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

傅春山刘文健

第一章一张好照片的三个基本原则

摄影家的眼力

我们在书籍中,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让我们拍手叫好的美丽的照片,我们也渴望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在摄影论坛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看到一幅好照片时问,是什么相机拍的,什么镜头拍的,光圈快门多少?其实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即使知道了这些也无助于拍摄出佳作来。就像尽管知道了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无法画不出《蒙娜丽莎》。

对于每个初学摄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时应当追求什么。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家的眼力"。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几条简明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应当追求什么。

三条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在看一幅照片时,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剔除或者虚化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捕捉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三条基本原则的运用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是:

第一、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张普通的日常生活照来举例,这幅作品

的主题是什么呢?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寓意--

这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角的看法了。就拿哈姆

雷特这个角色来说吧,人们对他就争论了几百

年,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幅成

功的照片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换句话说,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

它的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

左。

第二,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

市上的照片,熙熙攘

攘的人群中,我们的

一下子注意到这位

背着缝纫机的妇女,

她背着并不轻的缝

纫机穿过集市,靠手

工挣点辛苦钱,但她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拍摄者抓住了这位妇女展开笑容的那一瞬间,抓拍下这张照片,并且通过景深的控制,使这位妇女前后的人群虚化,使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她的身上。

第三:画面简洁了吗?

照片中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

力的内容。

这两张是非典时期的北京的照片,前一张在巨型的广告牌下一个行人戴着白口罩快速前行,当时处于非常时期,要求北京市民尽量少出门,不扎堆,必须戴白口罩,尽量减少传播非典病毒的途径。这张照片选取了宣传画的一部分,宣传画上的文字带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相对完整“团结一致,SARS病毒终将倒下”,本张照片的主题一下子明确,并且等待单个市民经过时进行拍摄,使得画面非常简洁,排除掉电线杆,垃圾桶,前后的其他行人,观赏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第二幅照片拍摄的是黄金周时的天安门广场,往年此时到处是喧闹的游人,而此时,桥上只有一位老人。

小结:

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第三、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弃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以上就是你在拍摄和研究每幅照片时都应考虑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二章镜头的基本结构及两大特征

镜头

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从镜头开始深入学习一些基本部件的详细知识.

光线沿直线传播,通过被称作孔径的圆孔投射到胶片上.

镜头并不是胶片成像所必需的,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针孔照相机,其工作时就没有镜头.来自被摄体的光线通过一个微小的针孔进入不透光的盒子,如上图所示,并在胶片上形成一幅倒立的影像.

考虑到针孔照相机的工作特性如此之简单,因而其产生的影像应该说是相当令人满意了,但并不能算是足够好的,原因如下:

1. 即使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也不是非常的清晰.

2. 由于通过针孔所进入的光量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充分的胶片曝光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会长达数小时.

而镜头会解决这些问题:

1. 镜头能聚焦光束,可以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影像.

2. 镜头允放接纳大量的光线,只需若干分之一秒的很短时间即可获得适当的曝光.

如上图所示,镜头的孔径比针孔大很多倍,所以在确定的一段时间内,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照相机

镜头速度

什么是镜头速度

镜头的速度是指特定的镜头在特定的时间内所能传送的光量.传送光量多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传送光量相当少的镜头则被称为慢镜头.

不要把这里所说的快慢概念同镜头所能捕捉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相混淆. 把"快"这个术语用于镜头时同它凝固住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用以描述镜头在特定的时间内所传送的光量。

下图中所示这只镜头的右侧边缘刻有1:2.8-4.8的标记,代表这只镜头的最大孔

径是f/2.8。

如何表示镜头的速度

照相机的光圈看上去就像图2.19示意图。它由系列叶片组成,在中央形成一个圆形孔。调节叶片就可以调整圆孔的大小。圆孔越大,进入照相机并到达胶片的光线越多。

从现在开始,我们用孔径这一术语代表由光圈所形成的圆孔。"孔径"只不过是"圆孔"的另一种说法。因此,如果改变了光圈圆孔的大小,那么也就改变了孔径。

正如所看到的左图,调整光圈就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孔径。在摄影技术中,用f值表示不同大小的孔径。

现在马上就介绍不同f值含义。我们已经知道,关键在于用镜头最大孔径所表示的f 值可以描述特定镜头的"速度"举例来说,如果某只镜头的最大孔径标明为f/2,那么就称这只镜头为"f/的最大孔径标明为f/2,那么就称这只镜头为"f/2镜头";如果某只镜头的最大径是f/1.4,那么就称之为"f/1.4镜头".依这种奇怪的逻辑,f值越小,孔径越大,镜头传送的光线也越多。一只镜头可以比另外一只接纳更多的光线,就说它"比较快"。所以,f/1.4镜头就比f/2镜头快,f/2镜头就比f/2.8镜头快,依此类推。

应该记住的要点是,任何两只镜头,只要它们设定的f值相同,那么它们所传送的光量就是完全一样的。例如,两只不同的镜头均设定为f/2.8,并对准相同的场景,如果其他的条件也相同,那么就会有相同的光量通过镜头到达胶片。

快镜头有什么优点

快镜头究竟有哪些优越性?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快镜头能够在较慢的镜头根本无法拍摄的暗淡光线条件下进行拍摄。

假设现在有两架照相机,一加装有f/2镜头,另一架装有f/4镜头。如果想在暗淡的光线下拍摄一张室内照片,检查测光表(随后将介绍)的结果后就会发现将镜头的孔径开到

f/2,并使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刚好可以捕捉到足够的光线,拍摄到一张曝光适当的照片。结果:正如这些照片所示,使用f/2镜头以1/30秒的速度可以拍摄这一场景;而使用f/4镜头并以1/30秒的速度就不能进行成功地拍摄,因为它能够传送到胶片的最大光量也不足以使底片得到适当的曝光。所以,快镜头可以使摄影者在更宽泛的照明环境下不增加人工光而进行拍摄工作。

什么是孔径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镜头的速度是指镜头传送光线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希望镜头接纳最大的光量,就需要一种减少通过镜头光量的方法。我们是利用改变镜头孔径大小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孔径就是由可变光圈(叶片组)在镜头中央产生的圆孔如下图所示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

