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灾害医学思考

灾害医学思考

灾害医学思考
灾害医学思考

灾害医学思考

【摘要】在灾害面前,人类并非束手无策,运用人类现有的智慧、知识和科学技术,确实可以防范和减轻灾害破坏和损失。更重要的是政府、社会、公众和科学家,如果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了有效的对策,建立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设置避难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完全有可能减少损失。

【关键词】灾害医学;突发事件;救援

灾害医学是研究为受灾病员提供紧急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是在现代急救医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1]。作为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兴学科,包括组织整体反应、技术反应和动态反馈等方面,涵盖了应急医学救援的组织协调,预防、诊断、早期抢救治疗措施和分类后送的程序,以及物资药品供应准备等等。

1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的特点

专业急救机构由医疗卫生部门、多功能救护机构组成;形式为城市、地区单一的或几个组织联合协作的城市、地区的急救网络系统;跨国的国际救援机构为保险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急救需求提供保证;在社区水平上强化急救服务和对居民进行救灾知识培训,提高“第一目击者”的救护能力;灾害医学充实了急救(诊)医学的内容,促进了急救医学的发展。

2全球灾害发生情况及趋势

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也在与日俱增。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曾遭受过不同的灾害。我国自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20世纪,几乎无年不灾,无年不荒。东汉后期,连年战乱,疫病流行。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海啸,仅在7小时以内,狂暴的海浪从亚洲的泰国海滩直冲到非洲的索马里海岸,10天后报道死亡人数已超过16.5万并不断增加。

由于人口增长,密集居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而所占地球的面积不到1%),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和不适当的开发,使得灾难的发生频数不断增加。灾难的损失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得更快。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重大自然灾难平均数比60年代增加了近25%,80年代增至50%;70年代因灾难伤亡总人数比60年代高出5倍;80年代和90年代,因自然灾难伤亡人数达280余万,财产损失逾1 000亿美元。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自然灾难从每年平均约100起增加到500起。

3我国灾害医学体制及现状

《回回药方》的医学哲学思想

《回回药方》的医学哲学思想 《回回药方》的医学哲学思想 一、医学哲学体系 哲学体系决定着医学的指导思想之本质。伊斯兰医学的哲学体系受到了古代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它接受了希腊的"地、火、水、风"唯物主义"四素说"。"地、火、水、风"或"地、火、水、气"被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0~前430年)认为是四大自然要素。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数量比例混合起来则形成各种性质的物体。比如,他认为,"肌肉的形成是由于四种元素等量部分的混合。精神由火 ;"骨头是由两份水、两份土和四份火混合而成。"伊和土与双倍的水结合而成" 本?西拿所著《医典》继承了"四素说"之理论,其中写道,各种物体是由四种自然物质所构成,其中两种是轻的,两种是重的,两种轻的是火和空气,两种重的是水和地。可见,阿拉伯医书是坚持古希腊的"四素说"的。到了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手里,"四素说"又衍生出"血,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的"四体液"说。这种"四体液"说,反传回印度,使印度原有的"三体液"说也改变成"四体液"说,成了"四大"学说。伊本?西拿所著《医典》继承的乃是希腊的"四体液"说,其表达也与印度的不同。比如,希腊、阿拉伯的"四素",其中每种要素为一种体液。水,主黏液(痰、脓类);风,主血液;火,主黄胆汁;地(土),主黑胆汁。而印度哲学则不然。《金利奥义书》言:"溺津,血精,汗…水之一分也。"我国明代的《普济方》所言佛家"四大奥论"中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属乎水。"显然,水主一切体液。此外,希腊、阿拉伯医学的哲学与印度哲学又有不同。希波克拉底又提出了"四禀性"(或言"四气质")说,即冷、热、干、湿四性。他认为"四素"的不同种类的配合,乃是生成四体液的基础,每种"禀性"又是四体液在人体中分布多寡的表征。换言之,每个人的禀性、气质受体液多少的制约。这种"四素"、

