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苏轼与佛学

苏轼与佛学

苏轼与佛学
苏轼与佛学

浅析苏轼与佛学的关系

引言:佛教作为中国传统三大教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无数先哲的人生中都有着深刻的佛教印记。在中国历史中,佛教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不懂佛学,就无法读懂中国文化。而苏轼作为中国一代文豪,其作品豪放挥洒,指点江山,其意境为无数后人所折服,作品中更体现了很多佛教中的“五蕴皆空”等核心思想。苏轼所生活的北宋文化异常繁荣,佛教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佛教中业报轮回的教义以及佛典故事中奇伟的想象力无疑影响了很多北宋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而其一切皆空的思想更对苏轼人生后期荣辱不惊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纲要

1、佛教在北宋时期的发展

1.1佛学东渐。

1.2禅宗在北宋的繁荣

1.3苏轼在佛教环境中的成长

2、佛教对于苏轼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2.1苏轼的人生轨迹

2.2苏轼的处世之道

2.3苏轼诗词中所表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佛教对于苏轼诗词创作的影响

3.1 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广泛影响

3.2苏轼生活中的佛教

3.3苏轼诗词所反映的佛理

结语

1、佛教在北宋时期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中,无数诗人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有着佛教精神的印记。而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中文化异常繁荣的时期,儒道学三种思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更有三教合一的趋势,而佛教更在其中有了更中国化的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北宋时期文人的创作。

1.1佛学东渐

佛教源产于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穆尼,本命乔达摩·悉达多。佛教起初仅在恒河流域流传,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约公元前273-前232年),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比如东方的中国,日本以及朝鲜。7—8世纪,佛教在印度开始衰落,而在中国等地却获得了新的发展。

佛教的基本思想包括四谛说、起源论、业报轮回说和三法印等理论,其最根本的思想是一切皆空,一切皆空。六祖慧能的诗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是对这一根本思想的完美诠释。

佛学东渐在中外交流史中是一件大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两汉时期佛教虽已传入中国,但仅局限于上流社会中流传,真正让佛教有了新的发展的时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下层劳动人民也开始寄希望于佛教,所谓“轮回学说”这一精神的慰藉。而盛唐时期佛教则完成了他的中国化进程,并以其独到的精神魅力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这种影响包括两方便,一种是直接影响,即佛典中的文艺作品;一种是间接影响,即非佛教徒创作的蕴含着深刻佛教思想的文艺作品。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作常与佛典相印证,诗中有佛,佛中有诗,故被人称之为“诗佛”。而佛教中的业报轮回万物皆空思想更对唐传奇(如《枕中记》)甚至明清小说(如《聊斋志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禅宗在北宋的繁荣

佛教于盛唐时期完成了他的中国化,却在宋元时期走向了衰败,然而他的一个分支——禅宗却在宋朝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来源于禅宗本身独特的魅力,也来自于北宋时期的外部环境。北宋时期,国家积弊已久,在内,官僚贪污腐化,在外,辽与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统治者对内巧取豪夺,对外委曲求全,这种压抑的社会现实已经超出了儒家思想的适用范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在此时已经没有了社会意义。因此,北宋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禅宗,试图从这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逃避对于现实的无奈。同时,北宋统治者高层也十分倾向于禅宗,从太祖到神宗,统治者都十分推崇禅宗,兴建寺庙,在舆论主导上推动了禅宗的发展。而禅宗本身“明心见性”这种修行方式,包括“顿悟”这一对佛理的感悟,更使禅宗本身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北宋时期有着三教合一的大潮流。禅宗将佛教本身的精义发扬,又将部分儒家思想融合,使得自身有了兼具儒家与佛教的思想内涵。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六组慧能的诗篇,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禅宗无法让人们面对现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却可以让人们修心养性,净化自己的内心,从而在精神上达到解脱。因此,在北宋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禅宗便成为了从平民百姓到士大夫共同追求的精神避风港,文人的作品中常透露出禅宗的机锋,而禅宗高僧也常能写出不次于文人的诗作,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在观看某些北宋时期的电视剧时,常会看到一些高僧往往随心而作的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魅力,而文人与高僧对话时也能说出不俗的佛理,这一切都是有历史依据的。

