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最新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最新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最新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最新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⒋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教师可在具体实施中酌情处理,因材施教。

⒌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一方面为教材编写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㈠知识与能力

⒈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⒉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⒊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

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⒌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⒈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⒊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⒋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⒌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

⒈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⒉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⒊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带答案的)

陕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和的需要。 2、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的指导下,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4、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发展 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结合的呈现方式。“”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6、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7、历史教学要以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选项中其中属于评价的基本方法的是(): ①历史习作、②历史调查、③纸笔测验、④历史制作、⑤学生观察、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是课程的灵魂。 A、课程内容 B、课程理念 C、课程目标 D、课程结构 3、下列各原则中不属于历史教学评价原则的是()。 A、全面性原则 B、广泛性原则 C、综合性 D、多样性原则 4、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A、能力 B、人文 C、科学 D、人格 5、历史()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A、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D、人物 6、下列不是自主学习包括的含义的是()。 A、主动性 B、独立性 C、自控性 D、交往性 7、()是历史任务的提出和传播者,是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A、杰出人物 B、历史人物 C、科学人物 D、英雄人物 三、简答:(共47分) 1、初中历史课程分为哪几个学习板块?(8分)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科学定位·实践反思·重归时序·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任何课程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因社会的需求而产生,也因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因此,任何历史上存在过的课程都有其历史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又必将受到新的价值观的挑战。现代历史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完全区别于传统历史教育的地方就在于充分发挥历史学塑造合格现代公民的功能。公民教育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即“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科学定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标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既明确了中学历史课程是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又将历史课程定位在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二、实践反思 新历史课程实验从2001年9月开始,首先是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到2002年秋季,扩展到530个省级实验区;2003年时,全国已有1642个县市的3500多万学生在使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2004年时发展到2576个县区使用新教材,约占全国的90%。至2005年秋季,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加入了新课程的试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编制,确保了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将其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规定了课程实施的计划、学时等,使得历史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保证。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认可和重视。在实验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接受并不断深入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主动、积极地开展教学研修,进行校本教研。新课改的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在教学方式上,从以往的注重教师传授历史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与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特别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大为提高。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基本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教科书、只教教科书的观念和做法,而是将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的视野大为扩展,积极开发校内校外的多种历史课程资源,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材料。其中,乡土历史资源、视频图像资源、网络资源,以及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使得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信息资源得到适当的运用,从而使得历史课程资源在种类上、形式上、渠道上多种多样,教学材料丰富多彩。各地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各种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评价的类型也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使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实践证明,课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课改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课改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是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的宝贵财富,为课改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重归时序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要求应以感知为主,应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特别是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性、通识性和发展性,精选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线索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坚持时序性,要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关于“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弱化,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内容的编制上,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同时,注意与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7111139840.html,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作者:徐蓝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6期 一、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到核心素養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二、将教、学、评、考各个环节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评—考”一体化,即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通过基于史料 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拓展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情境,如“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通过多维度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为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创造条件。 四、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认真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所谓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史料解释历史。 五、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教师要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所描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细化评价目标指导教学与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C)A.教学建议 B.评价建议 C.课程目标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B )。 A、思想性 B、逻辑性 C、人文性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 C )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爱国主义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③重要的历史概念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阐明”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 B )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D、功能 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 7、充分体现( A )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A、育人为本 B、普及历史常识 C、教学方式的创新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 B )有着重要作用 A、科学素养 B、人文素养 C、道德素养 9、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 B )和现代化。 A、单一化 B、多样化 C、简单化 D、复杂化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C ) A、发展变革 B、改革开放 C、改革创新 1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核心是( A ) A、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B、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C、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核心 12、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B)教学方式的实践。 A、合作法 B、探究式 C、讨论法 13、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 A )条件。 A、基础 B、特定 C、保障 14、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C )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A、学习能力 B、整体 C、个体 15、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B)能力。 A、学习 B、实践 C、表达 16、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是考查学生( A )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 B、历史学习结果 C、历史常识 17、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的主体的(B),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 A、单一化 B、多元化 C、形式化 18、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A) A、历史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19、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的( C )。