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修正

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修正

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修正
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修正

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

作者:F. ISRA?L1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及其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作者首先分析了文学作品的交际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过程和文学形式的重要性。接下在,作者结合文学作品的这些特性,论证了意义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开辟了一种特殊的翻译操作方法,意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应该是在尊重原作品价值、遵循译入语特性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独立的话语构建过程,该过程旨在用译入语重塑原作品在整体形式、美学功能及其效果等层面所展现出来的魅力。

关键字:文学翻译;意义理论;文学交际;意义理解;形式之上

1. 引言

为了使翻译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意义理论2的相关学者将翻译过程研究脱离了语言学的研究轨道。从目前在职业翻译领域已展开的口笔译研究来看,这些作者认为,翻译过程不是将一种语言的“所指”(signifié)直接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用其他的方式表示相同的“表达意图”(vouloir-dire)。然而,在单一话语语句中,话语接收者只有同时考虑到该话语语句的其它交际参数,如超语言层面的上下文(context extralinguistique)、接收主体的认知知识(bagage cognitif)等,才能将“表达意图”提炼出来。因此,诸如信息意义的构成和传输、意义解码机制的本质属性等重要问题就有了一种全新的切入点。用于支撑意义理论的语料均源于现实交际情境中的口头对话或与客观事实紧密相连的当代实用文本。现有的这些实验数据将广泛的文学领域排除在外,而后者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被提及(Seleskovitch, 1987, pp. 88-95)。当然,文学文本远离外部支撑、具有持久性,而且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没有那类文本能比文学文本更容易被置于实验分析材料之外。尽管存在这些客观上的不同,但还是有必要验证意义理论所探索得出的建设性结论是否能拓展到文学作品的翻译上。或者说,有必要验证,后者是不是因为自身的特殊性而成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问题。

2. 文学交际

意义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交际情景的存在,在这个交际情境中至少文本所承载的部分信息是起作用的。因此,将文学话语纳入相同的视角来观察是否合乎情理也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从象征主义时代开始,文学领域的人就否认文学作品的交际功能。他们特别强调,小说家或者诗人所写的文本都有它们自己的目的,而非仅仅是用来传递某一信息。用R. Barthes的话来说,“写作(écrire)是一个不及物动词”(Bartes, 1964, p.149),任何试图冒险的人都需要进行语言的探索,而对于“写作者(les écrivants)”(ibid : pp.147-154)而言,他们仅仅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让别人倾听自己的一种工具。

1巴黎高等翻译学校教授、前任校长。原文出处:F. ISRA?L (1990). Traduction littéraire et théorie du sens. In. M. Lederer (Ed.), Etudes traductologiques en hommage à Danica Seleskovitch. Paris: Minard. pp.29-43.

2译者注:“意义理论”为“释意理论”创建初期所采用的术语。

尽管有些偏激,但是这种与世隔绝、不考虑读者、将著作看做是一种简单作品的作家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文学,即使是介入文学(littérature engagée),只有在不降低自己、不质疑自身存在的理由时才会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写作也是人类与寂寞、死亡和遗忘作斗争、追求永恒的方式之一。其目的在于“感动大众”,无论大众是多么的纷繁复杂。换个高雅的说法,写作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种交际关系。如果说文学文本确实是不像实用文本一样承载着一些具有实践预测价值的具体信息的话,那么文学文本至少是生活经验、世界观、道德观、宇宙观、真理和审美价值观的载体。而所有的这些都会超脱主题或故事本身,在读者心中留下印记。文学作品的发现过程是一种智力的旅行,更是一种情感上的畅游。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充实的过程,是快乐和情感的源泉。

然而,与完美的汇集了所有交际变量的会议翻译模式(Seleskovitch et Lederer,1984, p.179)不同,文学作品的交际模式并不完美。因为,它的交际过程总是缺少一个构成要素——不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缺少读者,就是读者阅读过程中见不到作者。除此之外,文学文本还有脱离实际交际情景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这个特征往往会加大交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误解。最后一点,口头话语会随着话语对象的反应而发展变化,它时刻都有可能受到干扰、被改变或者取消。而文学作品,一旦生成,就脱离了它的作者,成为一个不变的客体,这一点比其他书面文本更突出。这些制约导致接下来文学作品阐释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3. 意义理解

意义理论的另一个基础在于:表述内容(énoncé)的理解需要借助现实情境。事实上,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词汇并不能表达全部意思。它们需要结合上下文情境来阐释,才能填补词汇的空白、去除歧义,让语言层面一词多义的词汇意义确定下来。然而,文学作品直接源于作者的思想,是纯粹的语言构建,而非情景化话语。如果说意义只有通过现实与语言的对照才能被昭示出来,那么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理解又是怎样来实现的呢?