关于中医融入系统医学的哲学思考

关于中医融入系统医学的哲学思考【关键词】中国传统 [摘要]中医学作为世界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日益走向多元化和整体化的今天,融入现代系统医学将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全身性疾病”概念的出现,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医学思维模式的建立,现代医学已从倾心于微观与实体的探索,开始走向对宏观整体以及系统联系的认识。因此,中西医结合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极大地丰富现代医学的内涵。 [关键词]医学, 中国传统; 系统论; 哲学, 医学 Philosophical pondering upon mer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systemic medicine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ne of the component pa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system. It has been an inevitable trend to mer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systemic medicine. 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systemic disease, the wide dissemin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ought pattern of systemic medicine, the exploration emphasis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has

中西方哲学与医学

人类从探索自然开始同时也开始探索着生命,因此医学一直伴随着科学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科学和科学哲学就有什么样的医学。由此,要比较中西医学的差别就应该从中西方科学哲学的差异以及对医学影响的关系开始。 将近代科学定义为15世纪下半叶开始,各门自然科学相继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的研究方法,使古代直观、思辨的方法逐步被试验和分析的方法所代替的概念应当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它使得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区分,虽然15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也有过试验和分析,但毕竟不能成为古代科学活动的主体。其次,由于近代与现代医学主要是在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生产发展而发展,因此又称为西方科学。此定义也将是我们讨论中西方科学差异及对医学影响的分界点。 第一章西方科学哲学对医学的影响 一、西方科学哲学的唯物性 虽然对于观察—分析—假说—求证的认知过程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并无不同,但它对唯物实证和观察及实验证据的重视却前所未有。我们只相信我们的五官所得,我们不相信心灵和思辨。因此,西方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唯物哲学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崇高的地位,它不断证实着近代科学以及被其所证实。对于医学,解剖与生物实验也使得许多疾病得以合理解释并取得许多成功治疗。但它还没有充足的证据去占领非唯物哲学的领地,特别体现在人类的疾患和社会关系的某些方面。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的精神世界仍为我们所信奉,中医理论也能在唯物论的冲击中脉脉相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使得我们走出了唯物机械论的阴影,迎来了高度综合、整体发展的现代科学的春天。对思辨的重新重视使我们提出了许多缺乏充分观察与试验证据的纯理论的假说。然而,这一百年来现代科学的惊人发展只是对唯物论的不断修正,这些假说仍要有充足的证据去证实,并始终存在着被新的实证推翻的结局。因此,它不是削弱而是继续巩固着唯物哲学的地位,只是再也没有能力对非唯物哲学领地发动巨大的攻击。在近代科学的缺陷还没有被完全弥补的时候,人类对非唯物的科学似乎有所重视,但西方科学哲学唯物归属的理性或者是非理性使人类确信,最终非唯物的认知和实践必然为唯物所全部解释。 二、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影响 在西方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这种影响十分巨大。随着DNA双螺旋结构及“中心法则”的提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测序地完成,我们似乎可以窥探生命的最终秘密,找寻一条彻底解决人类疾患、控制人类寿命的捷径。这次却不是通过炼丹和寻求人神对话的唯心途径,而是唯物的科学途径得到的梦想。那么,这个梦想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呢?暂时还无法知晓。因为就在我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一系列的困难和未知的空间又展现在面前,多莉羊的早逝使得掌握了DNA分子结构就掌握了生命的理论破灭。 正如阿尔文.托夫勒所说,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

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

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 体系现状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遭受着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害,同时也面临着恐怖活动等人为因素灾难的威胁。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吞噬了280万人的生命,受影响的人口多达8.2亿。有科学家预计,在未来的20年,地球处于相对活跃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可能增加,传统的救护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1976年国际着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和美国首次发起并成立了急救和灾害医学俱乐部,之后不久更名为世界急救和灾害医学协会,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害医学概念的产生。 美国灾害救援体系 20世纪以来,美国共发生5次重大灾难事件,造成12021人死亡,分别是1900年德克萨斯州飓风、1904年纽约州河蒸汽船事件、1928年弗罗里达州飓风、2001年纽约华盛顿特区“9.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路易斯安娜飓风。为应对日益增加的灾害事件,美国于1999年通过联邦应急反应预案,用于指引国内的灾害救援。“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反恐紧急事件的处理极为重视,把人为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救援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紧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国家紧急事件处理系统,进一步加强灾害事件应对能力。2003年3月,美国新成立了联邦国土安全部,其目标是确保边境和运输安全、保护国家主要基础设施。综合、分析情报,准备、培训、武装第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管理

