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年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物态的变化[含详解]

2020年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物态的变化[含详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

——物态的变化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

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

别对应图线______、______和______(填“a”“b”“c”

或“b”).下列答案填写顺序正确的是()

A. c、d、b

B. d、c、b

C. d、b、c

D. c、b、d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3.下列各种生活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

C.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D. 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

4.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

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5.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能反映温度计示

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A. B.

C. D.

6.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

A. ℃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 铅的凝固点是℃

D.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7.下列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B. 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

C. 把零下℃的冰块放在℃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D. 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固形成的

8.下列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 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秋天,缥缈的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

D. 冬天,凝重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

9.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

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10.某科学探究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某种液态

物质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假

设每分钟物质向外放出的热量相等,忽略物态变化过程

中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它的液化温度是℃

B. 该物质的液化过程持续了10min

C. 该物质气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大

D. 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时的比热容大

1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

B. 甲在ab段停止吸热

C. 甲对应海波,乙对应石蜡

D. 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12.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

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3.如图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的实验时,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熔点是℃

B. 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

C. 该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 该物质在℃时可能是固态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 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 被℃的水蒸气烫伤比℃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

热量

1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

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诗句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苔花上的露珠是汽化现象

B. 苔花虽然很小,也学牡丹花努力绽放,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的反射

C.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 苔花生长在房屋背后的阴凉处,房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6.现在室内墙壁上悬挂着的温度计的示数为25℃.李霞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球

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酒精会迅速蒸发。下列描述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T--t 图象中,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1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

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B. “花气袭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C.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D. 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加热,其温度

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甲吸收的热

量______乙吸收的热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

于”;从图中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甲的比热容______固体

物质乙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甲______晶体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

19.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5min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

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如图所示的“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

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

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请分析:(1)上述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2)“冰火花

“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

22.每年冬天的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明看到抢险队员在冰

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

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选择的理由是:(1)______;(2)______。

【测量数据】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拓展思维】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1)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2)小明想起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______。(只要讲出一点即可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23.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

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

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______ .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______ 中(填“热水”或“冷水”).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 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 .

24.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

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

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

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

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

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______。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二氧化碳/水蒸气)。

25.小红和小东分别探究了“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两个实验。

(1)探究“水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甲,小红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水。并固定一支温度计,将其放入冰箱中,每隔4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了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①由图象可知,水的凝固点是______。

②物质第16min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min

时的内能。

③图象中,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其原因是:______。

(3)小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绘制了图象丁。

比较乙、丁图象可知“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相同点______。

④此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小于100℃的原因是______。

⑤在评估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你的解决办法:

______。

26.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速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方案,控制______、______相同,改变液面附近空气流速,观察液体蒸发快慢,得出结论。

27.小明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请看图中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是______。

(2)实验中小明发现:水在沸腾的过程中,______ (选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接触容器底

B.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C.使用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D.如果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一定是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4)小明想继续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他的实验设想是:选取______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在相同的烧杯里,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均未沸腾),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水的沸点与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同时考查了水温度升高快慢与水的质量的关系,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越慢。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1)若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沸点会不变,加热时间加长;

(2)若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的沸点升高,水的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所以水温度升高的快慢是相同的;

(3)若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温度升高得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

【解答】

(1)仅水的质量增加,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水的质量不变,则水温度升高速度相同,但沸点升高,所以应为b;

(3)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温度升高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所以应为d。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凝华,凝固,液化放热;升华,熔化,汽化吸热。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解答】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液化放热,故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凝华放热,故B错误。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凝华放热,故C正确。

D、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熔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身边常见现象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要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根据以上定义,对每个选项分别进行分析。【解答】

解:A.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这是熔化现象,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固态的钨丝,变为气态的钨蒸气,这是升华现象,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冰柜取出的冷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冷饮瓶液化形成的,飘散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解析】解:防冻液中掺入了专门的物质,使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故选:D。

(1)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

(2)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杂质掺入沸点升高。

掌握熔点和凝固点、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蒸发的知识,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片面的选择了C,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

【解答】

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A图象与事实相符合。

故选A。

6.【答案】D

【解析】解:A、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故A不正确.

