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战略管理)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战略管理)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战略管理)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战略管理)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 ~ 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相

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 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感知“倒推”策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赵老师来自哪所学校啊?对了,今早7:30 老师就从东坝坐车出发,经过青山、下坝,最后到达我们桠溪,今天活动结束后老师还要原路返回东坝。你觉得老师回去时会经过哪些地方呢?完整

地说说。你怎么知道的?你觉得我会先开到青山,再开到下坝,再直接到东坝吗?

揭题:同学们真聪明,其实你们刚才的想法就是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策略,叫做“倒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这种策略。

二、应用“倒推“,深化理解: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 1 图,问:从屏幕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这句话的?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答,适时问:这时甲杯会怎样?乙杯呢?)问:听懂了吗?那你们能将果汁倒回去的过程操作一下吗?没果汁?不要忘了以前学过的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展示一生作品,问:看了他画的图,你有什么建议吗?老师有点建议:因为是把果汁往回倒,所以最好将一样多的两杯果汁画在后面,往前画。

问:你们画对了吗?那你能结合刚才倒回去的过程,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吗?提醒:请同学们结合画图的过程边填边思考表中的

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指答表格:谁来说说甲杯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乙杯呢?(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问:同意吗?回想一下,这道题在思考时和以前学的题有什么不同呢?在

解决这题时我们应用了什么策略呢?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什么地方入手,

怎样解决的?同桌说说看。(指答,适时问:为什么这样想?)指答。小结: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用到画图、列表的策略,主要还要用到“倒推”的策略。数量的变化都从开始,经过变化的过程,最后得出结果,这里的“甲倒出40 毫升就是变化的过程,最后得到”两杯都是100 毫升的结果,求开始是多少,我们就可以用倒着往前推的想法求得开始时的状况。(板书:开始-变化-结果)

2、专项练习:谈话:这是什么?喜欢吗?我们班的同学也很喜欢。我班陈杰、王琪同学就收集了不少这样的卡片,一起看看。(出示课件题目)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提醒:遇到困难不要忘记用用以前学的画图、

列表等策略,也可和你的同桌或老师商量一下

指名一生板演,说说想法问: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呢?

3、教学例2:我们班的汪武同学也是一位数码宝贝迷,也收集了不少卡片,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问:谁能来分析一下这题的开始、变化过程和结果?你们能用简便的方法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看。指答,板书:原有?张——又收集了24 张——送给陈平30 张—还剩52 张(投影其他方式)问:你觉得哪种方式简单又清楚?

师:遇到这种经过多次的变化过程,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摘录的方式进行整理,便于我们理解题意。

问:求汪武原来有多少张卡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为什么?怎么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呢?和同桌说说想法,再试着列式解答。做好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答,说说想法。

谈话:老师发现这位同学的思路和老师回家的路线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先经过下坝,再经过青山,最后到达东坝,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先跑到这儿,再跑到这儿,思路真清晰!

问:还有其他解法吗?老师就在想:收集了24 张,再送给陈平30 张,就相当于。。。。。。?

问:那算出来52 张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板书验算算式)因此我们倒推完之后,要顺的再算一遍,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比较一下这两次计算,你有什么想说的?(1、从开始入手,经过变化,得出结果。 2 、从结果入手,倒的变化两次,得出开始的状况)小结:刚才我们用“倒推”的策略求出小明原有数码宝贝卡多少张,通过这题的解决,你对“倒推”的策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应用练习,形成策略应用的自觉性:

1、练一练:问:你们都理解了吗?把书翻到89 页,将题目认真默读一遍。问:有问题吗?没有?老师读了后有个问题:什么叫“拿出一半还多 1 张”啊?怎么理解这句话?问:那你觉得解题前该作点什么准备呢?做事真有条理!试着动动手吧!指名两生板演,说说想法,问:你用的是什么策略解决的?为什么呢?

问:他们做对了吗?怎么知道的?你检验了吗?下次可要注意,每次注意到,就会养成习惯。

2、拓展练习:谈话:说到习惯,我想在座的每位同学肯定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比如早上起床都要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来学校上课。有没不刷牙、洗脸的?有没有不吃早饭的?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早上的一些情况。(出示课件:小明早上起床后穿衣、洗漱要用10 分钟,在家吃早餐用 5 分钟,骑车到学校要15 分钟,要在上早读课(8:00 )前到学校,最迟什么时候就得起床?)问:你能先整理一下,再算出来吗?

