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考二轮复习时政热点:厉害了我的国,2017中国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教案

高考二轮复习时政热点:厉害了我的国,2017中国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教案

厉害了我的国,2017中国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

备受关注的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亿元,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GDP 比上年增长6.9%,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经济年度增速自2011年下行以来的首次回升。

【聚焦一】

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

82.7万亿元!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亿元,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

8.4万亿元!

2017年中国经济的名义增量约8.4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一年干出的经济增量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

“2017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

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这是一张“稳”字当头的体检表。

按可比价格计算,2017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加速,改变了多年来经济增速单向放缓的状况。在增长保持平稳的同时,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CPI上涨1.6%,外汇储备年末近31400亿美元……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的格局更加巩固。

这是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

结构在改革中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服务业稳居经济第一拉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首要引擎。

效益在改革中提升。201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0.4%,增长好于预期。

新动能在加速孕育。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1%,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51.1%……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和4.7个百分点;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经济运行中的新力量在不断增强。

这是一摞共享同乐的大礼包。

钱包更鼓。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同比实际增长7.3%,人均收入增速继续跑赢人均GDP。恩格尔系数从2016年的30.1%降到2017年的29.3%,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环境更好。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都下降了,201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对世界贡献更大。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上升。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仍是举足轻重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是商品出口的巨大磁铁以及全球重要的需求来源。”

【聚焦二】

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在经济学家程实看来,中国经济的新韧性正在凸显。不同以往,这一新韧性并非依赖需求侧刺激的政策托底,而是源于供给侧改革的红利释放。

从需求看,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全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

从生产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与工业一起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2017年,中国经济结构六个方面的优化引人瞩目。”银河期货宏观部负责人杨一平认为,一是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表现为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战略新兴服务业等发展迅速;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利润率有所提高;三是制造业中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发展迅猛;四是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世界经济复苏,外资对中国投资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对拉动GDP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出现升级趋势,医疗卫生、教育等成为消费的新趋势,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调;六是投资结构也出现优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重上升。

程实认为,凭借新韧性,新时代的宏观政策搭配有望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空间。他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实现长周期筑底,消费升级、智能制造和民生保障有望渐成合力,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自2011年以来,全年经济增速持续下降,2017年这一态势终结,“这表明经济增长由落转稳的态势明确,平稳增长的拐点在2017年已经出现”。

张立群分析说,目前支持平稳增长的基础性条件初步形成。从三大需求来看,出口保持增长的外部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出口从过去6年增速持续下降转到现在保持个位数的增长。从投资来看,尽管全年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转稳的态势已经形成。

他还表示,房地产投资仍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虽然2017年商品房销售增速低于2016年,但从年内走势看,回落的幅度持续收窄,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还会保持平稳增长,不会

出现明显滑坡。

“消费平稳增长的条件先于投资已经形成。这决定了2017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也决定了2018年平稳增长的态势。”张立群说。

【聚焦三】

14城过万亿GDP,有你的城市吗?

中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对GDP的考核趋于淡化,但是这个指标仍很关键。GDP 达到1万亿元,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中国城市GDP总量进行计算,发现在2016年“万亿GDP俱乐部”12名成员的基础上,长沙和无锡成为新晋者。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18年、2019年左右,佛山、宁波等五座城市有望加入“万亿GDP俱乐部”。同时,随着广州和深圳GDP双双破两万亿,中国已经有4座城市GDP 迈上一个更高台阶。

中国GDP突破万亿的城市,其真正的竞争力如何,哪些城市正在崛起?

19城入围“万亿俱乐部”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将中国主要城市划分为三个档次,即GDP两万亿城市、GDP万亿城市和GDP准万亿城市。

此前,中国GDP达到两万亿的城市仅上海和北京。随着2017年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深圳市,双双新晋“两万亿俱乐部”。按照目前的增速,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天津、重庆有望在2018年末以前GDP达到两万亿,苏州市则有望在2019年末,成为中国第7个GDP两万亿城市。

截至2017年末,国内“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已扩大至14座城市。此外,还有5座城市被列为“观察者”名单,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GDP有望在两年内突破万亿元。

从“GDP万亿俱乐部”及准万亿城市所属的省份看,19座城市中,广东省有三城上榜,即GDP破两万亿的广州、深圳,以及准万亿城市佛山。浙江省有杭州、宁波入围。江苏省进入榜单的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在东北地区,辽宁省的大连、沈阳有望在两年内实现GDP 万亿突破。

从所属区域看,GDP万亿以上及准万亿城市,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主,西部地区仅成都和重庆两地上榜。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这一现象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关,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呈梯度状态。

在中东部地区,GDP突破万亿的城市,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无锡、青岛、长沙等二线

城市,其经济总量也在近两年先后突破万亿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这不仅表明了这些城市有着超强的经济活力,也说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正在由“一城独大”局面,逐步到“多点多极”整体强大的方向发展。

西部地区成都和重庆GDP突破万亿的时间较早,这表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的18年内,成都和重庆两地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但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活跃度仍有待加强。

北京上市公司市值独大

除了GDP外,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对这些城市上市公司的两项主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上市公司数量及总市值。这两项数据主要反映了这些城市在商业以及资本市场上的实力,也可以反映其经济实力、营商环境。

