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张恨水小说

浅谈张恨水小说

浅谈张恨水小说
浅谈张恨水小说

浅谈张恨水小说《金粉世家》

姓名:张守梅

年级专业:汉语言本科

学号:

所在学校:敦化电大分校

参考文献

1、周晓明;《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2、袁瑾;《试论张恨水笔下的市民社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4年1期

3、张恨水;《金粉世家》;中国教育出版社;2001年

4、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J];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03期

目录

一、生活的腐化 (1)

二、官场的腐败 (1)

三、女性的地位 (2)

四、爱情的悲剧 (3)

摘要

张恨水是中国现在“章回体”小说大家,他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二年创作的了《金粉世家》为他在中国文坛上奠定了文学大家的地位。他的《金粉世家》情节曲折起伏,故事生动有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意识,是其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本文试从社会生活的腐化、官场的腐败、女性的地位、爱情的悲剧等四方面来反映上层社会的腐朽。

Abstract

Zhang Henshui is a novel now "couplet" Chinese everyone, his literary works is a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literature China. From 1927 to 1932 the creation of the "Jinfenshijia" for him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and lay literature we position. The plot of his "Jinfenshijia" ups and downs, the story vivid taste, reflects the feudal society's 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works,. This paper from the social life of corruption, official corruption, the status of women, the tragedy of love in four aspects to reflect the upper social decay.

关键词

关键词:张恨水封建社会生活腐败女性地位爱情悲剧Keywords: Zhang Henshui feudal society life corruption

论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

张恨水是中国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百余部中、长篇小说,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受人们喜爱,是位影响深远、功力深厚的大作家,同时他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从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四日,至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二连载与当时《世界日报》“明珠”副刊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金粉世家》奠定了张恨水的文坛地位。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故事贯穿线索,描写了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当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同时这部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国务总理金铨这个权贵之家骄奢淫靡、腐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生活,和腐朽至极的灵魂,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模式,揭露了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一、生活的腐化

从整体上来看,《金粉世家》看似一部言情小说,但它绝非仅为言情而言情,同时还“描写了民国初年京城上层权贵家族的生活,着眼于大家庭腐朽过程的描绘,在故事情节中尽力挖掘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这部小说以一个权贵世家作为故事的背景,首先为人们展示了金燕西兄弟几个纨绔子弟的形象。金家的“银钱每天像流水般的进来进去”,这几个纨绔子弟依仗祖荫,不学无术,却为了“面子”一掷千金,用金燕西的话说便是“得乐且乐,跟着那些老夫子去读孔孟之道,那便是自讨苦吃”。不仅如此,家里还经常举办各种大型聚会,如“芍药会”、“唱大戏”以及各种堂会等,宴请的朋友都是官场之人或交际场中人,他们彼此谋利,互相利用,聚在一起喝酒买乐,挥金狎妓。

而男主角金燕西更是挥金如土,为了刚见一面的冷清秋便决定买了她邻近的房屋,并认为“总值个六七千,那吃亏也有限,只当一场大赌输了”。(张恨水:《金粉世家》,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按:以下凡引自本书的话,只注明页数。)燕西在企图接近清秋时那一番“铺张扬厉”自不待言,迎娶时更是豪华奢侈。开始这在出身寒门的清秋眼里自是样样都好,但深入金府内部,理智的清秋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到了整个家族内部的奢靡和荒唐。尤其是燕西现出纨绔本性,即使在金铨死后,也毫无悲伤,还用分得的几万家产每日纵情作乐。金铨出殡时,更是大肆铺张,喇嘛队、和尚队、中西音乐、武装军队等全部收容,并把各区半日学校的童子军都找来组成花圈队,甚至还要用飞机撒纸钱,让所有商家下半旗。但是,谁也无法改变这个家庭终要散的结局。

然而,惊人的消费背后并没有辛劳的工作。燕西是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风举、鹤荪、鹏振兄弟三人虽在机关衙门上班,却经常不去,去了也只是点个卯。盐务署办公散漫,官员们相互庇护,就连茶房也说“忙着,就别来罢,大家都这样。”我们可想而知上层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而他们所“忙”的无非是赌钱、看戏、捧角儿、逛窑、整天过着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寄生生活,而刘宝善等一群只会讨好奉承、见风使舵的“帮闲”形象,更加重了这个豪门的腐败气息。他们

只想着在交际场如何周旋,如何攀附权贵,以便能从中谋得一些利益。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个权贵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的生活和腐朽透顶的灵魂,解剖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模式”,“揭开了封建官僚上层豪奢生活的遮羞布”,也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封建大家族走向衰落崩溃的必然性。

二、官场上的腐败

《金粉世家》这部小说在思想上批判了官场的腐败,揭示了官场斗争的险恶以及勾心斗角,反应了社会的黑暗现实。而作者张恨水的这种批判不是停留在口号式的,而是通过故事的本身来展现的,他用小说中人物的所做所见所听来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官场腐败的描写主要由凤举、鹤荪、鹏振三人引出,他们三人靠总理父亲的权利,顺其自然的就当上了官。可话说回来,他们不靠当总理的父亲,不去当官,还有其他赚钱的本事没有?事实还真没有。这也是金铨死后,金家惨败,最终衰落分崩的根本原因。金家的子女全是靠当总理的父亲才会有安逸的生活,因为官场的腐败他们才会这么有钱,不仅有人贿赂他们,他们更是可以用手中的权利大做生意,赚钱的途径那是多种多样,正所谓有权就有钱就是这个道理。金家的子女是一群寄生虫,这是毫无疑问的,难道只有金家的子女是寄生虫吗?实质这种寄生虫还有许许多多,而且是官场越腐败社会越黑暗,这种寄生虫就越多。金家光鹏振一人就可以领三个公务员的工资,并且都不用上班,可见官场腐败程度让人瞠目结舌。其实不只是凤举、鹤荪、鹏振三人这样,所有当官的都这样,早上已过10点衙门一个人没有,就算是去衙门也是喝喝茶看看报无所事事一天,浑浑噩噩的混一天,如果说他们不整日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那才怪,因为大家都这样,他们几兄弟不吃喝嫖赌,在别人看来则是很奇怪的。可见金家四兄弟要谈什么奋斗、发奋就谈不上了。因此,金铨死后,其它当官的都排挤金家,废掉了他们的官位,真是正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他们怪自己倒霉,死了有权势的老子,可能在别人眼里也是这样想的,然他们却不反思自己,他们除了压榨百姓,来获得富裕的生活他们还剩下什么,这些人可能丢了权力,连社会最底层的人都会不如,因为他们不仅丢了良心,还丢了劳动的本领。

