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篇1:唐诗宋词选读名句

诗,是嵌在唐文明上的明珠,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她站在东方诗坛的巅峰,浩叹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可企及。以下是唐诗宋词选读名句,欢迎阅读。

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出自苏轼《洞仙歌》

2、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出自蔡伸《苏武慢》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出自辛弃疾《水龙吟》

4、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出自卢祖皋《宴清都》

5、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出自杜牧《归冢》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出自《木兰辞》

10、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出自卢祖皋《江城子》

11、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出自周紫芝《鹧鸪天》

1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出自《浣溪沙》

15、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出自周邦彦《解连环》

16、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出自秦观《八六子》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8、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出自赵令时《清平乐》

19、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出自史达祖《三姝媚》

2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1、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出自潘方《南乡子》

2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

23、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出自《浣溪沙》

2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

2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

2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出自薛道衡《人日思归》

27、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贾岛《寻隐者不遇》

2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2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

3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蝶恋花》

3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35、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出自晏几道《阮郎归》

36、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37、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出自刘长卿

3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出自《杂诗》

39、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出自刘克庄《贺新郎》

40、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出自刘克庄《木兰花》

4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出自秦观《浣溪沙》

4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李白《关山月》

43、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出自晏殊《木兰花》

4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45、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出自黄公绍《青玉案》

4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47、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出自张籍《秋思》

4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自杜甫《春望》

4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柳宗元《江雪》

5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高适《别董大》

5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自宋之文《渡汉江》

5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出自杜牧《山行》

5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

5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李白《静夜思》

57、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8、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出自吴文英《浣溪沙》

59、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出自周密《高阳台》

6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出自李白《渡荆门送别》

唐诗宋词选读篇2: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

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

2、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

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隐”“没”两字有何作用?

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隐”“没”两字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依依惜别之情。

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唐诗宋词选读篇3: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默写指凭记忆把读过的文字写出来或把观摹过的图画绘出来。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仅供参考!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垂死病中惊坐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7.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9.鸟去鸟来山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1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8.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19.寒山转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

2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36份)-苏教版26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以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他类诗歌。 下面就几种常见题材的诗歌鉴赏方法逐一解说。 一、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写作技巧: ()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答题步骤: ()“读清”全诗。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兰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这首词全篇咏幽兰,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可见需从整首词入手。本首词的标题是“兰”,单独一个植物名字,这类诗歌一般要么运用象征手法,要么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整首词都在写兰,表现了作者对隐士节操的敬仰,可以确定最突出的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 答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词人借花写人,以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品行,寄托自己对隐士节操的敬仰。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请简要分析其含意。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其常见提问方式有:()这句诗(词)好在哪里?()请对某句话进行简要赏析。()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这句诗(词)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请简要分析。解答这类题,首先,应看句子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其次,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或艺术特点,阐明表面意思,挖掘深层含意;最后,根据需要阐释其表达作用或艺术效果。就本题来说,该句属于抒情议论句,表面意思是“刻意去闻兰花的香味是闻不到的,它香在无心处”,结合这首词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深层内涵,即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表现自己,所以易被忽视,难被重用。 答案:“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说兰花的幽香不可强求,刻意去闻香味是闻不到的。比喻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易被忽视,难被重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规 [宋]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 诗人与范仲淹是好友,本诗是作者得知范仲淹被贬后所写。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 答: ()这首诗是如何将咏物与抒怀结合起来的?请简要加以分析。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篇1:唐诗宋词选读名句 诗,是嵌在唐文明上的明珠,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她站在东方诗坛的巅峰,浩叹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可企及。以下是唐诗宋词选读名句,欢迎阅读。 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出自苏轼《洞仙歌》 2、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出自蔡伸《苏武慢》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出自辛弃疾《水龙吟》 4、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出自卢祖皋《宴清都》 5、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出自杜牧《归冢》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出自《木兰辞》 10、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出自卢祖皋《江城子》 11、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出自周紫芝《鹧鸪天》 1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出自《浣溪沙》 15、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出自周邦彦《解连环》 16、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出自秦观《八六子》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8、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出自赵令时《清平乐》 19、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出自史达祖《三姝媚》 2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1、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出自潘方《南乡子》 2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 23、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出自《浣溪沙》 2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 2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 2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出自薛道衡《人日思归》 27、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贾岛《寻隐者不遇》 2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2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