指答,问:同意吗?你怎么想的?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在什么时候起床?为什么?谈话:其实我们做事前也常用到倒推的策略来计算时间,做好安排,才不至于慌慌张张,做事才更有条理。

四、全课总结:谈话: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学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你

们的开心让我不禁想到一首歌:嘻唰唰。最后老师就把这首歌送给大家,好好听!(课件播放)问:听懂了吗?请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这就是“倒推”获“还原”的策略。【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第88 —89 页《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

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 2 探索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 .谈话引入:老师的年龄加上9 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 岁。老师今年是多少岁?

2 .抢答:一个池塘内有一小片水浮莲,它每天能在水面上长大一倍,

28 天就把整个池塘遮满了。试问,这一小片水浮莲长到能遮住半个

池塘需要多少天?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1)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90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 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 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 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增强运用策略意识,提高运用策略水平。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较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课前给孩子们布置了预习的任务,带着三个问题预习,检查提问: 1、以前我们学过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点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策略? 3、我们学过哪些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怎样变型?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很棒!你们通过了第一关的考核,下面进入职业体验环节。今天你们的任务是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梅山小学校园需要重新规划设计,想让你们帮忙解决一些问题,你们有信心能帮他们解决好所有的问题吗?” 三、自主尝试,合作学习 问题一: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导学指南:a原来长方形花圃怎么画?知道长了,宽怎么画? b长增加了3米,怎么表示? C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怎么表示?问题怎么表示? D 求原来花圃的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根据导学指南分组活动交流。 小组展示:哪些画得好?哪些还要改进。 讨论交流。需注意:(1)条件问题是否都作了准确的标注。 (2)图是否美观,长宽是否大致符合比例。 小结: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很重要? 问题二: 梅山小学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水池。先需重新改建,宽减少了5米,这样水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指南:a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B题目中给的条件和问题如何在图中体现? C减少的150平方米怎么在图中表示?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课件飞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1、温故知新,回忆策略。 师: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吗? 师: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

(画图,列表) 2、教学例题,建立模型。 师:看看今天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 (屏幕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 师: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事情? 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3、独立探索,寻找策略。 师:你们觉得王大叔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请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尝试,教师边巡视边相机启发。预设:1、用小棒代替“栅栏”,摆出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2、用线段代替“栅栏”,在纸上画出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3、用举例的方法得到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 4、互动交流,提取策略。 师: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不同的围法,长加宽的和都是9米。) 师:你能把这些不同的围法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吗?请按一定的顺序填写下表。(学生填写。)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2、难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策略。 谁来说说策略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创设情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解决问题1 1.出示例1场景图: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题目中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条件:①3行桃树②8行杏树 ③4行梨树④桃树每行7棵 ⑤杏树每行6棵⑥梨树每行5棵 你能想办法整理 题中的条件吗? 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2.根据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列式:3×7=21(棵) Array 4×5=20(棵) 20+21=41(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41棵. 提问:如何进行检验? 3.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如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交流。 4.回顾小结。 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①、先要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③、算出答案 ④、进行检验,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1)——“一一列举”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题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列举问题的可能结果,寻求符合问题要求 的答案的过程,认识解决问题一一列举的策略,能根据问题条件依照一定的顺序列举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及反思交流中感受 “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体验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问题解决途径的活动,进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解决问题“一一列举”的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有序列举和列举结果的筛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小棒22根。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回顾: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前是怎样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呢?举例说说。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解题,认识策略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题1,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追问: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什么形状?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根据例题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围面积最大”,您能想到些什么?大家相互交流,说说可以想到什么。 交流:根据题中的条件,你想到了什么?怎样围面积最大这个问题,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出: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长方形,说明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长和宽都是整米数。(板书:周长22米)从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想到还有不同的围法,不同围法的图形面积也不同。(板书:不同围法) 2、探究交流,形成方案 提问:你觉得这个问题要怎样解决?问题是“怎样围面积最大”,为什么你不计算面积却要找能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那你准备怎样找到这些不同的围法?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小木棒围一围、找一找。 3、学生列举,解决问题 (1)列举交流 引导:大家一个一个来列举,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再把面积比一比。 学生列举,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板书课题:一一列举) 交流:你通过列举围成哪些长和宽都不同的长方形?能找出面积最大的吗? 指出:列举时,从长10米、宽1米开始,有顺序地一个一个列举不同的围法,到长6米、宽5米为止,这样就不会遗漏、不会重复。 追问:有序列举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列举到长6米、宽5米为止? (2)用表格统计有序列举 引导:为了能有序列举,我们可以先列一个表格(出示教材表格),现在用这张表格进行有序列举,分别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能得出问题的结果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交流列举的结果和计算的面积,得出当长6米、宽5米时,面积最大。 追问:有遗漏和重复吗?为什么没有? 4、回顾反思,认识策略 引导:请同学们回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以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不同之处。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的?同桌相互讨论。 提问: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回顾这一过程,你又哪些体会? 小结:有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不用列式的方法,而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列举可能的结果,得出问题的答案,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称为一一列举。在列举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列举,这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为了能清楚地列举每种结果,还可以先列表,利用表格让列举过程更清晰。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双甸小学顾德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不断反思,感受“倒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先摘录条件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单,检测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激发兴趣 1、认识老师吗?今天老师是从双甸到我们实验小学参加活动的,途中经过岔河、马塘。老师用摘录条件的方法整理如下:双甸—岔河—马塘—掘港。活动结束后,我要按原路返回,应该怎么走? 你是怎么想的?同意他的意见吗? 小结:老师要按来的路线反过来走。 2、读一读:想推来过倒 指名读。 读不顺怎么办?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点就通。老师虽然是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但对同学们的表现是充满信心,你们有信心吗?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列表、画图) 谁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新策略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倒推)