三、女性的社会地位

张友鸾在评价《金粉世家》时曾说:《金粉世家》假如不是章回小说,而是现代小说,那么它就是《家》,假如写得不是小说,而是戏剧,那么它就是《雷雨》。这种评价难免有拔高之嫌,但也相当敏锐地发现并指出了这部小说的“时代意识”。尽管作品中女性的这种自我救赎意识的觉醒是建立在对经济的依附过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上;尽管这种反抗是无力的、苍白的、徒劳的,但蕴涵着深刻的美,也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冷清秋毕竟是新时代的女性,她在女性人格独立,自我意识觉醒方面是与时代同步的。她严厉批判燕西的“女子读书无用”的谬论,批判纨绔子弟奢侈荒淫、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腐朽生活,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她不顾金家森严的家规而提出外出教书,这本是普通人家最常见的体面的谋生手段,但是在金家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认为清秋败坏了金家的声誉。因为金家的女人是不需要外出做工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独立自主的意识,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嘴,可以什么都不干,但千万不能乱了规矩。婚后,燕西不顾家,却经常与清秋争吵,认为清秋到了金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他们的,就应该一切顺从他,而且还常用难听的语言来刺激她。可见,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确实对中国女性影响深远,也已经发展成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数千年的封建传统伦理使女性落入男权统治下的从属地位,女性生来就注定无法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社会对女性的期望非常低,不要求她有自主的能力,只要求她顺从,

而在这部作品中冷清秋这独特的思想却成了众人眼中的“反叛”的另类。

四、爱情的悲剧。

《金粉世家》的爱情悲剧还得归结为是当时的社会。张恨水先生也是想通过这个小说来描写当时的一个社会状况。也就是说金家是当时社会(或者说高层社会)的一个缩影。正是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家庭造成了这样的结局。《金粉世家》写了一个二十年代初期北京姓金的内阁总理的家庭生活。作者自己说过,作品的重点放在着个“家”上,主角只是全文贯穿的人物而已。这句话似乎说作品不太注意人物的性格刻画,但读罢作品,我觉得,作品并非不重视人物的刻画,恰恰相反,由于对主要人物命运的比较细致的叙写,从故事中写人物形象,才给人们展示出封建大家庭那种颓败景象,金燕西的行为并非独一无二的个性,而是豪门巨族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的通病,金家几个公子虽然都是家有艳妻,但无一例外地在外寻花问柳,其实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父亲金铨私生活的翻版。金铨道貌岸然地反对儿子纳妾,可是他自己纳了两个妾还嫌不够。我想最后金家的解散于他有直接关系,为什么金家会解散呢?还不是由于当时家里缺少了他这个顶梁柱了。当初总理在,每天都有人来访,有人探望。可是总理走了之后呢?家人走的走,散的散。如果当初总理先生好好培养他自己的孩子,多加管制,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社会的栋梁,即使总理先生走了,金家不也一样可以好好过吗?怎么会一下子解散了呢?而他的那群孩子们:风流的大少爷,怕事的二少爷,变态的三少爷,花心的四少爷,这四位大少爷可以说把中国几大恶劣的男人形象都展示出来了。的确佩服张恨水先生啊!说这个大少爷自己家里有一位名分好而且又贤惠的老婆非得撞着胆子到处拈花惹草。怕事的二少爷可没有大少爷那么风流,一旦与妻子吵架就跑到燕西那里去躲避。大家看看,挺大的一个老爷们,一点骨气没有!最后金家解散了,他也无事可作。而三少爷呢,成天捧几个戏子。爱听戏,可以去听。金家也是讲自由的。但是毫无制度,泡到戏子之中。这算什么事啊?金氏父子的所作所为,不只是个人品德的败坏,而且透露出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告诉人们,这样家庭培植不出纯真的爱情,爱情悲剧的根源正在这片腐败的领土上。

再讲冷清秋,清秋在金府,她是个另类。金府的人个个都会玩,都会打麻将,清秋不,清秋有点格格不入。清秋在小说当中是具有一个特殊的个性,同时又特别富于一种结构性作用的这么一个人物。大家主要的兴趣都集中在她身上,一般来说是集中在对她的命运关怀。小说前半段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担心,清秋不要上当,一个花花公子,一个纨绔子弟,那么这个婚姻最后会是个什么模样?所以这个阶段的悬念基本集中在这个上面。因为金燕西在外面有种种的社交,女朋友,那么最突出的一个人物叫白秀珠。所以在前半部的时候,我们的悬念集中在这个上面。但清秋进了金府之后,我们关心的是她的处境,因为这是个很危险的处境,有点像林黛玉进贾府。这个处境当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人可能就是三嫂玉芬,三嫂玉芬她是白秀珠的内应,白秀珠是她的外援。在一个家族当中,总是有财产的各种关系,如果说玉芬能把白秀珠,家里的亲戚,让她嫁入金府,那么妯娌当中就有两姊妹关系。一个大家族无论什么地方,这个权利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清秋进入金府之后,我们为她担心,差不多大概到了,小说的大概七八十回之后,尤其是到九十回之后,我们最担心的是清秋和燕西最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结局。在90回,有这么个回目,它在回目下回说,“怀诗忽解脱对月长嗟”,清秋从精神上解脱,那么这二人从价值观上一直有冲突,有分歧,所以之间一再在争

吵,争吵到好多次之后,清秋自己就开始反思了。她说这样的富贵日子,也如同穿了浑身的锦绣,戴了一面重枷,实在是得不偿失。大家知道戴了一面重枷,清秋是重精神生活的,不太重金钱。所以她从此到小楼上去,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一段时期之后,到第100回的时候,金府失火,在失火的过程当中,她抱着儿子离开了金府。那么出走之后的清秋去了哪儿?这是一个非常空洞的回答,在人间,她没死。开头都以为她去跳了昆明湖,她没死,那么她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知道出走这个主题,在整个现代文学当中非常有名,大家都知道鲁迅的《伤逝》,子君,涓生,可以说清秋和燕西的故事本身也是个伤逝故事。但是价值观念不同,思想意识水平不一致,清秋出走最终的归结是隐居,而子君她非死不可,因为鲁迅后来有许多回答,要么堕落,要么回来。冷清秋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平民之女,她与金燕西的爱情故事构成全书的清洁主线。她来到金家大院,作为金氏家族的一员仍然我行我素,独立不倚,也由此为金家所不容,为燕西所抛弃。