1.3苏轼在佛教环境中的成长

苏轼所在的四川地区是佛教传播十分发达的地区,而苏轼幼年的住所更与佛门圣地峨眉山相去不远。在一个佛教氛围如此浓郁的地方成长,不难想象苏轼的成长一定伴随着佛教,而他的家庭成员对于佛教的热爱,也证实了这一判断。苏轼的祖父、父亲、母亲都信奉佛教,这一点或多或少都会对苏轼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父亲苏洵也多与蜀地高僧结交,故有“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师归,布衣疏食,以为其徙先。”苏洵在圆通禅院与居呐禅师论佛时,僧转还把他列为居呐法嗣。在苏洵的一生中,他还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珍品,苏轼曾回忆说“舍所爱做佛事,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如此虔诚的佛教徒与浓郁的家庭宗教氛围,很难说没有对苏轼产生影响。

学者今天常讨论苏轼究竟是何时接受的佛学,众所纷纭,所见不一。他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自称“轼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很多学者认为,这里的“道”,就是佛教的“道”,所以说苏轼在早期便接受了佛禅思想。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这封信作于苏轼晚年贬谪在惠州时,而刘宜翁更是一个对道家非常崇拜的人,所以信中的“道”不一定是指的佛道。我认为,不管苏轼是在早年还是在晚年才接受了佛禅思想,至少,在他年少时,他的成长环境中处处是佛,他的生活环境中处处是佛,所以,也许他接受佛学的时间比较晚,但在他的思想中,一定早就为接受佛学做好了铺垫,而苏轼的诗词以及与佛印等高僧的交往更成为笔者这一想法的辅证。

2、佛教对于苏轼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生平喜欢什么,人生观价值观便容易受什么的影响。所以齐白石作为一代大家才会说出

“愿为青藤门下走狗”这一真情痴语,青藤者,徐渭也。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从一代才子到被贬谪的“罪臣”,人生境遇起伏很大,而最终却能从他的诗词中看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脱俗的思想,这种万物皆空,荣辱不惊的思想积淀正是基于对佛教思想的不断领悟。可以说,佛教影响了苏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1苏轼的人生轨迹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更是刘备西蜀集团的大根据地。

千年以降,这里出现过无数辉耀中国文学史的名字。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忧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这一切,都为四川蒙上了人杰地灵的面纱。公元1036年12月19日,一名婴儿降生于四川眉山,他的父亲不会知道,眉山不会知道,四川不会知道,这个婴儿将会在中国文学史上书写新的篇章,辉耀整个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开天辟地的人物,这个婴儿就是苏轼。

苏轼成长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便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即苏洵。在父亲的影响下,苏轼自幼便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天赋,并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元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第一次走出四川,进京参加科举,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开始崭露头角。此后的苏轼少年得意,仕途顺畅,这一时期正是苏轼人生的顺境。而公元1069年,因对王安石新法的不满,苏轼被贬谪出京,由此开始了他人生的逆境,也开始了他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

起初,苏轼被调任杭州通判,随后先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在这十年中看到了民间疾苦,看到了真实的社会环境,《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便与此期间创作。这十余年苏轼虽被贬谪,却还未达到他人生的低谷。公元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还不足三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朝中政见相左的同僚陷害,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而陷害他的人就包括同样为大家所熟知的文学史上的名人——沈括。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转折点,出狱后苏轼被贬谪黄州,心情抑郁,此时他对于佛教禅宗的领悟更上一层楼,他文学创作中的大部分名篇即在此阶段所作,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哲宗即位后,苏轼起复为中书舍人,却又因批判朝中腐败现象被贬谪,在杭州度过了他生命中最舒适的十六年,此时的苏轼无论对佛学还是对文学的领悟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对于爱情和亲情也有了新的领悟。公元1101年,苏轼在被贬谪几十年后获赦北归,行至常州时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文忠”,“文忠”二字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精准的概括。

2.2苏轼的处世之道

先来看苏轼的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名为《定风波》,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其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是传世名句。人们都说这首词反映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笔者认为,这首词更是苏轼处世之道的写照。苏轼作这首词时正被贬谪,刚从乌台诗案中解脱。按理,这时的苏轼应该处于消沉的情绪中,而在词中,苏轼的心态却完全是乐观豁达的。“别去听外面那急骤的风声,也别去管那大雨倾盆,这些并不妨碍我浅吟低唱在林中散步。”这种境界与慧律禅师“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轼完全沉浸在对自由的追求之中,贬谪并没有影响到他对自由的渴望。“一蓑烟雨任

平生”读来有如中国画的写意,相比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人物的名字“任我行”,少了一分霸气,多了一分潇洒。这正反映了苏轼对于处世的新领悟:不必在乎外界的荣辱得失,尽情做我想做的,你自狂风暴雨,我自闲庭信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几乎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竹林中狂风暴雨,而一位老人一袭蓑衣,在雨中闲庭信步,风雨人生路,老人淡然走来,雨中驻足回首一望,半生萧瑟,年少轻狂,党争迫害,一切有如过眼云烟,所有的一切他已经经历,又何惧眼前的风雨呢?于是老人整整蓑衣,向着面前的风雨继续从容而行。

