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 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

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步骤

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高脂血症治疗原则

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方式: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

(2)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运动锻炼和戒烟。在降压药物治疗中注意噻嗪类利尿药可能增高TC 与LDL—C 或TG ,ß阻滞剂可能增高TG 和降低HDL-C 。钙桔抗剂和ACEI 对血脂影响少。

2.药物治疗措施:

(1) 一级预防:适用于不能进行饮食及非调脂药治疗或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对象,以TC 与LDL-C水平为判断基础。

①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6。24mmol/L(240mg/d1),LDL-C>4。16mmol/L(160mg/d1)。

②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72mmol/L(220mg/d1),LDL—C>3。64mmol/L(140mg/dl).

(2)二级预防:TC>5.20mmol/L(200mg/d1),LDL—C>3。12mmol/L(120mg/dl)。

二、可选药物种类及用法

⒈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洛伐他汀10—80mg每晚一次或每日分二次口服,辛伐他汀5—40mg每晚一次口服,普伐他汀10—40mg每晚一次口服,氟伐他汀10—40mg每晚一次口服。

⒉胆酸隔置剂:考来烯胺4—24g每晚一次或每天分二次口服,考来替哌5—20g 每晚一次或每天分二次口服。

⒊贝丁酸类:非诺贝特100mg 每天三次或微粒型200mg每天一次口服,苯扎贝特200mg 每天3次或缓释型400mg每天一次口服,吉非罗齐300mg 每天三次或600mg每天二次,或缓释型900mg每天一次口服.

⒋烟酸类:烟酸100mg每天三次渐增至1-3g/天口服,阿西莫司250mg每天1—3次口服。

三、防治目标水平

1.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72mmol/L(220mg/d1),TG<1。70mmol/L(150mg/d1), LDL-C<3。64mmol/L(140mg/d1)。

2.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但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20mmol/L(200mg/d1),TG <1.70mmol/L(1。0mg/dl), LDL-C<3。12mmol/L(120mg/d1) 。

3.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TC<4。68mmol/L(180mg/dl),TG<1。70mmol/L(150mg/d1),LDL-C<2.60mmol/L(100mg/d1).

①高胆固醇血症:首选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②高甘油三酯血症:如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不能降低TG至4。07mmol/L(360mg/d1) 以下时,可应用贝丁酸类,不用烟酸,胆酸闲置剂或他丁类药。

③混合型高脂血症:如以TC与LDL—C增高为主,可用他汀类;如以TG增高为主则用贝丁酸类;如TC、LDL-C与TG均显著升高,可能联合用药治疗,联合治疗选择贝丁酸类加胆酸隔置剂类,或胆酸隔置剂类加烟酸。谨慎采用他丁类与贝丁酸类或烟酸类的合并使用。

四、治疗进程监测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后3—6个月复查血脂水平,如能达到要求即继续治疗,但仍每6个月至1年复查,如持续达到要求,每年复查一次.药物治疗开始后6周复查,如能达到要求,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如开始治疗3-6个月复查血脂仍未达到要求,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3-6个月后复查,达到要求后延长为每6—12个月复查一次,未达到要求则考虑再调整用药或联合用药种类。在药物治疗时,必须监测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必要时测定肌酶。

老年人:高脂血症使老年人中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可能性仍存在,成年人中的防治原则可用于老年人,但药物使用应注意剂量及副作用,降脂不宜过剧过急.

妇女:绝经期前妇女除非有严重危险因素,一般冠心病发病率低,故可用非药物方法防治,有严重危险因素及高脂血症者方考虑药物防治。绝经期后妇女高脂血症发生机会增多,冠心病危险性也增高,故应积极治疗,除上述药物外,雌激素替代疗法对降低血脂也有效.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 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 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步骤 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高脂血症治疗原则 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高血脂的防治指南

高血脂的防治指南 前言2012年全国调查显示,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平均为4.5 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平均为1.38 mmol/L, 高TG血症的患病率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平均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或TC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 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 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 TG 增高或 HDL-C 降低与 ASCVD 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 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高血脂的病因分类 1.2继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异常的疾病主要有: 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 1.3 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过度饮酒等)与血脂异常有关,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

2023中国高血脂防治指南

2023中国高血脂防治指南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中国人民的健康。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别制定了2023中国高血脂防治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一、高血脂的定义和分类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增高的一类疾病,根据不同脂质的异常情况可分为高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类型。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超过正常范围。 二、高血脂的危害和影响 高血脂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壁发生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引发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此外,高血脂还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与糖尿病、肥胖等其他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三、高血脂的防治原则 2023中国高血脂防治指南提出了以下防治原则: 1. 食物调控:饮食是高血脂防治的首要措施。建议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

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2. 生活方式干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3. 药物治疗:对于高危人群或无法通过非药物干预控制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四、高血脂的预防控制策略 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高血脂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对高血脂患者的管理和服务,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患者随访制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 3.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提高高血脂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加强相关科研工作,推动高血脂的防治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 4. 多部门合作共同参与:高血脂的防治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包括卫生健康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体育部门等,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五、结语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较大的