近百年风雨的朝来夕往,把金粉世家里的旧日风烟涤荡得干干净净,燕西和清秋的故事沉寂在流转的时光中,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合,曾经的誓言被现实慢慢吞噬,这正是社会的残酷。爱情的悲剧体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长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使张恨水越来越关注民生的疾苦,更加深入他对当时黑暗社会势力的憎恨,因此他借《金粉世家》揭露北洋军阀时期官僚们奢靡淫逸,勾心斗角的丑恶嘴脸,揭示了旧社会的社会矛盾,真实而生动再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情趣,有达官贵人的腐败、奢华,有贫苦大众的窘迫。

趋新_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再改造_以张恨水_以新入俗_的小说分析为中心

第26卷 第3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l.26 No.3 2009年9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Sep., 2009 趋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再改造 * —以张恨水“以新入俗”的小说分析为中心 摘 要: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变化自身有一条途径。清末民初在“新闻体”和“翻译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文体完成了一次改造;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新小说”等文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再一次完成了改造。在这一次改造中,张恨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张恨水小说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这次通俗小说文体的改造过程,尤其要注意其三方面文学史意义:张恨水小说接受了“新”元素,核心的内容是写人;尽管引新入俗,但他的小说还是通俗小说,他努力追求小说的商品效应和市场效应;张恨水小说的“引新入俗”实际上完成了现代通俗小说创作文体的又一次改造。关键词:趋新;文体;改造;张恨水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09)03-0015-04 汤哲声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主持人语:从关注通俗小说的观念到分析通俗小说的文体,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当下热点,本刊2009年第2期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丽女士的《何为张恨水的小说—张恨水文学活动方式文学史意义的重新阐释》一文也有所涉猎。本期推出的笔者的《趋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再改造—以张恨水“以新入俗”的小说分析为中心》论述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现代文体”如何形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是分析通俗小说的文体,但论文强调从通俗文学的自身出发,站在现代文学发展的高度予以讨论,这样既体现了通俗文学的特色,也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特色。通俗文学的批评应该有自身的批评标准,这一观点笔者曾多次强调,论文中再次介入。文学研究,必须根据作品和文本说话,这样的研究才是扎实可靠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以通俗文学代表作家张恨水小说的文本分析为切入点,深入通俗小说文体问题,对其进行详细考述。 对重要作家研究进行评述,每位文学研究者都有话可说。正是由于每一位研究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深浅不同,对这些重要作家的评述就有了不同的视角和独创性。对通俗文学的重要作家李伯元的研究述评并不鲜见,而当下的李伯元研究者又该如何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呢?胡全章的《百年李伯元小说研究述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肖霞的《<小说画报>语言的“日化”现象》看起来只是分析了民初一本文学杂志的语言,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 “欧化”,还有相当多的词汇来自于“日化”。这篇论文不仅对一些文学史惯性思维予以突破,还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提出了翔实的例证。文章很值得一读。 在前几年大众文化的讨论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这些年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文学大环境的变化,又被论者所关注。邢红静的《权力—知识—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再认识》将这一话题提到了权力和知识的层面上论述,无疑大大开拓了论题的空间, 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JSBZW007 )

论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_温奉桥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所谓“京派”作家,也有所谓“京味”小说,但无论是“京派”还是“京味”,似乎都与张恨水无关。然而,张恨水的小说却具有地道的 “北京气派”[1]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北京叙事。毋庸讳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真正传神地表现了北京文化特质和文化意蕴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新文学作家老舍,另一个就是被称为“旧派”作家的张恨水。老舍和张恨水可以并称描写故都北京的两支“铁笔” 。然而,张恨水与北京文化的关系,却长期被忽视,并未引起研究界的重视。 恰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北京是“少数几个建 构了自身文学形象的城市之一”[2] ,在“文学北京”的 建构中,张恨水做出了独特贡献。张恨水虽为皖人,但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就来到北京。除了抗战期间被迫离开北京流亡重庆、 武汉等地外,他前后在北京生活了40多年,先后在砖塔胡同43号、大栅栏12号、 东四十一条21号等地居住过。张恨水曾说:“北平与我此生,可说有着极亲密的关系。”张恨水属于北京,甚至他的爱好、趣味等都带有北京这座文化古都所特有的印迹。北京不仅是张恨水的 “第二故乡”[3],就创作而言,还是张恨水的“根”。与 老舍相似,张恨水最好的小说都是写北京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艺术之宫》、《京尘幻影录》、《斯人记》、《美人恩》、《五子登科》等绘就了一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故都北京的风俗长卷。可以说,旧都风情连同它所代表的北京文化记忆,都浑然完整地保留在了张恨水的小说里。 一 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首先表现为他对北京自然景物的出色描写。 关于一个城市的记忆,首先源于它独特的自然景观。打开张恨水的小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京的天坛、先农坛、天桥、前门、后门、天安门、广安门、宣武门、正阳门、永定门、阜城门、皇城根、什刹海、北海、西山、海淀、大栅栏、琉璃厂、陶然亭、 北海公园、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等,这些地名在张恨水小说中反复出现,大约有上百个。这些真实的地名,既是张恨水笔下市民主人公们活动的场所,也构成了张恨水小说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些地名其实代表着北京文化,同时这些地名和背景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对于北方读者特别是北京读者而言,这些地名因其真实而引起了阅读兴趣,而对于上海和其他地方的读者而言,则因陌生而刺激了阅读情趣。这些对北京自然景物的生动描摹,寄托了张恨水对旧都北京的深沉情感。如《美人恩》开头对“北平的春光”的描写: 这是四月中旬,满街的路树,正发着嫩绿色的细芽,告诉行人春来了。你若是顺着东西长安街的马路,一直向中央走,到了天安门外市民花圃里,你便可以看到左边平地堆起一片红色,是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收稿日期:2014-08-02 作者简介:温奉桥(1968-),男,山东沂源人,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 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摘要:张恨水小说具有地道的“北京气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北京叙事。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表现在自然景 物描写、 语言描写以及风土民俗描写等方面。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是“文学北京”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现了老北京的日常生活,更向我们展示了老北京的文化心灵,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关键词:张恨水小说;北京叙事;“文学北京”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4)06-0005-05 第30卷第6期Vol.30No.62014年12月 Dec.2014 论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 温奉桥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5·· DOI:10.16124/https://www.docsj.com/doc/668983577.html,13-1390/c.2014.06.001

