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其年代根据地层和古生物确定。

②划分: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和地层顺序可以把地质历史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时间单位,

称地质时代单位,这些单位有大到小依次为:宙、代、纪、世,在这些单位内形成的地层称地层单位,相应的为宇、界、系、统一一对应。宙(宇)、代(界)、纪(系)、世(统)是国际上运用的名称和时代(地层)划分单位。

③地质年代表(书725页)③

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变迁

1、时间范围

对古气候变迁史人们认识较为充分的主要是距今约6亿年以来的变化,二前40亿年,由于地质证据不足,或因冰川活动范围有限,没有留下或还没有发现大范围的冰川地层的存在,故仍在探索阶段。

2、气候变化特点

①地质时期世界古气候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温暖大间冰期与非常寒冷的大冰期的反复交替

出现。

②在大冰期内,大陆覆盖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地冰川,气温和雪线同时下降。在大间冰内气

候变暖,冰川消融退缩,冰盖仅局限于南极和格陵兰,气温和雪线同时上升。

③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中纬度气温变化可达10oC以上。

3、大冰期——大间冰期的划分

目前,公认的全球至今已出现过了3次大冰期和2次大间冰期(也有人认为10亿年来经历了6次大冰期,分别出现在9.7亿、7.6亿、6.7亿、4.3亿、2.7亿和150万年)。

(1)第一次大冰期:

①时段:距今约6亿年,称为震旦纪大冰期

②分布:这次冰期保留下来的冰碛层发现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全部大陆,在中国的新疆、西

南、南方和中部,印度、前苏联的亚洲部分,欧洲的挪威、苏格兰、格陵兰、法国,北美的大湖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亚的中南部等地区都有发现。表明这期冰川的活动具有全球性,是一次是是金额规模的大冰期,范围广,历时长。

③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气候寒冷,但也有不同类型的气候存在,如我国目前的黄河以北

地区,在当时是温暖、干燥的气候。

(2)第一次大间冰期

①时段:距今3-6亿年,历时3.3亿年,称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共经历了寒武纪奥

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5各地质时期。

②气候变化特点

A总体特点:气候显著变暖,冰川后退,雪线升高。

B分段特点:

a、寒武纪-志留纪:气候变暖,干湿气候带分布明显;欧洲有三个迥然不同的气候带,

中国北部为干燥气候带。

b、志留纪后期-泥盆纪前期:气候又有变冷趋势,旦影响范围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

主要出现于阿拉斯加,加拿大东部和非洲南部地区。

c、泥盆纪中期:气候迅速回暖。

d、泥盆纪后期:中国气候有明显分区,昆仑山以南经阿尔金山到云南东部,有一明显

的干燥带。而辽东半岛、太行山西坡和西南坡、四川南部、贵州北部和西北部为湿

润区。

e、石炭纪:气候为典型的暖和湿润气候。全球均出现海洋性气候特点,森林广布,这

一时期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期。当时的树木缺少年轮,表明当时树木终年生

长,没有明显的冷暖、干湿的季节区别。

(3)第二次大冰期

①时段:距今2-3亿年,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迭纪中期,称为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②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北半球除印度外,尚未发现这次大冰期遗迹。

③气候特点:寒冷为其基本特点,但气候的分带性明显,中国西部、西伯利亚、北欧和北

美地区为干燥带。干燥带外围为温暖的湿润气候带。干燥带的南面,包括中国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部和欧洲南部为潮湿炎热的气候带。

(4)第二次大间冰期

①时段:距今2亿年-200万年,历时2.2亿年,包括整个中生代的三迭纪、侏罗纪、白

垩纪直到新生代的第三纪。称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

②气候特点

A总体特点:温暖而湿润

B分段气候特点:

a、三迭纪:中国、欧洲、北美红色和紫色的地层很普遍,表明当时气候炎热氧化作用

强。地层中常含有石膏河食盐层,说明气候干燥。

b、侏罗纪:中国地层普遍分布有煤、粘土、耐火粘土等,表明为湿热气候;侏罗纪中

期,中国气候可分为南方热带和北方温带;侏罗纪后期,欧亚大陆干燥气候带再次

出现。

c、白垩纪:是干燥气候继续发展时期,帕米尔,昆仑山、费尔干和西部塔吉克已具有

沙漠和半沙漠性质,并向西南伸入阿拉伯沙漠。我国也现一条干燥带,西起新疆碦

什噶尔河,经天博克达山区向东南延伸到阿尔金山区,再经甘肃向东南直到江西南

部。

d、新生代的早第三纪:世界气候更均匀地变暖。

e、第三纪:东亚大陆气候趋于湿润

(5)第三次大冰期

①时段:200万年至今,称第四纪大冰期,什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有理由认为我们现在还处于第四纪大冰期期间,下面将专门介绍。

