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2)

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14. “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15.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6.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18.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19.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10.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3)

马哲常考名词解释

1、联系: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注: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2、条件: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事物相联系的,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3、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之为系统。

4、新事物:哲学意义上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5、发展:发展它不是指一般的运动、变化,而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包含着明显的方向意义。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注:发展不是事物的简单重复,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的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6、旧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7、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矛盾: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对立统一。

9、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10、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之间和事物外部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1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13、内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

14、外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

15、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也叫共性。

16、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

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也叫个性。

17、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18、非基本矛盾:非基本矛盾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事物过程始终的矛盾。

19、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0、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叫次要矛盾。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4)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是什么?

(1)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人都有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理论);方法论(行动)

2. 哲学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物质与意识)

(2)内容: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谁决定谁?)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否被认知?)

3. 哲学派别

判定标准:(1)第一性(2)同一性 (3)世界状态

(1)第一性: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的)

(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意思是第一的)

(2)同一性:可知论(人可以认识世界)

不可知论(人不可以认识世界)

(3)世界的状态:辨证法(联系、变化、发展)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不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可知论、辨证法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的物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孤立、片面、精英论)

(3)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辨证法)

唯心主义:

(1)客观唯心(客观精神、理、道)

(2)主观唯心(个人的意志)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壮大

(2)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3)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辨证法(唯心)、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3)无产阶级哲学

6.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工具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5)

物质和意识(唯物论)

1. 物质是什么? 客观存在

2.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一定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只有运动才是物质

3.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存在静止,但它是相对的)

4.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5. 自然规律是完全无意识的,社会是有意识的,但二者都是客观的。

6. 意识=人脑+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月亮)

7.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有条件)

8.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统一

9.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多样的统一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6)

事务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

1、总特征:联系、发展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6重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蝴蝶效应)

(2)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新事物(好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中国成立)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方法论)

2、3个规律

基本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两点论)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

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

基本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

(1)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质变

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分寸”,讲究适度原则(方法论)

基本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自我否定(内部矛盾);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2)事物的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个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3、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A.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B.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已经进入,2还在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九点)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原因(1进入社会主义的

前提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3、所处的国际环境)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E.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

3.四项基本原则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改革是二次革命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B.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实现发展(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基本纲领的意义(政治、经济、文化)

A.党的基本纲领是经验的总结

B.党的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

C.党的基本纲领,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迈出了重要一步

D.基本纲领的制定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2018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2、唯物主义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C.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参考答案:B 3、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引进从重视硬件发展到重视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国际劳务合作与跨国经营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参考答案:D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参考答案:C 5、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C 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不变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参考答案:D 7、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二月会议 参考答案:C 8、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D 9、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 参考答案:B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答案——政治(考生回忆版)

成考答案——政治篇 一、选择题: 1、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D(为人类...) 3、D(...具有能动作用) 4、A(...是相互依存的) 5、B(趋势和道路) 6、A(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 7、B(从概念到判断) 8、D(制约...) 9、B(人与自然...) 10、D(在国家...) 11、D(政治上层建筑...) 12、A(独立自主) 13、A(工人阶级) 14、D(基本内容) 15、A(没收政策) 16、C(长期共存...) 17、B(邓小平理论) 18、C(解放..) 19、B(社会主义...) 20、C(富强...) 21、C(生产力...) 22、B(经济...) 23、A(丝绸之路...) 24、D(人民...) 25、D(民族区域自治) 26、A(人民...) 27、B(培育...) 28、B(爱国...) 29、D(以人为本) 30、B(就业...) 31、D(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32、C(台湾问题)

33、D(农民阶级) 34、B(党的领导) 35、C(执政能力建设...) 36、D(共和国勋章) 37、C(2019年9月) 38、B(首次突破1万美元) 39、A(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40、C 二、辨析题: 1.从性质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 答:此观点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其革命对象是具有权力剥削性质的剥削集团,例如帝国主义集团、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官僚主义者阶级等。一些非权力性质的剥削阶级(例如民族资产阶级)、非剥削阶级(例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结合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 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或者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础上进一步消灭一切剥削阶级的革命,非剥削阶级(例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结合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跟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对象和革命力量的构成都不等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答:此观点错误。 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但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源.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各种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霸权主义。其中,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成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