浅析啼笑因缘的文化内涵

浅析《啼笑因缘》的文化内涵 马彦峰 摘要: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小说中艺术魅力最高的一部小说。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包容着丰富的文化含量。多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 《啼笑因缘》的艺术格调,扩大了它的影响力,更保证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活 力。 关键词: 张恨水; 啼笑因缘; 文化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引起社会轰动最大的一部集言情,武侠,社会暴露于一体的章回小说。同时也是中国20世纪通俗文学的长青之作,其从问世到现今被改编成话剧、电影、评谈、戏曲等多种艺术样式。可称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仅搬上银幕和荧幕的,就有14次之多,而且在其问世的这70多年来,不断地改编拍摄,差不多5年一次,这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下的最高纪录。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人樊家树情感和恋爱的故事。杭州富家子弟樊家树来北京读书,围绕樊家树,有三个女孩子分别喜欢上了这位年青才俊。她们分别是唱大鼓书的平民女子沈凤喜,部长千金何丽娜和一位走江湖卖艺的侠女关秀姑。在这一男三女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演绎了一段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中间还穿插了关寿峰父女扶弱锄强的武侠传奇。可以说,《啼笑因缘》的畅销和成功,一方面建立在其深刻的思想和精巧的艺术结构基础上,同时也离不开它包蕴的多层文化内涵。在思想方面,《啼笑因缘》反封建、反霸道、反强权的思想表现出特定时代的社会要求,更难能可贵的是主人公樊家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平民化思想,这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艺术上,通俗化的创作手法、对传统章回小说的改良、情节的巧妙设计以及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描写,极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艺术品格。《啼笑因缘》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本论文从四个方面予以具体分析。 一、老北京的风土文化 作者早年曾四处漂泊,后来又从事新闻工作,这使他对许多地方的风土习俗极为熟悉。所以,他的不少作品都含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色彩。在《啼笑因缘》中,作者一一再现了老北京的天桥、先农坛、什刹海、北海和西山的风俗景观,令人读其文,有卧游其地,身临其境的趣味。同时,作者通过对老北京风土民情和小市民生活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内容丰富的世俗文化。张恨水的好友张友鸾在《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一文中说:“《啼笑因缘》却写的是北京,把北京的风物,介绍得活了。描画天桥,特别的生动,直到今天,还有读过这部小说的南方人,到北京来必访天桥。”[1]小说第一回,樊家树一到天桥,就能听见梆子、胡琴、锣鼓声一片喧闹。木板支的街楼,楼前面挂了许多纸牌,都写着各种演出的剧目。有摆着叮满苍蝇的酱牛肉和熟驴肉,以及如同剥了鳞的死蛇一般散发着腥臭味的煮羊肠子的小吃摊。还有耍杂技的、有摔跤的、有弄口技的,还有说相声的,也有练武的。有论包不论量只有香片、龙井两种的茶摊,这些对20世纪20年代北京天桥情景的详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老北京,看到作家笔下自家门口的人和事,觉得亲切有味。南方人没有到过北京的,看到北京还有这样同南方的风情决然不同的好地方,所以他们也很感兴趣,很多南方人到了北京必访天桥。我们再看小说第十五对什刹海的描写:原来所谓海者,却是一个空名。只见眼前一片青青,全是些水田,水田中间,斜斜的土堤,由南到北,直穿了过去。这土堤有好几丈宽,长着七八丈高的大柳树;这柳树一棵连一棵,这土堤倒成了一条柳岸了。水田约莫有四五里路一个围子。在柳岸上,露出人家屋顶和城楼宫殿来。虽然这里并没有什么点缀,却也清爽宜人。所有来游的游人,却走上那道土堤。

张恨水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张恨水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潜山市人。他是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 1911年,张恨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1967年,张恨水在北京逝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1.1912年底,父亲17岁,在苏州孙中山先生办的蒙藏垦殖学校念书。他那时仍怀着一腔“科学救国”的心愿。这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使父亲种下了文字因缘,并决定了他的一生,这就是他的第一次投稿。 ——张恨水 2.当时父亲十分清贫,但每个月总要省下两角钱,买一期《小说月报》。一次,他在杂志封底看到征求稿件的启事,每千字稿酬三元。于是趁着学校因闹风潮停课之机,穷三日之功,写了两则短篇小说。一篇是《旧新娘》,文言的,三千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笑史。另一篇是《桃花劫》,白话的,约四千字,写一个孀妇的自杀。稿子写好了,父亲悄悄地邮寄到《小说月报》编辑部。几天后接到回信,是主编恽铁樵先生亲笔所写,上面说:“稿子很好,意思尤可钦佩,容缓选载。”父亲大喜!后来父亲还和恽先生通过两回信,恽先生都客气地回了信。但是,父亲的那两篇稿子,一年又一年,直到恽铁樵先生离开《小说月报》,整整十个年头,也没能面世。 ——张恨水 3.稿子虽然没能发表,但是恽先生的亲笔信对他的鼓励太大了。可以说,是恽先生引导他走向了文学生涯。恽先生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很多著名的作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如鲁迅、叶圣陶等,都是在恽先生主编的《小说月报》上首次刊载作品的。但恽先生后来却离开了《小说月报》,索性悬壶挂匾,成了海上名医。 ——张恨水 4.“恨水”的由来 1913年9月,孙中山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垦殖学校被迫解散。父亲回到故乡安徽潜山,之后闯到汉口。父亲的远房叔叔张犀草在汉口办了张小报,父亲到他那里写点小稿填空白。这些短文和诗,都是用“恨水”署名。也就是说,从1914年起,“张恨水”便正式诞生了。 ——张恨水 5.父亲的笔名,曾引起很多读者的臆断,种种猜说不胫而走。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对我说起“恨水不成冰”的故事。其实这里既没有香艳的故事,也没有浪漫的情怀。那父亲为什么偏偏要“恨水”呢?这是他对自己的自勉。父亲曾对我讲过,早在苏州读书时,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愁花恨水生”,其典出自南唐后主李煜之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从中领悟到光阴的可贵,于是就截取了“恨水”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可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让光阴像水一样