4、大冰期-大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

(1)大冰期气候寒冷,大间冰期温暖,甚至炎热。

(2)大冰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约为千万年;大间冰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2-3亿年。

(3)大冰期内和大间冰期内,气候也是变化的;即大冰期的寒冷气候中也有一些时段或地区气候相对较暖;大间冰期的温热气候中也有一些时段或地区

气候相对较冷。

三、第四纪古气候变迁

1、意义

第四纪什地质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出现和发展的时期。研究第四纪气候的变化历史及其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古气候及其变化的意义:

为了将古论今,然后将今而知未来。如何将古论今:先从现在气候变化探讨古气候的变化,再由古气候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和演变机制,从而可以作出未来气候的预测。

2、第四纪气候的基本特征

(1)全球特点:第四纪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同时又有多次冷暖、干湿波动,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移动,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

①冰期时,温度普遍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其中以中高纬度降低增大;降雪量增加,冰川

不断发展扩大,形成大陆冰盖;气候带向低纬方向移动;在山区则形成山岳冰川,并向山麓地带扩张。

②间冰期时,全球气候回升;降雪量减少降雨量增加;冰川消融,当消融超过积累时,冰

川大规模后退。首先从中纬地区开始逐渐向高纬退缩,冰盖缩小,最终甚至消失,广大地面重新出露,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气候带相应地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带移动。(2)中低纬非冰川区特点:当某些中高纬度及高山地区出现冰川的增长与消融交替时,在非冰川地区的冰期和间冰期在中低纬度地区表现为多雨期和间冰期,多雨期时,雨量充沛,湖泊水位上升,湖面扩大,气候温凉潮湿;间冰期,雨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气候干燥炎热。

(3)区域差异:冰期时,个大陆气候条件及冰川规模并不相同,如欧洲和北美,温度低,湿度大,有利用于冰川形成和发展;亚洲北部,气温虽然很低,但湿度小,不利于冰川形成和发展。中纬度大陆内部,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和黄土。间冰期时各地同样存在差异。

(4)不同阶段特点:

①冰期发展的各阶段,气候也各不相同

a、初期,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增高,出现湿冷气候,冰川急速发育。

b、最盛期,温度继续下降,湿度相应减小,降水量随之减少。

c、冰期末期,温度逐渐升高,冰川开始消融,相对湿度很低,出现干凉或干温气候。

②间冰期气候也有阶段性

a、初期,温度回升,但仍较低,相对湿度低,降水也少,气候干冷。

b、盛期时,温度高,湿度大,降水多,为典型的温暖湿润的间冰期气候。

c、末期则为湿凉气候。

3、冰期-间冰期气候变迁

研究表明第四纪开始以来,有多次冰期间冰期的循环。综合起来基本有以下几次:(1)距今240万年的气候变冷事件,全球变冷变干显著,我国北方黄土开始堆积,南非、东非由森林转化为草原。

(2)距今180万年,称气候适宜期,气候温暖。

(3)距今115万年,极干冷期,证据:黄土沉积、粉尘颗粒最大。

(4)距今80万年前的干冷期,干冷持续时间长。

(5)距今60万年前后和距今45万年前后的极干冷期,是140万年以来最干冷的时期。

(6)距今17万年前后的极干冷期,中国西部冰川规模比末次冰期还大,黄河源形成小冰盖。

(7)距今12万年的气候最适宜期,是今100万年以来最暖的时期。

(8)1万年以来,即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4、晚更新世气候变迁

(1)时段

①总时段:晚更新世始于最近的一个间冰期的开始期,一般认为是140KaB.P.左右,由于

最近一个冰期的结束,约在10 KaB.P.时,然后进入全新世。晚更新世是第四纪以来最近的一个完整的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波动。

②间冰期时段气候:晚更新世间冰期约从130 KaB.P.到74 KaB.P.这是晚更新世最湿的阶段。

我国西比地区植被状况较好,以针、阔叶林为主。

③冰期气候:晚更新世冰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又称末次冰期。约从74 KaB.P.到10

KaB.P.随即进入全新世。末次冰期气候非常干冷。

(2)黄土古土壤证据

晚更新世以来黄土区经历了5个不同的气候事件,分别是:

①14——7.5万年,晚更新世早期的温湿期

②7.5——5万年,晚更新世后期早段的干冷期

③5——2.5万年,晚更新世后期中段的凉湿时期

④ 2.5——1万年,晚更新世后期晚段的干冷时期

⑤1万年以来,全新世的温湿期

5、全新世气候变迁

(1)时段:全新世是最近的一个地质时代,一班认为约从1万年以前至今。全新世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全新世、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分别以一次显著的高温事

件为界,这两次事件分别出现在8.4——8.5 KaB.P.和3.0——2.9 KaB.P.。

(2)早全新世(10 KaB.P.——8.4 KaB.P.)这是全新世三个阶段中最干冷的时期。

(3)中全新世(8.4 KaB.P.——3.0 KaB.P.)中全新世是暖湿时期,特别地中全新世前半期是全新世最暖湿的阶段,也称为气候最适宜期,季风区向北扩展,西北、

华北变暖、变湿明显,当时气温比现在高2.5oC左右,降水比现在多5%。

(4)晚全新世(3.0 KaB.P.——至今)晚全新世气候冷干,干燥现象明显。

(5)全新世期间,气候也存在多次冷暖事件,如我国西北地区就大约经历了6次冷气和6次暖期。

§4.3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迁

1、时段: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通常是指第四纪大冰期中大理(武木)亚冰期的最近一次

副冰期结束以来的1万年左右的所谓“冰后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2、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迁

根据挪威雪线的升降,可以把冰后期近万年来的全球气候划分为四次比较寒冷的时期(可比拟为冰期)和三次相对温暖的时期:

(1)冷期

第一次寒冷期:距今8——9千年,其中主要寒冷期在公元前6.3千年左右,湿大理(武木)亚冰期最近一次副冰期的残余阶段。

第二次寒冷期:公元前5——1.5千年,主要寒冷期在公元前3.4千年前后。

第三次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100年6主要寒冷期在公元前830年左右。

第四此寒冷期:公元1550年——1900年,主要寒冷期在1725年前后,在欧洲称为现代小冰期。

(2)暖期

第一次暖期:距今7000年左右

第二次暖期:距今4000你左右

由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次寒冷期降温幅度较小,这两次温暖期又往往合并称为气候最适宜期。第三次暖期:公元900——1300年,称第二次气候适宜期。

二、中国东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1、时段:主要指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

2、东部气候变迁:竺可桢(最早知道的气候学家,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家喻户晓)根据大

量的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物候记录、考古和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做了研究建立了近5000年来我国主要是东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温度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可将近5000年来我国东部气候划分为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近些年来的研究只是补充和验证了竺可桢的结果:

第一次温暖期:公元前3000——1000年左右,即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均气温比现在高2oC左右,1月温度比现在高3-5oC,年降水量比现在多200mm,是我国5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期。

第一次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西周时代群婚寒冷干燥。

第二次温暖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初的秦汉时代,气候温暖湿润。

第二次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oC。

第三次温暖期:公元600——1000年,隋唐至宋朝初期,比较温暖。

第三次寒冷期: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比现在寒冷得多。

第四此温暖期: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短时回暖。

第四此寒冷期:公元1400——1900年,明清时期,寒冷期。

3、总体特征

①我国东部地区近5000年来的气候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最初2000年气温比现在高2oC,

是5000年来最温暖时期。

②此后冷暖交替出现,最低温度分别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

年和公元1700年,气温振幅为1—2oC。

③气候变化具有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而寒冷期越来越长,寒冷程度

越来越强的特征。

三、西北干旱区近3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西北地区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新冰期:公元前1000——公元6世纪

②小温暖期:7——11世纪

③现代小冰期:12——19世纪

④近代变暖期:20世纪至今

四、青藏高原

据树木年轮、历史文献和考古、地质资料,可将青藏高原地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划分为四个时期:

①新冰川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5世纪,气候严寒,有几次大规模冰进

②温暖期:6——12世纪,比现在温暖湿润

③现代小冰期:12世纪末——19世纪前期,尤其17世纪中期偏冷,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

oC左右

④最近的升温期:19世纪中期至今,温度偏高,降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偏多,后

偏少。

§4.4 近代气候变化

一、时段: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指有仪器观测的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世界上最早有气候观测记录的是佛罗仑萨(1652年),其它象伦敦(1668年)、巴黎(1752年)等,我国有气象观测台站时间较晚,1900年以前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等少数地区有记录。1949年以后才广泛建立观测网。