宋代学者胡寅曾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我认为便很好的概括了苏轼的处世哲学。而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则更真切的表达了他的豁达乐观。中国自古以来,“士农工商”是有严格等级制度的,而苏轼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士子,却甘愿为“农”,其超然物外的胸怀便为人所叹服。何为东坡?东坡者,躬耕于山坡之东也。所谓“万钟于我何加焉”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气度。所以,在对于人生和佛学有了更深的领悟之后,苏轼有了这种不计较得失,超然物外的处世之道。

2.3苏轼在诗词中所表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余秋雨先生说苏东坡完成了“黄州突围”,他在黄州完成了对世俗还有自身造成的壁垒的突破,开始了人生的新境界。事实上,毋宁说苏东坡从黄州开始树立了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黄州突围事实上是每个文人都要经历的有青涩转为成熟的必经之路,也许是黄州突围,也是是密州突围,也许是湖州突围,总之,每个文人都会在某件事之后完成对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从而开始了新的人生和创作之路。

贬谪黄州,对于当时的苏轼而言,可为死里逃生,那场所谓的“乌台诗案”本身就是一场闹剧。此时的苏轼俸禄微薄,生活窘困,经济上是拮据的,精神上是苦闷的,思想上是孤独的,于是,一首《卜算子》道尽了他的一切凄苦。“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以孤鸿自居,生活困窘,前途飘渺无影,完全不知明日在何方。然而,孤鸿却又是孤傲的,即便不知明日在何方,仍旧不肯随意而栖,“拣尽寒枝不肯栖”,宁可继续寂寞,继续忍受孤独,最终停在了冰冷的沙洲上,所谓人困而不丧其志,就是苏轼当时内心的写照。

之后,由于生活困窘,无奈下的苏轼在东坡耕种,以此补贴家用,故有了“东坡居士”这一自号。当一个人在窘困是还有自嘲的精神,那么这个人的内心一定不会窘困,苏轼正是这样一个人。虽然身为士而事农,苏轼却乐得其所,在“东坡”寻找着另一番人生乐趣,这一切都为他豁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出了铺垫。之后,苏轼的相当一部分诗词都有着对豁达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应,比如上文提到过的《定风波》,比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词的上阕以淡雅的笔墨描述景色,使得雨后苍翠欲滴的景色如在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借景抒情,“谁道人生无再少?”言简意赅,比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加有力度的抒发了内心奔腾的壮志雄心,令人振奋。这种在逆境下所发出的呐喊令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所谓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拮据通通不值一提,这中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苏轼在经历了逆境之后所形成的成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轼“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也许苏轼的一生没有林语堂先生所说的那么潇洒,但他经历了风雨后所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却真切的在他的诗作中反映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万事皆空。正如他在《念奴娇·送钱穆父》中所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3、佛教对于苏轼诗词创作的影响

在上文中所提到的苏轼人生观与价值观还有他的处世之道中,都贯彻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与禅宗“万物皆空”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联。可以说,正是由于禅宗思想的成熟,使得苏轼的个人思想得到了升华,而苏轼个人思想的升华,也使他的诗作中更加凸显了佛教禅宗的思想。二者相辅相承,共同塑造了一位千秋文豪。

3.1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广泛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随着西方教义的深入传播,佛教的发展已经不如古代兴旺,然而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在当代仍旧占有很大的地位。

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西游记》,而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经过后世的艺术加工,玄奘取经这一佛教传播的重大事件被演绎为《西游记》这一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这仅仅是佛教对于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影响,佛教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更加数不胜数。比如明传奇中的《南柯记》便是对佛教“色空”观的演绎,同样的还有前文提到过的唐传奇《枕中记》,这些都是佛教“色空”思想在文学上的写照。而同为明清章回体小说的《三言二拍》、《儒林外史》以及传奇小说《聊斋志异》等更无不以宣扬因果报应思想为主题。《西厢记》以一场惊梦为终结,《桃花扇》以“猛抬头,存过萧条,城对着夕阳道”作余韵,都是“人生无常”的观念。而大气磅礴的《三国演义》开篇即题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对佛教上述思想的集中表现。直到今天,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作品中仍旧保留有大量的佛教轮回因果思想,足见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多么大的影响。

