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6版聋校数学课标

2016版聋校数学课标

291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和工具,数学既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听觉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又严重影响聋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因势利导地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是聋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必要性和聋生认知特点的双重考虑,特制订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聋生数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等学科特性。数学课程能使聋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聋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为聋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和更好地生活、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聋校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体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292

现教育公平。既要面向全体聋生,又要适应聋生个性的发展,促使每个聋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聋生人人获得适合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聋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聋校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凸显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吸收聋教育的研究成果、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聋生实际,有利于聋生体验、理解、思考、探索与交流。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以满足不同聋生的学习需求。

3. 聋校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聋生视觉优势,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注重培养聋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耐心、理智的数学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聋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聋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

证等活动过程。

聋校教师教学应以聋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聋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要针对聋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为聋生提供充

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聋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聋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聋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聋生积极思考,引导聋生自主探索,鼓励聋生合作交流,使聋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 聋校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聋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聋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按照个别化教学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评价既要关注聋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聋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聋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等潜能的发展,帮助聋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第一部分前言│

293

5. 聋校数学课程的实施要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凸显信息技术、学习辅具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注重实效。要有利于克服沟通交流障碍,有利于创设最少受限制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聋生数学学习和潜能开发。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聋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辅具作为聋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聋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

聋校数学课程的设计,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性质以及聋生脑神经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认知特点,通过学段划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设定,来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帮助聋生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发展聋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聋生数学素养。

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段划分

为了体现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本标准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聋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 年级)、第二学段(4~6 年级)、第三学段(7~9 年级)。(二)课程目标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行为动词解释见附录1)。

(三)课程内容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聋校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

294

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聋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聋生的问题意

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聋生的活动经验,提高聋生解决现实问题的

能力。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

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

函数等。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

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整理调查

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与预测;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聋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帮助聋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学习活动中,聋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

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帮助聋生发展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和运算能力,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聋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聋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聋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

│第一部分前言│

295

直观可以帮助聋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分析观念包括: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聋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

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聋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聋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聋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聋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296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聋生能够: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探究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297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初步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初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初步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排除障碍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乐

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以上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聋生受到适合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聋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技能的学习应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元、角、分等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2.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知识和技

续表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

298

能。

3. 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初步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初步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问题解决

1.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

尝试解决。

2. 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

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第二学段(4~6 年级)

知识技能

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2. 经历认识和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一些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299

数学思考

1. 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 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3.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 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 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 在他人的鼓励、引导和帮助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 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4.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提问、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第三学段(7~9 年级)

知识技能

1. 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与符号的过程,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有理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2. 掌握圆、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了解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3.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

300

处理技能;通过数据分析,能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数学思考

1. 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体会模型的思想,初步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 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通过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 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

4. 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 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 会用多种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理解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1.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感受成功的快乐,初步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4. 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01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 年级)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知道各数位的名称,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其他形式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1)。

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会进行交流(参见例2)。

(二)数的运算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3)。

2. 能熟练地口算20 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 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 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

302

5.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参见例4)。

6.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简单表达自己的计算思路(参见例5)。

(三)常见的量

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3.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4.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5.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直观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参见例6)。

(二)测量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

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7)。

3.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图形与位置

1.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303

三、统计与概率

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 体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并能进行简单描述(参见例8)。

四、综合与实践

1.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参见例9)。

2.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参见例10)。

3. 在教师指导下,经历观察、实践操作等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

容。

第二学段(4~6 年级)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估计。

3. 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知道2,3,5 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 ~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 ~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6.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7.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两个小数的

大小。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

304

8.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并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会读、写分数。

(二)数的运算

1. 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 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三步)。

3.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

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5. 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6.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7.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参见例11、例12)。

9.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三)常见的量

1.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了解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式与方程

1.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2. 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3.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 +2 =5,2x -x =3),了解方程的作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305

4. 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五)探索规律

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参见例13)。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直线。

2. 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知道周角与平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 结合生活情境, 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5.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 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 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8.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9.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

开图。

(二)测量

1.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知道千米2、公顷,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参见例14)。

4.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能初步估计给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首先,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意在满足聋校学生的需求和 特点。聋校学生因听力的障碍,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存在困难,因 此需要一套适合的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该标准明确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使学生能够以适合的方式 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该标准强调数学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不同的聋校学生在数 学学习能力和兴趣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标准提出要强化数学的 实际运用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标准还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应用, 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 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对聋校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标准的制定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依据,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特点, 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标准明确了聋校数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就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只是起点, 真正的挑战在于教师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标准