紧急情况。国土安全部下辖邦调查局、联邦紧事务管理署、环境保护署、移民局、海岸警卫队等22个部门。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作为美国国家事故管理系统即NIMS的主要核心部门,是平时和战时就紧急动员、民防、救灾等活动制定政策与计划的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防灾救灾工作,其署长兼任国土安全部副部长,并直接对总统负责。 FEMA共有专业人员2600多人,后备人员4000人。同时,FEMA在国内10个行政区设有分局,每个分局负责3~7个州的紧急事务救援工作。各州、市、都设立了紧急事务救援办公室,并在各地配备了许多合作救援机构和地震、医疗、消防、交通等各种相应的紧急救援分队。如有紧急事件发生,逐级上报,直至总统,重大事件由总统发布命令实施指挥。 FEMA的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应付核进攻、核电站事故和核武器事故的准备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协调资源动员;确定战略和重要物资及其储备指标;支援州与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救灾准备、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对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等。 灾害医学救援体系 灾害医学救援工作是灾害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主管部门是美国国家卫生部,行使职能的主体是国家灾害医学系统(NDMS)。NDMS是军民一体化的系统,其指导思想是在国内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或对外发生常规战争时,对大批伤员进行救治。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郎景和院士: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哲学始源于医学,医学最终要归隐于哲学。医学发展迅速,最终要走到哪里去,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郎院士在第三届东方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大会上关于哲学与医学,医生修养与现代人文的演讲。 医学是科学、哲学与宗教结合 生命死亡/生命表达既是生物学的,也是科学的,哲学的,甚至是宗教的。医学应该从终极关怀这个角度去了解一种病,了解一个病人,从这个层面上去体现一个人善良的本质。 宗教的基础是人的信赖(信仰)。那种认为宗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有偏颇的。我认为,宗教实际上是一群人终极关怀所编制而成的一种思想逻辑和生活模式,宗教是一种生活模式和一种生活轨迹,是信仰,信赖、信奉和信任。 以前,我们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阳光、雨露,空气、水、日月星辰并不了解,于是我们就相当自然地认为它们有某种超人的力量,实则不然,那个超人的力量既不是神,也不是上帝,而其实是自然规律。只是我们对它不认识而已。有一本书,叫《人的宗教》,它讲了6种宗教,包括中国的儒家和道教思想,它在书中提到:有一种力量,无限无量,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却知道它的来源,不是神,而是自然,是自然的力量,是道。这是专门讲宗教非常客观的说法,道正心正,道正路正。 所以,科学、哲学、宗教和医学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知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学的。一旦是哲学的,他就有了宗教的洪福。因此,医学则是可以把科学、宗教和哲学调和起来的综合事业。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他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爱是他的上帝。既然爱是上帝,那么我们作为医生,何尝不应该把爱作为一种宗教去认识呢?果真如此,我们就能共品智慧传统所广施的一种喜悦。 所以,医学可能是把科学、哲学、宗教结合起来的中心立足点。归根结底,医学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 伤与痛的认识与医患关系

急诊与灾难医学

急诊与灾难医学 一、名词解释 1.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 2.心肺脑复苏(CPCR):指心脏有效搏出功能停止后,以恢复心肺脑功能为目的的救助过程。 3.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灾难情况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学科。 4.急诊医学:是指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措施和组织管理。 5.淹溺:又称溺水,是一种淹没或沉浸在液性介质中并导致呼吸损害的过程,由于罹患者无法呼吸空气,引起机体缺氧和CO2潴留,因窒息导致死亡。 6.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7.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重赛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8.干性淹溺: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者无水吸入,喉痉挛导致窒息。 9.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10.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的全身性损害,分为急性中毒

和慢性中毒两大类。 11.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 12.慢性中毒: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毒物而引起的中毒,起病隐匿病程长,已漏诊与误诊。 13.院前急救:指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 14.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指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6.阿托品化:即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增快等表现。 17.胆碱能综合征:指出现流涎、大汗、瞳孔缩小和肌颤。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0.多发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一个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 21.多处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22.复合伤:指两种以上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教育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教育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医学人才的培养、引导青年成长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适应医学生追求真理和提升全面素质需求的科学理论。然而现今医学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提高医学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提高他们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而运用到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造福大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医学教育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突飞猛进,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实施,加强注重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医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使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医学人才的培养、引导青年成长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适应医学生追求真理和提升全面素质需求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对医学人才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哲学来锻炼人的理论思维。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必须走进医学生,把医学生作为医学未来的认识主体来关爱,提升他们的科学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为今后诊治疾病打下方法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科学的世

