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摘要:幼儿园教育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应该相互渗透。幼儿园实际教学中,科学教育相对处于被弱化的位置,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通过对幼儿园一线教学的调查,寻找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并做成因分析,为一线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由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从探究到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科学启蒙教育,注重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和条件,注重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园

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对幼儿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

意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允许有选择性的学习。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国际竞争力日趋激烈,使得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深入人心。儿童期是培养年轻一代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意识到儿童科学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曾经有人调查世界上七十五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时,其中一个问题是:“您认为是在哪所大学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本领?”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幼儿园。可见在幼儿园学习观察大自然,学习自己动手去探索,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是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前提。所以,学前期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对儿童一生发展还是民族崛起,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儿童的科学教育非常重要,尽管孩子非常喜欢科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很成功。庞丽娟认为,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儿童科学教育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还是一个相对

薄弱的环节。

在幼儿园的实习见习中,我发现幼儿园对科学教育重视不够,而对语言类和艺术教育相对重视,这种不平衡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选取了西北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和安宁区保育院为研究对象,对一线教学的老师进行访谈,并结合前三年在其他幼儿园的见习资料,分析整理出幼儿园在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做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选择内容时存在的

问题

1.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单一,不够

全面

幼儿园阶段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可以确定为: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究,

生物,材料及其性质,自然现象与天气,工具与技术设计等几个方面。科学教育的内容既有反映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喜欢的传统教材内容,也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体现当今科技社会的新内容。内容是科学教育的载体,也是目标确立的基础。所以,选择恰当的,良好的教育内容,是决定科学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如果将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来看,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等方面。但在实践中,科学教育以传统的,经典的教学内容为主,如认识水,认识颜色,了解沉浮,磁铁等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而对新型的,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涉及较少,如新型的电器,新的发明等等。

幼儿天生与大自然是朋友,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我们即要选择触手可及的水,沙,草等作为教育资源,也要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其他的事物感兴趣,并且去探索。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除了有关教材,大纲之

外,还应考虑生成问题。这些生成问题,往往来自于儿童的“为什么”,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观察,筛选,开发出能激起幼儿探究和学习兴趣的科学教育内容。

2.内容处于常识水平,科学探索的成分不多

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有许多教师与幼儿的问答过程,如,老师问,这是什么,还有什么,为什么呢……孩子也会一一回答,看似活动组织的很好,但科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探究,教师与幼儿大量的互动问答只是将一般儿童掌握或未掌握的常识,经验进行总结提问。

常识是一般人所熟知的知识,它往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经验也不能算作科学知识,但经验性知识有其深刻的实用根源,它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人们进行科学概括的材料,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知识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抽象、概括出的关于自然和人的规律性认识,对人类的行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身心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幼儿来说,获得一定的科学经验.并

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有人曾做过儿童概念的掌握与经验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概念的掌握与经验的相关程度高于概念的掌握与智力的相关程度,这说明智商高的儿童,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仍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强调让幼儿多接触、多感知外部世界,把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科学经验作为重要任务。科学教育专家威林格说:“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有关科学的经验,以及他们在各种好奇有趣的经历中所形成的常概念,是他们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

例如:科学活动——认识水,

教室的窗台的上放置着许多瓶瓶罐罐,里面有一些发芽的豆子,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瓶子里的水倒掉,并换上新鲜的水。期间,老师对孩子提了几项注意事项,孩子们做的很好。待一切就绪,老师和孩子们的对话简要如下:

T:豆子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C:豆子变大了,颜色变了,与小牙牙了,扁的长圆了……

T:是什么原因让小豆子发生变化了?

C:水

T:水能让豆豆发芽,那还能让什么发生变化?

C:把药能溶解,把火浇灭……

T:水还能让什么发芽?

C:水能让草变绿,蘑菇长大……

……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问题只停留在常识和经验的水平,缺少科学探索的成分。老师提问的都是幼儿的已有经验,而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起点,也是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更感兴趣的是水为什么能使豆子发生变化,老师作为幼儿发展的支持者,是帮助幼儿探索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进行强调。老师应处理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3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儿童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在原有的经验水平上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不仅有探索性,也要有可讨论性。科学教育的目标“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所以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大多幼儿知道的,这样就可使所有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3.科学活动内容缺少人文性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科学探索带着较强的情感色彩和主观理解,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理解经常是从自身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的。因此教师在选择、确定和组织科学教育内容时,应注重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努力促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体现出对儿童、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现代“人文关怀”逐渐从传统上单纯的关注人