看来预习的作用还真大!同学们课前的预习效果很不错,因为知道了倒推就等于你成功了一大半。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吗?下面就请大家拿出《预习单》,带着这些疑问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先交流例1的学习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探究例1。 3、小组班上交流,教师适时介入点拔。 结合问题1板书:原来。 结合问题2板书:现在。理解:同样多。 结合问题4课件演示倒回饮料的过程,展示表格全班对照检查。 你会列式吗?指名口头列式。 老师要特别说明的是:解答这一题,列表整理和列式计算都是呈现这道题答案的有效形式。 小结:你怎么理解倒推的意思?听明白了吗?其实倒推在数学中的应用,也就是根据现在的数量倒过来推算出原来的数量。 4、师:刚才数量关系的变化的过程只有一次,如果变化过程不止一次,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小组继续活动:交流讨论例2和练一练。 组间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板演学生交流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评判,教师相机展示课件释疑和让学生比对。结合顺推检验引导学生纠错。 重点指导:例2的第二种解法,理解练一练中“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这一信息。 5、总结反思: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用倒推策略解决了三个问题,这三题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怎么都可以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呀?用倒推策略解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下面我们就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几个具体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策略 1、像刚才这样倒过来推想的例子我们早就见过了,交流《预习单》一:初步感知。出示: □+40 □-30 20

战略管理授课教案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教学目的:掌握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的层次,战略管理的概念及定义;了解战略管理的过程及要素,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战略的定义 难点:战略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关系,战略管理与长期计划的区别 第一节现阶段战略管理概况 目前市场特征: 1 市场动荡; 2 环境复杂; 3 未来难以预测 企业界战略管理现状 ?美国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战略管理时代”; ?日本则在80年代初进入了“战略经营时代”; 对我国企业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许多企业管理者开始用战略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等来管理企业,以避免企业发生重大决策失误。 第二节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战略”的涵意: 《辞海》:“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 《韦氏新国际英语大词典》:“军事指挥官克敌制胜的科学与艺术。”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毛主席:“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战略管理定义 1.战略被作为形成组织长期目的和目标,限定主要活动程序和调配资源的具体

