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树人网教育频道发表时间:2011-12-30 热度 6 次

树人网讯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鹤壁市淇滨中学李建堂

当前,淇滨中学正处于由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折期,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全力打造优质精品学校,已成为淇滨中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文化引领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课堂、课程、教师、学生。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之根,学生是学校内涵发展之本。科学的管理体制、良性运行机制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意味着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教学工作能力、教研工作能力等专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课题研究的能力等,都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积淀而成。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成熟、不断革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发展则意味着新教师走向成长、成熟,意味着成熟教师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继续革新,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更好地适应课程、课堂及学生的变化。

目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社会及家长对教师工作业绩成效急功近利的片面评价,使教师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单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把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变成了死板枯燥地机械训练,由此出现了学生苦学、

教师苦教,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教师工作的专业化成分越来越受到挑战,本应具有乐趣和复杂脑力劳动特点的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变成了一种重体力劳动,老师表面上很勤奋,从脑力劳动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一种懒惰。一懒误终生,教师的懒惰不仅会耽误学生一生的发展,而且也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次,优质学校面临普遍着班额大的社会难题,家长对教师期望几乎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风险高,迫使教师产生了无奈的懒惰,为规避风险不敢创新。再次,有个别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追求,无所事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思想也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价值追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让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只能算是一般教师,让一般的孩子成为优秀是称职的教师,让问题学生成为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学校必须通过文化引领,唤醒教师的爱心、责任心、事业心,促使教师主动思考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育教学效能,自觉自愿做研究型教师,才能产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学校领导方式、管理方法、制度、策略、机构等。管理体制的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各层级管理部门的分配和各机构间的运转协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运行机制是系统事物进行正常运行时各要素间所必须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规则、程序和由这些规则程序形成的整体铁序。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从管理层面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要构建校本教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构建校本教研的管理体制

淇滨中学的校本教研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五个层级”管理模式。

(一)校长是校本教研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其侧重点在领与导

校长是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学思想的引领者和策划人。校长作为学校的统帅和灵魂,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主要侧重于战略层面,工作重点主要是用自身作为达者、贤人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的价值追求,通过思想引领和文化熏陶,高举办学理念之大旗,总体谋划学校的发展愿景和课改方案;建立和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引发教师内在动机,组织合作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将有效的经验积淀下来形成制度,建设校本教研制度文化。校长不一定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但必须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组织者、实施者和促进者。家长万万不可闭门造车,一定要有开放办学的博大胸怀,聘请高人指路,与专家为伍,定好路线用好人,切实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分管校领导分口负责理清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其侧重点贵在“理”

学校副校级领导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科优势分包教研组,主要协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冲突,协调各处室的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协调教师自身发展的许多冲突,如认真批改作业与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和教材在时间和精力的矛盾冲突。副校长不一定必须担课,但一定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远离课堂。副校长要至少精通一两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靠自己的专业素养拥有话语权。

(三)职能科室(教务处与教科室)要权责明确,明确分口管理,重在“管”

教务处、教科室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管理制度职责分工要明确,认识要到位,措施要得力。完善管理链条,通过布置、督促、检查、反馈、落实等手段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侧重点在“帮”

教研组是是学校基层教研的核心,是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教师竞争合作共同体。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同行们在专业发展上有共同语言,他们具有互助的基础。此外,彼此作为共同参与者,旁观者清,能够更好地借鉴对方的经验教训,指点同伴自身难以发现的问题。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组织落实,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学科教学经验的提炼,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都要由教研组引领实施。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指导下,通过教育案例个案分析,实例研讨,通过听课、反馈等形式,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及有效教学策略,引领学科教学发展,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通过示范帮带凝聚人心,和谐互助,促进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达成。

(五)以教师个人积极参与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重在“行动”

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焦虑感?如何将教师从身心透支的亚健康解放出来?如何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活中得到快乐与幸福?如何听取专家学者报告,教师自己解放自己,走教育研究和教育创新之路?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本人大量的行动。每个教师,从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开始,就有自己心目中想成为的“理想教师”,即“理想中的我”或“超我”。但面对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诱惑或困难,教师很容易回归“本我”,贪图安逸,放弃追求。如何达到“超我”与“自我”的统一,从而促使教师实现“自我”?学校要通过文化引领、制度约束、专业帮扶,使教师战胜惰性、知难而进,从而实现专业发展。

二、建立务实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一)建立校本研修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我们对老师的年终考核注重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不仅要看教师本人的教学成绩,更要看学生是在何种生命状态下获得的学习成绩。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备课组、教研先进个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发泄自己的厌烦情绪。从将外出参观、考察、发放购书卡等物质和精神奖励作为激励办法,调动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从评价机制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将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作为教师评先晋职的重要依据