成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作概念的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第一章物质和意识 考点1物质的定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考点2运动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和特殊状态。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考点3意识的本质来自https://www.docsj.com/doc/6618386064.html,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考点4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程。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 3.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4.意识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1.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2.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5主观能动性欲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相。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点1联系的定义及其性质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考点2发展的定义及其实质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发展,是指事物由低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序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考点3矛盾的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来自https://www.docsj.com/doc/6618386064.html,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简答题.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简答题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2)"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2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辨证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在这两者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3简述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有三个含义:(1)是指共产主义理论,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或思想体系。(2)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即由共产主义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3)是指共产主义实践,即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7如何理解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2)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才能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3)知识分子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依靠知识分子。(4)知识分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者,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者、实践经验的总结者。8简述系统及其主要特征。(1)系统是指互相联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主要特征有:①整体性,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②结构的有序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合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和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9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序论哲学一、定义1.本质: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2.功能:哲学与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二、基本问题 1.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论据:不能回避\\ 前提基础\\斗争焦点\\实践问题四条论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三、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本派别) ⑴定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们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

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⑵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年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论述题.docx

XX年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 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 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 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 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 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 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 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 证。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 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 实质 B. 总特征 C. 核心 D. 总规律 4.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 绝对同一

B. 相互分离 C. 相互依存 D. 绝对排斥 5.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 社会存在指的是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 社会的物质财富 D.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产品分配关系 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交换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 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 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 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 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答案 令狐文艳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观是( C) A.人们对人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D ) 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 B.空间广延性 C.无限多样性 D.客观规律性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 A) A.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每个人的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 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6.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B ) A.实践论 B.反映论 C.矛盾论 D.先验论 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D) A.客观性、无限性 B.客观性、一元性 C.有条件性、有用性 D.有条件性、有限性 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生产方式 D.人口素质 9.社会形态是(A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10.阶级斗争是(C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2018年(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8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 本政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选择题: 1~4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 实质 B.总特征 C.核心 D.总规律 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 绝对同 B.相互分离 C.相互依存 D.绝对排斥 5.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 点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社会存在指的是()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社会的物质财富 D.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产品分配关系 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 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封建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2018年成考政治(专升本)--知识点精华(总汇)

第一部分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是什么? (1)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人都有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理论);方法论(行动) 2. 哲学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物质与意识) (2)内容: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谁决定谁?)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否被认知?) 3. 哲学派别 判定标准:(1)第一性(2)同一性(3)世界状态 (1)第一性: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的) (基本派别)唯心主义(意思是第一的) (2)同一性:可知论(人可以认识世界) 不可知论(人不可以认识世界) (3)世界的状态:辨证法(联系、变化、发展)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不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可知论、辨证法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的物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孤立、片面、精英论) (3)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辨证法) 唯心主义: (1)客观唯心(客观精神、理、道) (2)主观唯心(个人的意志)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壮大 (2)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3)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辨证法(唯心)、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5.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3)无产阶级哲学 6.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工具 二. 物质和意识(唯物论) 1. 物质是什么?客观存在 2.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一定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只有运动才是物质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存在静止,但它是相对的) 4.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5. 自然规律是完全无意识的,社会是有意识的,但二者都是客观的。 6. 意识=人脑+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月亮) 7.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有条件) 8.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统一 9.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多样的统一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专升本《政治理论》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复习重点 ★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是复习重点,所占分数的比例较多,需要灵活掌握,融会贯通。之前校内辅导所讲每章书的知识点也要掌握好。 每章课后思考题复习重点: ★第一章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P15~19)、邓小平理论(P25~26)和“三个代表”( P30~31)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8~39)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理论体系间的关系表现为,前面的理论体系是后面的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理论体系是前面的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层层递进。 第二章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8)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59)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⑴四者是辨证统一的。⑵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保证。⑶四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相承,是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9)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6~78)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2~85) 第四章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101)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02~103) 第五章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重在理解)(P117~121)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2~125)5、如何理解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127)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P137) 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P147~149)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P151~152) 第七章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165)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P166~167) 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P170~171) ★第八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82~183)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P187)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88~192)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资料

三一文库(https://www.docsj.com/doc/6618386064.html,)*电大考试*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 一选择题(单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3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 “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 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 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doc

2018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 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两大 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② 教育具有历史性。③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 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 权等方面的制约); 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 度服务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的概念,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 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考点2:运动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和特殊状态。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考点3: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考点4: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程。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 3.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4.意识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1.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2.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5:主观能动性欲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相。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专升本政治常考的80个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6.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10.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1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13.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4.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5.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6.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 察报告》 1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21.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2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23.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 为先进的工业国。 2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5.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 划分的观点 2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8.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 义本质的要求 3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32.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 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4.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5.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7.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8.“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0.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42.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43.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