的因素,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又关注生态环境,谋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教育就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也看到,大部分幼儿园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看图片、图书、课件、录像,或听故事、讲解、谈话讨论,以及绘画和表演等方式来学习的。这些学习方式难以让儿童形成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促使幼儿形成真正关爱自然环境的情感态度。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其特殊性,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有自身的特点: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就是他们认识这世界的动力。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主要依靠具体的活动和具体形象进行思考。幼儿需要在科学活动中参与各种活动,积累大量的知识经验,扩大认识范围,逐渐发展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幼儿由对个别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和现象关系

的理解。随着幼儿思维的发展,知识经验的增多,幼儿逐渐能够认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科学活动中包含的简单科学道理,能够初步形成人与环境关系的正确认识,也能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但由于概括水平有限,幼儿掌握的概念往往是初级的、简单的常概念,内涵常常是不准确的。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幼儿掌握不了准确的科学概念。所以幼儿

园科学教育,应该主要以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为主。

4.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园一日生活

脱离

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作整体课程来对待,才能将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放到幼儿各领域的整体发展之中.只有让集体教育活动与自发探索活动互为补充.让科学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幼儿均衡和谐地发展。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很重视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往往满足于幼儿感兴趣了、动手操作了、获得愉快体验了,却忽视了偶发性、随机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把生活与课程割裂,错过了生活中可贵的教育契机。

二、成因分析

1.外在原因

主要有两点:第一,科学活动处于被忽视的位置,在家长眼中,幼儿“毫无意义”的科学探索是在玩,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没有多大的帮助,与一位家长在聊时,家长说,孩子上的幼儿园每天就是让孩子玩,看着别的小朋友会好多东西,心理特着急。幼儿园和老师认为科学探索固然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但作为教育机构,很难向家长交满意的答卷。第二,现今,幼儿园开办各种特色班,对科学活动有是一个冲击。这些特色班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投入到孩子的特色教育上,在家长看来,幼儿的确是学了很多可以看得见的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幼儿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2.内在原因

审视我国的科学发展与科学教育就会发现我们还十分缺乏这种科学文化的熏陶与支持。首先,我国的传统文化本就缺乏科学文化的基因,并且从根本上来说是与科学文化相对立的。也就是说,我们还缺培养科学家的土壤。“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基本观念过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分立和斗争,忽视了对各种自然规律的主动探寻,也就未能激发起人们研究宇宙与自然的兴趣。传统伦理取向的文化更是使人们求善甚于求真。即便是求真,其最终目的也被规定为“止于至善”,而不是为了达到“真”本身。道德判断优先,这与科学的求真精神是不统一的。长期的小农经济、家族意识浓厚、家长制下的权威崇拜心理也使中国传统社会更重人伦秩序,讲究长幼尊卑的名分,这也与科学发展所需的自由、平等、批判精神格格不入。可见,我国传统文化是缺乏科学文化基因的,也就很难生长出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我们当前的科学教育更应重视让儿童理解科学,使科学文化在我

国扎根,进而转化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

科学活动成效的长期性及不确定性,使得科学教育在目前的教育观念下很难被重视。如今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认识仍然占据主流,虽然大多家长也明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但为孩子一生,没有多少家长敢下这一赌注。所以,即使孩子在好奇的问父母为什么是,家长心理也窃喜,孩子真好学,但实践中不会花大量时间让孩子探索,生活中,可以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就流失了。第二,科学活动内容囊括繁多,教师对其做出筛选较难。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较忽视对学生文化知识尤其是自然学科知识的学习指导。近年来高等师范学校虽然加大了幼儿教师培养的规模和力度。但对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依然鲜有关注。而幼儿教师一旦走向工作岗位也多是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很少再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占幼儿教师主体的幼师毕业生由于上述培养方式的“先天不足”,在组织和实施科学教育活动时往往力不从心。

庞丽娟等人的研究发现,开放系统型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比较深刻,鼓励幼儿探究,知识丰富而系统,是较为理想的知识类型,因而对其的指导重点主要是进一步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注意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通过表征重述以及教师群体和专家

的支持,使其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缄默知识显性化,进一步改善教育效果;探究零散型教师在科学方法策略上表现出探究取向,但知识零散,两者之间呈现出不同步性,因而急需帮助其丰富多方面的科学教育知识;而传统丰富型与保守贫乏型教师在科学教育方法策略上的取向都是非探究性的,注重向幼儿的灌输、传递与强化,不同的是前者知识较为丰富,而后者知识更为贫乏。对于这两类教师,既需重点改善其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的取向,同时又需帮助其补充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更新科学教育知识。其中,保守贫乏型教师是需要予以更多关注与帮助的教师群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幼师学历层次上移成为大趋势,幼儿师范教育也基本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度,而原有的教材不能适应办学要求,所以教材的空缺是影响幼教师资水平的一个瓶颈。幼儿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科学教育而言,高水平的老师无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或教学过程比较一般老师都更胜一筹。

