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周作宇

2012-8-19 10:35:04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05期第85~

91页

【专题名称】教育学

【专题号】G1

【复印期号】2001年12期

【英文标题】Education,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ZHOU Zuo-yu (Schoo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BNU,Beijing 100875,China)

【作者简介】周作宇(1964- ),男,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是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应试”现象是普遍的,而非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资源,进而是教育资源竞争的问题。在看到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现实前提下,如何保证教育平等,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乃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In the paper,it is pointed out that social stratification is the social cause for the "for-test-education"to exist and to be kept on.The

phenomenon of "for-test-education"is not a unique case which only appears in China,it is quite common in the world.The key problem related to such kind of education is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rare social,further,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value by means of assuring educational equality,with the realit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under concern.

【关键词】应试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for-test-education/social stratification/social mobility

随着素质教育话语的普及,人们对素质教育诉求的热情已逐步降温。现在,素质教育几近失去了冲创力,而创新教育则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话语中的新贵了。于是,作为对子,“应试教育”问题似乎也随之冷却下来。这倒不是因为人们已认清了其本质,也非因为素质教育的号子响过之后它在现实中开始消退。根本的问题是,应试只不过是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一种手段或资源,教育本来就很难和流动或分层割断开来。应试具有的普遍性、合理性使其存在无法消解。囿于教育来论“应试”似已无话可说。如对应试的社会根源不加分析,就无法对教育的选择给以理由充足的解释。如对教育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分辨不清,就无法厘清教育内部的症结。

根据现在社会媒介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应试主义(注:应试主义不是一

个严格的概念。它只是表征指向考试的一种价值追求。应试的前提是考试制度。所以,应试主义乃是对教育制度的一种回应。它本身不构成终极的价值追求,毋宁说是一种中介性价值倾向。)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种异化的倾向。作为对应试主义的反对,素质教育成为纠偏的良方。当人们在追溯应试主义的历史源头的时候,很容易和建国后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联系起来。建国前的历史少有研究者关注。从科举制度取消到建国前的半个世纪里发生的教育故事或则被忽略,或则以“大帽子”遮之。另一方面,从直觉上,由于那时教育的需求远远没有被激发,所以考试升学的压力远没有现在大,故而认为应试教育不过是教育的现代病。科举文化似乎已从科举制度取消的那一刻起绝迹。然而,科举制度的传统并没有因为制度的取消而彻底消失。事实上,在随后进行的会考中科举文化反映得十分清楚。陶行知对会考进行的批判可以说明这一点[1](P144-145)。在一定意义上说,陶行知当时所面对的教育问题和我们当前所遇到的颇为相似。他对会考的批判言词之激烈甚至超过现在。这说明,就我国的教育传统而言,从科举考试的兴盛到式微,从陶行知时代的会考到建国后的高考立废循环,应试主义的倾向随制度的变化虽时有断裂,但主线明晰不衰。

还有的人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高等教育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而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所以应试不可避免。如果考虑到日本的“考试地狱”、或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类似现象,儒家文化容易被看作是归因的一个根据。那么,跳出儒家文化的圈子看看比较发达的欧洲和北美,情况又如何呢?在多尔(Ronald Dore)1976的《文凭病——教育、资格与发展》中,就曾把英国放在和中国相似的境况中加以考量。“文凭病”不止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病,恰恰是英国引进了中国放弃的科举制度,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官考试制度。按多尔的分析,文凭病不只在中国、坦桑尼亚有所表现,在英国教育中也同样有染[2](P33)。在欧洲大陆,德国的双元制是举世闻名的。在文理综合中学毕业,只

要拿到毕业证,就可以升入大学。看起来大学入学很轻松。殊不知在小学四年级毕业的时候,10岁左右的小孩子就根据他的学业成绩被分送到主体中学和综合中学两种轨道了。前者走向职业教育,而后者的归属则是重学术性的大学教育。综合中学当然是家长们向往的。然而被准入者,当然是经测定认为是学业殊异者。而幸运者多出自中产阶级家庭。虽然测试的形式可能不同,但测试的作用和功效,却与我国的升学考试无异,不去理会测试的家长恐怕不多。相比起来,美国的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较高,在这样的国家应该鲜有应试教育的现象发生了。但从20世纪20年代年始,IQ的测试在美国就开始不断地受到抨击。批评者多抓住测试中反映出的种族歧视问题做文章。斯达特门(Stratman)在为1979年的《教育测验法》所做的准备陈述中曾指出:“标准化考试只是用来证明中产阶级子女的成绩。它使工人阶级的子女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前景暗淡无光。以性向、能力、或智力等术语进行的测试事实上只证明了一种价值和家庭背景”。在1981年斯特安纽(Strenio)出版的《测验陷阱》中,对“能力本位主义”遮盖下的阶级利益和社会权力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不去应主流文化的试,就难以为主流文化接纳。如果说以前的批评集中于种族和阶级问题上,最近的批评就更接近于我国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了。根据理曼(Lemann)在《大考试》中的考察,SAT之于东西部和ACT 之于中部中学生来说,影响是深刻的。这看起来大有中国高考所具有的效能。

