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五年级数学提质增效方案

五年级数学提质增效方案

五年级数学提质增效方案
五年级数学提质增效方案

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小学部五年级数学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检测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采取课内外导优辅困措施,制定此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教学工作中,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主要目的:

1、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三、主要措施

1、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力求在课堂上讲出适合于本班学生口味的课,不应一味地采取单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有实效性。

2、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必须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自主学习活动

与合作交流的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加强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和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字迹清楚,格式正确完整。

要求学生书写规范首先我们数学老师平时的板书要规范。比如脱式计算、解方程等我们老师要讲清要点要写规范,比如作图要用工具我们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5)、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是体现在对问题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不然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日常教学

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4、做好导优辅困工作

导优辅困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导优辅困工作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5、如今学校除了教学以外,要应付的其他各种工作太多,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能够只专注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6、联系好学校与家庭的工作

调动家长积极性,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43975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黄永刚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 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2、教学整时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长武县洪家中心校许蕾 课题名称:圆的周长 科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习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长(正)方形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通过圆的周长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 有一定的分析和思维能力。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他们易接受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认知活动中喜欢直观形象的操作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愿意参与分组讨论学习。 任务分析: 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再接着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

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 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 蒙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1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每人分得的铅笔 是铅笔总数的) () (。 2、24的因数有( ),30的因数有( ),24和30的公因数有( ),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在15、18、20、25、40中,( )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是3和5的公倍数;( )和( )有公因数2和5。 4、在括号内填上分数。 25秒 = ( )分 32厘米 = ( )米 75分 = ( )时 750克 = ( )千克 4000平方米 = ( )公顷 5、明明用40元去买书,买了x 本,每本6.2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6、如果15+x=28,那么15+x-15=28○□,如果3x=42,那么3x ÷3=42○□。 7、根据“张明比钱惠重16千克”,知道:( )体重+16=( )体重。 8、如果x ÷3=0.18,那么x +1.56=( )。 9、小彤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 10、把7公顷的地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公顷,每份是7公顷的( ),是1公顷的( )。 11、小明的爸爸每隔4天休息一天, 妈妈却每隔5天休息一天。3月4日 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再到( )月 ( )日他们又可以同时在家休息。 12、某学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果二年 级4班的王浩是2005年入学,学号36,他的学籍号是2005204361,那么他表姐李姗2003年入学,是五年级2班的19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13、11只李子的重量等于2只苹果和1只桃子的重量,2只李子和1只苹果的重量等于1只桃子的重量,那么,一只桃子的重量等于( )只李子的重量。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如果x ÷0.5=0.5,那么x =1。…………………………………( ) 3、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2007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上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6---7分钟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班级姓名 一、口算设计:陈松审核:丁萍 80÷20=56÷4=48+42=36×3= 400÷50=72÷24=60+460=4×18×25= 96÷6=78÷3=24×5=810÷15÷6= 4×14=91-56=15 4×4÷4×4= 二、用竖式计算 504÷26=728÷24=888÷34=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6+789+5425×2815×13×4 421-173-27720÷45420÷35÷2 四、填空。(写数时要注意分级) 1、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是一千万。 2、16个万是(),810个万是(),()个万是10000000。 3、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故宫的宫殿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0000多平方米。 (2)北京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达2730000平方米。 (3)阿迪达斯是2004欧洲杯国家级赞助商,它为欧洲杯提供了总数超过100000件的产品。读作:(1)(2)(3) 4、写出下面横线上各数。 (1)到2005年底,南京总人口数可能达到六百八十五万人左右,到2020年南京市人口总数将超过九百万。写作:()() (2)据科学家统计,现已被人认识的两栖爬行类动物有3万多种,鱼类有2万多种,植物大约有40万种。写作:()()() 5、按规律再写几个数。 85万、90万、95万、、、。 2070万、2080万、2090万、、、。 6、一个数它的千万位上是5,十万位上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7、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2,第七位是9,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8、到报纸或网络上找一些较大的数据摘录在作业纸的上面。 五、勤思妙用。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doc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 小学数学一年 ·教版《数学》一年上册84、 85一 · 、分、整、大几 · 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与技能:初步面,会看面上的整和大几 2、程与方法:展初步的察能力、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 3、情感度与价:建立念,从小养成按作息和珍惜的良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系,展初步的数学用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元在学生掌握 20 以内数的基上,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表面上的整和接近整。于一年 的学生来,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表的,但他、看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 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与生活中 念差,表的知感到陌生。就需要在老的引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表的方法,同,学生行珍惜 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的良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理念:本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堂教学之中,整堂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 活主,学生通操作、自体,表。在本教学中体以下几点: (一)知呈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学生学的数学”是新程理念之一。新 知从生活中自然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堂回 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自主化:本的教学内容表面、整刻、判断大几等,都 是在老的引下,学生在充分的口、手、的探索程中自主得。 (三)学程活化:新程以学生主体活主要方式,把学主交学生。充分信息技的,恰当运用代教育技丰富多彩的活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 的趣与欲望,使学生能于一种新奇、、快的活氛中,自践,大胆探索。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件,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没有嘴,它会告我,什么候起,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考!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 2.测试内容 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应用 二.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3个定理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3个定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是后者相似比为1的情况. 三.边边对应成比例到比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比,周长比,高度的比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复习题 一.填空题:(24分)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25,则它们的周长比为。