方法。 企业应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反映对经营业绩的要求; 必要、连续的调整,是短期导向的、并应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资源分配不仅要与企业的主要活动相匹配,而且要符合战略目标一致性的要求。2.战略是一种事先(行动前)的计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说明和要求。 明茨博格(H.Mintzberg)指出:大多数人认为,战略是一种计划,一是具有主观性,二是具有导前性。 冯·纽曼(Von Newman)认为,战略是“一种完整的计划,旨在说明在每一种情况下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格鲁克(Glueck):“战略是一种统一的综合的一体化计划,用来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 作为一种计划,战略可以是一般性的,也是以是特殊计策。 3.战略的主旨在于限定企业的竞争范围(业务范围) 一种计谋:确定企业正在哪一行业或打算进入哪一行业。 业务细分在业务分析、战略定位和资源分配方面都是一个关键因素,但没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方法,只能依靠判断和经验。 4.企业战略是为获得持久竞争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5.企业战略是一种连续一致的决策模式。 H.Mintzberg提出另一种定义:“战略是一种模式”,是一系列行为的结果。6.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 把企业的重要资源集中到合适的产品和市场上,形成一个有利的“生长圈”。7.战略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韬略) Margarer A.Peteraf提出资源基础评价模型。认为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核心能力应当:有助于打开进入更多市场的通路;能使终端产品用户获得更大的利益;本身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8.战略是一种观念和意向 把注意力放在战略思维上。体现了决策者和员工对客观事物固有的认识方式。它强调的尽管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没有人见过、摸过,但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被企业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89~90 四桥小学黄勇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比较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学情分析: 画图的策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曾经尝试过画线段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在图形单元中也尝试过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思考较复杂的剪拼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自觉地调用经验来进一步学习、体会和应用“画图”策略。同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还初步体验了用表格整理信息的策略,对数学学习中面对具体问题情境选用恰当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敏感。学生面对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部分学生知道要画图,但对于为什么画、怎样画,画完之后怎样利用图来解决问题思路并不清晰。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提炼自己的思路并最终形成有效的策略。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实例,探索并掌握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立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感受用画直观示意图整理信息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画图策略的价值,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主动运用。 教学难点:能根据题目灵活使用画图的策略并能采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理念】 通过尝试画图、指导画法、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体会画图的优点、借助画图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等活动,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探索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突出解决问题的“中间问题”。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新使用教材,既体现“以本为本”的教学思想,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活用例题。在强调合作、交流的同时,始终把独立学习放在首位。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这个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上课前老师看到两个同学在争论,想知道他们俩在争论什么吗? 出示题目:一个长宽不等的长方形,小方想把它的长增加10厘米,小兵想把它的宽增加10厘米。小方说:我增加的面积大;小兵很不服气,说:我增加的面积大。同学们,

苏教版国标本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学仇学春 教学内容:五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1、课前游戏:飞镖激趣 请几个精神饱满的同学上来玩飞镖游戏。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比一比谁最厉害? 师:如果全班每人投一次,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 板书:一一列举Array 2、门票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珍珠泉公园。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 珍珠泉公园儿童门票每张10元,小红口袋里有两张5元,五张2元,两张1元的纸币。小红怎样付10元门票钱? 师:图上有那些数学信息?你能列举出几种付钱方法? 生:2张5元,5张2元,一张5元两张2元1张1元,4张2元两张1元。 3、揭示课题: 师:一一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学习这种策略解决新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引发列举需要。 下面一起走进公园: 公园里工人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的景点。供游客们休闲和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创设情景: 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2)动手操作: 师: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说出你摆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师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学过哪些? 生:画图、列表 生:一一列举 师:是的,我们已经正式学过了这几种策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策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出示课件】 师:这是一个将要形成的线路图,我们在看图的时候,上面是什么? 生:北 师:有一个班级的同学,到科技馆去参观,他们的线路图是这样的。【教师遥控课件】 师:哪个同学,能看着线路图说一说,先从什么地方,往哪边,到什么地方,再怎么走,最后到达科技馆。 生:先从学校向西走2格,到东环路,再向南,走5格,到汽车站,再向西走3格,到科技馆。 师:参观完了之后,我们还得返回,如果要原路返回,想想看,该怎么走呢? 生:从科技馆向东,先走3格,再向北走5格,然后再向东走2格,就到了学校了。 师:去时的线路和返回时的线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他们刚好是相反的。 师:像这种原路返回的问题,只要把原来走过的路,反过来走,也就是倒过来走,像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我们数学上,有一个专用的策略,叫做倒推。【板书:倒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倒推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首先请大家来看,这是一杯果汁。