文献综述 论张恨水小说市民形象

论张恨水小说市民形象 一、课题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被誉为“通俗文学大师”和“章回体小说大家”,目前学界将其创作大致划为4个时期:1919年以前为其习作期;1920年到1935年是其成名期;1935年至1949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1949年至1967年由于张恨水的身体受疾病困扰,其创作开始进入衰退期。通读他每个时期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社会言情小说为主,其中《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欢喜冤家》(又名《天河配》)等均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在成熟期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爱国抗战为主要题材,但也不乏优秀的社会言情作品,如《如此江山》、《艺术之宫》、《北雁南飞》、《夜深沉》、《秦淮世家》、《丹凤街》、《纸醉金迷》等,其中《纸醉金迷》虽是以抗战期间陪都重庆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但取材依然是以小市民的物欲为主要内容。通读上述社会言情小说,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描写他们的世俗生活,并代表他们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市民形象是作者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因此笔者就从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形象这一角度入手,去深入分析了张恨水与市民文学的关系、市民形象在其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市民意识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二、相关研究成果 纵观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风格,不难得出其人物有类型化倾向。李洁非在《小说学引论》中分析类型化人物应具有如下特征:1.类型人物有固定的性格、才干、行为方式;2.特定类型的人物即使在不同的作品中,也都有明显的相似性;3.类型人物在作品中经历基本相似;4.读者容易识别并估计到人物的处境及结局。如上节提到市民读者对文本简单书写的选择原因之一就是人物类型化,作者之所以要将人物类化,除迎合读者的阅读能力以及欣赏水平以外,他自身也由于被现实生活所迫,需要批量化的创作文本,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说自己曾同时创作六部小说,这种产量可谓惊人,六部作品里的主要人物,保守累计也不下百人,试想如果每部作品里的不同人物性格各有千秋,再加之故事情节也不尽相同,单是理清人物思路这项工程就足以令人顺舌。将人物类型化这一创作风格,也是张恨水在卷秩浩繁的创作中寻到的一条捷径。在他的社会言情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3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 摘要 白先勇是最先被大陆百姓所认识的台湾作家,其作品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具有典型的代表。白先勇书中打造了很多经典女性人物,其书中所表达出对女性关注与同情,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女性角度。这篇文章主要以白先勇小说性别阐述当做主要起点,目的就是在对其书中做一个描述与剖析,想要探究性别层面对小说阐述与女性人物打造的意义,进而揭露作者在创作时形态以及小说内部含义。 就技巧来说,白先勇女性视角展现了其在使用很多阐述技巧。这篇论文就描述者、谈话以及内心描写这三个层面对白先勇女性叙述战略做了一个剖析。 关键词:关键词;白先勇;女性视角;叙事策略;女性世界

Abstract Bai Xianyong was the first to be known by the mainland people of Taiwan writers, whose works are the last century,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ixty or seventy's.. Bai Xianyong book to create a lot of classic female characters, the book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nd sympathy for women, showing a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 Bai Xianyong's gender, described as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ook, want to explore gender layer face fiction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emale characters to create and exposing the creation form and the novel internal meaning. In terms of skill, Bai Xianyong's female perspective shows many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explain it. This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Bai Xianyong's female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aspects of description, conversation and inner description. Key words: key words; Bai Xianyong; femal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rategy; female world

_八十一梦_与张恨水小说中的_新_

2006-09-15第8卷 第3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SHAANXI R TVU J OU RNAL Sep15,2006 Vol 18 No 13 【教学研究】 《八十一梦》与张恨水小说中的“新” 王爱菊3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4650) [摘 要]小说《八十一梦》是张恨水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八十一梦》,我们可以了解张恨水以特殊的身份和特 殊的角度,大胆吸取现代形式特点,对传统文学进行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点化和转化,创造出一个由旧变新、新旧互衔的独特文学世界。 [关键词]张恨水;《八十一梦》;“新”;吸取;点化 [中图分类号] I20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49(2006)03—0084—02 写于1939年12月的小说《八十一梦》曾被称为是张恨水“一切杰作中的杰作”。这是张恨水在国 破家亡、山河变色之后,南下入川所写的,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本奇书”。它几乎融合了中外梦幻小说和寓言神话小说自由驰骋、诡奇潇洒的特性, 同时也具有社会批评小说(谴责小说和暴露小说)洞烛幽微,嬉笑怒骂的机智,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自创一格”。 《八十一梦》由一系列短篇构成,出入于真幻,来往于古今,暗示影射,嬉笑怒骂,极尽荒诞变幻、腾挪闪跌之能事,隐隐然和新文学作家以杂文笔法入小说的潮流相呼应。小说号称“八十一梦”,其实除了《楔子》和《尾声》,只有14个梦。究其原因,作者在楔子中有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因为稿子上面沾上一点油腥儿,“刺激了老鼠的特殊嗅觉器官”,“误认这一本空虚无所可求的梦稿,也可以是咀嚼的东西”,因而到晚上,钻进这些“故纸堆”中把它“磨勘”一番,结果只剩下一捧稀破烂糟的纸渣。但“耗子大王,虽有始皇之威,而我也就是伏生之未死,还能拿出《尚书》余烬呢。好在所记的八十一梦是梦梦自告段落,纵然失落了中间许多篇,与各个梦里的故事无碍。”这里的“耗子大王”影射当时的重庆当局头面人物,暗示小说所揭露的黑暗社会现实,触犯了当局的忌讳,引来了“麻烦”。 这些“麻烦”与《八十一梦》犀利的批判现实的锋芒有关。张恨水运用中国古典小说《枕中记》、 《南柯梦》、《镜花缘》以及像但丁《神曲》之类游历“幻境”的笔法来写社会批判小说,在各“梦”里面都有极生动的表现。譬如《上下如今》之梦游“异域”,请了他古代的一位同道柳敬亭作向导,对生活在这个“异域”的“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尤其是亡国君臣和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的社会名流一一采访,借古人之口谈兴亡之道,为今人敲响警钟,用心良苦;他这种打破时空界限,化真为幻,亦幻亦 真,把真实与虚构打成一片的艺术构思,现在看来,也是相当“前卫”的。《退回去了廿年》写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官场,“裙带衣冠”更胜于表面上壁 垒森严的“等级”,可谓是当代小说家刘震云的先驱,足见官场是一个“酱缸”,虽历经沧桑,而性质 居然不变。《号外,号外!》、《生财有道》写大后方重庆的商人们大发国难财,形形色色的商贩形象至今仍那么眼熟;《在钟馗帐下》对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的“浑谈国”的辛辣讽刺,似乎也还没有成为过去的历史。 尤其是到了“第三十六梦”、“第七十二梦”,作者的批判笔调更加犀利,幻想更加狂放恣肆,痛快淋漓。在《天堂之游》中,“我”可以驾驶流线型汽车直上南天门,夹道是洋槐和法国梧桐。猪八戒可 4 8 3[收稿日期]2006-04-29 [作者简介]王爱菊(1968—  ),女,河南省济源市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论张恨水作品中透露出的感情观点

