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

【基础知识】一、平抛运动(抛体运动定义、性质

1.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的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条件:物体具有初速度,只受作用

3.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4.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二、

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速度0v v x=位移t v x 0=竖直方向上:速度gt v y=位

移22

1gt y=合运动:速度大小22y x v v v+=方向x y v v=αtan位移大小22y x s+=方向x y= βtan运动轨迹:抛物线三、平抛运动的几个有用结论

1.运动时间

2.落地水平距离

3.落地速度

4.△v=,方向恒为

5.平抛运动的v偏角与位移偏角关系tana=tan?,则

6.初速度

7.其它:类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与平抛运动有关的临界问题

四、斜抛运动【例题分析】

*考点一、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例1】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每隔1s投放一物体,则(

A.这些物体落地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B.这些物体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

C.这些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D.相邻物体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

【例2】已知一个平抛物体的运动在落地前的最后1s时间内,物体的速

度方向由与水平方向成450角变为与水平方向600角。试求:抛出时的初

速度v 0和高度h各为多大?

【例3】飞机在跑道上以2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10s后改受到一大小为重力的1.2倍的升力作用后升空起飞,求升空10s后飞机的高度和速度。(空气阻力不计。

【例4】斜面上有P、R、S、T四个点,如图所示,PR=RS=ST从P点

正上方的Q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于R点,若从Q点以

速度2v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在斜面上的(

A.R与S间的某一点

B.S点

C.S与T间的某一点

D.T点

【例5】如图,小球以水平速度v 0抛出后落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B点。求:①AB之间的距离和飞行时间。②经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距离最大,最大距离多大?③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讨论:若斜面足够长,小球被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到斜面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何变化?

*考点二、平抛运动的实际应用

【例6】离开地面高度1500m处,一架飞机以v 0=100m/s的速度水平飞行,已知投下物体在离开飞机10s时降落伞张开即做匀速运动。为了将一个物体投在地面A处,求应该在离开A处水平距离多远处开始投放?(设水平方向运动不受降落伞的影响,g=10m/s 2

【例7】如图所示,相邻两环的中心距离为5cm,枪口与第5个环等高,且距环心10m,子弹水平射出枪口的速度为100m/s,若子弹射出同时悬挂1球的细

线断了,子弹将穿过第几个环?若子弹射出前0.1s绳子断了,那么,

子弹将穿过第几个环?

【例8】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拖拉机前轮直径为0.8m,后轮直径为1.25m,两轮间的轴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m,如图所示,在行驶过程中从前轮边缘的最高点A处水平飞出一小石块,0. 2s后从后轮边缘最高点B处也水平飞出一石块,这两石块先后

落在地面上的同一位置,g=10m/s2,求拖拉机行驶的速度大小。

*三、探索与提高

【例9】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内壁是光滑的,圆柱高为h,直径为d,一小球从圆柱顶端A1处沿直径方向水平射出,在B1处和器壁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被反弹回来,如此往复反弹整数次后落到容器底部。设水平射出的初速度为v,求小球弹射的次数。

【例10】排球场总长18m,设网高2m,运动员在网前3m线上正对球网起跳,将球水平击出。

⑴若击球点的高度为 2.5m,则击球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才能使球既不触网又不出界?⑵当击球高度小于多少时,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球可以看作质点,g=10m/s2 【学后反思】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一) 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思想 1、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思维的启动点和切入口,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理论支持。 2、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设计中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思想,在这基础上再提出奥斯特的实验及其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自然得过渡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上来。 3、在天体磁场的教学中,本设计注意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调查、准备 教师提出问题:1、你对生活中有关磁的现象和应用了解多少,能否举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现象和应用呢? 任务:在课前请同学通过网络去获知磁有关的知识 二、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1、利用磁钢堆硬币积木。

5.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块物理Π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对后面斜抛等曲线运动的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有影响。前面学生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已有初步的理论基础,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平抛运动的初步特征。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二、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2)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设计思想 教材直接提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加以证实,再用频闪照片分析后给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解例题,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设计了三个创思点: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什么方向的运动,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并让学生亲自动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注意轨迹是曲线的原因是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并且这两个分运动互相独立。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会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5)知道分析复杂运动时分解或合成运动的物理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问题简单化。 2、过程与方法

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写作与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太仆寺旗第五小学段雪华、石杰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2、进一步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更何况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是因为同一个兴趣而来的。我要有效的利用这个有效的资源让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

