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内环境与自稳态(说课稿)

内环境与自稳态(说课稿)

内环境与自稳态(说课稿)

西外外国语学校卞慧芳一.专题说明

内环境与自稳态为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第二章内容,是对初中和高中<<生命科学>>基础型课程中有关内环境知识内容的系统拓展。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达到对内环境概念及稳态调节机制的理解。

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稳态概念在现代生命科学中已成为普遍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年高考中也经常涉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对内环境概念进行考察;对稳态的各种调节机制则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也经常出现实验分析题及实验设计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因学生准备知识不足,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虽然在第一轮复习中已经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但很多同学对此部分内容的掌握还只是停留在各独立的知识点,没有构建体系,前后贯通。本专题的复习,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并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内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说明内环境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人体是怎样保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稳定的,理解自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3.认识体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分布特点。

4.掌握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的调节机制,以及肾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5.理解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以及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

6.理解人体中血糖平衡的来源和去路,以及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7.初步学会血糖仪定量测定血糖的操作方法。

8.理解人体中血脂的主要来源、去路及其平衡。

9.理解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获得对图表信息识别、分析、理解的能力。

2.能运用掌握的基本原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由于水和电解质平衡引起的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2.关注体温调节失衡引起的中暑等疾病,学会中暑的自我预防和急救。

3.关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内环境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2.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和调节,及肾的调节作用。

3.人体体温的调节的机制。

4.人体血糖平衡及其调节的机制,糖尿病及其防治。

5.血脂的概念及其代谢的调节。

6.血压的形成及其调节。

四.教学策略

1.充分运用图解形式,对知识重点进行有层次地分析,并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整体性的把握。

2.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或实验模型等,以动态形式解决知识难点。

3.运用信息平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

五.教学过程

附:内环境与自稳态(学案)

内环境与自稳态(学案)

一.知识体系构建

二.基础知识扫描

1.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1)水的平衡

来源:饮水、食物、_________;排出:肾、皮肤、_________、大肠。(2)水和电解质的调节

生理变化

血浆含水量变化血浆渗透量变化

下丘脑抗利尿激

素分泌

排尿量变化

内分泌调节

上升

下降

神经调节

血浆

(3)血液、原尿、终尿在组成上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_作用,肾小管、集合管的_________作用。(4)试分析引起营养性水肿,脑水肿的原因。

3.体温的调节

(1)产热途径:骨骼肌、_________;散热途径:_________、呼吸、排泄。

(2)体温的调节

4.血糖平衡及其调节

(1)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

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血糖的调节

(3)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是指_____多、_____多、______多、______少。

试分析“三多一少”的原因。

(4)血糖测定的方法。

5.下丘脑在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6.血脂代谢的调节

血浆中的脂质成为__________,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它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血脂的来源是食物和________________,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脂的来源增加,如_____________饮食或体内脂质合成增多;血脂的去路减少,如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导致_________症。

7.血压的形成及其调节

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为________。在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壁上的侧

压急剧升高,大约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就称为__________;心室舒

张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值就是___________;两

者之差成为__________。

动脉血压的形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血压的相

对稳定是受_________中枢调节,并经________神经和________神经经传递至心脏和血管实

现的。血压过高会引起___________病。

三.典型例题解析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2.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

4.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5.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调节和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温度

感受器位于上。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和。(4)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

会引起细胞 。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 中枢兴奋。

6.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模式图

(虚线表示神经调节)。请据图回答。

(1)写出A~E 组织器官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是糖皮质激素,则是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试据图说明通过反馈调节使

血糖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匀按单位体重计算。

⑴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号家兔。

⑵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 。

⑶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 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 ,原因是 。

8.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 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 材料与方法

(1)家兔12只,2.5 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 溶液,乙组滴注0.9%,NaCl 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 ml,0.5 h 滴定。

(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 内兔的尿液量.

