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GIS设计与实现(完整版)

GIS设计与实现(完整版)

GIS设计与实现(完整版)
GIS设计与实现(完整版)

第一章

1.GIS研究内容: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输出

2.GIS设计含义:遵循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开发的特点要求,对GIS软件从定义、设计、

地理模型库设计、GIS实施、GIS测试维护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体系。

3.GIS设计目标:通过改进设计方法,做好项目组织管理,增强实用性,降低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

4.GIS设计的基本原则:标准化、先进性、兼容性、高效性、可靠性、通用性。

5.GIS设计的内容:

(1)软件设计:首先,进行系统的工程管理,保证了系统建设的进度和软件质量;其次,针对GIS软件设计特点,采用最适合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保了系统的用户接受度和系统功能设置的合理

性;最后,对系统技术实现方案进行设计,确保软件开发风格的同意和功能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2)数据库设计:取决于设计者的开发经验,工程组织和数据源准备等方面。同时,数据库设计与整个系统设计的相关环节是紧密结合的,有必要将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数据库设计中。6.GIS设计的特点:

(1)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等特点。

(2)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

(3)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第二章

1.GIS工程学结构体系:GIS工程学结构体系主要由任务,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组成。

GIS工程三维结构图P27

2.系统定义: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工程学特点:

①研究的对象是一个表现为普遍联系、相互影响、规模和层次都极其复杂的大工程。

②知识结构复杂,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③工程学是方法学,是泛化系统的研究方法。

④是目的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4.结构法生命周期法:它要求设计过程必须严格的按阶段进行,只有前一阶段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

阶段的工作,同时,它要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必须严格地定义和描述用户的需求。

5.系统开发过程六个主要阶段:

(1)系统开发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

(3)系统分析阶段

(4)系统设计阶段

(5)系统实施阶段

(6)维护和评价阶段

6.面向对象的概念:

7.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特点:

①分析与设计能自然转换,设计变得简单,分析阶段成为重点。

②面向对象的分析是分析系统中的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时出现的时间。

③实现映射的工具可以使面向过程的,也可以是面向对象的,当实现工具是面向对象时,映射关系有

着比较一一对应的关系。

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促使软件开发按应用域的观点来工作和思考。

⑤分析和设计中使用差异很大的工具。

8.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1)OMT: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等来描述一个系统。(34-35)

(2)UML: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建模语言。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其支持模型化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图形化语言,为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包括由需求分析到规格,到构造和配置。

9.原型法概念:其主要思想是借助原型来辅助软件开发。开发人员根据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利用开

发工具快速构造出原型软件,用户及开发人员通过对原型软件的试运行、评价、修正和改进,逐步明

确对软件的功能需求以进行正式开发或者直接把原型扩充成最终产品。

10.原型法的工作方法: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应用系统模型,即原型,用户和

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共同反复探讨和完善原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11.原型法开发阶段:

(1)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

(2)开发初始原型

(3)利用原型来提炼用户需求

(4)修正和改进原型

12.三种GIS基本设计方法(P41)

13.GIS设计方法的选择(原则):

(1)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系统规模的大小、系统应用类型、系统需求明确程度等。

(2)小型GIS软件设计常采用原型法进行开发;而大型GIS软件设计多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或是面

向对象方法进行开发,考虑到GIS设计需求不确定性特点,通常也在需求分析阶段应用原型法来确认用户需求。

第三章

1.系统定义的目标与任务:目标:明确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基本任①功能需求②性能需求③环境需求④数据需求

系统定义时期的主要任务: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以及工程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即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制定工程进度表;最

后编写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这个时期的工作通常又称为系统分析。

2.系统定义工具:①GIS数据流模型②GIS数据字典③加工逻辑说明: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判定树

3.数据流:一组有顺序的、有起点和终点的字节集合,程序从键盘接收数据或向文件中写数据

4.数据字典:关于数据信息集合。1)用途: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2)实现方法:全人工过程、全自动过

程、混合过程3)任务:使每一个图形要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5.用例图概述:用例图是从软件需求分析到最终实现的第一步,它显示了系统的用户和用户希望提供的

功能,有利于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

6.用例图组成:用例图的四个组成要素:参与者,用例,系统边界和用例关系。

7.参与者:参与者是指存在于系统外部并直接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人、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外部实体的抽

象。

8.用例:定义了系统所提供的功能和行为单元。参与者使用系统的每种方式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用例。