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

C、铅的凝固点是328℃.故C不正确.

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D正确.

故选D.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7.【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蒸发的作用、热传递的条件、内能的影响因素和凝华现象,是热现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且蒸发吸热;

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③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

④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

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流动,促进了汗液的蒸发,由于蒸发是吸热的,所以人感到凉快,但不是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故A错误;

B、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是具有相同的温度,但内能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把-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所以内能增加.故C正确;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解:A、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不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气温较高,冰棍儿周围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儿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不符合题意;

C、秋天,缥缈的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D、冬天,凝重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

(3)升华是指物体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分析物体发生何种物态变化,明确物体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是关键。

9.【答案】C

【解析】【分析】

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无论冰多冰少,其温度是相同的。

解答此题须抓住关键因素,即状态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也相同。

【解答】

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所以两盆里的温度是相同的。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解:A、从图象上看,有一段水平的线段,表示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它的凝固时温度是60℃,即熔点或凝固点是60℃,而不是液化温度是60℃,故A错误;

B、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了20min-10min=10min,故B错误;

C、由图象知,该物质表示从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没有体现气态时的特征,因此不能比较该物质气态时的比热容和液态时的比热容大小,故C错误;

D、整个放热过程中,由图象知,相同质量m的晶体在固态时放出相等的热量Q时温度下降的快,

在液态时放出相等的热量Q时温度下降的慢,由Q=mc△t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故D正确.

故选D.

(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在图象上看,有一段水平的线段;

(2)在晶体凝固图象中,水平的线段表示凝固过程;

(3)相同质量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的越慢.

本题考查了热学中的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特点,原理及应用做灵活运用.该题还考查了学生从凝固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甲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海波是晶体,故甲对应的是海波,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故乙对应的是石蜡,故C正确;

甲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是48℃,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8min熔化完成,在第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

甲在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

从图可以看出,乙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 错误。

故选:C。

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为液态。

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

12.【答案】D

【解析】解: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D。

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本题需要注意无论“冷气”和“热气”都是人眼看见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13.【答案】C

【解析】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正确;

B、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AB段升高的温度为△t 1,加热时间为6分钟,在CD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加热时间为7分钟,由图象可知,△t1>△t2,

由Q=cm△t可知,AB段吸收的热量小于CD段,但温度上升比CD段高,所以这种物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故B正确;

C、分析图象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继续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B点是固态,故D正确;

故选:C。

(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3)根据Q吸=cm(t-t0)可知:在吸收的热量越少但物体的温度变化值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14.【答案】D

【解析】解: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一种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非常低的玻璃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故C错误;

D正确。

故选:D。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

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答案】B

【解析】解:

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照在苔花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故B正确;

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D错误。

故选:B。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2)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反射;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6.【答案】D

【解析】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的迅

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A、B、C不合题意,D合题意。

故选:D。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

17.【答案】C

【解析】解:A、“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花气袭人知昼暖”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山顶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水温不到100℃就可以沸腾,所以饭煮不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决此题要知道地球是个大的磁铁,其N极在地球的南极;明白“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明白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释,不要盲目解释.

18.【答案】等于;大于;可能是

【解析】解: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故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低,故甲的吸热能力大于乙的吸热能力,即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甲有可能还没有达到熔点,所以甲可能是晶体.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可能是.

分析装置放出热量的多少可以分析甲和乙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慢吸热能量越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能看懂题目中温度时间图象的信息,并知道热传递的条件、晶体、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9.【答案】晶体固变大

【解析】解:(1)由图象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又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该物质从10min开始凝固,凝固点为-2℃,到20min结束,所以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该物质的温度是-2℃;

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冰的质量将变大.

