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试卷题目

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室用具。(3分)

答案:

- 试管

- 烧杯

- 酒精灯

2. 请解释一个物体如何漂浮在水面上。(5分)

答案: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物体的密度可以由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出。漂浮的原因是水对物体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请描述一个简单的水循环过程。(6分)

答案: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首先,太阳能使得地表

上的水变热而蒸发成水蒸气。蒸发后的水蒸气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当云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遇到高处的山脉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降落到地面的水被植物吸收,或者形

成小溪、河流、湖泊等水体。之后,水蒸气再次从水体蒸发,继续

循环。

答案

1. 试管、烧杯、酒精灯

2.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浮

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水蒸气蒸发成云,云

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最后降落到

地面形成水体,再次蒸发继续循环。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测试卷附答案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生石花②珊瑚装饰品③酵母菌④智能机器人⑤苔藓⑥流星雨 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⑥ 2.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由细胞构成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繁殖后代 3.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洞穴中,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能生长和繁殖B.能遗传和变异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AlphaGo机器人下棋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6.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A.能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D.能呼吸 7.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8.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贮水功能,这说明() A.为减少蒸腾作用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有效降低呼吸作用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了对鸭生活影响的非生物因素() A.水B.阳光C.温度D.空气 10.下列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诗句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下列对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C.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D.生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12.百灵鸟借助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狐所食。 这充分说明了() A.生物普遍适应环境B.生物与环境存在着生存斗争 C.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现象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13.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其结构与功能普遍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不符的是() A.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生活在寒冷的地区 C.青蛙仅能用肺呼吸,更适应陆地生活 D.家鸽的骨骼轻、薄、坚固,适应飞行 14.从结构形态来分析,下列植物借助于风力来传播种子的是()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测试卷第2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A.能生长和繁殖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C.会呼吸和排泄 D.能运动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 此时应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3、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能自由运动 D.它是绿色的 5、植物体、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与动物细胞相比,下列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细胞质⑥叶绿体 A. ②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7、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8、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联合 9、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质 10、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11、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2、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 A、生物种类增加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13、有四位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有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甲乙丙 B、乙丙 C、甲乙 D、乙丁 1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15、要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移向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16、下列哪一组镜头,使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 A、物镜4×,目镜10× B、物镜10×,目镜10× C、物镜4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 17、下面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

浙教版七年级上下册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下册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B.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 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序号A B C D 目镜5× 10× 15× 20× 物镜8× 40× 10× 45× 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生物的是() A. 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B. 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C. 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 能代谢和排出废物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A. 换用高倍镜 B. 缩小光圈 C. 关闭光源 D. 改用凹面反光镜 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⑤滴加碘液染色⑥盖上盖玻片 A. ①③④⑥⑤ B. ②③④⑥⑤ C. ①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6.特色美食肉粽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肉等。关于肉粽在消化系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猪肉中的脂肪从①处开始消化 B. 糯米中的淀粉从③处开始消化 C. 猪肉中的蛋白质在④处被消化为氨基酸 D. 肉粽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②处吸收 7.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七年级第一章科学实验探究题

班级:姓名: 开明学校七年级科学辅导训练(科学探究题) 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发现生活现象:夏天馒头或面包保存不当很容易长霉菌,在冬天或在冰箱里的馒头或面包比较不容易长霉菌。 ①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对照实验:一组是温暖潮湿,另一对照组是潮湿 ④实验结论:。 2、请你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置实验:先在甲乙两块萎蔫的萝卜中间挖洞,然后,往甲洞倒入蒸馏水,往乙洞倒入20%的食盐水,经过30分钟后测得甲洞的蒸馏水减少,乙洞的食盐水增多了。设计的变量是 (4)得出结论:。 3、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 (1)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__________。 (2)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 (3)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适量的 ______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____ ,乙组___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 5.有同学在养金鱼时,发现金鱼的体色变浅了。他想证明:金鱼的体色是否会随鱼缸内壁颜色深

