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仅供参照)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仅供参照)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仅供参照)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仅供参照)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

一、项目简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全省贫困户信息的全面、准确统计;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全面公开、监督管理;对扶贫过程进行有效跟踪、管理;对扶贫结果进行实时查询;为扶贫工作的更进一步开展积累有效的基础数据,为全省扶贫的大数据趋势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省级、市级扶贫主管部门对扶贫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统计,扶贫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扶贫工作提供互动沟通的平台,实现对扶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三、功能简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贯穿贫困户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帮扶成效评价、意见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整个扶贫全过程;在贫困户精确识别阶段可实现扶贫信息公示、评选结果反馈、建立贫困户档案和数据库等功能;在帮扶阶段,可为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包括贫困户信息管理、阳光操

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在帮扶成效评估和意见反馈阶段,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评价和网站在线反馈功能;通过对系统运行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提供对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效果、贫困户分布等的关联性分析,趋势分析、预测,综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领导辅助决策,统计报表等功能。

具体来讲,基于“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全省四级一体(省、市、县、镇)的数据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外网网站、各级人员使用的手机APP客户端、扶贫事权管理系统和扶贫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主要内容,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3.1精确识别

在此阶段,“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提供如下功能:

3.1.1信息公示、结果反馈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所有档案信息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村委工作人员可通过“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网站(包括pc端网站和手机微网站)、手机APP等新方式结合传统纸质文件公示“贫困户”名额、发布申请评选须知、公示申请人名单等信息;在网站上公示、公布结果;提供网络留言反馈功能,方便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民众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网站反馈自己的意见。

贫困户确定流程

3.1.2建立档案、方便跟踪及数据统计

根据贫困户评选结果,工作人员将贫困户信息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为每户贫困户建立自身的贫困户档案,档案信息包括《贫困户基本信息表》和《贫困户需求情况表》。通过这两份信息表的建立,实现档案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规范化。通过档案的建立,实现全省范围的贫困户信息全面统计和查询,为领导决

策提供客观、实时的基础数据。

贫困户档案建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中各类档案信息,可谓扶贫工作的“活字典”,可几分钟内生成贫困户台账,随时对扶贫工作进行跟踪动态管理,效率比过去要高10倍以上,并且更全面、更准确。

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思路,可以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动态化、常态化的对基础信息进行校正。

3.2精确帮扶、精确管理

利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化手段对扶贫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是保障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PC端平台和手机APP

端,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优势。在此阶段,“精准扶贫信息化

平台”可提供如下功能:

3.2.1完善贫困帮扶档案、方便跟踪及数据统计

根据每户的具体帮扶情况建立《贫困户帮扶情况表》,完善帮扶进程过程及帮扶结果统计,完善“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中的贫困帮扶档案。做到对每户贫困户的帮扶过程可跟踪,帮扶结果可快速统计查询。帮扶工作可根据帮扶进展情况实时调整,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开展提供客观、实时的数据支持。

3.2.2贫困户信息管理

通过前期采集的贫困户信息档案建立起“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全省贫困户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帮扶结果等实施动态管理。

贫困户信息数据库

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3.2.3阳光操作管理

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网站及时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预算情况、使用情

精准扶贫管理系统

4月29日,经过半年多的自主研发、调试安装,昭通市精准扶贫管理系统正式开通上线,这标志着我省首家“互联网+扶贫”管理系统正式落地。 昭通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471万贫困人口中,昭通有111.95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近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市针对贫困人口地域分布广、数据量大、难以客观及时反映工作进展等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互联网+扶贫”开发力度,从去年9月份开始自主研发扶贫开发管理系统。在结构上按照“块数据”的要求,先后完成了软件的源码开发、数据录入、内测调试等工作;在应用上突出“监督对照”职能,旨在为考核“挂包帮”单位帮扶绩效、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不同辖区统一评比等提供精准参考。 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和调试,扶贫开发管理系统成功开通上线。该系统由管理员后台数据库、扶贫工作人员PC管理平台和使用方便的APP端口三个部分组成,将助推精准扶贫管理实现身份精准、措施精准、评价精准。结合建档立卡工作要求,把贫困家庭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信息和人的精确对应,为精准决策、措施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系统还能自行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数据的真实客观、可靠可用,特别是能对业绩评价提供参考。 该系统下设扶贫动态、爱心帮扶、惠农信息、扶贫数据四大模块,是集信息交流、爱心对接、农村电商、数据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扶贫动态模块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爱心帮扶模块为爱心人士和受助对象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使社会扶贫力量得到高效释放;惠农信息模块融入农村电商平台,有助于农特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扶贫数据模块能客观及时反映市、县、乡、村、社、户、个人脱贫进程全貌,有助于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 据悉,该系统由昭通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整合本土技术人员研发设计完成,大众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安装系统APP后,以授权手机号码登录系统进行使用。 省民政厅近期已对我省社会救助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配合省扶贫办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系统的数据对接。 据介绍,云南省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将于今年6月1日前,与省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全方位无缝对接,实现低保对象数据与扶贫对象数据共享共用,推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对扶贫对象还将实行年度动态调整,已脱贫对象(家庭)按程序予以退保,同时,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未脱贫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精准扶贫,基础在精准识别