故答案为:(1)晶体;固;(2)变大.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由图象确定该物质的凝固点,便可判断出物质的状态;

(2)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此题考查了有关晶体凝固图象的分析,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学习时要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

(1)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所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

(2)100格代表的温度为(100-30)×2℃=140℃;

(3)起点代表的温度最低为:(-30)×2℃=-60℃;

最上面的150处刻度对应的最高温度是:2℃×(150-30)=240℃。

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60℃~240℃。

答: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

(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140℃;

(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60℃~240℃。

【解析】首先明确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然后结合题中自制温度计沸水和冰水混合物对应的格数,就可求出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即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根据100格的位置求出对应的温度、根据总格数求出测量范围。

该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了摄氏温度的规定及根据规定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答案】答:(1)冰火花“喷在人的皮肤上,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是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属于凝固现象;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冰火花“喷在人的皮肤上,到消失不见,经历了凝固、升华两种物态变化,物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使人感到凉爽。

【解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凝固现象和升华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2.【答案】A受热均匀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计时准确是降低快含有杂质

【解析】解:1、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A图将试管放入开水中,使冰能受热均匀,不断吸热熔化,又能及时观察冰的熔化状态。B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C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当时室温保持10℃不变,会使冰的熔化过程加长,因此选择A图加热。

2、由图象可知:

①纯冰熔化时,当时间为20分钟时,温度为0℃时,冰才开始熔化,温度保持0℃不变,故冰是晶体,熔点为0℃;

②淡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10分钟时,温度为-3℃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3℃;

③浓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3分钟时,温度为-7℃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7℃;

【拓展思维】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1)三种物质都未熔化前取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看出浓盐冰对应曲线加热时间最短,所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

(2)可能由于冰中含有杂质,使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

故答案为:A;受热均匀;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计时准确;是;降低;快;含有杂质。

1、比较不同装置的加热特点即可得知:

2、晶体熔化特点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据图象即可看出在加热到20min分钟时,物质所处的状态;对比图象即可得出谁的熔点低;根据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是否变化即可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若温度不变的是晶体,反之,则是非晶体。

3、(1)冰中含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使雪更容易融化。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液的低,这样,撒盐后,温度也许在0℃以下,但是还没有到盐水的凝固点,冰当然就化了。

(2)晶体中含有杂质,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含有杂质、外加压强变大,都会使晶体的熔点降低。

此题通过给出的实验信息,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练习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具有现实性意义。

23.【答案】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冷水;温度计升高的示数;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

【解析】解:(1)晶体的种类很多,并具有不同的熔点,所以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的多少除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以外,还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2)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向烧杯中的水放热,而且向水中放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升的就会越高,因此通过比较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即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多少)就会确定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因此最好使用冷水作为吸热媒体.

(3)根据公式△t=Q吸/cm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c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烧杯中水的质量m越大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即水升高的温度△t就会越小).

故答案为:(1)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2)冷水;温度计升高的示数;(3)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多少,我认为除去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以外,还和晶体的种类有关.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高低就会确定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c一定时,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水的质量m越大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就会越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实验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的能力、实验方法--转换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实验中出现问题时,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1)升华;(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3)二氧化碳

【解析】解:(1)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2)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3)干冰在热水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形成气泡,同时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升华;(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3)二氧化碳。(1)(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吸收热量。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综合性较强,读懂题意,把握中心是解答的关键。

25.【答案】0℃小于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温度不变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

压适当减少水量

【解析】解:

(2)①由图象可知,物体从8到20min,温度保持0℃不变,处于凝固过程。所以可知该晶体的凝固点为0℃;

②物体从8到20min,为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所以16min 时物质的内能小于8min时物质的内能;

③由图中可知,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两个阶段,质量不变,降低相同温度时,水凝固前放热时间长、放热多。这是因为,该物质在水凝固前是液态,在凝固后是固态,固态的比热容小于液态的比热容。

(3)由图乙可知,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由图丁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98℃不变;

所以,“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相同点是温度不变;

④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沸点是98℃,即当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⑤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也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2)①0℃;②小于;③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3)温度不变;④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⑤适当减少水量。

(1)①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②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变;

③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比热容不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时放出的热量多;(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水在凝固是,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⑤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首先要知道加热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可以给烧杯加盖、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方法。本题综合考查了探究“水的凝固”、“水的沸腾”两个实验的几个问题,能从物质的凝固图象和沸腾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26.【答案】表面积A C表面积温度

【解析】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两次实验过程;

