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试题题库和真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试题题库和真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试题题库和真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试题题库和真题

1畜牧业经济名词解释

2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论述题吗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利用饲料资源,生产生活资料;提供轻工以及出口原料;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肥料和动力;为发展边疆畜牧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

3畜牧业在生产的特点:畜牧业的根本特点;畜牧业属于第二性生产;生产资料来自于工作,种植业和自身;即使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在生产具有群体性连续性周期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主要生产鲜活产品;

4畜牧业经济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畜牧业经济畜牧业企业经济管理畜牧工业企业经济管理

5经济手段是国家政府对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节时所运用的一种手段。作用:调节有关方面收入的增减,形成宏观管理所需要的鼓励条件和能限条件,取得经济效益,使企业生产计划和国家计划相一致。

6畜牧业经济形式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联合经济、中外合资

7畜牧业产业化的概念是指畜牧业经济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产业系统。

8产业化的意义有一个名字解释和简答题: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可以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有毅力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管理体质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畜牧业的科技进步。

9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中国):一是按照带动产业链的主要动力和生产结构可以分为六种: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企业集团,主导产业带动性,科技推动型,中介组织带动性,二是按照联合的紧密程度: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

10组建畜牧业产业化的方法: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基地,培育销售市场,提高科技水平,完善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创新。

11畜牧业现代化的概念:传统和狭义的畜牧业现代化就是养殖业机械化,广西的现代化就是高度的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和畜产品的商品化等。

12畜牧业现代化的特点: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观念现代化。

13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包括实物性劳动生产率指标和价值性劳动生产率。

14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调整结构,加快速度;全面建立保障体系;转化成果;强化横向联合。

15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类结构;蓄种结构;品种结构;合理蓄群结构的要点简答题。

16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的原则: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满足消费者需求原则;促进生态平衡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经济效益最佳原则。

17管理的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是个管理学派工人的智能,20世纪以后,管理学家一般把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或者计划、组织、控制、人事等职能18市场调查的意义简答题和名词解释和内容:意义表现在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修正决策的依据,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内容是市场需求信息、消费者调查、竞争者调查、宏观环境调查、产品调查。

19经营预测的意义和内容:意义:国家正确的宏观预测是制定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前提对企业发展起指导作用,企业微观预测可为企业决策急编制经营计划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内容: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市场需求预测,市场占有率预测,技术发展预测,产品寿命周期预测,资源预测,经济效益预测。

20经营决策额原则和程序:经营决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可行性、系统性、经济性、民主性、应变性原则,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执行并跟踪检查方案实施情况。

21畜牧业计划的定义:是畜牧业企业行驶组织、指挥、监督、控制等管理职能的依据、是企业在经营思想、经营方针指导下、根据企业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以及国家的远景规划、对企业一段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统筹安排。

22畜牧业企业计划按照长短和作用方式可以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阶段计划。

23长期计划是指确定畜牧业企业经营方针、经营规模和总体发展方向的计划。包括根据市场需要和变化趋势确定企业经营方针、基本措施规划、经济收入规划、保证长期规划实施的中近期滚动计划。

24编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整体性、适应性、科学性、平衡性原则。

25合同名词解释是当事人之间产生、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26畜牧业合同的意义:可以将各种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相互联系起来,可以使畜牧业生产计划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推动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可以将畜牧业经济的生产、流通和需要连接起来,可以使签订合同的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

27签订合同的原则:合法性、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等价有偿、恪守信用原则。

28违约的责任:违约责任的财产性、相对性、可约定性。

29畜产品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畜产品的数量。畜产品供给名词解释畜产品供求矛盾提建议临沭题目

30影响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人口、收入水平、畜产品质量、畜产品价格、畜产品加工业和以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状况。

31畜产品需求弹性选择题麽是指畜产品需求量对影响其变动的各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32影响畜产品供给的因素:畜产品自身价格、相关畜产品的价格、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资源的价格和投入量、饲养畜禽的比较效益。