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之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生自由回答。)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说出了这么多写月亮的诗句,并且这些诗句中的月亮各有独特的含义,寄托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以下这么多的月亮大体有哪几种含义。 1、征夫游子思乡之情。例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例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离愁别绪之情。例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怀古伤今之情。例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例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师: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月下美景。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音频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四、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1、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唐诗宋词选读 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_77.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 一、引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唐诗和宋词更是华夏文明的辉煌典范。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将是一项重要而有趣的任务。本教案聚焦于唐诗和宋词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唐诗和宋词的特点和背景; 2. 帮助学生分析、解读、欣赏不同风格的唐诗和宋词; 3.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a) 唐诗和宋词的特点与背景; b) 唐诗和宋词的欣赏方法; c) 学生创作与模仿; d)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a) 唐诗和宋词的艺术特点的准确把握; b) 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和模仿时,如何引导他们发挥个性;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教学内容 a) 唐诗的教学 - 了解唐诗的典型特点,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 分析并解读一些著名的唐诗作品,如杜甫的《登高》等; -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模仿唐诗的形式和风格。 b) 宋词的教学 - 了解宋词的典型特点,如七言绝句、八言绝句等; - 分析并解读一些著名的宋词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模仿宋词的形式和风格。 2. 教学方法 a) 示范法:通过示范优秀的唐诗和宋词,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对比法:将唐诗和宋词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异同; c) 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指定的唐诗和宋词进行分组讨论,激发思考;

d) 创作指导法:通过多种手段,如词语提示、画面展示等,引导 学生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 1. 唐诗教学 a) 导入:介绍唐诗的特点和背景,以名句启发学生的思考; b) 分析解读: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唐诗,让学生分析其形式和内容,并解读其中的意蕴; c) 欣赏鉴赏:播放或朗读一些著名的唐诗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品 味其中的美; d) 创作模仿: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元素,引导他们进行唐 诗的模仿创作。 2. 宋词教学 a) 导入:介绍宋词的特点和背景,以名句启发学生的思考; b) 分析解读: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宋词,让学生分析其形式和内容,并解读其中的意蕴; c) 欣赏鉴赏:播放或朗读一些著名的宋词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品 味其中的美; d) 创作模仿: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元素,引导他们进行宋 词的模仿创作。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解析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解析教案解析 《唐诗宋词选读》是一本名著,它整合了唐代和宋代的诗歌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作为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材,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合理制定教案,以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制定教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唐诗和宋词的基本知识:内容、背景、风格、技巧 等。 2.训练学生朗读和诵读的能力:通过对诗词的朗诵,培养学 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对诗词的深入解读,加 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对诗词创作的训练,提高学生 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唐诗宋词选读》这样的文学教材,教学方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诗词的图片、视频等 资料,丰富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话式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 和表述,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朗读和诵读教学: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诵读,提高学生的语 音表达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 4.创作训练教学:通过对诗词创作的讲解和实践,激发学生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解析 对于《唐诗宋词选读》这样的经典诗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文,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以唐诗和宋词为例,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解析: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知识和韵律特点; 2. 掌握若干经典的唐诗宋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唐诗宋词的背景知识和韵律特点; 2. 经典唐诗宋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以一首经典的唐诗或宋词作为导入,通过对诗句的欣赏和解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背景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唐诗宋词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和诗歌的特点。 3.韵律特点探究(15分钟)

通过分析唐诗宋词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让学生了解并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4.经典选读(30分钟) 选择数首经典的唐诗宋词,以诗词展示的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教师可依次展示每首诗词,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欣赏。 5.合作学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唐诗宋词,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班内分享和交流。 6.个人总结(10分钟) 请学生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并在下节课前准备一份简短的朗诵或演讲稿。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唐诗宋词的背景和韵律特点有所了解,对经典诗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总结,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欣赏更多的唐诗宋词。

扬州慢(淮左名都)-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扬州慢(淮左名都)-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一、背景介绍 《唐诗宋词选读》是一本经典的文学教材,由中国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于11世纪编纂而成。该教材包含了唐代、宋代等时期的优秀诗歌和词作品,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和广为使用的文学教材之一。 《唐诗宋词选读》中,有一首名为《扬州慢》(也称为“淮左名都”)的诗歌,是唐代著名诗人姜夔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扬州城市风光的赞扬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描写了城市的紧张忙碌以及人们为生计而奔波的生活状态。 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扬州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唐代城市生活和文化背景,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目标 本教案旨在通过《扬州慢》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城市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唐代诗歌的理解; 3.培养文学鉴赏水平,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4.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扬州慢》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掌握古汉语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4.学会对古诗歌进行鉴赏和评价。 (二)教学难点 1.分析《扬州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理解诗歌中的字句和意象; 3.提高古诗歌的鉴赏力和理解能力; 4.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文学欣赏:播放《扬州慢》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诗歌的诵读方式和音乐感受。 2.内容探讨:让学生看诗歌原文,边看边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和评价,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阅读理解 1.学生自主阅读并默读全文,思考内容; 2.集体诵读并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 3.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生字词汇和文化背景; 4.给学生阅读小组,并分配不同的阅读任务,比如“理解意象”,“感受情感表达”,“分析韵律和表达技巧”等。 (三)文学鉴赏 1.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古诗歌,并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相互分享在阅读《扬州慢》中产生的共鸣和感悟; 3.引导学生针对《扬州慢》中的某个具体方面(如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发表自己的鉴赏评价。 (四)文学创作 1.在阅读并鉴赏过《扬州慢》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发挥创作,创作与《扬州慢》有关的短诗或散文; 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学创作,并提供创作技巧和实例; 3.分享并欣赏学生的文学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3