一个用例被认为是一个类元,具有操作和属性。

9.用例之间的关系:(1)包含:用例可以简单地包含其他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作

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2)扩展:把新的行为加入到已有的用例中,把扩展用例到基础用例的关系就是扩展关系。(3)泛化:一个父用例可以被特化形成多个子用例,而父用例和子用例之间的关系就是泛化关系。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所有的结构、行为和关系,子用例是父用例的一种特殊形式。

10.技术可行性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估:①采集系统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生产性能方面的信息②分

析技术方面的风险与成本③选择硬件要与GIS软件使用周期相适宜④以用户需求为依据置顶开发方案

⑤分析GIS设计技术人员,确定设计可行性。

第四章

1.总体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1)目标:将系统需求转换为数据结构和软件体系结构,即数据设计和体系结构设计。

(2)任务:确定系统总体架构与软、硬件配置,根据系统分析成果进行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病设计数据库总体结构。

2.系统总体设计工具:

结构化的:

(1)层次图:是在软件总体设计阶段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用来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

(2)HIPO图(HIPO代表的含义):“层次+输入/处理/输出图”的英文缩写。HIPO图实际上由H图(即层次图)和IPO图两部分组成。

(3)结构图:结构图和层次图类似,也是用来描述软件结构的,但其描述能力比层次图更强

3.类图(类是什么):类图是由类,接口等模型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

4.类之间关系的种类:①依赖关系:两个或多个模型元素之间的依赖关系②泛化关系:描述类之间的一

般和具体的关系③关联关系:类实例之间连接的描述④实现关系:说明和实现间的关系。

5.GIS用户界面设计方法:P81

6.GIS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1)一致性原则;

2)合适的功能;

3)封装性;

4)灵活性;

5)合理、高效利用屏幕;

6)用户界面的效率;

7)提供反馈、帮助信息以及出错处理机制;

8)与应用程序设计分离;

9)复杂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

1.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目标:确定怎样具体实现所要求的系统。

2.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为细化总体设计中的每个功能模块选择算法描述出来,在具体编码阶段把

描述直接翻译成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3.详细设计的具体任务:

1)细化总体设计的体系流程图,绘出程序结构图,直到每个模块的难度可被单个程序员掌握为止;

2)为每个功能模块选定算法;

3)确定每个模块使用的数据组织;

4)确定模块的接口细节,以及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5)描述每个模块的流程逻辑;

6)编写详细设计文档。

4.结构化的系统详细设计工具:

(1)程序流程图:它是应用最广泛的描述过程的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掌握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具体模块小程序的设计。缺点:①使程序员过早地考虑程序的控制流程,而不去考虑程序

的全局结构;②程序员可以完全不顾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精神,随意转换控制;③程序流程图不易

表示数据结构;④对于提高大型系统的可理解性作用甚微。

(2)N-S盒式图:一种清晰的图形表达式,能定义功能域;控制不能任意转移;易于确定局部或全部的数据工作域;易于表示传递。

(3)PDL:类程序设计语言(PDL)又称为伪码,是用正文形式表示数据和处理过程的设计工具,一方面具有严格的关键字外部语法,用于定义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另一方面,又具有灵活自由

的内部语法,以适应各种工程项目的需要。PDL与实际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区别在于:PDL的语句中嵌有自然语言的叙述,是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翻译的

5.序列图(序列图)概念与组成:

概念:序列图描述了一个交互,它由一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并且还包括在对象间传递的消息。序列图是强调消息时间顺序的交互图。序列图描述了类以及类间相互交换以完成期望行为的消息。

组成P97:对象、生命线、激活、消息

6.活动图概念与组成部分:活动图是一种描述系统行为的模型视图。描述动作和动作导致对象状态改变

的结果。活动图记录单个操作或方法的逻辑、单个用例或商业过程的逻辑流程,强调计算过程中的顺序和并发步骤。

组成:①动作状态②活动状态③组合活动④分叉与汇合⑥分支与合并⑦泳道

第六章

1.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目标: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空间数据特性及数据库系统特性的基础

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学方法,设计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正确性、完整性、独立性、共享性、低冗余度、可扩展的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高效存储管理,支撑GIS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2.空间数据库设计的任务:进行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

结构,并提出空间数据库相关功能的实现方案;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的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行编码实现,并将收集来的空间数据入库,建立空间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3.空间数据库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用户需求调查;