33畜产品市场细分原则:可衡量原则、可接近原则、效益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34选择目标市场策略的依据:企业资源条件,产品的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

35促销策略: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

36畜牧业核算经济:是利用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以及资料所获得的经营成果进行记载、计算、考查和对比分析的活动。

37经济核算的意义:实行经济核算有利于畜牧业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行经济核算有利于企业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38经济核算内容:基本经济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核算(资产、成本费用、盈利)39提高盈利的主要途径:在市场上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制定长期战略目标;重视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畜产品的成本由各项费用支出组成,降低费用,增加销售收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进行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需产品附加值。

40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研究畜牧业生产中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之间、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

41特点:简答题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性、持续性、极限性、综合性、不稳定性、预测困难性。

42定性分析法主要是从事物的性质、特征、历史延续状况等入手、进行非数量化的质量方面的分析、通过唯物辩证法、调研法、抽象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对事物进行主观判断评价解决问题。

43定量分析法通过调查、实验等取得各种数据资料、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对事物进行数量方面的分析,回答量的问题,主要有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动态规

划法、线性规划法、比较分析法等等。

44畜牧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作用:作为畜牧业投资项目决策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作为筹集资金、申请贷款或其他途径筹资的依据;作为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的依据;作为环保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作为项目实施依据。

45可行性研究必备条件:一套完整可靠的资料和数据,一套科学的方法,一些能够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专门人才,一套先进的工具,一定数量额资金。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试卷及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 一、单选题 1、畜牧业再生产过程即是()运动过程,又是()运动过程。 A物资/资金 B资金/货币 C物资/原料 D机器/牲畜 2、对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基本方法B广泛运用调查研究法 C广泛采用实验和对比分析法 D定性分析而不需要定量分析方法 3、我国畜牧业经济所有制结构是以家庭畜牧业经济为主的()的所有制结构。 A多种经济成份并存B单一经济成份C非公有制D公有制 4、我国畜牧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是由我国目前畜牧业()状况所决定的。 A生产关系B生产力C生产规模D市场 5、畜牧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点是()。 A家庭经营 B统一经营C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一经营 D集体经营 6、下列哪项属于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A个体所有制经济B私营经济 C外商投资经济D集体畜牧业经济7、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A个体所有制经济B私营经济C外商投资经济D合作经济8.下列哪项不属于外资畜牧业经济()。 A个体所有制经济B中外合作经济C外商独资经济D外商合资经济9.一种所有制可以有()经营制度。 A多种B一种C只有两种D只有三种 10对畜牧业现代化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现代化畜牧业科学技术B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 C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D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 11.对畜牧业现代化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生产系统 B创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畜牧业生态系统 C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和好的产出

D以相对少的投入,获得一般的经济效果 12.对衡量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高的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B一般的资金利用率 C与资金占用和利用无关D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无关 13.市场机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失灵,以下表现不属于失灵的是()。 A农牧业的外部性B农牧业的弱质性和波动性 C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性D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4.对国外畜牧业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注重智力投资 B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C制定了相关法令D财政和金融上不大力支持 15.对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趋势叙述错误的是()。 A饲料需要量将趋向增长B饲料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C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产量快速增长D生产规模趋于缩小 16、一种商品畜产品大幅度的价格变动只引起供给量较小幅度的变动,说明这种 商品()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完全有弹性D完全无弹性 17、一般情况下,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上涨时,往往会引起此产品()。 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C供给需求同时减少D供给需求同时增加 18、一般情况下,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下降时,往往会引起此产品()。 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C供给需求同时减少D供给需求同时增加 19、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 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A.超过一年; B.超过半年; C.超过二年; D.超过五个月 20、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 A.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B.财产、效益和其他权利 C.财产、资产和其他权利 D.财产、债权和利润。 21、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绪论: 林业的定义P1:(1)林业是直接经营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2)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的特点P2: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4、经营的社会性。 林业经济管理: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特点P3:①综合性②实践性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总体研究法②比较研究法③动态研究法④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森林经营的社会性: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生长的自然性、效益的多样性、经营的风险性和社会性成为林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16:应当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 第二章: 森林资源P25: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