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

镜头孔径的大小可以用一个诸如f/1.2、f/8、

f/16…的数字来表示,称之为f 值。f 值越小,镜头的圆孔越大。因此,假设某只镜头设置为f/2时,看上去可能如图2.23x 所示,而同一只镜头设置为f/16时,则可能会如右图所示。

这些特定的f 值光圈数字具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组"不可思义"的数字,认识和运用f 值光圈数字可以更容易地控制曝光,其意义如下:开大一挡光圈,进入照相机的光量会加倍;缩小一挡光圈,光量将减半。

这个概念就这么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f /4孔径所接纳的光线是f/5.6的两倍,f/5.6接纳的光线是f/8的两倍,f/8接纳的光线又是f/11的两倍,依此类推。

f 值的完整序列如下:

f/1,f/1.4, f/2, f/ 2.8,f/ 4,f/ 5.6,f/8,f/ 11,f/16, f/22,f/32, f/ 44,f/64。

例如:f/ 2.8,f/ 4,f/ 5.6,f/8,f/ 11,f/16,在这个例子中,这只镜头应该叫做f/ 2.8,镜头因为这是它的最大孔径。

F/2 F/16

焦 距

什么是焦距

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速度只是所有镜头的一个特性,镜头的第二个特性就是焦距。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例如,使用100mm 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其高度和宽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机上使用50 mm 镜头所拍摄影像的2倍;400 mm 镜头产生影像的高度和宽度是100 mm 镜头的4倍,等等

定焦镜头都具有由其光学系统所决定的确定的焦距。确切地讲,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聚焦于无穷远处时投射在胶片平面上的清晰影像之间距离的测量值就决定了焦距的长度。这里所说的无穷远是指聚焦非常远的被摄体(比如地平线)时镜头的距离设定值。

镜头的焦距可以英寸(in )、厘米(cm )或毫米为其计量单位。在本课程中,我们使用毫米(mm )作为镜头焦距的单位。25 mm 近似等于1英寸。所以,50 mm 镜头大约是2英寸镜头,100 mm 镜头差不多与4英寸镜头是一样的。

如图2.33所示,一般情况下焦距越长,镜头筒也越长。

(f/2) (f/1.4)

考察图中的这两只镜头。二者具有相同的焦距,都是135mm。但是,其中一只镜头的最大孔径是f/3.5,而另一只则能够开大到f/1.8。为了接纳更多的光线,f/1.8镜头具有更大的直径。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如何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胶片给定的画面区域所适合的场景大小.较长的焦距会产生较大的影像.影像越大,适合画面区域的场景部分就越小.正像我们看到的这组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同一拍摄位置所拍摄的同一场景照片.

应当注意,影像的大小与焦距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焦距加倍.例如,使用50mm镜头在10英尺的距离拍摄被摄体,如果现在换用100mm镜头,则被摄体看去像2倍那么大,如果换用25mm镜头,被摄体则只有一半大小了.

第三章取景系统

取景系统(Viewfinder)

取景器是摄影者观察想要拍摄的景物的“窗口”。目前相机的取景器大致被分为四种:旁轴光学取景器,LCD取景器,TTL光学取景器和EVF电子取景

旁轴光学取景器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由一组简单的光学元件组成,这套元件与镜头的光学系统相连,让光学取景器中的影像与进入镜头的影响同步相连。这种取景器体积小巧,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取景误差。取景器通常置于镜头上方,从光学取景器上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在传感器上的影像是不同的,在短距离拍摄中,这种“视差”就更为明显了。一般的光学取景器只能让用户看到镜头实际覆盖范围的80%到90%。如果想准确取景,还是使用无视差的LCD 比较好。戴眼睛的朋友在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时候最好看一下取景器旁是否有屈光度调节,如果有的话会方便不少。

光学取景器与镜头平行是造成视差的原因在短距离(如1.5米内)拍摄容易造成视差

非专业数码相机的LCD取景

消费级数码相机的LCD取景让用户能实时观察到想拍摄的影像,这个影像与镜头投射在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不会有视差产生。消费级的数码相机一般同时具有旁轴光学取景器和LCD取景器两种。但我们知道,使用LCD取景是很耗电的,而且在阳光猛烈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到LCD上的画面。这就促使我们使用光学取景器或下面将谈到的EVF取景器。另外,数码单反上的LCD并不作取景用,它只能让用户在拍摄后在LCD上观看照片和操作菜单,当然DSLR有自己特有的取景方式,这也将在下文介绍。

数码单反上的光学取景器(TTL)

同样是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数码单反是没有取景视差的,因为它的光学取景器比小型数码相机的精密,而且它的原理是把一块反光镜和菱镜连到传感器上,镜头投射到传感器上的

影像就是TTL上看到的影像。当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时候,反光镜便会弹起,光线通过镜头进入传感器,传感器开始曝光。由于传感器的限制,多数数码单反的LCD只能用来观看照片回放而不能用于取景拍摄。在DSLR光学取景器的旁边通常还会有一块小小的LCD显示照相机的各项设定及状态,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白平衡等。

真正程度上的TTL—通过镜头取景。

单反的TTL有屈光度调节功能(右侧滑轮)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EVF电子取景

电子取景其实是把LCD上的画面传送到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上,因此从EVF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到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而且与LCD上的影像同步。EVF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镜头上方一块很小的LCD(直径大约为0.5",象素大约为235,000),它让用户能更精确地取景,特别是在强光下也不用担心取景困难。EVF吸收了数码单反TTL取景器的众多优点,比如没有视差。

第四章曝光及测光模式

曝光模式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快门和光圈优先: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手动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AE模式:

AE全称为Auto 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多点测光:

多点测光是通过对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过闪光灯补偿等办法,达到最佳的摄影效果,特别适合拍摄背光物体。首先,用户要对景物背景,一般为光源物体进行测光,然后进行AE锁定;第二步是对背光景物进行测光,大部分的专业或准专业相机都会自动分析,并用闪光灯为背光物体进行补光。

第五章白平衡的设置及巧妙应用

我们以前用传统相机拍摄时,有这样的记忆,在白炽灯下拍摄的照片又黄又红,好像是有一层橙色的纱蒙在上面。白色的墙面在相片里看好像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常说这样的照片偏色很历害,可是它为什么偏色呢?

