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氟化合物PFOA和PFOS检测标准分析

全氟化合物PFOA和PFOS检测标准分析

全氟化合物PFOA和PFOS检测标准分析
全氟化合物PFOA和PFOS检测标准分析

全氟化合物零碎知识

1. 全氟有机化合物(PFCs)是一类主要由碳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能够经受高温加热、光照、化学作用、微生物作用和高等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全氟化合物(PFCs)的生产历史已经有50年,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炊具制造(如不粘锅)、纸制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人体血清中发现有机氟化物的报道。自那以后,环境和生物基质中PFCs的含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由于PFCs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因此污染范围十分广泛。全世界范围内被调查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存在典型PFC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踪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地区和我国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全氟有机化合物。 考虑到此类物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危害,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上,将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录A或B。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将在全球范围内被限制使用。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一些全氟有机化合物列入禁止使用名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美国环保总署(EPA)也已将全氟化合物列为“可能使人致癌的物质”。 目前,关于PFOA和PFOS等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环境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至今,人类对PFOS和PFOA等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途径、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人体的暴露途径及人体健康损害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我国是全氟化有机化合物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我国人体PFOS污染水平较高,居世界前列。而中国PFOS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对其实施环境管理面临挑战。 2. 什么是Pops?Pops就是一个简称,它指的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是一类化学物质,这类化学物质可以在环境里长期的存留,可以在全球广泛的分布,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蓄积,逐级的传递,进入到有机体的脂肪组织里聚积。最终会对生物体、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POPs的基本特性是:在环境中降解缓慢、滞留时间长,可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中存留数年时间。因其具有很强的亲脂憎水性,可以沿食物链逐级放大,导致低浓度存在于大气、水、土壤的POPs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对处于最高营养级的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POPs物质因具有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气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可在大气环境中作远距离迁移,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POP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影响,对肝、肾等脏器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有急性和慢性毒性,并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特性等 3. 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构建我省POPs管理长效机制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载体和核心。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元素化合物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元素化合物。 异。了解Na+、K+离子的检验方法。 铝单质及其重要化能说出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认识铝的主要 化学性质(与氧气、酸、强碱反应);认识氧化铝和 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氢氧化铝的制备原理及加热 分解的性质; 化学 第一、二、三节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 (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在金属的复习中,充分发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及化合物知识整合方面的功能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极为有利。 金属与氧气反应 常温极易氧 化,燃烧产生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 常温形成氧膜,点燃剧烈反应 常温与氧气缓慢 反应,高温下Fe 可在纯氧中燃烧 铜加热与氧化合,余难反应Mg 加热反铁与水蒸气反应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习题七+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教学内容

习题七、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一、填空题 1.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的斐林标准溶液由两种溶液组成,分别是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碱性酒石酸铜乙液,应单独贮存,用时才混合; 2.测定还原糖含量时,对提取液中含有的色素、蛋白质、可溶性果胶、淀粉、单宁等影响测定的杂质必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澄清剂,常用澄清剂有三种:醋酸锌及亚铁氰化钾,碱性硫酸铜,中性醋酸铅。弱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应该分开存放,铜盐不能作为澄清剂,滴定时在沸腾下进行,次甲基蓝这种弱氧化剂作为指示剂,预滴定与正式滴定家册标准一致。 二、选择题 1.( 1 )测定时糖类定量的基础。 (1)还原糖(2)非还原糖(3)葡萄糖(4)淀粉2.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在滴定过程中(3 )(1)边加热边振摇(2)加热沸腾后取下滴定

(3)加热保持沸腾,无需振摇(4)无需加热沸腾即可滴定 3.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 4)作指示剂。(1)亚铁氰化钾(2)Cu2+的颜色(3)硼酸(4)次甲基蓝 4.为消除反应产生的红色Cu2O沉淀对滴定的干扰,加入的试剂是( 2) (1)铁氰化钾(2)亚铁氰化钾(3)醋酸铅(4)NaOH 5.用水提取水果中的糖分时,应调节样液至(2 ) (1)酸性(2)中性(3)碱性 6.直接滴定法测定牛乳的糖分,可选用( 2)作澄清剂。(1)中性醋酸铅(2)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7.费林氏A液、B液(1 )。 (1)分别贮存,临用时混合(2)可混合贮存,临用时稀释(3)分别贮存,临用时稀释并混合使用。 8.在标定费林试液和测定样品还原糖浓度时,都应进行预备滴定,其目的是(1 ) (1)为了提高正式滴定的准确度(2)是正式滴定的平行实验,滴定结果可用于平均值的计算(3)为了方便终点的观察 三、论述题

