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党课讲稿)

前言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谈谈中国式创新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值此之际,总结和回顾40年来的改革和创新,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不太好讲的。因为虽然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是科技体制和政策、创新环境和文化是有国情背景的,这就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区别。评价一个国家的创新本就难,评价中国的创新尤其难。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内部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世界一流的创新中心,也有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另外,中国正在转型过程中,还没有转型到位,很多事情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所以对其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往往是不容易的。再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先例,只有苏联模式可以参考,但事实证明,那种模式是失败的。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评价中国创新成败是比较困难的。但作为创新的成果,如航母、高铁、核电站、空间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都是实打实存在的,它们本身就在证明中国创新水平的提升。当然,经济的持续增长更是证明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增强。

关于中国的发展,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国外的一些评价,我们的认识可能会更客观一些。有关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工发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年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创新,都是肯定的,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具体的评价有以下这些。

《2017年欧洲创新记分牌》测量比较了欧盟28个成员国、欧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绩效,并按分值分为领先、强大、中等和一般创新国家四级。综合评价结果,中国被列为中等创新国家。事实上,领先创新国家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强大创新国家。中国紧随其后,是少数列入中等创新国家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创新绩效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在研发经费支出、商标和设计申请等评价指标以及增长速度方面表现比较突出。2016年,中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约是欧盟的80.6%,与欧盟还有一定差距。但是,2010-2016年,我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平均增速较快,约是欧盟的7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当然,欧盟的指数本来就比较高,所以指数提升的速度也会相对逐渐放慢。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我国都已居于世界第二。

德国的《时代》周报网站列举了11组数据来评价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第一,截至2016年12月,有6.95亿人通过智能手机上网。中国日常生活的数字化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得到普遍使用。第二,有2.86亿农民工外出打工。他们评价,“中国昔日作为‘世界工厂’的声誉主要归功于农民工”。第三,2015年中国有15个人口超过500万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意味着庞大的经济体,意味着庞大的消费支出,意味着比较困难的城市管理等。第四,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有3.1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虽然如何与相关国家达成一个相互能接受的外汇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毕竟这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庞大的出口能力所造成的。第五,有115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第六,在2017年申报了8330项国际专利,目前在年度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位居第五。第七,全球70%的玩具由中国生产,每年出口价值超过100亿美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虽然玩具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但中国能够做到世界第一。第八,2016年人均排放超过7吨二氧化碳。虽然排放总量世界第一,但人均排放远远低于德国。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指标。在讨论二氧化碳排放责任的时候,有些国家总是指责中国排放最多,但没有看到中国有13亿人口。并且,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只是由于这些年经济的发展,排放量才提升的。而现在全球二氧化碳的积累量是工业革命以来上百年积累的结果。所以,这个责任是不能简单地来计算。第九,超过

1亿中国成年人属于新的“城市中产阶层”。据瑞士信贷银行统计,中国“中产阶层”的总资产已超过7万亿美元。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标志,也是今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第十,高速铁路里程到2020年将达3万公里。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有形产品的制造离不开快速运输,还包括大量人口的迁移特别是农民工。应该说,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然,高铁现在已经开始“走出去”,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推动力量。第十一,2014年在中国有超过2547万名普通高校在校生。这是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是未来中国高素质劳动大军的储备力量。我们看到了,这些数据基本都是经济数据,但实际上几乎每一项里面都有科技含量,都有科技创新的支撑。

2015年《环球时报》记者对41位西方政要和智囊进行了采访,对象包括基辛格、福山、约瑟夫·奈、奈斯比特、布热津斯基等著名专家学者,内容涉及文化价值观、大国关系、政党制度、经济模式等方面,并编辑出版了《我们误判了中国》一书。当然,这个名字是编辑起的。从内容上看,这41位政要和智囊基本上都在反思他们过去对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误判。总体来说,他们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是成功的,使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一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成就。英国央行前

