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教学目标

1.学习比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比较两个物品、数字、图形大小;

3.能够运用比较法来解决有关大小的问题。

教学重点

1.比的概念和意义;

2.比较数字大小;

3.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法解决有关大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比大小游戏;

2.班级物品或图形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导入比的概念,让孩子们用手比较大小,引导孩子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比大小。

分组活动(15分钟)

1.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让孩子们各自选择几个物品,比较物品大小,然后让小组进行比比谁比较准确。

2.老师可以先比较一下“两只蚂蚁吃掉一个馒头”和“小狗吃掉一个馒头”的大小,引导孩子们综合考虑物品大小、数量等因素。

课堂练习(20分钟)

1.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一些数字、图形,然后在小组内比较大小,并且记录比较结果。

2.老师在这一环节可以注重引导孩子们选区比较的重点,让孩子们更有目的地比较大小。

比大小游戏(10分钟)

1.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卡片,小组内比较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卡片的顺序。

2.游戏结束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卡片顺序,并且比较哪个小组比较准确。

综合练习(30分钟)

1.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游戏,让孩子们运用比较法来解决问题。

2.比如:小明手上有5个饼干,小红手上有3个饼干,小刚手上有7个饼干,那么谁手上的饼干最多呢?

总结(5分钟)

1.老师可以让一些孩子上来对比较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分享自己的比大小心得。

教学评估

1.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游戏等方式对孩子们进行评估。

2.老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写一些比较的总结。

相关资源

1.

2.

参考书目

1.《小学数学》

2.《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比谁最多》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比谁最多》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说出“最多”“比”等词汇 2. 把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数出1~10中的多数 3. 了解“多少”的概念,培育察看力、分类本领、差异化认知本领 4. 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团结协作、公正竞争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 让孩子们把握简单的数数方法,数出1~10字。 2. 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较游戏,帮忙幼儿了解“最多”“比”等概念。 三、教学准备: 1. 数量适量的装饰用小石子或者小球 2. 制作3个不同种类的玩具组,每个组中数量比较均匀,其中一个组数量多一些 3. 记分牌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 老师同时手持三个不同种类的玩具组,向孩子们说明今日的教学目标 2. 通过数数的游戏,让孩子们谙习数字1~10、

3. 请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本身钟意的玩具组,然后请他们用他们的小球或者小石头数出每个玩具组中物品的数量。老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孩子们,帮他们数数。 第一节:“比比哪个玩具组最多” 1.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将代表移到教室范围外评论活动内容。 2. 然后让代表们进入教室,前台放置三个玩具组,让代表们认真察看每个玩具组,然后确定哪一个玩具组的数量最多。 3. 代表们选出最多的玩具组之后,把其他两个玩具组的小球或者石子倒入最强的玩具组中。 4. 老师记录每个小组倒出的球数,并记录在记分牌上。 第二节:“比比哪个同学最多” 1. 将测序牌贴在每个孩子的衣裳上。游戏开始后,每个平民手中拥有一个记分卡,身边呈现大约2~4个装饰用的小球 2. 选一个孩子先猜想一个孩子手中拥有的小球的数量。之后,其他同学也可以猜想。 3. 最后摊牌,然后确定拥有的珠宝数量最多的孩子。 4. 记分牌记录全部孩子的得分,最后得分最多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些小的奖品。 五、教学建议: 1. 在让孩子们参加比较游戏之前,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探讨,指出孩子们所看到的差异,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四周的世界。 2. 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笑话、笑话、谎言等趣味元素,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教学目标 1.学习比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比较两个物品、数字、图形大小; 3.能够运用比较法来解决有关大小的问题。 教学重点 1.比的概念和意义; 2.比较数字大小; 3.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法解决有关大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比大小游戏; 2.班级物品或图形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导入比的概念,让孩子们用手比较大小,引导孩子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比大小。 分组活动(15分钟) 1.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让孩子们各自选择几个物品,比较物品大小,然后让小组进行比比谁比较准确。 2.老师可以先比较一下“两只蚂蚁吃掉一个馒头”和“小狗吃掉一个馒头”的大小,引导孩子们综合考虑物品大小、数量等因素。 课堂练习(20分钟) 1.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一些数字、图形,然后在小组内比较大小,并且记录比较结果。

