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历史 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

高中历史 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素材

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非歧视性贸易原则

关贸总协定50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各成员间或本国与外国产品间进行贸易的歧视性待遇是非法的。根据关贸总协定第1条,缔约方必须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根据关贸总协定第3条,缔约方必须相互给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是非歧视性贸易原则的保证。

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给予其他成员的产品、服务和人员的优惠待遇,应该立即扩展到所有成员。如果一方成员与另一方成员进行了贸易壁垒减让谈判,那么,谈判结果应适用于所有成员。这是近代文明的体现,也是现实世界的准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可以保证各国间非歧视地开展贸易,从而实现世贸组织的宗旨。所谓国民待遇是指,一成员给予本国的产品、企业、服务和人员的优惠待遇,也应给予另一方成员。具体说,即,一成员给予其他成员的贸易等方面的待遇,不能低于本国的相同待遇。例如,某成员对本国产葡萄酒征收5%的消费税,而对进口葡萄酒征收20%的消费税,这就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这是开放贸易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非歧视性贸易原则除体现在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中以外,还体现在其他一些协议条款中,如,原产地协议,装船前检查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等。可见,它是一项基础广泛的贸易原则。

非歧视性贸易原则有一些例外,如: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边境贸易的优惠规定,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沿河捕鱼和武器进口。文化类产品的出口限制,等等,这些不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再如,沿海航行和领海捕鱼,购买不动产,服务贸易总协定中针对特定国家的豁免,等等,这些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

(2)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

通过多边贸易体系,各国政府可以给予投资者、雇主、雇员和消费者提供某种商业环境以鼓励贸易、投资和创造就业,为市场提供广泛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这种环境需要稳定和可预见性,尤其是当企业准备投资和开发时更是如此。

可靠的和可预见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存在主要取决于关税的运用。即,关税的运用是合法的,因为,关税的征收可以为各国政府筹措财政收入,并应用于各种有益的事业,包括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关税是透明的和可计量的,因而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进口配额则被普遍视为非法。虽然关税总体属于合法的政策措施,但仍应遵守一些规则,即,关税不仅应受到约束,而且还应对不同来源的进口不构成歧视。于是,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关税同盟的扩展可能导致某些领域更高的关税,以至于使贸易转移超出了贸易创造,降低世界福利,因而,就这些领域进行补偿谈判是必要的。

自关贸总协定签署以来,通过到东京回合为止的7轮谈判,关税水平大为降低,由约40%降至4.7%;非关税措施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受到遏制,“乌拉圭回合”致力于更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消除,发达国家工业品关税将在5年内下降40%,从平均4.7%降至3.8%,在发达国家享受零税率待遇的工业品的进口额将在5年内从20%增至44%;对于关税结构中税率较高的部分,从各种来源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面临15%以上税率的进口的比例,将从7%降至5%,其中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面临此种情况的比例,将从9%降至5%。

“乌拉圭回合”提高了约束关税产品种类的百分比,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从78%增至99%,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从21%增至73%,对于转型经济国家而言,从73%增至98%,结果,给贸易商和投资商提供了显著提高的市场可靠程度。

对农产品的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关税化,可以使农产品的市场可预测程度大大提高。曾有高于30%的农产品被置于配额管理的进口限制之下。现在,则转化成了关税,并且将逐步降低。逐产品的市场准入承诺也将消除原先对特定产品的进口禁令。

对于服务贸易,虽然并不存在关税限制,但同样需要贸易条件的可预见性。为满足这种需要,各国政府承诺了初步的义务,其X围包括影响各种服务活动的国内规章。像关税义务承诺一样,这些承诺载入了约束承诺表中,并且将在今后服务会合谈判中得以扩展。

世贸组织的许多其他协议通过使成员政府难以任意修改竞争规则,从而寻求确保投资与贸易的条件更加具有可预测性。在几乎每一个与贸易条件紧密关联的政策领域,各成员寻求多变的、歧视性的和保护主义政策的余地,都被世贸组织义务所严加限制。

