当时同属安西四大军镇的龟兹﹑于阗﹑疏勒不同,唯有这座天山西麓的小城镇守的是今天的西突厥斯坦地区。从张骞到班超再到高仙芝,尽管该地区在历史上几度易手,但我国最后失去这一地区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那个什么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新疆的西界一直推到了东边的最后一道山脊,连整个伊犁河谷都差点搭了

从日本经济史看我国的股市泡沫问题

从日本经济史看我国的股市泡沫问题 摘要:日本广场协议后的汇率、股票价格指数变化与中国目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巨大差别。我们应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但有些学者的悲观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关键词:股市泡沫,广场协议,人民币升值 一、问题提出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性转折之年。上证综指从年初的1161点起步,迈开牛蹄,一路攀升,年末以2675点收盘,全年涨幅高达130%。伴随股指的持续上行,截至2006年12月25日,沪深市场的总市值分别达到65202亿元和173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82.3%和85.8%,增幅居全球第一位。据全球知名基金研究机构理柏公司最新调查报告,在其考察美国共同基金2006年业绩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中国股市的回报率最高,达到61.51%。在中国股民对2007年充满期望的同时,很多学者却表示悲观,中国股市泡沫论不绝于耳,最大的争论在于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将重蹈日本广场协议后股市泡沫的覆辙。 通过对比日本广场协议后汇率、股票价格指数与中国汇改后汇率、上证指数图,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出现了惊人的相似,所以上述观点的提出有其合理性。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给日本带来了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衰退。本文首先回顾广场协议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日本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并对比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与修正上述观点。 二、广场协议签署的背景、历史进程及其影响 1.日元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从1953年到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6%、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 2.4%。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0年的1.5%,猛增到1980年的1 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至1985年,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达1298亿美元。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与此同时,美国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吸引外部资金投向美国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劣势。美国自1982年经常项目连续

警惕创业板单日换手率达历史峰值

警惕创业板单日换手率达历史峰值 《红周刊》特约作者玄铁 三月份暖春躁动行情并未火爆展现,沪综指本月冲高回落,市场分歧加大。在监 管层重罚券商场外配资的冲击下,大盘进入高位震荡期,未来将选择突破方向。 题材股暴涨和资金推动型牛市 在过去十年里,长年“熊霸全球”的A股市场终于扬眉剑出鞘。在Stock.Q网站 的全球股市排行榜上,截至28日,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高居前三位,年内涨幅分别达31.86%、30.51%和30.09%。相比之下,两市估值垫底的银行板块(动 态市盈率为6.23倍,算术平均股息率3.2%)年内涨幅仅为8.76%,备受市场冷落。 本轮牛市主基调,专家的观点是:改革牛和估值牛,但所谓改革牛的逻辑并不准确。科创板及注册制的推行,中长期必定导致A股去壳资源化,以及估值体系国际化,这也是过去数年创业板持续走熊的主因。可以说,将科创板改革视为绩差股乱炒的理由,是游资讲故事式的市场误判,这绝非监管层乐见。 同样,创业板大涨,并非因为估值见底。据估算,创业板2017和2018年的平均每股盈利分别为0.26元和0.12元,盈利水平剧降。目前,创业板公司平均股价为14元,市盈率高达117倍,估值水平接近历史峰值水平。 真正推动创业板大涨的,是游资狂炒题材股效应带来的火爆交易热度,已接近牛 市峰值水平。在本轮反弹行情中,创业板市场单日最高流通股换手率是6.47%,出现 在3月12日,当日总成交2210亿元,对应的指数最高点位是1789点。在2015年创业板大牛市中,单日流通股换手率的峰值亦是6.47%,出现在2015年5月22日,成交额为2126亿元,对应的最高点位是3618点。历史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创业板流通股数从2015年5月22日的894亿股,升至目前的2730亿股。流通总股本的扩张,使得创业板炒作难度加大,同样的换手率和资金量,只不过令创业板指数推升至历史 峰值的一半不到。如果没有基本面的超预期改善,本轮大牛市幻觉终将破灭。 “千金买骨”只为养套杀