界观,又是指导人们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一般的科学方法论。搞教育研究,离不开概念、范畴、规律等思维方式,也离不开归纳、演绎、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如果离开了这些思维方法,教育科学研究便无法进行,更不要说建立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就像一切科学研究一样,教育研究也要经历在实践基础上的实际观察、材料收集、科学分析、理论综合、假设提出、实践证实等一系列过程,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强调经验的作用,而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先进的教育经验是在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中产生、发展的,是科学认识的对象,它以其新颖的思想和工作方式,不断地丰富着教育理论,它是教育科学理论真实性的可靠标准,而它的运用和推广,又是改进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在教育研究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用完整的概念体系对某种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理论再现,反映了整体中的各个局部之间、结构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各种联系。教育学中作为理论再现法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常常被称作是建立教育理论的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逻辑关系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医学科学思维所必须的范畴,提供医学科学思维所需要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贯穿医学科研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始终,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医学科学的发展就停滞,医疗活动也将无法进行。医学人才比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更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医学面对的是“人”,人们追

医学的哲学思考

《医学的哲学思考》的读书笔记 此书的中心思想:把医学和医务人员的现实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把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引入医学目的和医学本质的反思、回归和提升之中,让医务人员受到哲理和人文的熏陶,始终保持思想的活跃和先进。 此书主要观点摘抄:医学哲学从知性的层面入手,开阔人们的视野,以向医务人员主体提供辩证思维方法、铸造人文精神、培养关爱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是探讨医学“形而上”的思维活动。“形而上者为其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即精神,器即行为。中国哲学主张气一元论,而西方哲学主张原子论即表现为整体性与个体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功能性与结构性、无形与有形的对立,中国哲学注重内因,而西方哲学注重外因,中国哲学认为构成事物的途径与方法是生化,西方哲学认为是组合。在中国医学的指导下,中医走的是从“整体表象”到“整体思维”的道路,而阴阳学说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理论和实践是一致的、哲学和科学是混同的。在西方哲学指导下,西医走的是形式思维的道路,而理性、逻辑推理与论证、模型和实验则是其认识事物的途径。其思维和存在是对立的、理论和实践是分离的、哲学和科学是区分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西传统哲学观念都陷入了危机,出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瓶颈问题,中国哲学一直停留于对自然界的笼统模糊的认识上,缺乏对事物的特性与运动变化的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实验与论证,又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科学成果,因而牵强附会的成分不少,甚至带有浓厚神秘色彩,中国哲学指导下的中医学在近代落伍了,但是西方哲学在现代也陷入了危机,其基本原子论的观点中有关间断性的观念,追求物质不可分的终极单元已被科学证实是错误的,原子论体系的根基受到了冲击。所以我们要反思医学模式、倡导儒家仁爱精神、探索医院文化、促进医学进步与文化传承、禁忌过度医疗、弘扬《新世纪医师宣言》、重视疾病预防、学习医学家的光辉思想。 现阶段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医学需要使医学继续教育成为医学的时代命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现有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素质与医学目的的客观需求很不相适应,因此初级卫生保健急需医学继续教育,进而使众多的基层医务人员自觉接受医学继续教育,加快造就一大批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新型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医疗服务观和人生价值观,确立公平、均衡的全新医学伦理模式;正确认识医疗消费主客体双方的价值取向,尽最大可能排除非医学因素对医学目的的影响;遵循医疗消费和价格成本规律,忠实实践医学目的;坚定医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导向,加快医学主体生产力的开发,确保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大化。医疗工作所具有的高技术、高风险、高

