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2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2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迹象,能正常下床活动。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严重基础疾病可能对手术造成影响者,术前准备时间会延长。

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住院恢复时间相应延长。

二、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8年,第7版)。

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

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开腹胆囊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3.严密观察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术后饮食指导。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无明显腹痛。

2.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

2.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可门诊拆线。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不同意手术患者,退出本路径。

3.术中发现肝胆管结石和/或炎症、胆管癌、肝癌,则进入相应路径。

4.有并发症(胆漏、出血等)的患者,则转入相应路径。

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 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ICD-9-CM-3:51.2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 术)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9)。 行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ICD-9-CM-3:38.59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2.手术方式:大(小)隐静脉主干采用上述手术方式处理;小腿静脉曲张根据其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

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射频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9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有感染高危因素如合并溃疡、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可酌情使用。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可针对革兰阳性菌

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IO:1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 .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 .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 .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3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杳(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ABO血型;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 .麻醉方式: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抗凝、活血药物。 (八)术后住院恢复。 1 .换药。 2 .辅助用药。 (九)出院标准。 1 .患者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迹象,能正常下床活动。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严重基础疾病可能对手术造成影响者,术前准备时间会延长。 2 .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住院恢复时间相应延长。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 22000-28000元。 二、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IO编码:1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 一、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 :I83.9 )。 行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ICD-9-CM-3 :38.59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 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 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手术: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2. 手术方式:大(小)隐静脉主干采用上述手术方式处理;小腿静脉曲张根据其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射频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9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有感染高危因素如合并溃疡、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可酌情使用。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可针对革兰阳性菌选用其他抗生素。 2.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 小时,手术超过3 小时加用1 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 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上述麻醉有禁忌的情况下选用全麻。

卫生部办公厅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目录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2)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8)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15)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22)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 (28) 肾结石临床路径 (34)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4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48)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 (56)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 (65)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

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 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 超、前列腺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临床路径

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临床路径 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根据“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国)专家指导意见”,我们建议以下静脉类型疾病可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 1. 下肢浅静脉曲张(管径《 8mm) 2. 分支静脉曲张 3. 穿通支静脉功能不全(B超引导下) 4. 网状静脉曲张 5. 毛细血管扩张(蜘蛛型静脉曲张) 6. 静脉曲张治疗后残留和复发 7. 会阴部静脉曲张 8. 腿部溃疡周围静脉曲张 9. 静脉畸形(低流量)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明确静脉曲张病史(关注有无静脉曲张手术或硬化剂治疗病史,采集的静脉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资料进行CEAP分级) 2.症状体征:查体符合浅静脉曲张表现(站立时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及小隐静脉)迂曲扩张,伴或不伴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水肿、溃疡) 3.辅助检查:(浅静脉、深静脉及交通支通畅、管径及反流情况)提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确定病理性反流的部位 4.鉴别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淋巴管炎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存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分期处于中早期,具体见适合对象)

2.无相关禁忌症(过敏,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重度感染,长期卧床患者,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发育畸形如症状性卵圆孔未闭等) (四)标准住院日。 1-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生化、凝血功能+D-二聚体、免疫四项 下肢血管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可疑先心患者应行心脏超声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硬化剂注射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需使用 (八)手术日。 入院1-2天 (九)术后恢复。 术后需观察半小时有无过敏反应,并做好抗过敏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要求患者反复足部背曲,以有利于祛除进入深静脉的硬化剂,术后使用弹力包扎并嘱患者适当行走,3-5天后改为穿弹力袜治疗。 (十)出院标准。 患者硬化剂注射后若无明显不良反应(过敏、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硬结、心血管反应、恶心、晕眩等),可考虑出院。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 严重基础疾病可能对手术造成影响者,术前准备时间会延长。 2. 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住院恢复时间相应延长。 3. 静脉曲张较重,或伴发较重的皮肤营养障碍(皮炎、色素沉着、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治疗(ICD— 9-CM—3:38。5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5。除外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

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腰麻、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喉罩).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八)术后住院恢复5—7天。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自粘绷带、弹力绷带、带尾纱布等

普外科4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 行择期手术治疗。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者部份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1.非手术治疗: 1 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者其他原于是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腹股沟疝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 B 超等。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 0.5 小时,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普通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 1.麻醉方式:联合监测麻醉(MAC),或者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3.止血药物及补液。 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及大面积皮下淤血情况。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手术并发症。 1.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因病情严重且变化快,可能有疝内容物坏死,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进入其他相应路径。 2.合并有影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实施的疾病,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疾病,退出本路径。 3.浮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下肢静脉曲张(双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双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 术)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张(双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9) 行双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ICD-9-CM-3:38.59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双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2.手术方式:大(小)隐静脉主干采用上述手术方式处理;

小腿静脉曲张根据其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射频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9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有感染高危因素如合并溃疡、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可酌情使用。建议使用第一代、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病历书写 □开具化验和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 □初步确定手术日期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及评估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书写 □根据体检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讨论制订手术方案 □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同意书、自费用品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文 件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下肢血管彩超, □必要时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 动图、肺功能检查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必要的会诊意见及处理 □明日准备于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 麻醉下行◎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或腔 内激光烧灼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吸/电凝 /激光闭锁治疗 □术前禁食水 □备皮 □术前用药(鲁米那,阿托品) □预防用药抗菌药物 □一次性导尿包(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 □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告知医院规章制度 □入院护理评估 □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 □执行术前医嘱 □心理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3-5天 (手术日) 住院第4-6天 (术后第1天) 主要诊疗工作□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书写 □术后病程记录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病程记录书写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口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今日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行 ◎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或 腔内激光烧灼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 环缝/刨吸/电凝/激光闭锁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6小时后普食 □抬高患肢30度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观察患肢血运 临时医嘱: □吸氧 □补液(视情况而定) □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普食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止呕、止痛药物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液 主要护理工作□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及麻醉副作 用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一、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小腿下肢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 2.屈式试验检测隐股静脉瓣膜功能,潘氏试验检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患肢的深静脉主干是否通畅。 3.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

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2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2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迹象,能正常下床活动。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