“夭折”的儿子,20年后从母亲身边走过

“夭折”的儿子,20年后从母亲身边走过 年轻母亲意外失去儿子 张彩虹从卫校毕业后,幸运地被分配回老家沛县人民医院工作。没多久,她就认识了在汽车站工作的李德军,坠入情网的两个年轻人很快就组建了家庭。 对于张彩虹来说,婚后的生活还算和谐美满,丈夫对她疼爱有加。虽然婚后和公公婆婆共处一个屋檐下,但张彩虹平时忙于工作,每天除了睡觉在家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婆媳相处得也算融洽。结婚半年后,张彩虹发现自己怀孕了。 婆婆欣喜不已,除了主动包揽所有家务外,平日里还好吃好喝伺候着儿媳妇。有时婆婆会盯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一直看,然后笑着说:“肯定怀的是男娃!”“妈,要万一怀的是女娃呢?”张彩虹调皮地问。“不可能是女娃,要是女娃就打掉。”张彩虹以为婆婆只是和自己开个玩笑。然而,残酷的事实很快就证明了婆婆骨子里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张彩虹怀孕四个月时,婆婆就催促她去做B超检查婴儿的性别。因为张彩虹是医院里的护士,所以很顺利就通过B超检查出了婴儿的性别,她怀的是一个女婴。当她开心地将这个消息告诉婆婆时,却没想到婆婆气得将手中的东西砸在了地上:“生个女娃有什么用?那是赔钱货。”“什么赔钱货?只要孩子健康不是都一样吗?”张彩虹

很是诧异。“把这孩子打掉吧,明年再怀一个,一定要生男娃。”婆婆的话像晴天霹雳一样,让张彩虹愣了半天。等她回过神来时,婆婆已经不知去向。 当天晚上,张彩虹向丈夫诉说委屈时,没想到丈夫居然也认同婆婆的观点:“打掉吧,反正我们还年轻。”“不行,我一定要生下来。”张彩虹生气地说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婆婆的白眼和丈夫的冷淡,让张彩虹很快就扛不住了。为了维持这个家,她只好选择妥协,将自己怀的第一胎给流产了。事后娘家人知道了,十分气愤,为此与婆家发生了争执。张彩虹更是后悔莫及,加上婆婆对她的态度一直没有改观,婆媳关系可谓降到了冰点。 1992年冬天,25岁的张彩虹再次怀孕。因为婆婆担心又是怀的女孩,所以多次要求张彩虹去做胎儿性别鉴定,但均遭到她反对,这让家庭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后来,张彩虹索性跑回娘家待产。 不久,张彩虹出现临产征兆,但她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婆婆甚至丈夫,而是搬到了家住徐州市郊区的表哥魏成河家借住,准备到时在其附近卫生院生产。魏成河小时候在张彩虹家长大,两人感情好得如同亲兄妹一样,所以魏成河和妻子张蔼玲主动包揽了照顾表妹生产的重任。 这年7月的一天,张彩虹在表哥和表嫂的陪同下,在镇卫生院产下一个男婴。坚强的张彩虹努力挣开双眼,看到是个健康可爱的男婴后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下总算能让婆家满意了。当天下午,张彩虹就被热心的表哥和表嫂接回家中照顾。可是张彩虹还没来得及把好消

关于股票市场的论文范文

关于股票市场的论文范文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有效市场假设出发,重点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程度。本文作者通过抽样统计,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程度进行了 实证分析。先运用序列相关检验的自回归模型对市场指数收益率数 据进行检验,得出了我国股票市场处于弱式有效水平的结论;然后引 入事件研究法,通过对超常收益率的测算检验市场是否达到半强式 有效,进而阐述如下观点:我国股票市场目前已达到弱式有效水平,但并不具有半强型有效市场的特点。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设;股票市场;有效性;事件研究法 0引言 1有效市场假设简述 2我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实证分析 2.1研究方法根据有效市场的定义,当现在的价格充分反映历史 价格信息时,投资者不可能通过股价的历史变动来预测未来股价的 变动,此时的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因此若证券市场达到弱式有效, 证券价格时间序列将呈现随机行为,各期证券价格的相关系数将为零。Fama(1965)通过对1957年年底至1962年9月道琼斯30种工业 股票进行自相关检验,研究美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水平,检验结果表 明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很小,并无显著地大于零。该实证研究说明证 券价格的时间序列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变动规则,因此美国证券市 场达到弱式有效水平。 本文也使用序列相关检验研究我国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是否已经具备弱式有效的特征。首先建立自回归模型:Pmt=θ0+θiPm(t- i)+εi,(i=1,2,…,n)。