(3)要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积、相同的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动情况,故选A、D两图,通过这里能看出,此处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

故答案为:(1)表面积;(2)A;C;(3)表面积;温度。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7.【答案】91℃吸收BC质量升高的温度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1℃;(2)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在沸点不变;

(3)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接触容器底,故A错误。B.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C.使用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故C正确。

D.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是外界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BC。

(4)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需要加热的物质质量相同,因为是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所以吸收的热量保证相同。

故答案为:(1)91℃;(2)吸收;(3)BC;(4)质量;升高的温度。

(1)此题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缩短实验所用的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也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4)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对温度计使用及读数,水沸腾的条件,以及控制变量法是综合题。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C 【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底,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以下温度最接近22℃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C.人的正常体温 D.无锡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答案】B 【详解】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 BC.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无锡盛夏室外最高温度超过3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7℃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 【答案】C 【详解】由于体温计有缩口,在不甩的情况下体温计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显示39℃和4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 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答案】D 【详解】AB.由于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知道,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故A、 B错误; CD.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 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0?淄博)面点师傅炸油条时,用天然气将油加热至沸腾,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放入油中炸至金黄。 关于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内能不变,温度升高 B.面被拉长未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刚出锅的油条烫手,是由于油条含有的热量多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2.(2020?广西)下列常识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汽油机效率可达到100%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 C.人体正常体温是36~37℃ D.家用空调电功率约1000W 3.(2020?广西)灵山县是“中国荔枝之乡”,为了让远方的好友能吃到新鲜的荔枝。邮寄时会把冰袋和荔枝一起装入泡沫箱。加入冰袋是为了() A.利用冰块熔化吸热 B.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荔枝的内能 C.加快荔枝水分蒸发 D.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少荔枝的内能 4.(2020?鞍山)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5.(2020?盘锦)如图所示,一滴露珠悬附在叶片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露珠是霜熔化形成的 B.露珠静止不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风吹叶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露珠掉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6.(2020?阜新)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气” B.雾凇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降雪 7.(2020?鄂尔多斯)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 专题03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 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评价目标和评价水平 标准要求知识性 目标 技能 性目 标 体验性 目标 了 解 认 识 理 解 独立 操作 经 历 认 同 内 化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 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 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 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 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 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 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 规律总结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⑴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2.温度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根据被测量物选择适宜的温度计 (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应该足够多以浸没玻璃泡) (3)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体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大,仰视读小) (4)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规律总结2:解决物态变化问题思维方法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如水变成冰等)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如烧开水、地面水变干了、酒精蒸发)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如“白气”的形成、液化石油气)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如钨丝灯泡中钨丝变细等) 6.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如霜的形成等) 对涉及物态变化的6个概念理解的情况下,解决物态变化问题思维方法和技巧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构思: 第一步,写出物态变化图(一般的问题只涉及两种物态,只画出部分); 第二步,画出前面是什么状态,后面是什么状态;

2020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解精练:专题05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05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1.(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 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热胀冷缩;乙;可以 【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5℃﹣42℃之间,所以乙是体温计。 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2.(2019秋?溧水区)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图乙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丙中木块的长度为cm。 (3)图丁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s。 【答案】(1)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32;(2)2.20;(3)140【解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

测液体中,由图可知,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图中的温度计一个大格都是10℃,其中又分了10份,故其分度值是1℃,液柱上表面在零刻度的上方,所以读数是32℃; (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0cm ﹣3.00cm=2.20cm; (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20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0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20s=140s;3.(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 【答案】A 【解析】(1)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酒精,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 (2)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综合分析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故A正确。 4.(2019秋?乐亭县)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3《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常用单位摄氏度(℃) 2.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 (2)使用方法: 【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 1.固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 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 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 3. 备考重点: 温度和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 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突破考点,典例呈现 ★备考指导 ★知识梳理 ★考纲要求: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环境温度.(认识) 2. 温度测量.(操作) 3. 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 4. 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探 究) 5. 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 联系.(理解) 6. 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理 解) 7. 节约用水.(认识)