我们都知道,由于光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用传统相机的日光片拍摄时,白炽灯光由于色温太低,所以偏黄偏红。所以通常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传统胶片机相拍摄时,色温问题不容易掌握,通常用不同类型的胶片来解决。例如有日光型、灯光型胶片之分,或者用转换多种色温滤镜的方法来调整,操作起来较麻烦。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由于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确认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为确认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标准,或者是说当白色正确地反映成白色时,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确了,平衡了。这就是白平衡的含义。

数码相机就是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来适应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有白炽灯(约3000K色温)、荧光灯(4200K色温)、直射日光(约5200K色温)、闪光灯(约5400K 色温)、多云(约6000K色温)、阴影(约8000K色温)几种模式。当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只要设定在相应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但是遇到现场光源复杂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判断也容易失误,我们可以通过CCD观看结果,用手动来调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白纸,让相机取景完全充满白纸,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机说明书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

当然,按照拍摄者自己的意图,故意错误设定白平衡改变或加强现场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摄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当你拍摄一片秋天的树林时,为了更强调金黄的树叶,你可以把相机色温调高,这样树叶就会变得更红,强调了现场的金秋色调。

虽然白平衡的偏差,在电脑里用Photoshop软件也可以修正。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在拍摄时就设定正确。这也是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拍摄原始图片时的设定正确,而不要依赖于后期的修整。

右图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使用“自动白平衡”,整体画面偏黄偏暖

左图同样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所以小鲸鱼的颜色得到正确还原。

但也不是说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一定要设置正确的白平衡,一定要正确还原真实的色彩,有时我们故意设置错误的白平衡会得到有趣的效果,比如以上两张都是在早上的时候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图片呈现出偏蓝偏冷的效果,好像是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拍的。而如果我们真的在清晨来拍这两张图片的话,则很有可能因为光线不足而拍不出用曝光充分而且画面质量好的图片来。

第六章构图常用的几种方法

大家知道,实景和实景照片的主要区别就是照片要受到四框的限制,而实景是连续不断的、观者可以把注意力移向周围全部景物的任一部分,而照片却可以把部分景物纳入严格限定的上下四框之内。摄影者在四框之内如何安排景物决定着作品的面败。

首先,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显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传统的构图规则是用垂线把画面等分为三,把被摄主体大致放在某个分割线上,

这产否意味着被摄主体永远不能放到正中央呢?切记不要说"永远不能"之类的话。只要看看图8.5这张照片就知道了。这张照片是纽约摄影学院教授会成员巴里.韦泽(Barry Weiser)拍摄的。教材上都说把被摄主体像这样的放在正中心会显得单调、呆板和乏味。但是任何规则也都有被突破的时候。在这幅作品里,巴里故意把孩子的眼睛放在画面正中,以此来突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目光(和图8.4这张照片上被挤在角落里的伍迪.艾伦那迷茫困惑的目光完全相反)。然而,巴里又把孩子的面颊放在帽子和西瓜的圆形弯曲处,从而避免了呆板的感觉。

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的东西大些。在勒内.伯里拍的一幅骏马图中,图8.6反示,前景上的一匹骏马由于身型高大而显得突出。对比起来,别的马匹就无足轻重了。

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这是一幅意味深长的冬景,是纽约的摄影家乔治.福斯(George Forss)拍摄的。什么地方能立即抓住你的视线呢?是那个孤零零的散步者。用树干框住了他小小的身影,尽管他在画面上所占面积很小,但却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

但是你要知道,这种画框式的构图只是一种"噱头",是用来调换口味的,不可滥用。你当然不会要人们去多看画框而少看被摄体。在下面的几幅照片里,让我们看看另外一些运用

画框的手法。它们的效果极好,会给你很多启发,能运用到你今后的摄影实践中去。

我们归纳一下:当你的被摄体由于相对尺寸较小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或距离较远,你又想表现出距离感),吸引注意力的技法之一就是给它搭个画框。

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在摄影时,像运用光线一样去运用暗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通过会聚线条来突出重点

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小结

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要突出被摄主体,该把它放在画面中心附近还是离开中心?

2、要把它照得大些才显得突出吗?

3、要给它搭个画框吗?

4、要通过采光来突出它吗?

5、要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它吗?

6、要利用会聚线条来突出它吗?

7、要利用重复的线条吗?只有在提出并解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再准备去拍摄。

第七章自然光

准确使用光线,创造光影舞蹈

如果把摄影师的照相机比做"画笔",那么光线就是他的"油彩"。摄影师用光来涂抹照片,就像画家挑选他的油彩一样,一定要仔细地选择所要用的光。

你将开始感觉光的不同形态:正午灿烂的阳光下的灼热光;多云天气里天鹅绒般柔软的光;透过树叶间隙闪烁的斑斓的日光;部分灿烂耀眼,而部分被云遮挡的阳光;以及戏剧性神秘怪异的月光。

你将真真正正开始观察光。当你走在街上,当你坐在车里,你将用一种新的、令人兴奋的眼光来观察光的世界

光的基本特性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室内光,都有其特征:

1. 明暗度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 方向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有多个光源诸如多云天气的漫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

3. 色彩(色温)光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日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光的四个基本方向

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面捕捉到被摄体。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光线:正面光,45°侧光,90°侧光,逆光。

正面光:

这种类型的光线,是业余快照摄影师教你所使用的光线---"拍照片时太阳在你的身后。"正面光使被摄体对象没有一点阴影。被摄体的所有部

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

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的相线互作用来表

现,正面光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因此通常被称为平光。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像清晨或傍晚的太阳;也可以是高位的,像正午的太阳。每种位置都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当拍摄面部时你会发现,使用

