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师博览》读后感

《教师博览》读后感

《教师博览》读后感
《教师博览》读后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教师博览》有感

会昌县第三小学刘兰有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已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耕耘了八个春秋。工作之余,捧读一本自己所喜爱的书是一种最美好、最温馨的休息方式。我最经常看的教育杂志是《教师博览》。

八年前的我,刚从师范毕业,还是个愣头青,满怀着对教育的崇敬和未来的憧憬,信心满满的走上了教师的岗位。但开学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那时的我教育教学经验贫乏,师范所学的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都是纸上谈兵,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突发情况根本没办法处理,遇到问题只能凭“直觉”去解决。这样处理问题既难于将问题处理好,更难于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当时很羡慕那些老教师们,也很渴望自己快些成长,渴望学习,但总是嫌教育理论书籍太死板、太严肃、枯燥,看不进记不牢,所以不愿意看,看也是走马观花。然而,有次无意中的偶然,我看到了《教师博览》,犹如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让我怦然心动,她正是我所寻找的,正是我所需要的,所喜欢的,真有一种“纵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从此,我深深的被她吸引,并一直相伴到今天。

教学中我始终把读书和教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教师博览》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它发挥着自己的载体作用,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教育管理者、一线教

师聚在一起,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榜样,给自己找到成长的标杆,每次读完后心灵都得到洗涤。现将自己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要转变教育理念

我认为,作为现代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获取知识或技能,也并不是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人生观,这不仅体现了“教育即生活”的现代教育理念,更是小学教育自身特色的展现。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平等、融洽、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二、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激动。所以,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充满爱意的关切,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

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心境,用一个词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包括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男生和女生、缺点多的学生和缺点少的学生等。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我们更要关爱他们、善待他们、容忍他们。我们要坚信一点:他们决不是天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

定的条件下他们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教师压力管理》心得体会

《教师压力管理》心得体会 压力是现在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学校在11月6日请到了医科大学的方建群教授为老师进行了《教师压力管理》讲座。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 方教授讲解了心理健康的五个标准。第一,思维正确反映现实;第二,情绪愉快稳定;第三,意志坚强;第四,人格健全;第五,人际关系和谐。基于这五个标准,我们学习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所以,针对教师职业倦怠,方教授给出了一些减轻压力的策略。学习后,我结合自身的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来解决工作倦怠和减轻压力。 一、热爱教师工作。教师只有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热爱教师工作,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教师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二、在工作中确立可行的目标。工作中,教师要为自己确定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然后去实现目标。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就有动力,做事也会有信心,感到自己有创造力,工作更有成效。目标切合实际能为教师提供新的起点,帮助教师循序渐进地去摘取事业上的成功。

三、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在工作中要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这是消除工作压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相同的外界刺激会给人造成不同的压力,实际上压力的大小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加强意志的培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更能够减轻压力。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与别人进行比较,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成败得失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退一步,有时候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四、加强心理健康防卫。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拥有安全感。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如何管理和处理压力。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自我调整。只有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自己快乐的教师。 张佺 2014年11月12日

教师读后感(共10篇)_读后感

教师读后感(共10篇) 高中生关于教师节的读后感:读非常老师有感 我看过很多书,可就是杨红樱阿姨的书最打动我的心。就比如《非常老师》这本书。 里面有很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就说米老师吧!吴缅家的波斯猫在星期三的早上要生孩子了,可是非常难产!吴缅的妈妈本来就不喜欢着只猫,肯定不会把猫送去医院的。吴缅哭着抱起小猫直往医院跑。来到医院医生说必须马上做手术,得先交费,费用要300元。可他只带了10元,第一,他就想到了米老师,他给米老师打了电话,米老师马上赶过来,交了300元。波斯猫的救了!我喜欢米老师的性格,可是最让我喜欢的是她最后做的事情之后,米老师说的话! 事后,同学们们还以为吴缅旷课的原因是去上网吧了,被米老师抓回来了!这事传到了数学老师的耳边,数学老师去找米老师。问她早上那事儿怎么处理。她说:“哦!我给他了300元。”“300?!你给他去玩网吧啊?”“不是的”米老师解释给数学老师听。没想到数学老师更加生气了:“岂有此理,为了一只猫,还不要?”“可是猫也是生命呀!”两位老师争吵起来。“可如果吴缅没有去救小猫的话,就错过了一次非常美好的情感体验!”数学老师无话可说。 是呀!如果没有这本书,我也不会懂得这些!这本书值得我们去看。《塑造教师》读后感教师读后感(2) |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1 / 19

