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发布日期:2014-08-22 来源:《中国畜牧业》作者:和仕海

马、骡和驴等统称为马属动物。腹痛病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疾病,是胃肠受到冷源刺激而发生的急性阵发性腹痛疾病。发病期间饲养管理疏忽或治疗不及时,极易诱发肠痉挛、胃扩张、肠膨胀、肠便秘、肠变位和尿闭等多重症状而加重病情引起死亡。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岗位上从事动物临诊工作已有16年的时间,年接诊马属动物腹痛病病例平均达30例以上,近几年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后,治愈率达90%以上,现将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收集整理,供同行和养殖户借鉴参考。

一、病因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界气候突变,机体经受过风吹雨淋、寒露风霜、劳役后过饮冷水、采食冰冻草料、役后大汗淋漓时下鞍垫过早等因素后,寒气滞留胃肠而引起痉挛,导致剧烈腹痛。

二、临床症状

1.轻度腹痛痛型。患畜食欲减退,拒绝饮水,前肢刨地,后肢踢腹,头部不时回顾腹部,喜卧呈侧卧姿势,一般不出现翻滚,公畜表现上嘴唇往鼻粱方向卷翻等临床症状。

2.中度腹痛型。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和饮欲废绝,刨地、回头顾腹等表现外,常低头闻地而行,细步急走,寻找合适地方试着侧面躺卧,卧地后喜欢翻滚等临床症状。

3.剧烈腹痛型。患畜表现狂躁,躁动不安,完全不听畜主使唤,急起急卧,行走过程突然倒地,急剧翻滚,大小便闭塞,排小便呈里急后重而无尿液等临床症状。

三、诊断

诱发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主要有肠痉挛、胃扩张、肠膨胀、肠便秘、肠变位和尿闭等,常因多重性发作,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患畜曾有雨淋、踏水、过饮冷水史等,且表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实践表明,最终引起患畜死亡是由于膀胱括约肌发生痉挛,引起输尿管道闭塞,导致了膀胱中尿液胀满后爆裂,因此除了解痉外,要重点考虑打通患畜的尿路。

四、防治

1.治疗。治疗思路是镇痛解除胃肠痉挛,温暧胃肠,打通尿道,通粪便,排出胃肠多余气体。

处方1:0.9%氯化钠或5%葡萄糖250~500毫升,配伍安乃近注射液20~50毫升;

0.9%氯化钠250~500毫升,配伍呋塞米注射液(速尿)20~60毫升,静脉滴注,如遇腹围膨大者颈部肌肉注射促进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的物药如胃动力、清热通便针等10~30毫升,患畜可痊愈,食欲和饮欲恢复正常。操作要点是先滴注呋塞米,再滴注安乃近注射液。

处方2:安乃近注射液20~50毫升,促进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的药物如维生素B2、胃动力、毛果芸香碱等10~30毫升,肌内注射,颈部两侧分别注射,间隔2~3个小时重复给药一次可收到良好效果。腹围膨大的患畜应使用套管针排出胃内多余的气体,灌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等促进粪便的顺利排出。在治疗过程,肌内注射药物的药效浓度一时半会达不到峰值,症状恢复较慢,畜主应积极配合治疗,不停牵拉患畜走动,切忌躺卧翻滚。

农村实用单方:白酒50~150毫升,加温水100~300毫升,一次灌服,或藿香正气水20~40毫升灌服,如患畜腹围膨大,同时灌服食用油(最理想为核桃油)100~300毫升,一般轻度或中度腹痛的患畜可恢复。治疗根据是温肠胃解除痉挛,促进排便和排气。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抵抗力,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忌饮冷水及冰冻草料,雨雪天气及寒冷季节露水未散时禁止野外放牧。