高位正面光线可能在眼窝和鼻子下面投下很深的阴影。而使用低位正面光时,可以平射脸部,不会引起眯眼。

---------------------------------------------------------------------

45°侧光

在阳光下拍摄人物适合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这时

候的光线被许多人认为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类型,同样室内拍摄

人像使用的主要光线,多数为45°侧光。

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

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为

此,45°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

----------------------------------------------------------------------------------------------------------------

90°侧光

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

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

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表面结

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这

种光有时被称作"结构光线"。

逆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具艺术效果的逆光。如果你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如果采用兼顾

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

如果光源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一例

如模特儿的头发一制造出一种戏效果。被叫做"轮廓光"。采用逆光,背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色彩(色温)

我们都知道,由于光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如果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由于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确认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为确认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标准,或者是说当白色正确地反映成白色时,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确了,平衡了。这就是白平衡的含义。

数码相机就是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来适应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有白炽灯(约3000K色温)、荧光灯(4200K色温)、直射日光(约5200K色温)、闪光灯(约5400K 色温)、多云(约6000K色温)、阴影(约8000K色温)几种模式。当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只要设定在相应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但是遇到现场光源复杂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判断也容易失误,我们可以通过CCD观看结果,用手动来调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白纸,让相机取景完全充满白纸,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机说明书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

当然,按照拍摄者自己的意图,故意错误设定白平衡改变或加强现场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摄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当你拍摄一片秋天的树林时,为了更强调金黄的树叶,你可以把相机色温调高,这样树叶就会变得更红,强调了现场的金秋色调。

虽然白平衡的偏差,在电脑里用Photoshop软件也可以修正。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在拍摄时就设定正确。这也是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拍摄原始图片时的设定正确,而不要依赖于后期的修整。

第九章人造光及基本布光过程

许多专业摄影师都离不开室内摄影,他们从事的大部分拍摄,如婚纱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和宠物摄影都是在摄影室或其他室内环境中完成的。在室内摄影中,人造光起着关键作用。在室外或利用现有光线拍摄时,光是现成的,你只需考虑如何用它。而从事室内的拍摄时,你一开始义得确定所采用的光源种类和布光方法。泛光灯和闪光灯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最基本的人造光源,我们将在本课和下一课中分别加以介绍。如果你想更详细地了解这两种光源,可阅本书后面的内容。

连续发光的白炽灯,分为泛光灯和聚光灯两种。闪光灯是瞬间发光的照明设备即电子闪光灯。在本课中,我们将提供所有这些术语的确切定义。

各种光,无论它源于太阳,还是泛光灯,或闪光灯,一律被称为光。但不同光源产生的光的性质,即它的强度、持续照明的时间、方向和颜色却因光源的不同而不同。你可以选用任何一种光,只是要根据预计的拍摄效果而定。切忌偏爱某一种光。你应该学会使用各种光,这样才能在拍摄中做出最佳选择。

泛光灯和聚光灯

在本课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泛光和聚光灯的用法,有关电子闪光灯的内容将在下一课中论及。

多年来,泛光灯和聚光灯一直是室内摄影师的必备器材。如今,许多专业摄影师改用复杂的专门用于室内摄影的频闪灯(strobelight)但连续发光的泛光灯和聚光灯仍被广泛使用着。室内摄影的初学者应该将泛光灯和聚光灯做为首选照明工具。理由是,你可以在拍摄之前看到照明效果,而且这种灯价格便宜,易于操控。由于你能够事先确切地看到在胶片上出现的影像,所以你无疑可以四处移动灯具或安排被摄主体的位置,以便恰好取得你需要的效果。

泛光灯和聚光灯是强力白炽电灯,它在普通的家用电流下就能工作。它们看上去与家用电灯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发出的光更强,黄光很少,寿命也短得多。

在本课中,我们将教你在家中或公寓一角设置廉价的可移动式摄影室。这并不难做,而且开销不大,趣味无穷。

家庭摄影室的布置

无论你住公寓还是拥有一幢独立的房舍,你都可以在居室一隅辟出自己的"摄影室",而投资并不大。你最好建立一个家庭摄影室,毕竟,学习使用泛光灯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布置家庭摄影室的方法如下:

"摄影室"不一定是永久性的,你甚至可以在起居室的一个角落安置临时摄影室。只要把家俱挪开,腾出一块它约10英寸(约3米),宽约8至10英尺(约2.4~3米)的空地即可。

摄影基础知识试题库与答案

摄影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摄影入门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 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

一、摄影 摄影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摄制人员。摄制人员是一部电影造型艺术的体现者。一部电影——全体创作人员的劳动结晶,都是通过摄影人员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出来的。他与导演一起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摄影人员,职责就是在导演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影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二是用电影摄影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使景物形态通过透镜在感光片上曝光,构成潜影; 其次将曝光后的感光片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得到明暗程度与景物相反或色彩与景物互成补色的负象,即底片; 最后,使另一感光片通过底片曝光,再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而得到明暗程度或色彩与被摄景物一致的正象,即透明正片。也有使用反转感光片拍摄的,经过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直接得到透明正片。 二、摄像 摄像有两种含义: 一指摄像人员。摄像人员是一部电视教材造型艺术的体现者。其职责是在导演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像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另外,指用电视摄像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三、录像 录像有两种含义:指使用录像机的人员。 将电视摄像机摄取的景物影像用录像机记录在录像磁带上的过程。 四、曝光 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曝光量的大小取决于感光材料受光的照度与曝光时间,即:曝光量= 照度×时间。照度可用光圈大小来调节,曝光时间可用遮光器(铱烀庞)速度来控制。电影摄影机中的胶片是恒速连续运转的,一般除使用光圈外,有时也配合使用装在机身内部的俗称乙蹲影逵的遮光器的开角度大小调节曝光量。 1.曝光点 电影底片上获得中级密度的景物亮度控制点,也是曝光组合选择的基准点。在电影生产