贸易条件的可预见性的关键往往在于各国内法律、规章和措施的透明度。许多世贸组织协议都含有透明度条款,要求在国家层次上进行信息披露。例如,通过在官方报刊上刊登或通过咨询点的方式,或者在多边层次上通过向世贸组织进行正式通知的方式进行披露。世贸组织许多工作就是审查这些通知。通过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各国贸易政策所进行的日常监督,为同时在国内及多边层次上鼓励透明度提供了进一步的方式。

(3)公平竞争原则

1947年关贸总协定曾有反倾销、反补贴和在严格前提条件下进行保护的各种规定,在世贸组织条件下,虽然贸易壁垒更加降低,但它仍然不能算作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机构。更确切地说,它是一整套致力于开放、公平和非扭曲竞争的规则。

非歧视性原则是用以实现公平的条件的,抵偿性关税(即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征收也是如此。所以这些原则和纪律都在世贸组织协议中得到了延伸和澄清。

世贸组织农产品协议旨在给农产品贸易提供更高的公平程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改善涉及智力成果和发明的竞争的条件。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改善服务贸易竞争的条件。政府采购协议将使有关政府公平地对待其所面对的所有来源的产品。所有这些都将在战后多边贸易体系的承前启后发展中继续发扬光大,根本改善贸易的公平规则。

(4)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

在关贸总协定中曾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若干鼓励措施,世贸组织成立后,结合许多国家经济改革的努力,更加明确了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原则。

在世贸组织成员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有60多个转型国家实行了贸易自由计划。有的国家是作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谈判的一部分而实施的,有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起到了比在以往任何一轮谈判中都更加积极的和有影响的作用。

按照WTO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部分改变以认为战后贸易体系是为发达国家而存在的看法,也改变以以往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关贸总协定条款和协议上进行豁免的做法,随着“乌拉圭回合”的结束,发展中国家日益表明准备承担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的大部分义务。但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过渡期以便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其较不熟悉的和可能是较为困难的世贸组织条款,对于最不发达国家,这个过渡期更长。另外,还通过了一项关于最不发

达国家优惠措施的部长级决定,决定给予他们的在实施世贸组织协议上额外的灵活性,号召加速实施对涉及这些国家出口利益的货物的市场准入减让,为最不发达国家寻求更多的技术援助。

无论如何,关贸总协定旨在照顾发展中国家的规定在世贸组织中仍然有效。特别是1994年关贸总协定“贸易与发展”部分的三个条款(36、37、38),它们旨在鼓励工业化国家“以有意识有目的的努力”在贸易条件上给予发展中成员帮助,并对在谈判中向发展中成员作出的减让不期望得到反向优惠。东京回合通过的“授权条款”仍然是新情况下对发展中成员作出市场准入减让的一个永久性法律基础。──当然,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发达国家一些市场准入减让措施(如普惠制)的实际效果会越来越小。

尽管如此,在实施多边贸易规则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情况,使有关国家在贸易争端中因规则以外的原因形成不均等的利益分配,也会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根据并不确定具体的辅助原则获得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因政策不得力等则有可能享受不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因为世贸组织中有许多条款内容仅可称为原则,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特定国家如发达国家的承诺;再如,以往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关贸总协定条款和协议上进行豁免的做法的改变,实质上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利益要求的忽视。

2.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47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的最后文件,成为关贸总协定的最初23个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关贸总协定的席位一度由某某当局占据。1986年,中国提出要求恢复自己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席位,从此走上了艰难的“复关”之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中国申请以初创国的身份加入未果,转入了争取“入世”的努力阶段。世贸组织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纳入它的管理框架。因此,世贸组织不仅在国际贸易领域,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要享受一定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方面,进入世贸组织可以消除外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待遇,将在134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出口产品面临的关税将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大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我国还可以享受特殊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按要求减让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取消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制度。放弃对一些产品如农产品的

出口补贴权利,在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开放金融、电讯、法律、会计等部门,并增加有关政策的透明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1999年中国与美国已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发表了联合声明,签署了双边协定,这为中国“入世”谈判扫除了最大障碍。此后,中国又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达成协议,中国将在21世纪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调机构,世贸组织缺少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不合理也是不明智的,同时中国应该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这样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的观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增长趋势、贸易环境和贸易商品结构将发生相应变化;商品贸易总额增长加快,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会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短期内因无法实现进口替代,进口会大幅度增加。