《八声甘州》教学设计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一.词人简介: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独以词著称于世。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此外也有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山玩水等等。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

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二.相关材料 形式上,柳永的词是慢词长调,多铺排、叙述。他有浪漫的性格,还特别有音乐的才能。 内容上,柳永把他志意的追求和落空结合进了外边高远的景物。这是柳永词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特色,最大的一个好处。柳永的词,往往是前边写得很现实,很平俗,很婉转。但是他忽然间出现一两句,就把全篇的气格都振作起来了,带领人达到一个高远的境界。 三.注释: 潇潇:雨声急骤;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关河:关山河流;残阳:夕阳;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苒苒:茂盛的样子; 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淹留:久留;顒:抬头;天际识归舟: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四.赏析词文: 1.赏析“洗”字。

第一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学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和晋陵陆丞 早春游望教案 【教学目的】: 1、抓住关联词理解诗歌的意象 2、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本诗的独特写法 【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做到从文字到画面的转换 【教学难点】: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的归思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那么天永昌元年〔689〕前后,祖籍的杜审言在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快乐。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感到“虽信美而非吾土〞,产生不如归去之念。 二、整体感知: 1、考虑: 结合背景材料说一说:作者触什么景,伤什么情? 明确: 〔1〕本诗写景的句子: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复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从海上升起的云霞在的照耀下,灿烂绚丽,红梅绿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花发木荣的春天景象。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浮萍映照得变成了绿色。 〔可配江南早春风景图〕 〔2〕本诗抒情的句子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要求学生抓住关键字“独有〞“偏惊〞“忽〞,体会诗人归思情感〕 唯独那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感到新奇。突然听到吟咏风格高古的诗句,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禁不住要泪流沾湿了佩巾。 “惊〞字表现出离别家乡、奔波仕途的游子对异乡节物气候感到的新奇之情。 2、赏析: 诗人是从比较故土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颖风光里有着诗人思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赏析本诗写景的句子,谈谈“朝霞〞“梅柳〞“黄鸟〞“绿萍〞,四个主要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幅怎样的意境?“出〞“渡〞“催〞“转〞几个动词在诗中有何表达作用? 明确: 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详细地描写了诗人对“物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本来不易觉察的物候的迁移,贴切传神地展如今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 一、引言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对唐诗宋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 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本教案将介 绍关于唐诗宋词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探索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会欣赏并分析唐诗宋词的意境、修辞和音韵。 4.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尝试写作属于自己的唐诗宋词。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韵律和格律。 2. 分析唐诗宋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学会朗读和吟诵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述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帮助学 生了解其文化内涵。

2. 阅读法:选取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分析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模仿法:通过学习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引导学生尝试模仿并创作自己的作品。 4. 听辨法:播放各种风格的唐诗宋词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艺术美感。 五、教学内容 1. 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2. 介绍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家,如杜甫、白居易、李白、杜牧等。 3. 分析唐诗宋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包括典型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4. 学习唐诗宋词中的常见韵律和格律,如古体诗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近体诗的词牌等。 5. 选读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如《静夜思》、《将进酒》、《浣溪沙》等,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6. 引导学生吟诵、朗读和表演唐诗宋词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六、评价方式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1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诵读要求] 1、自读;齐读。 2、根据文本解释划线的词句和加点的词语,逐句理解词意。 3、思考“品读与探讨”3:关于下片首句“莫”字的读音以及其理由。 [明确] 两种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为“暮凭阑”更好。理由如下:第一,这首词从时间顺序来看是由黎明写到黄昏,作“暮”字比较自然,而且与下文“无限江山”相连贯,“江山”在望,别易会难,正是凭阑时所见所感;如果说不要凭阑,却又说“无限江山”,上下文就有点不接气了。第二,从声调音节来看,一句词用“独”、“莫”两个入声字,显得十分急促,听起来不美;不如连用“自”、“暮”两个去声字,反而显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这凭阑所见到的“无限江山”并不属于自己所有,这才有了下文“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这样理解,似乎更顺理成章,更深刻,更显得悲怨凄凉,也显然比“不要凭阑”更有意境。 4、强调李璟和李煜词的共同特点:他们父子都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拓了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特点。 [布置作业]