(完整版)初学者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基础知识 焦距(焦距越大,视觉越小) 焦距镜头名称 18mm 鱼眼、广角镜头 50mm 标准镜头 18mm-40mm 广角或短焦镜头 70mm-135mm 中焦镜头 135mm-500mm 长焦镜头 500mm 望远镜头 景深 概念: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 与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 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摄影常见名词 明度: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光通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 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暴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场曲: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 型,就叫场曲.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 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1、在相机的参数表中,有类似F2.8-4/? 甚至F3.5 - F5 / F7.6 - F11表示什么意思? 答:相机镜头的光圈F值,并不仅仅是一个孔径的问题,实际表示的是通光量,还和镜头的焦距等因素有关,是个相对值。对于一般的变焦镜头,即使光圈的物理孔径不变,焦距变长时通光量会变小,光圈F值也变小。F3.5 - F5 / F7.6 - F11表示:最大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2.8,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5;最小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7.6,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11。 当然,高级的专业镜头有的是恒定光圈,即F值不随焦距变化,其实那是在变焦时,光圈的物理口径相应在变。恒定光圈的镜头要比同质量的一般镜头贵很多。 2、为什么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不够小,比如C-700是F8、N995是F10,而传统相机中动辄F11、F16甚至F22为什么? 答: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 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

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 3、什么是包围式曝光?如何使用? 答:包围式曝光(Bracketing)是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尽管测光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光线条件、被摄主体千变万化,仍可能会有测光偏差。为了防止因测光失误而错失重要拍摄主题,在许多高档传统相机中就已经引入了包围式曝光功能,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相机不是拍摄一张,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 在数码相机中,不但引入了针对曝光量的包围式曝光,有的相机甚至可以针对白平衡、对焦等进行包围式拍摄。 4、自动曝光模式下怎样调整曝光量? 答:虽然相机自动测光的技术日益完善,中央重点测光、分区测光等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仍然有测不准的时候,如果被摄物亮度分布不均匀,如在明亮的背景前面拍人物的逆光照,很容易受背景亮度的影响而使人物曝光不足,这时可使用AE锁或曝光补偿来解决这类问题,有曝光补偿装置的相机可以进行+2、+1、

摄影基础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教学课件内容 (一)关于摄影 一.认识摄影 二.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三.摄影的未来 (二)摄影基础知识 一.照相机的种类 二.胶卷 三.照相机的构造和原理 四.曝光及其控制 五.景深及其制约因素 六.摄影构图及用光 七.景别 八.摄影作品分析 九.影片分析

(一)关于摄影 一.认识摄影 (一)跨入摄影这道门槛之前先了解几个问题 1.摄影到底是什么? 2.你对摄影的了解有多少? 3.你知道照片是怎样拍出来的么? 4.摄影是艺术么? 5.什么样的照片才算得上摄影艺术?什么样的照片才能算得上是一张合格的照片呢? (二)在你按下快门之前,有三个问题值得考虑了: 1. 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 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3.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以上就是你在拍摄和研究每幅照片时都应考虑的三项基本原则。 (三)好照片的标准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一幅好照片要有个能引人注意的主体 3.简洁是才能的姊妹 4.关于影像的清晰度 摄影的原词(photography)源自于希腊语,“photo”意为“光”、“光电”,“graphy”为“描绘”之意。可见摄影原意为“用光线来描绘”。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并为其命名时,其初衷应该是将其定义为艺术的。也正因如此,达盖尔等这批世界上最早使用照相机的摄影师们,为了摄影的艺术地位而做出了很多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也因而产生了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等历史上最早的摄影流派。 从这一层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摄影是一种借助于光的作用而对客观实在所进行的视觉表达。所以,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在不同的摄影师心中也有不同的定位。 艾梅特?戈温:摄影乃是一种处理人人皆知但却无人关注的事物的工具。我的照片旨在表现你视而不见的东西。

(完整word版)电影拍摄基础知识

————————场记———————— 现场记录员,导演部门最低职位,工作量大,报酬少。需要细心认真,还要能熬夜。电影入门最易上手的职位,脚勤手快的话一部戏便可速成副导演。熟悉整个拍摄过程,也是洞悉导演的最佳位置。很多导演都是从场记、副导演出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坚持住啊,可别半途而废. ————————副导演———————— 千万别以为副导演跟导演差不远了,为了去掉这个副字,花你十年八年也不嫌多!这不是人干的活,虽说是辅助导演工作,但全是跑腿的干活,挨骂是家常便饭。(要知道,剧组是一个最践踏人格的最粗俗的地方,别以为那里的人在搞艺术,通常剧组里的人平均文化水平为初中毕业,但文凭高也没人会特别看得起你,一切全看你有没有料。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超长的体力,呆得久了,清纯女孩子也会随口带出那些框框叉叉的字。) 副导演通常需要有拍摄经验人士担当,是晋身导演的常规途径。 -————————制片———————— 影片生产的工作与工序虽然数不胜数,但一些基本步骤在各种影片的制片中都是相同的。但没有绝对,大制片公司雇佣成百的专业人员,搭建昂贵布景,小制片商则用几个人的摄制组,独立制片则可能一个人包揽全部工作,特别是DV的兴起,使得普通人也可制作自己的电影。无论什么规模的制作,复杂程度和预算如何,无论职位为何,只片工作都是必须的,这些基本工作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 剧本写作组织摄制组成员准备工作 电影开拍前应有一个计划并仔细筹备,剧本出来以后便有一个依据,制片主任要分门别类把剧中每一人物、道具、特技效果和拍片所需要的项目挑选出来,再将剧本印成若干份分发到包括布景设计师、置景人员、摄影、道具、服装、运输等各部门手中,请他们分析详细计划,然后制定拍摄计划和预算。一部电影的赚与赔,在筹备期已经决定了八成以上,所以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2.影片拍摄拍摄画面并录音 拍摄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先制定计划时的认真程度与每一个人和每一件设备是否按时到达现场。制片组要确保通知各部门开工时间地点,并预先联络好拍摄场景和电源,为工作人员提供运输工具以及饮食。总之,剧组的吃喝拉撒睡都要负责。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也是制片部门的职责范围。 3.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包括停机后完成该片所必须的一切工作。停机后,工作只完成了20%,工作样片还需要剪辑,音响效果需要录制成声带,所有声带,包括对白、音响效果、音乐、解说等要混录合成,字幕需要设计并拍摄,光学效果需要制作,底片要按照样片搭配好,最后要送审,并合成拷贝洗印,然后发行。 4.制片还担任一项重要工作:拉赞助,此活动可贯穿整个制作过程。 ————————烟火枪械———————— 合法的非执法持枪者,可放炸弹打机关枪,炸什么都可以,只要电影里需要。香港已经开始发放枪械师执照,大陆则由电影厂垄断,你可到电影厂拜师。 ————————电影特技———————— 在影片摄制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度大成本高或危险性大及难以在生活中拍摄的一些镜头和景象。由于常规摄制技术难以完成,这就必须用特技方法来完成。 早期的电影特技使用一些常规的特技摄影的手法,除了快速摄影、慢速摄影、倒拍、停机再拍(画面多次暴光)。 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电影特技的制作有了极大的飞跃。电子影像的形成、数字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为数字特技奠定了基础,数字特技即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后的音视频信号的方法,来实现视觉和听觉上的特殊效果。