具体来说,由于双边的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以及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外贸出口环境将会大大改善,这些产品基本上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服装、鞋帽、玩具、中低档家用电器、小规模成套机电设备等。而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产品,由于自然和要素禀赋的限制,短期内因为无法实现进口替代,面临进口增加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等行业。如精密电子,优质钢材、精细化工原料、大型机械及运输设备以及部分矿物原料等,从而势必会对国内相关行业产生冲击。另外,由于部分农产品如小麦、棉花等因享受国家的补贴待遇,其价格远远高于国外价格水平,也将面临出口竞争乏力的状况。因为受开放程度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服务贸易额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与商品进口的增长会导致我国这类商品在世界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提高5%左右,而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品的出口增长亦会使我国这类商品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上升10%左右。因此,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方面,更大地实现比较利益。而与发展中国家则可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形成更激烈的竞争。总的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必将对世界贸易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过程

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本着协商一致、多边对话的原则,通过谈判的方式来实现。因此,自成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共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这些谈判,

对弥补协定的不足,扩展关贸总协定在协调贸易摩擦,解决贸易争端,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作用X围,为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关贸总协定所经历的8轮多边谈判,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扫除了一系列影响贸易发展的障碍,使国际贸易市场不断规X。

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47年4月—10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经7个月的谈判达成了123项双边关税减让协议制定了关税减让表,共涉及45000种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应征税进口值约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影响世界贸易额近100亿美元。

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49年4月—10月在法国安纳西进行。新增缔约国10个,达成双边减税协议147项,使应征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使美国的进口货物应征税率由1948年1月以前的25.5%下降到14.5%。

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50年10月—1951年4月在英国托尔基举行。共达成关税减让协议150项,新增关税减让商品8700种,使应征税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6%。

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56年1月—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实现关税减让商品3000种,使应征税进口值1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15%。日本在该轮谈判中加入关贸总协定。

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60年9月—1962年7月在日内瓦举行,有45个国家参加。这次谈判是美国副国务卿道格拉斯·狄龙为欧共体的建立发动的,被称为“狄龙回合”。这轮谈判就4400种商品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涉及49亿美元的贸易额,使应征税进口值20%的商品平均降低税率20%。欧共体统一对外关税也达成减让协议,平均降低税率6.5%。

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64年5月—1967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因由肯尼迪总统倡议,故称“肯尼迪回合”。这轮谈判的规模与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有占世界贸易额75%的54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实行计划经济的新成员国波兰。这轮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商品60000种,涉及400亿美元贸易额,规定在5年内工业品进口关税降低35%;制定了第一个反倾销协议;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新增加了第四部分内容。

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由尼克松总统倡议,于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因该轮谈判始于日本东京,被称为“东京回合”,有99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29个非缔约国。这次谈判在关税减让上采取一揽子方案,按公式使关税水平降低30%,涉及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世界上9个主要工业市场上制成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率由7%下降到4.7%。“东京回合”还在制定限制非关税壁垒的措施上取得了一定成功,其中达成了9项协议。

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为“乌拉圭回合”谈判。

3.学术观点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动因

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和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涨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

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X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④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多达28万家。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些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5万亿美元,占直接投资的90%以上,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0%—60%。

⑤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对于稳定各国经济,特别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贸组织深化了贸易体系的法制化和规X化,扩大了自由贸易领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作为世界金融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可兑换。发达国家已全部取消资本账户下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开放其资本账户。在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中,IMF为泰国、印尼、韩国筹措了数百亿美元的紧急财政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的蔓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各国经济、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职能增强了,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进步,虽然它对各国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利也有弊,但从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1)经济一体化把世界紧密联结起来

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有机整体,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强。在这个经济有机整体中,不仅商品和生产要素在

各国间更快地流动,而且各国经济总体上的相互传动和影响也增强了。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把商品、资金和技术带到发展中国家,但也把危机和衰退转嫁给这些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也对发达国家产生影响。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对发生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波及和影响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