高考化学冲刺训练3.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江苏省2013高考化学冲刺训练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AlO2- 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2.(2011·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3.(2011·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元素可能为Al 元素可能为Si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不定项选择题 6.(2011·镇江模拟)A、B、C、D、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 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 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 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 A.A可能是金属 B.由C生成D肯定发生了电子转移 C.A生成C肯定属于离子反应 D.B和E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盐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行的治理方法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行的治理方法 摘要: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作为新兴 的环境污染物受到了全球环保领域的广泛关注,因其独特的特性,在生活动被广 泛使用,不易降解、易生物蓄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2000年以来,多种长链PFAS化合物被多个国家限制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PFAS物质的 性质、毒性及可行的修复治理方法。 关键词: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PFAS;生态毒性;修复技术 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种类超过6000种,主要包括全氟辛酸Perfluoro octanoic acid(PFOA)、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PFOS)、GenX等。PFAS因其具有独特的防油、防水和耐热的特性,因此 被广泛应用于防水涂层、不粘锅涂层、清洁剂、包装盒等生活的各方面。由于其 化学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易降解分解,自上世纪4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体内。研究表明,PFOS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可以通过与血清蛋白和其他血浆蛋白的非共价结合,广泛分布于全身,并主要存在于肝脏、血 清和肾脏中。胎儿血清和大脑中的PFOS含量要高于其母亲。其在人体内的半衰 期可达4.1-8.67年。[1]PFOA在人体和动物体内,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血浆蛋白, 主要存在于肝脏、肺部、肾脏和骨骼中,半衰期达2.3年。[2]PFOA和PFOS的流 行病学研究及动物实验表明,它们通过与肝脏酶作用对肝脏产生影响,降低出生 体重、抵抗力、并诱导肿瘤。 化学性质: PFAS的结构中具有大量的C-F键,因氟离子的高电负性和较小的体积,使得 C-F键成为有机化学中最强的共价键。而氟离子具有较低的可极化性,所以分子 间作用力较弱。这些特点使得PFAS具有疏水、疏油及热化学稳定的特性。[3] PFAS有着众多不同的官能团,包括羧酸酯、磺酸酯、硫酸酯、磷酸酯、胺等,这些官能团的决定着PFAS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传输等特性。PFAS在一 定pH状态下的水溶液中可以水解为阴离子或阳离子,因此可将PFAS物质分成四类:①阴离子,包含一个或多个酸性官能团,如羧酸、磺酸、磷酸等,易释放氢离子,形成阴离子;②阳离子,包含一个或多个碱性官能团,如胺,易获取氢离子,形成阳离子或获得永久电荷;③两性离子,包含两个或多个官能团,其中一个形成阴离子,另一个形成阳离子;④非离子,例如乙醇等不易形成离子的。[4]阳离子PFAS较阴离子PFAS更难以在环境中转移,因较容易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两性离子的PFAS较阴离子PFAS容易吸附于土壤颗粒或沉淀物中,但弱于阳离子PFAS。 PFOA和PFO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抗降解抗氧化。在 温度高于400℃时会分解,高于1000℃会发生完全矿化。[5] 生产工艺: 二十世纪中叶,PFAS开始投入工业生产,其主要的合成方式有两种:电化学 氟化Electrochemical Fluorination(ECF)和调聚反应。 电化学氟化是将有机原料分散在液态的无水氟化氢中,对液体通电,电子使 有机原料分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同时也会出现碳骨架的断裂和重排,存 在形成大量裂解、分支结构和环状结构的可能。这样就可以合成所有氢原子被氟 原子取代的完全氟化的分子。以这些分子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进一步官能化 烃分子的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PFAS。[6]