七年级科学科学探究测试题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第七节科学探究 笔记: 1、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订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明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例题: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提出问题;③获取事实与证据;④建立猜测和假设;⑤合作交流;⑥检验与评价。其中正确探究的步骤是﹍﹍﹍﹍﹍﹍﹍﹍﹍﹍﹍﹍。 2、“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C ) A、推论 B、观察 C、假设 D、实验 1、根据下列叙述回答有关问题: (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 (乙)心想这是什么生物呢? (丙)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 (丁)原来是草履虫。 (1)以上叙述那一个是属于问题(乙)。 (2)以上叙述那一个是属于实验(丙)。 2、小可在看电视时认识了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一个人把自己悬吊在一根很长的橡皮绳下, 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动。下可发现,不管这人运动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时间似乎总是相等的。小李想证实这个观察结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想他提出意见。 甲、多问几个人,以人多的意见为准。 乙、问问老师。 丙、直接打电话问问节目主持人。 丁、用一根橡皮绳吊一个沙袋做实验,测量不同幅度情况下来回依次所用的时间。以上四途径在科学探究中属于检验假设,如果以上四途径的结论存在分歧,你最想信那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6、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老师的“估计”属于猜测,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收集资料。 学习感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识改变命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 案 然后通过特殊的投影技术,使得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D电影是通过眼镜实现立体效果的 B.3D电影需要特殊的摄影设备进行拍摄 C.3D电影可以通过普通电视观看 D.3D电影的效果与观众的位置有关 1.皮肤能感受到外界的冷、热、触、痛刺激。 2.正确的说法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放大镜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而非折射。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 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正确的说法是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在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中,当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时,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正确的说法是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正确的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是ABCD。 7.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8.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正确的判断是OB可能是折射光线,BO 必定是入射光线。

9.红光、绿光与另一种色光混合后生成白光,则另一种色光是黄光。 10.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然后通过特殊的投影技术,使得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不正确的说法是3D电影可以通过普通电视观看。 16.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数值为.458km/s。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它在空气中的速度。 17.如图5所示的眼球成像原理图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是放大镜。 18.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约为3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d像。 19.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1年内走过的距离,因此它不表示一个时间单位。1光年约等于9.46×10^12千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 A. 皮肤 B. 舌 C. 脊髓 D. 大脑 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 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第8题图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测试卷 含答案

第2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A.风吹草动 B.月光通过窗户照在桌子上 C.向空瓶子中灌水有气泡逸出 D.空烧杯倒立在水中,水不能进入空烧杯中 2.2019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将新鲜空气吸入肺中B.用抽水机抽水 C.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钢笔吸墨水 4.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5.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A.氮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下列示例,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塑料吸盘挂重物B.用注射器注射药水 C.用吸管吸饮料D.马德堡半球实验 7.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决定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11.人们常在可燃性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的发生,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附答案 (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都能生长和繁殖 2.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 B.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具有细胞核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魏尔啸提出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关于水绵、肾蕨、油松、辣椒这四种植物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有开花现象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D.都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4.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A.细胞壁的作用B.细胞膜的作用 C.细胞质的作用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7.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 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 D.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8.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 A.番茄果肉B.一根香蕉 C.洋葱表皮D.苹果果皮 9.关于构成一株银杏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银杏树B.细胞、器官、组织、银杏树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银杏树D.细胞、组织、器官、银杏树10.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①保护组织②营养组织③输导组织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如果用右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橘树 B 植物营养系统生殖器官果实和种子 C 动物鱼类草鱼青蛙 D 人体消化系统胃肌肉组织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复习专练——实验探究题3(含解析)