2.老师在这一环节可以注重引导孩子们选区比较的重点,让孩子们更有目的地比较大小。 比大小游戏(10分钟) 1.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卡片,小组内比较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卡片的顺序。 2.游戏结束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卡片顺序,并且比较哪个小组比较准确。 综合练习(30分钟) 1.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游戏,让孩子们运用比较法来解决问题。 2.比如:小明手上有5个饼干,小红手上有3个饼干,小刚手上有7个饼干,那么谁手上的饼干最多呢? 总结(5分钟) 1.老师可以让一些孩子上来对比较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分享自己的比大小心得。 教学评估 1.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游戏等方式对孩子们进行评估。 2.老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写一些比较的总结。 相关资源 1. 2. 参考书目 1.《小学数学》 2.《幼儿园数学教育》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5篇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5篇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篇1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四周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看,他们会进展一些初步的比拟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爱聚在一起争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头作比拟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熟悉,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拟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育幼儿的探究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精确表达。 2、通过观看、操作、嬉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3、提高幼儿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4、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熟悉力量。 5、有兴趣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物体的粗细。 活动难点: 用语言精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预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看法、操作法、嬉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嬉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下列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展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章。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叙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预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供应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嬉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老师:小伴侣们,你们知道今日我们要玩什么嬉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嬉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嬉戏。 1.提出嬉戏要求。 老师:今日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精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老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嬉戏规章。 老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头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嬉戏。、 4.幼儿沟通。 老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老师小结:小伴侣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其次次嬉戏。 1.提出其次次嬉戏前的要求。、 2.幼儿嬉戏。 3.幼儿沟通。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嬉戏。 老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活动反思: 《比比谁最快》,这是一堂数学课。让幼儿依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字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分清左右边的位置。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幼儿不是很明白,由于他们对左右的概念不是很清晰,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是用哪只手写字呢?”问题一结束小伴侣就举起握笔的那只手,我便告知他们就是右边,任何靠近你这只手的物品都是在你的右边;“那小伴侣你们的左边在哪里呢?”聪慧的他们一下就明白了,兴奋的伸出了左手。然后我利用教室里的一些物品问小伴侣这些物品分别在他们的哪一边,通过不断的提问,幼儿基本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够恰当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缠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4.使幼儿懂直观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工作: 1.实物投影仪。 2.自造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更多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放置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发幼儿参予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认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必须看看谁缠得多,还要看看谁能够精确地把自己缠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缠的就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出适当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缠了几颗。听见已经开始口令时就可以夹,听见暂停口令时就要卸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明确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建议。、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就可以使自己缠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必须记录你缠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缠得最多,恳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少的一次搞上标记。、 活动反思: 《比比谁最快》,这就是一堂数学课。使幼儿根据相同的方向分辨物体在序列中的边线,并自学用数字抒发物体在序列中的边线。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分清左右边的位置。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幼儿不是很明白,因为他们对左右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是用哪只手写字呢?”问题一结束小朋友就举起握笔的那只手,我便告诉他们就是右边,任何靠近你这只手的物品都是在你的右边;“那小朋友你们的左边在哪里呢?”聪明的他们一下就明白了,兴奋的伸出了左手。然后我利用教室里的一些物品问小朋友这些物品分别在他们的哪一边,通过不断的提问,幼儿基本掌握了左右方向,已经把这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吸收了。 接下来就是使幼儿明白同一物体在相同方向的先后顺序,从左往右看看和从右往左看看边线不一样。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作业练,把教具摆到了适当的边线上,存有几个小朋友一下就窥见了谁走在最为前面,对于这一重点我使用了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用磁性教具:另一种就是恳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展开操作方式,他们必须给把适当的数字卡片分别给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小朋友这一环节幼儿一下就明白了。