首先,需要特别注意,所有的故事表述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作者写作的“框架”(cadre)和“锚点”(ancrage)。这两个词在这儿确指的是:所有与写作时代、写作规则、文本体裁的社会地位、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作家境况等相关的因素,简言之就是文学发展过程中所有的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有文本有了越来越多甚至是海量的批评研究。文本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最终也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因为,作品的理解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与已有的阅读联结在一起的。

另外,小说文本被归为Martinet 称之为?语言学表述?(énoncés linguistiques) (转引自Mounin, 1969, p.264)的类别。在这类文本中,“情景化”(contextualisation),也就是说通过语言手段(moyens verbaux)来表述情景因素,很受推崇,目的是填补所缺少的现实情境、保证文本的可读性。因此,指示词、时间和地点的标志词、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是均是文本的形式或话语参数。借助这些参数,可以在不借助超语言因素3的情况下构造故事情节、建立连贯并理解意思。要注意到,话

3甚至在实用文本中, 所有用来描述已有情景的话语都可归为情景化的范畴。

语的这种明晰化特征并不是累赘的同义词,符号、省略和隐含语言都有他们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明晰要与人们理解的需要和话语的概括程度保持一定的比例。比如说,故事和叙述,应该比诗歌或格言具体的多。

不过,无论使用怎样的手段,只有读者参与到意义的构建过程中来,作品才有存在的可能。为了赋予纸张上的符号以生命,不仅需要准确识别其中的有效因素,还需要借助已经存在的认知知识对这些因素进行诠释,实用文本的理解正是这样。事实上,每个虚构世界都是由现实的片段组成的。这些片段即使经过想像化处理,还是保留了其可识别性并可以传递客观词义,这种词义可帮助在没有外界参考时理解想象的话语。在与虚构世界接触时,读者可以调动许多知识、情感和感性经验。甚至最费解和玄妙的前卫作家也不能完全避开使用共享知识,否则永远不会被理解。

作者-著作-读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在上述基础之上建立的。然而,这种关系需要交际双方有一定的默契。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初纯粹虚构的、简单叠加在一起的话语变得可信并值得关注。那么,就像实用文本一样,话语接收者(récepteur)可借助语境确定文章主线并抽离出意义关系网以理解文本的意思。这个演绎过程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从独立的所指(les seuls signifiés)开始,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往复处理,将语义记忆中存储的因素与感知到的信息联系在一起,以理解信息的意义或预测接下来的话语内容。话语线索越少,读者的参与就越多。读者可以通过推理、直觉和想象来弥补理解的不足,品味意在激起意象而非证实事实的话语,欣赏通过微妙的形式来拨动情感的诗歌。

像理解技术文本一样,理解这一类文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缺少外部参考而是缺乏必要的准备。不了解作品作者、作品的生成过程及其社会认可度,这样的读者没有任何准备,很难来展开推理、进行有助于话语意义理解的重构。无论如何, 预先了解文章主题是必要的,另外为了使语言意义(les significations verbales)成为意思,预先的了解内容应与作者表述的信息成比例。因此,即使是对于创新性或革命性的作品,如果了解了它们生成过程和创作初衷,读者们即便不接受,也会理解作者写作的意义。

事实上,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我们刚刚比较过的理解机制,更多的是在于文学文本自身的性质。无论文学文本涉及什么内容,它都在最大程度上以复杂的现实为创作基础,虽然这一现实被作者加以分析,但更多的是在其难以参透的奥妙的基础之上被再创造。浩淼无边的文学世界中众多出类拔萃的作品所蕴含的隐喻价值、模糊和多义特征也正是源于此。因此,以这样的能指网(réseau de signifiants)为阅读基点,在每次阅读的时候,读者产生的即便不是全新的诠释,也会是新的共鸣。譬如,Hamlet这个人物就被无数人分析阐释过,无论是通过戏剧还是文学批评的方式。其实,诗人用如此精巧的文学手段描绘了人类灵魂的迂回曲折,以至于一个经验丰富的精神病医生都无法断言可悲的哈姆雷特是失去了理智,是装疯,还是因为屡次靠近疯狂边缘而差点身陷其中。如果说,几乎在所有情况下(读者)都能够从实用本文中提取信息并最终明白其含义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对于文学文本来说则并非如此。理解文学文本的确切含义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投入情感、会引发无数假设

的探寻过程。

然而,我们应该对意义和意义阐释做出严格的区分。因为,当虚构文本(texte de fiction)非常出色时,许多人都会阅读它。虽然其内容仅仅包括一些固有的成分和主要要素,且所有人都只能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这些内容,但是不同的读者却能产生不同的阐释。A. J. Greimas (1972, p.18)认为,这一内核的存在确切地来说是为了保持文本的连贯并阻止那些可变因素毁坏文本或破坏文本结构。这一观点已经由M. Riffaterre(1971, p.40)借助建筑学的理念通过实验得以证明。由此也便产生了将文学文本看做是一种阐释过程的可能。尽管这一过程更为复杂,但它却与实用文本的理解过程类似。在上述任意一种情况下,尽管读者获取意义的支撑不尽相同、思考的参与程度也或大或小,但读者的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从本质上来看,任何理解都是主观的,它只有借助经验、文化和感应度等媒介才能实现,而不仅仅是语言解码的结果。