3.2苏轼生活中的佛教

对于苏轼童年家庭环境中的佛教氛围,上文已经详述,这里不再啰嗦。而事实上,苏轼的生活中几乎处处有佛教,就连他的弟弟苏辙,对于佛教的领悟也有相当高度。而民间对于苏轼的演绎传奇中,多有提及一个人——佛印。佛印即佛印禅师,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与苏东坡为至交,两人往往相携而游,以佛理机锋相辩。南宋时曾出现一本书名为《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所记皆为苏轼与佛印禅师机锋词语。

少时曾看过一篇文章,名为《核舟记》,“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苏东坡与佛印的关系非常亲密,两人经常以佛理互打机锋。史料中流传较多的一则故事是这样的。苏东坡问佛印,“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后,想趁机占佛印便宜,边说“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但是佛印听后并未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所谓心中有佛,便是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怜悯之心,感恩之心,用这样的心去感官这个世界,自然处处都是美好的,逆境最终都会变为顺境。

所谓“境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苏轼在生活中不止与佛印这样的高僧相交甚笃,他与大觉怀琏、玉泉承皓等高僧也是很好的朋友。正是在这种生活环境下,苏东坡的个人思想和诗作中经常能看到佛教的影子。甚至他悼念亡妻王弗的词作中也体现了佛教轮回的思想,“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佛教在苏东坡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像空气一样随处皆是,触手可及,处处都是佛教,处处都是佛理,结合苏东坡个人坎坷的人生经历,最终形成了苏东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诗词风格。

3.3苏轼诗词所反映的佛理

黄州可以说是苏轼诗词还有思想成熟的地方,贬谪黄州之后,苏轼的诗词还有人生感悟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中蕴含的佛理也更加深刻。之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抒发的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是对于团圆的美好祝福与向往,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蕴含的悲悯之心是相同的,但也只是对于佛理中慈悲之心的领悟。而贬谪黄州后,他的诗作更加深刻的体现了佛理中的精髓。世人都将苏轼划分在豪放派。但是,就词作而言,苏轼三百余首词作,豪放类作品却只占了百分之十,剩下的大多是描述田园风光,谈禅说理,更多的温婉的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佛理的感悟,所谓于平常处显禅机。如《蝶恋花》中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生动描述了佛理中“空”的思想。《陌上花》中“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中的对比将佛家人生无常的思想描写的非常通透。而《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但将佛理与实际相结合,更透露出对于思维辩证的哲思。事实上,苏轼文辞中对于佛理表现最多最透彻的往往是人生无常,不挂怀过往,寄希望于明天的思想。比如《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透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位文豪的形象与思想,他饱经坎坷,历经挫折,精通佛理,常存悲悯之心。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他都能从丰富的思想内涵中找到重新站起来的理由,正如他诗作中所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从上学就开始学习先哲的诗作。我们会背诵,我们会模仿,却独独缺少了对他们作品思想的思考。我们会背诵《五人墓碑记》,却很少会有人思考东林党人与阉党斗争的信仰,我们会背诵《赤壁赋》,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苏东坡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篇旷世奇文,透过这篇文章去思考苏东坡那深邃的思想内涵。苏东坡与佛学是相辅相承的,正是因为苏东坡思想的豁达,他才能接受佛学平淡的精髓;也正是因为佛学禅宗的悲悯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才成就了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存在的苏东坡。在今天这个社会,思考苏东坡与佛学的关系与思想,更能为我们浮躁的心找到一丝平静之地,借此来思考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理想,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我们如何豁达的面对人生。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我们的思想才会更加深邃,而我们的民族,也将更加的繁荣兴旺。

苏轼诗词全集

苏轼诗词全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苏轼」诗词全集(3459首) 新窗口打开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5、《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 6、《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 7、《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

8、《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 9、《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拈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留待与、个中人。淡烟笼月绣帘阴... 10、《浣溪沙》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11、《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13、《浣溪沙》 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14、《浣溪沙》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15、《浣溪沙》