(二) 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

(2)原因:

(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与稳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1.理解内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解释和说明其意义。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并且能够解析一些实例。 能力目标 1.图形辨析能力、图形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 2.基本的绘图能力。 3.一定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善待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志品质。 3.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及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精讲实例缓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2.结合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条件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播放微课件直观显示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补充直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四大系统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在宏观上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教具准备 微课件、投影片、试管、血浆、蒸馏水、1%的盐酸、pH试纸等。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回忆人体的四个系统的知识。 ●教法建议 1.谈话法。 2.讨论法。 3.实验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我们知道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等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和它生存的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教学目标达成] 一、内环境 学生阅读:内环境的内容。 教师演示:微课件(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 学生思考:(1)环境概念中“内”“外”的含义。 (2)淋巴的形成过程。 师生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学生活动: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内环境中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 师生总结:由此可见,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提问: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获得的?(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分析,归纳: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指点: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以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那么,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二、内环境的稳态 学生阅读:内环境的稳态的内容。 投影片:(1)影响血液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正常人血液的pH是多少? (3)调节血液pH处于正常范围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回答:(1)主要因素有pH、渗透压、温度等。 (2)正常人血液的pH为7.35~7.45。 (3)缓冲物质(缓冲对)的缓冲作用。 下面以内环境的pH为例来说明 学生探究性实验:1.用加了抗凝血剂(柠檬酸钠)的血浆为实验材料,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甲试管中加入2 mL血浆,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溶液,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讨论:请部分学生将其实验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并分析实验现象。 例如: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当这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液的pH将发生什么变化?(多媒体展示) 师生总结: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就会与NaHCO 3 发生反应, 生成乳酸钠和H 2CO 3 ,H 2 CO 3 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 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 增加通气量,从而将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有过多的Na 2CO 3 发生反应,生成 NaHCO 3,过多的NaHCO 3 可以从肾脏排出体外。 教师总结: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也都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实验、实例的分析,我们归纳出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运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七年级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说课稿