(2)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在世界X围内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各国可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这有助于全球X围内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使各国要素价格的均衡化,从而使各国乃至世界总体福利水平提高。

(3)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通过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关系建立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民族、国家界限扩充到世界X围的结果。但是,世界市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技术、资金、商品等物的流通的某种程度的国际化进程,它同时还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世界X围内形成统一的、规X的市场经济的过程。只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体系才会最终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经济转型和开放的大潮,许多相对封闭的市场逐步开放或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商品、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X围内流动,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本身就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因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

(4)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一国内部进行,其代价比起世界X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且所需的时间更长。世界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各国在更大的世界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促进技术间的转让,推动发达国家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并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美国、日本和欧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和产业传递过程,使世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5)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和对话,促使大家搁置分歧,增进了解,进行协商,努力协调各种矛盾,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扩大合作。

(6)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

据世界银行估计,全世界贿赂数额可达发展中国家外来直接投资和进口的5%,即每年近800亿美元。众所公认,腐败行为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影响恶劣。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在腐败最猖獗的国家中,投资只占GDP的12%,而在较廉洁的国家中,该比例超过21%。世界经济论坛在一份有关1997年全球竞争报告中指出,公务员受贿和法律制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普及可以减少管制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现象。例如,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和腐败可能获得的寻租量,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而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增强也增加了腐败作为国际问题的重要性,促进反腐败的国际合作。因为,腐败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影响有时会扩散到邻近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中去。

3.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作为国际关系中主要行为者的国家,其最本质的属性就是国家拥有主权,而且这一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在不违反国际法的条件下,独立享有的对内对外的、不受外来侵犯的最高决策权力,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独有的权力。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主权的排他性与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渗透性发生了碰撞,传统的国家主权受到了挑战,主权国家在国际舞台所扮演角色的地位、性质和能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世界X围内更加快捷地流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将自己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同时,为了保障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和调节国际经济冲突,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惯例和条约来运行,于是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把传统上为一国独享的一部分主权让与出去,为其他国家所共享,制定和遵守共同的规X。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体制在调节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要求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它们来行使。例如,

1997年12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70多个成员国所达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外国公司享有与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国内市场的权利;取消跨边界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的比例超过50%。经济一体化对主权的挑战除了针对经济主权外,还涉及政治主权。同时,它还在文化、观念上对国家主权构成侵蚀。经济一体化不仅带来了外国的商品,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异质文化,它与原有的主体文化相冲突。例如,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给非西方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2)当前,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生产一体化使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高度融合,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却难以超越国界。跨越国界的无国界经济已开始使单一国家难以对付自己及其他国家所引起的世界波冲击。例如,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是单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漩涡面前无能为力的显著表现。国家在处理全球性问题时日显无力,需要国际组织的仲裁与协调。这些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环境、资源等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各国通过国际组织进行相互协商,在互利的基础上予以解决,以促进共同发展。

4.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来说都是机遇和挑战,但在其进程中,各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经济一体化无疑可以增进全球福利,但是这种福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分配却可能很不平等。因此经济一体化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而到了90年代差距却扩大到150倍。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

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因为,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X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

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某某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第四,经济一体化使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越来越“边缘化”,难以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在经济一体化中得到利益,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应成为全球必须解决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随着一体化的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建立法律框架,强化执行力度;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其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有步骤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另外,还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密切协调和配合,以增强在国际中的地位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争取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8.24史料解读: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解读】本材料摘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名著《共产党宣言》,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因此,《共产党宣言》对于我们学习世界历史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 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西方国家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断扩张,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而正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来的、对国际市场、国际分工的新要求,汇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促进了“世界历史”的真正出现。2.尽管马克思没有用“全球化”这个概念,但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全球扩展的本性及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预见到资本主义通过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带来生产、消费和文明的相互