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7) 一、成长中的我 (7)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10)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1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9) 一、教学建议 (19) 二、评价建议 (21) 三、教材编写建议 (21)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23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追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话、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新)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标实验稿的思路与特点 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 明确中学历史课程是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突出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性质,将历史课程定位在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 2.全面地阐释课程目标 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更为明确地提出了能力目标; 首次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注重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标的表述,是以学生为行为主语,并在行为动词方面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3.强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点,尽量避免课程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使历史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代社会,既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活动。 4.建构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力图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中学历史学习体系,采用了主题式的模式进行编排,突出历史时代主题,每个教学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进行知识的建构,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各历史时期的重点问题进行认识。同时,精选课程内容,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课程的难度。 5.提倡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新历史课程在编制时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通过教学活动建议,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的活动,设计 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鼓励教师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多样的组织与引导,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6.提出了指导性的评价建议 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检测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 二、对课标修订的具体做法 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期 (4)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5)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6)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7)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8)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9)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 (10)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1)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2)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3)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4)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5)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6)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7)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8)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5、隋唐时期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实施细则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实施细则 吃透和领会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是规定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规定着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等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依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纲领性导向。所以,必须下功夫解读历史课程标准,这是搞好历史教学工作的前提。 .解读要求 1. 用新课改理念进行解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解读时要本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不是单向的。它统筹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谋求逻辑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注重启发引导并重视学生主体的民主参与,建构精心预设与灵活生成相统一的过程。好教师的标准不再是会教教材,而是会在课标引领下巧用教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尊重课标与教材,又依据所教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对教材做恰当的改造,使教与学有机统一,坚决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2.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重视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倡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明确相关的课程内容及本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把课标要求分解在各册教材和每一单元每一课中,重点和难点一步到位。历史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现实,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上把每个知识点讲到怎样的深度都做了一定的规定,比如“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 “知道” “了解”“说出”“讲述”“简述” “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 “理解” “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这样,就可以克服我们在教学中不知道怎样把握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有些教师刚接触到新教材时,未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也就不能从旧教材的体系中摆脱出来,所以就一些知识点到底讲到怎样的深度和广度胸中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 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 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学习要点: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材料1]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 [材料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 学习要点: 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 (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基本理念 (6) 三、课程设计思路 (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一、知识与能力 (7) 二、过程与方法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 一、中国古代史 (9) 1.北京人 (10) 2.文明的曙光 (10) 3.先民的传说 (10)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0) 5.青铜器和甲骨文 (10) 6.动荡的春秋时期 (10)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11) 8.百家争鸣局面 (11) 9.秦统一中国 (11)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11)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11) 12.西汉的建立 (11)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1) 14.“丝绸之路” (11) 15.东汉的兴亡 (11)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11) 17.三国鼎立 (11)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2)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2) 21.活动课 (12)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12)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2) 24.盛唐气象 (12)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12)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 27.北宋的政治 (12)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2)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 35.明朝的统治 (13)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13)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3) 38.明朝的灭亡 (13)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4)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4)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14) 44.活动课 (14) 二、中国近代史 (14) 1.林则徐禁烟 (15) 2.鸦片战争 (15)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4.太平天国 (15) 5.洋务运动 (15) 6.中日甲午战争 (16) 7.戊戌变法 (16) 8.抗击八国联军 (16)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6) 10.辛亥革命 (16)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16)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6) 13.新文化运动 (16) 14.五四运动 (16)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16) 16.北伐战争 (16)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7)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 20.工农红军长征 (17)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7)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7)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17)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17)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26.内战爆发 (17)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 28.活动课 (18) 三、中国现代史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

201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 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 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三 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时,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天文学、数学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它创建的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 主要途径。唐初统治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到开元年间,唐朝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国力达到顶峰。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结束了这种盛世景象。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 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利弊兼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占据江南的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版图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 壮举。但明朝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最 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旧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吏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人口增长使人均可耕地面积下降。从 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