与幼教教材一样,幼儿园教材也制约着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材是老师进行日常教学的依据,是首要选择。目前幼儿园使用的教师参考书分门别类,五花八

门,大多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每册有几个主题,在主题下有各种活动。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活动不成体系,比较零散。大多幼儿园自行开发,如某幼儿园上学期在中班年级组开展了有关水的一系列科学活动,涉及了水的三态,水的无色无味的特性,水的用途,等等。该幼儿园开展的这个主题树式的科学活动固然很好,但利用一学期的时间来做,就忽视了其他的内容,幼儿对水的特性有多少是自己在探索。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了解到,该幼儿园中班年级组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反复研讨,琢磨,改进该主题活动。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研究固然重要,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浪费大量的时间,其实这些工作主要应由理论工作者来做,一线教师配合。我国目前的教育领域很容易出现跟风式的工作。所以,理论工作者应在一线教师的配合下,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性强,可供所有教师使用的教材。

三、建议

1.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

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即使是学龄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也必须考虑社会发展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幼儿教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实实

在在的探究活动,尽量减少自己在幼儿探索之前对

于探索结果的规定。尝试去了解和体验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轻易剥夺他们探究的过程.而只将最后预成的结果告诉孩子。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好奇心、创造力结合的有趣的体验过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预成的起点,让幼儿从这个起点生成探索的过程:同时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幼儿探究的价值何在?我指导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科学内容生活化意味着让幼儿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不再受成人利益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奴役。课程生活化的典型特征是课程的具体性、直观性,主体性,课程从幼儿自然的发展规律中设定目标,课程从以自然态度面对的生活世界寻找内容,课程以向现实经验的还原为指针确定实施的策略。幼儿科学课程如果背离了幼儿生长发展的规律,只关注成人营造的抽象的、符号的世界,只倚重千百年来的口耳相传,无视幼儿的活动和经验,那么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儿童化就无法实现。

2.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现今采用的是三级教材体系,而我们幼儿园从上世纪就大力倡导开发园本课

程。幼儿园教师苦于无可操作的,可以囊括各个方面的教材。所以,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应与一线教师合作,寻找适合任何儿童发展的科学教育内容,并使其成为共用的教材。而每个幼儿园在完成这些内容的同时,可以开发原本课程,体现自己幼儿园的特色或地方的特色。

3.提高幼儿园老师的水平

我们建议幼儿教师在引领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不妨先进行充分的学习与准备。在自身对活动中所涉及的科学现象及简单原理较为清晰后。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方式探究。同时,在此建议教育部门在组织在职教师培训活动时,应开设基础科学知识课程.如邀请中学相关学科教师针对一些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提高幼儿教师群体的科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你拥有多少科学知识都不能回答每个孩子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关键是教师要理解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孩子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探究、如何对科学问题展开调查,而不需要博览群书绞尽脑汁,把无数的科学事实原理和概念塞满儿童的头脑(知识多了年幼的孩子也无法接受)。

4.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科学探索中来。

让家长参与不仅是让家长帮助老师提供一些供科学教育使用的废旧品,而是让家长首先在心里能支持,认同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活动,并也作为幼儿成长的合作者这,支持者。老师也可以请家长来旁听幼儿园时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的,并感受孩子探索的乐趣,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家长资源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谋求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能更好地充实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家园互动一方面能够凭借科学教育活动这一平台实现亲子教育活动的相关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家长进行相关的科学教育培训,以及安排家长来园观摩科学教育活动等方式,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的理解。

例如,去年九月在师大幼儿园实习班级组织的“龙源亲子一日游”活动,家长参与热情很高。其中有的家长为大家讲解龙的传说,一些雕塑的意义,给家长和儿童普及科普社会知识。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整个教育观的改变,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取向也有了巨大转变: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并不是某个教师或幼儿园随意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某种教育价值观变革中发生的整体变

化。因此,教育内容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儿童由于思维发展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还相对较弱,不能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因此,儿童的科学探究主要以描述性探索为主,即从现实出发,以所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为基础来进行归纳和推理,形成对于事物或现象特征的认识。

以往授受式的教学,幼儿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多以询问教师的方法得到答案,偶尔会让家长帮助查找一些资料,但也都是家长在资料上写上幼儿姓名,交给教师,教师再讲解给幼儿。这样的活动进行下来,当主题活动结束后,幼儿被问及相关的知识时,记忆力特别好的幼儿能说出一些,但大部分的幼儿已经随时间的推移忘却了,幼儿的理解、记忆效果不好。教师不再授受式灌输科学的知识概念,而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家长的参与下自主探究,幼儿探究他们的疑问和想法,通过与教师、家长、同伴等之间探讨、合作、交流,幼儿们在探究、合作、互助中建构他们的科学知识和观点。当被问及相关知识时,幼儿们都会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究经过,讲述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探究经历是幼儿长久的记忆,在此过程中建构的科学知识也会伴随幼儿一生。