由是观之,应试的现象并非中国的现代教育病,也非中国特有,相反,它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既然是普遍的现象,那么,在其背后必然有产生该现象的深层原因,而这种原因是无法在理想的教育观念中发掘的,也无法在现实的教育舆论中获得解释。无疑,需跳出教育的圈子,从更为根本的社会问题出发,才有可能厘清和解析。

教育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学校教育的问题既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也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社会分层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恰恰是对社会分层的留守或超越的动机使应试教育成为必然。

社会分层是指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在这种不平等体系中,有的人或集团可以获得更多的争取社会资源甚至攫取公共资源的机会,而别的人或集团则在资源的获取机会上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在这里,资源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权力、财富、声望等成分。我国过去常常提及的“三大差别”,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使用频率极高的“阶级”差别,城乡“剪刀差”等现象,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就是社会分层概念的一种表达。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紧密联系,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分层的基础,而社会不平等首先源于社会差异。但单纯的社会差异还构不成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异连同人们对这种差异的评价,才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可见,人们的评价在社会不平等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人们是谁?人们的评价又是如何形成的?人们的评价和社会不平等是怎样关联的?谁有评价的话语权力,谁掌握着标准,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政治文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不尽相同的解释。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人们的评价受文化的影响。“官本位”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是更多人的价值追求。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问题;从法学和政治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权利和权力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则是一个成本收益问题。无论如何,社会分层负载着很多的等级和不平等的内涵[3](P2)。

历史上的等级制度、现代社会的科层组织,从横截面上看是固化的不平等结构,从纵截面上看,则是不平等的结果。从而得出不平等是不平等的原因的结论,也就是说,不平等有一定的传承概率。你是弱势群体的一个分子,在自然资源和

社会资源的获取或分配的过程中你处于不利地位。由于你没有更多的资源获取机会,你的下一代也同样有可能重复你的命运,结果就是阶级或阶层的历史性维系和传承。倘若社会分层固化到这一步,那么历史一定是豪门望族的家族史。事实上,历史没有陷入这种血统论或宿命论的循环。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的动态的结构和系统。从个体来说,人的主动性、人的自我意识,从群体和类的角度上说,类的社会性、互相依赖性、理性,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流动的动因。这就是说,社会分层不是凝固不变的,相反,社会分层是蕴涵着社会流动的动态平衡。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注:这里的社会流动主要指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升降。空间位置的流动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暴力斗争在相当长的历史中起着社会流动的作用。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使一个群体一下子由“上层”下落,而使另一个群体从“低处”上升。“成则王侯败则寇”就是暴力促进流动的写照。我国从建国前后开始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的“成分制”,政治运动中的集团划分,如“地富反坏右”、“红五类”等,乃是在政治干预下促成的社会流动。在特殊的政治价值参照系中,“地主”、“资本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不齿”的群落。而“贫下中农”则因“根红苗壮”而令人敬仰。如果追溯这段历史的前史和其后的社会价值变化,社会分层的动态性特征会看得很清楚。决定社会分层结构或促成社会流动的原因有多种。除了暴力、政治斗争等因素外,教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虽然到后来发展成八股文乃至扼杀人性的地步,但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它的贡献也是不容否定的。根据克拉克(E A Kracke Jr)对宋朝1148年和1256年中国家庭背景和科举考试成功者的关系研究,1148年无背景的人数比例占56.3%,1256年占57.9%。这就说明,科举制度对打破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后来,英美相继吸收科举考试制度背后的能力本位理念,推行文官考试制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4](P173-193)。考试能促进

合理的社会流动,而教育又有助于考试的成功,由是,教育本身也成为社会流动的必要条件,这是清楚不过的逻辑。根据社会学家们的研究,人们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年限越长,在成人时获得的社会地位就越高。桑洛金(Pitirim Sorokin)早在1927年的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5](P59)。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对美国的职业结构与职业流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把社会流动看成是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他们的研究表明,社会阶层现象包括先赋性和自致性两种内涵。个人的社会地位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一方面受社会出身的影响。上一代中的不平等会在下一代中程度不同地再现。在美国,对个人职业地位影响最大的,首推其受教育程度,其次为其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业地位,父亲职业对子女职业的直接影响比前面二者小[6](P259-261)[7](P505)。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的作用由此而可见一斑。此外,胡森还曾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作过国际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通过精英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是声望和荣誉性位置,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是物质方面的。虽然有这样的差别,竞争、筛选和能力本位的奖励制度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基本因素,在这一点上,不同国家间拥有共同的特征[8](P64-65)。从上述研究看,教育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是突出的,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根本解释当前教育存在的应试现象。

如前所说,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教育之促进社会流动,并非教育自身独立所能完成,社会相应的价值导向、结构和制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社会收益(以创价和地位来说)和经济收益既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所证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众所认同。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也把教育作为国家振兴的一种重要渠道。“投资于未来”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功用的认识。然而,在个人可利用资源(如职业、财物、土地、社会关系等)短缺的情况下,教育不能直接给个人带来收益,除非社会有一种可用来将教育转换为资源的制度。