精准扶贫,基础在精准识别 摘要:按照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精准扶贫需要到村到户,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精准扶贫中出现了突出的对贫困户的排斥现象,包 括在精准识别环节对贫困人口规模的人为限定形成的规模排斥、集中连片扶贫开 发对片区外贫困群体的区域排斥,以及自上而下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对 贫困群体的恶意排斥和过失排斥等。 关键词:精准扶贫基础精准扶贫 瞄准贫困群体开展针对性扶贫己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然需求,我国 政府“两项制度衔接”政策(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出台,使精准扶贫己经日益 机制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精准扶贫在现实工作中“脱靶”现象非常突出。根据笔 者调查显示,接近90%的一线扶贫系统领导干部对“两项制度衔接”政策本身的评 价比较高,但对该政策执行绩效的评价不高,有62.5%的人员认为“两项制度衔接”中“贫困对象没有被瞄准”,25%认为“只制定方案不具体落实”,12.5%的人认为“实际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客观分析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路径,对实现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第一道难关。“精准识别”主要是指对贫困村 和贫困户的识别,这是实现精准扶贫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实际调研显示,在“精准识别”这个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规模排斥 “两项制度衔接”的一系列政策都明确指出对衔接对象要以县为单位实行“规模 控制”。也就是说,贫困人口规模的确定不是基于科学标准识别出来的,而是基于省级扶贫部门测算结果自上而下分配(指标))的。在这种格局下,各地获得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指标(数量)未必与实际的贫困人口规模一致。调研显示,所有样 本村获得的贫困村(户)指标数量显著低于实际数量。一些贫困村(户)因为政 策上的“规模控制”被排斥在精准识别之外。 二、区域排斥 2013年正式启动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本意是在 特困地区推动区域层而的综合发展。但这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政策,客观上将部 分贫困村(户)排斥在精准识别范围外。例如,为了集中连片只能兼顾贫困和非 贫困社区,那些不连片的贫困村为此被排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凸显集中连片扶 贫开发的成效,往往以非贫困区甚至相对富裕地区为基础整合临近的贫困片区作 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域,更是将真正的甚至是大量的贫困村排斥在外,这些就 是所谓的“为连片而连片”现象。更多的“插花式”的贫困群体更是因为无法连片而 被排斥在外。 三、识别排斥 识别排斥是一种主观排斥,即县、乡镇、村在基于获得的贫困指标基础上开 展实际的贫困村(户)的识别过程中,将当地真正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主观排斥不 予识别的现象。识别排斥又分为恶意排斥和过失排斥。 一是恶意排斥。所谓恶意排斥是指主导或者承担精准识别的人员,为了私利 优亲厚友,不严格执行“两项制度衔接”政策中的有关要求,人为将贫困指标分配 到乡(镇)、村和户的现象。在县级确定贫困乡镇的时候,虽然一般都是基于人 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人口基数,通过打分排序的方式来确定贫困村的,但在谁来打分、怎么打分、怎么监督打分是否公正等一系列关键环节上是无人监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 一、项目简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全省贫困户信息的全面、准确统计;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全面公开、监督管理;对扶贫过程进行有效跟踪、管理;对扶贫结果进行实时查询;为扶贫工作的更进一步开展积累有效的基础数据,为全省扶贫的大数据趋势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省级、市级扶贫主管部门对扶贫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统计,扶贫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扶贫工作提供互动沟通的平台,实现对扶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三、功能简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贯穿贫困户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帮扶成效评价、意见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整个扶贫全过程;在贫困户精确识别阶段可实现扶贫信息公示、评选结果反馈、建立贫困户档案和数据库等功能;在帮扶阶段,可为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包括贫困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在帮扶成效评估和意见反馈阶段,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评价和网站在线反馈功能;通过对系统运行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提供对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效果、贫困户分布等的关联性分析,趋势分析、预测,综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领导辅助决策,统计报表等功能。 具体来讲,基于“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全省四级一体(省、市、县、镇)的数据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外网网站、各级人员使用的手机APP客户端、扶贫事权管理系统和扶贫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主要内容,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3.1精确识别 在此阶段,“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提供如下功能: 3.1.1信息公示、结果反馈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所有档案信息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解读

