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傩戏(德江傩堂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神灵——德江傩堂戏

德江县地处贵州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楚地之巫,实以歌舞为职,目的是乐诸神。《说文》里对于巫的注释是“女能事无形,以歌舞降神者也。”德江傩堂戏就是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现已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土家人叫“杠神”。巫术、原始宗教崇拜和戏剧相交汇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小说《神巫之爱》中,对这德江傩堂戏的演出有十分传神的描写:“他(指神巫)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直竖。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珠绘龙虎划黄纸符咒。手持铜叉和镂

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

还用呜呜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他双脚不鞋不袜,

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铁犁。那健全的脚,

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转折的

姿势,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人倾倒。那在鼓

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

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

精灵所在。”

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傩堂戏内容和剧目逐渐增

多。按内容其剧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始祖戏内容,

剧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锋》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

还愿的古代戏种。第二类是正本戏,又可分为大戏、小戏和

折子戏三种,不仅包含传统戏内容,还包含了属地方性的戏。

而折子戏剧目有《庸堂会》、《梁祝姻缘》等等,为人们喜闻

乐见。它的曲调唱腔发展至今约有二三百种,不一而足,皆

随内容而变化。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是"十二大腔"。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原生态性,它与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本质上也就是宗教祭祀的戏剧化和通俗化。它保存着戏剧最古老的传统,并清晰地表现出戏剧演变的历史脉络。它为中国的中古戏剧史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原生态标本。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3年,德江县

成功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来自中、日、韩、

德等国内外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参会。2006年,德江傩堂戏被

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月福和同镇的傩

坛师安永柏,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

“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美就蕴藏在那原始却纯净澄澈的歌舞之中。曲目有情,人亦有情,听戏人入戏里,演戏人出戏中。傩堂戏曾经在巴山楚水之间生生不息,也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薪火相传。

南丰傩文化记事初稿-中国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大事记(初稿) (1953年——2014年) 曾志巩 1953年 2月,南丰廓背园《文王访贤》和水北村《和合》舞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获省古典艺术奖旗两面。《文王访贤》并选拔参加中南区民间文艺会演,艺人李水生后又参加了中南区的民间文艺巡回演出活动。 1954年 春节期间,在县人民会场举行傩舞会演,26个傩班分别在两个舞台上表演。 1955年 ?月,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黄芝冈到南丰考察傩舞。 1956年 春,中国舞蹈研究会调查小组盛婕一行7人,于3月30日至4月28日先后到江西婺源、乐安、南丰、黎川、遂川5县调查傩舞,10月在《舞蹈学习资料》发表《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并将各类跳傩、跳鬼、玩喜等多种形态的面具舞统称为傩舞。 1957年 3 月,石邮傩舞《判官醉酒》(2人)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行前在省内各专区巡回演出。 ?月,抚州专区举行首届职工文艺会演,县工会和县文化馆合作选送的傩舞《和合》获节目奖和演出奖。 同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广州军区歌舞团、空军歌舞团的专业舞蹈工作者来丰采风。(?)

1958年 1月10 日,抚州专区举行首届农村文艺会演,县文化馆选送的《傩公傩婆》获创作奖和节目奖。 5月,石邮傩班9人赴南昌,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新闻》摄制组为其拍摄新闻专题片。 同年,文化馆文艺工作者与廓背园艺人合作,编创的新傩舞《蜜桔大王》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农村文艺观摩会演。 1959年 ?月,江西省歌舞团以南丰《和合》为素材创作的《丰收乐》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会演。 1960年 元月,南丰文艺学校学习演出的《丰收乐》在专区农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演出,获奖旗和奖金。 2月,正月初一至初三,县文化馆在人民会场举行文艺演出,白天为傩舞表演,廓背园、周家堡等傩班演出28套节目。晚上举行灯彩晚会和文艺节目表演。春节期间农村有32个傩班活动。 1962年 ?月,中共南丰县委文教小组工作意见指出:文化馆“对民间传统性文艺要挖掘。已挖掘的要进行抢救,特别是抢救南丰傩舞、竹马,否则会影响迷信传播。” 5月底,专署文教处召开全区音乐工作会议,研究收集民歌,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会上要求南丰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傩舞音乐。 1963年 ?月,廓背园李水生出席江西省第三次文代会,并当选区为省舞协理事。 同年,江西省歌舞团和全国总工会煤矿歌舞团的编导来南丰学习傩舞。