我们反对将压力转嫁给家长或以牺牲80%的学生的发展为代价,对大多数学生的现状与未来置之不理的浮躁心理,将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做课情况、论文撰写、教案评比、获奖等次,日常听课、教研考勤、参与课改实验等情况纳入教师成长量化积分,并在评先晋职中以不同分值体现,促使教师自我加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建立健全职称评比积分、岗位设置方案,增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如:专业技能大赛获奖、发表论文等)在教师评先晋级中的比重,以此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的业务动态管理,实行低职高聘,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约束机制

为增强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学校制订《淇滨中学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业务管理办法》、《淇滨中学低职高聘实施意见》,对专业发展特别优秀的中级教师,高聘为中教高级;从现任优秀高级教师中每年确定几个正高培养对象,从物质和荣誉两方面给予肯定,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岗位设置管理上加大对高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过程与成果的评价。学校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管理,定期对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师技师能进总结和行动态评价,促进教师自我加压,主动寻找专业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四)完善校本教研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管理使用好校园网,建设数字化教研服务平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相互交流教情学情、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其次,要鼓励、资助教师购买、订阅专业书刊,开展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再次,实施青蓝工程,鼓励老师著书立说。另外,要为教师专业发展争取时间和经费,大力倡导教师工作环节创新,低负高效,使教师从忙碌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有时间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矫正和提高。在经费上,要对教师的学习、培训加大投入,让教师走出去感受名校风采,将专家请进来与教师零距离面对面接触,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一线出现的困惑。

三、教师发展学校与青蓝工程的具体运行和实施

(一)教务处、教科室积极开展教师发展行动研究

以学科教学教研技能竞赛为载体,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开展行动研究,切实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行动研究是主动参与的实践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并不断矫正自己行为,重在改变。行动研究四步曲:策划、筹备、选题---问题汇总、商讨对策---实施干预,伴随观察---效果评估、方案调整。规范学校教研活动,加强督查,强力推进,狠抓落实。立足校本,聚焦课堂,以赛课、评课活动作为构建生命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抓手。

(二)教研组、备课组抓实抓细日常教研工作

教研组要明确课程改革学科要求,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建设优势学科;改进听课、评课办法,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加强年级备课组建设,根据学校整体安排上报“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定主评)的“集体备课、超周备课”计划,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避免将集体备课退化为轮流备课,要坚持主备、群体讨论、深度汇谈、个体二次备课;组建学科资源库,使学科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全面收集和合理利用。

(三)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督导评价

根据教师个人特点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3-5年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达成共同愿景。对教师个人实施多元评价: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及家长评价与学校考核评价相结合。做好教师个人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营造“个人反思”的研究氛围,让“学-思-做”的工作方式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从而改变教师的职业思维习惯,向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转变,做智慧型教师,善于追问,找问题、想办法、定措施、抓落实,走出“盲→低效重负→忙→盲”的怪圈。

(四)实施有本校特色的专题研究

依据我校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推进“分层递进教学”走班制”教学模式。学校对实施“分层走班制”的班级的教学过程实施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并根据分层递进的相关学情和有关情况实行阶段评估和考核、建立追综评估机制。深入调研,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相关工作。

结合本校实际,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特色学以致用。由教研组长牵头,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有针对性地将先进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归纳洋思、杜浪口、永威经验的共性,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周周练,从命题内容、规范制卷、难易度把握、检测时间、评卷讲评等环节制定考核办法,规范、推行周周练。教导处抽取各班样本学生试卷进行分析反馈、存档,既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查漏补缺、总结提高,又拓展内容,培优拔尖,同时提高了

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

聚焦生命课堂,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分类指导,分层递进;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命内涵;关注过程方法,引导学生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激发生命活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广泛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演;充分开发学生情商,落实“知识加能力、智商加情商、全面加特长”的“三加教育”目标。

(五)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发展

对课题研究中的影响和价值,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从长计议,看到课题研究对老师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学校教育科研内容一是研究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宏大问题,二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中观和微观问题,三是研究学校自身发展问题。中小学教师要以后两类研究为主。课题研究的选题要从切合实际的小问题入手,让老师们感觉到教科研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课题研究的形式多样,调查报告、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堂实录等,体现“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性。