马属动物屠宰检疫规程

马属动物屠宰检疫规程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入场查验、宰前检查、屠宰同步检疫以及检疫结果处理的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马的屠宰检疫活动。其他马属动物的屠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 屠宰检疫官方兽医对动物从入场查验到屠宰之前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对宰后动物的肉尸和内脏按规定的程序和部位进行检查的过程。 2.2 胴体经屠宰放血,去掉毛、头、尾、蹄、内脏后带皮或不带皮的肉体。 2.3 同步屠宰检疫与屠宰操作相对应,并与马匹相对应后实施的现场检疫。 2.4急宰经检疫确认为不妨碍肉食卫生的普通传染病及一般疫病而有死亡危险的动物,在急宰间进行的紧急屠宰。 2.5 禁宰经检疫确认为一、二类重大动物疫病的,应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后作工业用或无害化处理,严禁屠宰。 2.6生物安全处理通过销毁或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

3.检疫对象 本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为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马病毒性动脉炎、马媾疫、伊氏锥虫病。 4.检疫合格标准 4.1 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2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规定; 4.3按本规程要求履行全部检疫程序,且检疫结果符合规定。 5.入厂(场、点)查验环节 5.1查证验物查验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核对检疫证明与运载的马数量是否相符; 5.2询问了解途中运输情况,排除传染病; 5.3 临床检查实施临床健康检查; 5.4记录记录马的数量、产地、货主、运输车辆车型及车牌号等情况。 5.5 结果处理 5.5.1经入厂(场)查验,检疫证明有效、证物相符、临床检查合格的,准予入场屠宰; 5.5.2 经入厂(场)查验,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入场; 5.5.3 疑似患有一类动物疫病的,禁止入厂(场),限制人员、车辆流动,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5.4 消毒对运载工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6.宰前检查环节 6.1 按照《马产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对受检动物进行临床健康检查。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属动物(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马属动物)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马属动物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生动物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 2. 检疫对象 马传染性贫血病、马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 3. 检疫合格标准 3.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3.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符合规定。 3.4 临床检查健康。 3.5 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4. 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 查验资料 4.2.1 官方兽医应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近期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免疫。 4.2.2 官方兽医应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了解免疫、诊疗情况,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3 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 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 4.3.1.2 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等。 4.3.2 检查内容 4.3.2.1 出现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传染性贫血。 4.3.2.2 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脉搏加快;颌下淋巴结肿大;鼻孔一侧(有时两侧)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汁,可见鼻疽结节、溃疡、瘢痕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鼻疽。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治 发布日期:2014-08-22 来源:《中国畜牧业》作者:和仕海 马、骡和驴等统称为马属动物。腹痛病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疾病,是胃肠受到冷源刺激而发生的急性阵发性腹痛疾病。发病期间饲养管理疏忽或治疗不及时,极易诱发肠痉挛、胃扩张、肠膨胀、肠便秘、肠变位和尿闭等多重症状而加重病情引起死亡。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岗位上从事动物临诊工作已有16年的时间,年接诊马属动物腹痛病病例平均达30例以上,近几年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后,治愈率达90%以上,现将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收集整理,供同行和养殖户借鉴参考。 一、病因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界气候突变,机体经受过风吹雨淋、寒露风霜、劳役后过饮冷水、采食冰冻草料、役后大汗淋漓时下鞍垫过早等因素后,寒气滞留胃肠而引起痉挛,导致剧烈腹痛。 二、临床症状 1.轻度腹痛痛型。患畜食欲减退,拒绝饮水,前肢刨地,后肢踢腹,头部不时回顾腹部,喜卧呈侧卧姿势,一般不出现翻滚,公畜表现上嘴唇往鼻粱方向卷翻等临床症状。 2.中度腹痛型。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和饮欲废绝,刨地、回头顾腹等表现外,常低头闻地而行,细步急走,寻找合适地方试着侧面躺卧,卧地后喜欢翻滚等临床症状。 3.剧烈腹痛型。患畜表现狂躁,躁动不安,完全不听畜主使唤,急起急卧,行走过程突然倒地,急剧翻滚,大小便闭塞,排小便呈里急后重而无尿液等临床症状。