编乱造,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不是天生就能写好的,它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 二、博览群书,以读带写。 所谓“以读带写”,就是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切,两者互为条件和结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是写作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人提示出来一条写作的经验就是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我认为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所给予我的”。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语言的积累涉及作文的取材,语言技巧的借鉴涉及作文的写法。所以我在教学中决定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 三、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为作文“蓄足”底气。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设计 1.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b)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c)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 a)观察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存在方向问题。 b)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方案,并动手实验操作。 c)关注实验现象的个性,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楞次定律; 2.教材分析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无论是前一节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是本节的楞次定律,首先它们都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既然是放映事物本质的规律,在物理学中称为定律,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是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具体课程目标的最佳切入点。(3)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但在探究的细节和过程上,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思考设计空间,有助与激发新思维,发现新方法,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体现新课程。 (4)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对学生而言是以后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理

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抛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 课题 《平抛运动》[必修 2 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研究平抛运动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直观感受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两种运动的规律。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 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运动规律,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归纳出其运动规律。为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设计从观察现象--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录像慢放)的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直接画出位移、速度矢量关系图,从而自然地归纳出其运动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个转折点,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是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是陌生的。所以本节教学通过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录像慢放)等手段探索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用合成和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思路,提高对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 (1)知道抛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分类。 (2)理解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 落体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4)了解斜抛运动的性质及处理思路。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平均数问题 一、出示例题 【例1】明明前4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得了92分,5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期末考试中,青青语文和数学平均96分,数学和英语平均91分,英语和语文平均86分。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例3】一个零件加工厂前六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93箱,为赶工期,第7天生产的零件箱数比这七天的平均箱数还多3箱。这个厂第7天生产零件多少箱 【例4】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计算出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分,但经过仔细校对,发现计算时把一位同学的93分误看做是39分,经过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应该是92分,这个班有多位同学 二、课堂练习: 1. 小青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社会的平均成绩是93分,英语得了99分,小青四门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 三组小朋友参加制作环保华袋的活动,第一、二组平均每组制作32只,第二、三组平均每组制作35只,第一、三组平均每组制作26只。三个小组各制作多少只 3、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32个,第4天加工的零件比这4天的平均数多15个。第4天加工多少个 4、英语测验,五(2)班的平均成绩是分。复查时发现把李享的88分错看成68分了,得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分是分。五(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5、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6、甲、乙两块棉田,总平均每公顷收皮棉940千克。甲棉田6公顷,平均每公顷收1020千克,乙棉田平均每公顷820千克,乙棉田有多少公顷 周期问题 一、出示例题 【例1】有一列数:7、3、4、6、7、3、4、6…… (1) 第150个数是多少 (2) 这150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例2】8 2003 的个位数字是几 【例3】2010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11年1月1日是星期几 二、练习: 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180个,按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排列着。 (1)第15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2)这158个珠子中黑珠共有几个 2、4 2004 的个位数字是几 3、2008年的6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2008年12月1日是星期几 4、如下图所示,每列上、下一个字和一个字母组成一组。例如:第一组是(我,A ),第二组是(们,B )。那么第62组是什么

高中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高中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情感目标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 (三)、力的分类需要注意的是: 1、两种分类;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 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

高中物理_实验:探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教案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条件和相应控制方法; (2)知道用实验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知道判断运动轨迹是否是抛物线的方法;(3)知道测量初速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会推导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设计实验,体会物理问题的探究和实验设计思想,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2)进一步掌握可以根据物体初速度和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 (3)学会化曲线为直线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去创新和实践,提倡多动脑、动手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品德的培养; (2)在探讨实验方案时,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可以充分发挥,让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愉悦;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3)在上一节对平抛运动规律的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这一节学生的动手实验,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设想各种对于平抛运动的留迹法,并相互交流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同学们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本次实验描绘平抛运动物体轨迹的方法。提问:我们如何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可以从上述两种留迹法得到启发吗?请设计 实验方案。 学生提出的方案可能有以下几种,引导学生 分析各个方案: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方案, 1.指出各方案的优点, 2.指出各方案的不足, 3.如何改进方案 生语言表达能 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培养 学生合作与交 流的精神,质 疑精神和坚持 原则,求真务 实的态度 鼓励学生去创 新和实践,提 倡多动脑、动 手的创新精 神,对学生进 行创新意识和 创新品德培养 过程,激发学 生创新意识 体会物理方法 与生活的紧密(1)小球碰铅笔尖法:教材P14—参考案例 1(下图) 简单,方便,但在确定轨 迹点时误差大,可以加竖 直线减小误差 (2)细水柱法,P12—参考案例2 使用带坐标的玻璃板, 用彩笔在另一侧描绘水流 轨迹 如果能保证初速度水平, 用数码照相机拍照,效果 可能很好(提供器材) (3)录像截取每帧,教材P14—参考案例3 (方法等效代替) 使用数码相机录像,用绘 声绘影截取每一帧,用 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 便可得到小球运动的轨迹 图象准确,但将不同图片 合一需要计算机技术 (4)用相机增长曝光时间,得到一段轨迹的 照片 需要一定的摄影知识, 对曝光度的要求,曝光时 间的调整,拍摄时机的选 择等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docx