围绕课题内容、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要求等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带着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师理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用而学,学而有用,学以致用。由惧怕问题困扰到主动挑战问题。积极心态,聚焦问题的最优化解决,带动下教师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变化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学校着力推进体验式课题研究,在原生态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验行动研究的力量。细化专题研究,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主课题细化为若干个“子课题”,便于教师驾驭和把握,教师的个体资源、水平也能达到。注重课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生命力。提升教师的说课评课能力、备课讲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学情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此外,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倡导终身学习,打造学习型教师。教师根据学校读书要求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自己。开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支持,为优秀教师提供平台。

总之,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名师缔造名校,名校成就名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指校长)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工作创新是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形成符合教师自身优势的教学风格,进而形成教学特色,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教师拥有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的源泉。校长的任务之一是引领教师确立职业追求目标,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启教师职业幸福之门,引领他们真正将教育研究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

关键词: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师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广电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在传递党和政府声音,丰富百姓生活,传播经济信息,活跃文化市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政策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四级办台”中最基层的宣传单位县级广播电视台,上面有中央台和省市台的压力,下面有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周围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硬件设备和人才资源等方面显然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三网融合”大幕的徐徐拉开和有线网络业务的剥离,留给县级广电发展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就我们新昌台来说,如何在危机中求发展,如何进行新闻、广告、活动等方面的挖潜和革新,如何进行职能调整、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解决精品节目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业化水平低下等问题,已面临着一个重大难题,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将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根据我台目前的现状,提出以下观点。 一、抓思想,振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三种意识 一是危机意识。由于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及受之前“大锅饭”的影响,许多员工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 影响弱化。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新闻、资讯、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断翻新,观众流失,收视率下降,影响力弱化。 收入难升。县级台主要依靠广告、视维费等经营收入保障。 随着新昌华数的剥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新兴媒体的不断产生等因素,反而已越来越小。再从财政支持来说,几十年一贯之的局面短期难以扭转,电视广告收入逐年大幅度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融入,广告创收的道路必将更加艰难,而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传播机构与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差距较远。再就是,上级广电部门对县级广电的职能定位又相对滞后。所有这些,都将阻碍我们当前和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以及人员进口渠道复杂等历史原因,

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X X X X X X X X公司 编号: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X X X运营支持中心发布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文件换版说明 (3) 4 工作职责 (3) 4.1 运营支持中心 (3) 4.2 其他各部门 (3) 5 工作标准 (3) 5.1 工作创新 (3)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3) 5.2 合理化建议 (5) 5.2.1 合理化建议定义 (5) 5.2.2 合理化建议提报及评审 (5) 6 创新奖励标准 (6) 7 归档、宣传及验证 (8) 8 考核标准 (8)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事业部创新管理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事业部各中心、部门、各销售区(以下简称各单位)。 3 文件换版说明 本制度为第一次发布。 4 工作职责 4.1 运营支持中心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发布; 负责组织创新工作的开展、评审、批复和落实验证等;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宣传和推广。 4.2 其他各部门 负责本单位内部创新的开展、宣传和落实验证等工作; 负责协助进行创新评审、宣传工作。 5 工作标准 本制度中所指的创新主要是指事业部层面的创新工作,包括工作创新和合理化建议,以下统称创新工作。 5.1 工作创新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工作创新根据其所带来的管理效果及创新出发点,设定两个等级:(1)自主创新:是指在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岗位上提出的改进工作的创新,是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工作效果、效益的一种自主创新,业内没有的且节约金额(连续三个月累计)在2万元以上的定为自主创新。另一种是业内没有的,无法衡量节约金额,但其效果调查符合标准的定为自主创新。其关键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2)管理改善:业内已有的或其它单位已用的,但在效果上较其它单位或行业深入到位的,或能改善或提升内部管理,且运行三个月效果卓著定为管理改善。

小公司卫生管理制度

小公司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营造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办公环境卫生管理流程,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的卫生管理与办公设备的使用维护。 三、个人办公区域的维护要求 1、每位员工应时刻保证自己的办公桌面物品整齐、整洁无杂物,不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一侧。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

2、特殊岗位的人员(如仓库管理员)应保证自己工作管辖区域(例如仓库)内货物摆放有序、无废弃物等。 3、办公桌上不能堆放货物、包装废品、实验材料等,应及时办理入库或清理。 4、办公室内需摆放文件柜、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保持清洁。 5、使用文件柜、保险柜等的员工,应保持文件柜、保险柜的外观干净;内部文件资料摆放整齐;顶部不摆放旧资料、旧文件、旧物品等 杂物,保持整体美观。 6、员工离开办公桌,长期不用电脑设备时,应锁定并关闭显视屏,节约用电。 四、公共办公区域的维护

