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劳动法计算工资公式

劳动法计算工资公式

劳动法计算工资公式

工资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是劳动者权益的体现。根据劳动法,工资的计算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公式进行的。本文将介绍劳动法中计算工资所使用的公式和相关要点。

一、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法规定,基本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基础,是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时间和工作量所应得到的报酬。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工资 = 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

其中,单位时间的工作量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设定。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是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以小时、日、周、月等为单位。

二、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是劳动者在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根据劳动法规定应得到的报酬。一般情况下,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班工资 = 加班时间× 加班工资率

其中,加班时间指劳动者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时间段。加班工资率是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为基本工资的一定倍数,也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进行调整。

三、绩效工资计算公式

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确定的工资。一般情况下,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绩效工资 =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系数

其中,绩效工资系数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评定的,一般由企事业单位根据绩效考核制度设定。

四、津贴和补贴计算公式

津贴和补贴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特殊条件、环境和岗位要求而给予的报酬。一般情况下,津贴和补贴的计算公式如下:

津贴和补贴 = 津贴和补贴标准× 津贴和补贴系数

其中,津贴和补贴标准是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以固定金额或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为标准。津贴和补贴系数是根据劳动者的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来确定的。

五、其他工资计算公式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外,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或公司规定的奖励制度获得其他形式的工资报酬。这些工资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奖励制度来确定。

总结:

劳动法中计算工资的公式是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工作量、加班情况、工作表现和奖励制度等因素来确定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是计算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劳动者在享受工资报酬时,应当了解并遵守劳动法中关于工资计算的规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按照劳动法的要求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确保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52周×2天/周=104天) 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 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 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常用100条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2×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2×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 1、日工资、小时工资计算公式 日工资及小时工资折算主要是在企业制定产品加工工艺、核算工时,劳动强度、加班工资时使用。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 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基数×1.5 在休息日工作的: 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2 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 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3 3、经济补偿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4、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5、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

劳动法计算工资公式

劳动法计算工资公式 工资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是劳动者权益的体现。根据劳动法,工资的计算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公式进行的。本文将介绍劳动法中计算工资所使用的公式和相关要点。 一、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法规定,基本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基础,是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时间和工作量所应得到的报酬。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工资 = 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 其中,单位时间的工作量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设定。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是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以小时、日、周、月等为单位。 二、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是劳动者在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根据劳动法规定应得到的报酬。一般情况下,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班工资 = 加班时间× 加班工资率

其中,加班时间指劳动者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时间段。加班工资率是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为基本工资的一定倍数,也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进行调整。 三、绩效工资计算公式 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确定的工资。一般情况下,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绩效工资 =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系数 其中,绩效工资系数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评定的,一般由企事业单位根据绩效考核制度设定。 四、津贴和补贴计算公式 津贴和补贴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特殊条件、环境和岗位要求而给予的报酬。一般情况下,津贴和补贴的计算公式如下: 津贴和补贴 = 津贴和补贴标准× 津贴和补贴系数 其中,津贴和补贴标准是根据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以固定金额或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为标准。津贴和补贴系数是根据劳动者的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来确定的。 五、其他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法发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法发工资计算公式 【工资折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第二条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 家规定的十一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小时工资×1.5(倍)×实际延长小时 休息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倍) 法定节假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倍)(注:本人原工资不扣减)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 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 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 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 工资等各种划分。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 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 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 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 划分。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 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 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 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 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 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 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工资计算方法

日工资计算标准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 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同样举上面的案例: 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 5月份有21个工作日,5.1为法定节假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0+1×21.75÷21+1=2076.14元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4元 目前也有一些实行6天工作制之类的民营或私人企业不使用21.75计算月薪的,而是直接用实际出勤天数进行计算;这也可行;法律法规并不强制要求企业一定按21.75来计算月薪;最普遍的算法就是用“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这种算法错就错在没把“带薪法定节假日”天数算进去;正确的应该为“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也有企业是使用“工资=月薪÷30天×实际出勤天数”此类算法来计算月薪的企业; 日工资计算的方法 A、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B、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劳动法律根据: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工资计算方式(工资计算方式按出勤)

工资计算方式(工资计算方式按出勤) 内容导航: 6 工资怎么计算 工资计算公式是:当月工资=月薪-月薪÷275x缺勤天数×(出勤天 数比例)。出勤天数比例=2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工资计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8小时)。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 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 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275天,也就是日工资=月工资/275,周六周 日不计工资,但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元旦、清明)是要算工资的。 一般工资的算法:工资等于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以及津贴和补贴 等工资性收入。而基本工资=(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而月计薪天数一般是275天。 正常的月工资计算方法计算月工资时应当按照275的计酬天数进行计算,因每个月天数不一样,按照30天算肯定不合理,所以应当按照法律 规定的275平均工作日×实际工作日(即排除双休日)进行计算。 法定工资计算方法 正面回答法定工资计算方法包括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 104天)÷12月=275天。