---------------------------------------------------------------范文最新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解 读 从今年5月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出台的一套管理办法,将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5000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采集更新,通过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据悉,这个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在全国为首创。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解读,欢迎阅读。 一、《办法》制定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8〕34号)明确提出,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8〕15号)提出,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文件要求,做好全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满足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工作需要,近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 1 / 18

《办法》共有6章27条。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总则,共3条。明确制定该办法的目的和文件依据、实行动态管理的对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工作内容等。 第二章,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共8条。明确了对贫困户重点帮扶、脱贫退出、错评剔除、新识别以及脱贫户的返贫和回退、贫困村和贫困县的脱贫摘帽等管理方式的标准、程序和要求。 第三章,建档立卡信息动态管理,共5条。明确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数据的主要载体、采集更新的内容及相关要求,同时,还明确了信息数据错误清洗、纠正以及贫困人口财产检索的主要内容、要求、处理方式等。 第四章,扶贫信息队伍建设,共3条。明确了扶贫信息员的主要职责、培训要求、上岗方式,以及各市县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第五章,保障措施,共5条。明确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工作要求、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等内容。 第六章,附则,共3条。主要明确了该办法适用的扶贫对象范围、解释主体及施行时间。 三、关于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范围 《办法》明确了适用对象的范围,是指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发〔2018〕28号)识别出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十三五时期全区5000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其中,贫困人口、贫困户包括已退出和已脱贫摘帽的对象;贫困村、贫困县包含已脱贫摘帽的对象。

智慧精准扶贫系统解决方案

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期,面对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要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瓶颈制约,力求在产业扶贫中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对象自身特点相结合,走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 要走精准扶贫新路子,那么必然要抛弃之前扶贫的“老路子”,在互联网+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将“精准扶贫”与大数据相结合,做到“智慧扶贫”“精准扶贫”就是我们网算数据-扶贫110智慧扶贫大数据云平台要做的事情。 扶贫110智慧扶贫大数据云平台主要通过“四一工程”来接原有扶贫工作“老路子”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屏: 通过动态可视化的大数据图表、扶贫地图,立体呈现全区扶贫情况、贫困类别、致贫原因,各街办各村贫困户情况、贫困人口情况、驻村工作队情况、帮扶领导情况、扶贫政策、帮扶措施、扶贫成果,全面掌握全区扶贫动态与工作进展。 一网: 通过互联网联通就业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健康平台、农畜产品交易平台,全面引导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就业创业脱贫一批、产业扶持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一端: 联户帮扶干部手机使用智慧脱贫平台APP端,进行帮扶工作汇报、贫困户数据采集、帮扶政策落实、合理安排帮扶措施、签到、日志、通知,引入在线就业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健康平台、农畜产品交易平台,干部与贫困户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 一系统: 扶贫办、各街办、“八办两组”各部门使用智慧脱贫平台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录入、信息维护、数据分析、台账管理、权限设置、账号管理,利用大数据平台建设,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将碎片化的数据与精准扶贫的基础数据紧密结合。 依托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实现政府与扶贫对象之间信息的无缝对接,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服务,以便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因人而异发展产业、对接帮扶,确保脱贫取得成效,同时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实现产业脱贫。