苏轼书论与书法艺术中的佛教思想探析

苏轼书论与书法艺术中的佛教思想探析 关键词:苏轼书法禅意 在宋时期,于文化艺术领域卓有成就者比比皆是,然而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则别开生面,并将宋朝书法艺术推向了“尚意”高峰。由于佛道思想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学佛、参禅,再加上统治者的倡导儒、释、道三教并举,苏轼的生活理念、诗文创作及书法观念也都受到了这种大环境的影响。苏轼从小受家人及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信仰佛教,二十岁后多与僧侣来往。平时常抄写佛经,研习佛理,有不少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传世。在书法方面也写了不少与佛教有关的书法作品及书法理论,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苏轼书论与书法艺术中的佛教思想。一、以书而做佛事在佛教中,为弘扬和传播佛法,许多佛教信徒都会抄写佛经。而这种写经也是佛教信徒们修习佛道的一个重要修法,即“以文字而作佛事”。《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已,当知是为佛事。”所以以往许多“古贤士大夫,栖心大乘,每以笔墨而作佛事。”对于这一修法,苏轼也是极为主张的。宋代高僧惠洪说到苏轼:“东坡居士,游戏翰墨,作大佛事,如春形容,藻饰万象。”这里说到的“游戏”是佛教用语。在佛经中,“戏”是“自在”、“无碍”之义。而“游戏”常与“自在”连用,称“游戏自

在”,或“游戏神通”、“游戏三昧”。洪法师在这里说的“翰墨” 可能不单单指书法,但绝对是包含书法的。苏轼擅书画,然而苏轼再绘画上作佛事,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因为苏轼在绘画开文人画之先锋,多以枯木竹石为题材,难能与佛事有什么关联。所以在这里我们理所当然的要思考到其书法上边去。苏轼曾经书写过不少佛经,今有《心经》、《华严经破地狱偈》与《金刚经》等传世。在江谦的《复阳斋丛刊之三东坡禅学诗文要解》里收录了苏轼写的许多的赞文、偈语等。在书写佛经时,古人往往先焚香、沐浴、静心,书写时怀恭敬心。苏轼虔信佛法,其当时书写佛经时必定也是以恭敬心、清净心书写。我们从其所写的《金刚经》就可以看出,其书一丝不苟,无一错漏之处,且平静而有庄严之象,这是佛法对其影响下的结果。然而在他其他的作品中也能见到类似的风格的作品,比如《赤壁赋》、《祭黄几道文》、《洞庭松寥赋》等等,都属于平和、安静一路,极似《金刚经》的风格。我们再看苏轼在《书若逵所书经后》的这段话:怀楚比丘,示我若逵所书二经。经为几品,品为几偈,偈为几句,句为几字,字为几画,其数无量。而此字画,平等若一,无有高下、轻重、大小。云何能一?以忘我故。若不忘我,一画之中,已现二相,而况多画!如海上沙,是谁磋磨,自然匀平,无有粗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疏密?咨尔楚、逵,若能一念,了是法门,于刹那顷,转八十藏,无有忘失,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佛学与玄学

如何看待佛学和玄学 在我国魏晋时代,思想意识形态出现了两股重要的思潮,这两股思潮以其高度抽象和比较艰深的唯心主义思辨形态呈现于历史舞台。而且各有五光十色的支流派别,纷纭庞杂的体系结构。“佛学”和“玄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佛学也就是佛教哲学,是东汉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外来宗教。它着重宣扬灵魂轮回说,因而也特别重视内心,主张养生养神,少私寡欲,清静无为,以为这样就能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而成为佛。魏晋时代,佛学与当时起支配地位的玄学唯心主义思潮相结合,佛玄合流,后来又反过来给玄学唯心主义以影响,丰富和发展了玄学唯心主义,并取代了玄学的地位而在南朝一度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统治思想。历史在发展,佛教也跟着变化,东晋末年以来i,门阀士族日趋绝对化,门第壁垒森严,同时佛教僧侣内部也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促使当时士族、王子、帝王和佛教学者都十分关心来世成佛的问题。但是当时大乘般若学有个弱点,就是它偏重于对世界的晦涩的抽象的哲理思辨。从而带来两个局限性:一,只有具备较高水平和唯心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能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只能流布于封建统治者和知识界的上层,难以广泛地吸引广大群众。二,相对缺乏关于如何成佛的信仰宣传。从而客观上也冲淡了佛教之所以为佛教的根本特色,削弱了佛教麻醉作用的发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般若学在登峰造极后,就转而趋于沉寂,而为日益昌盛的涅槃学嗦取代。涅槃学主要是杜撰和阐发佛性学说,“涅槃佛性”问题是东晋末年南朝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和思想根源。它既非外来的佛学思想直接影响的产物,也非我国以往传统思想孤立地演变的结果,而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现实政治需要,继承改造和发展先秦至两汉以来道家、儒家等思想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魏晋玄学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指我国魏晋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理论学说它的中心思想是讲“天人之际”的,“天”指天道,即宇宙观,“人”指社会人事,包括政教措施。所谓“天人之际”就讲天道和人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也就是讲宇宙“自然”和“社会名教”的关系的理论,所以它既是哲学,又是社会政治学说。从哲学的高度它论证社会政治思想,就是魏晋玄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因此,又可以说魏晋玄学是一种政治色彩极为浓重的哲学。 魏晋佛学与玄学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相异点:一,内容不同。魏晋佛学是讲出世的,讲所谓众生成佛;而玄学则讲治世的,讲封建最高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前者以超面貌出现,后者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二,思想渊源不同。魏晋佛学是吸取魏晋玄学又继承印度佛学再重组合而成的思想;玄学则是中国原有的儒道等思想演变而成。玄学影响佛学,佛学又反过来影响玄学。三,地位不同。虽然佛学和玄学都受到专制统治者的提倡。但当时居于正统的是玄学,玄学直接和门阀士族统治相配合成为帝王和名士治理国家和立身行事的指导思想,而佛学是玄学的助手,处于从属地位。四,作用不同。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相对它先前的汉代经学,从神学目的论演变为唯心主义本体论,由神创造宇宙说演变为宇宙万物体用说,以“忘言忘象得意”的方法论取代了烦琐注经象数类比的方法。而魏晋佛学则以它的宗教信条麻痹人民的思想,把人们引上了脱离现实世界的歧视。 而它们的相似点主要有:一,唯心主义的思想性质相同;佛学和玄学主流派都是倡言“空”“无”,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路线。二,都具有某些辩证法因素;佛学和玄学对有无、生灭、本末、体用、言意等论述都是唯心的,但又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于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联系和区别,都有启发,借鉴作用。三,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相同之处。四,都是门阀士族的统治工具;玄学以其鲜明的