动手做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动手做——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

动手做——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 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长沙市政府机关荷花幼儿园 2007年7月

动手做——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研究 开题报告 长沙市政府机关荷花幼儿园雷晓芳 由我园申报的《动手做——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课题,经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批准,被列为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立项课题。现根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召开课题论证会,请各位专家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的lederman 教授在美国提出了一项名为“Hands on”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1995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教授将其引入法国,并取名为“La main la pate”即“动手和面”的意思。经过若干年的实践,这些科学教育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功,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最典型的得到系统推广的是法国。由法国科学院首先推动的改革,经过评估,已被法国国民教育部列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在全法国推广。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中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共同在中国倡导和推动取名为“做中学”的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目前,20个城市推广实施,其中幼儿园近80多所。在此项目实施中,传统的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唯一目

标的科学教育模式受到挑战,让孩子亲历探究的过程,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共识。不少地方已经开发出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案例,但是,如何用适合幼儿阶段的方法来选择适宜的内容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仍然是亟待研究的。 我园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研究工作,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理论学习,科学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我们认识到:让孩子动手做,在做中学科学,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实施科学教育最核心的理念和方法。然而,从我园实施科学教育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两极分化。一方面有在确定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和进行教学设计时仍有重知识轻能力,重情感轻兴趣的培养现象。另一方面有的是只重兴趣、情感,轻科学概念、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探究能力,缺乏科学严谨性。 二是对科学教育内容把握不住,多局限于现成的书本的教材,而往往不能有机地将周围自然的、生活中的许多的科学现象纳入到课程内容中来。 三是在观察、实验、制作等操作中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欠到位,有时处理不好科学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拟从幼儿的科学教育——动手做的设计与指导入手,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体会我园幼儿特点和实践情况,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设计组织与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在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近年来,我们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首先,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例如,金秋时节,向日葵成熟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间观察向日葵,让他们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盘总朝着太阳?”让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对向日葵的果实进行观察,幼儿会发现原来向日葵的果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瓜子,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向日葵的欲望。 其次,我们要有一颗细致观察的心,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春天来了,我便带孩子们去寻找春天,这时候,有几个孩子发现了蜗牛,他们高声地喊了起来:“我找到了蜗牛!我找到了蜗牛!”其他孩子立刻一窝蜂地围了过去,于是,我把蜗牛请到了班里,先请幼儿观察蜗牛的样子,并让幼儿说一说它的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等等,然后建议把它养起来,紧接着又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蜗牛喜欢生活

在哪里?它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蜗牛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等等问题,先让幼儿自己观察、猜测,再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然后带到幼儿园分享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对蜗牛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最后,我们要迅速作出反应,调整教育策略。如夏天雨过天晴,有时小朋友会高兴地叫起来:“快看,天上有座彩色的桥。”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才是学习的时间,以前教师会忽略幼儿偶发事件中提出的问题和想法,现在教师能及时抓住偶发性活动的契机,不嫌麻烦,立足幼儿的日常生活,重视随机引导,及时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告诉小朋友:“那不是桥,是彩虹。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的,太阳光照到这些水雾里,小水滴会把太阳光的七种颜色折射出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我们的幼儿园种了很多的花和树,我经常带幼儿到户外,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当幼儿投身于大自然怀抱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启发他们提出问题。秋去冬来时,我引导幼儿进行常青树与落叶树的比较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docx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科学的含义与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了解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及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及范围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科学的含义 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与规律的知识。 2、科学是获取反映客观事实与规律知识的过程。 3、科学是看待世界的一种精神与态度。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 2、通过直接经验认识世界 3、探索过程与探索方法的试误性 4、所获经验的非科学性 (1)幼儿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世界 (2)幼儿的经验还具有主观性和泛灵性 三、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1、科学性和启蒙性 2、广泛性和代表性 3、地方性和季节性 4、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及范围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一)了解自然环境及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三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也就是“为什么教”的问题,这一章讨论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第一节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科学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违背科学事实(例:为了让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教师用黑色水彩笔描画后代表牙齿上的细菌,让幼儿观察这是不科学的) 启蒙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是粗浅的而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应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启示幼儿科学学习的媒介,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一是科学知识的“科学”,二是科学知识获得过程的科学 二、广泛性和代表性 1.科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呈现领域的广泛性 2.幼儿科学探索领域的宽广性 3.幼儿科学教育的奠基作用 根据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1.从广泛的范围中选择内容 2.衡量所选内容的代表性 3.考虑各部分内容的均衡性 三、地方性和季节性 1.幼儿一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特点 2.自然现象的地域性和季候性 根据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1.要注重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不要照搬 现成的材料。 2.要灵活地当地事物替换离幼儿较远或难以搜集的材料 3.根据当地季节变化特点,恰当地编排教育内容,而不要固守统一的计划。 四、时代性和民族性 根据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要求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1.结合幼儿生活选择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的内容 2.选择介绍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内容 3.引导幼儿认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产,或当地有名的物产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 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