2.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比为。 3.如图,AB∥DC,AC交BD于点O.已知,BO=6,则DO=_________。 4.某校绘制的校园平面图的面积为2.5m2,比例尺为1:200,则该校占地面积 m2 。 5.如图,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____。 6.如图,AD、BC交于点E,AC∥EF∥BD,EF交AB于F,设AC=p,BD=q,则EF=_____。 7.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30cm,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则△DEF的周长等于 cm。 8.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AD:DB=3:4,E是BC上一点。如果DB=DC, ∠1=∠2,那么S△ADC:S△DEB= 。 二、选择题(24分) 1.DE是DABC的中位线,则DADE与DABC面积的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1:4 2.如图,已知△ADE∽△ABC,相似比为2:3,则 =( ) (A)3:2 (B)2:3 (C) 2:1 (D)不能确定 3.如图,已知△ACD∽△BCA,若CD=4,CB=9,则AC等于( ) (A) 3 (B) 4 (C) 5 (D) 6 4.△ADE∽△ABC,相似比为2:3,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 (A) 2:3 (B) 3:2 (C) 9:4 (D) 4:9 5.若DE是△ABC的中位线,△ABC的周长为6,则△ADE的周长为( ) (A)4 (B)3 (C)2 (D)1 6.如图,△ABC中,DE∥BC,AD=1,DB=2,AE=2,那么EC=( ) (A)1 (B)2 (C)3 (D)4

五年级下册 数学作业

五年级数学作业 姓名: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 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是( )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28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8米=( )分米=( )厘米 4、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锯成2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长( )米。 7、平角的21 是( )度,是( )角。 8、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21 ,4天修全长的( )。 9、七折指现价是原价的( ),一套原价75元的书,现八折出售,每套( )元。 10、正方形的边长3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1、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数学信息中,( )是“一个整 体”,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59 =女生人数。 12、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13、 1吨的58 等于( )吨的18 。 二、火眼金睛 1、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 2、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的长方体,其他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3、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表面积也扩大2倍。( ) 4、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 5.一件商品打六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106 。( ) 计算 109-53 134 - 51 117+158 1-198 158-3 2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图案设计》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初级中学周丹 一、学习方式 本节课巧妙地设置数学活动情境,以数学活动、自主实践为主线,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之间的交往,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欣赏、观察、操作、交流体验图案设计。因此,本节课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关键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的能力。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在刚认识三角形及图形的全等后,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丰富的情景、图片力求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决定通过问题创设、实践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活动,真切体验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三、学习起点能力 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图形的全等,并有小学和上学期简单图案设计的几何知识做基础。而从本节内容上讲,构想图案设计相当困难,需要几何知识和技巧。因此学生这节课是对以前知识的综合运用,从

而对知识复习和联系。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全等图形设计图案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提高对全等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能欣赏他人设计的图案,培养审美情趣;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体验对基本图形的“割”与“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设计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和审美观;发展创造力,丰富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用全等图形设计图案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难点:能欣赏他人设计的图案或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六、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5月11日家庭作业 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1平方米=()平方分米 2.04立方米=()立方分米 0.08立方米=()升= ()毫升 3.8升=()升()毫升 2、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和()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长5厘米、3厘米、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用三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一个长方体木箱,竖着放和横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2、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8倍。() 4、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一个棱长为1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箱,它的表面积是5平方米。() 四、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8+ 6.8×6.8 – 1.5× 6.8 (3.6+ 12.03÷ 0.3 )× 2.5 1.25× 0.25×8× 0.496.356 ×(5.9 + 5.1)-963.56

五解决问题 1、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3.5分米。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升汽油? 2、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外面全部糊上白纸,需要白纸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横截面积为4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锭,这根钢锭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体侧面展开和底面都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附加题: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班级:姓名:学籍号: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 (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现阶段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兰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习题集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习题集 一.分析数据,合理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0.49divide;7= 2.4times; 5 = 3.7+3 = 0.12divide;100 = 1.25times;0.73times;8= 0.72divide;0.9= 0.27-0.2= 0.9 times;0.09= 0.83times;1000= 8-2.45-1.55= 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12分) 12.7- (3.7+0.84) 1.23+3.4-0.23+6.6 9.16times;1.5-0.5times;9.16 28.6times;101-28.6 16.35-8.2times;0.45 1.29+3.7+ 2.71+6.3 3.列式计算:(7分) (1)把64.8平均分成18份, (2)85乘3.46与2.54的和, 每份是多少? 积是多少? 4.解下列方程。( 8分) (1)80.64 divide;x =96 (2)xndash;3.5=10.5 (3)3.7+0.5x=6.3 (4)4x-2.6=5.4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6分(第8题2分,其余每