【课件出示一杯果汁】自己默读题目。 师:看看已经知道什么,要求什么,读懂了就举手。 生:杯子里原有一些果汁,喝了60毫升,又倒进去80毫升,现在杯子里有240毫升,问这杯果汁原来有多少毫升? 师:知道的是现在的情况,现在杯子里有多少毫升? 生:240毫升 师:要求的是——原来。【板书:现在原来】跟我们以前知道原来求现在正好相反,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的时候,就可以试着用—— 生:倒推【师板书在现在与原来之间加了一个箭头】 师:这道题当中,杯子里的果汁,是怎样变化的?发生了几次变化,谁来说说看。 生:发生了两次变化 师:哪两次变化。 生:第一次变化是喝了60毫升。第二次变化是又倒入了80毫升,现在有240毫升。【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屏幕逐步变化】 原有一些果汁→喝了60毫升→倒入80毫升→现有240毫升 师:知道现在,要求的是原来。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试着来倒推一次吗?谁来说说看?你怎样倒推,求出原来的? 生:先把现有的240毫升,减去倒入的80毫升。 师:就是把倒入的把它——去掉,就是倒出80毫升。 生:然后再加上喝了的60毫升,就等于原来有多少果汁。 师:把喝了的,再倒回来,这样就可以求出原有的毫升。【指着倒推箭头图】 这样的示意图,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能不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表达出是怎样变化的呢?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个方框,表示原来的,然后用一个箭头,他说喝了60毫升,用算的方法,就可以说,从原来里面怎么样啊? 生:减掉60毫升 师:得到多少?我们可以用个方框表示,然后又怎么样?同学们,拿起笔,跟老师一起来整理,在老师发给大家的纸上,最上面一道题,也像这样画了个开头,你能接下去画箭头图来整理吗?【学生画箭头图,一学生到黑板前板书】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曹冲称象》,初步体验转化。 这个故事让你联想到什么?将求大象的体重转化成求石头的体重,用到了一个重要的策略——转化。 二、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1、出示例1:

师:这两个图形像什么啊?你觉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仔细观察图形,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思考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如果学生说出这一种想法,则引导用数方格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第二种想法,则引用书上:能否把原来的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再比一比。 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结合学生回答实物投影演示学生方法。 交流:(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进行平移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旋转了多少度?(3)现在你怎样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比较面积是否相等什么可以变什么不能变? 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原来的复杂,转化后简单便于比较)板书:不规则规则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从起点到终点一共20格。 游戏规则: 1.两人轮流把棋子从起点移向终点。 2.每次最少走1格,最多走3格。 3.最终把棋子移到终点的一方获胜。 二、问题导入,激活经验 谈话:看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也是要讲究策略。其实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在默默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出示“10可以分成几和几”。 师:一年级时我们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 2.出示“1、5、8三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三年级时遇到的问题。谁来解答? 生:可以组成158、185、518、581、815、851这样的6个三位数。 师:有个同学是这么做的,(出示不按顺序列举的做法)你更喜欢哪种做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上面的做法,因为上面是按顺序写的,容易把不同的三位数全部

写出来,便于我们查漏补缺。 3.出示课题 师:上面是两个不一样的问题,但在解决时都是把各种可能的情况一个一个地写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做一一列举。(板书:一一列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一列举的策略。 三、弄清题意,尝试列举 1.弄清题意 谈话:周末,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块长方形的花圃。 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围成的是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2米。 师:如果你是王大叔,能围一个长方形花圃吗?完成活动1(图1)。 图1 图2 师:这是三位同学的作品(图2)。这些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它们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生:长不相同,宽也不相同,但长与宽的都是11米。 生:因为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乘2,所以长与宽的和就等于周长的一半。也就可以用22÷2=11(米),算出长与宽的和。 师:根据大家的发现,我们知道了用22根栅栏围长方形的花圃,有多种围法,它们的面积不一样,但是长与宽的和都是11米。 2.尝试列举 师:怎样围面积最大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办? 生:把所有的围法都列举出来,然后算出面积,比较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完成活动2(图3)。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教材第88~89 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 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会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上去同学们的精神很饱满,你们一定期待今天的这节数学课吧!我们现在就开始喽。 1、老师每天早晨上班的路线是这样的:家十字路口南门桥 学校。谁能说说我每天原路回家的路线呀? (通过直观的线路图学生很容易理解原路回家的路线,方向相反,路程相等。)2、从我家到学校骑车大约需要10分钟,学校每天早晨是8:00上课,7:55 预备,我想在预备铃响之前到学校,那我最迟得什么时间就必须从家里出发呢?(在导入情境中设置的都是相对简单的内容,只是为后续练习做好铺垫。通过贴近学生 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倒推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 1 (1)、师:上个星期天,小明找我帮他解答两个问题,我把一瓶400毫升的果汁倒