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数学一直被视为最具挑战性和重要性的科目 之一。正因为如此,教师们经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课堂教案,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中 班教案的编写和反思尤其重要,因为这为学生提供了从基础到拓展的 数学学习机会。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这 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中班数学教案的重要性。中班数学教案是教 师为中班学生设计的一套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基础知 识和技能。这些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估 方法等要素。通过这些教案,教师能够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使他 们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在我所了解的教师中,李老师是一个出色的数学教师,他准备了最 多的中班数学教案。在过去的五年中,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编写了一系列的中班数学教案。他的教案非常详细,包括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步骤,以及巩固和拓展 学生知识的练习和活动。 为了进一步了解李老师的教案质量,我们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调查。我们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和家长,询问他们对李老师的教案的看法。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对李老师的教案印象深刻。他们认 为这些教案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他们还赞扬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李老师并不是唯一一个准备中班数学教案的教师。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其他教师也在努力准备中班数学教案,并且有些教师的教案质量也非常高。例如,王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帮助学生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问题和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数学的机会,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李老师和王老师,我们还发现了其他教师在准备中班数学教案方面的才华。这些教师通过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使用多媒体资源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这些教师的教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班数学教案的反思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李老师和其他教师都十分注重教案反思的过程。他们会将每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记录,并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仔细分析。通过这种反思,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班数学教案的编写和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李老师和其他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

科学领域数学活动教案:比比谁的多

班级:中班 活动名称:科学领域 活动内容:数学活动《比比谁的多》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的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种子标记图、1-10的数字卡、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玉米、花生)每组摆放一种、人手 一双筷子、一个小碗、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 我们要玩“看谁夹的多”的游戏。用筷子夹那些东西呢? ☆幼儿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种子标记。 教师: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2、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的 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老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你夹的是什么,就 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记 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后才能夹,听到停的 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幼儿游戏。 ☆老师再次提出问题: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你是怎么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种子的?

☆老师引导幼儿比照所夹种子与记录单,共同验证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 教师:谁和他夹的种子的数量不一样多?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3、比较10以内物体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带着自己的记录单和夹的种子换另一个小组准备第二次比赛。 幼儿游戏。 ☆老师提问:谁来说说这次你夹了几颗什么?和第一次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老师引导幼儿对照实物和记录了单进行检查验证,并与第一次记录中的数量进行比较。 4、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 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 给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5、集体展示与交流。 ☆展示幼儿记录单并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是不是每位小朋友都给夹的最多的一次做上了标 记?这些记录单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夹蚕豆夹的最 多的是几颗?夹花生?夹玉米?三样种子一共有多少 颗? ☆教师总结:比赛中小朋友都有了一些进步,下次再玩的时候相信一定比这次夹的更多。

比比谁最多中班科学教案

比比谁最多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的编写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教案的编 写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探索自然和 理解科学知识。而中班科学教案则更加注重幼儿的观察、实验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中班科学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认知、语言、动手能力等 方面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活动和实验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 探索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下面就让我们来比比看,谁家的中班科学 教案最多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班科学教案的基本结构。中班科学教案一般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部分。教学目标 明确了教师要教育幼儿的内容和目标,教学准备包括教师为教学活动 做的准备,如准备实验材料、教具等;教学过程则是具体的教学活动 和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则是对幼儿学习情况的评估。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不同家庭的中班科学教案。首先是小明家 的教案。小明家的教案中,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教学准备中,小明的妈妈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易腐食物,如苹果、香蕉等。教学过程中,小明的妈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食物的颜色、形状和 质地,并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将苹果放在水中观察它会浮在水上;最后,教学评价中,小明的妈妈询问幼儿对于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感受。 接下来是小丽家的教案。小丽家的教案中,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的 良好卫生习惯。教学准备中,小丽的妈妈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洗手实验