(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怀特计划”与英国的“凯恩斯计划”的提出为其提供了条件。 (2)建立过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苏、法、英、中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前者在947年运行,后者在1946年开始营业。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底,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该协定是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行国际贸易自由化。影响是: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但是美国试图通过它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2)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小结: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膨胀,为操纵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先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后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就是美国欲操纵世界贸易,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一个缩影。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的建立 (1)欧盟出现的原因: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同感,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和痛苦。②二站后欧洲实

[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

[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高中 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一: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⑶主要内容:机构+制度 ①2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⑷作用: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⑴1947年签字,1948年实施。 ⑵目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⑶性质:一项国际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⑷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在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⑵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⑶影响: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二: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即欧盟) ⑴建立过程: ①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经济合作组织)。 ②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历史: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人民版必修Ⅱ)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 8·3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 1.(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3题)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2.(2011年江苏高考18题)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不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3.(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9题)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4.(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23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5.(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2题)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图5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6.(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23题)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3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2.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1)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 (2)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2.建立 (1)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启动。 (2)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宗旨和基本原则 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4.竟义 (1)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2)表明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 (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误区警示]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1)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经济区域化本来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2)经济区域化阻碍着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区域化带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时间对经济全球化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2)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向关贸总协定提出关于恢复其创始缔约方地位的申请,从此拉开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谈判的序幕。 2.经过 (1)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2)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架提纲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架提纲〔人教版必修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 含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背景 西欧国家实力削弱 美国经济实力膨胀〔重要原因〕 根底:美国的怀特方案 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 世界银行〔宗旨:前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期全球性开展〕 特征 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 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 作用 积极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恢复和开展了经济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国际贸易体系 特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建立:关贸总协定 概况: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变 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正式机 构,不能调节贸易纠纷。 宗旨: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 作用:创造了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开展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 ①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②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标志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开展 ◆ 世界经济开展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 原因 可能性 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必要性 经济开展需要 摆脱美苏争霸影响 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于1958年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1992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度〕 1999年欧元问世 意义 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开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 原因 西欧、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美、加、墨三国各自的经济开展需要 过程:1994年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意义 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展;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开展; 对其他地区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原因 亚太地区为经济增长最快地区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 成 世界三大 区域经济集团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一、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 1.认识“布雷顿丛林系统”的成立 (钱币系统 ) (1)背景 (原由 ):二战后 ||,西欧国家广泛衰败 ;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 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 主义世界钱币系统崩溃 ||。 (2) 成立 :1944 年在美国的布雷顿丛林举行了国际钱币金交融议||,经过了《布雷顿丛林 协议》 ||。 (3)构成 :国际钱币基金组织 ; 国际中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 (4)特色 :以美元为中心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国际钱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钱币与美元 保持固定汇率 ||。 (5)影响 :有益于保持战后代界钱币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建了 条件 ;增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 认识世界银行、国际钱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议(1945 年 ) (1)世界银行 :即国际中兴开发银行 ||,简称 WB||。 主旨 :为战后欧洲中兴以致全世界经济发展供给长久贷款和技术救助(灾后重修 )||。 (2)国际钱币基金组织 :简称 IMF|| 。 主旨 :稳固国际汇率和国际金融系统||,供给短期贷款||。 (3)关贸总协议 ①背景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促进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举措||,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 ②概略 :1947 年 ||,美、中等23 国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议》 ③主旨 :降低关税 ||,减少贸易壁垒||,在实行互惠和非鄙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化||。 ④影响 :客观上创建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进战后代界经济的发展||。 3.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 ①在国际金融领域:成立布雷顿丛林系统||,美国成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钱币系统||。 ②在世界贸易领域:于 1947 年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美国成立起有益于美国 抢占世界市场的贸易系统||。 战后经济领域的三大支柱(国际钱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议)均以美国为主导 ||,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形成||。 二、世界经济的地区公司化 1. 认识欧洲结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表现了经济发展的地区公司化趋向||。 (1)欧洲结盟 :1967 年 ||,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归并 ||,统称欧洲共同体 ||。 1992年 ||,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结盟合约》||。 1993年 ||,欧洲结盟正式成立 ||,标记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019年 ||,欧元正式问世 ||。 (2)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合作成立||。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构成的经济公司||。