4. 形式至上

如果意义理论承认形式具有一定的所指,那么它通常将实用文本中音符串的组织形式视为交际的载体,而不仅仅是音符串本身。脱离语言外壳这一过程对意义理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脱离语言外壳指的是:从原文提取概念意义(sens notionnel)后,放弃源语外壳,再根据译入语习惯和认知语境用目的语表达源语信息,而不是通过语言间既定的语言对应来实现。这种“脱离”(dissociation)在文学文本中更难想象。文学文本中的“表达意图”(le vouloir-dire)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语言资源的使用来实现,如句法和词汇选择、韵律、音色、音量等,以至于形式本身也完全加入到意义的构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意义即产生于思想,同样也产生于表达方式。这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比如,Rimbaud或者Verlaine的诗,倘若失去其精炼,便会陷入平庸,而没有被赋予意义的形式也会成为纯粹的装饰和矫揉造作的代名词。

从有政治倾向的文学作品到诗歌,无论概念意义(sens notionnel)与信息结构(configuration du message)之间的关系怎样变化,形式总是承担者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学性”(littérarité)的基础在于它能将话语转化为美学艺术品、能将“表达意图”(vouloire-dire)转化为“感动意图”(vouloir émouvoir)。“文学性”的辨认要比它的定义更容易。“文学性”,或者说赋予“表述”以文学价值的东西,与其说它是古典主义末期以来存留下来的一个理想化概念,不如说它是意义和形式为竞相传达文学效果而实现的相互结合。这就是文学形式没有被忽略而是变得不可或缺、其探究也越来越紧密、受重视的原因。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形式参与努力创作的过程,而且为了打动读者,文学形式还须新颖和有启发性。

正如R. Jakobson (1963, p.219) 所指出的,“诗学功能”(fonction poétique)可以在任何话语中体现出来,而绝不仅仅是文学语言的专属特性。但是,当交流意图伴随艺术追求时,“诗学功能”统治地位就是绝对的了。选词及序列的组织都是为了在语言串内创建出一种有机的联系,让单个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因此,除非个别情况,“文学性”不是产生于词汇本身,而是产生于能指单元(unités signifiantes)的搭配排列(agencent),而这些能指单元本身并没有受到任何加工。比如,即使稍稍改变了诗歌的手法也会导致断句上的错误阐释。

文学作家的个人语言不同于实用文本的语言。实用文本所指代的内容总是有独立于其外在形式的实际所指,而前者则是更为复杂的整合体。借助这个整合体,作家通过形式和实体的交叉来表达自己的语气、创作自己的作品、生成新颖独特的语言。由于可探索的文学主题有限,所以表达自然受到了绝无仅有的重视。

从形式的重要性及其它在意义构建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有时可推理出,文学翻译是一种滥译,因为语言系统的不对称性会妨碍原有意义的确切表达。但是,这样的观点,不仅否认了由于语言不同而展开翻译的必要,而且谴责语言的无力,认为一点外语都不懂就没办法去理解一部外国作品。然而,不管翻译活动会面临怎样的风险,某些杰出的翻译作品所取得的成功,如Baudelaire和马拉美Mallarmé翻译的Poe的作品、Schlegel和Tieck翻译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就足以展现其相反的一面。另一方面,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有争议的理论前提上的,即认为文学作品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而事实上,形式是一种构建意义、产生效果的最主要的手法。形式最好是在这种功能视角来考虑而不是它本身的物质属性。如果词的节奏和乐感(la musique des mots)有了独立的存在方式,而与符号的能指层面没有任何关联,并且有了自己的用法,那它不就是可以被广泛理解了吗?然而,需要承认,像德语或汉语这样让母语人群耳目一新的语言自然不会让不懂得这两种语言的人产生反应。同样,语音符号很少依赖于声音内在的特性,而更多的则是依赖于他们在话语中的实际发音。如果说在拉辛的诗中,字母“s”的重复与蛇的叫声是相符的,那么同样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境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意义(Van Der Berghe, 1976, p.529)。

当然,“形式”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也没有必要忘记音符串所记叙现实而突出作品的概念内涵(contenu notionnel)。但是,也不应该反过来,将形式绝对化而忽视其功能特征。最好是,将形式视为融合了情感、表达和审美等各种价值的一个整体,它们共同参与文学作品意义和情感的创造。

5. 意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

释意理论认为,意义是翻译过程中需要提取和转换的对象,舍弃原有的形式并不会引起内容的变化。因此,此理论摒弃不注重话语意义、仅注重语言学重组的字面翻译。矛盾的是,尽管风格对于诗歌文本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这种摒弃此时显得更为至关重要。因为,诗歌语言的运用更是丰富,这使得所有试图对诗歌语言进行系统化对应的尝试变得更加不可能。即便形式上类似,语言的能指系统(signifiants)也会因为内涵、动机、韵律或音韵等层面的深度发掘和独特运用而变的十分复杂。此外,在可能出现意义重叠的情况下,两种语言中同一表达形式可能会对应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比如,英语和法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称呼表达的就不是同一意义。在剧本 ? Phèdre ?中,Racine用这一方法以达到艺术效果:女主人公Phèdre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向Hyppolite热烈告白,称呼由“您”变成了“你”,这时,使用英语中简单的“你”显然已经不能符合情景需要,必须另寻他法,更注重思想的表达而不是文字本身。