由于这一时期资料丰富,可信度高,因此有关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文献也是浩如烟海,要从如此多的资料中查找有用的并将之总结归纳,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也是信息时代人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海量信息的分析处理。

二、世界气候变化特征

1、气温变化(冷暖变化)

①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全球气候在波动中缓慢增暖,这种增暖现象在北极地区最

为突出。南半球受海洋的影响较多,气温的波动幅度比北半球小,但总的增温趋势

也很明显。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约升高了0.5oC。

②这种增暖现象并不是平稳的,是一种波动升温的过程。比如40年代升温现象明显,

此后,全球气温又有所降低,60年代以后,北半球高纬地区降温明显。70年代以

后,气候又明显回暖。升温最快的是80年代以后。

2、降水变化(干湿变化)

总体而言,纬向环流强盛时,高纬地区降水增加,低纬地区减少,中纬度地带大陆西岸降水增多,东岸降水减少;纬向环流减弱期,中纬度减少增加,高纬度降水减少,中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增加,西岸降水减少。

三、中国近代气候变化

1、气温变化

①近百年来我国气温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②前期增暖,40年代变冷,到60年代中期以后又回暖。

③一般升温幅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强。

④冬秋季(冬半年)升温幅度较大,且是全国性的;夏季一般降温或升温幅度较小。

总体趋势为向冬暖夏凉发展,但也有区域差异。

2、降水变化

①20世纪我国降水总趋势大致从19、19世纪的较温润时期转向较干燥的过渡时期。

②近百年来,降水减少的总趋势中也有波动,一般50年代多雨,60年代至80年代持

续少雨。(90年代后期至今,西北干旱区降水有所增加,施雅风等指出西北干旱区

气候向温湿气候转型的概念,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

③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

近40年来,多数地区降水减少,而华北地区减少最多。其次是山东和内蒙古地区。新疆、渭河汉水流域、华南及东北北部降水有所增加,特别是南疆增加最多。

§4.5 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

一、温室气体的可能变化

1、温室气体成分: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

2、CH4、N2O以及完全由人类早就的CFC s等。

2、可能变化: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990年提出的一个报告,对未来温室气体变化作了四种情况的预测:

①维持现行的能源结构,继续无限制地砍伐森林,只有少部分国家履行关于限制CFC s生

产的蒙特利尔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大气CO2相对浓度在2025年前后将超过工业革命前的2倍,2050年前后超过现在两倍a、CO2将从现在的350ppm,到2050年变为550ppm,到2100年变为800ppm以上b、CH4将从现在的1700ppb,到2050年变为3300ppb,2100年变为4000ppb c、CFC-11将从现在的250ppt,到2050年变为550ppt,到2100年变为600ppt

②以低碳燃料代替煤,禁止砍伐森林,所有国家履行蒙特利尔协议。

③比②进一步,在21世纪后半叶转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CFC s停止生产,农业排放(CH4

和N2O)受到限制。

④比③更进一步,在21世纪初迅速实现③方案。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温室气体年度的增加

速度。

二、全球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

IPCC综合了世界上最好的数值模拟观测结果,指出了如下的结论:

1、①在温室气体生产排放的①方案下,全球气温将以每10年0.3oC(不确定范围为0.2-0.5oC)的平均增长水平升高。从而预计到2025年全球气温比现在高1oC左右;到21世纪

末比现在高3oC左右。

②若按②③④三种方案,全球增温率分别约为每10年0.2oC(②),0.1oC(③)偏上和

0.1oC左右(④)。

2、一般而言,北半球高纬度冬季增温比全球平均大。大陆增温比海洋大;冬季中高纬度大陆降水将增加。

三、我国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

1、方法:我国未来可能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是根据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等)的时

间序列,分析其变化周期然后外推得到的,而其它发达国家都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表

明我国气候变化研究手段的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要从事气象行业,起码是硕士生,我

国目前达不到这种水平,本科生在气象局还是主力军,但最多再过20年,也就是大家

40虽左右的时候,本科生恐怕在气象部门就要比较尴尬,所以大家最好上研究生.现

在国家大力扩招研究生,有人预测再过3-5年,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就要出现问题,那么

本科生还有多大的市场竞争力?

2、结果

①根据外推结果,我国大部分地区20世纪90年代偏暖,2010——2030年将出现一

个偏冷期,2040年后又回暖.

②火山活动有70年的周期,这一因素将一定程度上一直气温上述变化的幅度.

③而温室气体的加强的温室效应又将加强气温的增暖现象.