1.精准扶贫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

1.精准扶贫: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确管理,对 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解决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 2.“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 障。 3.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 一批。 4.“六个精准”: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位/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精 准。 5. 楚雄州“12大脱贫攻坚行动”:用5年时间,开展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生 态保护、易地搬迁、培训就业、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保障兜底、金融支持、资产收益、信息扶贫、民营企业扶贫。 6. 大姚县“7大脱贫攻坚行动”:整乡(整村)扶贫、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 生改善、社会事业、培训就业、生态保障。 7.“16个到村到户”:用5年时间,开展产业扶持/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基本农田 /电力保障/信息宽带网络/危房改造/金融扶贫/培训就业/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文化扶贫/生态建设/环境整治/科技扶贫/保障政策兜底到村到户。 8.扶贫整乡推进:以一个乡镇为单元统一规划,以增加贫困乡镇群众收入实现贫 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9.“四到县”政策:把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个方面全部下放县一 级政府,以利于基层政府全盘推进该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10.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纳入全国扶贫开发 信息系统动态管理的贫困家庭。 11.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标准:2014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元(=2010

精准扶贫大数据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一、项目简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全省贫困户信息的全面、准确统计;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全面公开、监督管理;对扶贫过程进行有效跟踪、管理;对扶贫结果进行实时查询;为扶贫工作的更进一步开展积累有效的基础数据,为全省扶贫的大数据趋势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省级、市级扶贫主管部门对扶贫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统计,扶贫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扶贫工作提供互动沟通的平台,实现对扶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三、功能简介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贯穿贫困户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帮扶成效评价、意见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整个扶贫全过程;在贫困户精确识别阶段可实现扶贫信息公示、评选结果反馈、建立贫困户档案和数据库等功能;在帮扶阶段,可为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包括贫困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 在帮扶成效评估和意见反馈阶段,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评价和网站在线反馈功能;通过对系统运行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提供对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效果、贫困户分布等的关联性分析,趋势分析、预测,综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领导辅助决策,统计报表等功能。 具体来讲,基于“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全省四级一体(省、市、县、镇)的数据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外网网站、各级人员使用的手机APP客户端、扶贫事权管理系统和扶贫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主要内容,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3.1精确识别 在此阶段,“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提供如下功能: 3.1.1信息公示、结果反馈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所有档案信息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精准扶贫系统简介

精准扶贫管理系统 功 能 简 介 编制单位:成都思必达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5月

1背景 1.1 扶贫工作的难点与痛点 1、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导致上级部门决策难 2、通知管理工作上传下达不通畅 3、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缺少互动沟通平台 4、扶贫信息难以精准推送 5、帮扶工作考核难建设目标 1.2 建设目标 1、建立精准扶贫作战地图,实现挂图作战 2、贫困户二维码建档,让扶贫更“精准” 3、畅通沟通渠道 4、搭建扶贫信息精准推送平台 5、加强扶贫工作落实与监督 6、精准帮扶,精准考核 2电脑版主要功能 2.1 精准扶贫作战地图 地图管理: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各贫困乡、贫困村的位置,并可呈现对应贫困乡、贫困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数、贫困

人口数、帮扶项目数等信息,方便用户总观全县扶贫工作数据。 2.2 贫困户二维码建档 为全县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并为每户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贫困户的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帮扶单位、帮扶日志及记录等动态信息,确保每户都是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届时领导干部下乡检查、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查看贫困户完整的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帮扶干部信息、帮扶措施、

帮扶责任清单、帮扶工作纪实等,关键隐私信息要登录后才能查看,起到保护了贫困户隐私信息。 贫困户自己查看个人档案,也可以扫描查看,起到了对帮扶责任帮扶工作的监督。

包括结对管理、帮扶计划管理、措施与成效管理、责任清单,帮扶纪实等 2.4 扶贫项目管理 帮扶项目为帮扶主体发起,并可以根据项目规模进行项目覆盖贫困对象的选取,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跟进及项目完成全过程进行管理。

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办法

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办法 【篇一:1《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 2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一、识别原则 ——坚持标准。严格坚持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综合考量。综合考量扶贫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财产、致贫原因。 ——民主评议。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群众认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识别结果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二、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年度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家庭各类收入总和扣除生产经营性支出后,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数计算得出(详见附件1)。 (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 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经常有换洗衣服。 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详见附件2)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d级危险房屋的,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三、识别方法 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四、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下同)。