背诵李煜的这两首词。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2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课文剖析(1.王维诗四首)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积雨:久雨不停。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藜:一种可食的野菜。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送饭食到田头。菑(zī):初耕的田地。] 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又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夏木:高大的树木。啭:小鸟婉转的鸣叫。] 颔联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清斋:素食,长斋。露葵:冬葵,古时蔬菜名。] 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这里诗人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海鸥相疑句: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语文人版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

语文人版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 【一】导入: 有一首歌唱地好“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但不管身处何地,我们对家乡的情是无法改变的,想想我们学过的诗歌,有哪些是抒发思乡之情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烟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透过诗行,我们能够看见游子的思念,母亲的呼唤,亲人的期盼,今天,我们走进柳永的《八声甘州》,看看又是一番怎么样的思念。 【二】介绍作者: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因此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导入:本词应该属于哪一类?我们读过才明白,大伙推举一位为我们泛读一下。 给同学时间自由读,思考: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导入:让我们带着如此的问题共同研讨这首词。 【三】分析词句: 分析“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描写了哪些意象?暮雨、江天、秋 2.为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天气、人物 3.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凄冷〔在诗词中这叫意境〕 导入:本词首句词人通过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我们在看看下一句又是一番怎么样的情景 分析:“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1.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意境有没有发生变化?从哪个词能够看出?变成什么样子了?更加凄冷。 2.李白的《忆秦娥》中也有类似意境的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阕”,苏轼曾经把二者进行比较,认为柳词这句不减唐人高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提示:从意象意境两方面分析〕 明确:物像选取大尺度、大范围,广阔辽远,风既寒且急,行旅必少,只留下空寂的山河、渡口和楼头孤悬的残照,所用的描写词语更寒冷,肃杀落没。能够感到意境更凄冷。 导入:远处景物如此的荒凉、凄冷,词人不忍再看,低头寻觅。 分析:“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1.红和翠指什么?红:花,翠:叶,化用李商隐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红率翠减,依旧衰败的景象。 2.长江在我们的内心应该是什么样的?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月涌大江流,词人眼中的长江却是无语东流,无语:无声或无情,更加深了凄凉感。 构想画面: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几十个字就把词人登高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么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副什么样的图画。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空添几许伤感。 导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适应不适应本词?我们猜想一下,词人想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总述(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总述(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总述(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总述 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课程,唐诗宋词选读是中华文化中卓越的文学名著之一,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思想的生动体现。本文从教案教学设计的角度,对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进行总述。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与要求,使得教学的过程更为有针对性和高效。 1、知识目标 (1)了解唐宋诗词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文学特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唐宋时期的优秀诗词,包括其作品的体裁、主题、表达方式等; (3)学习欣赏唐宋诗词,提高对于文学鉴赏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提高对于古代汉语的语言运用能力; (2)提高从文学作品中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于教学重点及难点有所把握。对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其重点在于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和阐释,而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古代汉语的语言运用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在学生阅读诗词作品之前,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掌握阅读诗词的方法,并启发他们思考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 2、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法 对于古代的文学作品,语言的运用方式、使用的词汇等都是与今天不一样的。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法,例如进行现代汉语翻译、注释、诗词填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古代汉语,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唐诗宋词。 3、互动式教学法 在学生阅读了一部分唐诗宋词之后,我们可以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例如分组讨论、学生演讲、诗词朗诵等方式,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相互交流、分享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 1、预习环节 对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师应该先为学生进行预习讲解,简要介绍学生唐宋时期的文学背景以及著名诗人宋婉、王之涣、苏轼、李白等人的经典作品。 2、阅读环节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实施方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实施方案教案实施方案 一、课程概述 《唐诗宋词选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独特的诗词艺术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极具意义。本课程将通过学习经典唐诗宋词,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文学特色等,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美好品格。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唐宋时期文化背景,熟悉唐宋诗词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2、熟悉选定的唐宋诗词,掌握其诗意、艺术特色及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成分; 3、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和欣赏名篇佳作,提升鉴赏能力; 4、培养对大自然、生活和人性的审美情趣,丰富内心世界,明辨是非善恶,塑造道德品格; 5、通过课堂上的诵读、鉴赏、创作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 三、课程设置