傩堂戏的面具教案

傩堂戏的面具教案 德江一中喻江南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德江傩堂戏面具的艺术风格、起源、发展。 2.通过欣赏各种面具,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比较分析表现形式和方法。 3.通过学习面具五官变形的造型手法,让学生喜欢面具艺术,大胆地使用色彩表现变形的形象,并对其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德江堂戏面具的起源以及发展,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具准备:有关课件、图片、道具 四、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这个视频播放的表演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普通表演有什么区别。(播放视频:面具祭祀表演。40秒左右)。 (二)授课: 1.了解德江傩堂戏面具的起源和历史 德江傩堂戏又名傩戏或杠神,和其它地区的傩戏一样,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属于古傩的一种。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

旨在酬神还愿的傩堂戏。它是集傩祭、傩仪、傩面具、傩歌舞、傩技、傩戏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德江傩堂戏从80年代初得以复兴开始,至今走过了近30个年头。2006年,它以其自身文化特色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列。所以,德江又称为“傩戏之乡”。 2.介绍德江傩堂戏面具中有代表性的面具人物 面具是德江傩堂戏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是刻画傩戏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面具除了在戏中扮人物外,还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农村还用以作驱邪图腾挂在大门上或房中。这里只简介十二面最具特色的面具。 ①唐氏太婆 唐氏太婆又叫唐氏仙娘(有的傩坛唐氏太婆与唐氏仙娘为两人),是傩堂戏中最重要的神祗之一,其职司是打开桃园三洞请出24个面具。唐氏太婆面具为老妪造型,头梳发髻,满面皱纹,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手法写实,是典型的农村老妇形象。 (唐氏太婆)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作者:苏翔 来源:《歌海》2019年第05期 [摘; ; 要]贵州傩文化历史悠久,多层次、多种类、丰富的文化积淀使其闻名于世,近年来贵州傩文化逐渐由原先的保护、传承为主向开发与经营上转变,从研究贵州傩文化发掘的现状出发,以探讨这一现象对傩文化发展的启示为出发点,采用举例和实践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贵州傩文化发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贵州与其他地区傩戏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傩文化;挖掘;利用;启示 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文化现象,曾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不同的国家、地区,傩文化因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很多地区的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殆尽,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传统的地区更是少之又少。傩文化因为傩戏的发现与推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外界的关注。我国的傩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在西南贵州等地至今保留较为完整良好的傩文化生态环境,这对于发掘与研究、利用傩文化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阐述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阐述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大约30%,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如侗族、彝族、土家族等,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傩文化特色,因少数民族深厚的傩文化资源,学术界赠与“中国古文化活化石”“中国原始文化活化石”等美称,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多学科研究价值,贵州傩文化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 研究傩文化就必须研究其载体傩戏,贵州傩戏目前发展状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以汉、彝、土家等民族傩戏为代表的民间傩系列,以汉、土家、彝族地区的傩祭祀为发展的第二层次,以贵州地戏为发展的较高的第三层次。傩文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与地区的民俗习惯具有密切的关系,傩戏十分重视流程与服装道具的运用,不同的傩戏中的道具与举办地点、支持人物与流程有所差异,对于祭祀祭拜的神灵、信仰的宗教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面具在傩戏中是重要的文化价值符号,在傩戏表演中,面具代表的是神化的英雄,雕刻生动形象,是根据当地的民间神话传说制作的,在如今的傩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过程中,对傩面具的制作的推广,也带动了许多地区傩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一些地区与产业的傩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带动了贵州某些少数民族家族与地区的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傩文化、家族、产业、地区经济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发展。