在两个杯子里,把甲杯递给小明,乙杯留给我自己,可调皮的小明趁我不注意把甲杯果汁倒入40 毫升到乙杯,这时候两个杯子里果汁数量有什么变化吗?(课件演示) 生1:我发现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 生2: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 生3:把甲杯中的40 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没有变化。 师:一共还是多少毫升?现在每个杯子里都有多少毫升果汁?(通过追问,让学生理清果汁数量的变化情况。) (2)、师:我们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独立思考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思考在数学学习中犹如金子般宝贵,教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生:能不能把乙杯中的40 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 课件展示“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的过程”,观察两个杯中果汁数量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 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 毫升;乙杯在200 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 毫升。 (3)、指导学生画简单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说明果汁变化的步骤和过程,清晰地把握事物和数量发展变化的线索,从而有序地展开思考。)40毫升倒回去,该画回去多少才合适呢?40 毫升占200 毫升的多少啊? 学生比较准确地画出示意图。(相对准确的草图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清题目条件和问题,这种能力在数学知识的后续学习中非常重要。)(4)、师:根据你的发现,请求出“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 学生完成解题的过程,并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和同桌说说表中的每个数 据各是怎样推算来的。 (5)、师:我们回顾一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有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苏州平江实验学校浦莹露 【文本解读】 从题目中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找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个条件;再把上述条件中的未知项作为新的问题,并继续寻找与它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条件。像这样逐步推理,直到所需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的方法,就是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答一些“求剩余”“求两数之和”以及“求两数之差”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实践并体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策略,逐步掌握这一策略的基本特点和运用过程。 【学情分析】 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只为了解决几道题目,更多的是要利用这个知识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就是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所在。三年级的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有较好的获得数学信息的能力,学习主动性较强,而且在数学学校中已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欠缺。如何从一道实际问题中分析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 阶段孩子必须掌握的数学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引入,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可以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符,也能体现从问题出发分析和思考的基本策略的特点。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完整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回顾反思这几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体会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之后通过各种富有变化的问题,锻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从问题出发分析和 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依据问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问题反思的过程,了解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和问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教材解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必然的思想方法,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画图法”、“列表法”等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寻求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境,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有序罗列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目标叙写: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 是什么意思吗?(指名答: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上课题) 二.教学例1 1、提出问题 屏幕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 自主读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从题目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是怎么理解18根1米长的栅栏这个信息的? 引导:既然周长18米是固定的,为什么还会有不同的围法呢?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马金花

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句容市桥头小学马金花 教学背景: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想”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倒过来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不过这些特定问题又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到它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加以解决。学习“倒过来想”,不仅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都大有裨益。 教材分析: “倒推”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相关习题。本单元教学倒推策略,也就是“倒过去想”,从事情的结果出发倒过去想它原来的状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用图画呈现了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里的果汁同样多这一件事件;设计了两项活动:填写表格、寻找解题的策略。教学重点是体验策略,将“倒推”从“潜意识”引向“明朗化”。例2中小明的邮票经过两次变化最后还剩52张,他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教材通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摘录整理条件,应用“倒推”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学会用框式箭头图的解题的模型。教学的重点

是应用策略。将“倒推”从“明朗化”走向“深刻化”。在后面的练习十六主要是让学生主动运用倒推策略。练习十六的习题有三个特点:一是题材宽广。有些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收集画片、折纸鹤、买东西等活动;二是把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有条理地讲清楚。有些用文字讲述,有些用图画表达,还有表格、图文结合和对话等呈现方式。三是解题的形式灵活多样。练习十六的第2题结合学过的有关时间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完成一件工作的最后时限,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确定最迟应从什么时间开始工作,也有利于巩固对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各类内容在学习时注意让学生感受一些数学策略外,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学里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在上一册教材学会用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探究解题方法基础上安排的,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这些都必将为今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问题内容和图的形式上说,本单元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例1教学生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探索一般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二层次,通过例2教学生用画平面图的策略探索图形问题的解决方法。 : 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生用画直观图或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

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这些都必将为今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线段图等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直观图或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感受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1.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增强自觉运用策略的意识,逐步提高策略运用水平。 2.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学习的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不以解决某类具体问题作为组织学习内容的依据,而要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精心挑选不同的素材、不同数量关系的现实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学习的策略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体会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并