§4.6 气候变化中的一些有趣现象

一、遥相关

1、定义,研究发现,世界上一些距离很远的地区之间的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同时相关现象,即一个地区气候变化时,另一个地区的气候也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一般称为遥相关。

2、遥相关型

(1)北半球冬季

①太平洋北美型(PNA):指太平洋副高加强,阿留申低压加深,北美北部脊加强,美国

东部槽加深的现象,可造成美国冬季严寒天气。

②西大西洋型(W A):指大西洋副高弱,冰岛低压弱的现象。

③东大西洋型(EA):指北大西洋上空高压强,大西洋副高与西欧上空低压强的现象。

④欧亚型(EU):指西欧上空高压脊加强,则西伯利亚上空槽加深,我国东北、日本一带

高度场出现正距平异常的现象。

⑤西太平洋型(WP):指阿留申低压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的现象。

(2)北半球夏季

①青藏高原与北半球高度场:指青藏高压加强,我国北方、蒙古一带低压强的现象。可导

致我国北方、日本北部产生冷夏;同时鄂霍茨克海上空高压脊加强,阿拉斯加地区槽加强,北美东北部高压脊加强。

②东亚大气环流及旱涝与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的遥相关。对流强时,西太副高强且位于日

本及江淮流域上空;我国东部及日本本州高温少雨。

③东亚旱涝雨ENSO事件各阶段以赤道东太平洋海洋的关系

a、ENSO发展阶段:江淮流域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呈正相关。

b、ENSO衰减阶段:江淮流域降水与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呈负相关,黄河流域、华

北及华南、江南地区呈正相关。

一、QBO(准两年振荡)

1、定义:热带平流层大气中有一大气振荡现象,其主要表现于纬向风场和温度场,这

种振荡的周期是不规则的,一般略长于两年,称为准两年振荡(QBO)。比如今年

热带平流层为西风(或高温),约两年后,热带平流层就变成东风(或低温),这种

纬向风场(或气温场)的循环变化就是QBO。

2、形成原因:很可能是大气自身的波动与平均流场相互作用的大尺度内部振荡形成。

3、作用

QBO可能是联系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媒介。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应该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进行了许多许多,但一直以来都缺乏一种物理机制来解释太阳能量变化的弱信号是如何影响大气下层气候变化的,也就是太阳活动一些气候变化的机制无法解释。

QBO这种现象可能会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提供一种重要的思路。比如研究表明:太阳活动(或太阳黑子)与30hpa层(平流层)的冬季气温没有很好的直接相关关系;但如果根据QBO的西风或东风位相来划分一下层次,则30hpa层温度与太阳活动(或太阳黑子)之间就有强烈的相关。即太阳活动可以通过先一些平流层(如30hpa)的纬向风场(东风或西风——QBO循环)或温度场(高温或低温),然后通过平流层与对流层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对流层气候变化。比如研究表明我国的梅雨强弱及其持续时间与QBO之间有较好的相互关系。

二、气候突变

1、问题的提出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气候变化的准周期性,如一年四季构成的周期;冰期-间冰期构成的冰期等。但有趣的是,人们知道了“周期”,却无法用之预测“周期”内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比如几乎每年都无法预知“梅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再比如米兰柯维奇理论中的天文学周期是精确的,但人们还是无法利用这一理论来预测冰期或间冰期的开始和结束。造成这种奇怪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存在着气候跃变现象(也叫气候突变现象)

2、定义

气候跃变(突变)指两种具有显著不同统计性质的气候状态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发生的转变。