云南傩文化归总

【民族文化研究】 略论云南傩面具及其文化审美特征 ※ 李福军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关键词] 云南傩面具;文化内涵;审美特征 [摘 要] 云南傩戏面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云南各民族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的复合产物,从中可窥视到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习,看到云南各民族的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有代表性的几种傩戏的面具,透析云南傩面具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4)01-0020-05 傩面具作为古代原始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表现形态,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至今仍然能够在一些地区、一些民族中与现代文化并存,并大量地活在不少民族民间的广阔艺术天地里。傩面具与各民族的某些习俗或宗教祭祀结合后,成为某些民族所独有的艺术形式。以面具文化为主体的艺术活动有:傩歌、傩舞、傩戏、纹面、纹身、脸谱、吞口等,这种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同时并存的原因,是因为傩面具具备了自身的艺术个性,而且在许多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这种艺术个性与某些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使这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环境中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在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的云南,因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的影响,以傩歌、傩舞、傩戏为主的原始文化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态得到较完好的保存。作为云南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复合产物的傩戏面具,体现了云南各民族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他们通过戴傩面具祭祀、演出等方式达到人与神、人与鬼、灵与肉相契合的目的。从中反映出云南各民族生活与信仰的方方面面。傩面具文化既属于宗教,又属于艺术,它可以在歌舞场上给人们带来世俗的欢乐,又可以引发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思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一切宗教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们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力量形式。”傩面具正是这种力量的表现。昭通端公戏中,端公运用法器,念动咒语,施以灵符,其目的全在于祈求神灵来驱疫赶鬼,保护自己。 在原始社会早期,各民族的先民的思维还不能超出对自然界和人群关系最直接反映范围的时候,宗教还没有产生。作为宗教形式的“傩祭”当然不会产生。随着人类在劳动中的发展,先民们有了较发达的大脑,逐渐产生了对较复杂问题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才开始考虑人和外界的关系,于是产生了灵魂的观念,产生了人类的迷信。当人类进入原始氏族阶段后,又按照氏族部落的形象,产生了神的观念,于是就有了祭神的迷信。显然,这时人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又因为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周围自然界的赐予,无法抗拒自然界发生的如风、雨、雷、电等现象的侵袭,并把它视为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自然界产生了崇拜和迷信,这就是人类在蒙昧时代产生的“万物有灵”观念,即崇拜自然物的观念。嗣后,人类又经过一段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崇神、祭鬼仪式,产  2004年1月 第36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 nal of Yunnan Norm al University Jan.,2004 Vol.36No.1   [收稿日期]2003-08-26 [作者简介]李福军(1972—),男,白族,大理剑川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傩戏研究”课题[02K U Y013]论文。

傩戏(德江傩堂戏)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神灵——德江傩堂戏 德江县地处贵州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楚地之巫,实以歌舞为职,目的是乐诸神。《说文》里对于巫的注释是“女能事无形,以歌舞降神者也。”德江傩堂戏就是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现已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土家人叫“杠神”。巫术、原始宗教崇拜和戏剧相交汇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小说《神巫之爱》中,对这德江傩堂戏的演出有十分传神的描写:“他(指神巫)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直竖。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珠绘龙虎划黄纸符咒。手持铜叉和镂 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 还用呜呜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他双脚不鞋不袜, 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铁犁。那健全的脚, 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转折的 姿势,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人倾倒。那在鼓 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 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 精灵所在。” 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傩堂戏内容和剧目逐渐增 多。按内容其剧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始祖戏内容, 剧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锋》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 还愿的古代戏种。第二类是正本戏,又可分为大戏、小戏和 折子戏三种,不仅包含传统戏内容,还包含了属地方性的戏。 而折子戏剧目有《庸堂会》、《梁祝姻缘》等等,为人们喜闻 乐见。它的曲调唱腔发展至今约有二三百种,不一而足,皆 随内容而变化。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是"十二大腔"。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原生态性,它与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本质上也就是宗教祭祀的戏剧化和通俗化。它保存着戏剧最古老的传统,并清晰地表现出戏剧演变的历史脉络。它为中国的中古戏剧史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原生态标本。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3年,德江县 成功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来自中、日、韩、 德等国内外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参会。2006年,德江傩堂戏被 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月福和同镇的傩 坛师安永柏,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 “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美就蕴藏在那原始却纯净澄澈的歌舞之中。曲目有情,人亦有情,听戏人入戏里,演戏人出戏中。傩堂戏曾经在巴山楚水之间生生不息,也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薪火相传。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在人类共同的历史中,都经历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阶段,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现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存留,比如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等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但中国的.傩文化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堪称“世界的瑰宝”。然而这一不可再生的瑰宝,今天却亟需我们的保护。 在流传至今的傩戏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原始崇拜和生命意识的冲动。色彩艳丽的傩画像、造型夸张的傩面具,透视出原始人类心灵深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强烈欲望。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傩文化,涉及民俗、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戏剧等许多艺术门类,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等诸多研究领域。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资源在讲述先人故事的同时,也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大量流传,真正古老的面具却因为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变质、损害。在一些地区,傩文化正在变调、变味,它的学术价值也受到影响。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傩戏、傩文化在人类历史文化轨迹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保护、研究和发展傩文化,首当其冲就是保护文化的原生态。这意味着傩技、傩仪、傩戏不能脱离它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土壤,成为死气沉沉的观赏品。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说:“它们(傩文化)和现代社会,特别是和现代的生产力、现代的科技,它有时候是格格不入的,它们产生了一种冲撞,在现代科学时代,它们将会逐渐的消失,因此,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让它们消失下去呢,还是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还是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因为它们毕竟代表我们中国,古代人类所走过的历史的足迹。”