字面翻译着眼于再现原文结构,其关注的重点在于词汇概念意义的传达。这样一来,就使得其“前景黯淡”。因为,翻译的关键并不在于开发识别的工具,

而是要根据原文创作出一个能引发读者思考的美学作品。法国作家étiemble (1909-),就坚决反对屈从于字词,正如他所强调的,“重塑、转换和翻译的困难几乎从来就不在于语言层面,而是源自如何体现一个句子中所蕴含的美感”(Etiemble, 1968, p.5)。

对于其他类型的话语,意义理论所推崇的理论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上,要想和原文产生同样的效果,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诗学行为(acte poétique)。要完成这种转化,首先需要区别语言难点和作者自己的语言,即其个人习惯用语,换句话说即作者从生活中吸收和养成的语言习惯。随后,在抽取了这些个人习惯用语之后,就需要确定其在文本整体布局中的作用。最后,在第三阶段,需要在方言和译入语文化中找到所有相关资源,以完成在意义和形式上都能与原文产生同样效果的译文。

如果翻译文学文本的方法在原则上与翻译实用文本的方法没有区别,那么译者的工作反而会变得更加复杂。例如,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不只是使信息与其载体的分离,还要从有声材料中提取作品形式所承载的各个层面的价值。同样,寻求既遵循这一原则又符合译入语特质的语言形式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样的翻译过程还需要一种不太侧重语言学层面而更侧重文学层面的写作过程。因此,把书名? Wuthering Heights?通过代码转译为? hauteurs hurlantes ?,可能会使书名不具任何意义而且会使话语失去其功能性。但是通过动态对等译为?Les Hauts de Hurlevent?的译法可以让人接受,因为它是通过运用语音和韵律来表达涵义的。有时,语言游戏(jeu verbal)大量存在,努力进行清晰的再表达会破坏原有的概念意义。在同音异义的文字游戏或诗歌中,即“声音和意义之间的持久徘徊”(Valery, 1960, p.637)中,当影射(allusion)产生于字词的相似性且近音词以极高的频率出现的时候,选择所要使用词汇的唯一标准就是保持原文本的最初意图,按

(transposition créatrice)照R. Jakobson的说法,翻译的过程变成了“创造性的转换”

(Jakobson, 1963, p.86)。

这种方法选择上的自由总是存在一定的制约。例如,必须保证文本尽可能保留其多义性,以便于读者多角度阅读。如果说任何翻译都涉及到阐释方法的选择,那么译者就应该注意到不要将过于个人的或排他的观点强加到原作的意义中。同样,如果“异国情调”的保留(épreuve de l’étranger)不意味着向译入语引入格格不入的情形、也不意味着极度夸张的话,那么翻译就应该保持谨慎,而不应该陷入过度的“归化”(adaptation)中。只有在译文中保持原作新颖的讲话风格,才能促进译入语国家文化的丰富。

6. 结语

意义理论在文学语篇翻译中的运用开辟了一种特殊的翻译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与Walter Benjamin和Ortega y Gasset的观点相反。对于W. Benjamin而言,译文应该是与译入语文化有别、偏离主体文化的,而且要在读者心中生成强烈的“新鲜感”(étrangeté) (Benjamin, 1971, pp.259-275)。对于O. Y Gasset (1947)而言,翻译要清晰阐释原文意义、不追求其艺术性,使译文摆脱任何矫揉造作,甚至译文是蹩脚的。与此相反,从意义理论的角度来讲,翻译的过程不在于解释一些词,

也不在于构建一种认识工具,而在于重塑作品中所有情感因素和概念因素所表现出的魅力。在尊重作品价值、遵循译入语特性的基础上,新的话语构建是个独立的过程。但是,从整体形式、美学功能及产生的效果上来看,译文与原文应该是相似的。

参考文献

[1] A. J. Greimas. Essais de sémiotique poétique[M]. Paris : Larousse. 1972.

[2] C. Van Der Berghe. La Phonostylistique du fran?ais[M]. La Haye : Mouton. 1976.

[3] D. Seleskovitch. Traduction technique et traduction littéraire, différence ou opposition?[J]

Traduire, n° 134, pp.88-95. 1987.

[4] D. Seleskovitch et M. Lederer. 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M]. Paris : Didier-Erudition. 1984.

[5]G. Mounin. La Communication poétique[M]. Paris : Gallimard. 1969.

[6]Ortega Y Gasset. Miseria y esplendor de la tradution[A]. In. Obras completas[C], t.5.

Madrid : Ed. Revista de Occidente. 1947.

[7]M. Riffaterre. Essais de stylistique structurale[M]. Paris : Flammarion. 1971.

