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练习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B)氧气(C)水(D)臭氧

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

3.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4、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5、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C)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

6、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7.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B)根毛区(C)分生组织(D)侧根

8.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

9.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生长的部分是()

(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

10.某一植物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则缺:()

(A)氮元素(B)磷元素(C)钾元素(D)硼元素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B)合理使用化肥

(C)注意不把生活垃圾倒入水中(D)小区内禁止机动车驶入

12.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树木因缺氧而死(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13、上壤中水分进入到植物体内,主要是由哪个器官和组织完成运输的()

(A)叶,营养组织(B)茎,分生组织(C)果实,营养组织(D)根,输导组织

14.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

(A)只有叶的边缘(B)整个叶片(C)叶脉(D)只有叶尖

15.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A)木质部(B)韧皮部(C)外树皮(D)形成层

16.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与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

17.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A)农药(B)化肥(C)枯草(D)病菌

18.以下哪个结构与植物体内输送有机物密切有关()

(A)导管(B)叶脉(C)根毛(D)筛管

19.收割小麦的时候,甲地的农民用镰刀或机械割麦,乙地的农民则用双手把麦株连根拔起,带回到麦场脱粒,比较这两种收割方式,说法有错误的是( )

(A)收割小麦时,机械操作比手工效率更高

(B)割麦比拔麦更能保持土壤中的肥力

(C)拔麦将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因此割麦比拔麦好

(D)拔麦可同时完成收获和灭茬两道工序,应该提倡

20.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B)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

21.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分别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

(A)细胞核(B)细胞壁(C)液泡(D)叶绿体

二、填空题:

22.把生活在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土壤生物。

23.小明为探究土壤中的成分,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以发现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____,证明土壤含有________________。

24.如果土壤黏性差,表示土壤中___________性能好,但_____________性能差。

25.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

27.在植物的茎结构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如大豆根属于_____________,而小麦根属于___________.

29.植物根能生长与根尖的__________结构有关,根细胞数目不断增殖与__________结构有关.

30.某湖泊水域曾出现过以下几种状况:

①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位明显下降③有黄绿色的“水华”④pH值等于5.0 ⑥溶解氧

下降,则其中能说明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1.植物木质茎中包括:①木质部②韧皮部③形成层④外树皮⑤髓,这些结构从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2.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 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 .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3. (2分)“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

别是() A . 蓝色蓝色 B . 蓝色黄白色 C . 黄白色黄白色 D . 黄白色蓝色 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5. (2分)已基本干燥的抹灰白墙(熟石灰),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A . 壁中有水渗出 B .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 . 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 D . 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6. (2分)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c>a>b B . a>b>c C . a>c>b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B)氧气(C)水(D)臭氧 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 (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 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B)蛋白质 (C)无机盐(D)金属 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C)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 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 (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A)甲,甲(B)甲,乙(C)乙、乙(D)乙、丙 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B)根毛区(C)分生组织(D)侧根 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 (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三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是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的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A。减少根部水分的散失 B.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损伤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新的土质 2.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筛管 B.木纤维 C.韧皮纤维D.导管 3。正在结果的黄瓜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瓜果的膨胀 C。经气孔散发D。植株的生长 4.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①增强呼吸作用;②改良碱性土壤;③增强光合作用;④增强蒸腾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植物体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从结构上说其原因是()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有输导组织; 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通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 A。①和④B。①和② C。②和③D。以上都是 7.如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种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 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的 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 吸水速率 C。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 蒸腾速率 D.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8.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加粗的原因是() A。茎中导管、筛管的运输能力特别强 B.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 C。韧皮部细胞是活的细胞 D.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9.近年来,我国四大海域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潮”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了近海养殖业和渔业的生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综合复