傩文化介绍

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经千年传承,虽不断有新的文化艺术甚至是观念意识上的渗透,但至今仍保存了古代傩祭仪式中程序法则的传统性和完整性,已被文化部授予“傩舞之乡”,全县共有173个傩班。整个傩祭活动,有如一部庞大的古舞活动。 在这主要说的是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石邮村是个以吴姓为主的古村落。石邮村傩舞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傩舞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江西德安的傩戏,除了戴傩面具跳之外,甚至还有7个小木偶做道具,“戏”的成分更多一些。石邮傩只有肢体动作,是典型的“哑傩”。石邮傩保持着强烈的仪式和宗教色彩,他的傩舞还被称为“老傩”,因为它保留了绝大多数汉族先民自身的信仰和崇拜取向,较少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具有更丰富的原生意识表征。与其他傩班不同,石邮村傩班是村中吴氏家族的“私有财产”六个世纪以来,石邮村傩班一直是八位“伯”,且具有严格的辈分排列,按资论辈是惟一的也是权威的法则。从大伯到八伯,跳傩是终身制的,只有一位去世了,下面的各位“伯”才能递补上来,最小的八伯由“头人”从村中的杂姓中挑选一位补足空缺,但傩班人员的总数必须是八位。村中吴姓家族的成员是绝对不能去跳傩舞的,因为相传石邮村的傩舞是吴氏先祖——永乐年间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令的太尹公吴朝宗告老还乡时带回的,当时是由八位仆人跳傩给吴家人欣赏。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吴氏家族绝不自己跳傩,也不允许族中的其他子弟跳。 石邮村傩祭过程,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进行,活动包括起傩、跳傩、搜傩、圆傩一套完整而又丰厚的古老仪式,统称为“跳傩”。起傩就是在傩神庙中请神,请神之后便是傩班经过村中每户时家家必须鸣鞭炮迎接拜年,即所谓“参神”。“参神”完毕后开始“跳傩”仪式,傩班人戴上面具,身着朱衣,在村中公祭场所随锣鼓声起舞。并且家家户户的人都拿着祭品去傩圣庙参拜,村中“跳傩”的前后回程路线千百年来一直未变,独特的古舞风貌一一呈现。及至正月十六下午,在傩神庙前举行“搜傩”仪式,由三人分饰钟馗、开山、大神,以示捉鬼成功,预示着一年平安大吉。活动一般至次日凌晨结束,傩班弟子齐列傩神太子前,向傩神通报各家供奉的点心、饭菜,以求傩神佑福村中每户老少,此谓“圆傩”。最后,是在正月二十五左右举行“傩神安座”,冲洗傩祭用具、擦好面具、洗净朱衣、依次序放入箱中,存在傩神庙阁楼。至此,每年的傩祭活动结束,村中归于平静。同时石邮的傩又称老傩,只舞不唱,是典型的哑傩,原始色彩浓厚,保留着刚劲、质朴、威武、粗犷的风格。舞步有“禹步”,手作“香火诀”,舞时气势磅礴,情绪奔放,节奏热烈明快。“手脚弯钩身段圆,发怒晃头笑抖肩,只见身子不见脸,一招一式踩鼓点”是石邮村傩班表演的艺术特色。而萍乡的“军傩”又另具特色,表现傩神点将驱邪的浩大场景。萍乡石洞口“军傩”表演从“点将出兵”开场,接着是“王爷搁剑”、“太子耍刀”、“钟馗驱鬼”等,最后以“班师回朝”结束,形成了完整、威武的傩舞过程。整个傩活动的时间较长,非常热闹,有很多在哪有亲戚的都跑去看。 石邮村傩文化的古朴之处在于其文化的丰厚翔实,赣傩传播范围广,数量多,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 ——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 目录 一.傩文化简介 二.文化与传承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 五.傩文化之我见 六.参考文献 一.傩文化简介 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玉皇大