在“学历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学历和文凭就是交换关系的中介。“学历社会”对学历的关注胜于对实际的知识、能力、胜任力和态度的关注。其背后的假设是,有了学历,就有了相应的能力。社会用人单位对资源短缺人才(只有智力资源)的任用,以学历作为判据。在有着同层次学历的情况下,又以学校或专业的声誉为判据。这在客观上导引着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应试教育看起来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率,实际上从较为长远的角度看,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为了未来可人的职业,为了获得社会分层中有利位置而提前了的竞争。犹如举重要重量的策略,首先是稳获奖牌,然后才是冲击记录。比之于糊口来说,“应试”比其他教育理想更加实惠。昔日的科举制度给人“得道”的机会,但更多的人为此而浪费了青春。然而想到功名富贵、“衣锦还乡”,人们当然会不以青春为然。科举时的应试心理,如今不过是换了一种外衣,实质依然。站在国家的角度看教育,关注的重点当然是国民素质、创造力、首创精神,因而以教育为振兴的一把利剑。然而社会毕竟不等同于国家。社会所遵循的游戏规则不同于国家的政策号令。国家的政策是宏观的,甚至是抽象的。而社会亚群体的规则是微观的、具体的。国家的政令依靠政府组织传播,而社会的规则则是模仿和传染的。民间普遍的攀比心理是模仿和传染的基础。创新和改革是孤独的,冒着风险的,而保守在任何传统社会都是主流的心理倾向。你不给孩子补课,别人的孩子在补;你的学校不补,别的学校在补;你的学区不关心升学率,别的学区关心;你把时间花在革新上,别的学校认准考试训练的死理;你能特立独行?不能。通过反面事例来看,湖南郴州嘉禾县的作弊事件恐怕不是偶然和个别现象。其背后所潜藏的利益主体远远超出考生和家长。为了社会流动而应付考试、追求升学率,乃是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望,是个人和群体做出教育选择的必然逻辑。这才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当然这并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违法乱纪的口实)。

把“应试”简单归为教育问题,从一开始就成问题。这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作了阐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教育对当前的境况不承担责任?不是。建国以来政府清醒地看到了应试的问题,并采取过一些措施试图解决。比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取消考试”以及“减负”是三种主要的形式。其中,“减负”是贯穿始终的微观教育政策导向,从1954年到现在,政府的“减负”文件断断续续,没有终止。不过,从根本上说,这是治标。负担重固然有教学水平的原因,但更为深刻的原因在于教育机会竞争。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应试是一种技能,熟能生巧。中国学生考GRE分数很高,但即使满分,也并不意味着他比以英语为母语的竞争者在语言能力上占有优势。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抵美后,没有半年的时间很难闯过语言关。为什么会考得连本土的美国人也望尘莫及?这就是应试的功效。一些老师在对托福考生进行考前辅导的时候会介绍许多技巧,有些技巧完全是对付考试,根本不管具体内容。不光在我国是这样,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人曾撰文批评专门经营考试的公司ETS,揭示通过专门的训练,考试成绩会有显著提高。而ETS的诺言则是:SAT或TOEFL、GRE所测的能力是不受专门训练影响的。我国的中考和高考没有ETS的承诺,考试以知识测试为主导(并不排除有能力测试的成分),强化训练产生奇效是情理中的事。“减负”令行不止,原因很清楚。“负担”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现实选择。

比之于“减负”来,“取消考试”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触及的问题更为根本。这些方式是通过行政的手段重新分配教育机会,看上去有治本的意思。建国后,“取消考试”有两次。一次是1958年教育革命,头年取消统一考试,第二年就恢复。一次是文革,虽在10年内有过反复,但“朝阳农大事件”使升学考试的规则彻底报废。两次动作从表面上看是直接指向教育本身的,但背后的社会利益和权利的再分配,只消稍加反思即看得清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是建国后不久就提出的纲领。隔了几个时代看这个命题,人们更多地从生产和经济的角度理解和阐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而该口号刚出台时的政治意图似已被忽略。事实上,根本的问题是社会分层的重构问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说是针对教育的,不如说是针对接受教育的利益群体的职业归属的。工农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偏低,反映出家庭文化不利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所以企图靠消除考试来解决问题。学生有了文化就不愿意下地、进厂劳动,所以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在这些举措背后,力图维护不利群体的利益与克服职业贵贱的观念,是教育安排的基本价值向度。伊里奇曾以他的“非学校教育”概念套用中国“文革”期间的教育改革。他说,“三千年以来,通过使学习过程与科举考试赋予的特权的分离,中国对高等学习予以了保护。为了成为现代民族国家,中国不得不采纳国际的教育模式。也许只有后视才能发现文化大革命是否证明是第一例达到使社会机构非学校化的成功尝试”[9](P107)。事实上,中国没有成功。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人们认为教育界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直到现在为止,尽管人们对教育的应试化提出批评,但还鲜有人对高考的合理性提出怀疑。为什么?高考背后的“能力本位论”假设是对“家庭决定论”的超越。能力本位论一方面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的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标准,而不是通过压制一些群体而使另一些群体获得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制度不是完全固化社会分层,它也为跨阶层的社会流动留下余地。对农业人口占主导,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社会而言,高考制度使农业人口的二元超越成为可能。工农子弟如何在社会流动中摆脱不利?经济不利和文化不利人群如何摆脱不利?按照现在的制度安排,通过考试沿教育阶梯拾级而上,无疑是一条有可能自我把握命运的道路。可见,无论是取消考试还是原初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但在解决问题的路径上采取的是一种行政性的强制做法,有违人的需要,有违人的差异,有违教育规律,所以历史已证明其不能维持长久(注:需要重申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法虽然现在依然如故,但人们的