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分为以下五类P57: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的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少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特点:资产的增值性、形态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林木资产的不可移动性、管理的艰巨性 第三章: 林权的概念P73: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林权的主体P74: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 林权的客体:是指向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法律特征:1、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3、森林、林木、林地属于限制转物。 林业“三定”P78:指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 第四章: 森林资源包括P89: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动科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畜牧业计划:畜牧业计划是畜牧业企业使组织、指挥、监督、控制等管理职能依据,是畜牧业企业在经营思想、经营方针指导下,根据企业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以及国家的远景规划,对企业一段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统筹安排。 2.畜牧业经济:畜牧业经济是畜牧业中经济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即从宏观上研究畜牧业部门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放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所谓经营:即企业或生产单位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和决策计划过的过程。 3.所谓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对经营要素的结合与经营过程的运转(供应—生产—销售—分配)进行不断决策、完善计划及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全部工作的总和。畜牧业产业化: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统,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产加销、牧工商、贸工牧、产学研、牧工教一体化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区域性畜牧业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体制。 4.畜牧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畜牧业,实现对传统畜牧业的全面的、更本性的改造,在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方面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能够最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以最少的投资,使畜牧业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目的。 5.畜牧业生产结构:指的是畜牧业生产各要素的构成情况,不仅包括畜牧业内部结构,还包括畜牧业外部结构和地区结构等。 6.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 7.控制:是指企业在动态的变化环境之中,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8.经营预测:是指在市场调查掌握大量经济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情况做出估计、判断与测算。 9.确定性决策:是指未来事件的客观状态或实现条件是完全肯定的,决策的结果也是明确的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课件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学时:48 学分: 2.5 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 ①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②了解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 ③了解学习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研究的方法、对 象和任务。 教学重点: ①畜牧业经济管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着重从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畜牧 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解决的问题两方面加以说明。 ②学习和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必需具备畜牧业学和经济管理学两方面的知 识体系,而且还需要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 ③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的掌握,是学好畜牧业经济管理的必然条件。 教学难点: ①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的理论的掌握与具体运用。 ②畜牧业学和经济管理学相互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这一学 科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理论的贡献。 畜牧业经济管理是从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部门经济管理学科。随着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在日趋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而且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它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管理以是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经济管理问题。 现时代人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济管理,比作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经济管理就更加重要。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加速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推进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生存和一切生产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导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作斗争,迈开的第一步就是采集和狩猎活动,并从此逐步走向种植和饲养。 种植业主要提供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如园艺、观赏、器植物等); 饲养业主要提供肉、奶、蛋、皮、毛、药、杂(器、观赏、动力、劳役等)。 从古到今,人类最基本的食物资料都来自这两大部门,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社会为生产小麦、家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对于其它生产,不论是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所获得的时间便越多”。这里马克思论述农业地位时,是把小麦和家畜并提的,前者代表种植业,后者指畜牧业。它表明任何部门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农牧业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因此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 *恩格尔系数=生活支出/收入总额。 (1)20%以下为最富裕; (2)20—39%为富裕; (3)40—49%为小康; (4)50—59%为勉强度日; (5)59%以上为绝对贫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项畜产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的基础产业部门,畜牧业发展仍受到资源、资金、成本等因素制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进而向富裕型迈进,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畜牧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考复习题6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