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01-15T10:55:34.8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作者:朱静[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教育作为幼儿积累生活常识、拓展社会现象、提升理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不仅对幼儿的智力启迪和思维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还使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良好的素质培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口头讲授、演示操作等授课形式,严重影响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有效吸收和理解,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 年幼儿教育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教育 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还让给我们认识到许多科学现象。幼儿正是好奇、好问、好动的活跃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兴趣,将科学知识引入到幼儿的课堂教育中,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求知心理,还能增长幼儿对现象本质的了解,提升科学素养。但在实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对科学教育的主体和活动形式存在误区,普遍存在“帮”“带”“口语讲述”等现象,造成幼儿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因此,本文从幼儿认知、趣味创新、实践活动以及科教渗透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策略探究。 一、以幼儿认知为主体,合理设计科学教育内容 目前,在科学教育的开展中,幼儿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在课堂操作中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大多采用口头讲述、教师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幼儿在课堂活动中,保持“听”的姿态。这样的教育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幼儿的身体安全,但在知识的传授和素质培养上违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幼儿主体性,同时,也对幼儿的知识获取产生影响。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把握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以幼儿的认知基础为目标,合理设计科学教育内容,保证幼儿的知识获取和课堂学习效果。同时,科学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变化,使不同阶段的幼儿得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基础。此外,课堂活动要体现时代特征,避免“新瓶旧知”的现象,尽量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从而使幼儿的知识更具有发展性。 二、以趣味创新为主题,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从幼儿的心理活动来讲,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那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把握这一关键的心理特性,以趣味创新、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的知识获取更加的高效,对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增强幼儿对科学知识的体验性,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如运用“碘酒能使淀粉变色”的原理,组织幼儿进行“神奇的画画”,以魔术般的神奇效果,向幼儿展示“白纸显字”的现象,激发幼儿对画画的主观兴趣,这时,引导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亲手操作,使幼儿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从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创建幼儿科学知识区域 理论结合实践往往能有效的使幼儿充分掌握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因此,在日常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幼儿的学习规律,合理创建科学知识区域,设置探索环境,从而满足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求性和求知欲。如在班级的活动区域内,设置科技共享区、自然观察区、求实验证区等,并未幼儿提供各种活动道具、实验材料和操作设备等,如放大镜、U型磁铁、电池、小灯泡等材料。此外,在环境构设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问题或者实验小活动,明确幼儿探究实验的目标,增强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如如何使纸船漂浮、磁铁的悬浮实验等内容,保证幼儿的探究独立性,并适时给予幼儿相应的帮助和提醒,从而有效激活幼儿的科学思维意识,促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成长。 四、以科教渗透为思想,保持幼儿科学常态发展 科学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保持长期坚持、不断渗透的教学心态,理性客观、及时授教的教学观念,使幼儿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在日常科学教育中,幼儿教师应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使幼儿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增强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思考能力。如在“建高楼”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对积木的垒搭进行思考,怎样才能使“高楼”建的又高又稳等等。因此,幼儿教师应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方式,适时进行科学渗透,充分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教育素材,使幼儿建立科学的认知态度和理性的探究思维,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出,科学教育的有效渗透与实施,不仅使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得到科学、理性的认知基础,还帮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自主的探究心理,促进未来学习和成长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幼儿素养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幼儿的认知活动,增强幼儿的内在素养,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教育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曼曼,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5):84-84. [2]朱崇昌.略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上),2017(7).