基础摄影的知识点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 1、摄影术诞生时间;(1839年由巴黎的达盖尔发明) 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机背取景照相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充分体现对图片最终效果的控制。从镜头的应用、变形的处理、景深的控制,到胶片的选择,取景控制,以致图片的最终效果 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它是35mm相机最早的样式,该相机也象旁视相机一样,通过取景窗进行对焦,虽然会产生视差,但是它也能象单反相机那样更换镜头。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它采用双镜头结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固定在镜头架上,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 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利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 6、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 7、镜头;透镜单元组成的整体 8、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9、光圈系数;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控制镜头进光量,需要由镜头所谓"孔径光阑"来控制 10、快门;照相机常见快门速度分别为:1/1000、1/500、1/250、1/125、l/60、/30、1/15、1/8、1/4、1/2和1秒; 11、B门或T门;相机的B门和T门是一种能够进行长时间曝光的功能,利用该功能够获得长达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曝光,是天体摄影、烟花夜景拍摄必备的一种快门功能 12、取景器;摄影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观察影像,对焦和构图。 13、正确的持相机姿势; 14、焦距与影像放大率,镜头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关系; 15、焦距与透视的关系; 16、镜头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量,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 17、定焦镜头;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 18、标准镜头;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19、广角和鱼眼镜头;(鱼眼: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度的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广角镜头。 20、远摄和超远摄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是指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对于135相机,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左右的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称为"超远摄镜头"。 远摄镜头的焦距 21、变焦镜头;(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焦距进行调节的镜头) 22、微距镜头;(一种非常接近被摄物体进行聚焦的镜头,成像与物体本身大致相似,复制比特率大致为1:1) 23、增距镜;增距镜也称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 傅春山刘文健 第一章一张好照片的三个基本原则 摄影家的眼力 我们在书籍中,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让我们拍手叫好的美丽的照片,我们也渴望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在摄影论坛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看到一幅好照片时问,是什么相机拍的,什么镜头拍的,光圈快门多少?其实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即使知道了这些也无助于拍摄出佳作来。就像尽管知道了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无法画不出《蒙娜丽莎》。 对于每个初学摄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时应当追求什么。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家的眼力"。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几条简明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应当追求什么。 三条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在看一幅照片时,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剔除或者虚化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捕捉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三条基本原则的运用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是: 第一、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张普通的日常生活照来举例,这幅作品 的主题是什么呢?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寓意--这 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角的看法了。就拿哈姆雷 特这个角色来说吧,人们对他就争论了几百年, 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幅成功的 照片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换句话说,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它的 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左。 第二,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 市上的照片,熙熙攘 攘的人群中,我们的 一下子注意到这位 背着缝纫机的妇女, 她背着并不轻的缝 纫机穿过集市,靠手 工挣点辛苦钱,但她

基础摄影入门技巧大全

基础摄影入门技巧大全 背景很重要 当你拍摄照片时,一定会有一个主体。但是主体却很少处于孤独状态,同时也会有背景等着你去解决。从你的取景器中,你会首先发现你的主体,此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按下快门按钮,而是同时注意你的背景。 对于背景你需要二选一:1、把他作为你作品中的一部分,给你作品增加看点;2、摒弃掉他,将他排除在你取景框之外。假设你正在和一个朋友谈话,你不想让别人的声音来使得自己分心,对吗?那么为什么要让背景给你的主体分心呢? 这个家伙是我在公交车上遇到的,非常有趣,在进行一些谈话后(说了太多,他喝醉了,整个巴士的人都在看)我告诉他,我将给他拍摄一个肖像。我一边准备拍摄一边在想如何从照片中能看出大家都在关注着他,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左边的家伙,但是他改变了坐姿,后背靠在了椅背上,进一步增加我了的主体,所以我很开心的把他也加入到了我的画面。 光线很重要 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注意到了你的模特或者其他要拍摄的物体?恩,这很好,但是如果这接触到了摄影,那么就必然会使用到光,所以,你要训练你使用光线的能力。 你有没有注意到屋内光线忽然变化是因为有人打开了灯?有没有注意到同一个风景拍出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阴天或者黎明?当你看到模特脸上强硬的光线是否是在正午直射的太阳下? 这些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但是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注意周围的光线。这张照片是我去银行的路上,当时是阴天,虽然我并不是在银行拍的这张照片,但是我知道会发生什么。光线柔和,漂亮的云层反射,只是抬起头,拍下这张照片。