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1、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2)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3)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世贸组织的作用 (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3)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9)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9) 附件2 中学教师教学设计竞赛 课题名称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说明 ①整体设计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处理网络素材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②指导思想: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点;关注学生发展,启迪学生心智;突出学科特点,讲出历史思维。 ③依据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学情分析 班级:晋宁一中高一11班 年龄:16-17周岁 心理认知特征:思维活跃;具有一定思考能力;需要直观、感性经验支持 已有知识能力:接触过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3.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高中历史教材人民出版社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节 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 总结性:“经济全球化”的总概述 经济发展历程的最终趋势——走向全球化 现实性:重要的历史命题 现实热点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影响

难点: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4.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识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展示资料收集成果,分组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影响、应对策略,最终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树立共同竞争和合作的意识。 5.教学设计策略 设计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利用课堂展示突破重点;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方位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课前预习阶段 首先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发展组、进步组、问题组。 每组任务:认真阅读教材内容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打包上传班级QQ群 (学案) 小组/方法文献资料图片音频视频 发展组 进步组 问题组 问题探究: 发展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和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原因?进步组: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有利影响? 问题组: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处理信

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导航人民版必修2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知识梳理 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1.关贸总协定 (1)成立过程:①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194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建议,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②1947年10月,英、美、法、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总协定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3)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已由最初的23个增至125个。 2.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在关贸总协定及其达成的各项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2)性质:是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3)发展:到2003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48个成员国。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986年中国开始“复关”努力;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艰苦谈判,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5)意义: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②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世界各国制定了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则,这就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突破国家的界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确立: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2)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3)结果:在这个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从此,建立起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4)影响: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正式运行。1945年,世界银行成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它与后来建立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 2.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1)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动准备了条件。 (2)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快,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 (3)跨国公司正在跨越国界和洲界,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国家间的合作

高中历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练习人民版必修2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亟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解析:从材料可知,虽然关贸总协定促进了贸易自由化,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亟需建立法律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故选B项。 答案:B 2.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 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 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相对缺乏公平性、公正性 解析:材料中的“弱者”是指发展中国家,“强者”是指发达国家,表明世贸组织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因此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故选D项。 答案:D 3.(2018·吉林省吉林九中期末)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解析:材料中“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反映了中国的崛起冲击着美、日的经济主导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促进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合史实;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说法片面,排除B项;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打破的,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4.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问题上,有的外国经济专家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的贸易争端远比中国开放市场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利益要多。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解析:“一棵树倒下”指中国入世带来的贸易争端,“一片森林成长”是指中国入世带来的市场潜力和利益。“一棵树倒下”虽然显而易见,动静巨大,但相对于整片森林来说,影响甚微;“森林成长”虽然无声无息,但潜力无穷,影响深远。马乔治认为有的人看法有失偏颇,对中国入世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他认为中国入世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其带来的问题。 答案:B 5.(2018·山西晋城一模)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这表明( ) A.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内容标准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考点要求 1.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2.认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 4.认识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和作用。 5.确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7、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8、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课前预习 一、知识结构

二、课前诊断 1、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C ) A、两级政治格局解体 B、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影响 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D、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2、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表现有( D ) ①欧元产生②中国加入WTO③东南亚金融危机④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A ) A、会对本国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 B、中国的各种产业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C、中国的关税会大幅提高 D、使中国恢复了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4、二战结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史实有( D ) ①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②积极支持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 B、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D、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6.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主要是因为(A)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7.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是(B)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D·2003年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1986—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在关贸总协定及其达成的各项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5年正式建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它的建立标志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基础巩固 1.下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宣称其宗旨之一是“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这一宗旨主要适应了( ) A.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B.经济区域化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D.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需要 ,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不符。 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是( ) A.推动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 B.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C.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D.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 3.21世纪初,我国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历史性举措是( )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始进行“复关”谈判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年11月10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21世纪初”的时间条件。 4.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的7 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5.下面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美国、欧盟、日本的跨国公司数量居于绝对优势,这说明它们掌握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故A项符合题意。 6.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境。1981—1988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发展中国家经验不足 B.跨国公司全球扩张 C.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 D.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导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故D项正确;经验不足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并不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低,故排除B 项。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不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专题8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专题八第 3 课 、选择题 1.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 ,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 体制的中心是( ) A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 •促进贸易自由化 【答案】D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促使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它是经济组织,A 项的说法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可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但不是中心任务。C项的说法不准确。 2 •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其内容不包括() A .市场开放 B .非歧视性 C.机会均等 D •公平贸易 【答案】C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但没涉及机会均等的内容。 3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加入WTO后,我国制造 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为了( ) A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 B •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 D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辨析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可知A、B、C、D 四项都是目的之一,但是加入WTO 后,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压力增大,所以A 项是最重要的目的。 4 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地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 A 世界大同 B .知识经济 • C 经济全球化 D •区域经济集团化 . 【答案】C 【解析】“地球村”说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说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了。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发展阶段。但有人认为全球化只是“半球化”,

