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敦煌文物珍品:《维摩诘经变》

敦煌文物珍品:《维摩诘经变》

敦煌文物珍品:《维摩诘经变》

2016年5月7日至9月4日,'敦煌莫高窟: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大展在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Getty Center)展出。此次展览的珍稀文物区将展出向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借展的文书、绢画、绣品、草稿等珍贵文物43件。敦煌研究院将在网络平台陆续推出这批珍贵文物的连载欣赏,敬请关注。《维摩诘经变》

编号:MA6277 名称:维摩诘经变/Vimalakirti 年代:约9世纪(中唐)

尺寸:70×33.8cm

材质:彩色纸本

原始保存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现存地: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赏析:本画应为《维摩诘经变》的“维摩问疾”部分。各国王子队伍中,为首者是吐蕃赞普并侍从,证明该画:绘制于吐蕃治理敦煌时期。

在敦煌石窟中,吐蕃后期的一些洞窟里,出现于维摩坐榻下的吐蕃赞普并侍从有十余处,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莫高窟第159窟(图1)。藏经洞出土的绢画中也有一幅维摩经变图,编号Ch.00350(图2)。图1:莫高窟第159窟维摩诘经变中

的吐蕃赞普礼佛图图2:编号Ch.00350的维摩诘经变绢画

与壁画和绢画相比,画在纸上的MA6277有以下特色:

首先在画面布局上,壁画中的所有维摩坐榻及以吐蕃赞普为首的各国王子均绘于右边,而本画上的维摩坐榻及各国王子均列于左边;其次是赞普的侍臣及随从人数,壁画上一般多达六人或以上,本画上只有一位导引的大臣和撑伞及近侍的随从,没有身后的跟班侍臣(一般是三到五人)。这两个方面与绢画Ch.00350的布局相同。

其次从面部相貌方面,画面上以赞普为首的各国王子、侍臣及随从,全部留有中长胡须。而在壁画中,只有部分王子留有胡须。这正是作为游牧民族强悍和豪放的本色体现。

再次是从服饰上看,画面上的赞普身着兽皮长袍,与壁画和绢画中所有衣袍相比,显得更为粗旷和质朴。特别是赞普头冠部分,比壁画和绢画上赞普“帽首”多出了类似于皇冠的装饰。这在敦煌所有的绘画作品中仅此一见!

从绘画用纸方面看,可能属于吐蕃时期用两层的砑光纸,70厘米的高度与当时抄写《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用纸的长度相同。而《十万颂》的翻译和抄写大概在公元825年前后,这个时间是吐蕃统治敦煌的后期,但还是早于壁画中大量出现赞普听法图十多年。

MA6277可能是敦煌吐蕃时代最早出现的绘有以吐蕃赞普为首的各国王子听法图的维摩诘经变图,画面上保存了吐蕃赞

普最原始最写实的形像。无论在研究敦煌佛教艺术,或是吐蕃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撰文:马德编辑:樊雪崧审阅:孙志军、杜鹃

版权声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