第6章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 1、重点:(2)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2)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3)畜牧业资本的概念、分类、作用规律和特点;(4)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5)畜牧业技术的经济类型;(6)我国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途径应遵循的原则;(7)我国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途径。 2、一般掌握:(1)畜牧业劳动力的概念;(2)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3)我国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状况;(4)畜牧业资本的来源和合理使用的原则;(5)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的工作。 1.畜牧业劳动力109 2.畜牧业资本121 3.畜牧业技术(科技)进步125 4.劳动节约型技术 5.资源节约型技术 6.中性技术127 1. 畜牧业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指的是其劳动对象为有生命的动物。109 2. 畜牧业生产劳动的双重性是指除了饲养和放牧劳动外,还有从事饮料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劳动。110 3.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唯一能动的要素,也是进行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经济来源。111 4. 劳动效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所完成的。115 5. 按资本存在的形态,有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122 6. 发达国家畜牧业科技进步率约为70~80% 。125 7. 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率约为50% 。125 1.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是指( B )115 A.生产畜产品所付的劳动时间 B.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的畜产品数量 C.生产畜产品的效率 D.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畜产品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照(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划分的。122 3.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是按照(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阶段)划分的。122 4. 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是按照(C )划分的。122 A.资本价值转移的方式 B.资本的来源 C.资本存在的形式 D.资本所处的阶段 5. 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是按照(B )划分的。122 A.资本价值转移的方式 B.资本的来源 C.资本存在的形式 D.资本的重要程度 6. 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技术是(C )127 A.中性技术 B.劳动节约型 C.资源节约型 D.资本节约型 7. 机械技术是( B )127 A.中性技术 B.劳动节约型 C.资源节约型 D.资本节约型 8. 我国畜牧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是( C ) A.资本节约型技术 B.劳动节约型技术 C.资源节约型技术 D.中性型技术 1. 畜牧业劳动的特点。109-111 2. 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113 3. 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17 4. 畜牧业资本运动的特点。123 5. 畜牧业资本合理利用的原则。124 6. 畜牧业技术的经济类型。126 7. 我国畜牧业技术的重点。128

林业经济管理-电大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复习题

林业经济管理-电大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复习题

《林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过去一段时间里,林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形势严峻,发展后劲不足,市场发育滞后和 () ①公有制过大②私有制过大③所有制结构单一 ④公有与私有过于平均 2、将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等活动纳入统一计划,通过计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组织的领导、检查、控制和管理工作,称为() ①组织管理(2)信息管理③计划管理④系统管理 3、某森林公园1-6月份的门票收入分别为5万元、5.8万元、6.6万元、8万元、10.2万元、10.8万元。用简单平均法预测第7月份的门票收入是() ①46.4万元②9.28万元③3.87万元④ 7.73万元 4、一般说来,林地资源的有限性主要是指其在 () ①立体种植有限性②平面空间上的有限性③发展的有限性④利用的有限性 5、现代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分工的基

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 ①系统原理②整分合原理③反馈原理④动力原理 6、依据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找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市场分析预测的方法,称为()①回归分析法②变量分析法③模型分析法 ④预测分析法 7、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与() ①商业属性②社会属性③计划属性④控制属性 8、产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产权界定,产权结构和 () ①使用权②占有权③收益权④产权保护 9、林权与林业产权相比,林业产权比林权更偏重于() ①法律关系②经济关系③市场关系 ④社会关系 10、绩效考评主要考评员工的()

①工作业绩②工作能力③工作热情 ④工作信心 11、人具有生命,是“活”的资源,这表现出人力资源的() ①能动性②生物性③动态性 ④社会性 12、林产品按门类可分为营林产品和() ①森工产品②中介产品③经济产品④社会产品 13、绩效考评的原则是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现实及() ①时限性②准确性③积极性④新颖性 14、对管理对象系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效益为核心,促进系统中各部分的最佳配合,力争取得最好的效益,即为() ①整分合原理②系统原理③动力原理 ④效益原理 15、控制系统向被控制系统发出作用信息,然后通过反馈通道,将作用结果用信息形式返送回来,经过比较后,对作用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这一原理是()