二是空间数据现状分析;三是系统分析。

4.E-R模型:E-R模型(entity-relation data model)又称实体-关系数据模型。它是由实体类(简称实

体)、关系类(简称关系)和属性三个抽象概念组成,是构成信息系统或数据库概念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或有效方法(也称为E-R方法)。

5.空间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视图,是数据库管理员所看到

的实体、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

6.概念数据库设计的两方面任务:概念数据库设计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概念数据库模式设计和事务设

计。其中概念数据库模式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所提出的数据要求为基础,对用户需求描述的现实世界通过对其中信息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高级数据模型(如E-R模型),形成概念数据库模式;

事务设计是考察需求分析阶段提出的数据库操作任务,形成数据库事务的高级说明。

7.空间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传统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关系模型

8.三种传统数据模型的比较: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

9.空间数据库的功能设计包括:(1)空间数据输入数据(2)空间数据检索设计(3)空间数据输出设计

(4)空间数据更新设计(5)空间数据共享设计

10.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其次,掌握该图的空间信息;再次,按

照分层要求进行一个Coverage的数字化;再其次,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并给空间实体赋属性值;

最后,进行坐标变换和地图接动处理。

第七章

1.地理模型概念:地理模型是对地理实体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表示或者抽象,同时也是对地理实

体的那些所要研究的特定特征进行定量的抽象。

2.地理建模:运用数学语言、地理知识和程序设计工具,对地理信息加以翻译和归纳。

3.建立地理模型时遵守的原则:

①相似性: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较好地反映地理实体的客观本质。

②抽象性:在深入认识地理实体的前提下,抽象出更深层次的理性表达。

③简洁性:既是地理实体的抽象表达,又必须是地理实体的简化,以降低求解难度。

④准确性:必须使模型的运行结果与所模拟的地理实体的演变有较高的精确度。

⑤可控性:以地理模型所表示的地理环境,要能进行控制下的运行及模拟。

4.地理模型的类型:理论模型、经验模型、混合模型

5.地理模型建模的一般过程:建模准备;模型假设;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

1)建模准备:

模型准备包括了解地理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地理建模的目的、掌握地理对象的各种信息(如数据资料等)以及搞清对象的特征。

2)模型假设:

模型假设是根据地理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且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

这是地理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

3)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是指根据所做的假设,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确定各因子之间的联系,通过表格、图形或是其他数学结构建立地理模型。

4)模型求解:

对以上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学上的求解,包括:解方程、画图形、逻辑推理、稳定性讨论等。

5)模型分析:

对模型求解的结果进行数学和地理上的分析。

6)模型检验:

将模型分析的结果“翻译”到地理对象中,用实际现象或数据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即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第八章

1.GIS开发的三种方式:

(1)独立开发: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所有算法由开发者独立设计,在一定操作系统平台上通过编程实现。

(2)单纯二次开发:完全借助GIS软件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

(3)组件式二次开发:利用GIS工具软件生产厂家提供的GIS功能控件,直接将GIS功能嵌入其中,实现GIS的各种功能。

第九章

1.GIS软件测试概念和内容:下面的是步骤

①模块测试(单元测试)。把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来测试,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单元能正确运行,该过程发现的往往是编码和详细设计阶段的错误。

②子系统测试。把经过单元测试的若干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本步骤着重测试模块的接口。

③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本步骤发现的往往是软件设计中的错误,也可能发现需求说明中的错误。

④验收测试(确认测试)。与系统测试基本相同,但是它是在用户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而且要用实际数据进行测试。验收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系统确实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测试步骤中发现的往往是系统需求说明书中的错误。

⑤平行测试。所谓平行测试就是同时运行新开发出来的系统和将被它取代的旧系统,以比较新旧两个系统的处理结果。

2.GIS软件测试方法及比较:文档审查、模拟运行测试、模拟开发模式

3.GIS软件测试工具:

(1)白盒测试工具

(2)黑盒测试工具

(3)性能测试工具

(4)测试管理工具

4.GIS软件评价(概念):GIS评价是在GIS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技术因子、经济因子、和社会因子进

行评价,从而得出对系统整体水平以及系统实施所能取得的效益的认识和评价。

5.软件评价三种类型: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第十章

1.GIS维护:对软件中的错误进行修改、对数据的维护与更新、硬件维护与更新、网络维护与安全管理。

2.数据维护与更新:根据其规模大小和实际需要,建立系统数据维护与更新机制,规定系统数据维护与

更新的周期,以保持系统的现势性。

3.应用系统维护与更新:(1)软件维护与更新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和GIS基础软件版本升级以及应用软件