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是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所收集的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反映了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我思索着,对照着,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司空见惯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会有所悟、有所省,从而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误,而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伤害"。 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10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2 / 19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一)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

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正面管教读后感(二)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精选多篇)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精选多篇) 读罢此文,周身的血液都在奔腾,涨涌起一种追求诗意教师人生的激情,新教育之梦读后感。于是,不断地寻找朱永新的文章:在《教师博览》上读到《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在《新教育周刊》上 又读到《我心中的理想体育》;通过南师大出版社邮购了《我的教 育理想》;在南京的一家书店买到了久已渴望的《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之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书中写满了我的感受,强烈 的共鸣使我爱不释手。 。我在“教育在线”上发了一个贴子《让新教育实验成为我校发展的平台》,大张旗鼓地在全校开展新教育实验。有一天,我突发 奇想:请朱永新来校作报告。我先给他发了一条短消息,没想到他 很快回信:报告没问题。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之夜,朱永新 来到无锡南洋,送来了999朵玫瑰。他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新 教育实验的意义和具体做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教育日记、聆听 窗外的声音、生活化英语、娴熟地利用电脑学习工作、让每个人成 为他自己。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回答了老师们的提问。朱永新的报 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报告会结束了,许多教师还围着他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走进朱永新,对教育增添了一份情感;走进朱 永新,对教育增添了一份神圣;走进朱永新,对教育增添了一份责任;走进朱永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诸向阳) 有理想——读朱永新市长的《新教育之梦》随感吴江市实验小学费建妹好些年前,在一教室里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很是鲁莽 的学生当着众人的面询问他的老师:“你教我也有些日子了,今天 你就给我个评语吧!”老师抬头看看这位学生,想想一直以来他的 表现,笑了,他说:“如果我讲的课已经没人听了,我就乘上一艘 木筏子到海里寻短见,能够跟我一起去的,大概就只有你了。”那 位学生听了这话,心里高兴极了,尽管他已经听懂了老师话里的意思。老师其实在说:“你呀,除了胆大心粗以外,就没有什么可取 的了”,但他却换了一种表达的方式,学生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读

教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0篇)

教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0篇)【篇一】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要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篇文章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

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难以过着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啊!一路阅读中,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但是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放弃,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了,而“教育又不是万能的”……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的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当然也没错,但我们能够非

和善中的坚定---《正面管教》读后感

和善中的坚定 ——《正面管教》读后感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

读教师博览《平凡的世界》:“获得感”从何而来读后感-

教师博览系列 ——《平凡的世界》:“获得感”从何而来读后感 第十小学:程双双 得空翻开了学校发给我们的《教师博览》,翻看目录,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平凡的世界》:“获得感”从何而来 给深深吸引了。于是我立马翻到那一页,认真的看了起来。 在此之前,我曾经看过《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故 事中的主要人物孙少安,孙少平他们两兄弟有着相似的性格。少安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贫穷,无法继续上学。在以后平 凡的生活中,他务实,能干,又有清醒的现代意识,不仅成为 一个样样精通的庄稼人,而且抓住机遇,办砖场,搞企业,成 为一位让人佩服的庄稼人。当他的砖场刚刚走上正路时,村 里的许多困难户为筹钱买化肥甚至为买一点生活用品而来 找他打工时,他尽力帮助他们.孙少安是一代农民的新代表。孙少平的一生更是体现了平凡人生的辉煌意义,他从一名高 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 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以人物的 经历为经线,整个社会变迁,思想转型则构成了小说的纬线. 小说中其他人物也显得血肉饱满。当我看完路遥《平凡的 世界》的时候,我非常的震撼,作者将故事情节写得如此的 气势磅礴和深刻细腻,种种感觉我真的难以言表,不知道该 用什么词来形容,太深刻了。 当我读到少平吃黑膜,喝仅剩的一点菜汤时,当时生 活条件的困苦真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电视剧播出来,书 上的文字演绎成真实情景的画面出现在我的眼中时,更是 加加深了我的那种感受,那种模糊的感觉慢慢变得越来越 清晰了。