最新碳水化合物教案

教案 第二章,第四节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常见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血糖指数( GI )的升高对糖类食物选择的重要作用。 2、通过学习掌握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概念、分类和食物来源; 3、理解糖类(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膳食纤维主要生理功能;了解常见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血糖指数( GI )的对糖类食物选择的重要作用。 4、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人们合理选取糖类,保障健康。 教学重点: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概念、营养分类和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膳食纤维主要生理功能 新课导入:开运动会的时候,班里的班委会给运动员买点葡萄糖口服液来服用,还有前两年流行的PTT饮料,同学们想一下,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由此引入要讲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1 、供能与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当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是所谓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2 、构成机体细胞的成分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 3 、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 尽管大多数体细胞可由脂肪和蛋白质代替糖作为能源,但是脑、神经和肺组织却需要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若血中葡萄糖水平下降,脑缺乏葡萄糖可产生不良反应。 4、抗生酮作用 碳水化合物摄取不足,脂肪代谢产生脂肪酸,氧化增多,会产生较多的酮体,高过肾的回收能力时,会影响人的健康,即所谓的酸中毒。 5、提供膳食纤维,活性多糖果,有益肠道功能 如乳糖可促进肠中有益菌的生长,也可加强钙的吸收。低聚糖: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 6 、食品加工能够中的重要原、辐材料(对食品) 很多工业食品都含有糖,并且对食品的感官性状有重要作用。 二、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的分类: 按其化学组成、生理作用和健康意义可分为: 1 、糖:包括单糖 (monosaccharide 、双糖 (disaccharide) 和糖醇。

全氟化合物测定

半自动固相萃取—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全氟化合物摘要:本文介绍一种测定水中6种全氟烷基羧酸以及全氟烷基磺酸的灵敏有效的方法。样品用自动固相萃取进行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衍生测定。用氯甲酸异丁酯和异丁醇混合物对样品进行衍生,以含3%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吡啶作为催化剂。对几种反相和阳离子交换吸附剂对全氟化合物的截留效果进行比较,具有最高截留效果的是LiChrolut EN和 Discovery DSC-SAX色谱柱,对全氟化合物的吸附截留选择以下两种作为吸附剂,即LiChrolut EN(样品pH为1,流速5.5mL/min,穿透体积300mL),Discovery DSC-SAX(样品pH为6,流速3.0mL/min,穿透体积45mL)。检出限分别为0.1–0.5 ng/L到0.4–1.7 ng/L,对250mL的样品吸附容量是70mg,比相关的检测标准还要高7%。这种方法被应用到饮用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的水质分析以及其他各类水的处理中。很少有水样存在各种全氟化合物,但每个处理厂都会有其中一种,全氟庚酸或全氟辛酸。在污水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全服化合物(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和全氟癸酸)。 引言 全氟化合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大量的工业和国内生产。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全氟烷基羧酸以及全氟烷基磺酸。这些广泛存在的持久的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城市水体,工业排放,燃煤和垃圾填埋。由于碳和氟的结合,全氟化合物更加稳定并且难以代谢和降解。一些报告阐明了这些化合物的联合作用对哺乳类动物的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全氟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的限制已经受到全球的关注。欧洲委员会提出的环境质量标准中限制内陆地表水中全氟烷基磺酸及其衍生物的浓度最高为0.65 ng/L,并且,美国环境保护局确定的临时健康评估报告中规定饮用水中全氟辛烷磺酸( per 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全氟辛酸 ( per fluorooctanoate, PFOA)的浓度分别是200ng/L、400 ng/L。欧洲食品安全局规定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允许摄入量分别是150 和500 ng/Kg/bw/day。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以上所述污染物很难通过污水处理去除,因此估计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内的全氟化合物的含量在1.5%到55%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饮用水中的浓度的变化大。例如,欧洲不同国家的污水中全氟化合物和全氟辛烷磺酸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0.2到9ng/L和0.4 到6 ng/L 。在中国、欧洲、日