诠释已有发展。无论如何,当我提及这种说法的时候,是在其原初意义上讲的。读者如果有兴趣,可查阅50年代初的有关文献。)。

教育中的考试和评价不只是纯粹的教育、教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控制问题[10](P9-16)。虽然现在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但在经济不发达的前提下,它还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如何分配这种资源,关涉社会平等的问题。一方面,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无法从道义的词典中消去;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又是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法则。如何在平等和效益两方面取得平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对弱势群体予以关注(注:“文革”期间有一个故事片《决裂》,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理念。)。但事实证明通过政治运动来消解社会分层,维持的时间不会长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竞争力,而应试教育本身也是竞争的一种反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竞争是必然的。即使教育资源非常充足,劳动力市场也是有限的,所以人们还是不能回避竞争。即使劳动力市场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劳动和职业的差别依然存在,社会分层依然存在,所以同样有竞争。反向推之,由于有社会分层,所以有职业的竞争;由于有职业的竞争,所以有获取职业的条件的竞争。由是,教育资源的竞争不过是社会分层的折射,教育选拔是社会筛选的反映,它是提前了的社会筛选。教育的理想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教育的现实根本无法回避社会分层的问题。从世俗的角度看,好的教育是帮助个人在正向的社会流动中获得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注:“文化资本”取自布迪厄。“社会资本”则是我和香港中文大学白杰瑞教授谈话中获得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人(及其家庭)的社会关系资源。一个假设是,个人的社会资本与教育成就存在相关性。)的教育。而教育中的应试,在一定程度上乃是获得更多的

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条件和手段。

前面已述,社会差异本身不构成社会不平等,只有有了人们对差异的评价“定级”,才有社会不平等。所以,如果说应试教育需要改造的话,那么,还需要对这种教育赖以存在的人们对社会地位、社会身份所持观念的改造,进一步,需要对人的深层价值观的改造。而这,乃是非常复杂的文化改造问题。本文把教育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联系起来,分析了应试的“合理性”,这并不是遮蔽教育自身的问题,更不是为应试教育辩护,毋宁说,是为了把问题放在更大的空间和历史中加以观照,以期引起同仁对应试教育背后的社会问题的关注。至于教育的“内部”问题,则需另文讨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A].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Ronald Dore,The Diploma Disease,Education,Qual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76.

[3]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4]E.A.Kracke,Jr,'Family vs.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Under the Empire,' in J.L.Bishop,Ed,Studies of Governmental Institute in Chinese History,Harvard Press,1968.

[5]Adem Gamoran,'Education Stratification and Individual Careers,'in Alan C

Kerckhoff,Generat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Toward a New Research Agenda,Westview Press,1996.

[6]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Torsten Husen,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UNESCO,1987.

[9]Ivan Illich,Deschooling Society,Perennial Library,Harper Row Publisher,1970.