其中:Pmt为市场指数在第t期收盘时的数值,Pm(t-i)为 市场指数在第t-i期收盘时的数值;θ0为常数项,θi为第t期与第t-i期收益率的相关系数;εt是随机项,其有E(εt)=0, Var(εt)=σ2。若证券市场达到弱式有效,则Pmt与Pm(t-i)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或者说,其相关系数θi应等于零;反之,Pmt与Pm(t-i)之间的相关系数不等于零。然而,问题在于证券的后期价格是在前期价格基础上的递增或递减,对前期价格存在依赖关系。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一般采用收益指标而不采用价格指标。即: Rmt=θ0+θiRm(t-i)+εt,(i=1,2,…,n)其中:Rmt表示第t期市场指数收益率,Rmt=■,Rt-i是证券在第t-i期的收益率;εt是随机项,其有E(εt)=0,Var(εt)=σ2。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则证券收益率时间序列将呈现随机行为,上式中的θi参数与零相比不应该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2.2样本选取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每日的指数收益,收益采用沪深股市每日指数计算得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指数中,选取的样本指数为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180指数;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中选取的样本指数为深证成指和深证100R指数。 在样本区间的选择上,本文选择2009年5月4日至2010年5月4日的时间序列作为分析对象。本文的所有指数数据都来源于大智慧软件。 2.3实证分析利用eviews软件的计算,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深沪股市各综合指数的自回归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当显著水平为5%时,在样本期间,上述4种指数,除深证100R指数滞后4天的相关系数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他均不具有显著意义,从沪深股票市场所选的市场指数基本上不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基本上达到了弱式有效水平。 3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的实证分析

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及其启示(精)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启示 国际贸易研究室李众敏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国今天的情况对许多日本经济学家而言,只能用“似曾相识”来形容。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尤其在一些不够细致的研究中,出现了对日本经验与教训的种种误读,使得事物的原本面貌变得尤为珍贵。 一、日本泡沫形成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泡沫,有着错综复杂的背景,它既与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有关,也与日本的货币政策有关,甚至与日本的发展规划也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1.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和乐观情绪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两轮快速增长时期。第一轮增长从二战后一直持续到1973年,年均增长率都在8%~10%之间,最高的年份在11%以上。在1974年,日本经济增长经历了短暂的放缓之后,便开始了第二轮的高速增长。这一轮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持续到80年代末期,虽然增长率不及第一轮增长,但考虑到日本的经济总量,3%到7%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可观(图1。 伴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是日本的高储蓄。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日本的储蓄率非常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储蓄率始终维持在30%以上,最高的年份超过了40%。 图1 1956—2006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

70年代日本经济与股市走势

70年代日本经济与股市走势(此文对今后中国股市研究很有启示) 2009/01/07 14:14 [证券分析研究 ] . 70年代日本经济与股市走势【原创:哈根达斯 2008-07-27 梧桐树下】 当前以美国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正面临着美国信用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动荡的趋势可能被美国经济减速的进程所左右,这从根本上决定了2008年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而现阶段国内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的共存、央行调控政策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累积效应,也将打破2008年中国经济的高位平衡。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种种动荡,我们需要一个框架和一个长期的视角,从而在纷繁的因素中梳理出本质的线索,否则,纷乱的经济数据与政策将使投资者无所适从,而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最基本的就是经济周期的框架。世界经济的长周期波动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角,如果将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动荡置于长波周期的框架下来看,即是资本主义黄金增长20年后经济转向衰退的一种反映,日本正当其时崛起。当前,世界经济中发生的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流动性泛滥等现象,与上一个周期发生的一样,无论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看,中国都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境况颇为相似。 20世纪70年代日本牛市的前因后果 1970年后,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美元信用出现危机、全球通货膨胀到来。1971年8月的尼克松冲击更导致了世界货币体制的震荡,日元兑美元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日元由原来的1美元兑360日元区间大幅升值,年末升值达16.88%,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300日元水平。 为了抑制高通胀,日本银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货币紧缩政策,1973年一年内连续5次提高利率(共4.75%),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城市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窗口指导,实行融资方案的区别对待,同时从行政上直接抑制设备投资,强化公共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