药品氟检查法

药品氟检查法 一目的:制定氟检查法,规范氟检查法测定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氟检查法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 1 简述 本法(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65页)系用于检查含氟有机药物中氟的含量。其原理为有机氟化合物经氧瓶燃烧法燃烧分解为无机氟化物后,在pH4.3时,F-与茜素氟蓝和Ce3+以1:1:1结合成蓝紫色溶性螯合物;用氟对照溶液经同法处理后,在610nm的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 2 仪器与用具 2.1 燃烧瓶根据供试品取量选用适宜的燃烧瓶(见氧瓶燃烧标准操作规程)。 2.2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3 试药与试液 3.1 氟化钠,分析纯。 3.2 茜素氟蓝试液,见中国兽药典附录。 3.3 硝酸亚铈试液,见中国兽药典附录。 4 操作方法 4.1 氟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1小时的氟化钠22.1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20μg的F)。 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氟2.0mg),精密称定,照氧瓶燃烧法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为吸收液,俟吸收完全后,再振摇2~3分钟,用少量水冲洗瓶塞及铂丝,合并洗液及吸收液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4.3 比色测定精密量取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各加茜互氟蓝试液10.0ml,摇匀,再加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3.0ml与硝酸亚铈试液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暗处放置1小时,照比色法(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24页),置2cm吸收池中,在610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5 注意事项

第二章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二章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四节 碳、硅及其化合物 【考纲扫描】 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考纲解读】 以新材料、新技术为背景考查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高考考查本部分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知识梳理】 一、知识网络 二、碳及其化合物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2)具体形式:以存在于大气中。 2.碳的单质 主要有 4.碳酸盐

(1)水溶性 ①含碱金属阳离子(Li +除外)、NH 4+的碳酸正盐 水;酸式盐均 溶于水。 ②一般地,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的溶解度 CaCO Ca(HCO 3)2;可溶性正盐的溶解度 Na 2CO 3。 (2)热稳定性 ①一般地,热稳定性顺序为: 如Na 2CO H 2CO 3。 ②可溶性正盐K 2CO CaCO (3)与强酸反应 碳酸的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均能与强酸反应产生如 : (4)与强碱反应 ①酸式盐均能与强碱反应,如:NaHCO 3与NaOH ②可溶性正盐均能与含Ba 2+、Ca 2+的碱反应,如:Na 2CO 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与盐反应 三、硅及其化合物 1.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2)具体形式:以其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 居第二位。 2.硅的单质 (1)结构及物理性质 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熔点硬度 (2)主要用途:可作 (3)化学性质 Si 与其它元素主要形成 化学性质不活泼,加热条件下与O 反应,方程 F 2、HF 、NaOH (43.二氧化硅 (1)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包括水晶和玛瑙等。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性质比较