从乌台诗案论苏轼

从乌台诗案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湖州谢上表》 时间: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了文字狱。 起因: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 小民。”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而他们恼羞成怒,必然对苏轼进行报复,同时也是借新法谋私利、打击异己的一个步骤。当时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念dǎn)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他举的例子,“赢得”两句及“岂是”两句出自《山村五绝》;“东海”两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读书”两句出自《戏子由》。但经断章取义后,句句上纲上线。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总是习惯于在谴词造句上表现得十分微妙,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含义。比如御史台里的“新进”们。六月,监察御史里行何大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说苏轼愚弄朝廷。偷梁换柱正是小人们的惯技。这里还有一点背景,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结果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苏轼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韦某一笑是诗词 发布时间:18-01-1612: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词豪放恣意。 今天来拜读一下苏轼的古诗和宋词。 诗歌 1、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6、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7、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9、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的宋词 10、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试论王维诗画中的佛学意趣

试论王维诗画中的佛学意趣 摘要:王维是唐代伟大的一名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信奉着佛学,并以其超绝的诗画艺术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王维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与其高深的佛学修养与造诣是分不开的。佛学对王维的世界观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并且对他的诗画风格也产生巨大的影响。王维诗中的最大艺术特色就是其创造出一种蕴含无穷空寂、虚幻的境界,并且也将佛学思想充分融入其艺术表现形式之中。 关键词:王维;诗画;佛学意趣;艺术表现方式 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生前就非常精通诗赋与禅理之道,在其去世之后,更被冠有“诗佛”的美誉。王维的弟弟王缙对佛学十分信奉,其母博陵崔氏更信仰佛学长达十数年,而王维的字“摩诘”也是将释迦牟尼与印度佛教同期的大乘居士名号拆解而取的。 佛学对王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奠定了王维山水诗画的艺术风格。胡应麟在《诗薮》中评论王维诗文时曾道:“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由此可见,王维笔下的山水诗中的艺术特色,已经创造出一种空寂虚幻的高远境界,这一点是前辈古人所没有领悟到的诗歌艺术境界。 王维在绘画领域的造诣也是令人称赞的,大文豪苏轼曾经称赞他的画“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这不仅仅是通过比喻与夸张的手法将赞叹之情表达出来,他的绘画更是将外界事物的描述极尽简单,并且将事物的本态较为清晰地表现出来。与其说王维注重对外在景物的描述,不如说他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使其进行有意识的重组与截取。[1]王维关注超越自然的意象与禅宗信仰的解读,从而奠定了其绘画作品中蕴含的写意风格特征。从艺术创作方面进行分析,王维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似而非似”的艺术真实感。 一、心境与佛境的相通之处 禅宗是印度的佛教在中国流传并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佛教宗派,“禅”的主要意思就是静坐思虑。简单说来,就是静静坐在一个地方思索佛教的理知,不诉