用心拍摄 你知道你的器材,你知道你的器材拥有什么样的光圈与焦距,什么时候该调节ISO,你知道如何将他们正确的分配。当你看到你的照片,你应该感觉到你在哪里没有做到最好。 摄影并不只是拍出他的外在,更重要的是拍出他的内容,用心拍出属于自己的感觉。 好的照片 某些好的照片来源于运气,甚至你没有注意到它。你最好的作品也许是明天的那一张,但你的旧作一样可能会像黄金一样发光。 随身携带相机 有多少次的情况是,本来还挺希望把相机放入包里,但最终因为带着太多东西,而最终放弃?甚至是因为数码单反相机本身过于沉重而不这样做呢? 这是可以理解的,非要人在哪单反久一定要在身边?谁愿意到处背着那么沉重的东西到处游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更加理解到,照片是不会等你的,因为我经历过太多“早知道这样我就背着我相机过来”这样的状况。 作为一个摄影师让自己口袋里有相机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我有一台便携的卡片机,并且每天都随身携带。这使我找到更多拍摄的乐趣,并开始寻找新的摄影乐趣,用摄影记录下更多的生活。 打破常规 想象一下,有一辆很漂亮的面包车开在路上,舒缓的声音代表了车的性能很好,AC,GPS和窗户,小孩子在后座上笑着。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好,突然车子转弯的时候,恼人的事故发生了,车子撞到墙上了。 一切发生的那么的突然,没有人预料得到事故的到来。车上有一句标志语写着:你无法预料它来了。现在这并不只是面包车的商业广告语,也是人们脑中的安全标志语。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 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 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5 . 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 . 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 S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 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 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 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 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 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的曝光效果.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 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景深,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的照片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你所要拍摄的对象。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而这部分画面应该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此外,景深还有两个重要的效应: 1、微距拍摄时的景深比被摄体在较远的位置的时候要小;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介绍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正而八经的写些单反的扫盲给最近一大群朋友开始玩摄影,二是实在现在入门教材有些太扯淡,便用我的思维来介绍一下摄影。同时每一部分都有些我认为能帮助的练习提示,大家轻拍。 作为一个扫盲课程,大概所会提到的内容如下: 1.光圈,快门,ISO,白平衡(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全手动模式) 2.点测光,区域测光,逆光补偿 3.半按快门的故事,对焦模式的选择 4.什么是APS画幅,镜头基本常识,如何看Histogram(直方图),如何分析EXIF 5*.入门构图技巧 本文中的所有练习,请忽略画面色彩,建议使用黑白色彩模式拍摄。 一、无论如何,在上手照相机前,还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光圈,快门,ISO,白平衡 无论怎么简化或者通俗的去讲,作为记录光影的技术,都无法避免去讲到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曝光铁三角——ISO,光圈,快门。 那么先从ISO开始讲: ISO通俗理解就是感光度,或者更简单来说就是对光的敏感度,也就是说ISO越高,只需要越短时间就能正确曝光。听起来很逆天,嗯,不过相应的代价也很明显。(Photos from https://www.docsj.com/doc/c82395852.html,)

ISO 8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1600 ISO 3200 很明显的在ISO80的时候画面很平缓,而到ISO3200的时候已经充满噪点了。 我的建议是,在不影响到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尽量稳定在ISO100~200,如果超过ISO1600还得不到理想的快门速度,那么请尝试使用三脚架。 光圈: 光圈并不难理解,不过光圈影响的除了光量之外,还有景深。

f/2.8 (大光圈) f/22 (小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能够做到背景很模糊)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能够使背景也比较清楚) 一个很简单但是很重要的运用便是:风景照小光圈深景深,人像静物大光圈浅景深。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

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会议上,法国政府授命巴黎天文馆长阿拉贡公布了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技术的详细经过,在摄影史上,都认为这一天是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日。 第一策略:摄影知识 一、摄影的历史 1、摄影技术的变迁:达盖尔版(1839-1850)→卡罗版(1841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术”的技术,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湿版(1851-1890,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干版(现代摄影雏形:19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马多克思,发明了干版摄影。) 2、相机的变迁:伸缩木箱照相机(1839)→柯达1号(1888)→4又1/2单反相机→莱卡I型(1925)→35CM单反相机(1949)→傻瓜相机(20世纪70年代)→拍立得(Polaroid)(1948)→数码相机(1995)。 3、第一幅照片:1826年用8小时曝光。感光材料:银版的发展,1839年它将曝光时间缩短到2至3分钟。 4、伊斯曼的出现,给摄影史带来了新的革命,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毫米胶卷切成两条各宽35毫米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方孔,这就是日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毫米胶卷。 达盖尔的伸缩木箱摄影机。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时,被拍摄者需要坐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 美国柯达公司于1934年推出了宽度为35毫米的胶片,很快成为最流行的胶卷和电影胶片类型,并一直持续使用至现今。 5、几次重大变革与相关人物:1931年,美国电器工程师埃杰顿(称为“闪光灯之父”)发明了电子闪光灯。1907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天然彩色片”透明正片,是真正实用的彩色片。1936年,伊斯曼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三层乳剂彩色片考贝以后,德国阿克发、日本富士、英国伊尔福等相继推出了彩色正、负片。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了一次成像摄影术。1945年,瑞典人哈斯布莱德设计了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设“哈斯布莱德奖”――摄影界的“诺贝尔奖”。1959年,佛克特兰德发明了变焦镜头。1965年,瑞典摄影家莱纳尔特·尼尔逊将电子显微镜与摄影技术相结合,进行显微摄影,《生命的奇迹》。1981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传统的软件(底片)的数码照相(MA VICA)。 第一张彩色照片:1861年由詹姆士-克莱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对丝带三次拍摄成像的。呈现的是花格图案的丝带。 第一张数码照片(195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计算机先驱人物拉塞尔-基尔希(Russell Kirsch)研制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将照相机的照片直接传输至计算机内。 1880年美国人G.伊斯曼(GeorgeEastman) 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并于1888年制造成功第一台柯达照相机。 二、摄影流派 1、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2、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由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最先提出。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 新闻摄影