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_PFCs_的控制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控制研究进展 田富箱, 徐 斌, 夏圣骥, 高乃云, 李大鹏, 梁 闯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摘 要: 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he m ica ls ,PFCs)是目前饮用水领域关注的一类新的有机污染物,鉴于其具有极为特殊的持久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PFCs 的种类和理化性质、在地表水和自来水中的分布及控制技术等进行了介绍,调查结果表明,PFCs 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地表水和自来水中PFCs 含量一般在几个到几十个ng/L 的范围内,且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于有效去除PFCs ,而某些高级氧化技术(如亚临界水氧化)、膜过滤及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对其控制具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饮用水处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T U 9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02(2010)12-0028-05 R esea rch P rogress i n C on trol of P erfluoroche m ica ls i n D r i nk i ngW a ter TIAN F u 2x ian g , XU B in, X IA Sh en g 2ji , GAO N a i 2yu n , LI Da 2p en g , L IANG Ch u ang (Sta te Ke y La bora tor y of P ollution Control a nd Res ourcesRe us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 i 200092,China ) Abstr act : Perfl u oroche m icals (PFCs)are a class of e m ergi n g and persistent or gan ic poll u tants i n drink i n g water fie l d .Due to very specia l persistent stab ility ,strong b ioaccu mu lati o n and high toxicity ,PFCs are rece i v i n g more and more attenti o n and considerab le i n terest has been f o cused on these poll u 2tants .The c lassification,physica l and che m ica l pr operties of PFCs as well as the d istri b uti o n and control technol o gi e s of PFCs i n surface water and dri n ki n g water are presented .The i n vesti g ations resu lts sho w PFCs are w i d ely d istributed i n aqua tic envir onm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FCs i n surf ace water and drink i n g water are i n the range of severa l to several tens ng /L .The conven ti o na l treat m ent pr ocesses are i n eff ective to re move PFCs i n deed .So me advanced oxi d 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sub 2critica lwater oxi 2dation ,me mbrane separation ,acti v ated car bon adsorption ,ion 2exchange resi n adsorption can be e m 2p loyed to re move PFCs . K ey w ords : perfl u or oche m ica ls ; dri n king water treat m en;t persistent or gan ic poll u tant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8AA06Z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08066); 国家水 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 X07421-002) 随着国内外水质科学与痕量分析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饮用水中微(痕)量有毒有害物质不断被检出,这些物质虽然浓度很低,但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污染和健康问题给现有的饮 用水处理研究和技术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he m icals ,PFCs)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后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持久稳定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 第26卷 第12期2010年6月 中国给水排水C H INA WATER &WAS TE WATER Vo.l 26No .12 Jun .2010

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

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监测指标、生物限值及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WS/T 30—1996 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 WS/T 97--1996 尿中肌酐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WS/T 98—1996 尿中肌酐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3 生物监测指标和接触限值 生物监测指标和接触限值见表1。 表1 4 监测检验方法 4.1 尿氟的监测检验按WS/T 30执行。 4.2 尿肌酐的监测检验按WS/T 97或WS/T 98执行。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劳动者的生物监测,如从事化工行业中制造药物、农药、冷冻剂、木材防腐剂、氟塑料和氟橡胶等的劳动者;轻工业中制作半导体材料(如芯片)、玻璃、玻璃蚀刻、搪瓷、釉料,以及建筑材料的劳动者;冶炼铝、镁、铍等冶金行业劳动者;国防工业中制造火箭高能燃料等作业的劳动者。不适用于评价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刺激作用。 A.2 生物监测指标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进入体内的氟大部分很快通过肾脏排泄,尿氟占氟排泄量的90%左右,生物半减期为2 h~3 h。国内已建立尿氟的标准检测方法,并且尿氟采样方便、无损伤、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知识点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 2 2 O O 2 O O 22 (4)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3 HCl NaCl HCl NaCl 2HCl2NaCl NaOH 2 NaHCO 3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 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2.铝及其铝的化合物 (1)铝及其铝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铝 ①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物理性质 铝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它可应用于制导线、电缆、炊具,铝箔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铝还可以用于制造铝合金。 ②化学性质 2Al 2 2 6HCl Al O 3 (3)氧化铝 ①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不溶于水。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氨基酸等。 O Al 3HCl NaOH 3 (5)Al3+、- AlO、Al(OH)3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Al3+Al(OH)3- AlO 2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两瓶无色的溶液其中一瓶是AlCl3溶液,另一瓶是NaOH溶液,采用互滴法可以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在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盐酸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H)3+3HCl AlCl3+3H2O 3.铁及其铁的化合物 (1)铁及其铁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资料]全氟化合物零碎常识

[资料]全氟化合物零碎常识 1. 全氟有机化合物(PFCs)是一类主要由碳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能够经受高温加热、光照、化学作用、微生物作广用和高等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全氟化合物(PFCs)的生产历史已经有50 年,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炊具制造(如不粘锅)、纸制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人体血清中发现有机氟化物的报道。自那以后,环境和生物基质中PFCs的含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由于PFCs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因此污染范围十分广泛。全世界范围内被调查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存在典型PFC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踪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地区和我国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全氟有机化合物。 考虑到此类物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危害,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上,将PFOS 及其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录A或B。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将在全球范围内被限制使用。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一些全氟有机化合物列入禁止使用名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美国环保总署 也已将全氟化合物列为“可能使人致癌的物质”。(EPA) 目前,关于PFOA和PFOS等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环境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至今,人类对PFOS和PFOA等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途径、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人体的暴露途径及人体健康损害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我国是全氟化有机化合物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我国人体PFOS污染水平较高,居世界前列。而中国PFOS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对其实施环境管理面临挑战。