直到我读到《教师博览》这本书中的这一篇时,我才 恍然大悟。我的那种情感终于可以描摹刻画出来了,原来 一种“获得感”啊! 当时的我只觉得特别心疼故事中人物的艰苦生活,为 他们的种种困苦条件感到难过,同时自己有一种特别特别 强烈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啊?现在我明白了,其 实就是一种幸福感! 是啊!难道我们还不够幸福吗?小说里所描写的一切,其实是我们父辈或者祖辈们都曾经历过的贫穷和苦难。而 今生活在条件如此之好的我们,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幸 福感从何而来?我们要学会去寻找真正的“获得感”。 正如书上写到的:在个人层面,我们要自觉意识到自 己从何而来,今天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从何而来,这样 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这些权利和 机遇;在社会的层面上,我们要自觉意识到保护个人的尊严、自由和价值实现是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平民百姓可 以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甚至完成自我价值实现,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获得感”。 当我们能够拥有真正的“获得感”时,随之而来的便 是我们的幸福感。我们教师也是一样,平凡却不平庸。每 个人都是如此,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条件,努力实现自己 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就会幸福。

(情绪管理)幼儿教师压力管理最全版

(情绪管理)幼儿教师压力 管理

幼儿教师压力管理 大家好,我叫仲敏,来自青岛心之港心理咨询,同时也是青岛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处的壹名咨询师。我的网名叫丸子老师,我也是青岛学童网心理健康版块的斑竹。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和老师们壹起交流。之前和陈园长交流,想听听大家都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好像老师们也没有特别的要求。那我就想和大家讨论壹下压力的问题。压力管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今天时间有限,我就大概的讲壹些,如果各位老师觉得对那壹部分感兴趣或者有不太明白的地方,能够过和陈园长说,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再讲。压力管理在企业里是非常重视的。但幼儿园的老师在这方面好像讲得少壹些,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提起幼儿教师,想到的就是壹群活泼美丽的女孩,每天带着孩子唱歌跳舞,自由自在,非常开心。似乎幼儿教师的工作是没很轻松的。不知各位老师你们的感觉呢?幼儿教师辛苦的程度,外人难以想象。我见到过南京的壹名心理咨询师在提到幼教这个行业的时候,提到了几个词。不知老师们是否认同,但我再说的过程中您能够结合自己的现状考虑壹下。“五比”(比作家都狠、比艺术家都行、比市长都忙、比考大学都难、比贼都怕);“三低”(工资低、地位低、级别低);“俩特殊”(特殊的工作环境、特殊的工作性质),这些都真实反应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现状。这样壹种生存现状,会给老师们带来很多的情绪,压力,也会带来职业的倦怠。可是在现实的条件下,我们没办法避开这些压力,可是我们能够管理自己面临的压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开心壹些。 壹什么是压力,压力来自哪里 1压力是环境要求你做出选择或改变时的个人感受。早晨上班,找男

朋友。可能也会同样面临者选择和压力。在找男朋友的时候,除了那些你要求的条件,仍需要注意几点: 1和母亲关系过度密切,也就是特别孝顺,什么都听妈妈的,家庭里没有父亲,或者有,但和父亲的距离比较远。这样的母亲比较强势,控制欲特别高。在这样氛围中长大的男孩,心理成长不成熟,和母亲心里分离的不好。容易在以后婚姻中出现很多问题。 2在追求你的男孩中,有自虐,自伤行为的,或者举动特别浪漫,特别狂热的,壹定要远离。南方有个大学。和这样的人在壹起,是比较危险的。首先,能做出这样举动的,男孩情绪是极其不稳定的。自控能力差,这些性格弱点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随时都会爆发,第二,有些人在恋爱受挫的时候,他会用很自虐的方法试图感动对方,如跪在雪地里几个小时。千万别要这种男人。他连自己都不喜欢,他其实心里边不会真的喜欢别人。他心里的感情其实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大,他在放大他的感情,那感情只有壹点点。戏剧性的效果不光是给别人见的,也是给自己见的――你见我多爱她。他心里面更主要的反而是壹种自尊心的打击:我要追就要追到,追不到我就很丢脸。 3在恋爱中,如果你感觉到对方的性格或心理状态和别人不太壹样,可能你会绝对他有同情,或者你想改变他的时候, 4家庭中存在暴力现象的,比如父亲常打母亲,或者打孩子。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以后的家庭中,暴利可能是他解决家庭问题的壹种模式。2压力是对未知事件悲观预测的结果。领导找谈话,对事情的不确定状态。会出现俩种反应。