【9A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1活动准备:不仅决定了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安排、难易程度的把握,更能够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它包括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经验准备指的是幼儿已经获得的和本次教学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经验等。每次活动前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准备,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地进行活动。材料准备指的是活动前教师将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准备好。做好材料准备,能够使得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提高活动的效率。 2.活动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开始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和有趣的形式进行导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进而烘托活跃的探究气氛。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演示现象导入,简短的指令导入,根据已有经验的问题导入和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导入的方法。 展开部分。展开部分是整个活动最主要的部分,所占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一部分,主要以幼儿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帮助为主,要避免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应该在提出的启发性问题的基础上,由幼儿充当活动的主导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进行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架”支持和回应,帮助幼儿完成探究活动。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既要使这一次活动圆满的结束,又不能就此结束幼儿的探索。活动结束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形式上不必拘于常规。 3.活动的延续。活动延续,主要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之后,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和全面理解活动内容,而延伸出来的活动,有活动到活动、活动到区角、活动到生活等多种形式。活动延续也可以由教师发起。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选题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题是活动设计的首要步骤,对整个活动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为,科学本身是抽象而不易懂的,如果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主题的时候选择的是幼儿生涩的内容,无疑会让幼儿一头雾水,无法达到活动的目的。 具体操作的原则。主要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材料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可观察、可操作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感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水平的口头式传授知识和概念,而应以让幼儿动手操作具体材料为主。 发展思维的原则。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提供材料、提问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让幼儿养成积极动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幼儿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和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以及“小学式教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只提供材料、启发性提问、及时回馈和有效引导的方式提供“支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去进行探究和摸索,让幼儿在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案例引导 提问: 1.本案例中,幼儿运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雨? 2.教师为什么把观察的地点从走廊移向室外? 3.活动中教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观察认识活动应如何设计? 一观察认识活动概述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它是从一定的任务出发,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某种对象的过程。观察也是科学教育中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其变化时,观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 观察对幼儿学习科学的意义表现在: 科学观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直接与周围世界接触的机会,使幼儿获得最直接、最具体的科学经验,把幼儿引入科学之门。 科学观察也是一项基本的科学技能,幼儿通过观察,可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提高感觉器官,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还可以锻炼大脑的信息加工,幼儿通过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离线考核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科学精神 答: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探究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 2.观察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3.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 答: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的教育方 4.自然角 答: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场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答: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 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2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目的性原则 ②可接受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全面性原则。 3.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1)启蒙性。 (2)综合性。 (3)地方性。 (4)各年龄班在认识内容与要求上不断扩大,逐渐提高。. 4.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答: ①做好幼儿观察的准备工作 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③善于运用语言指导幼儿的观察 ④在观察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⑤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⑥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论述幼儿小实验的特点? 答:(1)幼儿实验的目的不是进行科学发现,而是重复前人的部分实验。 小实验的目的是使幼儿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智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实验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索,探索本身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2)幼儿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简单,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结果。 2.以“收获的秋天”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总结性谈话? 答:①幼儿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经验 ②教师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③准备有助于幼儿回忆的教具 ④在谈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和启发性 ⑤谈话结束时,要总结谈话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_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_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幼儿园如何制定科学教育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欢迎阅读。 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教育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二、活动目的 1.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课外活动时间 2.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

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六、注意事项 1.自愿参加,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2.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有秩序,有热情。 3.自觉维护科学实验室的整洁环境。 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得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科学教育得目标结构 1、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得层次结构 幼儿科学教育得目标按其层次,可以分解为幼儿科学教育得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1)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 《幼儿圆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得科学领域得目标就是:①对周围得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与求知欲;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③能用适当得方式表达、交流探索得过程与结果;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受事物得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得重要与有趣;⑤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得环保意识。 (2)幼儿科学教育得年龄阶段目标 (3)幼儿科学教育单元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得单元目标一般有“时间单元”与“主题活动单元”两种。 ①“时间单元”,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或一周内要达到得目标,相当于“月计划”或“周计划”中得科学教育目标。例如:幼儿园中班九月份得科学教育目标。 ②“主题活动单元”,就是在一组有关联得科学教育活动全部结束后所要达到得目标。例如,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有趣得气味”。 (4)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得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一般就是指一次具体得科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得目标,例如:幼儿园小班“可爱得蚕豆荚”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以上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得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得层次结构。各阶段性目标之间就是相互衔接得,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得渐进性。 2、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得分类结构 (1)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例如,“知道生物得生长、人类得生活离不开水”。用词“知道”、“了解” (2)科学方法教育目标 例如,“能够根据豆荚得大小进行简单得比较与分类”。用词“能够” (3)科学情感与态度教育目标。 例如,“喜欢探究周围得自然现象”。用词“喜欢”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得内容 1、关爱、探究身边得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得关系。 (1)动植物与环境及人们生活得关系。 能说出常见动植物得名称。 (2)无生命物质与人、自然环境得关系。 ①水;②沙、石、土;③空气 (3)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得关系 2、关注、感受、探究身边得自然科学现象 (1)多种多样得光 (2)美妙得声音 (3)冷、热现象 (4)力。有推力、拉力、浮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吸引力、电力、风力等 (5)电 (6)奇妙得化学现象