本课程共十二课时,以名家名作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登高》 1、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登高》;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登高》,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 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语言特点,模仿写作。 第二课:《静夜思》 1、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静夜思》;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静夜思》,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 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意境营造方法,模仿写作。 第三课:《登鹳雀楼》 1、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登鹳雀楼》;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登鹳雀楼》,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 3、指导学生运用唐诗的描绘方法,模仿写作。

第四课:《望庐山瀑布》 1、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望庐山瀑布》,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 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意象表达方法,模仿写作。 第五课:《江雪》 1、介绍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江雪》;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江雪》,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 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比喻手法,模仿写作。 第六课:《墨梅》 1、介绍宋代诗人王冕及其代表作品《墨梅》;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墨梅》,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 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宋词的意象描写方法,模仿写作。 第七课:《山居秋暝》 1、介绍宋代词人王安石及其代表作品《山居秋暝》;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方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预学案】 一、教材助读 (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二)文本解读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二、字音辨识滟滟芳甸( ) 似霰汀上纤尘纤夫皎皎浦上扁舟扁担徘徊砧上()碣石潇湘 【探究案】 一、赏析开头八句(开头——汀上白沙看不见),思考问题 1、诗歌前8句写了哪些意象,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 答:意象有“春江、潮水、明月、芳甸、流霜、白沙”,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2、赏析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天,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潮水上涨,明月随潮水涌动生长上升,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整个景象壮

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堂实录) 前预习 一、相关成语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二、精彩句段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4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三、文学常识 姜夔(约11—约12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四、问题导读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提示: 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

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堂互动师:唐诗过后是宋词。词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词人纯真的爱情荡涤着我们的心胸,像柳永 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像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国破家亡之感、天涯沦落之悲,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又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呢? 师:首先请问大家: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 生:扬州慢。师: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生:扬州慢。师: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词的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首词写的是扬州的景象,还是一首慢词。 师:把握得很好。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 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8 字 以内为小令,9—90 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 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师: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给同学们总结了诗歌鉴赏的几个步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燕歌行》精品教案_12

《燕歌行》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边塞诗人高适,读懂《燕歌行》。 2、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中复杂的情感,激发强烈的爱国激情。 3、把握诗歌艺术特色,积累边塞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人物简介】 关于高适 字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悲壮,气势奔放;高适曾多次出塞,既目睹了士卒们保卫国家疆土的艰辛,又为边疆战时的节节胜利欢欣鼓舞。但边防失策,边将无能,使战祸连年不息的现实,又使他慨叹万分。因此,他的边塞诗既有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 关于李广 西汉著名军事家。他个人战斗力极强,爱护士兵,总是身先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镇守边郡使匈奴不敢犯多年,被称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随卫青出征匈奴,兵败,不愿面对“刀笔吏”,遂引颈自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之涕”。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摐.金伐鼓()旌旆.()逶迤 ..() 校尉 ..()塞草腓.()玉箸.() 蓟.北()岂顾勋.() 2、熟读全诗,对照课下注释梳理诗意。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了哪些事? 3、质疑: 【解读诗歌】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层八句写,着力烘托气氛;第二层八句写,揭示其原因;第三层八句写,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四句写,突出壮志豪情。 【课堂探讨】 一、品读诗歌,共同探讨: 1、诗人说“沙场征战苦”,你读到了哪些“苦”处?(每一类可选一句详细解说) (结合具体诗句,艺术表现手法重点字词做分析) 环境苦:

离别苦: 战争苦: 2、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 3、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课后巩固】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2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4分)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积累】 怀念边塞,却又不曾到过边塞,只是在唐风宋韵里寻觅到边塞是一幅色彩不均匀的画,是一首豪壮共悲伤的歌,更是一段源远流长的民族融合的历史。 大漠孤烟里,它时而平静如无风的湖面,霞映长天,了无声息; 朔风劲草中,它时而纷乱似漫天的飞雪,风声鹤唳,烽烟滚滚。 边塞是一把悠扬高吭的琵琶,急弦翻转中弹奏出几多男儿气壮山河的豪情。在狼烟四起,国急家危中,“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愤怒,激励了多少人抛妻别子,奔赴沙场,御敌于国门之外;在九死一生、捷报频传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昂扬又让多少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流传千古;即便是醉眼朦胧,身在边塞,无边的沙漠、无边的草原、无边的月色也会让人意横四海:“醉卧沙场君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生大笑能几中,斗酒相逢须醉倒。”醉也无悔,死也无悔。 ——《走进古典边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