3、一些气候跃变的事实

(1)地质时期的气候跃变

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一次地质时期发生的气候跃变是距今11000年前后的

Younger Dryas事件(中文名叫新仙女木事件)。它代表在末次冰盛期后回暖过程中

出现的一次突变变冷事件。

(2)历史时期的气候突变

如严中伟等分析发现在高原3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有一次由偏涝向偏旱的跃变。

并且指出气候跃变有局地性和非局地性跃变事件的区别。

①局地性跃变是指仅在某个局地地区的气候要素序列中出现跃变现象,而在

其它附近地区则无跃变事件发生。

②非局地跃变是在许多地区同时有反映的跃变事件。

(3)近代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跃变③

①20世纪20年代前后存在一次跃变性增温事件

②王绍武认为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跃变性全球增温事件

③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后,在北非、中国等地区都出现了一次突然变干的

事件。范广洲等曾研究过这次突变事件,指出华北地区的降水、以及水资

源各分量在1963年前后都表现出一次突然变干的事件。

4、气候突变的机理

(1)目前气候突变的物理成因还很不了解。一般认为,气候突变的内在原因是气候系统的非线性性质决定的。比如缪锦海等研究发现,在缓慢的外界强

迫作用下,大气运动可从一种状态跃变到另一种状态;叶笃正等在1958

年,从实测资料中指出了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跃变现象(6月突变和10月突

变);曾庆存等用大气环流模式(GCM)模拟研究了大气环流的季节性突

变现象(6月突变和10月突变)。范广洲等研究认为夏半年副热带高压的

移动也存在突变的特征。

(2)对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突变现象要加以讨论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缺乏时空分辨率的资料。研究认为,大气CO2浓度、海温变化以及冰量

等可能对这一尺度的跃变有贡献。

(3)10年到百年尺度的气候突变机理更为复杂,因为目前人们还不知道这种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中高纬度海洋状态的变

化可能对这一尺度的跃变很重要。

§4.7 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气候与水资源

①我国水资源状况: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总水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

量仅为世界平均的水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全国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这些地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②影响:有预测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洪涝干旱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将变化。目

前我国各大河流只能抵御普通洪水,尚不能抵御特大洪水,抗旱能力叶较差。如果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将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造成巨大影响。

2、气候与海平面

(1)现状: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近100年来,海平面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温室效应造成极地冰雪和山地冰川融化有关。海平面的上升速率约为1-2mm/年。

(2)影响:海平面的上升将影响从辽宁至海南岛的所有滨海地带,特别是华北平原东部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海拔很低,一般只有3-4m,而且城市

非常集中,人口异常稠密。如果海水上升1-2m,则海水将沿河倒灌,使整个

水系发生重大变化,饮水发生困难,海水将淹没大量土地,污染浅层地下水,

使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灾难。

(3)历史教训:如西汉晚期——东汉晚期,渤海湾西部地区发生过一次海侵,当时海平面上升了1m左右,但却使得东汉以后长达400年的时期内,这一地区成

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地区。

3、气候与沙漠化

气候对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施雅风等认为西北向暖湿气候转型,若成立,则西北地区沙漠化将大幅度改善。

三、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农业生产叶气候的密切关系施显而易见的,农作物的生长的气候条

件主要更取决于气温与降水,因此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必然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比如研究表明,弱气温升高1oC,则我国农业生产可能将增产300亿公斤。雨量的

变化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2、对牧业的影响

3、对林业的影响

4、对能源的影响

①2002年冬,成都停电

②夏季高温——空调等用电量;冬季低温——暖气、空调。四、特大洪涝和干旱事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每年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3%—8%,经济损失可达1000—2000亿元。

五、国家安全,人类生存。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B.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D.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是() A.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B.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C.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3.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氟氯烃C.二氧化碳D.氮氧化物 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害虫袭击的能力提高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5.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平面的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 C.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所致D.森林被砍伐 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腐蚀建筑物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对煤炭中疏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读“世界各大洲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1)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十国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 (3)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法国仅为英国的52.5%、为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说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据考古发掘和相关记载: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

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气候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研究多只涉及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要准确的预测将来气候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综合概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目的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并且总结概括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流体动力学模式,评价温室效应的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及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和现在使用较多的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构造抬升变化的“构造—输入”模型。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影响机制 1 引言 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冰川湖泊范围扩大,数量增加;多年冻土区土地的不稳定状态增大,山区出现泥石流和雪崩;北极和南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包括那些存在于海冰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以及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动物;在许多由冰川和积雪供水的河流中,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加;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变暖,对热力结构和水质产生影响;树木出新叶、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出现时间提前;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推移;许多地区春季植被提前“返青”,变暖造成了生长季延长;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人为碳排放的增多导致海洋更加酸化,pH值平均下降了0.1个单位。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正在开始影响许多其他的自然和人类系统,山区的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在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更暖、更干的环境已经导致了生长期的缩短,并对农作物产生了有害影响;海平面升高和人类发展,都在造成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的损失,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气候变化越剧烈,净影响就越趋向于负面,最脆弱的是那些位于海岸带和江河平原的地区、经济与气候敏感性资源联系密切的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易发的地区、特别是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通过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复杂联系,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地区和部门。气候变化对健康也会产生较大影响【1】。 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众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将来气候的的预测,尽早提出应对的措施,减少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迄今为止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其中大气上界辐射变化的影响主要受地球轨道形状变化和太阳活动的控制,下垫面物理景观的变化主要涉及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城市化热岛效应。 早期的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式有热力学模式和流动力学模式。热力学模式不考虑或只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考虑大气运动场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它只能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能量平衡模式(EBM)和辐射—对流模式(RCM)都属于此类。流体动力学模式考虑了辐射场以及大气位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1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的来源: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34t、2.20t、0.56t、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用效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每一种策略和第三种策略都不足取,只有第二种策略比较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承受力较小但又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多年谈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终于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到2000年使发达国家的GHG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上。1997年第二次公约缔约国会议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候,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GHG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的GHG排放目前尚不受限制。 二、需要采取的行动(略) 为招待稳妥的预防性策略和目标方案,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科学研究,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三、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到的及一些国家采用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通过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段有关楼兰的材料。录音及图片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那全球气候怎样变化呢? 同学们阅课本91页第一段回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哪几种? 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承转: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的呢?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 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设问:由以上内容气候变化影响了树木生长的快慢,那么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看图4-2-3分析图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右纵坐标表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左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高度知识与技能何为雪线??? 图中蓝虚线为挪威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 红实线为中国近5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观察二者变化趋势有什么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编制人审核人 班级小组姓名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应采取那些措施。 【技能目标】 利用不同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措施。 【情感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影响,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的关系。