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96060

“围绕‘电磁光’开展园本资源特点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 课题 开题报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幼儿园陈敏、薛艳娜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园本资源:指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在园本活动开发过程中来源于幼儿生活并能激发幼儿兴趣的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本课题提出的园本资源就是指本园特有的资源,例如:十四所所部科技资源、高科学素养的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 电磁光:电、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能量。本课题中“电磁光”指围绕我所雷达中电、磁、光的原理,延伸到幼儿生活中,可供幼儿观察、操作等科学探究的现象和能量。 科学活动:指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感受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本课题中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是指利用十四所的特色产品雷达及其电、磁、光的原理延伸出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探究式科学活动及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开展的其他科学活动(例如科技节、科普剧等)。 开展园本资源特点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在调查、挖掘、筛选十四所科技特色、家长、社区等资源并形成园本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各年龄幼儿特点、资源特点及各类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特点,充分整合与利用这些园本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如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科学区游戏及其他非正规式科学探索活动,探讨各类科学活动中教师在资源选择、方案设计、实施活动中介入指导、观察记录、评价交流等相关具体策略。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科学活动的认识与研究:英国的科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索、调查科学世界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现象、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性质及进行科学调查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物理过程并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澳大利亚的科学教育强调学生要经历一些学习体验,逐渐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形成正确的对待自我的价值观和态度、对待他人的价值观和态度、对待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态度。法国“做中学”(HANDS ON)强调面向每一名儿童,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重视儿童的探究过程,让儿童作为研究者,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支持者。2001年,我国与法国达成“北京协议”,准备在全国推广此项目。近年来,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有了新认识,重视早期科学教育,发展共同趋势是注重儿童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重视让儿童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 国内关于科学活动的认识与研究: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科学教育开展系统研究。王月媛老师(原崇文区幼教研究室教研员)认为科学教育应突出启蒙性、时代感,让儿童广泛接触科学,强调知识结构、兴趣、能力态度比知识更重要。让幼儿去探索发现,教师要做引导者、鼓动者、支持者、解释者。北京师范大学刘占兰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幼儿科学教育框架,探讨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具有可持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知识讲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导读]: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的崇敬。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 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一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第二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教学目的: 1、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及年龄阶段目标。 2、能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能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所期望幼儿获得某些发展,所以,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原有水平和能力以及教育活动的内容来确定具体的活动目标。在教育实践中,设计、表述教育活动目标时应该把握以下注意事项: (1)活动目标应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域内。 (2)活动目标的制定应该尽可能具体、清晰。 (3)目标的表述主题应一致。 四、案例分析 指出下列案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案例一 大班科学活动“小石头漂流记”的目标 1、能积极进行各种实验,并大胆表述实验结果。 2、乐意接受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问题所在:目标过于笼统、概括,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修改后: 1、能借助不同工具,尝试让小石头浮起来。 2、能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向同伴介绍实验结果。 3、乐意接受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二 大班科学活动“运水游戏”的目标 1、提供多种运水的工具和材料,能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水中遇到的问题。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问题所在:目标表述主题不一致。 修改后: 1、积极探索多种运水方法,能运用已有经验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 2、初步掌握画“正”字的统计方法。 五、作业 为下列活动拟写活动目标 1、可爱的小白兔(小班) 2、动物的分类(中班)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一:一、活动题目 苏打喷泉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苏打喷泉,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盖的瓶子、吸管、胶带、白醋、小苏打、水、纸、笔。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有趣的实验。 教师演示: (1)在瓶盖上插入吸管,吸管离瓶底距离约2厘米。 (2)在塑料瓶中倒入30毫升的水,并加入50毫升的醋。 (3)瓶内放人两勺小苏打,迅速将瓶盖盖上。 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1)这个实验真有趣,水从吸管中喷出来了。 (2)像喷泉一样,瓶子里有许多小泡泡。 (3)喷泉真好看!我也想做一个小喷泉。

我来做小喷泉。 (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苏打,喷泉没有做成功。 (2)盖子没盖好,泡泡都跑出来了。 (3)将吸管插入瓶盖中,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瓶盖上。先在瓶子里放人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人2勺苏打,迅速盖上带有吸管的瓶盖。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放l勺苏打不成功,醋要多放一些,再放2勺苏打,水就喷出来了。 (2)瓶盖没有盖严,泡泡都跑出来了,一定要盖严瓶盖。 (3)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醋,最后放了2勺苏打,喷泉就做成了。 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使用药品的量: 第一次水醋苏打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六、注意事项 1.教师提醒幼儿要进行分工:负责记录的幼儿要将醋、小苏打的用量记录清楚。

2.检查醋和小苏打的比例是否适当,瓶盖密封是否严紧。 3.盖瓶盖的速度要快。 4.要将小苏打碾碎后放入瓶内。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精华版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摘要:幼儿园教育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应该相互渗透。幼儿园实际教学中,科学教育相对处于被弱化的位置,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通过对幼儿园一线教学的调查,寻找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并做成因分析,为一线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由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从探究到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科学启蒙教育,注重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和条件,注重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对幼儿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意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视创新意识和