平均数问题 一、出示例 【例 1】明明前 4 次元的平均成是89 分,第 5 次得了 92 分, 5 次元的平均成是多少 【例 2】期末考中,青青文和数学平均96 分,数学和英平均91 分,英和文平均86 分。三科的平均成是多少分 【例 3】一个零件加工厂前六天平均每天生零件93 箱,赶工期,第7天生的零件箱数比七天的平均箱数多 3 箱。个厂第 7 天生零件多少箱【例 4】在一次数学中,算出全班的平均成是90.5 分,但仔 校,算把一位同学的93 分看做是 39 分,重新算,全班的平 均成是 92 分,个班有多位同学 二、堂: 1.小青期末考中文、数学、社会的平均成是 93 分,英得了 99 分,小青四科目的平均成是多少 2. 三小朋友参加制作保袋的活,第一、二平均每制作32 只,第二、三平均每制作35 只,第一、三平均每制作26 只。三个小各制 作多少只 3、傅加工一批零件,前 3 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32 个,第 4 天加工的零件比 4 天的平均数多 15 个。第 4 天加工多少个 4、英,五( 2)班的平均成是92.1 分。复把李享的88分看成 68 分了,得新算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2.6 分。五( 2)班共有多少名 同学 5、数学,全班平均分是91.2 分。已知女生有 21 人,平均每人 92 分, 男生平均每人 90.5 分,求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6、甲、乙两棉田,平均每公收皮棉940 千克。甲棉田 6 公,平均 每公收1020 千克,乙棉田平均每公820 千克,乙棉田有多少公 周期问题 一、出示例 【例 1】有一列数: 7、3、4、6、7、3、4、6??

(1)第 150 个数是多少 (2)150 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2003 【例 2】8的个位数字是几 【例 3】2010 年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那么2011 年 1 月 1 日是星期几 二、: 1、有同大小的、白、黑珠共180 个,按 5 个的,再 4 个白的,再 3 个黑的排列着。 (1)第 158 个珠子是什么色 (2) 158 个珠子中黑珠共有几个 2004 2、4的个位数字是几 3、2008 年的 6 月 1 日是星期六,那么2008 年 12 月 1 日是星期几 4、如下所示,每列上、下一个字和一个字母成一。例如:第一是 (我, A),第二是(, B)。那么第 62 是什么 我科学我科学我? A B C D E F G A B C D? 5、下面是一个 12 位数,每 3 个相数字之和都是15,你能算出“”表示 的数字是几 72 行程问题(一) 一、出示例 【例 1】甲、乙两汽同从A、B 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行 55 千米, 乙每小行 50 千米,两在离中点20 千米相遇。求A、B 两地的距离是 多少千米 【例 2】弟弟以每小 4 千米的速度从家里步行去城,哥哥比弟弟晚 6 小自行从家里出去追弟弟,哥哥每小行12 千米。哥哥几小可以追 上弟弟 【例 3】甲、乙二人跑步,若甲乙先跑10 米,甲跑 5 秒可追上乙; 若甲乙先跑 3 秒,甲跑 6 秒就能追上乙。: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而言影响十分的大,那么高中物理的教学设计到底应该怎么开展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篇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关于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平抛运动》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 教 材 分 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块物理二第一章第三节。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粒子在电磁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物理方法。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经验以及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从力的合成与分解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处理此类问题的认识思维。难点在于学生从一维运动过渡到二维运动并对其进行正确处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定义、特点。 2.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运动规律。 3.能够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理解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养成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平抛运动的实例,体会生活和物理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分解及其研究过程 教 学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仪、多媒体及课件等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备注板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 课导 入“愤怒的小鸟”游戏截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 看这个游戏中隐藏着什么 样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小鸟做什么运 动?为什么? 回忆、思考 答:小鸟离开弹弓后受重 力、空气阻力(空气阻力 很小,可以不计)。重力方 向跟小鸟速度方向不在同 一条直线上,所以小鸟做 曲线运动。 用学生感 兴趣的游 戏来激起 学生的好 奇心以及 求知欲 第三节、 平抛运动 进入[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 们已经知道小鸟做曲线运 动。由于之前我们只是初 略的学习了曲线运动,要 对其进行研究就需要选择 一个特例研究推广,这个 特例我们称其为平抛运 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 在主题 学生思考、概括出定义 老师采用 讲授法、讨 论法。 学生小组 讨论,培养 团队合作 意识。 一、平抛运 动 1.定义 2.形成条 件 3.性质