纳米医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纳米医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魏婷婷169572 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纳米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医疗上不断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引发了伦理上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本文在深入探讨纳米医学的诸多哲学和伦理问题的基础上,对纳米医学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纳米医学;哲学;伦理 纳米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给医学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催生了纳米医学(nanomedicine)这一全新的学科。纳米医学是运用纳米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医学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是基于纳米结构的材料和器件、分子医学及分子机器系统的不断发展、相互重叠的更强大的分子技术。因此,科学家、临床医学家,制药、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等以及投资家和国家政府部门都认识到了纳米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可能带来的突破性发展。了解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对于更好地了解纳米医学发展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纳米技术与纳米医学之间建立密不可分关系,在这些多元交叉的关系中衍生出一系列的技术和手段,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包括纳米诊断技术、纳米药物、纳米机器人及纳米安全性评价等。 1.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发展 1.1 纳米诊断 纳米诊断技术将会使医学诊断学发生重大变革,对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其内容包括纳米流-纳米阵列、分子诊断纳米颗粒、分子诊断量子点、磁性纳米颗粒、纳米生物传感器等,分别应用在分子生物标记物检测、体内示踪治疗细胞、单分子检测、及时诊断、诊疗一体化等方面。例如,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outhwestern)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类新型荧光纳米粒子,该种粒子具有pH超灵敏性,却在血液中循环不可见,只有当其接触到肿瘤的微环境或新生血管时才会发光。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肿瘤,采用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后来同时监测。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2014年出版的《自然-材料学》(NatureMaterials)杂志上。我国科学家已经将功能化超顺磁性颗粒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于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1.2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是以纳米粒、纳米球、纳米囊等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与药效分子以一定方

医学哲学

辨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 逻辑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 中国古代思维的方式主要是辩证思维,逻辑思维主要是西方的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的因素决定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欧洲思想的发源地古希腊是一个由200多个岛屿,城邦组成的国家。因城邦的规模小,人口少所以城邦的运营不得不依靠城邦间的交流但城邦间往往隔着高山或者大海因而需要交通技术的支撑,探索自然深处的规律故而形成了逻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 与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不同古代中国文明是大陆农耕文明。生产资料可以全部自给自足,不需要大量的商品交流因而形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辩证思维的发展也是依托于这种生活方式。但其中也不乏逻辑思维的形成如观天象寻找规律而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呢高等。古代中国的逻辑思维往往会包括在广大的辩证思维中。 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于阴阳学说的发展。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也是朴素辨证观的体现。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后已经发展为一个体积庞大,内容繁杂的思维方式。所有事物都可以以阴阳的方式来阐释。道家把阴阳视为世界的根本。 现代中国逻辑思维主要来自于西方。虽说中国古代逻辑思维可以包括在辩证思维内但把两种思维方式分开来看是两种截然不同并对立的思维方式。如挑选西瓜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说可以“司外揣内”以不破坏整体的基础上挑选最好的西瓜,但逻辑思维并不然是直接切开西瓜破坏整体性而挑选。故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中国古代不占主流地位。 中医辩证思维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发展而形成的庞大的,完整的,准确的理论体系。 思维的形成于发展都取决于地理生活环境。环境造就了思维。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革。 为此,我们可以强调三个问题: 一、医学是人类情感或者人性善良的一种表达,进而成为医者的社会责任。 我们可以认为医学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是维系人类自身价值,并保护其生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人类开始,便有了医学。尽管它的起动是原始的、落后的,甚至是自然性的、不自觉的,如对出血的局部压迫、病灶的烧灼、针砭等。也会遇到缺乏人道的?医疗?服务。但救死扶伤毕竟为人性善良的体现,进而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责任。 林巧稚说过,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要看病人,而且要把检查结果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然后做出诊断。 如果把医学当作一个纯科学,那就很危险。因为大家都知道,纯科学、纯自然观念将导致机械唯物论、存在主义。解剖有变异,生理有动态,同病有差别,不可以完全用各种数据和结果去解释患者的病征或?生活体验?。患者是按照其生活和自身体验看待功能障碍或问题的,这和医生的思路不相符合。所以医生必须要理解病人,要体察病人的感受。 鉴于医学的学科特点,作为一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个是科学原则。就是要针对病情——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技术路线等来做判断。 一个是人文原则。针对人情,不是我们一般讲的人情,而是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人需求。 这两个原则都考虑到了,才是一个好的医生,才是正确理解了医学的真谛。 因此,我们在选择诊治方式的时候要兼顾双方,既要保证有效性,也要保证安全性。这个方法,这个手术适合这个病人和他的病;而不是让这个病人和他的病适合你的方法,你的手术。一定要把最有把握的方式给病人,病人也应该是情愿接受的方式才是好的。 以前我们经常说这个病人适合什么手术,那个病人适合什么手术。这不全面。病人和他的病这是两回事,我得的阑尾炎和你得的阑尾炎不完全一样。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法,应该考虑四个因素:病人和疾病,医者和医法,这四个条件完全适合才是最好的方法。请注意,是四个因素,不是什么疾病适合什么医法两个因素。这其中体现了?两个人?——病人和大夫,两个决定的因素。 作医生,要做到?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

