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东北大学计算机三个方向

东北大学计算机三个方向

东北大学计算机三个方向


有同学问我东北大学计算机三个方向的区别,当时我报考的时候也确实因为这个问题而感到困惑。下面我就粗略的说一下这三个方向的区别。(注:个人总结,无权威性)


首先在招生人数上,应用最多,软件和系统结构次之,一般都分别招110+,70+,40+。09年

相应的比08年招的少,以后会不会越招越少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而且09年的保送生好像是比以前多了(以

前都是应用保送,09年是三个方向都有了,具体人数不清楚,保送多了的可能性较大没有具体数据)。

在考取难易程度上,应用最难,软件和系统次之。08年分别是345,330,300,09年都是295

。连续几年出现了大小年交替现象,10年也可能会出现08年的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个排序,也有

个别年份例外,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下。

关于分校问题,09年的情况是三个方向都有名额,不出意外,10年还会延续这样的情况。不

过分校的导师未必就比本部的差,希望报考东大计算机的同学有心理准备。


在选导师问题上,确实可以随便选,举个例子:一个报考系统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应用所的

导师(如果那个老师也愿意带你)。有的同学于是会说那何不报考相对好考的系统再转而选择应用所的导

师呢?首先,并不一定系统就一定是录取分数最低,这完全取决于报考人数和考生质量,如果没记错确实

某年系统分最高;其次,即便是这样,你也要按照系统结构的培养模式来进行选课,上课。所以最好还是

确定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再进行选择。所以报考的同学一定要谨慎,因为一旦选定了导师,不管你当时

有着怎样的憧憬和兴趣爱好,都注定了导师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的命运了。

应用是国家重点,另外两个是省重点,就业情况都还算可以。主要还是靠自己,同一届毕业

生年薪差距还是蛮大的。



下面把三个方向的培养方案放在下面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一、学科简介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58年,1981年首批获得计算机应用博士授权点,在

1993年分别被辽宁省和冶金部评为重点学科,1993年建立了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5年建立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995年建立了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1997年设立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岗位,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重

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认定为国

家重点学科,2004年建成了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分布协同计算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服务计算基

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时人工智能系统、网络与

信息安全技术、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与关键技术等。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重大基础

研究计划、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及省市科技开发项目等科研项目100余项,很多研究成果

在国内领先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

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内的各种科技进步奖励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

议上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500余篇次。本学科具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

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师4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10名、副教授14名。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

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具体目标有: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

德品质,学风严谨。
2.掌握计算机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

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的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

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创新性或应用

价值的成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2学年,最低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分布协同计算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研究服务间的协同技术、调度和资源分配方法及服务组合中负载均衡算

法,面向服务的分布并行体系结构的成熟度模型、软件过程改进

及评估技术,研究跨企业的知识协同组合模型、面向知识协同的

服务请求调度方法、QoS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模型与方法、面向动态服务的基于事例的推理方法CBR,研究

企业间数字化系统集成框架定义与构建技术,基于MDA的模型管理技术,多企业业务协同集成平台运行效

率与可靠性技术等。
2.服务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基于业务语义的服务发现技术,组合服务建模技术和服务的动态性度量

机制,服务行为的获取、重用与增值传播技术,基于行为的动态服务组合的体系结构、服务行为语义模型

与行为建模技术、基于行为的组合服务建模技术,组合方案动态生成技术、业务自适应可变QoS模型和QoS

驱动的动态服务选取技

术、基于服务监测信息反馈机制的组合实例运行支撑技术等。
3.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可兼容现有网络功能的、可承载现有网络全部服务

的、具有原创性的新一代可信互联网模型;开展主干网抗毁研究;研究新型路由机制,支持QoS,并使之

具备可扩展、可信、自组织和安全路由能力;研究新型移动管理机制;研究支持上述设计与机制的兼容

IPv6的新型网络协议;开展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进行集成与原型实现。
4.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研究模糊语义Web、模糊数据库建

模技术、Web本体工程、

OWL学习方法、Web

信息检索、用户意图获取、面向应用的

高效数据挖掘算法、数据仓库与

OLAP技术、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语义的网

络信息内容识别和分析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技术等。
5.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主要研究一体化网络安全技术,将防火墙、VPN、IPS、AV等安全部件灵活地组织