【南方新课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选择题 1.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假如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假如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假如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假如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假如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公平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解析:材料表明美国人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故C 项正确;A 、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与工业革命有关,故B 项错误。 答案:C 2.下表是1980、1996 ( ) A.国际贸易总体进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减弱 D.各类国家经济进展水平差距缩小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1980年、1996年四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进出口依存度都在增长;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三种类型国家对进出口依存度更大,说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 项正确;A 项与表格的信息相反,故错误;C 、D 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答案:B 3.《烟标保藏入门》记载:“1889年,美国人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需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需标明条形码。”对此我们可以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 ( ) A.反映出近代中国完全接受了西式生活习俗 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照旧不留意健康环保 C.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D.加入WTO 后我国经济生活开头趋于法制化 答案:C 4.哈佛高校教授弗格森认为,11·9大事(即1989年柏林墙坍塌)比9·11大事(即2001年美国世贸中心双塔坍塌)的影响更为深远,它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此大事( ) A.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B.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转移了美国的战略重点 D.瓦解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 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1·9大事后德国完成统一,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同时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故B 项正确;A 项的标志是苏联解体;C 项属于政治范畴;D 项不是11·9大事的影响。 答案:B 5.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规律最终必定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日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构架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可知,这位学者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作用,故选A 项。B 、C 、D 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体现。 答案:A 6.“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 手机在第三世界国家组装,第三世界国家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 , 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作为个案,它可以体现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 A.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 B.应大力消退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C.进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D.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安排 解析:“在第三世界国家组装”体现了国际分工,从获得利润的差异说明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利益的失衡,故选D 项。 答案:D 7.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消灭的新闻漫画《最终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加入WTO 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反 B.中国申请加入WTO 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 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加垄断地位 D.加入WTO 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材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即有利于打破某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加入WTO 符合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A 项错误;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是目的,B 、C 两项错误。故选D 项。 答案:D 8.“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气。”“它”是指( ) A.国际贸易 B.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节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参考教案 人民版必修2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以史导论的方法,分析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在能力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初步懂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与今天世界的现实联系紧密,而且全球化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全球化,对于世界的全球化关键应该是让学生能更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切实感受到全球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面对全球化,不能逃避,必须积极融入,因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本课知识的生成上应该坚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出发,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影响等知识点的生成都应该能从实际材料、实际问题开始。 本课内容还与本专题前两节内容紧密联系,因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本课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为重难点,通过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容易产生的问题,主要是达成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的统一这一目标。既要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教学中应当体现这样的思想 [教学设计] 导入: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一、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全球化 1、背景 关贸总协定(1948—1994)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2、过程: (1)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定改名为世贸组织 (2)1994年,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习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 心是<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调解贸易纠纷,实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促使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D项说法正确。 2."如果说1971年中华人民XX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971年的"30年后"是指2001年,中国在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3.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 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是一把双刃剑 B.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资金缺口 D.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时机 ,未提及其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只提及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得出各国经济差距缩小的结论,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投资,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状况,故D 项错误。 4.某一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曾说,"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中国"找到""多边体制"是在< > A.1971年 B.1991年 C.1995年 D.2001年 "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可以看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成功加入的时间是2001年,故D项正确。 5.与下列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