论张恨水作品中的女性悲剧命运的共同 摘要:张恨水作品中的女性悲剧命运都无法摆脱自身性格的因素,在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更加印证了她们被害的残酷命运。作品中的女子多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学识背景、性格特征、生活环境。但是她们不幸的命运与遭遇都有着相似的共同点,即都与她们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她们是封建传统下的护卫者,也是新时代的追随者。都是爱情中的不幸者,也是封建传统中的殉葬品。 关键词:《啼笑姻缘》《金粉世家》女性的悲剧命运性格的共同 一部作品中能引人入胜的往往是扣人心弦的悲剧感情与人物的坎坷命运。一二再,再二三的感情纠葛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怜悯。柔弱女主角的悲情命运往往成了作品的主线轴,不同层次的女性亦有其不幸的共同点。 一、都是爱情的不幸者 《啼笑姻缘》主要的三位女性中的清贫下层女子有沈凤喜、关秀姑。她们的地位卑贱,学识不多,仅靠传统的技艺来维持日常生活。她们的悲剧在于爱上了同一个男人——樊家树,个人性格的迥异为她们最后的悲惨命运拉开了序幕。沈凤喜聪明伶俐、惹人怜爱,作为被樊家树唯一深爱的女子,她是幸运的。虽然她拥有过樊家树深深的爱恋,但犹豫自身贪钱爱利、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以及为了进一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和对权势的钦慕,她放弃了爱情,选择了做更加有钱的军阀姨太太,从而踏上了自己悲剧命运的生涯。何秀姑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侠女。作为侠女,她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用情,却不敢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所爱,甚至可以为了自己所爱人的幸福而割舍自己的儿女情长,先帮樊家树撮合他与沈凤喜,不成,又去撮合何丽娜,最终撮合成一对。何丽娜,作为作品唯时髦上层女子,她的悲剧更多是爱情悲剧,至始至终都深爱着樊家树,但是对这份爱情的追求是异常的艰辛,矢志不渝地追求换来了与樊家树发展爱情的机会,可是能否让樊家树真正爱上她,还是一个未知数。 “陌上闲游坠鞭惊素女”,许多爱情的男女主角都在类似情景中相遇,一个翩翩公子哥,一个淡雅如菊的才女就这样相遇了。一个“除读书外,没有什么不顺心的”公子哥注定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而冷清秋也被他的外表与一些讨得她欢心的小把戏所吸引。这样,他们爱情的悲剧是注定要上演的。白秀珠如同何丽娜,是一个上层的大小姐,有着美丽的外表与丰厚的家庭背景,她深爱着金燕西。在爱情的追逐中她选择的是与自己门当户对的多情贵公子,一些上层社会习气必不可少,也注定金燕西的花心是必不可少的。可在她眼里这种上层的习气却是连接他俩幸福的红线。可是金燕西这种喜新厌旧的公子习气也注定让她无法得到他真正的爱恋并与之结得百年之好。 二、悲剧命运与自身性格紧密相关 沈凤喜出身下层,仅靠大鼓书来维持生计,因此深知金钱的重要性。只要有了钱,他们全家就可以避免饥一顿饱一顿的困苦生活,所以她的性格特征中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贪钱爱

浅谈安庆的人文地理

浅谈安庆的人文地理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 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 1 地质地貌 安庆沿江湿地分布重点区域属南京凹陷褶皱地带,在晚元古代震旦纪前,这里已形成了长江河谷地质基础的扬子向斜构造并长期为海水浸淹,直至燕山运动后方形成现代地势轮廓。 安庆湖泊形成时间较晚,且大都为水流冲积型湖泊,由河漫滩积水或长江河谷洼地经长江天然堤封闭而成。湖泊周边地形复杂,湖岸曲折,山水相连,湖汊众多,湖底高程为8—11m,地势走向为西北向东南倾斜。保护区内水网交织,枯水时期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泥地露出水面,形成了水乡泽国的地貌景观。 安庆地貌丰富多样,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 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各类地形构成是:山区面积占35.69%,丘陵面积占33.1%,圩区面积占20.05%,江湖水面占10.58%,长江外滩占0.58%。 2 气候特征 安庆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 量适中,无霜期长,严寒期短。不同季节,差异明显。总体说来,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但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天气形势多变,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常有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出现。 3 水文 长江流经安庆市237km,上起宿松段窑,向东北至枞阳梳妆台出境,年过境水量达9100×108m3,多年平均水位8.15m,60年代以前,安庆沿江各湖泊直接与长江相通,60至70年代,湖泊相继建闸。 安庆沿江湿地共有长江一、二级支流14条,与湖泊构成了复杂的河湖水系,按长 江走势自上而下分别形成了内河的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白荡湖流域、陈瑶湖流域。其中与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有重要关系的河流主要有7条长江一、二级支流,大多发源于大别山并顺东南流向,下湖入江,分别构成华阳河、菜子湖等水系。华