成多层次的、可灵活配置的并能进行动态协作的系统;针对以IP为基础的融合网络环境下的安全及管理问

题,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分组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设计安全告警信息融合及行为踪迹分析算

法,开展基于下一代信令机制的安全及管理技术研究;研究基于MIPv6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基于

IPSec的综合安全防护体系;研究信息攻防基本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数据认证模型和基于RAM模型的

结构化数据集查询认证技术等。
6.实时人工智能系统
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专家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包括各种专家知识的表

示、学习及实时解决各种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7.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模型,网格计算、ERP、知识管理、网络与信息安

全等关键技术及其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096700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面授32学时


0967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面授16学时


0968000X
硕士英语A/B/C班

96


6





09620001
应用数理统计

48


3


三选二


09620007
模糊数学

32


2


09620008
近世代数

48


3


09601001
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



2




09601002
实验技能培养环节



2






09601906
分布协同计算基础

32


2




09601907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32


2













09601929
算法设计专题

32


2




09601928
可信计算

32


2




09601930
高级人工智能

32


2




09601931
软件工程学专题

32


2




09601927
计算机图形学

32


2




09601925
Web服务技术

32


2




09601926
分布式多媒体技术

32


2




09601913
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32


2




跨学科录取加修本科课程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网络



















六、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使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

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工作包括阅读文献、开题报告、实验研究和撰写论文等。


1.指导教师选定
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名研究生安排一名本专业的合格的指导教师。指导教

师的资格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2.文献阅读和综述报告
在进入课题前,学员应查阅有关本研究方向和领域发展状况的国内外学术论文和

技术报告(国内、国外至少各有2篇),并完成一份综述报告。
3.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
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上或技术上的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

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科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内容和目标、相

关工作综述、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以及成果验收标准,并提交一份开题报告备案。,开题报告由研究所组

织进行审议,确定是否合格。
4.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工作要求完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能够正确运行的软件系统,达到在开题报告中

规定的目标。论文的书写必须符合研究生院规定的格式要求。
5.论文评阅和答辩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包括原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软件两个二级学科。该学科点的前身是东北大学于

1993年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博士点和计算机软件硕士点。本学科点主要从事计算语言学、数据库理论与

技术、机器学习与智能软件、信息安全与

数据隐私、嵌入式软件、科学计算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学

科主要带头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等。担任的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科评审

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组成员、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团成员、国际学报编委、中国计算机学

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本学科点主要学术骨干年富力强,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其中

,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博士后9人,归国博士(博士后)6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人

员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学术氛围浓厚,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群体,具

有承接重大研究开发任务的雄厚实力。依托本学科点建设的科研平台有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辽宁省

综合信息处理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点以理论研究为主,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随着语言工程、数据工程、知识工程等

领域重大项目的研制开发成功,已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三年来,本学科点承担并完成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霍英东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省市攻关和基金

、国际合作等100多个研究项目,目前,在研的国家级课题有: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国家863课题5项。近三年累计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已被SCI、

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2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

奖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奖3项。本学科点长期保持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国际科研合作关系,每年都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和交流,也有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访问和

联合培养。本学科点已培养出博士90名,硕士500名。在校博士生70名、硕士生180名。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域的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具体目标为: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

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口语和写作

能力。
三、学

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2学年,最低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
自然语言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自然语言规律、分析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包括近代语法理论、语言工

程、机器翻译、语言分析与生成、多国语处理环境与系统、统计语言模型、文档内容分析技术等。


2.信息检索与Web挖掘
以语言文本与多媒体资料为基础,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信息为背景,进行图文、声音、图形、

图像等信息摘取、过滤、分析、识别、组织、检索、分类和知识挖掘等。为情报机构、新闻媒体、文档管

理、广告设计等应用提供基础。
3.分布式数据库与Web数据管理
研究基于Web服务和网格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型,为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提供有效的集成机

制。面向Web上实体对象,研究实体识别、数据抽取、数据质量、近似查询以及数据集成等技术。针对社

区内异构资源,研究有效支持社区内异构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资源匹配模型、资源关联关系模型以及资

源搜索模型等。
4.传感数据管理与查询处理
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应用环境下的实时数据管理技术和查询优化技术,研究内容包括

:新型数据库体系结构、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查询语言、时空索引技术、时空查询处理、Top-K查询、资