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黔东北(铜仁地区)傩戏群,黔北(遵义地区)傩戏带,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 傩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涵盖面广,影响层面深,对于民俗研究具有巨大的贡献。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可研究的民俗文化。下面我想在几个方面上对傩文化进行个人理解上的阐述。 二.文化与传承 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因此,“傩”

傩文化—傩舞傩戏—安顺地戏与面具

明王朝建立初期,国内局势极不稳定,元朝残存势力的拼死反抗,边疆“诸蛮”不停地叛乱。为了防范“诸蛮”叛乱,朱元璋令择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时,明军在安顺、平坝一带,设置屯、堡、卫、所驻扎人马。贫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屯田的结果,巩固了边疆,养活了士兵,发展了当地经济,及把中原文化带进来。 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军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也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 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安顺地戏《瓦岗寨》 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子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戏面具的戴法与傩堂戏不同。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而不是象傩堂戏那样戴在脸上,这是便于武打。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除主将外,还有小军、道人、丑角、动物等类别。诸多面具中,武将面具最复杂,可细分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

传播学视野下的傩堂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6c11951047.html, 传播学视野下的傩堂戏 作者:冉婧 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5期 【摘要】傩堂戏向来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涌动和大众传媒的介入,它的传播方式已由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转变为多渠道的传播。本文将从傩堂戏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对傩堂戏的传者、内容、渠道、受者和效果的分析,为傩堂戏今后的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播傩堂戏人际传播大众传播 一、傩堂戏和传播学研究意义 自有文字以来,傩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其所产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傩戏作为傩文化的载体,在经过了从傩祭到傩舞再到傩戏的这 样一个过程也随着地域、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种类。贵州德江的傩堂戏向来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业内人士有“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德江”的说法。德江 傩堂戏是傩戏家族中的一员,它属于傩戏中的民间愿傩,即是愿主请来傩坛班进行“还愿”的活动,因演出时多在主人家的堂屋进行而得名,又叫傩愿戏、傩坛戏。据专家考证,德江傩堂戏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最系统、最原始的剧种。曹禺先生把其比喻为可以和长城相媲美的奇迹,同时 发出了“中国戏剧史应当重新改写”的感叹。傩学研究泰斗曲六乙先生在观看完德江傩堂戏演出后说“德江的傩堂戏太好了,给我们民族保留下来一份珍贵的遗产,反映了土家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傩堂戏的传播方式也由原来面对面的人际传 播转变为更灵活的传播方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媒的介入更为这种濒临消失的 剧种提供了起死回生的机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主体是否发生变化?传播的渠道是否更为多样?传播的效果是否更佳?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传播学的角度逐一厘清,给以后傩堂戏的传播方向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二、傩堂戏传播中的基本要素 (一)傩堂戏传播主体 德江傩堂戏的传播主体主要有:

傩戏

傩戏 傩戏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目录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 展开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浙江省长兴县傩戏 现状传承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 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

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1]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 编辑本段表演特点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 傩戏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