关于《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处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在此期间,一方面,我国远古居民活动足迹不断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度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处经济文化区域,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两个最主要的区域,半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状况,河姆渡又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代表,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2.教材的内容要素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第一目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第二目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第三目是大汶口原始居民。 3.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学习客体,因而,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兴趣,但没有预习历史的习惯,因而课堂必须留给学生阅读教材时间,加上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比较适合根据一定的学习任务分段阅读。同时七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需要教师补充太多课外知识,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4.课题的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5.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这一章是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一章,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为本模块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2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性质,理解稳态意义,知道过敏水肿等现象的根本原因。 (2)能力方面: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价值观方面:通过组织水肿现象的学习使学生感悟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体验学习生物知识的好处。 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章内容所面对的是高二学生,通过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积累了一些生物学基本知识,不过本章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章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和草履虫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内环境概念。进而引入新课。 2 图文研习,讲授新课 根据《红楼梦》中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引出体液概念,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信息,明白不论女人还是男人,老人还是孩子其实都是水做的。 由课本图1-1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总结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而可引导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境,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然后提出问题:劳动后为什么会磨出水泡?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总结。 通过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引出内环境的概念,提出问题: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什么不同?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根据课本第四页资料分析,以血浆的化学组成为例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内环境的成分。以内环境中一些钠离子和氯离子为例,讲授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让学生讨论课本上的问题: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是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进而讲解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内环境与稳态 华中师大一附中汪红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1.理解内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解释和说明其意义。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并且能够解析一些实例。 能力目标 1.图形辨析能力、图形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 2.基本的绘图能力。 3.一定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善待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志品质。 3.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及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精讲实例缓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2.结合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条件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播放微课件直观显示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补充直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四大系统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在宏观上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教具准备 微课件、投影片、试管、血浆、蒸馏水、1%的盐酸、pH试纸等。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回忆人体的四个系统的知识。 ●教法建议 1.谈话法。 2.讨论法。 3.实验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我们知道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等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和它生存的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的呢? [教学目标达成] 一、内环境 学生阅读:内环境的内容。 教师演示:微课件(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 学生思考:(1)环境概念中“内”“外”的含义。 (2)淋巴的形成过程。 师生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学生活动: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内环境中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 师生总结:由此可见,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提问: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获得的?(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分析,归纳: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指点: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以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那么,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二、内环境的稳态 学生阅读:内环境的稳态的内容。 投影片:(1)影响血液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正常人血液的pH是多少? (3)调节血液pH处于正常范围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回答:(1)主要因素有pH、渗透压、温度等。 (2)正常人血液的pH为7.35~7.45。 (3)缓冲物质(缓冲对)的缓冲作用。 下面以内环境的pH为例来说明 学生探究性实验:1.用加了抗凝血剂(柠檬酸钠)的血浆为实验材料,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甲试管中加入2 mL血浆,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溶液,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讨论:请部分学生将其实验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并分析实验现象。 例如: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当这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液的pH将发生什么变化?(多媒体展示) 师生总结: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有过多的Na2CO3发生反应,生成NaHCO3,过多的NaHCO3可以从肾脏排出体外。 教师总结: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也都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实验、实例的分析,我们归纳出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运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_全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角度来简要阐述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 这一课直接讲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具有开章明义的作用。本科主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主题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具体说,还可以包含热爱劳动,学会生存,不怕困难,开动脑筋;热爱自己的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等情感目标。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另外,知识讲解上,可把氏族的概念及其特点的分析作为难点对待。 (二)备课主要思路 1.人自来有喜欢寻根的天性。“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女娲造人、亚当与夏娃,是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典型故事,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讲。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与欲望。注意问题:明辨神话传说和依据考古科学的断定,明确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最终归结到人是由古猿变来的。 2.“我国最早的人类”一目应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图片获相关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投放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如地点、年代、产生活、地位等,教师结合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适时点明一点:远古人类在缓慢的发展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来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3.“北京人”的发现,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师补充介绍:第一,比较具体地介绍1929年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第二,介绍迄今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讲这些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忆,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全部 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3)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 (5)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 (8)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一) (10)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二) (13)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一) (16)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二) (18)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说课稿(一) (21)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说课稿(二) (25)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7)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一) (31)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二) (33)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一) (36)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二) (39) 第三节大气环境说课稿(一) (41)

第三节大气环境说课稿(二) (44)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一) (46)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二) (49)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51)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说课稿(一) (54)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说课稿(二) (57)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一) (61)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二) (64)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一) (67)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二) (71)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4)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说课稿(一) (76)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说课稿(二) (78)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一) (81)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二) (85)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一) (88)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二) (91)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说课稿(一) (96)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的家园,也是目前为止在宇宙中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天体。要了解地球,首先就要了解地球的环境,因此,本节课揭开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在整个地理教学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新生的知识结构及其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含义,理解聚落的基本类别及差别,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以丰富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诠释聚落的含义、分类、差别及演变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交流来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民居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审美情趣,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能够举例说出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思考,并利用实例、多媒体展示来丰富学生的感知。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欣赏NASA地球影像的夜景导入新课。 展示:1.课题《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获知聚落的定义。 2.观看图片,感受城乡景观的差异。 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聚落的两种类型有初步了解,包括乡村聚落的不同类型及城市大致分类。分组讨论一: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并填表。 3.观看图片,城市和乡村是什么演变关系?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景观差异很大,但最根本的区别却不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是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一个聚落不管发达还是落后,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见证。 展示荒漠、山地、冰川及平原图,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 展示:文明古国的分布图,有什么共同点? 师生共同分析(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绝大部分都在温带) 合作探究一:地形、河流、植被素描图,强调五地的自然环境差异。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师:假设你在远古,要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你会选择哪里?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高中生物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年高考中都会涉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对内环境概念进行考察;对稳态的各种调节机制则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也经常出现实验分析题及实验设计题。从整册书的安排来看,本章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 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和稳态的内涵 2.理解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及理化性质的调节过程 3.掌握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及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四、教学方法:“学、展、评”教学法