高脂血症健康生活指南

高脂血症健康生活指南 高脂血症健康手册 1.什么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2.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3.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4.哪些人易得高血脂? 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长期高糖饮食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不爱运动、习惯于静坐的人;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5.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 由于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

舒服的感觉,较觉,较重的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 6.您的血脂高吗? 总胆固醇(TC)低于 5.20mmol/L(200mg/dl) 正常,高于5.72mmol /L (200mg/dl) 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1.04mmol/L(40mg/dl) 正常,低于0.91mmol/L(35mg/dl)异常;甘油三酯(TG)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1.70mmol/L(150mg/dl)异常。 调节血脂三大法宝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7.调节血脂三大法宝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7.1高血脂人群的膳食营养要求 饮食治疗是高血脂症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采取药物治疗,首先必须进行饮食治疗。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所以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疗法。 1 合理控制热能和糖 病人的总热能摄入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宜,热能需要因人而异。其中糖对血脂的影响与其种类有关。简单的糖,如蔗糖、果糖等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特别是肥胖或已有甘油三酯增高的个体更为明显。所以限制热量摄入或增加消耗而使体重降低时,血脂异常的情况可以得到改善。膳食供给中应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筱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 2 适当限制脂肪 在维持正常体重的前提下,限制脂肪是控制热能的基础。膳食中,应减少动物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肉、肥牛肉、肥鹅肉、肥鸭肉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

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原创版) 目录 1.2020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发布背景 2.血脂异常的危害 3.血脂管理指南的推荐措施 4.降脂药物治疗及其他措施 5.血脂管理的实施与随访 正文 2020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于 2020 年发布,旨在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血脂异常防治的参考依据。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血脂管理措施,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异常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其次,高血脂可引发脂肪肝、胰腺炎等疾病;最后,高血脂还可能导致视力损害、周围动脉疾病等。因此,对血脂异常的早诊早治至关重要。 2020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推荐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等。其中,生活方式改变是血脂管理的基础,包括饮食控制、增加运动量、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则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其具有显著降低血脂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的作用。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降脂药物治疗及其他措施包括:联合应用不同种类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 抑制剂等。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此外,对于血脂管理,实施与随访同样重

要。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血脂管理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血脂检测、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2020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导。广大医疗工作者应根据指南要求,积极开展血脂管理,努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ESC/EAS血脂指南:规范降脂治疗要点

ESC/EAS血脂指南:规范降脂治疗要点 血脂水平的控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永恒话题,控制血脂水平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在ESC/EAS血脂指南中,强调心血管总体风险、重新定义极高危人群、血脂筛查的适用对象及检测内容,血脂控制靶点的选择,调脂治疗的靶标、调脂治疗的药物选择及注意事项(强调他汀的核心地位)、倡导更为积极的降脂策略,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明确血脂异常检查对象及指标、细化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明晰调脂治疗中监测及处理流程等。通过学习指南,规范降脂治疗对临床血脂控制治疗有指导性的意义。 极高危人群的定义: 1.通过有创或无创的方法(如冠脉造影、核素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及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血管重建(介人或搭桥)、其他血管重建、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疾病。2.2犁糖尿病或l型糖尿病伴有靶器官损害,如微量白蛋白尿异常。3.中重度慢性肾脏疾病[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 2 )-1。4.其他SCORE≥10%的情况。 血脂筛查的适用对象及检测内容 2型糖尿病、明确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慢性炎性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血脂异常家族史的患者建议

进行血脂谱检查。男性大于40岁和女性大于50岁者也可考虑进行血脂检查。TC、LDL-C、TG及HDL-C仍然是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用以评估风险。而当存在混合型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或慢性肾脏疾病时,非HDL-C[等于TC—HDL—C,包括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或载脂蛋(Apo)B为可选的检测项目;某些高危患者及有家族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可以测定脂蛋白(Lp)a。 血脂控制靶点的选择 LDL-C升高是导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而干预LDL-C带来了充分的心血管获益。最近发布的胆固醇治疗试验协作组(CTT)荟萃分析显示LDL—C每降低1 mmol/L,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20%。其他心源性死亡风险降低11%,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因而指南仍确定LDL—C为调脂治疗的首要靶点。当无法测定LDL-C时,可以将TC作为干预的主要靶点。而非HDL-C或Apo B可以作为混合型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次级靶点。Apo B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冈素之一,Apo B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与LDL-C等同,但不足之处在于,在既往的他汀试验中。并未将其作为主要的治疗指标。因此,指南建议Apo B可作为次要治疗指标。HDL-C尽管与心血管预后呈负相关。但目标值尚不明确且干预获益的证据尚不充分,指南明确建议不作为治疗的靶目标。 调脂治疗的靶标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高脂血症的分类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 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