源管理技术、实时任务调度技术等。
5.数据质量与不确定数据管理
信息化与网络的不断深入,导致知识呈爆炸式增长。而数据来源逐年呈现多样化趋势,导致

数据具有不一致、不确定、冲突和错误等特点。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面向异构、多数据源的信息集成问题

、数据源间的信息推演问题、数据的世袭管理、不确定数据管理问题、数据质量分析、近似查询处理优化

技术、支持近似查询的数据压缩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等。
6.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研究面向Web、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业生产等实际应用的数据仓库的模型、数据仓库设计

方法学、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数据仓库的维护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数据仓库的性能优化技术、数据

挖掘模型建模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挖掘算法的选择与设计、以及挖掘结果的展示和评价技术。


7.
时间序列分析
结合工业生产过程、金融、经济等应用环境,研究非线性非平稳时序数据建模与预测、混沌

时间序列建模与预测、时间序列相似性匹配、时序数据周期性的挖掘、时序数据的聚类与分类、时间序列

中的频繁模式发现。
8. 数据流管理与事件流挖掘


结合传感器和RFID等EDGE设备的广泛应用,研究面向事件处理的实时数

据流管理与挖掘技术,包括面向RFID应用

的事件数据模型、事件流数据清洗、事件流

的实时查询与事件追踪、复杂事件的检测与预测、事件流中不确定数据建模、频繁情节挖掘、局部周期挖

掘、事件列表的分类。
9.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研究分布式环境下的密码学、信息隐藏技术、安全策略、授权与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VPN

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多媒体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数据库系统安全、信息网格安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

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取证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日益扩大的网上应用中,如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虚拟机

构、网上组织、信息网格、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犯罪取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0.数据隐私保护
研究数据发布与定位信息的隐私保护问题,涉及敏感信息识别与保护两个核心技术。研究面

向多种数据形式的隐私保护问题,涉及到的共性问题包括敏感信息的快速定位、敏感规则的实时抽取、敏

感规则的动态推演,实现最小化隐藏的清洗技术、敏感信息的动态分离与组装技术、自适应的安全查询执

行计划构建等敏感信息保护技术、支持隐私保护的信息集成技术等。
11.嵌入式系统新技术
研究基于SOPC和MPSOC的新型嵌入式处理器下的各种开发、应用技术,支持SOPC和MPSOC的嵌

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相关技术,多核平台的嵌入式软件生成技术,嵌入式软件的分类规范、测试理论

和方法。
12. 实时系统设计与分析
研究基于可重配置硬件的实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片上多核(多处理器)系统实时调度分析

技术、模型检测技术的相关方法和工具。
13 . 科学计算与图像处理
研究数值算法理论与分析、计算几何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数值迭代方法的理论与

应用、并行算法分析、微分方程反问题、有限元超收敛、现代微分几何理论与信息、计算几何方法及其在

科学计算、信息、图象处理中的应用、CT图像重建算法、彩色图像分析、图像和视频分析与挖掘等等。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096700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面授32学时

0967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面授16学时

0968000X
硕士英语A/B/C班

96

6


09620001
应用数理统计

48

3
三选二

09620007
模糊数学

32

2

09620008


近世代数

48

3

09601001


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


2


09601002
实验技能培养环




2


09601905
分布式操作系统

32

2


09601903
程序设计方法学

32

2


0960190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2

2








09601917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

32

2


09601902
网络互连及Internet技术

32

2


09601920
并行程序设计

32

2


09601923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32

2


09601919
自然语言理解

32

2


09601924
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

32

2


09601922
实时系统

32

2


09601918
数据库专题


32

2


09601921
机器学习

32

2


09601912
专业写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

32

2


跨学科录取加修课程
本科课程
操作系统


四选三

本科课程
编译原理





本科课程
数据库原理





本科课程
汇编语言





六、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课题,具备较强的研究或应用价值。
在入学的第四学期中期,首先完成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在入学的第六学期前期的1-2周内,完成经本学科点认定的中期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后期

的论文书写工作。
完成的软件系统要在论文书写前进行演示和验收,同时检查全部源程序清单。
论文的内容要系统地总结课题的主要工作,具有自己的见解和实现方法,尽可能地有所创见

。文笔要通顺,条理要清晰。
鼓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1-2篇学术论文。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


一、学科简介
东北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学科创建于199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

位授权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主体和支撑学科之一。东北大学早在1958年起就开始了计算