三、诊断 诱发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主要有肠痉挛、胃扩张、肠膨胀、肠便秘、肠变位和尿闭等,常因多重性发作,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患畜曾有雨淋、踏水、过饮冷水史等,且表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实践表明,最终引起患畜死亡是由于膀胱括约肌发生痉挛,引起输尿管道闭塞,导致了膀胱中尿液胀满后爆裂,因此除了解痉外,要重点考虑打通患畜的尿路。 四、防治 1.治疗。治疗思路是镇痛解除胃肠痉挛,温暧胃肠,打通尿道,通粪便,排出胃肠多余气体。 处方1:0.9%氯化钠或5%葡萄糖250~500毫升,配伍安乃近注射液20~50毫升; 0.9%氯化钠250~500毫升,配伍呋塞米注射液(速尿)20~60毫升,静脉滴注,如遇腹围膨大者颈部肌肉注射促进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的物药如胃动力、清热通便针等10~30毫升,患畜可痊愈,食欲和饮欲恢复正常。操作要点是先滴注呋塞米,再滴注安乃近注射液。 处方2:安乃近注射液20~50毫升,促进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的药物如维生素B2、胃动力、毛果芸香碱等10~30毫升,肌内注射,颈部两侧分别注射,间隔2~3个小时重复给药一次可收到良好效果。腹围膨大的患畜应使用套管针排出胃内多余的气体,灌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等促进粪便的顺利排出。在治疗过程,肌内注射药物的药效浓度一时半会达不到峰值,症状恢复较慢,畜主应积极配合治疗,不停牵拉患畜走动,切忌躺卧翻滚。 农村实用单方:白酒50~150毫升,加温水100~300毫升,一次灌服,或藿香正气水20~40毫升灌服,如患畜腹围膨大,同时灌服食用油(最理想为核桃油)100~300毫升,一般轻度或中度腹痛的患畜可恢复。治疗根据是温肠胃解除痉挛,促进排便和排气。

马属动物免疫规范

马属动物免疫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属动物核心疫苗和选择性疫苗的免疫方法和操作规范,详细规范了狂犬病、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马流行性感冒、马鼻肺炎、马腺疫、马流产沙门氏菌等马属动物疾病的免疫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马、驴、骡和斑马在内的马属动物免疫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性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3/T1063-2015 动物疫苗储藏和运输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8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心疫苗Risk-Based Vaccine 用于预防在马属动物群体中呈现地方性流行,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或有可能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健康福利的疾病的疫苗。本文件推荐马属动物核心疫苗为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日本脑炎”)疫苗。 3.2 选择性疫苗Core Vaccine 用于预防在局部区域的马属动物群体中流行,其风险对于不同马属动物群体或个体可能有所不同的疾病的疫苗。本文件推荐马匹选择性疫苗包括马属动物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马流感”)疫苗、马属动物鼻肺炎(以下简称“马鼻肺炎”)疫苗、马属动物腺疫(以下简称“马腺疫”)疫苗、以及马属动物流产沙门氏菌病(以下简称“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疫苗。 4 狂犬病免疫方法 4.1 狂犬病 狂犬病为我国法定二类疫病,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损伤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疾病。狂犬病致死率高,但可以有效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属动物(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马属动物)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马属动物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生动物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 2.检疫对象 马传染性贫血病、马鼻疽。 3.检疫合格标准 3.1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动物疫情的饲养场(户)。 3.2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3.3养殖档案相关记录符合规定。 3.4临床检查健康。 3.5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4.检疫程序 4.1申报受理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应根据所辖区域、检疫范围、当地相关疫情情况等,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查验相关资料 4.2.1 对于饲养场,应查验养殖档案,了解调运移动记录;了解饲养场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近期疫病发生情况。 4.2.2 对于省内调运种用马属动物的饲养场,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确认证件有效;查验养殖档案,确认饲养场近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