正面管教读后感精选

读《正面管教》后感悟 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其实是在上了“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之后。 5月中旬,一个朋友推荐我了解一个读书会,关于正面管教的。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词,但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于是参加了几天后的家长课堂。上课收到的第一个礼物,便是《正面管教》这本书。课程结束,我便如饥似渴的开始阅读。两天的课堂学习时间很短,我迫切的想要从书里,找到更多方法来解决我内心的困惑。 上完体验课再来读这本书,收获颇多。 正面管教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直接针对孩子,而是教父母怎么对待孩子,是针对父母的教育体系。它提倡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既不骄纵也不惩罚。 正面管教的魅力在于——它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正面管教包括52种有效的“具体工具”,可以帮助家长分析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可行,可以更好的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同时可以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从而更快速有效的解决各种冲突。 本书第一章直接提到了骄纵和严厉,让我瞬间想起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模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或者说,在严厉与骄纵中反复变换,我想这是大多数家长都有的经历。家庭教育的分歧,就会导致矛盾和纠纷,而最终发现,都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好品格。因为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然的利用大人的心理钻空子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过度的骄纵放任,会导致家里没有规则,孩子过度自由,任性,没有自律自省的能力;而过度的严厉苛刻,会造成压抑的家庭氛围,而孩子可能会更叛逆或者更懦弱,甚至可能出现反社会人格。 书中给到的方法是——“和善而坚定”,也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比如常见的孩子玩手机,“白脸”家长可能就会马上训斥,觉得孩子不认真学习,甚至马上没收手机,而“红脸”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读书已经很累,玩玩手机没什么,或者只是口头对孩子说“不要玩了”但不采取任何具体的行动。而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其实家长可以选择允许孩子玩手机(不至于跟不上这个年代互联网的特殊性),但和孩子提前约定好大家都能接受的玩手机的时间,到了规定时间,如果孩子不自觉,这时就需要家长选择坚定的结束玩手机的时间。这便是和善而坚定的运用吧。 而读到书中的第七章——表扬与鼓励时,让我更清晰的了解:同样的期望,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太重要了。读完本章后,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对于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性。 赞扬在字典里的含义是:1.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2.美化,尤其是通过将完美归因于被赞扬的人。3.表示认可。而鼓励的含义是:1.鼓起对方的勇气;2.激励,促进。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作者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刚开始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考了第一名,妈妈为你感到骄傲!”这些属于表扬,没有具体行为的描述,短期内有效,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从长期看,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容易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些孩子(长大后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

《教师的情感和智慧》读后感

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读《教师博览》有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如果有智慧作引导,那才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智慧,如果以情感作依托,那必然会是一种美丽的智慧。读了《教师博览》编辑部编写的《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书后,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母爱是世界上最圣洁最伟大的爱,古往今来,无数的人赞美母爱,讴歌母爱。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应该有一个慈爱的心,对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而,母爱是一种天性,常常会充斥盲目的色彩,有时会跨越合适的尺度,变成宠爱、溺爱。这时候的母爱,“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样的母爱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有利。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与母爱相比照,师爱因为有了智慧的引导,也因此比母爱更理性,也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走进《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书,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为救护生病的学生,“我”度过了《特殊的新婚之夜》;罗《老师替我去相亲》,步行70多里山路,帮助“我”——一个十六七岁少年,解决了人生之初的一个难题,使“我”得以安心的学习、升学,并最终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同时也给另一个花季少女以激励以鼓舞,避免了早婚带来的缺陷,使她走出大山,走进繁华的大上海,拥有了一个职业和美好的生活。读到此处,我们能说他们的父

母不爱他们吗?但他们的爱,对比罗老师的爱,是那么的盲目,那么的狭隘,是出于家长一相情愿的一己私利。而罗老师的爱,那么理智、理性,也因此更伟大。 薛瑛老师用《师情母爱》,收养了“我”——一个7岁的孤儿,一直把“我”送入了大学;而她却因此一生未婚,年仅44岁就英年早逝。作者说:“我从薛妈妈那里得到的又岂止是一种亲情、母爱?这种情爱是博大的,更是无法言喻的。”是的,这种爱她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母爱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对此有着更清楚的总结:爱学生,要爱在他们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爱在他们感到沮丧、伤心的时候,爱在他们取得进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一句话,爱在他们需要爱的时候。这就是师爱,接近母爱而又超越母爱,一种智慧的情感。 教育是一门科学,离不开智慧的指引。而这种智慧,同样要有情感做依托,只有在情感的土壤培育出的智慧之花,才更美丽,更芬芳。 《语文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让孩子们明白了“凝聚力原则”,明白了“一个班级只有凝聚在良好的班风、学风中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优势”;《老师“忘记”了一件事》,巧妙的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难言的纸条》中,教师用自己的智慧,避免了学生的恶作剧的捉弄,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有智慧的情感更伟大,有情感的智慧更美丽。《教师的情感和智慧》,就是通过教师的眼和手,真实地记录了一线教师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记录了他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10篇读后感