的升级(2)硬件维护与更新应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及时的维护,以保证设备完好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4.网络维护与安全管理:建立防火墙,阻止非法访问者侵入企业内部网。

5.GIS维护流程:

(1)提交GIS维护申请:说明维护的原因,流程,成本、错误提示等。

(2)评估维护请求:确定维护类型、安排维护工作、形成修正报告

6.维护过程:1)确定维护性质2)改正性维护3)适应性和完善性维护4)实施维护工作5)编

写详细的维护报告

7.地理信息更新方法/手段:①实测更新法②编绘更新法③计算机制图更新法④遥感信息更新法⑤GPS信

息更新法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默认分类2009-07-03 08:20:49 阅读34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何谓GIS?GIS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GIS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储存、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研究内容: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输出。 2、GIS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其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 ①GIS趋于综合性发展②GIS数据模型研究 ③GIS数据共享和互操作促进GIS社会化发展 ④GIS产业化发 展⑤GIS软件向组件式GIS发展 3、从发展历程角度来看,GIS软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①集成式GIS:在一个系统中集成了GIS的各项功能; ②模块式GIS:系统分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 ③核心式GIS:从底层提供GIS功能,通过API访问; ④组件式GIS:通过标准通信接口实现模块间通信及GIS与其它系统集成; ⑤万维网GIS:结合Internet,实现GIS的共享和互操作。 第二章 GIS设计思想和方法 1、GIS设计与一般信息系统设计相比较,有什么差异?

3、GIS作为一个特殊的软件领域,其设计过程有哪些区别于其他软件设计的独有特点? 1)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等特点。 2)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 3)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4、什么是UML?数据质量?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编码、继承、对象? 1)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又称统一建模语言或标准建模语言。它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其支持模型化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图形化语言,为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包括由需求分析到规格,到构造和配置。 UML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建模语言,可以对任何具有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系统进行建模,而且,UML 适用于系统开发过程中从需求规格描述到系统完成后测试的不同阶段。 2)数据质量:是对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专题特征等要素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的度量,一般描述为空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误差来表示。 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规定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活动,一般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测试六项活动,并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前一阶段的成果是后一阶段工作开展的基础。 4)原型法:其主要思想是借助原型来辅助软件开发。在开发初期,开发人员根据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利用开发工具快速构造出原型软件,用户及开发人员通过对原型软件的试运行、评价、修正和改进,逐步明确对软件的功能需求以进行正式开发或者直接把原型扩充成最终产品。 5)编码:是根据一定的协议或格式把模拟信息转换成比特流的过程。 6)继承:是对具有层次关系的类的属性和操作进行共享的一种机制。如在一个已有的基础上加上若干新内容形成新类。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级: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陈鹏 学号:200701144 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 日期: 2010年9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 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 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 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 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 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 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 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 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 1

GIS设计和开发

gis设计与开发 Gis设计与开发思路 现实需求、GIS概念模型、机理过程、人机交互系统、现实需求 开发方式:独立开发,扩展式二次开发,集成式二次开发 第一章GIS设计思想内容,标准 (一)GIS设计目标 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内容划分,进行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 (二)GIS设计的特点 1、数据:数据量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关联复杂的特点 2、功能: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 3、工程: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二gis设计的理论基础 Gis工程学:GIS本身发展和将系统工程学思想引入GIS设计的产物 (一)GIS工程学体系 1、任务:寻求系统总体最优化 2、基础理论:(1)系统学思想(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功能性,动态性),(2)系统工程学(3)软件工程学(4)地理信息科学三层次(理论,技术,应用) 3、方法论:根据GIS工程学的基础理论而形成的一系列程序化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二)GIS工程学的特点 1、以空间信息系统工程优化为目的 2、横跨多学科 3、直接面向决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4、与GIS产业化密切相关 三GIS设计的内容 (一)设计原则:标准化,先进性,兼容性,高效性,可靠性通用性 (二)设计内容 软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第二章gis设计的方法 一、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又称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以及最终用户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建立计算机系统的一个过程,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 2、基本思想:(1)要求设计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阶段进行 (2)在系统建立之前就必须严格的定义和描述用户的需求。 3、阶段划分:(1)系统开发的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YANGTZE UNIVERSITY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级: 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陈鹏 学号: 200701144 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 日 2010 年9月 期 1 / 4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 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 )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 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O O O O O O C/S、B/S等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层次图,功能模块详细分述)(采用何种体系结构- 1 / 4