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难。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自学和 合作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实施对促进聋校 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准的制定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帮 助他们更好地教授数学知识;标准的实施则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 习中,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 够真正提升聋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1:前言 1.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定义 2:教育目标 2.1 总体目标 2.2 学科知识目标 2.3 语言和沟通目标 2.4 思维能力目标 2.5 社会适应目标 3:课程设置 3.1 语文 3.2 数学 3.3 英语

3.4 科学 3.5 社会学科 3.6 艺术与音乐 3.7 体育与健康 3.8信息技术 4:教材要求 4.1 教材选用原则 4.2 教材内容要求 4.3 教材编写要求5:教学组织 5.1 教学计划 5.2 教学方法 5.3 教学评价 6:课程实施 6.1 课程目标的分解 6.2 课程内容的展开 6.3 教学资源的利用

7:学生评价 7.1 评价方式与方法 7.2 评价内容 8:教师要求 8.1 专业知识与技能 8.2 教育理念与教育情怀 8.3 个人素质与能力 9:家庭教育的配合 9.1 家庭教育的意义 9.2 家庭教育的内容 9.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 10:听力技术支持 10:1 辅助听力设备的选用与使用 10:2 障碍听力儿童的专业辅导11:教育资源与环境建设 11.1 学校教育资源 11.2 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

12:体验教育 12.1 基本理念 12.2 实施方法与组织 13:学校特色课程 13.1 相关介绍 13.2 课程内容 13.3 教学方法 附件: 附件1: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细则 附件2:示范教材推荐清单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义务教育:指国家教育法规定的对学生实行免费的、由国家和地方提供的基本教育阶段的教育。 2:学科知识目标:学生在各学科方面应具备的知识、理解、应用和拓展能力。 3:语言和沟通目标: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有效地使用手势、口型和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聋校数学课标

版聋校数学课标

————————————————————————————————作者:————————————————————————————————日期:

291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和工具,数学既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听觉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又严重影响聋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因势利导地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是聋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必要性和聋生认知特点的双重考虑,特制订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聋生数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等学科特性。数学课程能使聋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聋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为聋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和更好地生活、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聋校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体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292 现教育公平。既要面向全体聋生,又要适应聋生个性的发展,促使每个聋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聋生人人获得适合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聋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聋校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凸显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吸收聋教育的研究成果、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聋生实际,有利于聋生体验、理解、思考、探索与交流。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以满足不同聋生的学习需求。 3. 聋校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聋生视觉优势,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注重培养聋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耐心、理智的数学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聋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聋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 证等活动过程。 聋校教师教学应以聋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聋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要针对聋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为聋生提供充分的数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于2016年颁布实施。这一标准是为了满足 聋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确保他们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而设立的。下面将重点介绍聋校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课程标准内容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实践、体育、艺术等多个学科。其中,语文课程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数学课程侧重于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外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艺术课程包括音乐、 美术、舞蹈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课程标准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科和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 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体育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3.促进学生交流能力: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保了语文课程的 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优化教学方法: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 倡导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推动教育公平: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聋校学生提供了与普 通学校相同的学科和课程,确保了其享有与普通学生相同的学习权益,促进了教育公平。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品德与生活............................................................................ 3品德与社会.......................................................................... 25思想品德.............................................................................. 43历史...................................................................................... 61地理...................................................................................... 97生物学................................................................................ 123物理.................................................................................... 169化学.................................................................................... 213语文.................................................................................... 247数学.................................................................................... 291沟通与交往........................................................................ 351体育与健康........................................................................ 371律动.................................................................................... 413美术.................................................................................... 431目录聋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6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