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含全部答案 分章节

一、绪论课后作业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作用为( E ) A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 B科学地管理急诊科工作,组织急救技术培训 C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 D战地救护 E 以上都是 2. 以下病例不需启动EMSS的是( D ) A 心肌梗死 B 窒息 C 休克、骨折 D 乙型肝 炎 E 急腹症 3. 属于急诊分诊I类标准的是( C ) A创伤病人的GCS评分为11—13分 B脉搏>140次/分或<50次/分 C喉头血管神经性水肿;喘息 D低血糖或高血糖伴有精神状态改变 E呕吐、腹泻,重度脱水或病态貌 4. 问诊时同时测量生命体征,如果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立即( D ) A 安排病人躺在诊断床上 B 将病人送往ICU C 将病人送往CCU D 将病人送往抢救室 E 给予心电监护 5. 院前急救的首要任务是( A ) A 对急症、创伤患者进行现场生命支持和急救处理,包括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 B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实施紧急医疗救援。 C 在特殊重大集会、会议、赛事和重要人物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救护。 D 承担急救通讯指挥,即联络急救中心、医院和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 E 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6. ( B )年卫生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案)》,规定“市、县以上地区都要成立急救医疗指挥系统,实行三级急救医疗体制”,成立医院急诊科、城市急救站(中心)。 A 1983年 B 1986年 C 1989 年 D 1992年 E 1995年 病人,男性,41岁,剧烈胸痛伴胸闷40分钟,大汗伴濒死感,既往有冠心病史,由120急救车送入急诊,血压115/55mmHg。 7. 若采用五级分类法对此病人进行分诊,此病人属于( B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E Ⅴ级 8. 该病人的就诊候诊时间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B ) A. 立即进行抢救与治疗 B. 立即送到抢救区域,在10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C. 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D. 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治疗 E.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多选题 9.急诊医学的专业特点有(ABCDE ) A 危重复杂性 B 时限急迫性 C 病机可逆性 D 综合相关性 E 处置简捷性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积极的、进攻的、刚强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凡是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消极的、柔弱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属性的特点:阴阳的抽象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相对性表现为:阴阳的相互转化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阴阳相互矛盾,阴阳相互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以对方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三、阴阳相互消长: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阴阳俱长或阴阳俱消,阴阳双方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指一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可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方式。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一切组织结构均可用阴阳划分。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运动变化;阴气和阳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存续的基本形式。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失衡的表现形式:1、阴阳偏盛,特征“邪气盛,正气未伤”,属“实证”,阴盛则为寒实证,热盛则为实热证。所谓,“阴盛则含,阳盛则热”。2、阴阳偏衰,特征“正气虚弱”,属“虚证”,阴虚则为虚热证,阳虚则为虚寒证。所谓,“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 3、阴阳互损,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的结果。 4、阴阳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确立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散寒;阳虚者温阳,阴虚者滋阴。2、归纳药物性能:四气(阴:寒、凉;阳:温、热);五味(阴:酸、苦、咸;阳:辛、甘);升降浮沉(阴:沉、降;阳:升、浮)。 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在一年四季中,顺其四时,调其阴阳,可使人体健康。

