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

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

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 (1)《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4.10) (1)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2)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尧曰》20.1),又说要“义之与比”,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4.9) (1)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1)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4.5) (1)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4.6)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 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宪问》) (1)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点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600字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但是如果志于仁,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 什么是志呢?根据《汉语字典》,志作名词,属于形声结构。从心,士声。战国时“志”从心、之,之亦声。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义为志气、意愿,亦谓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且大的打算。《说文解字》解释“至,意也”;《国语·晋语》释志为“德义之府也”。《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孟子》则曰:“夫志,气之帅也。《荀子·解蔽》说》“志者,臧也”。《毛诗序》又说:“在心为志。”志作为动词,意思是有决心、有意志于什么,专心于什么。《论语·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志于仁与志于学属于同一用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决心以仁为本,把仁道作为处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 什么是恶呢《说文解字》说“恶,过也。”《周易·象传》有“君子之遏恶扬善”语;《荀子·王制》则说:“元恶不待教而诛”。古代有十恶不赦之罪。仔细体悟孔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思想,其意义就应该是:“如果一个人有决心行仁道,则不可能犯什么大恶之罪了。”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

论语04里仁篇及翻译

04里仁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作者:佚名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论语-里仁第四(拼音诵读版)

lǐrén dì sì 里仁第四 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 chǔ rén yān dézhì 处仁,焉得知智。”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②子曰:“不仁者,不可以 jiǔchù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久处约,不可以长处 lèrén zhě ān rén zhì zhě lì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 rén 仁。” zǐ yuē wéi rén zhěnéng hào rén ③子曰:“惟仁者,能好人,

néng wùrén 能恶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④子曰:“苟志于仁矣,无 wù yě 恶也。” zǐ yuēfùyǔ guì shì rén zhī ⑤子曰:“富与贵,是人之 suǒ yù yě bùyǐqí dào dé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zhī bù chù yě pín yǔ jiàn shì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rén zhī suǒ wù yě bù yǐqí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dào dé zhībùqù yě jūn zǐ道得之,不去也。君子

qù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 jūn zǐ 去仁,恶乎成名?君子 wú zhōng shízhī jiān wéi rén zào 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cì bì yú shì diān pèi bì yú 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shì 是。” zǐ yuē wǒ wèi jiàn hào rén zhě⑥子曰:“我未见好仁者, wù bùrén zhě hào rén zhě wú恶不仁者。好仁者,无 yǐ shàng zhīwùbù rén zhě qí以尚之;恶不仁者,其 wéi rén yǐbùshǐ bùrén zhě为仁矣,不使不仁者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1)《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 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里仁》) ( 1 )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 ( 2)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 (《尧曰》),又说要“义之与比” ,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里仁》) ( 1 ) 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 1 )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 )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 ,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1)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 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宪问》) (1)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点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参考答案 1、(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人类追求义理因为知趣相同而相聚,万物也因本质不同而分别群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音色相同的乐器会相互响应,脾性相同的人物会相互吸引。而“德”本身有强烈的感召教化作用,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所以说,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处。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导读:《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分享了论语里仁篇的读后感,一起了看看吧!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1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让我想起了,我学院所组织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创造优良的学风,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养的

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刑律法制,小人贪图财利实惠。”君子是对于违背道德事情坚决反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对于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考虑法律的制裁。这也可以联系到个人修养,对于眼界的问题,也是对自制力的一种沉淀。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担心法律惩罚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双眼,看不到。其实小事也是如此,学生虽然知道旷课,无节制的玩游戏不利于身心,但是无法自拔于眼前的快乐,也只能接受自身前途的坎坷。我们作为思政工作者,应该尽自我所能去提升自我眼界,完善自我,提升学生眼界,教书育人。 “仁”,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 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导读: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一)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此,

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二)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让我想起了,我学院所组织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创造优良的学风,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论语·里仁》翻译及解析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1.【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1.【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1.【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

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2.【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2.【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2.【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3.【注释】

《论语》中英文版 第四章 里仁篇

《论语》中英文版 第四章里仁篇(1)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The Master said, "It is virtuous manners which constitute the excellence of a neighborhood. If a man in selecting a residence, do not fix on one where such prevail, how can he be wise?"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今译】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之风的地方居住,怎么说得上明智呢?” 【注释】 ①里:居住或相处的意思,作动词用。 ②处(chǔ):居住,停留。 ③焉:怎么,哪能。知:同“智”。 【评点】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相沿成习,尤其对孩子和青年人,注意择邻而居,是明智的。这也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战国时,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发现邻里的作风不正,就搬家,最后终于迁到有仁德之风的好地方。孟子以后所以能成为亚圣,与他有一位贤德母亲能择邻而居分不开的。人生一世,就是处在各种选择,不断选择之中。有选择就有标准,择居就该有仁德的村风和民风的地方,这样能为培养人创造条件,就是智者的做法。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郭沫若先生指出:“仁的含义是克已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仁道’实在是为大众的行为”,“它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有良好乡风的居住环境,就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 *里仁第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的核心,本篇章也是整部《论语》的重点篇目,集中地记载 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仁”不但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 是儒家 追求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 “居住在有仁爱的地方最好。 选择居住 环境 而不讲究仁德,怎么算是聪明? 解读】安德义解读认为此章是孔子的环境论,我以为有道 理。但我还以为生命成长应该从生命的内在开始,似乎这句 话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篇)有 关。实 际上讲的就是人的生命的美好,要以内在的仁德修养 为基础, 离开对内在仁德的追求都是不明智的。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 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之 中, 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仁德的人安于仁道,真正 聪明 的人一定会实践仁德。” “A 本篇重点谈论“仁”,“礼 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