方法点拨: 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 方法点拨: 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 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 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 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方法点拨: 分析图像上有没有一个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从而得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一般不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利用这些特点解题。 考点4: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2020届初三中考物理复习 物态变化 专题练习 含答案

物态变化 1. 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50 ℃ 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 C.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 D.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 2. 要给温度计消毒,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用自来水冲洗 D.在沸水中煮两分钟 3.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4. 下列物态变化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太阳使积雪熔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油 C.把白糖加入水后溶化成糖水 D.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5.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 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6. 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蒸发需要吸热,沸腾时温度不变,因此不需要吸收热量 7. 图中,小敏同学做“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入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敏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有关 A.水的温度 B.水的表面积 C.水上方的空气流速 D.上述三个因素都 8. 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9. )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020年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精品试卷及答案:第十一章 物态变化

第十一章物态变化 1.[2018湖北黄冈]在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 2.[2018湖南邵阳]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 3.[2018广东]炎炎夏日,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身上的水吸热所致的;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冰棒吸热所致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4.[2018洛阳一模]如图所示,是小洛在物理社团活动中做的“纸锅烧水”实验.小洛发现加热时水面上方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而用纸锅能够烧水,其原因

是 . 5.[2018广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2018北京]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7.[2018安阳二模]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原理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冷却成型. 8.[2018四川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选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态. 9.[2018开封一模]清明时节雨纷纷,2018年的清明 节许多地方下了雨,北京却下了小雪.雪花是由水蒸气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计 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 B.−100℃ C. 273℃ D. 100℃ 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 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 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 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 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 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棉擦 D.在酒精灯上烧 ℃℃℃,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 ℃℃ ℃℃ ℃℃ ℃℃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导电性不同 ℃~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 考点二:熔化与凝固 —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2020年中考物理冲刺专项练习----物态变化 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冲刺专项练习---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 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 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3.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 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4.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 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 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 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液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升华,后凝华 D. 先汽化,后凝固 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文或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露”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D.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8.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 B. 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是30 ℃ C. 河北省全年的平均气温是26 ℃ D. 人洗澡时水的平均温度是40 ℃ 9.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凝固 B. 升华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液化和凝固 10.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11.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12.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A. 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 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 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 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13.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2020年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物态的变化[含详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 ——物态的变化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 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 别对应图线______、______和______(填“a”“b”“c” 或“b”).下列答案填写顺序正确的是() A. c、d、b B. d、c、b C. d、b、c D. c、b、d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3.下列各种生活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 C.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D. 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 4.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 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5.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能反映温度计示 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2020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部分热学--专题15 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基础版(含详解)

专题15: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2.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 B. C. D. 4.右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站内的核反应堆是可控制的氢核聚变 B.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6.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铅的凝固点是﹣328℃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 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B. 正常人脉膊跳动的频率约为70Hz C. 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8m/s 8.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A. a、b、c肯定都是晶体 B. a、b、c的熔点相同 C. c比a熔化的快 D. a比c的熔点高 9.晶体温度在熔点时可能处于的状态是() A.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一定是固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一定是液态 10.给一定质量的海波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2020年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总复习物态变化与内能综合练习(含解析)

2020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物态变化与内能集合练习) 一、单选题(共9题) 1.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樟脑丸变小与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是相同的物态变化 B. 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一样都要放出热量 C. 闻到樟脑的气味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 B.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汽化为水蒸气 C. 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D. 冬天的早晨辽河边出现美丽的雾凇,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 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4.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 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 C. 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 D.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 5.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 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6.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4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04 物态变化 命题热点透视: 近年来本专题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及温度计;(2)物质的三态六变化辨析;(3)物质吸热与放热的判断;(4)有关物态变化的图像问题;(5)热现象综合题;(6)有关物态变化的实验题。本专题精选全国中考典型题型,旨在通过本专题的训练,让同学们能够系统地掌握解题规律、方法及技巧,帮助同学们轻松攻克解题难关,复习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对中考信心十足,轻松斩获高分! 考点深度详解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5 物态变化(讲练)(解析版)