贵州铜仁傩堂戏及其文化精神

贵州铜仁傩堂戏及其文化精神 郭大章1 , 王天培 2 (1 重庆巴蜀中学渝东分校,重庆奉节404600; 2 重庆市梁平中学,重庆梁平405200) 摘 要:作为远古社会中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之一,傩的产生、延续和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傩戏研究界有一种说法:世界的傩戏在中国,中国的傩戏在贵州,贵州的傩戏在铜仁。试图从铜仁傩堂戏的渊源、内涵以及特色着手,分析铜仁傩堂戏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其文化精神价值。 关键词:傩堂戏; 渊源; 内涵; 宗教信仰; 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9)07-0011-05 Nuo Tang Opera in Tongren ,Guizhou and Its Cultural Spirit GUO Da-zhang 1 , WANG Tian-pei 2 (1 The East Branch of Chongqing Ba Shu Middle School,Fengjie ,Chongqing 404600; 2 Chongqing Liang ping Middle School,Lian gpin g ,Chongqing 405200) Abstract :As one of the sacrificial ceremonies in the ancient pri mitive religious community,the emergence,spread and renewal of Nuo Opera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There is a saying in Chinese research on Nuo Opera:Nuo Opera of the world is in China,Chinese Nuo Opera i s in Guizhou,Guizhou Nuo opera is in T ongren.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igin,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ngren Nuo T ang Opera,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on the formation of Tongren Nuo Tang Opera and its cultural and spiri tual values. Key words :Nuo Tang Opera; origin; connotation; religious beliefs; cultural spirit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简介:郭大章(1982-),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重庆巴蜀中学渝东分校教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 方面的研究。 王天培(1982-),男,土家族,贵州江口人,重庆市梁平中学教师,从事民间文化与文学方面的研究。 不同民族的生存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凭借这 特有的文化,他们又结成一个个社会聚合体 民族。同一民族的成员凭借其特有文化,去征服、改造和利用其生存环境,以创造所有成员的全部生存条件,维系该民族的延续。在这个连环套中,最关键的中间环节是文化。文化是研究民族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因而文化的实际状况也是多层次复合的构成。从东西到南北,地域之大并不是某一种或几种文化所涵盖得了的。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除了儒、道、佛三家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民俗文化,譬如北方的萨满文化,长江流域的巫文化,西南和中原地区的傩文化等等。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渗透,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部,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等时至今日仍为傩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傩戏群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即地戏、傩堂戏、变人戏。为了研究便利,笔者特从有 傩戏之乡 美誉的贵州铜仁地区着手,引领读者去解读这一古老而神秘 的傩堂戏文化。 一、铜仁傩堂戏的渊源(一)铜仁傩堂戏的由来 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地处湘、鄂、川、黔边区,乌江、锦江纵贯全境,梵净山脉纵横全区。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肥林茂,宜耕渔猎。自古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等兄弟民族,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风情习俗、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睦相处。他们信仰崇拜傩,致使这个人类历史几千年来原始的、古仆的、神奇怪异的傩堂戏文化至今仍遍布铜仁地区城乡,目前全区尚有480多个班子(每个班子十人左右)广泛活动在民间,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铜仁的傩堂戏是独具特色的,它属于傩戏,是中国大地上众多傩戏中的一分支,它与彝族的变人戏(又名撮泰吉)、师公戏、师道戏、坛灯戏、地戏等等有区别,当然与傩、傩仪及傩戏有必然联系。但是傩堂戏又不能等同于傩戏,傩堂戏是在堂屋或摆手堂中(今天发展到院坝或庭院中表演)所进行的娱神悦人活动,才谓之傩堂戏。傩堂戏与音乐、舞蹈、戏剧紧密相关,面具、服装、道具、唱腔及唱词更是与当地人生活紧紧关联。在傩堂戏文化中,傩堂戏是整个文化因子中最重要成分,一切为这中心来展开和延伸,因此,称之为傩堂戏文化。所有表演展示营造气氛都是为其服务的,即傩堂戏中表演的阳戏和阴戏、仪式和仪轨、绝技和绝活使用,及其的面具、道具、服装;演唱中音乐、唱腔、唱词、 第28卷第7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28 No 72009年7月 JOURN AL OF HUAIHU A UNIVERSITY Jul .2009