2、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 【重难点】 1、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 2、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措施 【课时】1 【学法指导】 注意深入思考学案中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只记最后的结果,疑惑点可以与同学探讨; 【学习过程】 【情景设置】教材引言 一、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一.阅读教材,结合图4-3-2,过去的全球气候 变化的情况。 (1)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2)研究过去气候变化通常划分哪几个时期? 、、 (3)读图4-3-2,你能总结出15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吗? 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期和期交替,

大致以年为周期。冰期时,冰川从向,从向推进,气候 明显变;间冰期时冰 课前评价ABCD课后评价ABCD 川,气候变。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中。 ②、“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也发生过显著变化, 大量史料表明,500年来我国气候的变化表现为15、17、19世纪的期和16、18、20世纪的期交替出现。 ③、百余年来,仪器观测时期的全球气温变化,也 是冷暖交替,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____年代全球气候逐渐_____,此后30多年全球气候有所变____,从20世纪____年代末开始,全球气温又逐步______,并呈现加速态势。 【自我小结】对该部分内容做个自我总结吧: 过去全球气候处于不停的中,全球气候受多种因素 影响很复杂,如受、、、等因素影响。地质时期的气候 变化状况总体表现为的期和的期交替,当前地球气候正 处于的期。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探究二:气候变暖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原因是什么呢?阅读教材结合图4-3-3思考: 1、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变 化趋势?同期全球气温有何变化趋势?特别是(时间)以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海陆火山活 洋地动太阳活 动自然变 率温气土城室 溶地 市气利体胶用化生命期(年) 50-200 12-17 120 1 3."3 500?种类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及其它增温效应(%) 63