张恨水作品分析

开往不同方向的火车 --浅析张恨水及其作品 初识张恨水,是我在小学时代看的有董洁、陈坤等主演的《金粉世家》。看着结局,主人公坐着开往不同方向的火车,心里充斥着遗憾。当时虽未读作品,但是从电视剧的情节中,明晰的人物关系,通俗的话语,让我对这部剧很是喜爱,继而促使我找来原著读。渐渐的走进作者张恨水的世界,以及他笔下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作品。 一、作者的故事 作者张恨水,安徽省潜山县人,1895年生人,是我国当代“妇孺皆知”的作家,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虽然出生在晚清,但是他的成书风格没有清朝文人的那般典实丰富,多骈体文。他的书体风格有种平民、通俗之感,老少咸宜。以致于会出现这个情况:张恨水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读者为了可以尽快的看到接下来的故事,去报社门口等着出新报纸。即使是需要把报纸送到报童手里的,即使从报社到报童只需要一点时间,读者也等不及,迫不及待的买到新报纸,仔细阅读。这就是张恨水小说的影响。 张恨水走向文学之路并非偶然,这与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张恨水的祖父是自幼习武,历练武职,其父亲也是有的一身好功夫,自然,作为后代的张恨水也是行伍出身,保举五品军功;后来也习得双手打算盘的绝活。祖父是二品顶戴,父亲又为人仗义,所以造就张恨水好品格和为人做事的标准。1901年,6岁的张恨水,被祖父送去蒙学读书。在朦胧中学习的他,渐渐对书结下不解之缘。虽然祖父因病去世,但祖父的高超武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武侠小说的经验来源。时间的流逝,到张恨水10岁的时候,父亲调任到新城的途中,有三百里的水路,与他们通行的四叔拿着一本《隋唐演义》在船上解闷。很快的,张恨水被吸引了过去,便接过来看下去。这是张恨水读小说之始。在后来的学习期间,先生一直让他做“试律诗”,半填鸭式的教学,让张恨水明白了诗句的平仄。不过,最让张恨水有兴趣的还当属小说:《三国演义》、《七国演义》、《左传》。当时家里还有《西厢记》、《红楼梦》,对于张恨水来说,是不能引起注意的。再长大一些,张恨水借阅同窗家的《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在某个暑假,在一个看楼上,张恨水把自己“关”里面两个月。在里面,张恨水读《聊斋》,这本书的批注很多,通过读批注,他明白了很多典故,也学到了很多的形容笔法。后来有用来阅读《红楼梦》,受益很大。在以后的创作中,张恨水可以娴熟的运用古典小说写人状物的笔法创作小说,与此不无关系。 1910年的暑假,张恨水考入甲种农业学校,这是要求“理化生政史地”全面发展的。张恨水值得顾及学业,无暇理会文学。但是假期一来,他又回到小说的世界,在此期间,他读了《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小说,这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讽刺笔法给他很大影响,后来写小说,惯用不动声色的冷峻嘲讽,影响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认识,描写社会写实类的文章,也赋予这特点。 辛亥革命的爆发后,父亲去世了。为了生计,放弃求学生涯的张恨水开始写作。他自称为由于穷而“自找出路”。在苏州垦殖学校读书的时候,张恨水鼓起很大的勇气,向当时发行量很大的《小说月报》投稿。一篇《旧新娘》、另外一篇《桃花劫》。即使到最后没有刊登,但给张恨水以很大的鼓舞。后来,学校

试谈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

试谈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 案例材料:张恨水《啼笑因缘》 摘要:《啼笑因缘》是“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代表作。全书描述了书生樊天树 与三个女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对当时社会环境,人们生活 的深刻剖析。一个男人与多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多见于文学作品,因此,军阀统治下现 实社会中的男女性关系,也成为本书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人物原型;权力;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是一部用心之作,不论从其故事取材,抑或是主旨思考、创作技巧来看,都是新颖独到的。这是近现代文学章回体小说的成功之作。取材于民,思考为民,服务于民,应当是这篇小说的总体概括。 一、主要人物的可能原型 (一)张恨水与三次婚姻 这篇文章,中心人物为富家书生樊家树,卖唱女沈凤喜,侠女关秀姑以及富家摩登女郎何丽娜。文学来源于生活,那么,作家的这篇创作的灵感与素材来源于哪里呢?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作家自己的生平经历。 作家张恨水,也是出生富家。而樊家树这一人物设定,与作家极为相似。张恨水一生共有过三次婚姻。第一次是其母为其包办的唱戏女徐文淑。而这一人物原型,自与文中凤喜有几多相似。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地位底下。她与樊家树互生情绪,似乎是作者对诸如徐文淑这一社会群体的同情与关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张恨水并不喜欢这一跟自己差距悬殊的女性。而作家与第二个妻子胡秋霞的相遇,也是恰如文中樊天树与关秀姑之间的故事,或出于同情,或出于感恩,要说适合是不会有的。而与作家真正惺惺相惜的,当是哪个知书达理的第三个妻子周南。而文中樊天树对同是开放、知书达理的何丽娜有些行为的看不惯,其实并不是他俩不适合,不可能,只是有一些问题、阻碍需要解决。真真需要解决的,放大来看,应该是一种社会问题,例如官僚统治下社会贫富的差距。综合全书来看,文中人物可能取材于作家自身经历。 (二)才子佳人小说之书生艳遇 才子佳人,书生艳遇文学写作,古来常见。古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西厢记》,今见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内容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完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她是《金粉世家》中的女主人公,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其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浅析了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现代女性气质反抗意识悲剧色彩 张恨水先生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的作家,他寄身翰墨50年,笔耕不辍,创作了100多部长、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作品富有传奇性而十分畅销,深受读者喜爱。著名的作家老舍曾发自内心地称誉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在《张爱玲传》一书中不难发现,张恨水是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十分熟悉旧中国的市民生活,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举手抬足、情趣追求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成功塑造了很多形象,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其《金粉世家》是他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是其社会言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创作于1926—1932年间,作品一经刊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自1927年2月中旬至1932年5月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这也是张恨水小说在报刊上连载时间最长、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更是一部以新闻学的写法精心构思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上自官僚政客,下至妇媪百姓,都觉得一睹而后快。特别深受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妇女的喜爱。 《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故事为纬,还描写了金铨及其妻妾、四子四女和儿媳女婿的精神面貌和寄生虫似的生活。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作品成功地把爱情悲剧与声名显赫的贵族大家不可避免的衰败融合在一起表现,用全新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封建大家族摧残爱情、毁灭人性的生活画卷,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鞭挞了腐朽的封建意识,讴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思想,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小说中的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的经典女性,在她身上聚集着传统女性的优良道德,也有现代女性自尊、自信的意识,追求自由、爱情平等,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