2016版聋校数学课程标准

2016版聋校数学课程标准 2016版聋校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课程性质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聋生数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等学科特性。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聋生可以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为聋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和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注重基础性:强调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2. 突出普及性:面向全体聋生,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聋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数学教育。 3. 强调应用性: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 注重人文性:强调数学教育的人文关怀,关注聋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倡导探究性:鼓励聋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聋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聋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 3.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4. 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课程内容 聋校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方面。具体内容可根据聋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使聋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使聋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 ~ 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活动 第二学段(4 ~ 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三学段(7 ~ 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第一学段(1 ~ 3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二学段(4 ~ 6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三学段(7 ~ 9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数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以培养数学素质为宗旨的基础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教育在聋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清晰思维、清楚地表达,使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课程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使数学教育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课程内容应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尤其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现代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数学学习要倡导探索实践性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方式不应是单一的、被动的,应当是多样的,特别要倡导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有内容的活动中进行,同时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目标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系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目标是国家教育方针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数学教学在实现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所承担的任务,也就是规定了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范围、基本技能训练、数学思考和一般能力培养、情感与态度形成的要求等;它规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目标是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育工作的指南。为此,我们必须正确、深刻地领会课程目标,了解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明确课程目标所包含的各项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下边我们以聋校数学课程目标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一、聋校数学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确定聋校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聋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数学学科特点,聋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 (一)聋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定课程目标主要依据 聋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制定的。它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对造就一代新人的具体要求。聋校数学教学必须符合聋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教育部于2007年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聋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对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来制定的,它体现了国家对聋生接受基础教育后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聋校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课程目标必须符合聋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聋校数学的课程目标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

聋校数学教案

聋校数学教案 标题:聋校数学教案 教材:初中数学教材 教学目标: 1.理解初中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 能力。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解 决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课:整数运算 教学内容: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听力有障碍,可以通过图示、实物模型和手势交流的方式讲解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 第二课:平方与开方 教学内容:平方数、平方根等概念的引入和计算方法的讲解。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平方与开方的概念,并进行计算练习。 第三课:代数式 教学内容: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代数式的概念,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讲解方程的解法。 第四课: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进行计算练习。 第五课:百分数与比例 教学内容:百分数和比例的定义、计算及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百分数和比例的概念,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讲解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六课: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并进行实例演示和练习。 第七课:统计与概率 教学内容: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来引出统计和概率的概念,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讲解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学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个人能力。 2.组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

聋校数学教案

聋校数学教案 教案标题:聋校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聋校学生提高数学理解和解题能力。 2.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 2. 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数与代数 -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 代数表达式的表示与计算。 -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 2. 几何与空间

- 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 直角三角形、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 - 平面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计算。 3. 统计与概率 - 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 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与激发兴趣: - 利用图片、实物等多种感官刺激来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引导学生分享与数学相关的经历或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参与度。 2. 知识讲解与示范: - 通过手语、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理解。 - 结合示意图、多媒体工具等教学资源,清晰明了地介绍数学知识和概念。 3. 理解与巩固: - 通过示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技巧和解题方法。

- 配备辅助工具和教具,如几何模型、计算器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练习与合作: -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个人练习和小组合作。 - 提供充足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5. 拓展与应用: -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应用到日常生活或实际情境中。 6. 总结与评价: - 结合示例和学生实际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使其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教学资源: 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多媒体教具和辅助工具,如几何模型、计算器等。 3. 图片、示意图和实物等可视化资源。 4. 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和案例。 评估方法:

聋校数学电子教案

聋校数学电子教案 【篇一:聋校数学七年级第十三册教案】 聋校数学七年级第十三册教案 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王露 2015年9月——2016年1月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 乘法,分数除法。 在计算方面,教学分数加.减.乘.除法,分数加减.乘加.乘减.乘除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应用题方面,着重教学简单的分数四则应用题。 教学要求: 1. 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 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3. 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 算以及分数四则两步混合运算。 4. 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 求比值和化简比。 5. 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用算术方法或方程解法解答分数一.二步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会解答分数乘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加、减、 乘、除法以及四则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用算术方法或方程解法解答分数一二分数加减应用题,会解答分数 乘法.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课时安排: 一、分数加减法(31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8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课时 4.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7课时

5.整理复习 2课时 二、分数乘法(23课时) 1.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5课时 2.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 2课时 4.整理复习 2课时 三、分数除法(26课时)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2课时 2.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 4课时 3.比 7课时 4.整理和复习 3课时 一、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用 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正确的进行分数、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 教学课时:3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例1.2 目的: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具:小黑板 过程: 一、复习(小黑板) 7/8的分数单位是()。 5/9是()个1/9 。 4/7是4个()。3个1/5 是()。 二、新授 1.设计情景,导入新课。 2.学习指导 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2/5 ,做小旗用去1/5 。一共用去 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小黑板) 做纸花用去2/5 做小旗用去1/5