154117温室气体的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 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 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 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 5.34t、 2."20t、 0."56t、 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食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也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食用了这样的水,就会患上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届时,肠伤寒、痢疾、疟疾、兔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 而在另外一些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逐渐荒漠化的地区,由于缺水,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将会加重,人们也会被迫食用水质不好的水。同时荒漠化导致土壤盐分增多,将不再适合作物种植。 天灾还是人祸? 虽然全球变暖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每个人都看见了,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变暖,在科学界至今悬而未决。 马柱国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期过程,与大自然自身的变化规律有关,但人为因素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不容忽视。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肯定会使地球变暖,但温室效应在地球变暖中占多少份额,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另外,人类的其他一些活动也有可能造成地球气候变暖。比如城市化的加速造成地表植被减少,这势必会使地球的“肾”(湿地)和地球的“肺”受到损伤。 去年,俄罗斯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并非一日之事。未雨绸缪,人类应该及早采取措施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研究期待深层次 全球变暖是上个世纪以来观测到的明显事实。学术界更加关心的一直是探寻这些变化的原因,而被《科学》杂志认可的气候研究进展却侧重于变化后的观察与适应。但要真正理解或证实这种关系,必须提出理论上的证据,即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这一点国际学术界进展甚微。事实上,对气候变化后果的观测和讨论与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生命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即便这种变化的原因像当前主流研究认识的那样单纯———是由于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者对于气候系统本身复杂性的认识也将影响到对于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料。反过来,对当前人们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准确评价对于气候系统本身性质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 ■相关链接 根据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到二○五○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 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全球变暖与一千一百零三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青蛙和昆虫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一研究推断到了二○五○年的情况。研究人员指出,因汽车和工厂废气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已达到了过去一百至三千万年间从未达到的水平,这威胁了许多物种,全球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清洁能源。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天气、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意识到了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成书于战国前后的《黄帝内经》使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了顺应天时而养生的理念,“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当如今的生存环境变得看上去日益险恶,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世界每个角落的注意。通过谷歌趋势的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在2007年及之前对于“climate and health”(气候与健康)的搜索为0,从2008年2月开始,针对这个关键词组的搜索开始出现,迅速攀上了一个高峰,并在近两年来居高不下。 气象与环境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乱爆发的元凶可能是厄尔尼诺,太平洋增暖的环流刺激隐匿霍乱弧菌的浮游生物生长,为霍乱在南美洲19个国家流行创造了条件。 虽然这种理论颇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相信,霍乱爆发只是一种先兆,全球的气候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医疗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式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王敏珍、董继元表示,气候变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光、热、水、气等气象要素通过人体感受器官对人体产生影响。当这些感受器官接受了来自大气环境的刺激后,会引起体内的一系列反应。 但并不是所有个体都会有一致的反应。他们认为,气象因素对人体刺激后引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的情况,还取决于各人的心理状态与体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对气象因素刺激的反应并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比较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但是当气象条件的急剧变化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时,人们就会感觉不适或进而生病。 这些疾病或症状包括伤疤痛、风湿痛、心肌梗塞、栓塞、感冒、中风、多发性关节炎、风湿病和一些传染病等。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大气环境学》专题报告 曾华化学化工学院 151130004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 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由自然活动正常调配的气温,逐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暖期可能成为千年来最强的暖期,与此同时其他气候要素,如降雨等,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地球环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概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随逐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后期的冷年相对于之前的暖期,平均气温也有提升,冰川消融加快,等温线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位移,植物开花期提前等都从一定程度佐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降雨量虽无明显的提升,但降雨的时空间分布已有较大改变,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但全球总体降雨量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它气候状况也有改变,如厄尔尼洛现象异常增加,热浪增加等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全球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其成因复杂多变,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则是这一现象背后极为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 2.气温升高 2.1气温升高的表现 气温的下降、回收和波动本是自然的正常过程,在近千年的气温变化中有着明显的由暖到冷再回暖的过程,在近百年的尺度中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而从20世纪末到现在似乎正处在这样一个气温回收的阶段,我们无法肯定这样的过程究竟是自然起主导作用还是人类活动引导着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我们了解到这一过程似乎有着更为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一次回暖或许是近千年来最强的,包括: 1.根据仪器观测,全球平均气温20世纪上升了0.6℃,21 世纪初的5 a 又 上升了0.1℃。 2.对1700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每10 a 向极区扩展6 km, 向高山抬升6 m,为1950-1995 年地面等温线扩展速度的2 倍。如果只分 析最近30 a(1975-2005年),等温线扩展的速度达到40 km/10 a。 3.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

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学》期末考查 姓名: 学号: 一、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耗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地消耗使用价值,是指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物品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收获、在国内或者国际商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价值。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宜人价值(生态旅游、自然史与教育)等。 3、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价值也是选择价值或者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一些具药用的物种)。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存在价值常常受保护愿望来决定,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同情和责任。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也可以是收益价值或遗产价值——为保护子孙后代的某种价值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总和。

二、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变暖研究最早从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开始,至今己开展了将近200年,现在全球变暖己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己升高0.85℃。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家认为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近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年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1]。 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2]。在中国,到2010年,己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向温带落叶林气候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的西进北抬。到21世纪末,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大尺度的综合性影响。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3]。 我将从陆地、湖泊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带北移、两极冰山退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移动[1,4,5]。到2100年,全球陆地表面49%的植物群落以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37%的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同时在无任何减排努力、全球升温4℃的最悲观模型中,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将下降9.4%[4]。海平面上升,海滨植物大面积萎缩、生物入侵加剧;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优势种改变;早春温度提前升高,植物物候节律改变;荒漠草原区土壤增温使得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物种加速灭绝[4]。以及森林群落生产力下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加大[1,5]等。 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如鸟类的北扩或西扩[6],昆虫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展[7],种群灭绝风险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如蝴蝶[8]。物候期提前,加快昆虫的生长发育,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化学问题的排放,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锁排放的气体导致气候的变化,那么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什么呢?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

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 (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