2021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1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Al 2O 3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Na 2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 .FeCl 3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2.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 mol/L 盐酸140 mL 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0.56 L 氯气,恰好使其中Fe 2+全部化成Fe 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 .Fe 2O 3 B .Fe 3O 4 C .Fe 4O 5 D .Fe 5O 7 3.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mol/L 硫酸65 mL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 2+能被标准状况下112 mL 的Cl 2氧化,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 .5:7 B .4:3 C .3:4 D .9:13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 与CuSO 4水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2:CO 2+OH -=-3HCO C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H ++2-4SO =BaSO 4↓+H 2O D .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醋酸:Fe(OH)3+3H +=Fe 3++3H 2O 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B .手机充电 C .明矾净水 D .侯氏制碱 6.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不一定相同,下列各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不正确... 的是 A .N 22H ??→NH 3?????????→饱和NaCl 溶液2CO ???→NaHCO 3Δ??→纯碱 B .NaCl 电解????→Cl 2????????→澄清石灰水漂白粉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实用版

YF-ED-J366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 护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实用 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的氟及其无机化合 物,可引起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药 物、磷肥、杀虫剂、氟塑料、釉料、玻璃、搪 瓷、焊条等制造,及蚀刻玻璃、焙烧水泥或砖 瓦等均可接触。 发病症状:长期大量接触氟化物可引起工 业性氟病,早期出现腰、腿、脊椎关节和膝关 节疼痛,伴头晕、耳鸣、上腹胀等症状,随 后,脊椎、关节疼痛加剧,严重者骨关节活动 受限、骨骼畸形。呼吸道吸入氟化物可发生急

性中毒,严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甚至因喉痉挛、喉水肿引起窒息。经常接触低浓度氟化物,可发生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牙酸蚀症,氢氟酸可引起皮肤灼伤。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换气,确保氟化物空气浓度符合国标。加强安全教育,严格个人防护。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1年体检1次,避免禁忌症。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版高考化学专题辅导与训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临沂模拟)下列对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C.明矾净水是利用了Al3+的水解性和氧化性 D.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2.(2011·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3.(2011·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5.(2011·西南师大附中模拟)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可能为Si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6.(2011·株洲模拟)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植物组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Somogyi法)

测定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通常用80梍85%的酒精抽提,在此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还原糖和蔗糖溶解而淀粉沉淀。过滤后在溶液中测定可溶性糖(包括还原糖和蔗糖),在残渣中测定淀粉。还原糖可根据其还原能力大小直接测定其含量。蔗糖和淀粉经水解后生成还原糖,测得其含量,然后换算成蔗糖和淀粉。纤维素用称重法,测得经酸、碱和有机溶剂处理过的样品。 Ⅰ.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原理 重要反应如下; 1.还原糖(如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Cu2+还原为Cu+,产生Cu2O 沉淀。 2.加酸使KI与KIO3作用,放出I2来。 5KI+KIO2+3H2SO4→3I2+3K2SO4+3H2O 3.放出的I2立即与Cu2O作用。 Cu2O+H2SO4→Cu2SO4+H2O Cu2SO4+I2+K2SO4→2CuSO4+2KI 4.多余的I2用Na2S2O3滴定。 2Na2S2O3+I2→2NI+N2S4O6 将结果与空白滴定相比较,即知消耗I2量,可间接推算出测定液中还原糖含量。 仪器药品