解读】对一个人而言,仁德的有无决定了他的生命状态。 无论是贫困还是安乐,能够始终如一的泰然处之的人并不多, 始终如一是生命成长之道。“久处”说的就是始终如一,讲的 是心不被物役的道理。“久处”的概念在佛教中,就是人的定 力。能够做到“久处”是因为心中有仁德,而心中有仁德的人 又会安于仁德,其行为就会利于仁德。至此,我们就会明白 喜新厌旧、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人往往都是内心缺乏真正 仁德的人。“仁”不是小善,而是大善,是一个人生命的定海 神针。 解读】此章孔子谈论的是仁德的人内心情感的体现。真正 更多谈论的是人心,是人的品德修养。而仁德有无在有些人 眼里是很难分得清,判断得明的。仁与不仁的界限实质上就 是公与私的界限,仁者天下为公,心中装着天下苍生,以老 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不仁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因 此,仁者与不仁者对好恶的价值判断就有了区别。仁者所好 恶也是天下人所好恶,不仁者所好恶却不一定是天下人所好 恶。这一段《鲍鹏山新读论语》说得好,仁者的好恶以正义 为前提,不仁者心中没有正义。所以不仁者未必有真爱,但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欢一个人,才 匕丿 1/ 个人。” 具有仁德的人,一定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第三章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须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觉、自尊的必然选择。贤人、圣人、天人构成了儒家价值的果位次第,层层递进。发什么心,成什么果。 孟子说过一段话:“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如此看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自有大义在那里,大义就是仁者爱人、恶人的标准。进一步解释,“惟”是“只有”、“仅仅”的意思,有强调的语气。“能”是“能

够”的意思,指有能力做。“好”、“恶”是动词,分别指“喜欢”与“痛恨”。“人”与“仁者”相关,这句话就是:只有仁者能够喜欢有仁的人,能够痛恨无仁之人。联系里仁一章、二章之句义,仁是内在于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为天地万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万物之生,仁内化于社会文物制度就是礼义廉耻,在孔子的政治世界里就是克己复礼了。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够根据儒家知礼义廉耻之大义喜欢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游酢的话:“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朱熹根据一般人的好恶突出仁者的好恶,仁者有其正,这个正就是那个大义吧。针对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风气,朱熹与游酢所指的宋代的那个仁者就有无私心的大正大义了。其实,仁者能够好人恶人不仅会随着时代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关键还在于对仁义这一话语的再阐释罢了。成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于是了。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第四章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

论语第四章(里仁)注音

第四章论语里仁篇 zǐyuēlǐrén wéi měi zébùchǔrén yān dézhì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zǐyuēbùrén zhěbùkěyǐjiǔchùyuēbùkěyǐchá ng chǔlè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rén zhěān rén zhìzhělìrén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zǐyuēwéi rén zhěnéng hào rén néng wùrén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zǐyuēgǒu zhìyúrén yǐwúwùyě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zǐyuēfùyǔguìshìrén zhīsuǒyùyěbùyǐqídào dézhī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bùchùyěpín yǔjiàn shìrén zhīsuǒwùyěbùyǐqíd ào dézhī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bùqùyějūn zǐqùrén wùhūchéng míng jūn zǐwúzhōng shízhījiān 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wéi rén zào cìbìyúshìdiān pèi bìyúshì 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zǐyuēwǒwèi jiàn hào rén zhěwùbùrén zhěhào rén zhěwúyǐ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shàng zhīwùbùrén zhěqíwéi rén yǐbùshǐbùrén zh ějiāhūqí 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shēn yǒu néng yírìyòng qílìyúrén yǐhūwǒwèi jiàn lìbùzú 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zhěgài yǒu zhīyǐwǒwèi zhījiàn yě 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zǐyuērén zhīguòyěgèyúqídǎng guān guòsīzhīr én yǐ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zǐyuēzhāo wén dào xīsǐkěy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zǐyuēshìzhìyúdào ér chǐèyīèshízhěwèi zúyǔ yìy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zǐyuējūn zǐzhīyútiān xiàyěwúshìyěwúmòyě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yìzhīyǔbǐ 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第四

论语·里仁 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第一则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强调道德修养: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第二则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第三则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本章强调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第四则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本章强调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第五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造次:紧迫时刻。 本章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第六则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本章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第七则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过:过错。 2、党:团队。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本章强调加强道德修养得重要性。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 第八则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

论语-里仁篇

里仁篇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里仁第四翻译,无原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此处略。。。。。。。。。。。。。。。。。。。。。。。。。。。。。。。。。。。。。。。。。。。。。。。。。。。。。。。。。。。。。。。。。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 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 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 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 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 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

《论语》里仁第四

《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能够久处约,不能够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 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 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 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