[8]R. Barthes. Essais critiques[M]. Paris : Seuil. pp. 147-154. 1964.

[9]R. Jakobson. Essai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M]. Paris : les Editions de Minuits.1963.

[10]R. Etiemble. La Traduction est-elle un art ou une science?[J] Traduire, n° 55.1968.

[11]P. V amery. Tel Quel[A], ? Rhumbs ? in Oeuvres[C], t. II. Paris : Gallimard. 1960.

[12]W. Benjamin. La Tache du traducteur [A]. In Mythe et violence [C],traduit par M. de

GANDILLAC, pp. 259-275.. Paris : Deno?l. 1971.

Literary trans lation and “théorie du sens”

F. ISRA?L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éorie du sens” i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first of all the communication models and the meaning understanding processes of the literary tex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rms for the literary text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e author has elaborate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théorie du sens” to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For the author, th e application of the “théorie du sens” i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has creat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ranslatio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guided by the “théorie du sens” should view to reestablish the global physiology, the esthetic values and the produced effects implanted and transferred by the original text.

Keywords:literary translation, théorie du sens, literary communication, comprehension of meaning, primate of forms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翻译示例汇总(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翻译示例汇总 第13章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 13.2隐喻的翻译方法 1.直译(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意象)。 (1)a ray of hope 【译文】一线希望 (2)spend money like water 【译文】花钱如流水(也可借用“挥金如土”) (3)be armed to the teeth 【译文】武装到牙齿 (4)crocodile tears 【译文】鳄鱼的眼泪 (5)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译文】自助者天助也。 2.借用(用标准的译入语意象替代源语意象,但不得和译入语文化相抵触)。 (1)sunny smile 【译文】灿烂的微笑; (2)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译文】山中没老虎,猴子称霸王

(3)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译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译文】人过三十不学艺 (5)Talk of the devil(and he will appear). 【译文】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6)物不平则鸣 【译文】Injustice will cry out. (7)负荆请罪 【译文】abject apologies (8)burn one’s boats(bridges) 【译文】破釜沉舟 【解析】用来比喻“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意思同汉语的“破釜沉舟”,形象稍有差异; (9)Kill the goose toget the eggs 【译文】杀鸡取卵 【解析】比喻只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与汉语“杀鸡取卵”意思相同,喻体也相近。 3.把隐喻翻译为明喻,保留原来的意象,这样可以避免隐喻造成的突兀。 (1)龙飞凤舞 【译文】like dragons flying and phoenixes dancing (2)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Brand-Strategy-Research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资料中文题目: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文献、资料英文题目:Brand Strategy Research 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 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翻译日期: 2017.02.14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Kapferer,J.H Available online 11 June 2010 Economic globalization,how to adapt to international trends,establish,a s trong brand and enhance our competitiveness,have become pressing issues facing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marketing brand strategy in enterprise marketing role.Enterise needs to sue a variety of means of competition to increase brand awarenss, improve brand positioning, an create a good brand image. First, Japanese brands across the board defeat. November 22,2006 morning, NEC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withdraw from 2G and 2.5mobile phone market ,which means that, following Sharp, Panasonic, Toshiba, Mitsubishi, Sanyo, a Japanese mobile phone manufacturers later withdraw from the Chinese market, Japanese mobile phone has almost all except Kyocera 2G mobile phone market in China out of contention. If we sum up the Chinese household appliance market, today any different from ten years ago,I thin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s that Japanese c ompanies in China, Japanese home appliance market downturn, the following main reasons: First, rigid enterprise system,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 the reaction was slow, incompatible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Chinese market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Chinese market;2 is weak in marketing ,product planning capacity is not strong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according to their marker lacunch to meet consumer demand and forecast products, follow the trend has been in a passive situation, can not satisfy market demand; Third, failure to grasp the industry best time to transition is the Japanese home appliance companies los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market dominance. Japanese companies come to the edge in the Chinese market is causing companies tothink deeply about our nation ? To make the internanational route and whether the enterprise of“Japanese Company”to the lessons learned behind?Second, the br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ny old famous“flash in the pen”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the brand war;just grow up to be a great impact on national brands. The last century, a little-know 80’s brand ,not being registered by trademark, is to be acquired, squeeze, even if the residue is hard going down really developed very limited.Here atypical case, the last

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_苏珊_巴斯奈特访谈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 ——苏珊·巴斯奈特访谈 [英]苏珊·巴斯奈特1黄德先2 (1、英国华威大学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广汉 618307;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织,在苏珊·巴斯奈特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她对这两个学科的看法会引领学科的变动与发展。在她彻底否认这两个学科属性之后,它们该分别走向何方是学界迫切关心的问题。她对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未来的看法,无疑会再次推动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翻译 Abstract: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best illustrated by Susan Bassnett’s academic research. Her views always determin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disciplines. Where to move next for the two disciplines has become the urgent concern among translation scholars and comparative scholars after her dethrone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e two fields. Her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ll undoubtedly push them forwards once again. 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2-0015-8 苏珊·巴斯奈特不论是作为比较文学学者还是翻译研究学者,她的个人观点总是很容易变成这些学科的公共行为,引领这两个学科的变动与发展,这也足见其影响力。自1980年出版《翻译研究》以来,她一直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旗手,极力推动翻译研究的学科独立。1990年她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1998年提出了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这些都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繁荣的标志。1993年她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中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死亡,竭力提升翻译研究的地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之后,她的研究兴趣转向新闻与传播研究,直到2006年再次回到比较文学,又彻底否定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认为两者都只是研究文学、阅读文学的方法而已。这次彻底的否定到底是