佛老之说论文——佛学与灵魂说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佛学与灵魂的联系,从文化、科学等方面对灵魂做了详细的解释。通过引经据典的形式,对灵魂所在进行了描述。以释迦摩尼的佛教理论为基础,由释迦摩尼的人生概要和涅槃后的灵魂超脱引出佛教灵魂说。并从其他领域讲述了关于灵魂的学说,还通过科学实例和科学验证对灵魂的真实存在做了诠释和证明。 本人表达了自己对灵魂的理解和灵魂的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灵魂看人的本质,以及灵魂的善良与邪恶,并做了相应的解释和表达。 关键词:“灵魂”、“释迦摩尼”、灵魂说、“科学” “灵魂”简要释义 灵魂,名词解释为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1、文化意义上可以影响或激励后人的人文成果。 2、科学非正统派认为附于人体的心意之灵。 3、比喻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核心因素。 4、高尚的品格。 5、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死亡。 从字源学的角度看,法语“灵魂”(“anima”)意为“赋予生命者”,也就是制造出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者,独特个性指的是基因密码。 “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于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数有情众生。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法度众之坚定心念。兜率天之天众听闻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间,咸感哀伤悲泣,忧虑从今后,不能再听闻白幢天子讲经说法,白幢天子知悉天众之心念,乃告知天众:吾虽决定降生世间,但吾将一生补处菩萨之权位,以宝冠为记,授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继续于兜率天为诸位讲经说法,此事之殊胜,无可比拟,故弥勒菩萨又号「无能胜」,即源于此。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可见,释迦摩尼的涅槃,只是舍身,其灵魂仍在,只是经过了超脱,远离尘嚣,远离生老病死的苦痛和循环,上升到了佛的高度,灵魂永恒存在。 故而佛陀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云“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顿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答: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什么特点?(3分) (2)、下片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答: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词的上阕写景,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2分)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_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佛学对苏东坡的影响解读

佛学对苏东坡的影响 摘要: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思想、人格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并与儒家、道教思想融合,构建起卓然独立的思想和人生境界。 关键词:苏轼,佛学,禅宗思想 中国佛学在文学作品的表现,多是通过禅宗悟道之思想而反映。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称为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苏轼自命为“居士”,自称“洗心归佛祖”(《和蔡景繁海洲石室》),他的禅话被收入禅门语录,他本人也被看作是临济宗黄龙派慧南弟子东林常总的法嗣(陈中浙著:《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而苏轼的人格和人生确实与佛家的影响有着深切的关联。 (一)对内容素材的影响 苏轼经常将佛典禅语作为诗文的素材,其作品中比比皆是,以下仅举几例用得比较巧妙的。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 尽日劳君挥肘。轻手, 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如梦令》 即是用词来说明《维摩经?佛道品》“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花, 浴此无垢人”的道理, 喻一切本自清净。这和六祖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的是同一种道理,即“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也就是说,一切皆空。色即空,空即色。作为尘世人,苏轼是参透了这些本真的。来去本无一物,所以就算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但“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断肠处,仍有月明如水。

浅析王维诗歌的佛性

浅析王维诗歌的佛性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有许多的确寓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纯粹的佛理说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 王维是唐代一位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大诗人;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历代以来,对王维诗歌中的禅理禅趣论述颇多。王维的信佛和他诗歌中的禅意,是明显的事实。本文试就王维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佛性作一论述。 王维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田园山水诗,的确写得很美,以至早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诗也的确含有佛性与禅意。如《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其一: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以贪始觉贫。声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这本是一首慰病之作,作者却在演绎禅理,现身说法,用禅宗的思想来解释人生疾患。诗人认为,人之所以眷念人生,就是因为有世俗之念,只有去掉世俗之念,才不会迷失道路。“五阴”、“六尘”、“十八界”等佛教概念在诗中大量出现。我们再看《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

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这样一些佛理说教诗,在思想内容上并不可取,严格说来只是佛教信徒的偈颂。 在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有许多的确寓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如上一类的纯粹的佛理说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我们再看《鹿岩》,这是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中的另一首名作,同样是描写一个空明寂静的意境。诗中所表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正是禅宗所提倡的。王维对佛教各宗各派持有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禅宗。他母亲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大照即北宗神秀的弟子,这对他早年的思想不可能没有影响。四十岁左右时,他又遇到南宗慧能的弟子神会,接受了神会的南宗心要。禅宗是中国人自己的哲学,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也就是对一切境遇不生忧喜悲乐之情,不尘不染,心念不起。王维以禅宗的态度来对待人世社会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种恬静的心境,进而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诗中,使诗歌显耀出禅光佛影,如果拿《维摩经?佛国品》中“若菩萨欲得