1、每天早上在上班前,部门值日生将所有办公区域的地面清扫一遍;会议室的办公桌擦拭一次、座椅摆放整齐,并将垃圾桶的垃圾清理干净;每周对办公区域的所有窗户、门、微波炉进行一次清洁。 2、员工应注意保持地面、墙面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吐痰,不乱张贴,能及时清理污物。 3、使用会议室的员工应爱护会议室设施、保持会议室的整洁,会后应将座椅归还原位、摆放整齐,及时清理会议产生的垃圾,关闭电器、照明电源。 4、前台环境卫生由前台文员负责日常的维护与,注意饮水机的使用、垃圾桶的倾倒等事项,时刻保持前台环境的整洁。 5、办公区域所有的大型绿化植物由行政部门每周进行定期的维护、修剪等工作,公司自行购买的小型绿化植物由就近部门员工每周进行一次叶面清理与维护工作。 6、公司除总经理办公室外其他任何区域严禁吸烟,违者一次罚款100元。 五、监督与奖惩

工业园区管理方案计划体制和运作机制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研究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组长:陈积康牵头单位:牵头单位:经贸局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新碧镇当前的缙云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园区开发步伐,是建设“四型缙云”,加快撤县建市进程的有效举措。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体制机制上的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就进一步完善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缙云工业园区是我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的发展平台,也是我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一)、发展基本情况缙云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00 年 6 月至 2003 年 3 月,属新碧镇镇管园区,规划面积 530 亩;第二阶段是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 24.9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6.2 平方公里;第三阶段是 2006 年 3 月开始,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 4.16 平方公里。 2005 年底,

到缙云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9 亿元,完成开发 1.94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75 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 87 家,开工 87 家,投产 79 家。工业总产值从 2002 年 3.5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的 20.4 亿元,年均增长 79.96%,税收从 2002 年的 960 万元上升到2005 年的 4256 万元,年均增长 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为主的主导产业。2006 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实现税收 6000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6.7%和 4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园区开发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已对工业园区的发展造成了束缚,影响到园区的正常开发、建设和管理。目前,新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新碧镇政府,在当前的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和权责不清的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的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理应承担所在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的城镇建设主体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的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的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

运营部运行机制

运营部运行机制

运营部运行机制一:架构 运营部总 店长分公司总 运 营 部 网 络 部 招 商 部 主 市 场 部 课程顾教 学 老 前 台 接 调 研 部 主 策 划 部 主 推 广 部 主 市 场 公 关 客 服 主 管企 划 部

二:岗位职责 运营总监(运营部经理辅助总监工作) 岗位职责: 1.负责建设和发展运营团队,组织开展员工队伍培训、考核评价及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要;负责下辖相关岗位的人员招募及培训鉴定。 2.整体负责品牌运营管理,包括分公司、旗舰店、分店、加盟店等在内的品牌管理、服务规范、营业培训、形象管理及产品与价格管理工作。 3.负责所辖区域的整体市场工作计划的制定、部

署及监督实施是运营总监职责中重要的一部分,提升品牌在所辖区域的知名度和认同度等。 4.负责公司市场部门(营运、品牌策划)制度规范,负责组织及监管市场部关于对外合作、渠道管理、媒体合作、推广策划及服务产品开发等相关工作的落实。 5.负责对外战略合作品牌的协调、策划、组织与合作实施工作,负责大型重点合作项目洽谈、管控与形象创新工作,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与竞争策略规划,品牌产品概念策划与推广方案设计,行业媒体合作伙伴的跟进。 任职要求: 1.教育背景:管理类相关专业毕业。 2.培训经历:受过管理学、财务管理、企业运营管理、领导艺术、领导执行力、口才演讲、生产作业管理等知识培训。 3.经验:8年以上工作经验,6年以上高级管理经验。 4.技能:出众的领导管理才能和良好的商业理念。

5.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及策划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与政府、企业高层人士广泛接触,并深入沟通。 6.个性特征:办事认真严谨;追求成功,精力充沛,可以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权力范围: 1.对公司的产品研发及管理运营有计划权、建议权、否决权、调度权。 2.对下属各职能部门完成任务的情况有考核权。 3.对下属各职能部门经理的工作有指导权和考核权。 4.对总经理决策有建议权 分公司总经理 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具体的销售计划和进行销售预测; 2.负责管理团队成员的年度目标与计划,并督促实施; 3.负责分公司的销售目标达成及区域客户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安钢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国有钢铁企业,体制机制比较固化,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活力。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安钢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亏损。为扭转这一局面,尽快使安钢走出困境,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放权让各生产单位在管理上创新、搞活。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推行了新定员方案,对各主体生产单位按定员计发工资,实行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增人不增工资总额的包干政策,发挥各生产单位深挖内部潜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钢厂“心脏或命脉”之称的动力厂,面对公司日趋恶化的经营环境以及新上项目多、职工思想波动大、转岗人员多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厂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公司给定的放权搞活的政策,向内使劲、深挖潜力,确立了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近两年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以降本增效、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深化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全厂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责任心、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心齐、气顺、干劲足,已成为动力厂一种新的工作风尚。在职工收入下滑、岗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确保了动力介质安全、可靠