第八讲第二章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 1、“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右图表中方框框出部分)。据此推测() 2.在锰的某种氧化物中,锰与氧的质量比55∶56,锰的化合价为()。 A.+7B.+6C.+4D.+2 3.在化合物NaxRyOz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 A、x+y-z B、(x+y)/z C、(x+2z)/2y D、(2z-x)/y 4.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AxBy B、AyBx C、BxAy D、ByAx 5.水泥的主要成分有:Ca2SiOx、Ca3SiOy、Ca3Al2Oz其中x、y、z的值分别是()A、2,2,3B、2,3,3C、4,5,6D、4,6,6 6.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能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KMnO4 B、Al2(SO4)3 C、KClO3 D、K2HPO4 7、根据下列叙述,对其“式”进行判断:(1)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4(OH)(PO4)3,②Fe3O4若看做“混合氧化物”时,可改写成FeO?Fe2O3,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前述写法,则Pb3O4(四氧化三铅)可改写为2PbO?PbO2(Pb的化合价为+2价,+4价),③为了方便某些化学计算,98%的浓H2SO4改写为 9H2SO4?H2O。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③ D、②③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知识点梳理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详解 §2.1 空气 1.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78% ) (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共占1% 2.空气成分的检验: ①水: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 变 色。 原理:CuSO 4(白色粉末) + 5H 2O = CuSO 4·5H 2O (蓝色晶体) ②CO 2: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 。 原理: (化学方程式表示) 3.空气的利用 ①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②氧气化学性质 ,可支持 ;支持 。 用途:急救病人、登山、潜水、气焊、气割、炼钢等 ③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 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保护气;各种电光源;激光技术。 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不支持 ,也不支持 。 用途: 作为制冷剂;工业原料;灭火;气肥。 4.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原理: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红磷、汞) ,利用氧气与该物 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气体压强减小,引起瓶内水位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分析: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②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 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点燃红磷,塞紧胶塞后,未关闭弹簧夹,使瓶内部分空气逸出,致使瓶内气压偏 小,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增大。 注:①CO 2、SO 2易被NaOH 溶液吸收,因此如用NaOH 溶液代替水时,可用硫粉、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 ②因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不可用镁来做该实验。 3)反应结束后充分振荡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5.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 色、 味 体;标准状况(0℃、1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 1.429×103Kg/m 3 比空气略大; 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 ℃时液化成 色液氧、 ℃时凝固成 色 状固态氧。 氢氧化钠溶液

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3章 质量评估试卷

第3章质量评估试卷[学生用书活页P67]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B)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 2.下列哪一组疾病是由于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 A.甲亢B.侏儒症 C.糖尿病D.呆小症 3.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C) A.大脑B.小脑 C.脊髓D.下肢骨骼 4.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D)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强光射来时,迅速眨眼 C.看电影感动得落泪 D.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 5.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B) A.感受器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D.效应器 6.为了进一步了解血糖调节机能,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一正常人在不同时期的血糖浓度(在测定期间被测人只在实验室内轻度活动)。下表中最有可能表示此测定记录的选项是(D)

7.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8.建立下列复杂反射的正确顺序是(D) ①铃声响,狗就分泌唾液②吃肉时,狗分泌唾液③铃声成为条件刺激④吃肉时,铃声响,狗分泌唾液⑤多次反复 A.②④③⑤①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④⑤③D.②④⑤③① 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D) ①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 ②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 ④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0.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B)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免费专享]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和磁 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磁 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 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 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 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 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竞赛试卷及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八下第二章竞赛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u:64 Zn:65 C:12 O:16 Cl:35.5 N:14 Ca:40 Na:23 Al:27 I:127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1.在S02与S03的混和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不可能的是 () A、3/5 B、4/5 C、6/7 D、7/8 2.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C02发生装置,在下列同学的评价中,你认 为错误的是() A、能利用生活废弃品作为实验材料,有良好的资源利用意识 B、通过装置中的铜丝牵引网内大理石块有利于控制反应 C、使用的铜丝网不会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D、使用碱石灰(主要是NaOH和生石灰)有利于获得干燥C02 3.下列事件可能发生在铁器时代之前的是() A.金属铝的冶炼 B.钛金饰品的出现. C.戴维发现金属钠 D.青铜器的使用 4.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02中氧原子总数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02的质量比 5.下图是收集、干燥某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出的该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 大于小于大于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极易溶极易溶难溶 选项 A B C D 6.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试卷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是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的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A.减少根部水分的散失B.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损伤 C.防止营养流失D.防止植物不适应新的土质 2.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筛管 B.木纤维C.韧皮纤维D.导管 3。正在结果的黄瓜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瓜果的膨胀 C。经气孔散发D。植株的生长 4.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①增强呼吸作用;②改良碱性土壤;③增强光合作用;④增强蒸腾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植物体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从结构上说其原因是()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有输导组织; 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通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 A。①和④B。①和② C。②和③D。以上都是 7.如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种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 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 下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b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D.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8.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加粗的原因是() A.茎中导管、筛管的运输能力特别强B.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 C.韧皮部细胞是活的细胞D.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9.近年来,我国四大海域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潮”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了近海养殖业和渔业的生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洋运输业的蓬勃发展B.含氮、磷等无机盐的废水大量排放 C.人类过度发展渔业D.有毒废水的大量排放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1-3节》测试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1-3节》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 2.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为1:4,这是指它们的() A.质量比 B.质量百分比 C.体积比 D.密度比 3. 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 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BC 均是 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A. 都发光 B. 都剧烈燃烧 C. 都是氧化反应 D. 都发生爆炸 7. 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8.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的是:() A.二氧化碳、冰 B.氯酸钾、二氧化锰 C.氧化镁、锰酸钾 D.水、液态氧 9.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 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0.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11.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自然、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同点:○1都产生热量 ○2都要发光○3都属于氧化反应○4都很缓慢○5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6都需要温度达到着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 第一节:空气与氧气 1.常见气体和物质的检验 ①二氧化碳(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氧气(O2)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水(H2O)的检验:能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2.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3.空气的成分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测量原理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红磷(P)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O2),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广口瓶加入少量水,将剩余瓶子容积用记号笔分成5等份。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并观察现象。 ③分燃烧后(等火焰熄灭),振荡广口瓶直至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 ①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5)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1)装置不漏气(2)红磷应足量(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7)思考与讨论: (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红磷,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不可以。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而红磷燃烧生成的是固态的五氧化二磷(P2O5),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 (2)在这个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①红磷的量不足或燃烧不充分,没有完全消耗掉氧气。 ②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3)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答:①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②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4)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5.空气的利用 6.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O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1、磁性:能够吸引、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与测试题