智慧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扶贫工作的难点与痛点 1、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导致上级部门决策难 扶贫工作是一项覆盖面积大、持续时间久的长效工作,贫困户数量、致贫原因、脱贫、返贫数据实时变化,给数据统计汇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传统的逐级汇总、上报方式难以应对如此规模的信息统计,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使得上级部门难以做出决策。 2、通知管理工作上传下达不通畅 上级部门无法实时掌握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情况。工作任务的下达、分配常通过会议、电话等方式,造成工作安排缺乏高效性;同时上级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干部帮扶情况,导致对基层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难以监督。 3、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缺少互动沟通平台 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因传统沟通联系方式导致扶贫干部难以全面了解到贫困户的真实诉求,不能实时有效的进行诉求沟通。 4、扶贫信息难以精准推送 不同家庭情况、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户,所需的帮扶信息不尽相同,虽然各级政府发布了众多扶贫政策信息,由于贫困户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渠道,同时难以在海量的政策信息中获得精准推送的帮扶信息。 5、数据安全保障难 贫困户信息数据、帮扶干部等数据在传统的excel等电子表格中无法实现分级管理,导致数据存在安全性不高,易丢失、易损坏、易泄密,造成政府工作被动等问题。 6、农村特色扶贫产业展示不集中 由于电商平台建设成本高,导致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信息无法在属于自己特色的农村电商平台进行展示与交易; 7、帮扶工作考核难 传统的帮扶记录通过手工记录或电脑输入,导致帮扶工作记录缺乏及时性,上级

部门无法实时掌握扶贫工作开展动态,导致扶贫工作存在“形式扶贫”现象。 8、社会扶贫缺乏参与的平台或途径,参与度低 贫困户受限于知识水平与经济条件,获取帮扶政策、信息的渠道有限,不够畅通,很难摆脱信息匮乏的状况。而社会扶贫力量没有获得贫困户信息及诉求的渠道,有心帮扶但难以找到帮扶对象,缺乏参与平台和帮扶途径。 二、系统解决方案 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从底层扶贫数据统一录入、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着手,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同时实现贫困信息与帮扶干部信息对接,采取干部与贫困户点对点、面对面的扶贫方式,实现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1+1”,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打造社会扶贫新通道,为社会上有能力、有心意的社会企业、团体、个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径,建立起社会力量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实现社会群体与贫困间的“1+1”,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利用社会力量的自身优势和资源,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打造扶贫工作的“1+1+1”新扶贫模式。 1、建立完善的贫困信息电子档案 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对贫困数据多口径、多角度的查询、分析与统计,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与手段;

2021年广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广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为摸清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拓宽思路,促进我县精准扶贫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xx年8 月28日至9月30日,那坡县政协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那坡县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高平、河江两省的苗皇、河广、通农、保乐、保林5个县接壤,边境线长207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23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公顷,辖有2镇7乡127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6万人,世居民族有壮、汉、苗、瑶、彝等5个,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是国家 ___工作重点县之一。目前,那坡县贫困人口量多面广, ___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加快那坡县贫困人口脱贫步伐,促进边境繁荣和边疆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x年6月,那坡县按照上级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开展了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全县召开县级工作动员部署会3次,召开乡镇级工作启动会10次,培训人员达5962人次。贫困村申请98个,贫困农户申请27309户,按照国定、区定任务分解,拟定59个贫困村20816户81952人为精准扶贫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

采取“一申请、两公示、一公告”的程序和方法,把真正的“穷人”识别出来,真实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全面掌握全县贫困状况,并全部完成识别和通过乡镇审核公示和县级审核公告,确保了 ___攻坚战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推进,为精准扶贫打下基础。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二是精准管理贫困户信息。 一是实现帮扶责任的全覆盖。 二是确定帮扶项目。 三是确定帮扶项目完成时限。 四是确定脱贫时间。 一是实施干部结对帮扶机制。 二是实施教育扶贫培训补助。 一是建立长期的工作机制。