供应,同时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项目,余热发电量连创新高,为公司节约了可观的外购电费,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一、直面困难,理清思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环保的要求,安钢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又新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作为为公司主体生产工艺服务的动力厂,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需要配套建设高炉鼓风站、110kv变电站、循环水泵站、干熄焦发电站、烧结环冷发电站等十多个站所,设计定员(含维检)达400余人。然而,公司每年新进人员数量有限,能分配到动力厂的很少,加之2012年安钢又出台了促进减员的新政策,这给动力厂人员调整、特别是给新建项目配备人员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动力厂领导班子向内使劲,主动为公司承担压力,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深入研究,确定了“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激发企业活力”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压缩检修和老岗位人员,用不到100人的净增量满足了十几个新建站所对运行人员的需求,确保了各项动力产品的连续、可靠、经济的供应,为公司解危脱困作出了贡献。 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平均分配奖金的习惯做法,对生产(运行)岗位进行岗位测评,按测评结果确定各岗位

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动力分公司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组织机构 职责与任务 一、职责 1 、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察交流等活动的组织,负责项目立项决策、推荐等工作。 2、创新工作室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日常的组织管理、项目跟踪等,负责创新工作的安排、分解、实施、总结工作。 3、负责不定期召开专业会,由创新工作室指定人员负 责主持,工作室负责人参加,专业会要请工作室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针对“五小”成果、群众性创新、专业技术、教 育培训、管理提升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推荐。 4、负责创新成果的收集、整理并上报分公司技术成果 申报室。 5、负责分公司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 二、任务 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带动专业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管理提升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特别是针对分公司的发展,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生产、管理人才队

伍。 工作制度 为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向企业献计献策,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推动“创新工作室”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1、实施科技兴厂、科技兴安战略,围绕业务保安、提效、降耗进行技改攻关。 2、优化生产工艺、环节,便于员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改进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不断增强安全可靠性,追求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 4、针对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 二、具体制度 1、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谋划布置本月的创新工作,研究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每月对创新团队成员组织一次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素质。 3、建立项目日常管理档案,将每月创新项目纳入档案管理。 4、加强团队成员的日常管理,广泛吸纳创新意识强、技术素质高、肯钻研的员工加入创新团队。对不注重学习提高、不主动参与项目的创新人员,经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及时调整出创新团队。 5、注重创新成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6、针对管理的薄弱环节,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管理诊断评审会议。 学习制度 一、工作室全体成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分公司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现代科技及相关的业务技能知识,开拓知识渠道,增加知识积

卫生管理制度

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必须领取“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后方能上岗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测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上述疾病卫生管理标准按《实施细则》第六条的规定执行。 3、旅店业、餐厅、咖啡厅、酒吧、茶座、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实习生等)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余场所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疑传染病患者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 4、公共场所内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按《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进行。 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学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 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后还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复训。 7、健康检查项目按卫生部颁发的有关预防性体检管理办法进行,“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均由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给,“两证”均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8、。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讲究个人卫生,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各项卫生操作规程和有关卫生要求 9、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应有连续二年应检与应 培训人员、已检与已培训人员和已领健康证、培训证人员名单;应有卫生监督部门通知的不合格人员名单及其去向记录。 1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率应达98%以上,培训率应达95%以上,患病调离率应达100%,但上岗工作者持两证率应达100%. 空调就餐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空调就餐场所必须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两“卫生许可证”均须悬挂在该场所的显眼处,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延续手续。逾期不办理,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扩建或变更许可项目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许可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设施和用品用具必须符合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的要求。 4、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并按国家规定进行复检和复训。 6、空调场所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7、卫生间应有有效的独立的排气装置,间内应保持清洁卫生。设立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8、所有冰粒机都必须安装带消毒的滤水器,以保证冰粒达到卫生要求。 9、空调就餐场所内设有禁止吸烟区,并有明显的禁烟标志。 10、供客人用的面巾必须经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必须一客一换一消毒,一次性纸巾必须是经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 告 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集约、高效、创新的本质特征逐渐显现。统计表明,我省各类开发区在全省0.8%的土地上,实现了52%的利用外资,45%的进出口,24.6%的工业增加值,13.8%的税收,解决就业人员245万人。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运行机制。但是,最近许多开发区反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正在弱化,有可能成为制约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我们向145家省级开发区(原批准开发区63家,新核准设立的开发区82家)发出了调查问卷,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对40多家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济南、威海、烟台、济宁等市外经贸局对本辖区内的开发区也提报了基本情况。总的看,开发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问题之一,管理体制不顺《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7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XX]78号,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开发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管委会。管委会作为同