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检验1301 2403130401 万星琦 在医疗技术不断进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本应更加和谐,他们应当共同面对疾病,对抗病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近代和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却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更加紧张。一桩又一桩医生护士被杀被伤的惨案,惨案过后网络上大批的责骂讨论思考。而作为医学生的我,在关注这些新闻案件的同时也在反复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本该合作,携手并进的社会角色之间产生如此大的隔阂和猜疑,甚至是成为矛盾的双方;难道就不能改善这种尖锐的矛盾双方的关系,让医患之间和谐的相处,共同面对人类的疾病。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后,我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新,更本质的认识,也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结合在医学伦理课程中学到的有关认识,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医,治病救人者。患,生病的人。这两个社会角色,这两个事物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和必然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原理,在这个原理下,他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所以在考察医患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统筹兼顾,站在双方之外的一个客观的,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的只站在一方的角度去思考。只有站在双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促进医患关系朝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就包含相互作用。我认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看病”“治病”这一环节来实现的,专业术语就称做“医疗活动”。不论是去搜索还是去理解“医疗活动”这个名词,(医疗活动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方能、延长寿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都会觉得医生是医疗活动这项实践的主体,而患者是这项实践的客体。医生通过诊疗活动,使得患者这个客体由不健康转变为健康的状态。这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价值。在古代,行医可能是凭借一技之长来谋生的工具,医者为了获得一定的报酬,才来行医,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就是为了实现仁爱,善的道德责任,实现悬壶济世的人生理想。而报酬却退居其次。而现在,近代和现代医学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医生在更大更多程度上就知识一个简单的职业,许多医生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在经济上的需要,而将实现医生这一职业的崇高价值推据其后,甚至淡化。所以,对于此,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医生这里,就要求医生有良好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感,而不单单是为了经济利益,更应把人文的关怀带给患者。这样,患者也就更加信任和亲近医生。另外,在主体不断地认识和改造患者的同时,患者也不断地影响和反映着主体的认识能力。医生和患者这两个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医生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治疗缓解病情的同时,患者的身体指标,病情变化也反馈给医生,让医生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和修正治疗方案。在中世纪以前,医学就长期处于经验医学的阶段。而这些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医者经验,就来源于长期的医患相互作用的总结。只有这样不断地双向相

《医学与哲学》投 稿 指 南

《医学与哲学》投稿指南 《医学与哲学》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半月刊,上半月刊为“人文社会医学版”,每月8日出版,邮发代号:8-122;下半月刊为“临床决策论坛版”,每月23日出版,邮发代号:8-128。《医学与哲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医学与哲学》的影响因子为0.726。 1 用稿原则 投给《医学与哲学》的文章必须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表过。 《医学与哲学》的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ⅰ) 所有涉及人体试验研究的论文,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纸质版或电子版); (ⅱ) 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等); (ⅲ) 有重要科学意义; (iv) 对本领域或(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 栏目设置 人文社会医学版: 专论:根据每期的主题,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其中包括独具创意的论文、新观点新思维的阐述、调查报告、对不同观点的论战等。 医学人文学与医学人文关怀:以阐述人文医学的历史、内涵、意义、学科群结构、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人文关怀的实践与现实等为主要内容。 医学哲学研究:以反映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中的哲学问题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当代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的一般哲学问题,以及认识论、方法论,特别是临床医学哲学、临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医学伦理学: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伦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伦理学、跨文化伦理学、医学伦理思想史、医学伦理文献、公平与保健服务、医学伦理原则与理论等。 医学史:在新的版本中将加大这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近现代医学评论、医学思想史研究、中西医学不同学派研究、医学人物研究、重大医学技术的评论等。 医学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医生、护士、医院、保健组织、患者、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医疗诉讼、医患权利等。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术思想的演进、学派评述、患者心理研究、心理治疗与心理干预、心理与健康和疾病等。 卫生保健政策与管理:其中包括保健政策研究,保健政策中的效率与公平,美国、西欧、中国保健政策的比较,保健政策的改革,保健政策与穷人——富人,城市与农村、老人与儿童及妇女,医院管理思想的历史与现在,医院的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医院的经济管理与医院宗旨、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研究等。 卫生法学:反映卫生立法和执法方面的内容。 医学教育思想研究:主要从医学教育思想的角度介入医学高等教育,不涉及教育的具体改革和教学法等。其中包括当代医学教育的新潮、教育的新思维、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时弊与不良倾向、研究生教育评论等。