行长默文·金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虽然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创新中心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至少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深圳的创新中心拿到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如何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呢?上文讲到,一些西方政要和学者一直不太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唱衰中国,而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却发展得越来越好,并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过去的逻辑,这种现象是无法解释的,所以我们也在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是什么?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学者福山在苏联解体之后写了一本书叫作《历史的终结》。他的结论是,随着当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的苏联的解体,共产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的终结”意味着,资本主义取得了最终的全球性胜利,共产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看,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这个“终结”仍然是要打问号的,因为中国在继续前行。福山的这本书在逻辑上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形式逻辑问题——以偏概全,他把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的探索式的建设模式,作为共产主义的终极模式。所以,在苏联这种模式失败之后,他就认为整个共产主义模式也就失败了。第二个是理解问题,他把苏联所宣传的“土豆烧牛肉”共产主义认为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当然,作为一个学者,福山后来也坦率地承认,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持久性,的确给他的理论带来了挑战,他

仍然要去观察、研究和回答共产主义究竟向何处去;当然,反过来也是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

那么,我们自己如何评价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看总量。虽然GDP是一个饱受质疑的指标,但它毕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这是没有质疑的。至于什么时候超过美国,老实说并不太重要,我们更看重的是中国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发展成果是不是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看质量。我们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结构,如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还要看经济效益、产业的竞争力与品牌。只有通过这些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有效性的指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评价经济发展的成绩。

第三,看动力。不管是总量,还是质量结构,都只是经济发展的表象,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看动力。从当前来看,中国的发展动力要靠改革、靠创新。能不能从改革中获得红利,能不能靠创新驱动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看趋势。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年的两位数增长,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发展到今天,中国调整了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发展新常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实现6%到7%的稳步增长。

以上是我们能比较客观地长期地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

角度。

总体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多方面因素,国际和平发展的背景,我们暂且不说。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三个要素。首先是解放生产力。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农村大包干、包产到户,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化,解放了生产力。第二是发展市场经济。我们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第三是创新驱动。虽然解放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都是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但核心是靠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靠创新支撑的。否则,只靠解放生产力,创造的发展潜力是有限的;只靠市场经济的发展,作用也是有限的。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到今天,如果不靠创新驱动,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是很难实现持续发展的。

我国创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例子很多,我们来看最新的成就——2017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科学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大,但也只是技术而已。真正的创新能力是在科学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技术竞争越到顶端,越是依靠基础研究的力量。过去,中国的投入主要在技术发展方面。大家从投入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基础研究的投入长期在5%,而大量的投入都在市场开

发方面、技术应用方面。当然,这与中国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2017年,中国科学有了长足发展,这些发展体现在取得的科学成果上。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实验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利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备出多粒子纠缠态;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研制出可实现自由状态脑成像的微型显微成像系统。这些进展分布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有一些成果我们现在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用,但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有一些显然对我们掌握未来的核心技术有重要支撑作用。从这十大科学进展可以看出中国的科研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发布的《2016研究前沿》报告显示,在国际180个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中,中国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有30个,仅次于美国,超过英国、德国、日本、法国。

另外,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上,获得特等奖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现在,各国展开了对5G的争夺。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有能力和世界顶级国家争夺技术主导权。获得一等奖的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提纲版)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提纲版) 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在1978年后制定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一部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邓小平(1904-1997),原名邓先圣,于1922年参与组建了中国旅欧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1927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底代表中央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等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

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等。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已严重阻碍

改革开放40周年党课讲稿

改革开放40周年党课讲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与不变 时光荏苒,见证芳华。转眼之间,改革开放已满40年,步入不惑之年。飞逝的光阴里,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4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期盼,在2018年的新年中, * * 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今天我们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与不变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变化中的伟大祖国和可爱的家乡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历史;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 * 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 * 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 * 成立 *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6年底,持续了整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那一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539.4亿美元,占当年世界GDP总量的2.2%;人均GDP仅165.4美元,排在世界第120多位;国家总的外汇储备只有1255亿美元,比海地、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摩洛哥等发展中的极小国家的外汇储备还少;当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34.3亿美元,仅仅只有美国同年货物贸易总量的5%多一点;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也就只有150美元左右和60美元左右。当时的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2.6%,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当时的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8年12月, * 第十一届 * 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开始冷静地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 * 开始设计新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新的发展规划与措施;同时,中国基层的人民为了生存的需要也开始了符合现实的种种实践探索。到1978年底,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方案正式公布并得以实施,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到了2018年又是标志性的一年,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xx年的82.7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已经稳居世界第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 * * 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创造、创业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再升级。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拥有更多的自