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案

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案 篇一: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 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 答。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籍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 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的思考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四)课时安排 25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第56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 12+0.12= 7.2-0.2= 5-0.6= 2.8÷0.14= 4×1.72= 3.74+6.26= 2÷4= 20×0.2= 3.5÷0.35= 2.95+0.05= 8÷12.5= 1.2+2.8-3.99= (二)新授 1、学习例1: (1) 24×3+16×7 师:什么是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应先算乘法,同时加号两边的乘法可同时脱式计算。 (2) 25+12×4÷6 师: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或减)法。)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 12.4- 6.5÷1.3×0.5 师: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聋校数学说课稿

聋校数学说课稿 聋校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聋校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聋校数学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正确的观察课文插图,能看图找出课文中的语句。 2、理解句子意思,概括出句子主要意思。 3、会用“谁怎么样,把什么轻轻地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第六句,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讲读法、练习法 教具:挂图打字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看(听)话写词语。 曹红蹲下去辫子绸带绑踩实 2、用词语说句子。 轻轻地 二、读句子 流畅地朗读,读出词语之间、分句之间的停顿。 1、慢慢读 2、提速读 3、常速读 4、流畅地读 三、讲句子 1、图解句意。看图读句子,把写图意的句子画出来。

(1)看图1、一、二句 (2)看图2、三、四、五句 (3)看图3、六句 想象第七句 2、讲解句意。概括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1)、一天,曹红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概括成“四素句”——一天,曹红高高兴兴地上去。 概括成“三素句”——曹红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或一天,曹红上学去。 概括成“两素句”——曹红上学去。 (2)、曹红走过玉米地,看见一棵玉米倒在地上。 概括成“五素句”——曹红看见一棵玉米倒在地上。 概括成“四素句”——曹红看见玉米倒在地上。 (3)、她蹲下去,把玉米轻轻地扶起来。 试着概括成“三素句”: (4)、一松手,玉米又倒下去了。 试着说说句子的主要意思—— (5)、怎么办呢? (6)她想起辫子上的蝴蝶结,就很快地解下绸带,再扶起玉米,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还把玉米根上的土踩结实。 a.看图3,写出写图意的句子:她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 b.补充分句(根据图画和句子中带点的词推想): (), 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 ()。 c.理解每一分句的意思: 她想起辫子上的蝴蝶结。——她想起蝴蝶结。她很快地解下绸带。——她解下绸带。 她扶起玉米。——她扶起玉米。

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拟熟练地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籍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构造和解题的思考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展解答。 〔四〕课时安排 25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第56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拟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0.12= 7.2-0.2= 5-0.6= 2.8÷0.14= 4×1.72= 3.74+6.26= 2÷4= 20×0.2= 3.5÷0.35= 2.95+0.05= 8÷12.5= 1.2+2.8-3.99= 〔二〕新授 1、学习例1: (1)24×3+16×7 师:什么是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应先算乘法,同时加号两边的乘法可同时脱式计算。

(2)25+12×4÷6 师: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或减〕法。〕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12.4- 6.5÷1.3×0.5 师: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三〕稳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淆运算和应用题 (一)教课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能够比较娴熟地计 算整、小数混淆运算式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目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本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合 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教课要点 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构造和解题的思虑方法。 (三)教课难点 1、找寻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四)课时安排 25教时 第一课时 教课内容 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淆运算,第 56 页例 1,达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 1~4 题。 教课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能够比较娴熟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淆运算式题。 教课要点和难点 要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 难点:提升学生计算正确率。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课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 12+==÷= 4×=+=2÷4=20×= ÷=+=8÷ =+(二)新授 1、学习例 1: (1) 24×3+16×7 师:什么是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上边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次序如何 学生试算后校正。 小结:应先算乘法,同时加号两边的乘法可同时脱式计算。 (2) 25+12×4÷6 师: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次序是如何的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或减)法。) 上边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次序如何 学生试算后校正。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假如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 师:上边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次序如何 学生试算后校正。 重申:在一个算式里,假如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三)稳固 达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修业生先说出运算次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 1~4 题。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教课带小括号的混淆运算,第 57 页例 2,达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 5~8 题。 教课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