现的问题能大胆的讨论解决 小组竞学精讲点拨教师精心研读最新考试大 纲及历年高考题,确定本章 的常考知识点及题型,根据 考点及学生学情选择合适 的题目让学生分组研究讨 论,并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完善对 应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解题 能力和答题技巧。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关系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部 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辨析:对以下成分进行正确归类:氨 基酸、氧气、水、DNA聚合酶、尿素、 纤维素、K+、血红蛋白、脂肪酸、血浆 蛋白、RNA聚合酶、维生素、激素、 呼吸酶、葡萄糖、CO2 、抗体、神经 递质、甘油、胃蛋白酶。讨论总结:内 环境中可以存在和不应存在的物质分 别有哪些? 学生认真思考完成例题1,并通过对学 案上所列物质进行相应分类后总结内 环境中可以存在和不应存在的物质,且 形成自己的记忆方法。 让学生在 解题过程 中思考内 环境的组 成成分,并 能根据所 学知识对 物质进行 合理的分 类,总结出 适合自己 的记忆方 法。 小组 竞学精讲点拨由对应的小组选派代表解 答题目,教师适时点拨,本 题重点考查细胞与外界环 境的物质交换及内环境酸 碱性的调节。 考点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 内环境的稳态 【典型例题2】: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 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 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 CO2等物质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 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剧烈运动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 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 用使pH基本稳定 调动学生 积极性,培 养学生表 达能力和 互助学习 的习惯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 我是王淑芳,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高中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 一、分析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特点和变化趋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图片和材料,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通过生活实例的例举和练习,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说课稿

说课课题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说课教师:湖南省湘潭江声实验学校谭海利 各位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我将从本堂录像课的特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大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本堂录像课的特色 特色1. 学校地理兴趣活动小组实地考察以毛主席故居为代表的江南乡村和湘潭城区,落实生活中的地理理念。 特色2. 以聚落的过去、现在、未来为线索进行教学,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畅想聚落的未来: (1)乡村聚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城市聚落进行旧城改造和拓展新区相结合。 (3)向海洋、太空开辟未来新的聚落。 特色3. 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的内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深同学们对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关系的认识,是本章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展,通过让学生观察聚落的景观图片,例举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白传统聚落的保护意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地理思维方法的形成,因而,在整个世界地理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聚落,知道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差异。 2. 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 懂得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欣赏地理兴趣活动小组去毛主席故居—韶山和湘潭城区的实地考察视频及学生的分组活动,认识城乡聚落及其差异。 2. 介绍“凤凰古城”,认识传统聚落并以北京市为案例,探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动手设计未来聚落。 4. 通过“角色扮演”畅谈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探究等活动,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谈谈: 五、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 利用地理兴趣活动小组实地考察的视频和图片的欣赏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先学后教法 古人语:“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3. 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 集体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掌握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2、结合具体实例,能简单地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 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3、分析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型:多媒体课、新课教学手段:多媒体、主要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板书设计: 平原——大多数城市 地形高原——热带地区城市 山地——河谷和开阔低地 气温——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气候降水——沿海地区 供水——沿河设市 交通——河口、河流交汇处及通航起迄点 河流 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半岛 教学过程: 呈现地图: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导入新课):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为何建在这里,而不建在别处? 学生讨论

呈现地图: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图 (提问):世界上 为什么有的地方 城市多?有的地 方城市少? 学生讨论 板书:一、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河流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影响城市 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地形、 河流、气候是通过影响人口分 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的。