19座城市中,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以上的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尽管后者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但北京上市公司的总市值17.85万亿元,明显超出上海的5.978万亿元。更震撼的是,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相当于其余18座城市上市公司市值总和的2/3以上。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注意到,北京在资本市场中的主要优势是聚集了大量的央企总部和国有银行总部。A股市值前十名公司大部分都位于北京,市值过万亿的上市公司有五家,包括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在“GDP两万亿俱乐部”中,除北京外,仅深圳市有一家公司市值突破万亿,即市值达到13833亿元的中国平安。上海没有过万亿的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是交通银行,市值4315亿元。广州市值最高的是保利地产,1969亿元。

19座城市中,上市公司数量在100家-300家范围内的城市有三座,分别是深圳(290家)、苏州(104家)、杭州(129家)。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作为中国资本创新的重镇,上述城市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或成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以1月15日收盘价计算,辖区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万亿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南京。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地方GDP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

哪些城市新星在崛起

从城市经济本身观察,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已经获得了大量关注,因此本报告主要集中于上述19城中的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脉络,是希望从中带给更多发展中的城市以启示。在19座城市中,北上广深不用说,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的发展阶段基本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结构大多数实现了较好的转型。

而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佛山、宁波、大连、郑州、沈阳9座城市,无论是经济总

量、人口数量等都处于第二梯队,在大多数城市尚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些城市的发展方式更具借鉴意义。

9座城市中,除沈阳平均房价未突破万元外,其余均突破万元,其中南京和青岛分别高于三万元和两万元。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房价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过高的房价会影响人才的流入,从而削弱城市的创新能力。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工业仍然是上述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支撑,这些城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0%-50%之间。其中最高的是佛山,2016年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53%。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这表明佛山是一座偏重实体经济的城市,从中国城市的发展规律看,重视工业、重视实体经济的城市,往往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目前佛山的部分经济指标较有竞争力,但其高校数量仅有3所,在19座城市中排名靠后。

无锡市是全国第13座GDP突破万亿的城市。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无锡市近2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无锡市GDP在该期间内,经历了年均GDP10%的高速增长后,2012年左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滞涨。随着无锡市的GDP破万亿,或意味着这座县域经济发达的东部二线城市,已经完成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与佛山一样,宁波市在高校数量上亦偏少。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作为一座制造业城市,自身基础人才的供给与储备不足,或将影响到佛山和宁波这两座城市后续的发展动力。

在东北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的背景下,大连和沈阳有望在最近两年内GDP 突破万亿。这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为东北经济复苏的样本,值得关注。

总体而言,上述位于新一线和二线行列的9座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的方式、产业发展阶段、人口规模等,与大部分中小型城市接近,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是其余城市可借鉴和参考的最佳样本。

【聚焦四】

2017年中国经济主要有如下10大成就和特点:

1、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稳定增长。

2、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较快增长。

3、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5、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6、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7、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

8、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

10、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总的来看,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一、《经济生活》角度

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首要引擎”体现了这一点。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党和政府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属于国家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国家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体现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二、《政治生活》角度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政府的职能

政府是国家的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要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坚持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和政府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本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不损害人民利益。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文化生活》角度

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联系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发展观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我国的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仍是“主基调”,还需“长期坚持”,说明要注重量的积累,保持稳定性,以促进质变。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矛盾观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创新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我们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1.“绿色GDP”正式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先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新的发展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政绩,更要关注绿色GDP和人文GDP的增长,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意味着

A.GDP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

C.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2.追求数量,以GDP指标衡量政绩是几十年的传统。对此,前吉林省省长曾说:我们要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统领各项工作,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说明

A.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正确的政策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3.目前,我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大,逐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根本之策是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B.提高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

C.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D.大力发展经济

4.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已经成为近几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无论是对通胀压力的治理还是对经济增长的保证,其最终目的都是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

①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

②稳定物价

③消除居民收入差距

④保证商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入世以来,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扩大到2017年的近27.79万亿美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l038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9481美元;汽车、船舶、铁路机车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主体。事实说明

①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入世后我国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

④入世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机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供给侧改革”概念一提出,注定将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改革将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国民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需求侧过度依赖,采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这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材料三“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抅;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结合材料一和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三,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

7.城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左右的投资,一个城镇人口相当于3个农村人口的消费。但也有专家强调,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和面积的扩张。

材料二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1)综合上述材料,阐述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促进农民的市民化。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题干关注绿色GDP和人文GDP,说明更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要从影响居民收入的因素来考虑措施,故①②④正确。收入差距无法消除,可以缩小,③说法错误,故选C。

5.D 【解析】该题考查对外开放水平。①观点错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③观点错误,我国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来拉动。②④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D。

6.【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需求侧过度依赖,采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2)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

④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与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本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本题限定的答题知识点是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再者,考生要注意

本题时要提出方法论建议,在实际的作答中不能只答原理。辩证法方面,比如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然后结合材料给出答案即可。

7.【答案】(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③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向城镇聚集,合理配置资源。④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消极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向城镇聚集,可能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城市的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带来巨大压力。

(2)①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完善法律法规,平等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居住、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保障和服务;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着力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等。

②农民: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角色,主动融人到城市中;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③企业:诚信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本问比较开放,我们回答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主体的作为必须与措施对应。作为政府如何操作。重在服务和引导。个人重在转变观念。企业重在承担责任。作为政府主体不仅要落实政策,还要转变观念对于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必然要强调财政的作用。农民工的主要知识点在课本的就业和劳动者中都有所涉及,难度不大。企业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也应该出现在答案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