铜仁地区傩面具

美术系学生作业(试卷) (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 题 目 浅谈铜仁地区傩面具的艺术魅力 课 程 中国民间美术 姓 名 冯 力 学 号 2011091134 专 业 美 术 学 班 级 11 美 本(2)班 时 间 2013/12/10 简短评语 成绩: 授课教师签字:

浅谈铜仁地区傩面具的艺术魅力 【摘要】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① ,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傩 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傩戏面具② 是根据 它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刻划出来的,如凶神的主要任务是驱邪打鬼,面具的形象狰狞恐怖,充满杀气。古老傩戏面具不仅是傩文化的珍贵文物,而且是古代民间雕刻艺术瑰宝。傩文化是铜仁地区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历史文化现象,虽历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接下来我对铜仁傩面具的文化、艺术造型及独特艺术魅力进行探析和初步研究,从傩面戏的历史来源,制作工艺,等做简要的说明论述。 【关键词】傩戏面具文化遗产雕刻艺术魅力 引言 当一股保护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流向我们扑面而来之时,在民间嗅到了傩文化散发出的古老而浓烈的文化气息,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入,傩文化被发觉,铜仁是著名的"傩戏之乡”,戴面具演出是傩戏的主要特征。铜仁傩面具,共有24个,它们是唐氏太婆一桃源土地、灵官、开路将军、关羽、引兵土地、押兵仙师、先锋小组、消灾和尚、梁山土地、秦童、甘生、开山莽将、掐时先生、卜卦先师、鞠躬老师、幺儿媳妇、李龙、杨泗、柳三、乡约保长、周仓、了愿判官、秦童娘子。这些面具是用白杨或柳木镂成脸胚,再雕刻上色而成。 文武旦丑角色表现粗犷、温善、凶悍、奸佞③ 、刚毅、英武、妍丽 ④ 、雕工刻法 各不相同,雕刻艺术既夸张、粗犷、又细腻。铜仁傩面具雕刻,虽是民间艺人所作,但保留了明清时期简括、庄重的艺术风格,实为雕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傩,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保存于贵州铜仁的傩傩面具,就其内容或形式来讲,乃是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傩文化由傩 堂戏和傩技构成,傩堂戏源于古代傩舞和傩祭⑤ ,其特点是不化妆,以面具区别 人物身份和性格,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被喻为“最生动的民间艺术”。 如今,傩幻化得更加多姿多彩,也作为种种有面具的和无面具的仪式化活动和非仪式活动,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企望和世俗生活里,活跃并繁盛。 一、傩面具的工艺制作过程 傩面具雕刻艺人多是会木工之人,奉祀鲁班为祖师。他们认为雕刻傩面具是制作“鬼神”,技艺含有神秘性,所以传承相对困难。1987年德江120余面傩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中国的傩事活动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商周,春秋,秦汉乃至明清,传留至今。最有名的大抵是楚国的傩舞活动。楚人“信鬼神,好淫祀”,而江西为楚国的管辖地,楚人的巫傩习俗也深刻地影响了赣傩的传承。赣傩从春秋一直保存至今,江西萍乡,其辖地至今遗存的起傩仪式“启师、请神—点将、发兵—行傩—归庙”就与公元前三世纪流传于楚国《九歌》祈神程式“布坛、迎神—降神—酬神—送神”颇为相似,而且《九歌》中的天神、水神等神灵,也可以在萍乡的傩神之中找到。说明萍乡傩可能与战国时期楚地古傩有较为紧密的关联,并有可能同时传播。 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属民间傩;地戏、关索戏属军傩;藏族聚居区大寺院的跳鬼,包括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属寺院傩。据有关专

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曾经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内的苗、侗、瑶、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跃的身影。 在傩戏形成的最初阶段,像戏曲的出现一样,它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当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上的宗教意识相应减少,很少人听说过傩戏,傩戏也逐渐消亡,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近年的京剧进课堂、黄梅戏行天下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傩戏却因解放以来破除封建迷信,导致文化形态遭到摧毁,只在某些偏僻落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