思考问题:(1)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是 如何划分的?(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 的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各有几个? (3)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种地形 上?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 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因而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 2、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在热带地区,平原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城 市多分布在高原上。例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开阔低地分布: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 通不便,城市发展受限制,因此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上分布。 例如:我国的渭河、汾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1、降水与城市区位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于明 一.教学内容 1.细胞生活的环境 2.细胞的理化性质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二.重点关注 (一)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去理解三种基本成分之间的分布、物质交换以及结构关系和功能关系,为下面学习调节机制打好理论基础。 (二)内环境中的物质及生化反应: 从体内体外、细胞内外的物质、反应分析出发,理清内环境可能存在的物质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注意区分体外和细胞内的反应。 1.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其内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1)营养成分: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2)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3)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转氨酶等各种胞内酶 (三)内环境的pH、渗透压变化: 综合分析正常条件下,体内一些理化条件的变化引起内环境中相关反应,导致渗透压和pH的变化。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约在7.35~7.45。 (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 (1).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 ℃左右。 (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非常重要。可通过动画和日常生活事例来激发。如下例 1.观察屏幕上的动态图(图中依次出现血管及其中的血细胞、血浆、淋巴、组织细胞、组织液。图中血液在不断流动,图中出现的箭头表示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 2.给病人输液时,输入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 3.糖尿病 4.剧烈运动时会因缺氧而产生乳酸 5.尿毒症 6.感冒发烧

《居民与聚落》说课稿

第5讲《居民与聚落》说课稿 编号:14 编制:郭靖 一、本章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4.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5.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粗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6.运用地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7.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8.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三、教材分析 本章是继学习了“陆地与海洋”、“世界的气候”之后,转入学习人类自身和人类活动的第一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又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主体。因此,本章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材,以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为出发点,以自然、社会、经济、历史与人口现状的关系为主线,以开放性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阐述了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知识,体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设计思路 本章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是从人口数量的角度而言,是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教材从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问题三个方面来阐述世界人口的基本知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想哦那个人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强调各种知识内在联系,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地观。第一,课文首先从人口的增长开始,从人口数量的静态变化人士人口的增长,再从历史发展看人口数量的动态变化,人士人口的增长。第二,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不同地区和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第三,衡量人口分布疏密的指标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分布状况,而人口的分布又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第四,教材侧重于引导学生探讨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人口问题。通过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人口问题,探讨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并正确理解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中考地理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专题练习含解析

专题1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A. 便利的交通 B. 平坦的地 形 C. 自然资源贫 乏 D. 水源充足 2. 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 (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A. 地形更平坦开 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 C. 水陆交通更便 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3.下面的邮票上绘有民居,其中反映当地降水量相对较少地区的民居是()

A. B. C. D. 4. 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受降水影响而存在的是() A. 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 屋 B. 青藏地区藏式服装一藏袍 C. 东北地区房屋有双层窗 户 D. 黄土高原利用毛驴运输 5. 民居外貌景观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气候特点的是() A. B. C. D. 6. 关于我国南北方比较正确的是() A.北方传统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为排水通风 B.北方河流流量大,没有结冰期 C.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 D.南方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7.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2018(公开课)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2018/10/15 复习要点 内环境组成、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一、基础梳理 1.人体的体液包括和(约占2/3)。 2.内环境: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淋巴和等。 3.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是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4.阅读P 3第二、三段,完成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的联系图解: 5.血浆的化学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和;另有少量被运送的物质如、代谢废物、气体和等。 6.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和。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8.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 9.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10.稳态:正常机体通过,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和理化性质等的状态。 11.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外。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考点透析 1.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的联系 血浆成分的来源包括:消化道吸收、组织液回渗、淋巴汇入等 组织液成分来源包括: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淋巴成分的来源:组织液渗入、消化道吸收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2.内环境的物质组成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调节物质: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①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其他物质:血浆蛋白等

内环境与稳态说课稿

内环境与稳态说课稿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3 第一章,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 一、说目标 本节课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并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图形辨析能力,并设置问题锻炼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同时,树立整体与局部、对立与统一相互联系的生物学观点。 二、说教材 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稳态概念在现代生命科学中已成为普遍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年高考中都会涉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对内环境概念进行考察;对稳态的各种调节机制则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也经常出现实验分析题及实验设计题。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一册第4章的内容联系紧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理解好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机理,本节仅仅作简要交代,更多相关内容将在本章后几节中深入探讨。本节内容还与第八、九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节起到承上启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三、说学情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细胞的结构”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1、重点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难点稳态的概念 解决方法: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问题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