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管委会可自行设置内部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原则上不在开发区内设置工作机构。开发区中层干部由管委会实行聘任制。从调查调研情况分析,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省政府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原批准设立的63家省级开发区中,15家开发区管委会与乡镇政府实行了政区合一,体制和机制基本沿袭了政府的管理办法。其余48家实行独立管委会的开发区中,21家没有自行设置内部机构的权力,工作机构由上级单位或部门委派,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所在地政府雷同,开发区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职能,管理成本提高,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中。新核准设立的82家开发区中,9家没有设立开发机构,21家仅设立临时开发办公室,从不同部门抽调3-5人,难以承担开发区的建设任务。从145家省级开发区的调查问卷中反映,68家开发区管理人员属于事业编制,103家没有内部中层干部任免权,中层干部由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选派,111家没有自主用人调配权,需要的管理人员由当地人事部门调配。问题之二,职能权限不到位《办法》和《意见》规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区内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出口业务等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投资项目的申报和审批;负责组织实施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

功能区机制体制运行情况调研(终稿)

关于温州四大生态旅游功能区 体制机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送审稿) 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要求,为研究目前温州四大生态旅游功能区机制体制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区体制机制提供参考,市旅游局于8月中旬组织相关人员到四大功能区,以座谈会形式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大功能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体制需求 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四大功能区的基本情况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我市生态型旅游功能区的基本特点是涉及区域大,人口多,乡镇行政区域多。因此为了能在

区域内重点发展旅游经济,就从体制上要求建立功能区管委会,以便有效地在区域内实行资源的合理整合,推动产业的有序集聚,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二、功能区建立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大大提速。 (一)投资力度大大增加 永嘉县2012年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28.5亿元,累计完成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54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85个,总投资70.29亿元,累计完成35.62亿元,政府投入15.6亿元。 平阳县2012年旅游项目6个,总投资29.35亿元,累计完成11.61亿元,政府投入0.5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13个,总投资98.78亿元,累计完成38.85亿元,政府投入0.92亿元。 文成县2012年旅游项目17个,总投资57.39亿元,累计完成7.42亿元,政府投入2.4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28个,总投资79.8亿元,累计完成12.86亿元,半年度完成4.86亿元,政府投入3.85亿元。 泰顺县2012年旅游项目11个,总投资209.98亿元,累计完成11.79亿元,政府投资1.08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21个,总投资284.09亿元,累计完成29.18亿元,政4.52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

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爱国卫生工作制度 一、总则 1、为了加强本单位办公环境得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得工作与生活环境,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办公区内卫生设施得设置、建设、管理、维护与环境卫生得清扫保洁以及废弃物收运处理。 3、凡在本单位工作得员工与外来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4、工会为环境卫生管理得职能部门,负责单位得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它科室都应当按照各自得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得管理工作。 5、环境卫生设施得开支经费由工会提出计划,经领导审批后,由财务科监督使用。 6、工会应当加强有关环境卫生科学知识得宣传,提高职工得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得环境卫生习惯。 7、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得劳动。 8、室内(公司统一使用得除外)得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 二、公共区域得清扫与保洁 9、公共区域(包括会议室、宣传设施、公告栏、厕所、公共绿地、公共走道及阶梯等)得清扫与保洁,由保洁人员负责。会议室、