佛教与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 星云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一.佛教对心的看法 “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

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呀!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由于过去无明烦恼的影响,造成我们情绪与判断力的偏差,更因为贪、瞋念头的兴起,使我们生出妄识妄心,错看世间的一切。如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没有阳光、雨水的因缘,也不会开花结果。因此,人类心灵深处虽然存在着各种爱恨

作文素材积累 苏轼与乌台诗案

作文素材积累苏轼与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宋神宗在接受了何正臣、舒亶等御史们对苏轼的指控后,派遣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拘捕苏轼。押解至京后,苏轼被投入御史台的监狱。何、舒等人把苏轼写的诗深文周纳、无限上纲、曲解附会,目的是欲陷彼于罪,置彼于死地。他们对苏轼诗《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的解释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全诗如下: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咏物诗,作者是想以此说明自己有桧树一样挺拔不屈的品格。何、舒等人则借此大做文章,指控这首诗有不臣之意。 乌台诗案在朝野引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对苏轼心寄同情和出面营救的人不少。远在湖州、杭州的老百姓焚香念佛,为苏轼祈祷平安。 宰相吴充对神宗说:“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弥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曹太后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曰:‘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今杀之可乎?” 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神宗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

(完整版)苏轼诗词精选

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四川眉山故里柳沟山,又名老翁山,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苏轼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虽十年过去,他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起句写十年里,双方生死隔绝,即使不特意思量,往昔的深情仍难以忘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

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十年的痛苦。梦中醒来,作者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相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

苏轼与岭南文化

苏轼与岭南文化 摘要: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度执政,以“讥斥先朝”为名弹劾苏轼。苏轼随后被贬至英州,途中再贬至惠州。又于绍圣四年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苏轼被贬岭南已是北宋后期,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他的人生思想成为后世中国文人竞相仿效的对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人生模式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苏轼在流放岭南这种瘴疠之地时,但却并没有就此沉沦于自怨怨人,更没有像此前流放这里的文人一样卒于流所,而是采取了随缘委命、持中变通的思想取向,迅速转换角色。一方面他充当了岭南文化的改造者并对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岭南文化也熏染了他,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理想,也因此才有他北归途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豪壮之语。 关键词:苏轼,岭南,文化,影响 苏轼作为一代文化领袖,在流放岭南期间,对岭南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岭南文化固有的特性也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苏轼人生思想的最终形成和圆熟。这种文化巨子和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他在岭南生活了七年有余。在这七年里,他自觉充当了中原赵宋文化的传播者和岭南文化的改造者,对岭南文化的许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讲学明道,普及教化。 赵宋文化以文官制度为基础。肇始于隋代的科举制度在这时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就这一制度本身来说,除了为历代王朝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官僚外,更重要的,它还造就了一个经由科举教育培养出来的士人阶层或者说文化阶层,并在此制度框架下对整个士人阶层的思想、价值观、知识结构发生着塑造作用。而苏轼正是这种文化培育出的一代杰出人物之一。因此他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了讲学明道,普及教化。 他曾考察过儋州的办学情况,在儋守张中的支持下,会同海南后学,捐钱作屋,名之曰“载酒堂”,作为文化传播的驿站。他热心培养后学,许多学子也不惧政治迫害,浪大风急,路途艰险从他学习。 2、推广先进技术和文化。 苏轼还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带到了岭南。他把中原的先进农具秧马介绍到了岭南。广州近海,饮水咸苦,他同道士邓守安一起积极张罗将蒲涧山滴水岩的泉水引入广州城,解决了市民饮水困难。儋州百姓以溪水做饭,很不卫生,他知道人们挖井,饮用井水,等等。 作为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和学者的苏轼,在被贬岭南之前早已声名远播,其诗文不仅在中原一带广泛传诵,而且在高丽、辽国等地也拥有众多读者,对北宋制下的岭南的影响自不待言。 3、移易民俗中落后的部分。 对岭南文化习俗的落后部分,苏轼尽力劝说以官吏、儒生、僧道等为代表的地方文化阶层加以改易,积极倡导先进文明的民风。 海南人烟稀少,气候炎热,人们获取食物相对容易,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渔猎,喜经商,轻农业的民风。苏轼《和陶?劝农》诗序云:“海南多荒亩,俗以贸易为业,……。予既哀之,乃和陶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他认为汉族人能做的事,黎族人也能做。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1、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

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