工具,如水盆、肥皂等。教学过程中,小丽的妈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 洗手实验,引导幼儿发现肥皂可以去除手上的污垢和细菌。最后,在 教学评价中,小丽的妈妈观察幼儿是否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最后是小华家的教案。小华家的教案中,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的动 手能力和想象力。教学准备中,小华的妈妈准备了一些材料,如纸板、橡皮筋等。教学过程中,小华的妈妈引导幼儿使用这些材料制作简单 的飞机模型,并进行简单的比赛。最后,在教学评价中,小华的妈妈 询问幼儿对于飞机飞行的原理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比较以上几个家庭的中班科学教案,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学 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都使用了简单的实验 和活动来引导幼儿的学习。此外,他们还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进行了针对性的活动设计。 当然,不同家庭的中班科学教案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源 于家庭的背景、教育观念和孩子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但无论如何, 中班科学教案的编写都应该以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幼 儿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科学探索中获得乐趣 和成长。 综上所述,中班科学教案的编写对幼儿的科学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 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以参考以上几个家庭的中班科学教案,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适合幼儿的科学活动和实验,帮助 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全面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最终,每个家庭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谁最多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对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中班阶段,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打造适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环境。本文将探讨中班数学教案的编写,以及如何设计活动,使幼儿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二、编写数学教案的原则 1. 目标明确:数学教案的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即指导幼儿在数学方面获得哪些能力和知识,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手段多样: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不同,因此,数学教案的编写应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教案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故事、探究等,通过多样的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情境贴切: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通过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来进行的,教案的编写应选择贴切幼儿生活、充满情趣的情境,使孩子能够轻松理解数学的概念和运算。 4. 循序渐进:数学教案的编写应依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使幼儿学习数学变得更容易。 三、编写数学教案的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确定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让幼儿掌握数字的认知和数数的基本技能。 2. 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年龄特 点的数学内容。例如,可以选择数字认知、数数、简单的分组和分类等。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选择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设计数字卡片配对游戏、骰子数数游戏、分组比赛等。 4. 制定教学流程: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流程,包 括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教案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清晰明确,以便 教师能够顺利进行教学。 5. 准备教具和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准备好所需的教具 和材料。例如,数字卡片、骰子、计数棒等。 6. 实施教学活动:按照教案的步骤和流程,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7. 总结与评价:教学结束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与幼 儿一起回顾所学的内容,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设计数学教案的实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数字认知教案的例子: 教学目标:使幼儿能认识并正确书写1-5的数字。 教学内容:数字1-5的认知和数的书写。

中班数学教案谁多谁少

中班数学教案谁多谁少 【篇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会变的数卡】 【活动设计】 幼儿对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的感知,可为他们清楚地认识10以内的数的顺序及各数间的关系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这一内容是 幼儿对数的概念形成的重要方面。在认识数字1-5的教学中,我发 现幼儿对1-5个数的读音、字形以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都掌握的较好,但对相邻两数间的数差关系感到很抽象。为此,我设计了一个 拓展性活动“会变的数卡”,意在通过为幼儿提供实物和数卡,引导 他们学习相邻两数由不同等变为相等,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亲自 去体验和感知相邻两数间的数差关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学习用添1或去方法使两组数量相等,初步感知相邻两数间的数差关系。 2、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指导幼儿会正确地取用和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的准备】 教具:1-5大数卡一套,红色圆片15个,绿色圆片5个,磁性教 具(小兔5只、萝卜4个),磁钉6个。 学具准备: 第一组:1-5双面数卡人手一套,分类盒人手一个。每人20个雪 花片。 第二小组:接画圆点 第三小组:添、去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比比谁多谁少,想办法让它们一样多。 出示小兔和萝卜(数量在5以内),说说谁多,谁少?你是怎样判 断的?想办法让小兔和萝卜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萝卜或 去掉一只小兔的方法使它们一样多) 2、会变的数卡 (1)出示1-5数卡,让幼儿给数卡排队,看清标志后按从小到大 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说:我让x排在最前面,我让x排在最后面??。