机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研究的单位之一。1958年研制出仿M2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5年研制出JCL工业控制巡回监测装置,成功地投入鞍钢生产控制,多次参加全国科技成就展。1971年

研制出DJS-130K工业控制机,并应用于大连钢厂计算机控制系统。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计算机局域

网研究,开发出了国内第一个环型局域网络系统(NEIT-NET)。1995年,国家在东北大学成立了CERNET东

北地区网络中心。“九五期间

”东北大学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合作,成功研制出企业级ATM交换机。90年

代初,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国产化医用CT机,以后又研制出彩超等高技术医疗设备。2000年成立了国家数字

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中心。
本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多媒体信息分布处理技术、宽带计

算机网络、容错计算技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并行处理与分布式系统、开放式系统与互操作系统、普适

计算、网格计算。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辽宁省自然

科学基金等项目,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系统技术、容错计算机技术、并行数据库、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取

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冶金工业部科

技进步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在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

社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0余部,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本学科

具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师2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教授7名、副教授10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有关计算机

系统结构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与其它学科交叉,能运用计算

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作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在科研院所、企

事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教学工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2学年,最低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计算机网络
主要研究新型网络通信协议,网络互连与路由选择,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性能分析,网络

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目录服务,远程教育及其他网络应用系统。


2.多媒体信息分布处理
主要研究多媒体综合处理,多媒体存储,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压缩/解缩,多媒体数据传输

,电视会议系统,基于多媒体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3.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
研究网络关键设备(适配器、交换机等)的设计与实现技术、网络底层软件(BSP,Driver)

、交换机系统软件集成技术和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4.嵌入式系统
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技术,包括嵌入式伺服控制和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基于

知识的数据理解与运算和嵌入式开

放体系支撑软件。
5.嵌入式计算与普适计算
在嵌入式计算的基础上,针对计算与设备相关属性主要研究普适计算的体系结构,包括设备

间通信、设备服务抽象、无所不在的感知、基于上下文的交互、访问可升级和具有可扩展性。
6.传感器网络
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游牧计算、路由计算

及定位技术,重点研究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传感融合、能源消耗、路由算法等。
7.信息融合与仿真技术
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作为信息技术的方法论和哲学是本学科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主要研究其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层次(象素级、特征级、决策级),对

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信息进行融合,并将其应用于大型仿真系统中,作出复合客观规律的究竟决策


8.复杂网络
利用CAIDA中国第一宏观网络拓扑监测结点提供的数据,计算并分析Internet(作为复杂网络

)所表现出复杂网络特征。主要研究其网络变量、几何(拓扑)量和物理量对复杂规律的影响,为下一代

网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9.基于机群的分布与并行计算系统
主要研究支持NOW/NOPC环境下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行查询处理与优化技术 基于

DSVM技术的并行算法;并行事务处理技术;优化并发控制协议和策略;异构环境下动态负载平衡策略,以

及基于该模型和DSVM机制的新型动态负载平衡算法;性能测试与评价技术。
10.开放式系统与系操作性
主要研究开放式系统体系结构,分布式对象管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等。
11.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的攻击和防御技术及应用、下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及应

用、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技术等。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096700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面授32学时

0967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面授16学时

0968000X
硕士英语A/B/C班

96


6



09620001
应用数理统计

48


3



09620002
数值分析

48


3



09601001
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




2



09601002
实验技能培养环节




2



09601905
分布式操作系统

32


2



09601902
网络互联及Internet技术

32


2



09601901
高性能计算

机体系结构

32


2












09601915
新一代网络技术

32


2



09601914
高级Java语言程序设计

32


2



09601920
并行程序设计

32


2



09601916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原理、设计及应用

32


2



09601921
机器学习

32


2



09601922
实时系统

32


2



09601911
专业写作(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

32


2



跨学科录取加修本科课程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编译原理









数据库原理









接口技术









六、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充分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

掌握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动态,对相关研究工作有切实的评价和概括。研究方向选定之后,应制

定正确的研究路线和实验方法。在研究和实验中注意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研究动手能力,做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中一定要提出并验证自己的新见解或者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难点。最终完

成的学位论文,论据要充分,成果要确凿,论证条理性强,符合科技规范。充分反映硕士学位应有的理论

基础与专业知识。
硕士研究生应按照研究生院规定的论文工作进度要求,按时完成调研与查阅文献、开题报告

、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必不可少的论文工作程序。按要求定期向导师和学科组汇报自己的论文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