1、《名人传》读后感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着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 大的精神支柱。 《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 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 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 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禁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2、《童年》读后感 放假这段期间我读了《童年》这部长篇小说,这是高尔基的自传性的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部小说描述了阿廖沙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祖母爱他,外祖母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祖母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面对痛苦的生活。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廖沙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教师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刘敏 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其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其三:自尊。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

《做智慧班主任》读后感

借鉴他人智慧,生发自己思想 ---读段惠民《做智慧班主任》有感 管城区回民二小李萌假期里有幸读了段老师的《做智慧班主任》,他是从我们河南走出来的一位“全国首届十佳班主任”,他给人感觉很谦虚,自称是一名乡村小教师。在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也有过困惑,有过徘徊,甚至有过转行干其他事情的强烈想法。但他的哥哥告诉他说:“即算你转行,你也要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你不如踏踏实实先把自己目前的工作做好,是金子不怕没有发光的时候。等到有机会转行的时候,你也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了。”也正是哥哥这番朴实的话语,顿悟了段老师,一年以后的他,毅然决定扎根乡村,为乡村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感悟生活智慧 段老师特别关注细节,懂得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并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为了做好教育工作,他阅读了《论语》、《爱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十二讲》等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他还坚持每天读《教师之友》、《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等教育报刊。除了读书他还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感悟。他发现:一棵小树弯折了,种树人会给他打上“绷带”,然后经常来看看小树,每过一段时间,还要给小树重新绷带。就这样三番五次,直到小树的伤口彻底愈合了,长粗了,强壮了,再也不会弯折了。受到种树人的启发,他想到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

的,要反复抓,抓反复,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不怕麻烦。在学生努力几天,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将泄气还未泄气时,他就会像种树人再次给受伤的小树打绷带一样,再次出现,给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二、感悟他人智慧 段老师作为班主任,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才能更快地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但是,学习他人,并不是把他人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机械地搬运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理念、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开动脑筋去悟,悟所学先进经验背后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内涵。段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设计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教育。如:带学生去北京,看天安门、爬长城,他希望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亲身体会祖国母亲的伟大,不仅爱天安门,爱首都,还要爱人民。而回来之后,组织“给照片起名字”的主题班会,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或许比老师在班里要求学生写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号召学生要爱国、爱人民的说教更有效果。 三、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段老师用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告诉我们: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当我们真心爱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学生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这样那样的不足都是可 爱的。当我们真心爱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没有困难的工作。爱

教师如何进行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

教师如何进行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压力对于不同人群的感知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工作,对有些人来说会形成压力,有些人却不会。而压力与情绪的控制的好坏与我们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影响与制约着我们工作的结果和效果。尤其教师这个职业更为明显。 一、教师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的必要性 1、压力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表现为工作倦诒,人际关系恶劣,拖延症,管理拖拉等。 2、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神衰弱,焦虑,恐怖症,强迫,癔病等;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表现为躁狂,抑郁。 3、压力症候群的情绪表现:紧张、担心、害怕、恐怖,烦躁易努、冲动激动,批评、挑剔,情绪低落、沮丧、失去兴趣,绝望无助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4、压力症候群的思维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干拢,头脑不清晰,记意力减退,判断、决策能力下降,认知扭曲,自责。 5、压力症候群的活动表现:坐立不安,紧张烦躁,疲乏无力,活动减少,动作迟缓,工作效率下降。 6、压力症候群的躯体表现:头晕、头痛、浑身酸痛、肌肉紧张,失眠、多梦、贪睡,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泻、便秘、出汗、耳鸣、易感冒等。 二、教师压力的来源 来自于工作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受阻,无法接受新的工作环境或