精准扶贫app客户端下载

精准扶贫app客户端下载 【篇一:精准扶贫乡、村、户软件资料清单】 精准扶贫乡、村、户软件资料清单 一、乡级 (一)乡镇扶贫工作站牌子更换为“双联扶贫工作站”(有县上下发的设立双联扶贫工作站文件)。 (二)工作站有办公场所,有相应的办公设备(包括桌椅、电脑、档案柜、打印机等),有工作人员监督台。 (三)需上墙图表 1、全县特困片区示意图; 2、全乡贫困村分布图; 3、全乡贫困村脱贫规划图; 4、乡镇扶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5、双联扶贫工作站职责(见附件); 6、全乡贫困人口分布柱状图。 (四)档案资料 1、2013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建档立卡工作流程图、贫 困村申请、乡级公示公告影像资料、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文件); 2、2014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2014年全乡测算的减贫 人口名单、脱贫措施、贫困村及非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 3、2015年全乡计划减贫人口花名册; 4、本乡镇涉及特困片区村数、特困片区人口数、片区贫困 发生率; 5、全乡脱贫规划(包括年度脱贫村、脱贫人口、年末人均 纯收入等)。 以上档案资料归类整理。 (五)需掌握的情况 1、2013年、2014年全乡村数、户数、人数、贫困村数、 贫困户数、贫困人口数、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 2、2014年度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 3、2015年全乡计划减贫人数及贫困发生率预测数,全乡人 均纯收入预测; 4、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参考“精准扶贫20问”等相关资

料,见附件)。 二、村级 (一)需上墙图表 1、扶贫工作组织机构图(包括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人员、村 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主要工作任务(见附件); 2、村级精准脱贫规划(2014年至脱贫年度); 3、贫困户精准扶贫一览表(包括家庭构成、贫困成因、帮扶措施、 已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帮扶项目、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等); 4、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二)档案资料 1、2013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建档立卡流程图、贫困户申请、 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 贫困村结对帮扶名单(注明帮扶措施)、民主评议贫困户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村级公示影像资料、贫困户确认报告); 2、2014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2014年贫困户项目受益花名册、2014年贫困户人口增减表、2014年测算减贫人口花名册); 3、2015年计划减贫人口花名册; 4、村级互助资金管理章程、运行台账; 5、贫困户接受培训情况(劳务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花名册、影像资料); 6、低保户、五保户花名册。 以上档案资料归类整理。 (三)需掌握的情况 1、2013年、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数、贫困人口数、贫困发生率、建档立卡流程、人均纯收入,2014年测算减贫人口数、减贫措施;五保户户数、人数,低保户户数、人数,五保、低保标准; 2、2015年预脱贫户数、人数; 3、2014年本村已实施及2015年将要实施的项目情况,全村经济 社会变化情况,双联帮扶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参 加“两后生”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人员信息,劳务输出情况,种 养业发展情况,公共服务保障情况等; 5、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参考“精准扶贫20问”等相关资料)。 三、户级 (一)需上墙图表 《贫困户登记表》。

2020广西扶贫政策介绍资料

2020广西扶贫政策介绍资料 2016-2017年广西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资源,充分整合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有资源,进一步改善扶贫信息化建设应用基础环境,建成全区统一、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高 速接入。2016年,完成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 完善扶贫信息业务系统功能。全面采集538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 困村、100万移民搬迁对象的基础数据,实现扶贫系统数据大集中。 至2017年,完成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扶贫机构网络全 接入,实现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网络高速连接,全区所有建制村 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宽带网络;开发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子平台12个应用模块,实现与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共享,为脱 贫攻坚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至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服务子平台建设,向相关部门 及社会公众提供扶贫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信息互动、政策导航等 服务,提高公众对扶贫工作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的透明度。 二、政策措施 (一)加强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1.建设支撑子平台。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资源,共享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的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运行广西脱 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及相关数据库;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的 互联网出口、数字证书、安全邮箱、安全防护等应用服务,有效保 障平台数据安全;共享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队伍资源,采用部分外包等方式,对大数据平台进行维护,确保平台稳定

运行。(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通信管理局、扶贫办。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建设共享交换子平台。制定扶贫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明确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统一扶贫数据 交换标准和接口标准,构建标准化的扶贫数据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充分利用广西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 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等基础信息资源,采集 税务、民政、交通运输、金融、信用、健康、就业、社会保障、统计、城乡建设、水库移民等扶贫业务相关领域信息,建设全区统一 的扶贫数据信息资源库。(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 员单位) 3.建设应用子平台。加快建设应用子平台12个应用模块,即精 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管理模块、帮扶需求对接模块、扶持生产 发展模块、转移就业发展模块、移民搬迁安置模块、低保政策兜底 模块、医疗救助解困模块、教育资助扶持模块、边贸政策扶助模块、社会扶贫模块、扶贫资金管理模块、扶贫项目管理模块。根据业务 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模块功能,做到系统功能与业务同步发展。(责 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4.建设服务子平台。整合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有资源,建设面向政府扶贫相关机构和扶贫对象的脱贫攻坚大数据服务 子平台,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信息互动、 政策导航等服务,扩大扶贫开发的社会参与面,为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撑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发 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2016-2017年广西省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一)工作目标 为帮助全市50.3万贫困人口(2014年底统计数)全面脱贫致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建设精准扶贫示范村为突破口,扎 实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 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版