2019年党课材料

百度文库精品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根据公司党委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有党员8000多万。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战斗力的源泉、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尤其在公司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推动公司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公司实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一名共产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帜;一名共产党员,

就是群众中的一根标杆。基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我们党为什么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一)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光荣传统 97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艰难险阻,由小变大、以弱胜强,夺取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又成功地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关键在于我们拥有一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党员队伍。这支队伍对党无限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回首中国共产党九十七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如革命初期的李大钊、杨开慧、方志敏、杨靖宇、董存瑞以及现代的焦裕禄、孔繁森、王进喜、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党课讲稿) 前言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谈谈中国式创新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值此之际,总结和回顾40年来的改革和创新,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不太好讲的。因为虽然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是科技体制和政策、创新环境和文化是有国情背景的,这就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区别。评价一个国家的创新本就难,评价中国的创新尤其难。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内部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世界一流的创新中心,也有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另外,中国正在转型过程中,还没有转型到位,很多事情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所以对其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往往是不容易的。再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先例,只有苏联模式可以参考,但事实证明,那种模式是失败的。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评价中国创新成败是比较困难的。但作为创新的成果,如航母、高铁、核电站、空间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都是实打实存在的,它们本身就在证明中国创新水平的提升。当然,经济的持续增长更是证明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增强。

关于中国的发展,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国外的一些评价,我们的认识可能会更客观一些。有关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工发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年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创新,都是肯定的,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具体的评价有以下这些。 《2017年欧洲创新记分牌》测量比较了欧盟28个成员国、欧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绩效,并按分值分为领先、强大、中等和一般创新国家四级。综合评价结果,中国被列为中等创新国家。事实上,领先创新国家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强大创新国家。中国紧随其后,是少数列入中等创新国家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创新绩效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在研发经费支出、商标和设计申请等评价指标以及增长速度方面表现比较突出。2016年,中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约是欧盟的80.6%,与欧盟还有一定差距。但是,2010-2016年,我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平均增速较快,约是欧盟的7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当然,欧盟的指数本来就比较高,所以指数提升的速度也会相对逐渐放慢。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我国都已居于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40年中医药发展成就回顾——党课讲稿(21页)

改革开放40年中医药发展成就回顾 (党课讲稿) 前言 非常高兴有机会到这里来和大家交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主要成绩,我讲课的题目是《改革开放传承创新》。我是1978年通过高考考入中医学院的,40年中,我在教育、医疗、科技与管理岗位上深刻体会见证了中医药发展的历程与实践。 我今天和大家主要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谈起;第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主要成绩;第三,中医药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展望。 一、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谈起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历史性的突破。它的背景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越南疟疾大肆流行,传统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导致了疟疾的控制失效,导致疟疾泛滥。当时越南的主席胡志明同志向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提出,希望中国帮助研究防治疟疾的药物。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国家科委组织了多部门联合攻关,并于1967年5月23日成立了“5.23”办公室,领导疟疾的防治工作。当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接受了中药防治疟疾的研究工作。1969年,屠呦呦老师担任中药防治疟疾科研组组长,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

她终于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获得高效的青蒿提取物。 从青蒿素的发现到双氢青蒿素的研发,屠老师立下了汗马功劳。青蒿素有什么特点?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抗疟、高效、低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它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0年,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报告,全球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治疗的病人有1.8亿人,治愈率达到97%。从2010年到2015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48%。确实,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屠老师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屠老师第一个用乙醚低温提取出青蒿素,第一个通过试验研究证实了青蒿素对疟疾动物模型百分之百的杀伤作用,第一个通过小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青蒿素对疟疾患者的确切疗效。 应该说,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为发现青蒿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有青蒿杀虫的记载;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明确提到青蒿能治疗寒热疟疾;宋代的时候,出现了青蒿的复方;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就有青蒿复方的明确记载,比如青蒿丸。这些复方在防治疟疾中,在中医药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理论基础也使课题组把青蒿作为一个重点研究药物,但是常规的提取方法并没有提取出青蒿素。 《肘后备急方》讲:“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老师从北医毕业之后分到中医研究院,又认真学习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