农业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农业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A.输送高科技人才 B.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C.积累生产要素 D.争取外汇 2.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 A.职工的工资要有大幅度上涨 B.工业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C.教育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D.商品经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A.日本 B.法国、德国 C.美国 D.加拿大 4.我国国营农场的土地、资产归()所有。 A.集中 B.国家 C.农场职工 D.联合体 5.只有在一个()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才能充分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产品价格才能真正体现供求关系。 A.完全垄断 B.完全竞争 C.垄断竞争 D.竞争垄断 6.()属于气候资源。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土壤 7.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 A.自然资源中各种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系统的 B.自然资源中各种资源数量上有一定比例关系 C.农业自然资源由多种资源组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就一般情况讲,我国目前农业集约经营类型主要是()集约。 A.技术 B.资金 C.劳动 D.知识 9.级差地租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C.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10.在我国国家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 A.农业科技推广 B.治理大江大河 C.购买农机具 D.购买化肥和农药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决定于我国的() A.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 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 13.某些鲜活易腐且不易储存的农产品,在短期内其供给弹性() A.很大 B.很小 C.为零 D.无限大 14.农产品储存的时间界定是() A.包含生产过程、不包含消费领域 B.从生产过程到消费领域 C.从离开生产过程到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 D.消费领域 15.一种农产品在市场的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差额称为() A.时间差价 B.季节差价 C.地区差价 D.批零差价 16.使用年限长,可以多次参加生产过程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属于()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有形资产 17.信贷资金的基本特征是() A.有偿性 B.效益性 C.强制性 D.固定性 18.农业税的平均税率最高不得超过常年产量的() A.5% B.10% C.15% D.25% 19.在农业生产中被当作极其重要的劳动对象发挥作用,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 A.劳动力 B.土地 C.资金 D.农业生产工具 20.某农户种植小麦,总产量5000公斤,总成本5000元,副产品成本1000元,则小

【良心出品】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述题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述题答案 1.试述提高盈利的主要途径。 答:主要从市场竞争、挖掘内部潜力、加强流通管理及深加工增值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索途径。(1)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制订长期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2)重视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设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4)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强市场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5)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各种耗费,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6)在流通领域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费用。 (7)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进行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2.试述发展我国饲料业的主要措施。 (1)大力开发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资源;(2)挖掘耕地潜力,增加饲料产量; (2)饲料工业必须不断适应养殖业生产的现实特点,生产适销对路的饲料产品; (3)加强宣传、推广和服务工作,抓好产品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4)通过并购、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重组,形成企业集团化; (5)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助推饲料业发展; (6)加速饲料业标准化进程,解决好饲料安全问题; (7)推广应用各种青贮和氨化秸秆饲料;(8)利用国际市场调节盈缺,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3.畜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分析哪些方面? 答:畜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结构分析(2)饲料消耗分析(3)劳动力利用分析(4)资金利用分析(5)计划完成情况分析(6)工作和产品质量分析(7)产品成本分析(8)投资效果分析 4.论述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答: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畜牧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 (2)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 (3)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4)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 应采取的对策: (1)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 (2)继续深化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业全面发展; (3)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结构体系;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林业?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答:林业是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主要特点是:(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 第一章 1.什么是林业发展战略?试阐述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主要措施。 答:林业发展战略是从林业生产的宏观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林业战略目标,总体地研究林业发展过程全局应该采取的方针政策。() 2.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对森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综合加以考虑,在满足当代利用、不损害后代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森林效益的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林业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是一种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其主要内容包括:(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2)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性。(4)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林业政策和科技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 2.如何理解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和公共性? 答:森林资源有多种用途。但当选择一种用途后,则必须放弃其他用途。由于一项资源在用于某一方面用途时,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这就决定了在某一方面的所得正是因为放弃了用于其他方面的机会而产生的。因此,被放弃的其他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应作为被选方案及其得到收益的机会成本。或者说,所放弃方案可能产生的收益应当从被选方案所获得的收益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森林资源的公共性又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森林资源的非排他性是指“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由谁来得到它”,或者说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人,或者排他的成本太高以致排他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森林资源的非竞争性是指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对森林资源“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共同而又互不排斥地使用森林资源这种公共物品有时候是可能的,但由于有“先下手为强”式的使用而不考虑选择的公正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一些森林生态资源如清洁空气、悦人的景观会日益变得稀缺,结局可能是所有人无节制地争夺有限的森林生态资源。这就是森林资源的公共性使然。 第三章 1.什么是林业产权?林业产权有什么特点? 答:林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权利人对林木和林地拥有的一种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或使用权。林业产权的特点:(1)林业产权收益的外部性。(2)林业产权排他的有限性。(3)林业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困难性。(4)林业产权交易的复杂性。(5)林业产权资产的流量性。(6)林业产权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7)林业产权计量的困难性 2.林业产权界定的主要内容。 答:(1)明晰产权主体。(2)发展多样化的产权制度。(3)改善产权制度实施的环境。 3.森林多功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811年,德国林学家哥塔“木材培育”延伸“森林建设”,将森林永续利用的解释扩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 2.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种子经营许可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 )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A. 产品B.利润 C. 价值D.财富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B )无关。