能力的培养,允许有选择性的学习。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国际竞争力日趋激烈,使得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深入人心。儿童期是培养年轻一代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意识到儿童科学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曾经有人调查世界上七十五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时,其中一个问题是:“您认为是在哪所大学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本领?”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幼儿园。可见在幼儿园学习观察大自然,学习自己动手去探索,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是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前提。所以,学前期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对儿童一生发展还是民族崛起,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儿童的科学教育非常重要,尽管孩子非常喜欢科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很成功。庞丽娟认为,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儿童科学教育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1 活动准备:不仅决定了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安排、难易程度的把握,更能够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它包括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经验准备指的是幼儿已经获得的和本次教学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经验等。每次活动前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准备,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地进行活动。材料准备指的是活动前教师将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准备好。做好材料准备,能够使得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提高活动的效率。 2.活动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开始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和有趣的形式进行导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进而烘托活跃的探究气氛。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演示现象导入,简短的指令导入,根据已有经验的问题导入和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导入的方法。 展开部分。展开部分是整个活动最主要的部分,所占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一部分,主要以幼儿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帮助为主,要避免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应该在提出的启发性问题的基础上,由幼儿充当活动的主导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进行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架”支持和回应,帮助幼儿完成探究活动。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既要使这一次活动圆满的结束,又不能就此结束幼儿的探索。活动结束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形式上不必拘于常规。 3.活动的延续。活动延续,主要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之后,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和全面理解活动内容,而延伸出来的活动,有活动到活动、活动到区角、活动到生活等多种形式。活动延续也可以由教师发起。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选题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题是活动设计的首要步骤,对整个活动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为,科学本身是抽象而不易懂的,如果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主题的时候选择的是幼儿生涩的内容,无疑会让幼儿一头雾水,无法达到活动的目的。 具体操作的原则。主要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材料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可观察、可操作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感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水平的口头式传授知识和概念,而应以让幼儿动手操作具体材料为主。 发展思维的原则。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提供材料、提问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让幼儿养成积极动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幼儿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和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以及“小学式教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只提供材料、启发性提问、及时回馈和有效引导的方式提供“支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去进行探究和摸索,让幼儿在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案例引导 提问: 1.本案例中,幼儿运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雨? 2.教师为什么把观察的地点从走廊移向室外?

当今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人类对科学本身及人自身主体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价值取向、目标构成、科学教育的内容、组织策略及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但总体而言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研究起步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因此对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是幼儿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的客观需要。第一、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与特性、发展历史、意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要素幼儿学科学的特点。第三部分论述了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在内涵与特性、目标构成与价值取向、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组织形式及方法、反馈与评价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传统的教育思想及观念、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欠缺、幼教师资水平不适应及各种教育力量不协调这些方面对问题进行了 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就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合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及相关的教育理论提出了以下解 决对策转变幼儿园科学教育思想及观念、提高幼儿教育师资水平、优化教育资源与协调幼儿教育力量。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对策’。冷●●●■’拼’’锄出仃叫眄铷’’印觚仃叫耐觚印伽鸡Ⅱ鼯泣毅…士℃唱眄Ⅱ印玛Ⅲ●●■ ■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问题的提

出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幼 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园科学教育不管是对社会 还是幼儿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效果 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课程 的改革与研究历来是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和核心点。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其核心就是课程改革幼儿园科学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日益被世人关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考虑未来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国际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 新现象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以下趋势许多国 家都十分重视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科学界人士直接参与基 础教育改革课程与教材的改革热潮再度兴起以开发智能、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情感、兴趣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方兴未艾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改革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趋 势日益加强。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都确定了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具体纲领、文件几乎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美国和法国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做中学’’项目活动研究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孩子“自然性”的发展印度的“幼儿趣味动手学科学的研究德国的“尊重科学事实、发展孩子个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等。改革开放以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途径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途径 (一)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教育 1.观察认识型活动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观察,能促进学前儿童多元智慧和观察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这类活动时,首先应该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明确观察的目的,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或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方法开始观察活动;接着尽量让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适当地讲解,以帮助幼儿加深印象。结束时要巩固加深幼儿所获得的印象。 2.实验操作类活动 实验操作类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它强调的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过程。实验操作对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真正引导幼儿亲身经历和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并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比获取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更为本质;能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满足探究欲望,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使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探究和思维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 教师在组织这一类活动的时候,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其次,根据活动,充足、多样的材料,让幼儿有充足的机会与材料接触,同时引导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主动建构认识。 3.科学讨论型活动 科学讨论型活动是指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的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尽管它不是一种直接探究活动,但也是幼儿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是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活动类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