厕所、公共走道及阶梯等至少每日清扫一次,定期对公共厕所、垃圾设施等场所实施药物喷洒,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无异味、无污秽;宣传设施、公告栏、公共绿地等位置,每周清扫一次,做到无垃圾、无积水、无卫生死角。 10、各科室应当按照工会划分得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 11、临时占用道路或场地得部门,负责占用区域与占用期间得清扫与保洁。 12、禁止在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将卫生责任区内得垃圾扫入道路或公共场地,禁止在办公区内焚烧垃圾与树叶,禁止随地吐痰与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 13、排水沟应经常清除污秽,保持清洁畅通。 14、必须按工会规定得区域与位置停放车辆,严禁乱停放自行车与汽车。 15、单位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猫、狗等家禽与动物。 16、办公区内得树木、花草须加强养护与整修,保持鲜活完好,不准损毁、攀摘或向绿化带抛弃垃圾,不准利用树木或其她公共设施晾晒衣物。 三、室内卫生得管理 17、各科室都要建立每日轮流清扫卫生得制度。 18、室内应保持整洁,做到地面无污垢、痰迹、烟蒂、纸屑;桌面、柜上、窗台上无灰尘、污迹,清洁、整齐,窗明几净。室内无蜘蛛网、无杂物。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得研究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组长:陈积康牵头单位: 牵头单位:经贸局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新碧镇当前得缙云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得关键阶段。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园区开发步伐, 就是建设“四型缙云”,加快撤县建市进程得有效举措。通过几年得努力,我县得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存在得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就是体制机制上得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得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县委、县政府得部署要求,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就进一步完善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得问题缙云工业园区就是我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得发展平台, 也就是我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得主阵地。 (一)、发展基本情况缙云工业园区得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2000 年 6 月至2003 年 3 月,属新碧镇镇管园区,规划面积 530 亩;第二 阶段就是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得开发、建设与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 24、9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6、2 平方公里; 第三阶段就是 2006 年 3 月开始, 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规划面积 4、16 平方公里。 2005 年底, 到

缙云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9 亿元,完成开发1、94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75 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 87 家, 开工 87 家, 投产 79 家。工业总产值从 2002 年 3、5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得 20、4 亿元, 年均增长 79、96%, 税收从 2002 年得 960 万元上升到 2005 年得 4256 万元,年均增长 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为主得主导产业。2006 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实现税收6000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6、7%与 41%。 (二)存在得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园区开发得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得问 题逐渐显现,尤其就是管理体制等方面得问题,已对工业园 区得发展造成了束缚,影响到园区得正常开发、建设与管理。目前,新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得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与新碧镇政府,在当前得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与权责不清得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就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得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理应承担所在范围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得城镇建设主体就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得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得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得建设 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得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 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得浪费, 如工业园区范围内得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二就是土

关于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 鄄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年月日) 在接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调研通知后,我们根据市局通知的要求结合鄄城实际,认真商定了调研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县人才服务中心、县毕业生就业办组成的调研小组,对我县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研究了当前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方面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加强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加强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的实践及成效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构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整体联动的人才管理机制。调整充实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人事、财政、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就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加大人才和智力工作引进力度等方面提出

了条具体意见和措施。同时,明确县长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定期分析全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社会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并将人才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人才建设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外,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产业需要,制定了《鄄城县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纲要》,为全县人才工作的宏观决策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是建立全员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重点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紧缺人才加紧培训”的原则,整合县内外各类培训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大教育、大培训”的新格局。今年月份,组织全县强企业、六大产业排头兵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共人,赴清华大学参加了鄄城县企业家领导决策研修班,研修班的全部费用由县财政企业家专用培训基金中列支,这在我县尚属首次。今年月份,组织个全县“强”企业,一个是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菏泽市人社局、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主办的第二期职业经理人培训,县财政为“强”企业解决元的培训费。今年月份,集中培训了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人(次),培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次)和“乡土人才”人(次),有效促进了全县人才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是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遴选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遴选机制,大力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成都传媒集团关于“三重一大”决策 制度执行情况的报告 市国资委: 收到贵委纪委《关于开展2011年反腐倡廉工作调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集团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集团监察审计室对集团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集团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主要做法 去年,市国资委下发《成都市市属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后,集团高度重视,从强化学习培训、完善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等方面深入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并刚性实施。 (一)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思想认识。一是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方式,认真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相关通知等文件,深刻领会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把握其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通过学习,集团党委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规范集团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召开专题培训会,对集团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单位分管领导及办公室、人力资

源、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传达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详细解读集团制定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试行)》。专题培训会对集团总部及各单位管理人员领会、把握、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集团“三重一大”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和决策方式。集团按照市国资委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面梳理集团各项制度基础上,制定了《成都传媒集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集团党委会(董事会)、办公会是集团的决策主体;涉及“三重一大”的决策事项必须提交集团党委会(董事会)或办公会研究决定,两会在充分论证、酝酿的基础上,按照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的方式进行决策。二是严格划分决策主体的职责范围。集团先后修订了《中共成都传媒集团委员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定》、《成都传媒集团办公会会议制度》等制度,对集团党委会(董事会)、集团办公会决策权限和决策范围作了严格划分,对涉及集团“三重一大”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集团党委会(董事会)或办公会严格依照其职责和权限范围进行决策,有效规避了交叉决策、错位决策等问题。三是完善决策机制,规避决策风险。为规避决策风险,避免因信息不全面造成决策失