(2)送圆片,看看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卡片,边送边说:“数字1, 我送你一个圆片,数字2,我送你两个圆片” (3)数卡变魔术。幼儿闭眼,教师将数卡翻过去,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数卡有什么变化,想办法让圆片和数字一样多,(引导幼儿说出:1添上1是2,1添上2是3,??),再将圆片翻过来,引导幼 儿发现,数字变小了,圆片多了,必须用去1的方法才能使它们数 量一样多,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这个活动与刚才一样,先给数卡排队(让红色圆片对着自己),然后给数字送雪花片,送完后让数卡变魔术,看数字是否与 圆片一样多,想办法让它们一样多,要变做变大声讲述。 第二组:接、画圆点。 第三组:添、去圆点。 (三)游戏:拍手问答。 (四)评价:重点表扬在活动中大胆讲述的幼儿和自觉按指令取用、整理材料的幼儿。 【篇二: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活动构思: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在感知10以内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和“”。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一起编儿歌, 通过儿歌、表演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 这样既能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数学活动的情感。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二、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喜羊羊(7),美羊羊(9),沸羊羊(9),懒 洋洋(7) 5、4只小鸟,翅膀上有3、4、5、8。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1、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够正确使用数字记录每次夹住的种子数量。 3.能够大胆说出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4.让幼儿理解简单的数学原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老师:今天不仅要看谁的种子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记录自己有多少种子。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老师:只要在记录纸上找到你剪过的相应标记,然后在下面的空白处用数字记录下你剪了多少次。听到开始密码,就可以夹了。听到停止口令,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老师总结:孩子真的很有能力,不仅数数正确,记忆也正确。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第二场比赛前提出要求。、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谁最多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谁最多在中班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意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就如何比较中班数学教案的优劣进行探讨。 一、目标和内容的设计 中班数学教案的优劣,首先体现在其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一个好的教案应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又要能够促使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案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和应用。同时,教案的内容还应该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渐进性,使幼儿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中班数学教案的教学方法也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实地教学法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兼顾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三、教学环境的创设

一个好的中班数学教案还应该关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环境的舒 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幼儿喜欢活动,喜欢 和周围的事物进行互动。因此,教学环境的创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 的兴趣和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具和玩具,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 学习数学。 四、评估与反馈 好的中班数学教案还应该注重对幼儿学习的评估与反馈。通过适当 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到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困难,为 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帮 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中班数学教案的优劣可以从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教学方 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一 个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的选择教学 方法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中班数学教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为他们的数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估 和反馈对于幼儿的学习进步和成长也至关重要。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教案的好坏并不只是事先设计的质量,更重 要的是教师在执行教案时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根据教案的指 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只有这样,中班数学教案才能真正发挥其应 有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多和少

中班数学教案比比多和少 一、引入教材(10分钟) 老师准备了一些有趣的玩具或物品,如小汽车、水果糖等。老师鼓励孩子们互相携带物品,然后安排他们坐在圈内。老师拿出两个容器,一个容器放上标有“多”的字样,另一个容器放上标有“少”的字样。老师开始讲故事。 二、讲故事引导(15分钟) 老师告诉孩子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叫比比的小兔子和他的小伙伴们比较多和少的故事。比比收集了很多红苹果,但是他的朋友米妮只有一颗绿苹果。比比想和米妮进行比较,看看谁有更多的苹果。老师用手势和语言表达故事内容,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 三、多与少的理解(15分钟) 老师在板书上写下“多”和“少”两个字,然后提问孩子们有关这两个概念的问题。例如,“比比收集了几个红苹果?”“米妮收集了几个绿苹果?” “谁有更多的苹果?”“谁有更少的苹果?”等等。老师帮助孩子们分辨多和少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回答问题。 四、比较多和少的游戏(15分钟) 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些小球,并要求他们随意放在桌子上。然后,老师请孩子们找出自己放的球的数量,然后排队。老师请两个孩

子上前,比较谁的球数更多,谁的球数更少。孩子们一起大声喊出答案。老师鼓励孩子们通过游戏来理解多和少的概念。 五、多和少的练习(15分钟) 老师分发练习册,每个孩子都有一本。练习册上有一些图片,要 求孩子们按照题目要求来比较多和少。例如,“圆圈里有5个苹果,方 框里有2个苹果,哪个地方有更多的苹果?”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判断,并在书中圈出正确的答案。 六、小结(10分钟) 老师简单总结了一下这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了多和少的比较概念,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比较。老师鼓励孩子们积 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问题,并参与讨论,以加深对多和少的理解。 七、课后延伸 老师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进行相关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孩子巩固 多和少的概念。家长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比较,如玩具、水 果等。通过有趣的互动,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提升他们的数 学思维能力。 总结: 这堂数学课以故事引导的方式,通过实际的游戏和练习,帮助中 班的孩子们理解多和少。通过课堂互动和延伸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日 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概念,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