A. 份额B.绝对水平C.比例D.相对水平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 A.保持不变B.同增减 C. 反向变化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1)。 4 )等模式。 5.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 DCD )等要素构成。 A.推销B.奖励 C. 发送方法 D. 传播途径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农业产业化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2 3 4 5.股份合作制 答: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题

畜牧业经济管理-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5个,综述1个,选择10个,判断10个 《畜牧业经济管理》复习提纲 1.畜牧业中的经济形式 (1)国有经济形式:(2)集体经济形式:(3)个体和私营经济形式:(4)合作经济形式:(5)联合经济形式:(6)中外合资经营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微观基础上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基本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其特征可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作用 (1)畜牧业产业化的概念: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产加销、牧工商、贸工牧、产学研、牧工教一体化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区域性畜牧业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济体制。 (2)畜牧业产业化的意义:(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2)可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3)有利于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4)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5)有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6)有助于畜牧业的科技进步 3.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1.国外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1)纵向一体化:是指畜牧业企业同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供应部门以及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部门联合。(2)横向一体化:是专业方向相同的畜牧业企业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的经济联合。(3)网状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彼此渗透,互相交织而成网状结构的经营组织体系。 2.中国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1)按照劳动产业链的主要动力和生产结构分: ①龙头企业带动型:②市场带动型:③企业集团型:④主导产业带动型:⑤科技推动型:⑥中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题

绪论: 林业:林业是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特点: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 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 4、经营的社会 性 林业锦江国际管理的学科特点:综合性、实践性 第一章: 国际湿地日:2月2日防止荒漠化干旱日:6月17日 林业三大体系: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 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 答: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3、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 4、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5、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 6、切实保障木材供应 7大力发展木本粮油 8、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当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 林业的五大转变: 答:1、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2、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4、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世界林业未来发展特点: 答:1、林业产业形态发生变化 2、林业功能将转变 3、林业的政策性加强 4、林业国际化趋势增强 5、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 6、林业日益社会化 第二章: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的特点: 答:1、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2、森林蓄积稳步增加 3、森林质量有所改善 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 5、非公有制林业成效凸显 对中国森林资源现状的评价: 答:1、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 2、森林类型多样,森林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

3、用材林成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可利用森林面临枯竭 4、有林地面积逆转严重 5、林地生产力低下,森林质量不高 6、人工林面积大、发展快,但质量有待提高 7、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答:1、天然林保护工程 2、退耕怀林工程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第三章: 林业制度的构成:国家制定的正式规则、社会认为的非正式规则、实 施机制 林权的概念: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林权的主体: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 林权的客体:是指向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他的法律特征包括:1、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 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 )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 )

A.1978年 B.1990年 C.1989年 D.1992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 A.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 A.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

量或产值/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农产品产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①不正确 B.①正确 C.①和②相互矛盾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 A.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1).doc

精品文档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 )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 ) A.1978年 B.1990年 C.1989 年 D.1992 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

A.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 A.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 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 农产品产