第2章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 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综合A卷单元练习.doc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综合A卷单元练习 一、(每小 2 分,共 50 分) 1.土壤不是一种的物,它是由多成分及生物一起成的,下列中不是..土壤生物的一的是?????????????????????????????()A.菌B.蚯蚓C.腐殖D.真菌 2.下列中,哪一个可以更好地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的有机物?????() A B C D 3.樟、番薯、紫藤、瓜四种植物的茎依次分属于????????????? A.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茎 ()B.直立茎、匍匐茎、茎、攀援茎 C.直立茎、茎、匍匐茎、攀援茎 D.攀援茎、茎、直立茎、匍匐茎 4.水分在植物体中运的基本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管→茎中管→叶中管 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管→茎中管→叶中管 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管→茎中管→根中管 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管→茎中管→根中管 5.“落叶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A.有 机物 B.无机也成土壤的一部分, C.土壤生物 它属于??????( D.物 ) 6.在缺少物可用量分数大的水清洗化的口,以死部分菌,水菌的 机理是????????????????????????????????()A.菌无法在水的境中生存 B.量分数大的水能溶解菌 C.量分数大的水的pH小,菌无法存活 D.水的量分数大于菌的胞液量分数,菌因失水而死 7.关于叶脉的功能正确的是??????????????????????()A.只叶制造的有机物B.只根吸收的水和无机 C.有机物、水、无机都能送D.分解有机物生二氧化碳和水 8.关于植物胞吸水的象,下列解中不合理的一是???????????( ... )A.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度小于胞液度,植物胞吸水 B.吸水能力的胞必具有一个大液泡,并且胞液的度比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复习资料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复习提纲 1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我们把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2 土壤中的非生物有水、空气、有机物(腐殖质)、无机物(矿物质颗粒)。土壤是由这些组成的 3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与死亡的生物体。无机物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 4 岩石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与沙粒,最后形成了含有沙粒、有机物、水、空气等物质的土壤。 5 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 土壤颗粒的分类:沙粒、粉沙粒、黏粒。 7 土壤可分为砂土类土壤(沙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细)、黏土类土壤(沙粒、黏粒多。土壤颗粒细)、壤土类土壤(沙粒、黏粒、粉沙大致相等。土壤质地较均匀)。 8 沙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通水性能强,易干旱。)、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差)、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易于耕种) 9 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土壤的结构有关。 1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和无机盐)和固定的功能 2 一株植物的所有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与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青菜,树,大豆)。没有明显区分的叫作须根系。 3 跟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有关。 4 根(器官)――根尖(部位)——根毛区(区域)吸水 5 根由根毛区(吸水)、伸长区(细胞生长)、分生区(细胞分裂,使根的细胞数不断增加,细胞核大)、根冠(保护作用,利于根不断生长)。 6 植物的根毛很多,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7 植物跟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反之就会因为是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8 N—叶青菜P---果实西红柿K—茎马铃薯,番薯 9 氮磷含量大增使水中大量藻类繁殖(富营养化:水华、赤潮)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去 1 茎可分为直立茎(树)、攀缘茎(变形的叶或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爬山虎、丝瓜、葡萄)、匍匐茎(西瓜、草莓)、缠绕茎(常春藤、牵牛花)。 2 茎的横切结构(由外向内)外树皮(死亡的细胞)――韧皮部(筛管:输送有机物,自上而下)――形成层(最活跃的地方)――木质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髓 3 水稻、小麦、竹因没有形成层而不能加粗。 1 蒸腾作用1、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2、促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3、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