4.2.3 对于散养户,应查验养殖档案,了解免疫、诊疗情况.确认受检生猪已进行规定疫病的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3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 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 4.3.1.2 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个体的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等情况。 4.3.2 检查主要内容 4.3.2.1临床检查表现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的,疑似马传染性贫血。 4.3.2.2临床检查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脉搏加快,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鼻腔鼻疽可见鼻孔一侧(有时两侧)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汁,可见鼻疽结节、溃疡、瘢痕等症状的,疑似马鼻疽。 4.4实验室检测 4.4.1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相关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 4.4.2 实验室检测须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5.检疫结果处理 5.1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根据以下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5.2.1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可扩大抽检数量,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经检疫发现马属动物患有一般性疫病不宜销售、调运的,应告知对其进行诊疗,待康复后重新申报检疫。

马属动物大肠阻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马属动物盲肠与大结肠阻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平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宝珠810600 海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唐生华(执笔)810600 马属动物的盲肠与大结肠阻塞70-80年代在农区比较多见,近年来,随着当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升高、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原因。马属动物逐年减少,发病率逐年下降,因而有些搞临床兽医的工作人员一旦遇到该病,就无从下手,造成马属动物的死亡,给农牧民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把以前从事临床治疗马属动物盲肠与大结肠阻塞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同仁在工作中参考与借鉴。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因饲喂、使役不当、饮水、运动不足、气候变化等原因而引起。在饲喂营养单纯、粗硬及难消化的饲料;突然改换饲料或饲养方式,饲喂不定时定量,饥饱不匀,精料过多或缺乏;饱后立即重役,或重役后立即喂饱;使役过重、出汗过多时容易发生本病。另外,经常劳动的马属动物在突然休息期间容易发生本病。饮水不足,尤其在劳役过重,出汗过多的情况下饮水不足更容易发病。运动不足的马属动物,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机能不强,容易引起结症。气候突变,容易引起痉挛疝,使肠内容物快速向后部移动,积聚在肠管狭窄部前方,长久痉挛必定要被肠弛缓所代替,使积聚在一起的肠内容物后送缓慢,其中水分被吸收,逐渐变干变硬,继发结症。总之,胃肠蠕动、胃肠分泌机能减弱的情况下都能引起盲肠与大结肠阻塞的发生。二、阻塞的具体部位

大结肠容易阻塞的部位是:胸骨曲、骨盆曲、膈曲、胃状膨大部、盲肠。 三、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有轻度或中等程度的腹痛,回头顾腹、常躺卧、卧地后四肢伸展、有的常做公马排尿姿势。其中以骨盆曲阻塞腹痛较为剧烈、有的连连卧地。口腔干臭,又较厚的灰黄舌苔,舌色初期黄白,后期变紫。排粪少、粪球干小,或大小形状不一,带有粘液,或粪稀如水、仅含少量粪渣。体温、呼吸、脉搏等全身症状没有明显变化,后期心跳,呼吸加快。 2、直肠检查 直检时,可在右腹部,肋骨的内侧摸到如人头大的积粪块,压之呈面团状或坚硬感;如结在骨盆曲,可在耻骨前缘摸到上细下粗的积粪,大部偏与做侧,有时也可移动到腹腔中间或右侧盲肠基的后方,有时向后可移动到骨盆腔内;如结在胃状膨大部,可在盲肠基部的前内方发现椭圆形人头大的结粪块的后缘,位置很深,并随呼吸前后移动,有时可在盲肠基部的左后方摸到阻塞块,位置较浅。如大结肠内均未查到结粪块,胃也不充满,可怀疑为胸骨曲或膈曲阻塞。 四、治疗 1、西医治疗(1)、硫酸镁300-800克、苏打50-150克,冷水1500-3000 毫升胃管投服、10%浓盐水500毫升、30%安乃近40毫升,混合静 注。 (2)、敌百虫9-15克、滑石粉400-800克胃管投服。 (3)、石蜡油500-1500毫升胃管投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