企业创新管理制度

企业创新管理制度 1.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战略 1.1促进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管理工作,规范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行为,在创新过程上和经费上充分保证创新研发及市场运作。 1.2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 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自主品牌建设。 1.3改进和完善公司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2.组织机构建设

2.1技术创新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公司领导、技术总监、产品总监与系统架构师为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公司创新项目的整体规划与研发管理,授权新项目的研发与上线,确定开发的优先级,并决定项目资源的分配,对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监控与管理。技术创新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奖励资金分配及验收进行评审。 2.2项目管理中心:由公司领导、技术总监、系统架构师、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为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并结合公司自身的业务和行业特点,为组织量身定制项目管理流程、培养项目经理团队、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提供顾问式指导、开展多项目管理等,以此确保项目成功率的提高和组织战略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2.3质量部: 由技术总监、系统架构师、测试组长为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建立产品研发的规范流程与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并报告研发产品的过程与质量,并监督项目团队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4研发团队:是创新项目研发的具体执行机构。公司指定的项目经理为团队的负责人,团队成员主要由研发经理、技术开发人员组成,负责公司创新项目的研发过程(项目计划、工程开发、项目质量监控与改进)和产品升级、维护直至最终版本的交付验收。 2.5开发协作部门(商务/运营/品牌):负责产品研发过程的顾问及业务指导,协助完成产品的需求调研、市场调研、资料收集与反馈,协助创新项目的产品转化。 3.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及专项奖励资金 3.1 一般规定 3.1.1 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遵守科学决策、竞争择优、公正透明的原则。 3.1.2 技术创新奖励资金是公司为促进经评审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而设立的专项鼓励性资金要遵守公正透明、专款专用和符合财务制度的原则。 3.2 项目立项申报 3.2.1技术创新项目征集采取主动选项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的方式。 ①、主动选项:是指公司技术中心结合行业生产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通用技术和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全

下马渡镇枫林铺完小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 一、卫生管理组织 校长室牵头,教导处、少队部、总务处具体实施。 组长:蒋鹏 副组长:刘友莲 成员:各班班主任少先队各班卫生委员 二、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学校卫生遵循“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方针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卫生工作。 2、学校成立卫生工作机构。形成总务后勤部负责,校医、教师、学生日常检查的卫生管理体制。 3、学校制定《卫生管理条例》,按照本条例规定对卫生工作进行奖惩、考核、检查与评比。 (二)饮食、饮水卫生 1、为方便师生生活,学校设立餐厅。学校餐厅的食品卫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食品卫生规定。卫生的具体状况由后勤处作经常性、不定期检查,杜绝食品中毒事件和传染病的发生。 2、学校餐厅应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的规程操作,做好环境卫生、餐具消毒工作,有专职人员作清洁卫生,又专用的卫生工具和消毒设备,此项工作,由后勤检查监督。 3、学校应提供合格的饮水设备,并提供经过消毒的饮用水,要严防“病

从口入”。 (1)、明确专人为学生饮用水管理员,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明。 (2)、教育学生养成不喝生水的良好习惯,坚持喝开水或矿泉水。 (3)、学校、班级要经常检查学生的饮用水情况,并随时教育学生不喝生水。(4)、每学期检查确认供应商资质,索取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按月索取饮用水质检测报告,每月2次定期对饮水机消毒、清洗双方签字留档,并索取清洗人员健康证明。每学期将清洗后的 水样送相关部门检测。 (5)、从事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6)、饮水机应远离黑板,防止二次污染。 (7)、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三)教学楼卫生 1、教师应为人师表,搞好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务、维护公共卫生。 2、员工办公室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无灰尘。 3、为保证教学楼内的卫生,每天由校医、值日教师、值周学生对教学楼 内卫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4、禁止学生将外买食品带入教学楼内,禁止在教学楼内吃任何食品(食 品供应除外),包括饮料。 (四)各办公室、部室卫生 1、各处室要搞好本部门的卫生工作,保持办公室的整洁。 2、对接待工作使用的饮水器具实行消毒制度,作清洁消毒。 3、室内物品摆放自序,椅子放在办公桌下面。

管理体制 & 运行机制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具体地说:管理的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在中央、地方、部门、企业整个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社会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如市场运行机制、竞争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机制 制度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机制 有多重含义,例如用机器制造的;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等等。与我们常说的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首先,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随意改变的。其次,机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一种偏好或经验。例如监督机制,不仅指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而且应该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第三,机制是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的,而方式、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种形式和思路。机制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单纯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则因人而异,并不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第四,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而方式、方法可以是单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党的建设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 “机制”和“体制”的区别 “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