[10]Ptricia M.Broadfoot,Education,Assessment and Society,A Sociological Analysis,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此研究源于教育社会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工作职位、人际交往也都要求教育程度。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化和分层, 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分化, 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明, 教育确实能使人们向上社会流动, 但是它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 教育系统与劳动领域的筛选、训练以及个体在成人职业、经济和身份地位中的分配密切相关。实际上, 取得成人地位的流动和非流动途径在教育系统内就已经形成了,教育系统的成层符应了社会分层。 正文 现代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这典型的社会特征曾是社会学最具有想象力的主题。所谓的社会分化, 即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分离成专门的部分。诸如, 家庭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交给了社会, 特别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有了专门的托管机构和学校。学校教育根据分化后的社会要求建立起各种专门的学校, 学校会将不同的个人经过筛选后送到社会中的一定位置。在今天的社会中, 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一、阶层间的封闭是“文化屏障”的作用吗 在我们的社会中, 社会阶层的存在已经是一种社会事实。各阶层之间的分界随着收入、地位和消费意义的差距加大, 一种明显的阶层界限建立起来, 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与排斥作用。其中“文化屏障”逐渐成为各阶层外显的与隐藏的分界标识, 或者是一种“文化符号”, 你没有这个阶层的文化符号就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同样, 没有与你一样的文化符号你也不能认同他并与他建立起关系。如果非要给文化屏障下个定义的话, 是否可以这样尝试着描述, 所谓的文化屏障是指: 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 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 通过交往和行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排斥意识——文化屏障——使其他阶层的人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也使得自己阶层的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文化屏障有时是以外显的方式作用于阶层保护, 有时是以隐藏的方式排斥其他阶 阶层文化屏障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成人社会中, 就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同样存在着社会分层的现象。在我们学校就作过研究,25 %的孩子出身于高收入家庭,40 %的孩子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做调查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孩子们在选择伙伴时并不是随意的, 他们总是选择与他们家庭相似的孩子作为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社会分成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阶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 得以享有更多所谓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 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 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社会分成的划分标准主要有财富、声望、权 力等。在西方国家社会分层与社会成员出生的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社会 分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分层对各方面就 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社会分层可能就导致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子 女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来自较好家庭条件的考生在学习条件、素质养成和特长训练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与其他人的竞争从一开始 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层家庭有着更好的资源和金钱来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他们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孩子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更 加有利于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也能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环境学习,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帮助,总是充 满无奈,甚至于,供孩子读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更无从谈起“全方面”的 学习,对于所谓的兴趣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在西方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享受的 教育都是非常好的,他们的子女所进的学校与下层阶级的子女所进的学校都不同,一开始在入学上造成了不平等。对于入学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充满了各 种不平等。就算他们在同一个学校,那些下层阶层的子女通常遭受到各种歧视。同样是考上大学对于上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礼物”,而对于较低 层次的家庭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很有可能在中途,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即便是,勉强能承担的了“昂贵”的学费,那么孩子的生活费又将是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得在就学的同时,花时间和精力去兼职赚取生活费。但是与此同时, 有钱人家的孩子则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管是参加 社团,学习某种特长,或是出门旅游开阔眼界等等,再次扩大了不公平状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十三章 社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答: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主要有以下要点: (1)指明阶级的含义,并指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说明阶级产生的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 (3)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认为阶级现象最终将随着私有制的铲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5)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6)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答:(1)西方社会学分层现象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西方社会学者也认识到其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而过度的冲突和斗争会引起社会动荡,形成社会运行的障碍。出于维护的目的,他们对社会分层现象也十分重视,进行了长期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结果,他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社会差异,把握各个社会层次上人们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主要的理论代表有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2)西方分层理论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这些理论不要盲目照搬。尽管如此,仍然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分层理论,为我所用。 ①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我国虽然在基本制度上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作为社会系统,总有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及共同的运行规律。西方分层理论对维护社会系统运行的机制做了长期研究,发展出一套理论概念。有选择地借鉴这些概念,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②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虽然分层理论认为不平等不可避免,永恒存在,甚至认为某种“适度不平等”发挥着有益的功能,但它同时也认识到,无限制地加剧社会不平等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不得不寻找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目前虽然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基础,同时消灭了由此产生的经济上、政治上的根本性不平等,但毕竟还存在着阶级差别,存在着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消灭社会不平等,是我国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分层理论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潘秀新(198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论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潘秀新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波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勃然兴起。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即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52—03 一、社会分层的内涵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通常包括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流动两 个层面。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与分析;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 与分析。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社会分层理论 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可以说古往今来皆有之,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卡尔·马克思学派和马克斯·韦伯学派。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⒈阶级的含义(1)经济范畴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就阶级的实质而言, 其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首先,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出发,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阶级,是在私有制成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后产生并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生产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 系是阶级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马克思在深刻地揭示了阶级产生及存在的经济本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阶级的基础和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因素,也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历史范畴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阶级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 (3)社会范畴 阶级还同时表现为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 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灭最终要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发展状 况来说明。但是阶级一旦形成以后,阶级的存在、壮大、发展将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关系,它同时还表现为基于经济关系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存在。 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 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反映了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不是阶级分层,不能把 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 2 5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考试复习资料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层:依据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或现象。 2、社会地位:指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具体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阶层、阶级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具体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权力、财富、声望、受教育机会等)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4、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也称作社会流动。 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 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 5、官本位制:在改革开放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干部的分层是一个核心内容.人们常把它称为官本位制。以干部和官员级别的垂直分层作为大陆社会的分成体系的基础.并由此派生出全社会的分层体系。 二、简答题 1、社会学家考察社会不平等的两种范畴 1)第一对范畴: ①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具体指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社会的公认。 ②事实上的不平等: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

律上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各自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手段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的差异。 2)第二对范畴: ① 稳定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以及社会成员长时期停留在同一阶层当中。 ② 暂时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短暂的、临时性的联系.社会成员有可能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影响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的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现在西方对于分层的研究名目繁多.但都溯源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特点有: 1) 都采用多元的分层标准。常用的有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 信仰等。 2) 都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权力、声望等都是可以量化的标准。 3) 引进了主观分层的标准.声望、地位的划分都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主观 法、声誉法等都受韦伯理论的影响。 3、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英 非精英 执政 ↑ ↓ 非执政 解读:箭头指向即精英的循环路线。 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个社会.只有执政阶层的能 A 执政精英 C 非执政精英 B 执政层的庸才 D 芸芸众生