文学翻译理论复习

1.奈达认为翻译的四个基本步骤包括 1.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transfer from source to target language 3.restructur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4.test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with persons who represent the intended audience. 而Gorge Steiner 提出了他著名的论断understanding as translation,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包括四个步骤trust、aggression、incorporation和restitution。 2.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4.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5.The Book of Change says: faithfulness is the first important thing in wording. Confucius states that what speech requires is only expressiveness. Again he says that language without literary grace cannot go far and wide. All these three requirements are requirements as mentioned above are indispensable both to writing and to translating. Thus elegance must be achieved in addition to faithfulness and expressiveness so that the translation may go far and wide. (By Liu Zhongde, 1991). 6.到目前为止,翻译分为三种:笔译(written translation), 口译oral translation (or interpretation) 和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7.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8.关于信与顺,鲁迅曾经说过,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in thought) than smooth (in language). 9.从译出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receptor language)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族语,外语译为本族语两大类。 10.泰特勒(Tytler,1748-1814)的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在书中,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1、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译文影响原文一样流畅(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人力资源战略与变革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外文文献翻译原文及译文 (节选重点翻译) 人力资源战略与变革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文献出处: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5, pp 1-18 译文字数:5800多字

英文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 and Chang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a Changed Environment Michiel Berg Abstract Building competence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is a journey. It is a journey wher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communicated and envisaged a picture of the destination. The details of this envisaged picture will look different probably upon "arrival" at the end of the journey. However, communicating the destination is essential. It helps employees to understand what the direction is. It helps employees and managers to use existing competencies along the way. Moving ahead very often demonstrates unexpected strengths in colleagues one has not been aware of. Moving ahead with a plan can also show the team their current level of competence and the desired state of competence. Explaining and talking about these differences may often prove not to be that easy and clear for many involved. A changing environment shows also weaknesses of current practices, processes, and services. It requires strong managerial skills to keep discussions having a focus on the future and preventing these discussions to turn into complaint sessions of past events. Human Resources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are executed in a triangle of employees, managers, and

文学翻译论文

从形合与意合辩证法角度观古诗翻译策略 (潘静20084033042 英语师范三班) 摘要:形合( hypotaxis ) 和意合(parataxis)是英语和汉语篇章组织的常用手段,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所在。本文提出应当运用哲学中的辩证法原理看待语言中的形合与意合,真正做到学术研究全面、客观、严谨以及科学。一方面,要重视句子及其以下层面的语言特点:英语侧重形合,汉语侧重意合;另一方面,更要研究英汉语的意合与形合在句子层面以上(段落、篇章)所具备的不同作用:英语篇章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而汉语篇章中则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1】。本文利用对《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英译研究分析,强调辩证地、动态地看待英汉语中的形意合问题,改进汉语古诗翻译策略,使译作体现并契合原诗作者的思想与内容,使译作读者明白并理解原诗的内涵与文化。 关键词:形合意合辩证法古诗翻译 Abstract: The very common mea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 are hypotactic and paratactic,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in a language should be researched in a dialectic way. Only in this way, can academic research become more complete and objective. On the one hand, ou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s and structures below the sentences leve l–English is more hypotactic while Chinese is more paratactic.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hypotactic and paratactic structures at the level of paragraphs in the two languages. Lexically paratactic structures are often found in English paragraphs, and hypotactic structures in the form of repetition and parallelism are frequently employed in Chinese. The author attaches the high importance to research languages in a dialectic way by the analysis of Mooring at night by Maple Bridge. So that we can find some strategies about the poem translation and make the successful exchange of two kinds of people with various background. Key words: hypotaxis, parataxis, dialectic way, poem translation 1.引文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英汉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形合就是依仗形式(包括词的变化形态,词汇的衔接等)将语言符号由“散”(个体的词)到“集”(组织乃至语篇)的语言组织手段,具有外显性和刚性;而意合则是依仗意义,即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的手段,具有内隐性和柔性。