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版 1.1系统主要功能 1.1.1精准扶贫手机APP 1.1.1.1 精准识别 主要是建立和查看贫困户档案,包括家庭信息、家庭成员信息、收入情况、房屋情况、致贫原因等,包括帮扶干部制定的帮扶措施、具体责任人、帮扶记录等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 1.1.1.2 村情介绍 通过APP查看各村基本情况,包括总体人口情况、贫困户情况等 1.1.1.3 工作日志 主要用于帮扶干部记录帮扶纪实和查看帮扶纪实。

1.1.1.4 考勤 主要用于帮扶干部入户走访帮扶时记录到户和离开时间,系统提供位置考勤,即记录帮扶干部签到、签退的位置信息,并自动记录到户工作时间。 1.1.1.5 扶贫信息 栏目主要涉及上级精神传达、扶贫风采、资源共享、新闻公告、就业信息等, 栏目支持在平台上自定义。用户可以通过APP浏览查看各类信息。

1.1.1.6 考核管理 查看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等考核信息。 1.1.1.7 在线交流 提供一个在线交流平台,大家可以通过手机APP发布相关工作经验、问题,大家可以在线查看,回复等。 1.1.1.8 电子通讯录 系统提供电子通讯录功能,可以通过APP快速查找各级扶贫组织、帮扶单位、工作队、帮扶干部、帮扶对象的通讯录,基于通讯录可以拔打电话和发送短信, 便于大家沟通交流。

1.1.1.9 注册 提供帮扶干部自助注册功能,注册登记个人基本信息、所在单位等,管理组织审核和帮扶配对后,注册账号即可登录使用。 1.1.1.10 系统对接 根据要求对接第三方系统。 1.1.2精准扶贫电脑端 1.1. 2.1 基础信息 包括贫困户档案、贫困户动态管理、帮扶干部档案管理等。 1.1. 2.2 帮扶管理 包括帮扶结对管理、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成效、帮扶纪实等管理。

广西20个精准扶贫配套政策解读

广西20个精准扶贫配套政策解读 帮到点扶到根 ——广西壮族自治区20个精准扶贫配套政策解读 脱贫摘帽 结对帮扶

扶贫搬迁 旅游扶贫 去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总要求,计划实施“八个一批”,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为贯彻落实《决定》的重要精神,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陆续出台20个精准扶贫配套政策,形成了“1+20”扶贫政策体系。这些政策针对性强,涵盖面广,力度空前,将成为未来五

年广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工作措施。 广西日报记者对这些配套政策内容进行了分类梳理,让读者第一时间直观了解知达。 A 机制创新:建设扶贫大数据平台 2015年10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行动。 一个多月时间里,广西壮族自治区5万多个工作队,超过25万工作队员艰苦奋战在一线。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录入150万户、600万人的信息。全部数据已合并整理到广西精准识别数据库,并自动生成了区、市、县三级《精准识别一分一档统计表》,各县贫困人口分数线也基本划定,为审核确定贫困户和建档立卡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底贫困人口538万为基础,结合动态管理要求,对贫困村、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贫困村所有农户都入户调查识别,非贫困村只对2014年在册贫困户和新申请贫困户的农户入户调查识别。本次识别对象包括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低保户(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不纳入本次识别范围,不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 建设扶贫系统大数据平台是配套政策提出的目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资源,充分整合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有资源,进一步改善扶贫信息化建设应用基础环境,建成全区统一、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高速接入。 2016年,完成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完善扶贫信息业务系统功能。全面采集538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100万移民搬迁对象的基础数据,实现扶贫系统数据大集中。 至2017年,完成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扶贫机构网络全接入,实现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网络高速连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建制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宽带网络;开发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子平台12个应用模块,实现与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共享,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至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服务子平台建设,向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扶贫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信息互动、政策导航等服务,提高公众对扶贫工作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的透明度。 B 基础设施:公路水利人饮持续改善 整合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助资金支持地方实施约800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同步建设便民候车亭,到2020年实现剩余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 实施通自然村(屯)公路建设,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公路。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乡村旅游扶贫道路建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