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途径和策略

一、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一)社会流动及其合理性的判定社会流动,指的是社会等级或阶层的变化,具体指个体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层向另一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转变,指在社会结构的范围内,人们在社会阶层中所处地位、职业上的升降与变换。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体社会地位的变更,也表现在个体社会角色的转换。现代社会中,社会位置及与此相连的社会地位总是与职业密切相关,因而社会流动便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各种职业位置之间的变动。合理的社会流动应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和基于个体能力及业绩基础上公正、公平的流动。一般认为,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社会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和谐、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则应促进其天赋潜质的充分发展和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向上流动不受其出身、经济地位低微的制约。(二)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双向关系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得横向流动加速并普遍化,纵向流动的动力日趋强烈,其标准也偏重个人的自致作用,因而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1.社会流动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社会流动对教育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首先,社会流动的程度影响着教育的功能变化。传统社会由于缺少社会流动,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递文化和象征身份;现代社会由于流动程度较高,教育的经济功能的选择功能较为突出。其二,社会流动的方式影响着教育的模式。由于竞争性流动促使个人经过努力而获得英才地位,在教育目标上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去向上流动,课程便有综合性和多选修的特点,训练学生不畏失败和创新精神,分化学生也较迟。赞助性流动提倡英才教育目标,早期分化培养,课程性质大相径庭,训练学生各得其所的意识和能力。其三,社会流动的趋势影响教育改革和教育结构。现代社会的流动趋势是水平流动普遍化、纵向流动上倾化、竞争性流动占主导地位,所以教育改革要根据社会结构的需要来选择和分配人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还要调整教育结构去适应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满足社会民主化的要求。第四,社会流动还通过影响价值观而对教育思想、教育愿望和个人成就动机产生影响。现代社会流动性大,对名利的追求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的功用性价值由此被抬高,教育思想偏重于个人本位,学习动机多源于对较高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追求。2.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社会学家哈维格斯特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将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人们越来越相信,高速率的社会流动,尤其是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将减少贫穷阶层儿童中的英才浪费,并使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活动效率更高。教育还是促进社会职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各种职业对于就业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也水涨船高,雇主通过教育这一标准来选择雇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柯林斯的“1938—1947年度美国的全国性调查”和“1967年圣弗兰西斯科地区的调查”表明:职业结构在教育系统内已被设计好了。川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也影响着社会流动的形式。正是由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社会才由传统的过去走向开放的现代,才出现竞争性的社会流动和规模较大的水平流动。随着我国“和谐社会”战略和“工业返哺农业”行动的实施,各阶层之间的社会距离和经济收入差别正逐渐缩小,阶层之间的主要差别将是消费形式和休闲方式,而这两者受教育的影响较大。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金融3班 许乐 20101810326 摘要: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对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正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研究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阶级 导语: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似乎成了人们的焦点。然而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持续的关注教育并致力于改善教育现状?教育或则教育的公平对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消极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 第二种积极观点,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所以人们认为后天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如站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来看待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我们看到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八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 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2、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 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资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稀缺性,二是有用性。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既成了对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评价依据,也成了人们社会分层地位的基本标志。 3、社会分层具体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出生、继承、社会化、就业、创造性活动等)占据种种不同的社会地位,获得种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4、社会分层的根源在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5、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特点:第一,阶级分层 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

不都是阶级分层,不能把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 6、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有多种,但其中影 响最大的是韦伯的分层理论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7、韦伯的分层理论。韦伯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 个角度划分人的社会地位。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追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韦伯的分层理论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分层理论都是源于韦伯的分层理论。 8、帕雷托的精英理论。精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 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这些在不同领域获得最高分数的人可以划归一个等级,即精英人物。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9、社会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 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

教育对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和就业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和就业的影响摘要:当今教育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单高考这一个社会热点每年都会引起社会极大地关注,我是经历过高考的人,每年高考,政府都要派出大量警车维持交通秩序,并且社会各界也都自愿发起活动为高考生提供方便。电视台也专门推出高考系列节目邀请各行业专家让他们以自己的角度来讨论高考。这些足以反映社会各界对高考得重视。所谓十年磨一剑,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在高考考场上取得好成绩,进入一个自己理想的大学,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可见,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也正是社会如此关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仅从个人角度来分析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教育通过改变个人来改变社会,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探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本文将主要论述教育对社会流社会分层和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就业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教育之所以能够影响社会流动主要是人们通过教育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进而提升了自己的社会阶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教育来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由于父辈们没有给他们提供很好的条件,他们在社会关系、社会资源方面与城里的孩子相比有很大的劣势,这就造成了农村和城里的孩子在一开始社会阶级就存在差异,并且由于没有父辈们的有效支持,他们只能通过高考这一条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对于城里的孩子,教育同样重要,城里的孩子虽然社会资源比农村的孩子好些,但并不能决定什么,社会的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来适应社会,可以说教育几乎是所有人在将来有所成就的必经途径。通过受教育提升了自己社会阶级的人们就会从下一阶级跃升至上一阶级甚至更高的阶级,从而促成社会流动,可以说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动力也是主要方式。