企业英语翻译文献

1.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企业网站英译中的应用研究--以企业简介为例 外文资料: ?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eter Newmark. . 1988 ?[2]Dworkin, Steven N. and Wanner, Dieter (eds), New Approaches to Old Problems. Issues in Romanc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 210.).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 xiv + 235 pp. 90 272 3717 4. Bert Peeters. Journal of French Language Studies . 2002 ?[3]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Hatim Basil,Ian Mason. . 1990 ?[4]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aker,Mona. . 2001 ?[5]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Ma Huijuan. . 2003 ?[6]A Functional Typology of Translations. Nord,Christiane.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 . 1997 ?[7]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Discourse Approach. Trimble Louis. . 1985 ?[8]Book Reviews : Writing National Histories. Western Europe since 1800. Edited by Stefan Berger, Mark Donovan and Kevin Passmore.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xv + 314. £15.99. Jeremy Black.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 1999 ?[9]Scopos, 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 Nord,Christiane. Target . 1991 ?[10]Website Localization. Anthony,P. . 2010 ?[11]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Method:Operative Text. Reiss,Kantharina. . 1983 ?[12]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Vermeera,Hans. . 1978 ?[13]The Guide to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John,W. . 2002 ?[14]Theory and Method. Holz-Manttari,J. . 1985 ?[15]Company Profiles. Keith,Klein. http://www. WebForg https://www.docsj.com/doc/d4888129.html, . 2009 ?[16]Translating Meaning. Nide,Eugene Albert. . 1993 ?[17]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Studies in History, Norms and Image-projection. Eva,Hung. . 2005 书籍: ?[1]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著, 2006 ?[2]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和庆,黄皓,薄振杰编著, 2005 ?[3]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美芳著, 2005 ?[4]应用翻译功能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贾文波著, 2004 ?[5]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许建忠编著, 2002 ?[6]文体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著, 1998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_史倩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 史倩 (周口师范学院外语系 河南周口 466001) [摘 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又有了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视野下迥异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是从跨语言、跨 民族的角度,从文学和文化的层面来研究翻译这一实践活动的,对于“文化转向” 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文学翻译 一、引言 由于翻译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流的必由之路,以对具有跨越 特征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为己任的比较文学自然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 翻译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翻译研究已发展成为比较文学(译 介学)的一个自成体系的、不可或缺的分支。然而,随着中外翻译 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翻译研究究竟应该自成一派还是被视为 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问题,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译介学属于比较文学中的媒介学范畴,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 的一门学科。从宽泛意义上来讲,译介学专门研究跨文化翻译,尤 其是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意 义和价值,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 现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研究“创造性叛逆”等问题。 在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人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还不清楚,对于把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联系在一起也表示不可理解。 很多人至今尚未弄清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有何关系,或者说不明白 译介学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何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译介学和 翻译研究这两门学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何为译介学 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 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 行研究(谢天振,1999:1)。其意思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 及其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是一种跨文化研究。也可以说,译介 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 严格而言,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 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 何转换的问题,而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 落、变形、增添、扩神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 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谢 天振,1999:1)。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研究是比较文学 研究中语言、文字与文学性相结合的部分,主要指文学翻译、翻译 文学以及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也是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 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由于原语和译语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是各自社会的文化载体,译介学从文化角度入手对翻译研究进行审 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译介学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比较文学研究 学者的重视,成为比较文学中的热门分支学科之一。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与译介学 古今中外,传统的翻译研究都普遍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语言间 的转换,是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 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是把一种 文字材料换成另一种文字材料的过程。由此可见,传统翻译研究视 任何翻译行为的实质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意义对等转换,视对原文语 言的对等转换为传统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文化理论家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 出了“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 化转向”,改变了人们对“翻译”和“翻译研究”的传统观念,研究 视点从“以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本为中心”,研究内容从“如何 译”转向“为何译”、“为何如此译”等方面上来,注重异语文化对 翻译的操纵。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勒弗菲尔、巴斯奈特等比较文学学者为翻译研究引入了比较文学的视角和方法。 并且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人们也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每种语言都无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淀印证,而作为对另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也即对另一种语言的误解与误释,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谢天振,1999:196)因此就要求翻译者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根据译介学理论,由中国翻译家用汉语译出的、以汉文形式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创造和丰富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与我们本民族的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翻译史上,在译介文学作品方面一个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当属晚清时期的林纾,他不懂外语但却成为闻名中外的翻译大家。再如: 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出版于1940年,吸引了几代读者,在翻译圈内占据近半个世纪的地位,直到1989年才有另一个新译本问世。谢天振先生认为,尽管现在新译本很多(至少5个),但是新译本是否真能超出旧译本仍有待时间的检验(1999:148)。该译本之所以如此富有生命力,除了傅先生优美的文笔,地道的译文以外——小说中的中国化倾向十分明显,如美国南方的人物与地点都统统“穿上中国服装”,从而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如南方庄园主的口里可以说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中国先哲的名句格言,而且出现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十足的“牌楼、大地主、营丁”等词语。因此译语读者面对大量的中国化的信息,恐怕会觉得在读一本中国的近代故事,而不觉得在读一本关于美国内战时期的小说。 翻译永远是对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译者只有尽可能接近原作所反映的艺术现实,并在译作中创造性地加以“再现”,才能使译作成为一件堪与原作媲美的艺术品。当然,若译者只精通原作语言而不了解原作所描写的生活,不熟悉作品中的人物,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者缺少对原作内涵的感悟力就不可能胜任文学翻译工作,则不可能呈现给读者一部与原作具有大致相同价值的译作。因而就要求译者必须对原作进行重新创作,凭自己的创作天赋来再现其艺术魅力。 并且,从译介学的研究角度看,文学翻译毫无疑问是再创作,是译者在翻译的范围内进行的。这种再创作的结果就是把外国文学作品变成本国文学作品,同时还要保留其在原民族文学中的地位。一部译作,如果不能作为艺术品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那它就不会融入并成为译入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同样,如果不能保留其原民族作品的地位,它也就不能被称为译作。可以说,文学翻译不仅延长了原作的艺术生命,又赋予它第二个生命。 因而,译介学研究的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是把翻译研究置于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民族和文化的背景之下,审视和阐发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是如何交流的。它的兴趣并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不去研究翻译的标准和不同的翻译方法,而是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强调翻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印象以及其艺术效果是否与原文有等同性和相同的感染力,翻译作品其影响与效果是否与原作品有一致性还是另有独创性,抑或是没有达到原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 四、结语 正如前面所说,译介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它研究的是翻译的结果作为历史事实的译本,而不是翻译的过程。译介学描述分析译本,比较同一个作品的各种译本,但不是如传统翻译研究那样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评论其优劣;不是对翻译过程进行规范,而是从更广阔的背景上 136