浅谈张恨水小说

浅谈张恨水小说《金粉世家》 姓名:张守梅 年级专业:汉语言本科 学号: 所在学校:敦化电大分校

参考文献 1、周晓明;《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2、袁瑾;《试论张恨水笔下的市民社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4年1期 3、张恨水;《金粉世家》;中国教育出版社;2001年 4、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J];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03期

目录 一、生活的腐化 (1) 二、官场的腐败 (1) 三、女性的地位 (2) 四、爱情的悲剧 (3)

摘要 张恨水是中国现在“章回体”小说大家,他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二年创作的了《金粉世家》为他在中国文坛上奠定了文学大家的地位。他的《金粉世家》情节曲折起伏,故事生动有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意识,是其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本文试从社会生活的腐化、官场的腐败、女性的地位、爱情的悲剧等四方面来反映上层社会的腐朽。 Abstract Zhang Henshui is a novel now "couplet" Chinese everyone, his literary works is a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literature China. From 1927 to 1932 the creation of the "Jinfenshijia" for him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and lay literature we position. The plot of his "Jinfenshijia" ups and downs, the story vivid taste, reflects the feudal society's 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works,. This paper from the social life of corruption, official corruption, the status of women, the tragedy of love in four aspects to reflect the upper social decay.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深受鸳鸯蝴蝶派的影响。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 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其作品如《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纸醉金迷》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于现代中贯穿封建却又不牵强,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章回体小说有现代性的改造。作品又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用于创新;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模式的特点。他吸取了西方小说和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优点,创作出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的独特手法,他的作品新旧交融,既有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又将现代的叙事内容融入传统的小说形式中,这正是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的价值所在。 一、雅俗共赏的写作技巧 张恨水先生的作品俗中藏雅,雅中有趣,雅俗共赏。无论其人物性格塑造,心理 描写,还是情节安排,语言风格,都承继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时代特 色,是《红楼梦》诞生以来难得的艺术精品。 (一)雅俗共赏的故事情节安排 与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不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闲的通俗文学上,作“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他毅然挽起章回体即将被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通俗”的最突出表现。张恨水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匹夫匹妇”所喜爱。例如,《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小说以男女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啼笑因缘》中北京青年樊家树到天桥游乐,认识卖艺为生的关寿峰,寿峰之女秀姑更暗恋家树。其后家树偶遇唱大鼓的少女沈凤喜,相互爱慕,樊家树更极力帮助沈凤喜摆脱卖唱生涯,供她读书。樊家树虽得富家女何丽娜垂青,亦专情如一。其后,凤喜三叔贪图富贵,使沈凤喜亲近刘将军,在威逼利诱下,凤喜嫁给刘将军做妾,在樊家树与沈凤喜私会为大帅知悉后,凤喜被拷打成疯。秀姑深入刘府,后设计暗杀刘将军。何丽娜因错向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安徽,简称皖,位于东经114°53′—119°30′、北纬29°22′—34°40′,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950.1万人,地处华东腹地,属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臵江苏、安徽两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来,乃是取所辖府州中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成。安庆和徽州,在当时分别是省域内江北和江南的两大首府,一为桐城文派发祥地,一为“贾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举取士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办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划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据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经济上调剂南北、贫富相济的意图。但这样一来,势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内不同地区间较大的差异性和较为复杂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则十分厚重,而又丰韵灵秀。 一、安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 安徽省域,正处在横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线上下,分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两个气候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省域内地貌多样,多山多水,山河壮

丽,物产丰饶。 在远古时期,长江以北的绝大多数省域,属于淮阳古陆地质板块,江南的省域,则属于江南古陆地质板块,这两大古陆板块,都是在前震旦纪的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在皖西,大别山脉以“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与众不同的南北走向,巍然峙立,成为江淮分水岭和暖温、亚热两个气候带分界的标识。山脉东南麓的薛家岗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一支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在其活动范围内春秋时出现过皖国、皖城、皖山、皖河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古皖文化,是整个安徽文化体系中一支较早的亚文化,这也是安徽简称为“皖”的由来。 在皖南,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山下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即是徽文化的发源地,青山绿水,阡陌纵横,白墙黛瓦,书声朗朗,“虽十户之家,不废诵读”。文化的传承及其对于世道人心风俗礼仪的浸润,于此可见一斑。徽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这份文化遗产所做的研究——徽学,已经成为与藏学、敦煌学并立的中国地方学“三大显学”之一。 “皖”字的本义,有如白玉般完美无瑕的意思;“徽”字的本义,也是美好善良,同时还含有团结的意蕴。无论皖文化、徽文化,还是下面要讲到的各种亚文化,都是发生发展在今天安徽省域这片土地上的,都属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畴。

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研究

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研究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写京城三世同堂的国务总理金家,以七少爷金燕西和出身寒门的女子冷清秋的婚姻悲剧为主线,穿插了和金家有关的近百个人物,描绘了官宦豪门的崩溃结局。作者对平民女子冷清秋才艺、诗情、操守的赞美,寄托了对东方式冰清玉洁的传统风范的向往,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道德理想,以及这种道德理想受到现实的摧毁而引发的伤感。他在谈《金粉世家》的创作背景时说:“就全文命意说,我知道没有对旧家庭采取革命的手腕。在冷清秋身上,虽可以找到一些奋斗精神之处, 并不够热烈。这是在我当时为文的时候,我就考虑到的。但受着故事的限制,我没法写那种超现实的事。〃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细致,人物心理分析的细腻,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刻,倒叙的开头,结尾呈现半开放式的状态等等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超越了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的格局,和新文学中的高雅文学形成了有机的融合,使通俗文学的创作融入了高雅文学的元素。“有人说,《金粉世家》是当时的《红楼梦》,这自是估价太高。我也没有那样狂妄,去拟这不朽之作。而取径也各有不同。《红楼梦》虽和许多人作传,而作者的重点,却是在几个主角。而我写《金粉世家》,却是把重点放在这个'家'上,主角只是作个全文贯穿的人物而己。〃⑤传统章回体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手法的结合,使他的小说形成了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一些高雅文学的读者,扩大了读者面。1930年《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上连载,在中国南方引起了轰动,小说能够打入鸳鸯蝴蝶派小说市场,是因为《啼笑因缘》超越了鸳鸯蝴蝶派的通俗小说。“在那几年间,上海洋场章回小说,走着两条路子,一条是肉感的,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