专题05 物态变化讲和练 1.了解: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物态变化概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会: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分析物态变化种类;利用理论解释自然现象。 3.理解:熔化和凝固概念;晶体的熔化过程及规律;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沸点与大气压强的关系;升华和凝华规律。 4.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吸放热;沸腾和蒸发的规律;影响蒸发的三种因素;汽化和液化过程的吸放热;升华和凝华过程的吸放热。 5.能:分析物态变化的类型。 6.认识: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现象。 1.(2019·贵港)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年的初中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7cm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g 【答案】B。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7cm,故B符合题意;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2.(2019·岳阳)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B。 【解析】A、图中所示刻度尺没有放正,故A错误; B、图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故B正确; C、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会腐蚀砝码,故C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B。 3.(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答案】A。 【解析】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属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形成的,故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的,故属于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是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题意。正确答案是A。 4.(2019·湘潭)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2.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 B. C. D. 3.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烧水时,壶嘴上方冒的“白气” C.冰糕在嘴里化成水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4.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200℃,岩浆流入海水中会在海面附近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形成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形成的小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D.海水遇到炽热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又遇到低温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

集在一起形成的 5.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 A. 0℃~100℃ B. 0℃~100℃ C. -10℃~100℃ D. -30℃~50℃ 6.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 A.水液化吸热 B.水液化放热 C.水汽化吸热 D.水汽化放热 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8.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是______ 与______ .火箭的燃料氢就是用 ______ 的方法使它液化的,液化后的好处是 ______ . 9.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而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10.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______的物理量. 11.如图所示,盛夏将一块固态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__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因为其熔点为29.78℃,也说明它是 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4 物态变化-热学(解析版)

专项二热学 重难点04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1.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名称变化前 的物态 变化后 的物态 吸、放热 情况 生活实例举例生活应用举例 熔化固液吸热冰化成水、蜡化成蜡水冶炼金属 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浇铸浇铸工艺品 汽化液气吸热水蒸发、水沸腾晾晒粮食、衣服;分离混 合液体 液化气液放热露、雾、“白气”天然气液化 升华固气吸热“干冰”升华用“干冰”人工降雨 凝华气固放热霜、雪、雾凇冰冻衣服变干 2.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时不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量程35-42℃,分度值0.1℃;用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液体回到感温泡中。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蒸发吸热致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气体流动速度。 5.“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熔化过程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晶体质量少或者加热功率太大。 6.“探究水的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气泡大小的变化规律: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使水较快沸腾的常见方法:用温度较高的热水、减少水的质量、加盖、加大加热的火力。 7.图像

液体沸腾图像 【解题思路】 本主题常见考题: 1.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解法:记住物态变化的定义,根据定义分析(见1表)。 2.物态变化的应用。主要利用吸、放热。复习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实例,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 的。 3.图像分析与实验。注意理解记忆知识点5、6、7点。 【真题再现】 1.(2019山东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 .冰化成水 B .露的形成

人教版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巩固练习 物态变化(含答案)

人教版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巩固练习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2.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物理学习要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5.在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这主要是利用了() A.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B.水凝固时吸收热量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D.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6.如下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中,可能表示的是石蜡熔化过程() A. B.

C. D. 7.利用火箭把催化剂播放到云中实现了人工降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了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凝华、液化 D.升华、液化 8.夏天扇扇子,身上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液化吸收热量 B.汽化吸收热量 C.液化放出热量 D.汽化放出热量 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C.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二、多选题 10.盛夏,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C.小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1.关于下列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打开冰箱的门,常可看到“白雾”,这些“白雾”是冰箱内的冷气液化而成的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D.冬天早晨看到的雾,这些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 1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13.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减慢蒸发 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冲刺2020中考 物理考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六:物态变化(解析版)

冲刺2020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六:物态变化 考点一:熔化与凝固 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2.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0℃气温下,把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一点也不熔化 B.熔化一部分 C.全部熔化 D.无法判断 5.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的冷却液,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凝固点

B.较高的凝固点 C.较低的沸点 D.较高的熔点 6.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 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l:冰块的厚度小. 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 猜想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大.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这说明猜想1是___________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汽化与液化 1.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