外文翻译--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外文译文二: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Kapferer,J.H Strategic Brand Mnanagement [J]. Kogan Page,London [J]. Marketing Science,2010(2):52-6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国际化潮流,建立强势品牌,提高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营销品牌战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品牌战略的内涵与其功能意义入手,探讨了品牌战略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竞争手段提高品意,搞好品牌定位,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一、日系品牌全线崩溃 2006年11月22日上午,NEC宣布将推出2G及2.5G手机市场,这意味着继夏普、松下、东芝、三菱、三洋之后又一家日本手机厂商退出中国市场,日系手机除京瓷外几乎全部退出中国2G手机市场的争夺。 如果我们总结今天的中国家电市场与十年前有什么不同的话,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日系企业在中国的繁荣已经渐行渐远。 对于日系手机败退,乃至日系家电走到中国市场的低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制度呆板,决策困难,反应速度慢,与另市场现实格格不入,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二是市场营销能力弱,产品规划能力不强,很难根椐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与预测推出迎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一直处于跟风的被动局面,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三是未能把握住产业转型最佳时机,是日系家电企业失去市场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 日系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走到边缘是否引起我们民族企业的深思?欲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又 是否从“日系企业”的背后吸取教训? 二、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分析处 1、众多昔日名牌“昙花一现” 中外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大战,使刚刚成长起来的民族品牌受到极大的冲击。上世纪80年代稍有知名度的品牌,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收购、挤垮,即使残留下来的也是惨淡经营,真正发展起来的极为有限。这里典型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曾在空调界创下奇迹的华宝空调,在1998年被科龙收购,其后的品牌形象就一再下滑。

商务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1. 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2. 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 3. 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4.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 5. 5.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 6.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 7.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 8.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 9. 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 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 11. 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12. 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13. 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14. 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15.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6.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7. 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1]brown,j.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cup, 1988. [2]elliot,j.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1. [3]kemmis. s & mctaggart r.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m].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2. [4]nunan, d.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up,1992.

品牌国际化外文翻译文献

品牌国际化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国际化潮流,建立强势品牌,提高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营销品牌战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品牌战略的内涵与其功能意义入手,探讨了品牌战略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竞争手段提高品意,搞好品牌定位,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一、日系品牌全线崩溃 2006年11月22日上午,NEC宣布将推出2G及2.5G手机市场,这意味着继夏普、松下、东芝、三菱、三洋之后又一家日本手机厂商退出中国市场,日系手机除京瓷外几乎全部退出中国2G手机市场的争夺。 如果我们总结今天的中国家电市场与十年前有什么不同的话,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日系企业在中国的繁荣已经渐行渐远。 对于日系手机败退,乃至日系家电走到中国市场的低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制度呆板,决策困难,反应速度慢,与另市场现实格格不入,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二是市场营销能力弱,产品规划能力不强,很难根椐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与预测推出迎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一直处于跟风的被动局面,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三是未能把握住产业转型最佳时机,是日系家电企业失去市场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 日系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走到边缘是否引起我们民族企业的深思?欲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又是否从“日系企业”的背后吸取教训? 二、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分析处 第一,众多昔日名牌“昙花一现”,中外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大战,使刚刚成长起来的民族品牌受到极大的冲击。上世纪80年代稍有知名度的品牌,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收购、挤垮,即使残留下来的也是惨淡经营,真正发展起来的极为有限。这里典型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曾在空调界创下奇迹的华宝空调,在1998年被科龙收购,其后的品牌形象就一再下滑。 第二,品牌战略已日渐引起国内企业重视,获得政府的扶持。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企业,品牌经营无从无到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