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

重释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 [摘要] 教育平等是人类追求社会平等之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这个梦想, 不同时代的人曾有 过不同的阐释; 即使在今天, 人们对教育不平等性问题的理解仍然是莫衷一是。 因此,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时代背景下, 国家和社会应重视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使其更健康 地发展, 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社会分层贫困阶层 1999 年底, 《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 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多所高校2000 余名 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 这些学生里, 28% 来自北京, 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 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 城镇, 18%来自农村。也就是说, 城乡大学生的比例 分别是82.3%和17.7%。 [1] 这个比例是否可以推断到全国, 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学中来自农村的生源比重不断降低, 甚至一些城市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在升学上也遇到困难, 更重要的是, 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开始接受质量差异很大的教育,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在逐步进入结构定型化的社会中,这是一个如何提供有效的社会改革机制以确保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 从而实现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一、教育不平等性问题现状的剖析 当今时代, 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 加快, 使得教育从传统的闲暇———边缘地带走向了社 会的中心, 教育成为改善人生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平 等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古以来虽然在人类 社会中就存在着对社会公平、教育平等的理想追求, 并逐步地从理论层面落实到世界各国的制度、法律实 践当中, 但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人 们的关注。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 对教育不 平等性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乡之间、国家( 地区) 之间、阶层之间、种族之间及性别之间的不平等, 以 及入学机会、专业选择、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平等等方 面。我国的经柏龙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 总结出了我 国教育的七大不平等性, 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 平等; 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平等; 学校 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平等; 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 平等; 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平等; 升学教育 与就业教育的不平等; 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平等。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只能在以公有制为 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不同劳动者之间在体 力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对他们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仍有

关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认识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众所周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有2000 多年的历史,在这种制度下,印度社会被分为社会地位不同的四种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社会不平等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罗马就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而从这些现象看来,我们就可以明确社会分层是建立在制度,法律,规范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已经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关系。因此,社会分层是依据一定的同一性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虽然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不断的提高,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种姓制度依然以各种方式顽固地存在着。广大低种姓的民众和“贱民”依然没有土地,被逼在有辱人格的条件下工作,并且接受着高种姓人的虐待。翻开报纸,几乎每天都有种姓暴力的报道,或因种姓不同通婚而自杀,被杀,被烧,被裸体游街的;或因不同种姓间的世仇而血腥残杀的。至于低种姓民众在各种场合被歧视,被隔离,受虐待,受排挤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分层早已经根深蒂固。 但是归根到底,怎么会出现社会分层呢?我想只有更好地理解社会分层的基础才能更好去认识它的现象。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对社会分层理论的认识,他认为其是多维的。而在后来,他的方法被其他社会学家逐渐细致化和扩大化,最后提出了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声望---社会标准,权利---政治标准。 韦伯认为,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这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与劳务的能力,即把收入作为划分社会阶层,阶层结构的经济标准。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句流传在民间的话,似乎一语道破了现在社会阶层的经济现状,多少人想通过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终其究竟,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如愿呢? 社会标准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在西方分层理论中,常常按这个标准把不同的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社会身份群体,即那些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生活方式,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等量身份尊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经常说到的“暴发户”,不少的暴发户总以为自己的经济环境得到很好改变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同,但是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想要处于的那个社会阶层,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所以要想获得认同获得尊重,我想确实需要很大的努力来改变这个社会角色。 政治标准指权力,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虽说是划分社会地位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准,但是引出的问题和影响却不少。前几天,辽宁的一女大贪官被依法判处死刑,贪污金额接近一亿,一个小小的土地局科长竟然靠着不断的贪污,直升

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

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吗 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职业直接相关高等教育。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的高考我们都信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随时大批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我们开始质疑知识真的改变了命运吗?高等教育在真的增加了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可能性了吗?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平等的吗?当高等教育的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当高等教育不能解决自身的不平等的时候,人们将视角转向了社会分层,探寻影响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因素。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在以职业,财富,权利为特征的社会分层中能够实现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否还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备受争议。因社会各阶层无法实现合理的流动,可能存在引发社会矛盾的潜在隐患。那么高等教育在现存的社会分层中如何促进社会流动及社会分层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平等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社会分层在《社会学词典》中解释为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化。 (二)社会分层理论在社会学家分析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结构

时提出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 2.冲突理论 3.协调理论) (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人由于各种利益驱使或者各种原因所迫改变自己当前社会结构地位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向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移动,即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分为很多种分类方向上的上下移动,平衡移动,还有学者分为个体流动和群体的流动,等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社会流动进行分类,在讨论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向上流动。所以在本文我们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指的是向上的流动。 (四)阶层辈出率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是根据代际间教育流动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反映的是结果公平原则、比例公平原则,反映了不同阶层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上的比例情况,可以部分地体现不同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程度。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是反映教育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指某一社会阶层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与该阶层人口在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中所占例之比。计算公式为阶层A的辈出率=大学生中阶层A的子女所占比例/阶层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其中阶层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数字在本研究中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得出的总社会阶层比例数据。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关系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一、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产生及含义“分层”(stratification )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阶级结构时提出的。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此借用这一要领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 一种定义认为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 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K ·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而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观点,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中国的谢维和教授认为社会分层,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与结构的方法。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规定,把社会分层规定为,依据一定