新的班级,工作任务繁重,长时间加班,得不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同等。 来自于家庭中:家人关系出现紧张,家人中有人出现生病,经济上出现困难等。 来自于社会关系中:得不到社会、家长的尊重,教师工资低,待遇低。社团活动与工作发生冲突,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社会舆论与网络传播。 三、人格特性的差导化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其性格特点突出,表现鲜明。不同性格特点的人面对压力其表现是不一样的。压力对一些人来说是动力,能促进工作和任务的完成,对一些人会产生负面影呼响,使其个人情绪化。从本质上说,人的不同性格特点无所为好坏,是个体的一种固定行为方式的表现。 四、学校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 1、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设置压力管理内容,从教师的招聘、培训,以及职位设置,岗位的安排都要有压力管理的参与。对教师进行压力测评,能力及性格特点的问卷调查都是十分必要的。 2、当压力发生效应时,管理者应给教师减压。开展一些有利于缓解压力的活动,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改善工作环景,活跃工作氛围,调整预期目标。 3、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一是工作当中的关怀,二是日常生活中的关怀。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 《美丽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她擅长把理 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下面是小编精 心整理的《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篇1 读完了《美丽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美丽 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 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 说到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应该最没有资格,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仅 仅三月有余,要问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杂、乱、烦!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清 点一天的工作,却觉得一无所获,班上有几个孩子太调皮,管都管不住,怎么办?班上的后进生成绩太差,每次小练习都只能给我个位数 的成绩,怎么办?有些孩子太懒,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不认真、字 迹马虎,默写都默不及格,怎么办……无数“头疼的事儿”把我的思 维五花大绑,急得我喘不过气!这么麻烦的工作,难道仅仅靠一个“爱”字就可以解决,一开始我不相信,我觉得学生不听话就要批评,惩罚,实践证明自己的这种思想并不完全正确,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现在我也试着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学生越来越听话,对待学习也认真了,对班级的活动也积极了 许多。 书中讲到了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爱好,培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班风,这几方面我感受很深,好的班风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正常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我把我们班的值日生具体到 每个人,比如下第一节课擦黑板是那位同学,下第二节,第三节,打 扫教室的,打扫卫生区的,抬菜的,分菜的,送餐具的,确保每一个 学生都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都能为 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前段时间举行的跳绳拔河比赛,我们班有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点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爱是前提,爱的重要性,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些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面管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的教养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集几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特别是她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无数个正面管教的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它教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与孩子交流,进行正面引导。回顾这几年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经历,觉得自己对待儿子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作为家长常常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这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例如在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这一小节中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该怎么去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去管教孩子?这本书值得每个家长、老师一读。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

教育刊物读后感

阅读《教师博览》的感想 《教师博览》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本杂志,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本专为我们教师编写的杂志,更因为后面的“博览”二字。是的,身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名家同行,开卷有益。书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于教育前沿咨询的栏目“视野”,有关于各个领域的名家名人介绍栏目“人物”,有关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手记栏目“耕耘”,还有关于人生、人文、科技、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博览》,很全面的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品味、不同风格的营养大餐,让我们在闲暇之余,信手读来,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灵魂。 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每读完一篇文章,我都会掩卷深思,佩服作者独到见解,新颖的思路。有的文章使我茅塞顿开,有的文章让我忍俊不禁,有的文章使我热泪盈眶,有的文章使我荡气回肠……自我感觉读了这些书后,心里很敞荡,思路也开阔,精神也更充实了。 我在读书中,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发现教育生活是一个个细小的片段、细节组成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和片段都意味着一个教育时机。如果我们教师敏锐地抓住这样的教育时机,就可以充分体现自己对学生行为的关注,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机智。在对学生这种细小行为的关注中,教师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教师的职业魅力就会从这里体现出来,会从对教育细枝末节的关注中体现出来,会从对师生间发生的细微生活片段的反思中体现出来。这时,在你的心中定会升腾起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渴望,感到教育的财富就蕴藏在自己的教育生活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幸福感,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增值,这就是教师的美丽,教育的真谛。 江西著名作家陈世旭写在2010年第9期《教师博览》扉页上的一篇文章《用灵魂唤醒灵魂》。到结尾,作者引用了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体制我们教师的目光能投得更远一些,为着孩子的一生为着民族的将来去考虑,我们就不会整天只盯着手中一张试卷上的分数,不惜打击儿童的自尊抹杀孩子的天性去进行我们的教育了。我想,不久的将来,中国何愁没有诺贝尔奖得主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