GIS设计与实现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选择题 1、GIS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指软件的整体结构,即软件系统是由哪些构件及构件的连接件组成的。 GIS软件体系结构的类型: 、单机结构。GIS软件的所有的功能(输入输出、数据和应用程序)都在一台计算机上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结构逐渐在应用中被淘汰。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Client/Server,简称C/S)。C/S体系结构一般部署在局域网中,由客户应用程序(前台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后台程序)组成。 C/S模式的特性 位置透明性 平台独立性 数据结构透明 分布式的查询 、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Browser/Server,简称B/S)。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分布式处 理模式,数据和GIS软件均存放在服务器 端,使用通用的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应用的 执行环境,不需在客户端进行任何软件的 安装和维护工作。 B/S模式一般采用三层结构: 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 、面向地理信息服务的WebGIS。将WEB服务应用于GIS。目前正处于实验性阶段 2、GIS接口设计。 、系统与标准数据的接口。所谓“标准数据”是指常用的商业GIS软件的数据格式,如ESRI的Shp、MapInfo的Mif等格式。 、互操作接口。指设计GIS之间、GIS内各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内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使它们能够较好地进行通讯和实现功能共享。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接口。在GIS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合有两种形式:绑定式和分离式,下表给出两种结合方式的比较。 、GIS与系统开发环境的接口。CAD、OA、RDBMS是政府部门GIS工程方案中系统开发环境的组成部分。将这三者和GIS集成起来,设计良好的接口,组建高效的图文信息系统,是GIS工程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 设计目标 (1) 2 需求分析 (1) 2.1 业务构成... .. (1) 2.2 数据内容... .. (1) 3 系统设计 (1) 3.1 总体设计 (1) 3.2 数据库设计 (2) 3.3 平台选择 (2) 3.4 详细设计 (2) 4 功能实现 (3) 4.1 基本功能 (3) 4.2 符号化 (3) 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建立全国各省人口分布和人均GDP排名系统,通过各种地图符号和色彩信息,将地图数据符号化,借此来制作全国各省人口比重、贫富差距大小等专题图。 2 需求分析 2.1 业务构成 中国人口在世界各国中位居首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根据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76万人。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人口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状况日益增强。但是整体而言贫富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将地图数据符号化来更好地分析各地区的人均GDP对国家掌控各地经济情况是十分有用的。 2.2 数据内容 数据主要包括全国各省的人口数量、总的GDP和人均GDP。通过这些数据来处理地图,将地图做成不同属性的专题图。 3 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此次设计的初衷即是开发一个可以制作专题地图的系统。以全国

人口数量和全国各省人均GDP为例进行制作和开发。 第一步就是找全国省区底图;接着找所需数据(全国各省人口数量和全国各省人均GDP。)最后,通过VS设计系统,实现专题图制作功能。 3.2 数据库设计 刚开始是想将找到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导入arccatalog中,希望经过处理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做到最后发现并不能将表格直接导入底图。解决办法是在arcmap中编辑底图的属性表将找到的数据输入,保存。 还有就是在用VS系统开发时的登录界面时,用到sqlserver。 在sqlserver中创建数据库,在已创建的数据库中创建表格,表格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相关信息。 3.3 平台选择 系统开发平台:VS2010和arcengine。 3.4 详细设计 1、首先设计登录界面:登录界面加入所需控件。

GIS实验报告材料-地信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桌面GIS软件Super Map的界面环境 2初步掌握Super Map的主要工具及菜单命令的使用 3理解GIS软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4结合对所选地图的矢量化的操作,具体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时间 1、第八周----第十六周进行实验绘图实体操作 2、第十七周----第十九周进行图片剪切,资料整理,总结报告 三、实验内容 ●Supermap Deskpro的认识 Supermap Deskpro是超图的专业桌面GIS软件之一。Super Map GIS桌面平台产品是基于Super Map GIS核心技术研制开发的一体化的GIS桌面软件,是Super Map GIS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界面友好、简单易用,不仅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对空间数据的浏览、编辑、查询、制图输出等操作,而且还能完成拓扑分析、三维建模、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较高级的 GIS 功能。 SuperMap Deskpro 是一款专业桌面GIS软件,提供了地图编辑、属性数据管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相关业务以及输出地图、打印报表、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功能。SuperMap Deskpro 作为一个全面分析管理的工具,应用于土地管理、林业、电力、电信、交通、城市管网、资源管理、环境分析、旅游、水利、航空和军事等所有需要地图处理行业。 ●Supermap Deskpro的使用 通过该软件进行地图的矢量化,具体过程如下:

1、前期的准备 数据来源:纸质西安地图 地图的整体设计:遵循地图越详细越好的原则,我们对点、线、面数据集作了详细的规划,详情请看图层分层。考虑到以后做专题图,对数据集属性字段做了必要的添加,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物。 本地图特色:采用Deskpro软件自带的矢量符号库符号分别作点、线、面专题图。 2、地图矢量 2.1纸质地图的扫描扫描之前对地图进行图面整理,扫描的分辨率设为 300-500dpi,扫描后得到*.jpg格式的原始栅格数据的地图 2.2创建相应的坐标系数据源启动Deskpro选择新建工作空间。 新建数据源

GIS设计与实现单选

GIS设计与实现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结构化程序设计概念最早由 E.W.Dijkstra于()年提出 A. 1965年 B. 1963年 C. 1962年 D. 1967年 2、()是GIS中最底层和最基本的技术。 A. 地理数据存储 B. 地理空间分析 C. 地理数据处理 D. 地理数据建模 3、在成寻流程图常用符号中菱形表示() A. 逻辑判断 B. 控制流 C. 处理步骤 D. 程序起止 4、E-R图中椭圆表示() A. 实体 B. 属性 C. 关系 D. 联系 5、通过数据校正与()等手段可以提高输出质量 A. 编辑与图形整饰 B. 误差消除 C. 坐标转换 D. 数字化 6、GIS软件可分为工具型软件和() A. 应用型软件 B. 嵌入式软件 C. 基础软件 D. 数据处理软件 7、GIS软件可分为工具型软件和() A. 应用型软件 B. 嵌入式软件 C. 基础软件 D. 数据处理软件 8、空间数据结构分为矢量结构、栅格结构和() A. 不规则三角网 B. 拓扑数据 C. 空间数据 D. 属性数据 9、第现实地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可分为三个层次:()、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A. 空间分布模型 B. 概念模型 C. 数据模型 D. 应用模型 10、GIS设计以()为驱动 A. 空间数据 B. 业务数据 C. 属性数据 D. 功能数据 11、GIS系统工程学中三维结构是()提出的。 A. A.D.Hall B. GoodChild C. Grady Booch D. Jackbson 12、GIS系统工程学中的三维结构包含时间维、知识维和() A. 逻辑维 B. 理论维 C. 方法维 D. 工程学 13、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和() A. 应用地理信息科学 B. 空间地理信息科学 C. 虚拟地理信息科学 D. 基础地理信息科学 14、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将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个主要阶段 A. 七个 B. 六个 C. 三个 D. 五个15、面向对象技术的三个基本的概念为对 象、类和() A. 接口 B. 继承 C. 派生 D. 超类 16、在用例图中,参与者之间主要是 ()关系 A. 泛化 B. 包含 C. 扩展 D. 继承 17、OMT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 等来描述一个系统 A. 静态模型 B. 功能模型 C. 混合模型 D. 结构模型 18、OMT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 等来描述一个系统 A. 静态模型 B. 功能模型 C. 混合模型 D. 结构模型 19、对象模型用()来表示 A. 对象图 B. 类图 C. 序列图 D. 活动图 20、动态模型用()图来表示 A. 状态图 B. 活动图 C. 数据流图 D. 动态图 21、原型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丢弃 型原型和() A. 进化型原型 B. 进取型原型 C. 渐进型原型 D. 试验型原型 22、系统定义的基本任务包括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和() A. 数据需求 B. 软件需求 C. 用户需求 D. 硬件需求 23、系统定义的基本任务包括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和() A. 数据需求 B. 软件需求 C. 用户需求 D. 硬件需求 24、GIS数据流图中的椭圆形图标表示() A. 外部实体 B. 加工 C. 数据流 D. 数据存储文件 25、数据字典是关于()的集合 A. 数据信息 B. 数据对象 C. 属性信息 D. 实体 26、数据字典和()一起构成信息 系统的逻辑模型 A. 数据流图 B. 结构图 C. 用例图 D. 层次图 27、在用例图中,用例和参与者之间的关 系是() A. 关联关系 B. 泛化关系 C. 包含关系 D. 扩展关系 28、在一定条件下,把新的行为加入到已 有的用例中,获得新用例称为()用 例 A. 扩展 B. 包含 C. 关联 D. 泛化 29、GIS总体设计主要任务是将系统需求转 换为数据结构和() A. 数据设计 B. 软件体系结构 C. 体系结构设计 D. 层次图、HPO图、结构图 30、在结构图中,尾部是空心圆表示传递 的是() A. 数据 B. 模块调用 C. 控制信息 D. 模块名 31、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来 组织和构造系统总体设计过程 A. 类图 B. 结构图 C. 用例图 D. 层次图 32、用于建立系统与其参与者之间交互的 模型称为() A. 边界类 B. 实体类 C. 分析类 D. 控制类 33、类的组成包括类、()以及他们之间 的关系。 A. 接口 B. 控制流 C. 对象 D. 数据流 34、具体描述建立在类的一般描述之上, 并对其进行扩展,这种关系为() A. 泛化关系 B. 扩展关系 C. 关联关系 D. 实现关系 35、在GIS用户界面的开发中,一般采用 ()方法 A. 原型化 B. 瀑布型 C. 结构化 D. 面向对象型 36、PDL的过程元素是() A. 块结构 B. 语法 C. 模块 D. 数据说明 37、在序列图中,表示对象的过程处于激 活状态时,生命线是() A. 双道线 B. 带箭头的虚线 C. 虚线 D. 垂直的虚线 38、序列图由对象、生命线、激活和() 组成 A. 消息 B. 类 C. 用例 D. 操作 39、在活动图中,活动的起点用() 图标表示。 A. 黑的实心圆 B. 空心圆 C. 圆角矩形 D. 平滑的圆角矩形 40、空间数据库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地理坐 标系和() A. 平面直角坐标系 B. 屏幕坐标系