分析天平台天平 烘箱水浴锅 电动粉碎机容量瓶 移液管烧杯 三角烧瓶漏斗 酒精5%硫酸锌 1%酚酞溶液:1g酚酞溶解在100ml95%酒精溶液中。 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将蒸馏水煮沸,除去水中二氧化碳,冷却后加入固体Ba(OH)2盖好,过液,次日过滤。 铜碘试剂: 溶液A:取硫酸铜6.5g溶于100ml水中。 溶液B:取酒石酸钾钠12g,无水碳酸钠20g,碳酸氢钠25g溶于500ml 水中。 溶液C:取碘酸钾0.8g,碘化钾10g,草酸钾18g溶于200梍300ml 水中。用时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再倒入溶液C中,混合后稀释至1000ml,混匀。 2.5mol/L H2SO4:浓硫酸143ml加入水中,稀释成1000ml。 淀粉指示剂:1g淀粉溶解在100ml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即可。 0.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参照实验39。 操作步骤 1.抽提 将采回的植物样品,分开部位,迅速放在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剪碎后,放入电动粉碎机中粉碎。用电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样品1g,放入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80%酒精50ml,放在70℃水浴锅中抽提3小时,将上清液过滤(瓶内残渣不要过滤出来),再往残渣内倒入80%酒精20ml,继续抽提3小时,过滤。如此提取3─5次,合并所有滤液,定容至500ml。最后将残渣烘干,留作分析淀粉用。 2.澄清.

2021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附答案)

2021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Al 2O 3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Na 2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 .FeCl 3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2.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 mol/L 盐酸140 mL 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0.56 L 氯气,恰好使其中Fe 2+全部化成Fe 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 .Fe 2O 3 B .Fe 3O 4 C .Fe 4O 5 D .Fe 5O 7 3.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mol/L 硫酸65 mL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 2+能被标准状况下112 mL 的Cl 2氧化,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 .5:7 B .4:3 C .3:4 D .9:13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 与CuSO 4水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2:CO 2+OH -=-3HCO C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H ++2-4SO =BaSO 4↓+H 2O D .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醋酸:Fe(OH)3+3H +=Fe 3++3H 2O 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B .手机充电 C .明矾净水 D .侯氏制碱 6.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不一定相同,下列各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不正确... 的是 A .N 22H ??→NH 3?????????→饱和NaCl 溶液2CO ???→NaHCO 3Δ??→纯碱 B .NaCl 电解????→Cl 2????????→澄清石灰水漂白粉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997年FAO/WHO举办了关于碳水化合物的专家会议。这次会议的报告(FAO,1998)对各种类型的碳水化合物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总结所用的分析方法。本次技术委员会会议讨论了1997年专家会议提出的其他建议,如碳水化合物的术语。 多年来食物中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是用减差法计算出来的,而不是直接测定的。该方法是先分别测定食物中其他成分(蛋白质、脂肪、水、酒精、灰分),再用食物总重量减去这些成分。这被称为“减差法所得的总碳水化合物”,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00-(蛋白质+脂肪+水+灰分+酒精)g/100g食物。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以及一些严格上讲不能称为碳水化合物的成分,如有机酸(Merrill和Watt,1973)。总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通过直接测定单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的重量,然后采用加和法进行计算。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是指那些可以被体内的酶消化,从而被吸收并进入中间代谢过程的那部分碳水化合物(它不包括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只有在发酵后才能成为能量来源,见下文)。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出:通过减差法计算,或直接测定。[原文注:不鼓励使用减差法计算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因为这个值将所有非碳水化合物成分的检测误差都包括了进去,在直接分析中则不存在这种误差。]利用减差法计算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时,需要测定膳食纤维的量并从总碳水化合物中减去,即:100 -(蛋白质+脂肪+水+灰分+酒精+膳食纤维)g/100g食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量,但不能反映出其所含的各种糖成分。此外,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通过测定单个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再相加来计算。不论用哪种方法,可利用碳水化合物都可以表示为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或者单糖当量。膳食纤维是一个生理学和营养学上的概念,指在小肠中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膳食纤维未被消化,通过小肠到达结肠后可被细菌(菌群)发酵,最终形成不同数量的短链脂肪酸和气体——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短链脂肪酸是结肠粘膜细胞的一个重要的直接能量来源;也可被吸收并进入中间代谢(Cummings,1981)。 从化学上讲,膳食纤维包括:来自于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胶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