个空格1分) (1)1.05吨=( )吨( )千克 0.25时=( )分 4.5平方米=( )平方分米 5米4厘米=( )米 (2) 9.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在计算1.152divide;0.36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 )移动( )位,都扩大( )倍,变成( )除以( )。 (4)在下面的○中填入“gt;”、“lt;”、“=”。 5.08times;0.98○5.08 3.9○3.9divide;1.01 4.5divide;0.01 ○4.5times;100 3公顷40平方米 ○3.4公顷 (5)将4.05扩大100倍是( ),30.25缩小( )倍是3.025。 (6)5.04times;2.1的积是( )位小数,估计这个积比10( )。 (7)根据105times;24=2520,可以推出 10.5times;2.4=( ),0.105times;0.24=( ) (8)5.3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再向左移动2位是( )。 (9)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3.5公顷。平均收割一公顷小麦要( )小时, 平均一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 三、仔细推敲,认真判断。5分 (1)一个数的1.05倍,一定比原数大。 (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五 年 级 数 学 作 业 1、3 5 块可以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或者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2分=( )时 36时=( )日 50千克=( )吨 25厘米=( )米 3、小红去书店买了x 本书,每本6.2元,付出了50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4、把一袋重3千克的巧克力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千克巧克力的( )( ) ,是这一袋巧克力的( ) ( ) 。 5、在○里填上“>”、“<”或“=” (1)当x =7时,x +9○15 (2)当x =0.2时,5x ○1 (3)当x =1.3时,x ×100○13÷0.01 (4)当x =5.5时,x ÷9○0.7 6、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她的同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是(___,___),也可能是(___,___)。 7、在8x 中,x 是非0自然数。当x 是( )时,8 x 是真分数;当x 是( )时,8x 是假分数;当x 是( )时,8 x 是整数。 8、右图是2010年3月的月历卡,用形如 的长方形去框月历卡里的日期数,每次同时框出3 个数。框出的3个数和最大的是( ),最小的 是( );一共可以框出( )种不同的和。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10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重难点1、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2、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准备录像、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

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师: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1、认识秒针和1秒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生自由回答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你感觉1秒怎么样?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1、体验10秒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10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学生活动,然后反馈2、感受15秒师: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12走到几呢?学生活动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3、游戏活动师:这个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练习题 2、8+22=30, 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3、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列成算式是()。 4、计算54 + 9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5、6个百、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6、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角,两个()角。 7、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t )i是()现象。 8、49、50、51、52、()、() 9、一架钢琴的售价是998元,约是()元;一台冰箱的售价是203元,约是()。 10、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35-7 42 + 6 7X7 72 + 8 36 + 6 ()>()>()>()>() 11、9的3倍是(),8是2的()倍。 12、有12个苹果,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错的画“X” 1、计算35- (23-12)时,先算23-12。() 2、12 + 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4、计算7X痢56 +渊同一句乘法口诀。()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1、8的4倍是() ①32②2③12 2、96-32+28=正确答案是()。 ①29②60③92 3、36+28 () 6X9比较,括号内应填()。 ①③二 4、12+ 碳作:() ①12除4②12除以4③4除以12 5、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①3②4③5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4 + 9=5 X 8=54+6=7 + 7+5=50+60= 64-8=7 X 3=32 + 8=36-36 + 6=98-80= 16-2=1 X 1=63-7=3 X 8-9=150+10= 72 + 8=6 + 6=5 X 9=16 -2+2=12-6= 2、在O填上“()> () > () > () 6、用6104组成的四位数中,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7、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1 班级:姓名:学籍号: 2 整除具备的条件: 3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4 2、商是整数; 5 3、商后面没有余数。 6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7 8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9 1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11 整除的意义: 12 13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14 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15 16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17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18 19 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 20 a÷b=c(a、b、c均为自然数且b≠0) 21 22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 23 24 数。 25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 26 27 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28 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9 30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31 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32 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33 数。 34 35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36 练一练: 37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8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39 40 20÷9=2……2 4.8÷1.2=4 41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42 43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44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 是()的倍数。 45 46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南华罗武庄中心学校程晓杰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 [学法]、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比一比(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使用教材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一册(人教社)。 教学内容比较的思维方法(第2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大、小”,“长、短”和“多、少”等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长”、“短”,“多”、“少”,“同样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下”、“左”、“右”。 (1)用手在空间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2)用手在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3)把数学书放在桌面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数数。(教师把实物图粘在磁性板上,要求学生数数。)

(1)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7只大公鸡。 要求学生说出:左边有4只小鸡,右边有7只大公鸡。 (2)左边贴6辆汽车,右边贴5辆卡车。 要求学生说出:左边有6辆汽车,右边有5辆卡车。 (3)第一排贴8朵红花,第二排贴3朵黄花。 要求学生说出:上面一排(或第一排)有8朵红花,下面一排(或第二排)有3朵黄花。 [评:复习的方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符合刚入学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复习的要求简单明了,较为适宜。复习的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复习可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授 1.比较大小。 (1)出示皮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这个皮球是大的,还是小的?让学生意识到:光是一个球,不能比大小。 (2)又出示乒乓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乒乓球和皮球在一起,哪个球大?哪个球小?(皮球大,乒乓球小。) [评:比较是辨别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要说明两个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 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b 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 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