GIS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GIS课程设计实习 报告

GIS 课 程设计报告 院 、系、部 城市建设系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杨波 学 号 0802601-20 指导教师 龙岳红 吴德华

07 月 01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时间 (3) 二、课程设计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任务一)地图矢量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任务一)市级行政区划图制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任务四)市区择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任务五)数据转换及3D数据集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GIS设计与实现

GIS设计与实现

GIS构成由4个基本要素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 一硬件计算机硬件环境包括从GIS数据采集 到数据处理乃至数据输出所涉及到的所有硬件 设备 ?数据采集、输入设备 ?采集设备包括测绘仪器和遥感设备 ?输入设备包括数字化仪、扫描仪以 及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 ?存储设备包括磁盘、磁带机等磁存 储介质以及一些光存储介质 ?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图像处理器、 网络设备等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通常是标准的计算机外围 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 ?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或是外接 的高分辨率显示装置(如投影仪等) 进行输出 二软件 ?GIS软件可以分为工具型软件和应用型软件

?

?矢量数据结构 ?不规则三角网(TIN) ?属性数据是表征空间实体属性信息的数 据,一般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 四人员 ?人员是GIS的重要构成因素 ?人员在GIS中 ?对GIS软件进行开发、维护和升级 ?对GIS数据进行搜集、入库和管理 ?应用GIS进行生产生活实践,实现GIS 的价值 GIS用户:GIS最终用户、GIS专业人士、GIS开发商/系统集成商 GIS设计特点 ?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等特点?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位驱动 ?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GIS工程学体系主要由任务、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组成

?任务 ?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实现GIS工 程的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运行, 以求得系统总体最优化 ?基础理论 ?系统学 ?地理信息科学 ?系统工程学 ?…… ?方法论 ?根据理论形成的一系列程序化的基本操 作技术与方法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1992年GoodChild首次提出 ?研究地理信息的本质特征与运动规律 ?被划分为三个层次 ?地理信息科学被划分为三个层次 ?理论地理信息科学 ?技术地理信息科学 ?应用地理信息科学 信息资源共享