劳动法的工资的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75天。 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75、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法律分析: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75天。 工资计算公式 1、工资计算公式是:当月工资=月薪-月薪÷2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出勤天数比例=2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2、法律分析:基本工资=职员每月出勤的天数×每天的工资,每天工资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75天。 3、月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如下:劳动者的月工资=其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等工资。其中基本工资一般是劳动者的日均工资乘以其实际工作的天数。 4、当月应得工资=合同约定月工资总数-缺勤日应扣发的工资数。缺勤日应扣发的工资=当月日工资×(请事假天数+旷工天数)当月日工资的计算方法同上。

劳动法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法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法工资计算公式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员工的工资数额的一种公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是劳动者按照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取得的劳动报酬。工资计算公式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等要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总额 = 基本工资 + 津贴 + 奖金 + 加班费 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劳动者的基本报酬,一般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工资来计算。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工资 = 月工作时间× 每小时工资。 2. 津贴:津贴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发放的补贴,常见的津贴有餐补、交通补贴等。津贴的计算公式为:津贴 = 单个津贴项目的金额之和。 3. 奖金: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因素发放的额外报酬,奖金的计算公式因用人单位的规定而异。常见的奖金计算方法有按销售额、按利润、按绩效评定等。 4. 加班费:加班费是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加班费的计算公式为:加班费 = 每小时工资× 加班工时× 加班系数。 在计算工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工资计算的时间周期:工资的计算周期一般是一个月,即根据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来计算。 2. 加班工时的计算:加班工时是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长,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合同或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3. 加班系数的确定:加班系数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支付标准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加班工时的前几个小时按正常工资支付,超过一定工时后按加班系数进行倍数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法工资计算公式是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来计算的,用人单位在制定工资计算公式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在获得工资时也应了解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工资计算公式是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计算员工工资的一种方法。在计算工资时,需要考虑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等要素,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进行合理计算。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资的合法支付和权益的维护。

工资计算标准公式

工资计算标准公式 员工工资的正确计算方式是:出勤天数乘以每天的工资。应当按照21.75计算,因每个月天数不一样,按照30天算,肯定不合理,所以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21.75平均工作日×实际工作日(即排除双休日)进行计算。 【工资计算标准公式】 工资计算公式是:当月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举例说明】 小明的月薪是5000元,7月有23个工作日,因为约会缺勤一天,出勤是22天,那么,他7月的月薪是多少呢? 5000÷21.75×22×(21.75÷23)=4782.6元。 也可以这么算:5000—5000÷21.75×1×(21.75÷23)=4782.6元。 但是,有一些企业是6天工作制,那么就不使用21.75计算月薪,这个21.75是劳动法规定的,也就是365天减去104个双休日,除以12个月的值。(365-104)/12,即21.75天,尤其是计算应休未休带薪年休假待遇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加班费,这个21.75很关键。

【工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一、法律定义 1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8小时。 3、计薪天数 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适应加班工资的核算及补偿; 加班工资=月薪÷21.75×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 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出勤天数比例=21.75/ 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法定休假日休息否则另算加班费。 4、计薪日 计薪日是指出勤天数及法定假日平时休息、周末休息不计工资不属于计薪日。

计算月薪工资完整公式方法

计算月薪工资完整公式方法 1、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 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 计算加班工资: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有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国家法定公休日,不存在发不发工资的问题,而是不能扣工资,也就是平常月份发多少,照发多少。 2、依据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一个月,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 工资。 也就是说,单位提前放假,不是劳动者的原因造成的停工,就必须按规定的照样支付 正常的工资。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 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 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 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十个劳动法计算公式,必须收藏!

十个劳动法计算公式,必须收藏! 劳动法实务 1、日工资、小时工资计算公式 日工资及小时工资折算主要是在企业制定产品加工工艺、核算工时,劳动强度、加班工资时使用。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 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基数×1.5 在休息日工作的: 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2 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 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3 3、经济补偿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

计算平均工资。 4、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5、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年休假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6、医疗期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7、病假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月工资计算标准方法

月工资计算标准方法 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按其所提供的劳动量取得应得工资报酬的权利。那么月工资要如何计算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月工资计算标准,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 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1、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c.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据此,你应该可以算清你应得的加班工资,一并向用人单位索赔。 2、依据上述规定,例如五一3天都加班,法定节假日1天(1号),法定公休日2天(2、3号),那么除正常月工资外还必须额外支付的加班工资应为: 法定节假日:月工资收入÷21.75×300% 法定公休日:月工资收入÷21.75×2×200%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说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上下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管是否计入本钱,不管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各类工资计算方式大全

各类工资计算方式大全 一、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加班工资计算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四、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方法>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二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