企业战略管理课堂教学教案

企业战略管理 课堂教学教案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张敬伟 第一讲引言与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战略管理概念与本质的阐述以及对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等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对“战略管理”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树立战略管理的思想,并培养起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本质,学习战略管理的意义。 2、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如何学习好这门课程? 3、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4、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战略、战略管理、SBU、战略管理过程。 三、重点、难点内容及讲述方法 1、重点内容:战略管理的概念与本质;战略管理理论演进;战略管理的重要概念。 2、讲述方法: 从战略管理与职能管理的区别,战略管理各个学派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以及战略管理的内容与过程等角度勾勒战略管理的概念;并对相关概念如战略结构、SBU等作必要的解释,指出这些概念对于以后学习的基础性作用。

四、内容及讲述方法 1、难点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的重要概念。 2、讲述方法: 重点对安索夫、安德鲁斯、明茨博格等三位战略管理大师对于战略和战略管理的观点加以介绍和阐述,总结战略管理的特征:最高层次的管理;重在确定经营范围和企业发展方向;长期性;复杂性;环境与企业资源和能力以及战略的匹配性等等。 案例分析:案例采用《战略管理的体验式训练》P5;古代案例采取《隆中对》见ppt;宜家公司的战略定位见ppt。 3、提问:思考个人或者国家曾经或正在遇到什么战略问题? 4、名言:战略是思考未来的工具。——吉布森 四、作业 1、如何理解战略管理(概念、特点、本质、过程)? 2、列举3位战略管理大师以及他们的观点? 第二讲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安索夫企业战略要素的介绍,使同学们对安索夫矩阵、竞争优势、协同作用等重要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在实际中运用这一思路,制定企业战略。 二、教学内容 1、企业战略要素的构成。 2、产品与市场范围 3、成长方向。 4、竞争优势。 5、协同作用 三、重点、难点内容及讲述方法 1、重点内容:竞争优势的概念、形成,和竞争优势如何持续;协同作用。 2、讲述方法:讲授+案例的方式 思维创新:小象的寓言 肚脐眼长在脑袋上面的人。 大家之言:哈佛教授克里斯滕森和鲍曼的论文——逐浪之道:破坏性技术

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发现问题、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 3、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条件出发”来分析数量 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来解决实际的相关问 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作业纸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积淀素养 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生齐答: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够从无声的语言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了解信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认真观察”。 (评析:教师能够从课堂的一个小细节入手,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处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看看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一、呈现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猴吉吉家的果园丰收了,吉吉帮妈妈摘桃但是遇到了问题,想帮助它吗?(课件出示) 出示课本第71页的改编题 (评析:将课本的案例进行了改编,把问题置于一个更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中,活泼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分析例1 师:同学们默读题目,找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条件是: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问题是: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师:我们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课件按照顺序出示) 师:你觉得要想解决题目的问题,哪个条件非常关键? 生: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很好,这表明了2个量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说的解释得更容易明白呢?(评析: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铺路搭桥) 生1:我想的是,以后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师:大家同意吗?他是意思是第二天、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又比第二天多5个……. 生3: 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就是第二天的 ,第二天的加上5就是第三天的……师: 刚才第一位同学你同意吗?(同意,师微笑点头示意坐下)按照后面这两位同学的意思,说明参照物是不断改变的, 符合题意,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 师(板书: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师:条件分析好了,咱们该怎么入手去解决呢? 要求第三天要先求什么? 生:第二天摘的个数. 师:求第二天要用到什么条件呢? 生:要用到第一天的天数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都5个. 师:怎么列式呢? 生:第二天是30+5=35(个) 第三天是:35+5=40(个) 师:大家帮他验证下是否可行? 生:35比30多5个, 40又比35多5个,证明他的做法是可行的. 师:课本上还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列表和填算式,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在书上.然后我们把成果展示给大家一起分享!同桌遇到了问题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师:这位同学请说说你列表的答案是根据什么得到的呢? 生:根据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我得到了第二天的,又根据第二天的个数和这个关键条件求出了第三天的……. 师:你很会分析题目,知道组合条件.. 师: 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列算式”同学的成果。(师对照结果让同学们验证是否答案是否正确) (评析:学生在三年级是一次接触策略,无论是列表还是列式,可以说都是初步的尝试和体验,教师没有强加学生选择某种策略,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