摄影入门得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得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光圈: 光圈得大小就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得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得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得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得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得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得数码照片得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得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得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得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就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得大小则用相应得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得就是,光圈得数值越小,代表光圈得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得“加大光圈”就是指把光圈得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得意思。比如从f5. 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得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得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得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就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得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得光线也就越强得道理。 快门: 快门得速度也就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得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就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得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得表示方法,也就是使用相应得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得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得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瞧出,使用不同得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得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得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得1/30秒便就是1/ 60秒得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得光量也就是成两倍得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就是1/15秒得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得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得调节来实现不同得效果,比如瞧起来流动得“车河”或凝固得水滴等,它们便分别就是使用慢速快门与高(快)速快门来实现得。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得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得。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得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得曝光效果、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得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得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得因素便就是快门,比如1/125秒得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得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得速度后,再根据当前得光线与想要达到得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得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与光圈得组合,其所达到得曝光量就是相同得,只就是它们所适合得拍摄环境及拍摄出得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得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与f11得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与光圈分别为1/250秒、f8就是相同得。 景深,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得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得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得照片起到不可轻视得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您所要拍摄得对象。景深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与最近部分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浅谈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浅谈 首先声明:本文仅给初学摄影的朋友一个基础性的交流,既没有高级教材那样完整,也可能存在某些技术上的缺陷。因此,本文仅供初学者参考。已有摄影基础的朋友,请就不要把您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我这篇拙文上了。另外,本文已在《夕阳红》上分六期进行了连载,所以,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谢谢大家。 第一讲我们摄影为了拍些什么? 当我们拿起相机,或打开手机的拍摄功能时,我们到底要拍些什么呢?大家会说,我们要拍眼前看到的景色或人物。 但是,摄影这个过程和目的远非这样简单,如果单纯地只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或仅仅是为了记录下我们原来所未见过的风景,这样拍摄出的照片就缺少一些让人激动的内容。也带有一种任务观念,将很少能拍摄出产生视觉冲击力的效果的照片,结果拍摄出来的照片无非只是一些场景的记录。因此,在拍摄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这次拍摄能够掌握点新的什么技巧,能够发现点新的什么视角?只有当我们用大脑和眼睛满怀热情的去发现那些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自然界里的美好事物时,我们才会有真正拍摄的兴趣。 很多人都比较缺乏摄影技术方面的技能。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很多图像,但怎样把它们记录在相机里呢?不少人购买一架新相机以后,很少会把相机的说明书认真、仔细、完整地看上一遍。往往只在掌握的自动拍摄以后,就带上相机出发了。也朋友会说,我用是卡片机没有那么多

的功能。其实不然,假如你能把一架卡片机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都用足了,你也会拍出好照片的。 说到这里,为方便以后的交流,按照网络上大家认可的习惯,我们把大家常用的相机大致分一下类。(1)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就称为手机。(2)便携式薄型活超薄型小型数码相机,一般都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的,称之为卡片机,见图1。(3)不可更换镜头,有较全面的手动控制功能,光学变焦在6倍以上,我们称之为长焦机,见图2。(4)可更换镜头、取景方式采用单镜头反光方式取得物像进行观察拍摄的相机,称为单反机,见图3。对于更专业的导轨式摄影机、后背式胶片机等,这里不作讨论。 上面说了,摄影的过程应该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这些发现的过程。在这个摄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思考而使我们周围杂乱的事物变的有序。我们必须做出决定,要突出强调我们发现的事物的哪个方面,而忽略其它的次要因素。我们会希望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某个主题,以表达我们自己是如何被它感动的。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做出冷静的决定:取景器里应该包括那些东西,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应该舍弃什么内容,这个思考过程称为“构图”,请大家注意“构图”这个名词,在以后的照片评论中将会经常出现这个名词。然后看看自己手里的相机的性能,在自己使用的摄影设备上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考虑:使用什么白平衡模式、如何曝光。如果是单反机使用什么镜头、如何用光等等。 摄影的过程应该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和有计划的。摄影创作的任务就是对

摄影基础知识(艺考必备)

多层加膜镜头 加膜原理是应用光的干涉作用,在透镜表面镀上某一色光波长1/4厚的薄膜,就可将该波长的光的反射减到最小。多层加膜提高透光能力,使透光力提高到吧97%,多层加膜在相机镜头上圈上MC表示。 第二节点 位置与镜头中心十分接近,通常为于镜头中心略偏后一点。 第二节点即为“光学中心。 焦距与成像效果 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的第二节点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变焦镜头焦距长短对成像效果的影响规律相等。 135相机镜头焦距得变化幅度6mm-2000mm 焦距与视角成反比,与景深成反比。 口径 采用最大光孔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表示。数字越小,表示口径越大。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 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现场光拍摄。 2.便于社区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3.便于取得较高的快门速度。 标准镜头 画幅36*24mm的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 画幅56*56mm的120相机则是75mm焦距。 广角镜头 135相机,30mm焦距,70度视角。 超广角镜头 135相机,22mm焦距,90度视角。 主要特性 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深度大的被摄体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 视角大, 透视感强 畸形变相差较大 远摄镜头 135相机,200mm焦距,12度视角。 超远摄镜头 135相机,300mm焦距,8度视角。 特性 景深小,便于摄取虚实结合。

视角小,突出主题。 比例缩小,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 畸变相差小。 鱼眼镜头 焦距16mm,视角180。 第一篇透镜呈圆球形向外凸出,不能通常的滤镜,采用内置式透镜。Zuiko8mm鱼眼镜头内装有uv镜,换个橙色红色滤镜。 变焦范围 广角:20-40mm 标准:35-70mm 中远:70-210mm 远射:200-400mm 其他:28-135mm 变焦倍率 2times 20-40mm 35-70mm 3times 35-105mm 70-210mm 4times 50-200mm 35-135mm 5times 28-135mm 50-250mm 6times 35-210mm 50-300mm 7times 28-200mm 8times 24-200mm 10times 28-300mm 手动对焦 单环推拉式 双环转动式 防抖动镜头 简称AS anti-shake 或者IS image stabilizer 光学防抖,改善由于抖动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 Ccd防抖技术,可避免光学防抖技术可能产生的球差问题。 色差 镜头对不同色光产生的聚焦点不一的像差。 纵向色差又称轴向色差、位置色差(红色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聚焦点里透镜最远),采用多片透镜的设计就能在不同程度上消除减少色差。 横向色差 又称放大率色差、倍率色差,镜头焦距越长,横向色差越明显。 采用对称结构的光学系统,利用不同折射率和不同散射率的多片凹凸透镜。 消色差镜头:校正两种色光

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及摄影术语

1.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右的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0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0.33"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概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2.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

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大。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3.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得原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