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①不正确 B.①正确 C.①和②相互矛盾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 ) A.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 )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 ) A.化肥 B.农药 C.农业机械 D.农膜 13. 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 ) A.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试卷及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习题 、单选题 1、畜牧业再生产过程即是( )运动过程,又是( )运动过程。 A 物资/资金 B 资金/货币 C 物资/原料 D 机器/牲畜 2、对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基本方法 B 广泛运用调查研究法 C 广泛采用实验和对比分析法 D 定性分析而不需要定量分析方法 3、 我国畜牧业经济所有制结构是以家庭畜牧业经济为主的( )的所有制结构。 A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 单一经济成份 C 非公有制 D 公有制 4、 我国畜牧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是由我国目前畜牧业( )状况 所决定 的。 A 生产关系 B 生产力 C 生产规模 D 市场 5、 畜牧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点是( )。 A 家庭经营 B 统一经营 C 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一经营 D 集体经营 6、下列哪项属于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 7、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公有制畜牧业经济( A 个体所有制经济 B 私营经济 8.下列哪项不属于外资畜牧业经济( A 个体所有制经济 B 中外合作经济 9.一种所有制可以有( )经营制度。 A 多种 B 一种 C 只有两种 10 对畜牧业现代化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现代化畜牧业科学技术 B 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 C 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 D 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 11.对畜牧业现代化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生产系统 B 创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畜牧业生态系统 C 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和好的产出 A 个体所有制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外商投资经济 D 集体畜牧业经济 )。 C 外商投资经济 D 合作经济 )。 C 外商独资经济 D 外商合资经济 D 只有三种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林业的概念 指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及其经济上的要求 生产周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1)林业生产内容多样复杂 物质资料生产:工业原料、建筑用材 消费资料生产:纸、食用菌、干果、 (2)林业生产资金周转速度多样 (3)林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4)发展林业必须注重中长远计划 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 在林业生物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林业劳动和林业机器设备的季节性不平衡问题,即往往出现林业劳动力、设备的闲置,这为林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区域性、风险性和难预测性 (1) 区域性要求加强区域林业的研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 风险性要求林业经济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就难以调动劳动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3) 难预测性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工作,另一方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 培育初始森林活动的经济依赖性 该特点在经济上要求: 制定林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林业的经济背景。(温饱、交通) 必须支持和帮助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 对于边远地区林业的发展,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 第一章世界和中国林业 1、林业现代化概念及内容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 林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 2.世界林业发展的四个和三个阶段 (一)“四阶段论” 1.毁林开荒、盲目破坏森林(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时期) 2.掠夺式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期) 3.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 4.从财力和物质技术上加强营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二次大战以后1945年后) (二)“三阶段”论

《畜牧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畜牧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1.1 课程的性质 《畜牧企业经营与管理》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畜牧业经济管理必备理论知识、较高的实践技能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不断提高养殖场生产水平、发展畜牧事业服务。 1.2 设计思路理念 《畜牧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是从养殖场经济管理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突出职业素质养成”原则,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教学组织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按照“理论指导、案例分析、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教师、学生和现场专家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现场教学模式,做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相融合、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相融合,充分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3 课程设计思路 《畜牧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内容的选取,是通过专业调研,遵循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参照畜牧兽医行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制订课程标准。教学课程的设计以畜牧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主线,强调学生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经营管理能力,并将教学内容归纳、整合成十五个工作任务(畜牧业经济管理概述、现代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形式与产业化现代化、计划管理、市场调查、经营预测、经营决策、畜产品营销、经济核算管理、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活动分析、新产品的开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课程目标 2.1 课程总体目标 《畜牧企业经营与管理》在于帮助学生把握畜牧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架构、较牢固地掌握现代养殖场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经营管理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践调研,培养学生从现代管理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养殖场经营中存在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在战略制定、方案决策、资金筹措、营销策划、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2.2 知识目标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 (2)

第一章绪论1.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 (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5)特种用途林。 2.防护林体系? 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3.林业生态工程? 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 (1)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和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着眼点不同:传统的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临汾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件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3)地点不同:传统的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

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即此意思。 (4)目的不同:传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5.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6.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7.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 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沿海,太行山 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平原,防沙治沙 8.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