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5.2 平抛运动 一、任务分析 1.内容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对象分析 1.心理特征 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 2.知识和能力特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 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采取的学习策略:分组讨论,向教师寻求帮助,实验探索,总结反思等。 三、设计思想

平抛运动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高一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第一次运用,是理解和掌握其他曲线运动的基础。 支撑知识点:平抛运动的定义;核心知识点:平抛运动的规律;拓展知识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重点: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和条件;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熟练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会应用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 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组讨论,科学归纳,课堂练习。 教学用具: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弧形槽、小球、纸片、平抛竖落仪、平抛运动水平分解演示仪、平抛运动实验器。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如下)

击中目标,学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准确击中目标?是否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三实践探索 在利用飞机投弹的游戏创设 了一个问题情境之后,及时带领同 学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 识,并让同学进行猜想,教师引导 同学通过平抛竖落仪和平抛运动 水平分解演示仪实验来验证猜想, 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展 示平抛运动的flash动画,让同学 加深对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认识。 同学在复习了“运 动的合成与分解” 的知识后,对平抛 运动进行猜想,尝 试着分解,并在教 师的引导下通过平 抛竖落仪和平抛运 动水平演示仪来验 证自己的猜想。等 实验完毕后,知道 了平抛运动是水平 方向上的匀速直线 运动和竖直方向上 的自由落体运动的 合运动。再观看了 教师展示的平抛运 操千曲而后 晓声,观千 剑而后识 器。让学生 从自身的活 动中学习到 知识,也让 学生懂得任 何猜想都要 经过实践来 验证。培养 学生大胆猜 想,小心求 证的科学探 索精神。

平抛运动教案 3篇

平抛运动教案3篇 一、教学设计思想 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 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

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4、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体验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舞蹈基本理论(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类别 2、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容,如:常用术语等。 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差异大,个别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这是舞蹈的定义。它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二、了解舞蹈的分类 (一)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 1、古典舞:①中国古典舞②芭蕾(Ballet) 2、民间舞:①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②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3、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包含1.美国流派2.德国流派.)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1、独舞 2、双人舞 3、三人舞 4、群舞:(1.塑造群体形象2.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5、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三、了解舞蹈基训常识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 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

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二)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中进行的。 四、小结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模板}

第4.3节摩擦力 【教学设计思想】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引出生活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出处: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正确认识摩擦力对整个力学知识框架的搭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师要试图将学生初中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要力图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让学生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范围及其计算来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异同,通过探究实验去加深巩固。 本节课也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两种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目前还没有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只是在初中阶段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摩擦力的性质。所以在讲述新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让他们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新课程,避免跨越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滑动摩擦力,和它们的产生条件及其作用效果,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范文文稿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北京市八一中学杨清源 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本节是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学生实验描绘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由于有很多的实验方案可以选择,这为学生探究提供条件。同时本节涉及很多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在平抛运动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本节内容在章或单元中的地位:本节是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既是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次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也是上一节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延续和应用,由于是学生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科学素养提供很好的机会,教师应充分重视此节课。 教学的总体目标、学生的情况: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过程中,求初速度是利用物理理论知识,但如何准确描绘出轨迹则是关键。学习中,老师引导学生多设计

一些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创造新的、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法,可以是成品仪器,也可以用常见的日常用品组成实验器材,从实验方法上可能既有简单、原始的实验方法,也可能有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数码相机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实验的优缺点,同学们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本次实验描绘平抛运动物体轨迹的方法。再在此基础上学生动手实验,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利用得到的平抛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节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实验方案,通过交流,分析比较各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据此和实验资源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案; 二是根据选择的实验方案,学生动手实验,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三是利用得到的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三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条件和相应控制方法;

阅读兴趣小组教案

第一节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 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教学 设计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教学设 东光县第一中学郑乐乐 一、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并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针对研究问题——平抛运动,我利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互合作的方法来全面体验和感悟实验探究,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并计算物体的初速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设计,设计出既与教材相联系,又不被教材所束缚的创新实验方案,突出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评价与创新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经生与生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再进行引导得出较合理的多种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培养学生的设计探究兴趣与热情,体验到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 难点:设计方案 四、教学资源 书籍、资料、网络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抛运动,下面一起回顾一下: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给学生总结一下) (3)那么平抛运动的轨迹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得到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并计算初速度,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且进行讨论计算,得出实验结论。 (二)、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1)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根据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方案来研究平抛运动呢 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交流,汇总设计的方案。 结论: 方案(1):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方案(2):用数码相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3):将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置,在瓶塞内插入两根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向外喷水 由于器材有限,以方案(1)来做探究实验,方案(2)(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后进行问题1:如何确保初速度水平 问题2:实验中需要多次描点,如何保证轨迹的一致性 问题3:在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通过教师引导,同学交流、讨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