GIS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背景:................................................................................................................ 2.设计目标....................................................................................................................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1.系统设计的方法........................................................................................................ 2.系统定义:................................................................................................................ 四、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体系、模块设计).............................................................. 结构体系设计:.............................................................................................................. 2.系统模块设计:........................................................................................................ 五、数据库设计.............................................................................................................. 1.概述............................................................................................................................ 2.需求分析.................................................................................................................... 3.概念设计.................................................................................................................... 4.逻辑模型.................................................................................................................... 5.物理设计.................................................................................................................... 6.数据字典设计............................................................................................................ 六、系统实施计划.......................................................................................................... 七、总结.......................................................................................................................... 设计背景与目标 1.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日益扩展,传统的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资源,大学校园的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而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电信、军事和旅游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地理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地理信息有关的问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技术的发展恰好迎合了这个需求,可以为大学校园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大学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我校虽然已经有了较完善的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但是身为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选择这个题目显得更有意义,特建立我校的空间管理GIS系统。 2.设计目标 要求包括道路及道路基本信息、建筑基本信息、校园特殊标记的空间数

GIS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GIS 课程设计报告 2011年 07 月 01日 院、系、部 城市建设系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x 指导教师 xxxx

一实习时间 2011年上学期第十七周至第十九周。 二实习地点 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305机房。 三实习目的 通过ArcGIS9.2的使用,让学生参与到地理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和分析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和任务(如电子地图数据生产,选址分析、道路拓宽分析等常见的GIS实际应用问题)设定,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空间分析手段和方法,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积极思考的优良作风;使学生尽早接触GIS的应用,真正理解GIS的意义所在,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同时ArcGIS9.2是目前功能最全面最为强大的商用GIS专业软件,ArcGIS9.2的良好掌握,也为以后解决实际的问题提供了很好技能基础。 四实习具体内容 1、设计任务及名称 (1)任务一:地图矢量化。 (2)任务二:市级行政区划图制作。 (3)任务三:入城高速公路配套停车场的选址分析。 (5)任务五:数据转换及3D数据集成。 2、实习内容及要求 (1)将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矢量化。因为地形图比较大,所以采用分块矢量化,矢量化完毕后再将分块的矢量地图拼接起来。 要求:此任务要求全班同学协作完成。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①影像配准(控制点选取、影像校正、影像重采样)。 ②地图分幅编号(1人,矢量化图层命名规则制定,表结构确定等工作)。 ③地图分层矢量化(如建等高线层和居民地层,并根据影像图进行矢量化,录入高程数据和居民地地名信息,并完成自检)。

GIS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目录 设计背景与目标.............................................................................................................. 1.设计背景:............................................................................................................ 2.设计目标................................................................................................................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1.系统设计的方法.................................................................................................... 2.系统定义:............................................................................................................ 四、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体系、模块设计).............................................................. 结构体系设计:.......................................................................................................... 2.系统模块设计:.................................................................................................... 五、数据库设计............................................................................................................ 1.概述........................................................................................................................ 2.需求分析.............................................................................................................. 3.概念设计.............................................................................................................. 4.逻辑模型................................................................................................................ 5.物理设计................................................................................................................ 6.数据字典设计........................................................................................................ 六、系统实施计划.......................................................................................................... 七、总结........................................................................................................................ 设计背景与目标 1.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日益扩展,传统的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资源,大学校园的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而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基于空间数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年级:2013级 实验一 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 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 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 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 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 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4在用鼠标画行政区时,注意拐点处必须点一下,画出来会更准确,注意在没画完不要双击,在画重叠部分时,注意激活。 5.在新建表示注意字段的类型时,图层分类要清晰。 6. 投影、坐标系设置时,要设置地图单位为米。 实验三 实验三是对MamInfo和ArcView这两个软件一起搭配操作的制图实验操作。从实验数据格式的转换到投影变换的过程,都需要对这两个软件功能有所了解。虽然通过书本中的案例可以很容易的得出操作结果,但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转换过程中每一个相关信息和转换的含义,自己还是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和在制图操作实验中的注意点。 1.在第一步的数据格式转换中,注意不要把底图文件也选进去。 注意文件的命名,不要存得太深,最好可以放在根目录下,用英文命名,勿用中文命名。 2.数据格式转换的对话框中,要指明文件类型为MapInfo TAB格式。 3. 打开属性表,查看相关属性时,要注意点击一下属性表再去操作相应的步骤,否则就找不到相关的工具图标。 4. 投影变换时先要打开ArcView程序,选择“file”命令,点击“extensions”命令,进行设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