医学哲理》

1.医学哲理; 答: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相比,后者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而哲学则是通过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而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可见,哲学对包括医学在内的许多自然科学具有指导意义。多年来,许多学者将中医学看作了一门哲学,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 1 医学不等于哲学一般认为,医学(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有关“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促进机体有效功能的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西方的营养学以及心理、社会、行为干预等相关理论和实践。从这个角度讲,医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是一门治病救人和防病保健的技术,应该说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哲学是人的意识经过客观的逻辑思维后规划出的多种意识形态。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将哲学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在古代没有明确的学科划分,许多著作往往是综合性的。我国早期的医疗活动及医学知识的记载多散见于许多不同的著作中,如医事制度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礼·天官》,书中记载了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的四种不同医官的职责。又如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500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对50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著有《解剖学》、《生理学》等与医学密切相关的著作。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古代将医学的知识记录于哲学著作中,或者是哲学家同时掌握了医学知识,从事了医学研究和实践,就据此认为医学与哲学是同一概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分类越来越明确,学科分类是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而进行分类的。从这5个方面看,医学与哲学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关联,并不等于两者是同一学科领域。有学者提出了“医学哲学”的概念,认为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认识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维形式。医学哲学范畴是哲学与医学之间多重学术关系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结合,体现了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等多重价值。这是医学哲学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医学等于哲学。中医学是一种特殊的“医学-哲学”模式,表现为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其理论的构建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医就是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尽管中国古代有医、易共论的传统,但医、易学著作中,主要以“易”释“医”,“易”是“医”的说理工具,而并非医学本身,因而把哲学中的思辨作为医学理论值得深析。以上正说明,哲学不等于医学,医学离不开哲学,医学哲学和中医理论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正是哲学使命的一个缩影。 2 医学中蕴含哲学思想虽然医学并不等于哲学,但是并非说两者毫无关联,哲学对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尤其中医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如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先秦两汉时期基本形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代表之作。在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深受同时期哲学思想的影响,哲学中的许多学说,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被中医学所采用,将其结合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中,成为中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模式工具。如阴阳学说为《黄帝内经》各个篇章所采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

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 刘春浩 (地理与规划学院,1001班,2014110150) 摘要:人工智能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对哲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以及广泛应用,并且通过对于人工智能的客观分析,对人工智能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客观思考。同时本文主要采用了辩证思考的方法,对人工智能正反两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智能;人类;发展 人工智能诞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它的发展已成为 20 世纪最前沿、最热门的科学技术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条件判断式智能设计模式,而是寻求制造出具有接近甚至超过人类智能的机器。因此,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纯技术上的研究,而更多是关注人脑智慧的由来、思维意识的产生、人脑内部工作原理及运行方式的科学研究。目前世界上很多研究小组或研究团体希望通过对人脑运行的情况来破解人类思维意识的奥秘。日本最新研制的阿西莫(Asimo)机器人能辨别人类简单的思想活动;美国英特尔公司公布能够探知人类“心思”的软件;日本研制的仿人类机器人,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它能在适合的场景中使人们在 10 分钟或更长时间里都不能将它分辨出来;瑞士研究人员开启了“蓝脑”计划,对哺乳动物大脑进行复制研究,旨在寻找意识来源。这些研究的成果,让人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但人工智能的巨大进步也带来了诸多哲学问题。 1什么是人工智能 顾名思义,人工智能就是人造智能, 其英文表示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人工智能”一词目前是指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的智能, 因此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智能。当然, 这只是对人工智能的字面解释或一般解释。广义地讲, 人工智能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 而智能行为包括知觉、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 人工智能, 是一门由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新学科。人工智能的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研究领域。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其共同的基本特点是让机器学会“思考”,成为智能机器。 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两种形式,弱人工智能是指通过编程实现机器的逻辑判断、数据存储和搜索等过程;强人工智能是指使机器能够产生

医学哲学

浅谈医学哲学 1977年美国医学家G.L.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即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以弥补过去单纯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的缺陷,这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应该从哲学角度去思考医学科学问题,这的确是非常必要的。 医学和哲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生命科学。哲学则是研究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医学和哲学的相互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第一,哲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婢女;第二,哲学不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而脱离自然科学的“科学的科学”;第三,哲学和其它具体科学的关系在研究对象上,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哲学的发展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只有在对具体实践经验的不断学习和总结分析中,才能抽象出哲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具体科学特别是医学科学的研究,又必须以哲学为指导,以保证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医者仁术的本质。医学哲学就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融合医学和哲学的结晶。 医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在我们踏入医学殿堂那一刻开始,就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最高的职业准则:“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亟之。”这其中,我们体会的是医学的庄严和神圣。但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革仍然面临许多难题。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就曾经非常尖锐、切中要害地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我们。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医学的局限性就在于医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因素还有很多。另外医学还有很大的风险性,医疗的特点是在活的人体上施行诊断和治疗。科学不是万能的,认识是无限的,而我们认知的程度和探索的范围总是十分有限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