2021浙江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复习专练——实验探究题3 1.小欣对液体压强的变化很感兴趣,课后在家继续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1)家中没有压强计,聪明的小欣这样做: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________。 (2)实验中,小欣观察到________,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小欣觉得以上实验并未完全验证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在不变动实验装置的前提下,她又进行了怎样的操作?________。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发现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在进行如图乙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接着他又把此时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结果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成员用钩码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你是如何处理数据得出该结论的(写出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 (2)除质量外,请你再说出一个影响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________。 4.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某一浓度盐水的凝固特点,他画出了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由图线可知,含盐的冰是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明查找资料,记录了盐水的浓度u与对应的凝固点t,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其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根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食盐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 5.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的是。 A.体内受精 B.体外受精 C.变态发育 D.不变态发育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 6.在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的实验中,小明每次实验都选取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经过实验,获得了两组实验数据。 第一组:将温度控制在22℃,探究含有不同水分的种子经过7天后的萌发率。获得数据如表一: 第二组:将种子的含水量控制为35%,探究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7天后的萌发率。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第一组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质量调研试题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质量调研试题卷 (满分100分,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 ... 选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 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183.6毫米;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 ③用100 mL量筒量取 5.26 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 25.62℃;⑤用10 mL量筒量取6 mL的食盐水 A.①②B.②③④C.④⑤ D.①⑤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A.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火B.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C.用手直接取正在加热的烧杯D.往试管里滴入液体 4.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2.42厘米B.2.428厘米C.2.43厘米D.2.47厘米 5.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6.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诉理由正确的是(▲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0厘米 B.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 C.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D. 洗澡用的水温度接近70摄氏度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若酸碱溶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随后用大量清水清洗 B.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 C. 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有白色固体,为分清是白糖、食盐,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开 来 D. 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 3.下列四个图中,测四个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处理意外事故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 B.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 被化学试剂灼伤,缓缓用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6.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 B. 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 C.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 D. 我们的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 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 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 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小明同学先后4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2.53 厘米、2.55厘米、2.53厘米、2.75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 2.53 厘米 B. 2.54 厘米 C. 2.59 厘米 D. 2.537 厘米 9.为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 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1,L/L1 即为垫圈的总 数 B.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 个垫圈的厚度L1,10L/L1即为垫圈的总数 C.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M/M1 即为垫圈的总数 D.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 个垫圈的质量M1,10M/M1 即为垫圈的总数 10.某同学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向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俯视得数据为20 毫升,而放入小石块后水面上升又仰视得数据为30 毫升。则关于小石块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于10 立方厘米 B. 小于10 立方厘米 C. 由于先俯视后仰视,误差抵消,刚好等于10 立方厘米 D. 无法确定 11.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 A.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 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C. 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 D. 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且示数要低点 1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 ℃,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 ℃。现测得气温为20 ℃,那么实际的气温是() A. 18 ℃ B. 20 ℃ C. 22 ℃ D. 24 ℃ 13.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 ) A. 他的体温一定是37.5℃ B. 他的体温更接近39.5℃ C. 他的体温在37.5 至39.5℃ D. 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 14.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 A. 此时刻热水的温度 B. 此时刻房间内气温 C. 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 D. 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 15.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16.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LT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 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

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 录数据如下表。 O 2 4 6 8 10 12 14 16 1时间 (分)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温度 (℃)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 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程………………………………………………………… …………………(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 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 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表示1 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3.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 4.一架天平的量程是0~200 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 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 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A.100 g↓、20 g↓、20 g↓、5 g↓ B.100 g↓、50 g↓↑、20 g↓、20 g↓、5 g↓ C.100 g↓、50 g↓↑、20 g↓、20 g↓、10 g↓↑、5 g↓ D.50 g↓、100 g↓、50 g↑、20 g↓、20 g↓、5 g↓ 5.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酒精挥发 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氯气有毒 C.氧气能支持燃烧;水在降温时会结冰 D.蜡烛受热熔化;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

七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册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册答案【篇一: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txt>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初中生体重约为(▲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牛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 同的感觉。下图中属于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3.下列有关科学量与其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速度、米/秒 b、力、牛 c、路程、米 d、力、千克 4.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关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5.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b、我们无法手 拿钢笔写字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 d、可以用一根手指 推动火车 6.人产生听觉的地方是( ▲ ) a、耳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大脑 7.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 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的是( ▲ ) a、火箭起飞时加速升空 b、跳伞员打开伞后匀速下降 c、篮球被抛起后竖直上升 d、汽车减速驶下一段斜坡 8.暗室中,一束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照射在绿色植物上,你观察到植 物的颜色是(▲ )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9.一只 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 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 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10.下列做 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b、鞋底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轴承的 滚珠上加润滑油d、在手提包的拉链上涂些蜡 11 .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 要 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七年级实验班分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实验班分班考试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考号和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卷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2。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 A 、5分米3 B 、50分米3 C 、500分米3 D 、5。0米3 3.如果没有地球吸引力,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 ) A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 .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C .用天平测质量 D.用水银气压计测气体的压强 4.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右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 ) 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5。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 ▲ ) A 。1:2:3 B.2:3:1 C 。3:2:1 D 。1:3:2 6。 把m 克质量分数为a %的NaC l 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正确描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水质量关系的是 ( ▲ ) 7.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右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 。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 序号 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厘米 1 水 5 朝上 4。8 2 酒精 5 朝上 3.8

7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实验探究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7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实验探究题 一、走进科学实验室 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的示意图,如图的火焰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Ⅱ: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2)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 _____。 2.(分析题)为了探究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1号试管的 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厘米处加热;2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3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0秒、35秒、27秒。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两点) ①_ _______ 。 ②___ _____ 。 (2)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请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可能的原因。 ___ _____ 。 3.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阿杜同学取来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 了3毫升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厘米处加热。 ②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③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探究题 1.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g=10N/Kg)求: (1)现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 2.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上增加砝码B以改变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 (2)比较(a)和(c)两图可知:___. (3)c图中砝码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 3.在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_____________) 4.(大连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