谁最多谁最少中班数学教案

谁最多谁最少中班数学教案 一、引言 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数学教育,幼 儿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意识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中 班时期正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教 案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谁最多谁最少”这个主题,探讨中班数学教案的设计,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参考。 二、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最多”和“最少”这两个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谁最多? (1)游戏: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不同的小物件,如纽扣、积 木等。然后,教师会给出一些问题,比如“小明手中有几个纽扣?”幼 儿需要数清楚自己手中的纽扣数目,并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可以 给出多个幼儿的物件数量,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幼儿手中的物件最多。 (2)绘本:教师可以准备一本关于数量比较的绘本,例如《小兔 子找东西》。读绘本时,教师鼓励幼儿观察不同角色手中的物件数量,并询问他们谁手中的物件最多。

(3)活动:教师准备一些印有不同数字的卡片,并将它们放在课室不同的角落里。然后,教师会告诉幼儿某个卡片上的数字,幼儿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那个数字所代表的物件最多的角落。 2. 谁最少? (1)游戏: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不同的小物件,并要求他们将物件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会提问哪个幼儿手中的物件最少,并让幼儿回答。 (2)绘本:教师可以使用《小猴子数香蕉》这样的绘本,让幼儿观察不同动物手中的香蕉数量,并找出哪个动物手中的香蕉最少。 (3)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室的不同角落里放置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物件数量。教师会告诉幼儿一个数字,幼儿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那个数字所代表的物件最少的角落。 四、教学方法 1. 视频观看法:教师可在课堂上放一些数学相关的动画视频,帮助幼儿理解概念,并通过视频中的例子让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 2.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观察、比较数量,并找出最多和最少的。 3. 绘本法: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手中的物件数量,并进行数量比较。

比比谁最长中班数学教案

比比谁最长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中班数学教师,每天我们都要为孩子们准备一堂富有创意 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让孩子们在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教案的目的和重点 在编写教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的和重点。中班数学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 学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是引导孩子们认 识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写方法、培养数的数量意识和数的排序能力。 二、教案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中班数学教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教学时的侧重点和 评价标准。 2. 教学准备:列出教学所需的材料、教具和课前准备工作,确保教 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教学活动:详细描述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教师引导的方式。 4. 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练习,用以检验孩子们的掌握 情况和强化所学内容。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孩子们的思维独立性和归纳总结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与家长的沟通。 以上是一个标准的教案结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教案的内容 中班数学教案的内容应该紧密围绕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教案内容: 1. 认识数字:通过游戏和趣味故事,让孩子们认识数字1-10,并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数字的数量意识: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数量,培养孩子们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例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谁的玩具车多,或者让他们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 3. 数字的排序能力:通过游戏和练习,引导孩子们掌握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让孩子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4. 培养逻辑思维: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例如:“如果我有3个苹果,给你一个,你还剩下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拼图游戏、数学迷宫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多和少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多和少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多和少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比一比多和少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数量,找出多的和少的。 3. 学生能够使用比较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数量。 4.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 二、教学准备: 1. 数量卡片:准备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数字范围从1到10。 2. 数学游戏:比较游戏,如找出多的和少的物体。 3. 图表:准备一些简单的图表用于让学生进行比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用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等,并问学生以下问题:- 你们看到了什么物体? - 这些物体的数量多吗?还是少? - 你们能不能用比较的词语来描述一下?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多少,并介绍比较的概念。 2. 学习比一比多和少的概念: 教师用数量卡片进行示范,如拿出3张卡片,并说:“这里有3张 卡片,再拿出2张卡片,那么谁的卡片多呢?” 学生观察卡片的数量,找到多的一方,并用手指指向多的一方。 然后再进行另一个示范,如拿出5张卡片,并说:“这里有5张卡片,再拿出7张卡片,那么谁的卡片多呢?” 学生观察卡片的数量,找到多的一方,并用手指指向多的一方。 引导学生总结比一比多和少的规律,并强调多和少是相对的概念。 3. 比较物体的数量: 教师将一些物体分成两组,并让学生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找出多 的一组。 教师可以使用图表或图片的方式来呈现物体数量,让学生观察比较。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显示两组动物,如狗和猫的数量。学生观 察比较后,找出狗的数量多,并说出答案。 4. 游戏操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和香蕉,并让学生两 两比较,找出数量多的水果。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

中班数学《比比谁最多》教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节日教案、季节教案、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计划总结、节日习俗、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seasonal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 activity design, plan summary, festival custom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