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过程。或者更详细地说,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这种社会层次结构是社会分工出现以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 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根据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社会分层的基本假设是:在社会中,通常都存在着一整套与各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条件。也就是说,人们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至少必须符合或满足这一地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换言之,人们必须已经具有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当然,这些条件或对于一定的社会资源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影响社会层次结构分化的因素包括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力等,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们之间在等级上的差异。他将这些因素称为“等级参数”。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时,所引用的分析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入了“资本”的概念,他提出了四种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符号资本是前三种资本的合法形式。 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也指出:“现代产业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社会资源' 。所谓社会资源,一般是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四者,人们对这些资源的拥有量越大,其社会地位就越高。” [3] (三)、社会分层的界定因为人们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总是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所以也就对社会分层有不同的界定[4] 1.阶级体系说马克思是从社会生产关系中提出了阶级体系的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日渐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中产权是确立阶级的基础。在马克思阶级体系说的影响下,许多西文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观点和学说,诸如,(1)三个阶级理论,即把人分成上等阶 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2)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如企业家阶级与工 人阶级。企业家阶级由商业和工业管理者以及通常被称为专家的人级成,其 它人则属于工人阶级。(3)米尔斯的阶级模式。把工人分为蓝领和白领两 个阶级。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技术熟练工人,蓝领指非熟练的体力劳动 者。

社会学_中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课程:社会学 题目: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及“关系”对社会流动的影响院系:地球科学系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901 姓名:范甬杰 学号:3090103494 老师:连连

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及“关系”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范甬杰 浙江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901 【摘要】:笔者对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分析了“关系”在社会流动中的一些现象与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 序言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分层和流动也处在一个中国特色中,而在社会中,“关系”这个词又不断地突显出来,人们痛恨着别人所拥有的“关系”,又不断地寻找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关系”来实现自己的升职之路。

一、中国的社会分层 中国的社会结构很复杂,各种专家们也根据分层的标准不同将中国的社会分层定义成各种形式,有“十大阶层说”、“十二阶层说”、“七阶层说”等等。由于笔者见识短浅,将中国的社会分层简单的分成农民、工商及政府当权者。农民阶层指拥有农村户口,依靠农地的收入生活的,也包括替人打工却没有拥有固定工作的农村户口人群。政府当权者即各种公务员,“吃皇粮”的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除农民和当权者阶层之外的就是工商阶层,包括常年在外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工厂里的工人及技师、学校老师、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各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人及公司管理者等等。 当代中国农民阶层毫无疑问处在社会的底层,但是工商阶层和当权者阶层无法绝对的定义谁处在高层,工商阶层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力量不亚于当权者阶层,其威望及贡献甚至超越了当权者,当权者的收入可能会低于部分工商人员,但是权力完全压倒工商阶层,所以笔者将这两个阶层放置在同等位置。 二、中国的社会流动 农民、工商、当权者三个阶层形成了一定的倒三角结构,将农民流动到工商和当权者阶层可说是垂直流动,但是工商和当权者之间的转化称为垂直流动略微不妥,所以将不同层次间的流动称为跨层流动,同一层次的流动称为层内流动,而层内流动中往更高职位流动称为层内向上流动,被贬职被称为层内向下流动。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一、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产生及含义 "分层"(stratification)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阶级结构时提出的。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此借用这一要领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 一种定义认为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而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观点,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中国的谢维和教授认为社会分层,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与结构的方法。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规定,把社会分层规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过程。或者更详细地说,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这种社会层次结构是社会分工出现以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 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根据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社会分层的基本假设是:在社会中,通常都存在着一整套与各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条件。也就是说,人们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至少必须符合或满足这一地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换言之,人们必须已经具有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当然,这些条件或对于一定的社会资源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 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影响社会层次结构分化的因素包括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力等,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们之间在等级上的差异。他将这些因素称为"等级参数"。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时,所引用的分析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入了"资本"的概念,他提出了四种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符号资本是前三种资本的合法形式。 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也指出:"现代产业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社会资源'。所谓社会资源,一般是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四者,人们对这些资源的拥有量越大,其社会地位就越高。"[3] (三)、社会分层的界定 因为人们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总是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所以也就对社会分层有不同的界定[4] 1.阶级体系说 马克思是从社会生产关系中提出了阶级体系的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日渐划分为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周作宇 2012-8-19 10:35:04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05期第85~ 91页 【专题名称】教育学 【专题号】G1 【复印期号】2001年12期 【英文标题】Education,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ZHOU Zuo-yu (Schoo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BNU,Beijing 100875,China) 【作者简介】周作宇(1964- ),男,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是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应试”现象是普遍的,而非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资源,进而是教育资源竞争的问题。在看到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现实前提下,如何保证教育平等,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乃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In the paper,it is pointed out that social stratification is the social cause for the "for-test-education"to exist and to be kept on.The

phenomenon of "for-test-education"is not a unique case which only appears in China,it is quite common in the world.The key problem related to such kind of education is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rare social,further,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value by means of assuring educational equality,with the realit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under concern. 【关键词】应试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for-test-education/social stratification/social mobility 随着素质教育话语的普及,人们对素质教育诉求的热情已逐步降温。现在,素质教育几近失去了冲创力,而创新教育则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话语中的新贵了。于是,作为对子,“应试教育”问题似乎也随之冷却下来。这倒不是因为人们已认清了其本质,也非因为素质教育的号子响过之后它在现实中开始消退。根本的问题是,应试只不过是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一种手段或资源,教育本来就很难和流动或分层割断开来。应试具有的普遍性、合理性使其存在无法消解。囿于教育来论“应试”似已无话可说。如对应试的社会根源不加分析,就无法对教育的选择给以理由充足的解释。如对教育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分辨不清,就无法厘清教育内部的症结。 一 根据现在社会媒介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应试主义(注:应试主义不是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